课件33张PPT。第四章 声现象
三、噪声与环保噪声及其来源例1 (四川广安中考)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声的是( )
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
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
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
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
解析: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没有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不属于噪声,A不符合题意;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属于噪声,B符合题意;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在歌舞厅里人们愿意去欣赏,不属于噪声,C不符合题意;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是为了方便人们出行,不属于噪声,D不符合题意.B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例2 (陕西宝鸡渭滨区期末)如图4-3-1是某市区矗立的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 )
A.此时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
B.此时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C.此时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休息
D.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68 dB图4-3-1C解析:从噪声监测装置上可以直接读出68 dB,它表示声音的大小.在150 dB的环境中,会使双耳完全失去听力,故A错误.超过70 dB会干扰生活、影响工作,而图中噪声监测装置上显示的是68 dB,故B错误.30~40 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而图中噪声监测上显示的是68 dB,所以此时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休息,故C正确,D错误.噪声的防治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例3 (江苏淮安中考)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道路两旁栽行道树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
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解析:道路两旁栽行道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A符合题意;考场周围禁鸣喇叭和建筑工地限时工作,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D不符合题意;机场员工佩戴耳罩,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不符合题意.A道路两旁栽树,一个作用是可以绿化环境,另一作用是可以隔离和吸收噪声;控制噪声的途径除了在传播过程中“吸”“隔”噪之外,还可以在声源处“消”噪,在人耳处“隔”噪,其中在声源处“消”噪是最根本的方法.不能正确区分噪声和乐音例4 (河南宝丰期中)(多选)夜晚,歌舞厅正在播放优美的舞曲,并且声音很大.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优美的舞曲悠扬动听一定不是噪声
B.从物理学角度看,优美的舞曲属于乐音
C.对于想休息的附近居民而言舞曲属于噪声
D.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悠扬动听的舞曲都应属于乐音BC解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所以对于想休息的附近居民而言舞曲属于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乐音是发声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所以从物理学角度看,优美的舞曲属于乐音,故B、C正确,A、D错误.错解:AD
注意:不能正确理解从环境保护角度定义的噪声是错选的原因.优美的舞曲是乐音,但如果影响了人们的工作与休息则是噪声,有些同学没有掌握从环境保护角度定义的噪声,误以为舞曲永远是乐音.题型一 噪声及其来源角度a 噪声的来源例5 (江苏徐州期中)下列各种声音中,不属于噪声的是( )
A.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发出的声音
B.集市上的喧哗声
C.深夜时邻居家的钢琴演奏声
D.音乐课上同学们引吭高歌D解析: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发出的声音和集市上的喧哗声都是杂乱的声音,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属于噪声;深夜时邻居家的钢琴演奏声虽然从物理学角度看属于乐音,但是它影响了人们的休息,故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属于噪声;音乐课上同学们引吭高歌,是音乐课堂需要的,不影响别人,不属于噪声.故选D.方法点拨:一般情况下,杂乱的声音都是噪声,但是有规律的声音如果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也是噪声;同一个声音,对某些人或在某种环境下是乐音,但对其他人或在其他环境中可能是噪声.角度b 噪声的波形例6 从波形上看,图4-3-2中哪个是噪声的波形图( )
解析:由图知,A、B、C声音的波形都是有规律的,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都属于乐音,而D声音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属于噪声.图4-3-2D题型二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例7 某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声音强弱等级为70 dB,如果人处在这样的环境中( )
A.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
B.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
C.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
D.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
解析: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30~40 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 dB就会影响睡眠,70 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 dB以上的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故选B.B题型三 噪声的防治例8 (福建厦门中考)以下措施中,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厦门岛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B.鼓浪屿禁止商家导游使用扩音器
C.地铁施工时给机器加润滑油
D.部分BRT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
解析:厦门岛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鼓浪屿禁止商家导游使用扩音器以及地铁施工时给机器加润滑油,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部分BRT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选D.D例9 实验中学初二某班,值日班长在调查中午教室内的噪声情况时记录如下:
时间:2016年9月24日12:40
地点:初二某班教室
①小红等几位同学拿着掌上电脑在收看某文艺频道播放的音乐欣赏;②小黄在看课外书籍;③小马在讲台前拍篮球;④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
(1)根据该同学的记录,对于小黄而言,噪声有_______(填序号).对于小红而言噪声有_______(填序号).①③④③④(2)以该同学的记录为背景,请你对控制教室内的噪声提出建议或方案.(写出一条即可)
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小黄在看书,所以此时教室内所有的声音都会影响到他,因此教室内的声音对于小黄而言都是噪声.②小红欣赏掌上电脑播放的音乐,所以除了掌上电脑发出的声音其他的声音对于小红而言都是噪声.(2)③教室是同学们学习的地方,因此所有的声音都可能成为噪声,所以在教室内要禁止打闹嬉戏,要轻声细语,禁止一些大的声音产生.不能在教室内大声喧哗解读中考:本节主要考查噪声的定义、噪声的来源、噪声的危害和等级、噪声的防治等,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填空题,难度不大. 考点一 噪声的防治教材第91页“观察与思考”
摩托车的消声器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道路边噪声隔离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射击运动员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例10 (福建南平中考)图4-3-3如图4-3-3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
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B.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
解析:“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选C.C考点二 噪声的等级教材第91页“图4-24”
噪声检测仪和噪声显示牌是检测噪声是否超标的一种仪表,仪表上的数字反映的是噪声响度的大小.图4-24乙噪声显示牌甲噪声检测仪 例11 (四川遂宁中考)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建设优雅遂宁”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______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
如图4-3-4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
显示了噪声的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解析: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控制噪声可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根据题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的显示屏可知,此时的噪声是35 dB,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响度.响度声源处图4-3-4例12 如图4-3-5(a)所示,吴刚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第一次钢锯条发出的声音大,第二次钢锯条发出的声音小,他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b)、(c)所示,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d)、(e)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可知:图______是乐音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素养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d)图4-3-5解析:由波形图可知,物体振动的振幅大,响度大,物体振动的振幅小,响度小;由题图可知,(d)图中的波形有规律,是乐声;控制噪声的方法有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