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5.1《光的传播》图文课件ppt(共38页)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5.1《光的传播》图文课件ppt(共38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1-16 10:1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第五章 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光源光源必须自身具有发光功能.例1 (江苏盐城期中)下列选项中都是光源的一组是( )
A.太阳、月亮
B.闪电、发光的水母
C.镜子、蜡烛的火焰
D.发光的灯泡、用于投影的屏幕
解析:太阳、闪电、发光的水母、蜡烛的火焰、发光的灯泡都能发光,它们都是光源;而月亮、镜子、用于投影的屏幕它们看起来亮并不是自己发光,而是反射其他光源发出的光,它们都不是光源.B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直线传播有条件,
同种介质需均匀;
影子小孔日月食,
还有激光能准直.巧记乐背例2 (甘肃庆阳中考)如图5-1-1是2014年10月23日在美国拍摄到的日偏食现象,形成这种奇观是由于光是_______传播的,也说明光_____(填“能”或“不能”) 在真空中传播.
解析: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地球处在月球的影子里,这就形成了日食;太阳光到达地球或月球上时,绝大部分空间都是真空,光可以到达月球和地球,说明了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图5-1-1能沿直线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光的传播速度例3 太阳光从空气中进入河水中,它的传播速度(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在空气中的34,所以太阳光从空气进入河水中传播速度减小.B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在真空中最快,在固体、液体与气体中相比,光在气体中传播得最快,在固体中传播得最慢.误把明亮的物体当成光源例4 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如图5-1-2所示的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皎洁的月亮 B.发光的萤火虫
C.点燃的小桔灯 D.遥远的织女星图5-1-2A解析:皎洁的月亮虽然很明亮,但它不是自身发光,而是反射太阳的光,故它不属于光源;发光的萤火虫和点燃的小桔灯自身都能发光,它们都属于光源;织女星是一个恒星,它自身能发光,也属于光源.错解:B或C或D
注意:月亮、照亮的幕布、照亮的镜子等,它们看起来很明亮,但自身都不能发光,所以都不是光源.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的辨析例5 在正方形硬纸板上挖一个尺寸约为0.5 cm,形状为“△”的小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到小孔上,当纸板和地面相距约 1 m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一个亮斑,其形状是( )
A.“●”形的 B.“▼”形的
C.“■”形的 D.形状不确定
解析:因为太阳离地面非常远,而小孔又非常小,符合小孔成像的条件,当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小孔时会形成太阳的像,像的形状只与太阳的形状有关,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A错解:B
注意:在小孔成像现象中,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小孔的形状无关.题型一 光的直线传播角度a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例6 如图5-1-3所示,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和标尺缺口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图5-1-3解析: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看到瞄准点、准星和标尺缺口三者重合,则说明它们在同一条直线上,射出的子弹才能打中目标.
答案: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角度b 小孔成像现象例7 (江苏扬中期中)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和小华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如图5-1-4所示,他们给两个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小圆孔和一个小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易拉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图5-1-4(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所成像的形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所成像的形状,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_____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像.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小孔所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太阳解析:(1)在甲图和乙图中不同的是孔的形状,但所成的像相同,故在小孔成像现象中,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2)在甲图和丙图中不同的是物体的形状,所成的像也不同,故在小孔成像现象中,所成的像的形状是由物体的形状决定的;(3)树荫下的圆形光斑的形成属于小孔成像现象,该光斑就是太阳的像.题型二 光速例8 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开始计时,而不能等听到枪声开始计时,这是因为( )
A.计时员怕听不见枪声耽误计时
B.看白烟计时方便些
C.听枪声计时成绩偏高
D.听枪声计时成绩偏低
解析:如果听到枪声再计时,声音走100 m所用的时间t= ≈0.294 s,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晚计了0.294 s,所测的时间偏小,所以成绩偏高,而光速很快,白烟信号达到终点时几乎不需要时间.C例9 在太阳光或白炽灯下,如果挡住了光的去路,就会形成清晰的影子.可是小明却发现,在日光灯下的影子灰蒙蒙一片,一点也不清楚,特别是处处装点着电灯的大厅里,人和物体的影子就更是模糊不清了.这是为什么呢?
小明去问物理老师,老师拿出几支蜡烛、一块圆柱形铁块,让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铁块放在桌子上,旁边点上一支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5-1-5甲所示.
(2)在旁边再点上一支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乙所示.(3)继续在铁块旁边点蜡烛,直到将蜡烛围满铁块四周,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丙和丁所示.结果小明发现,铁块影子越来越淡,最后几乎没有了!他又比较了一下白炽灯和日光灯,看到白炽灯的灯丝很集中,而日光灯的灯管却很长,他想了一会儿后,高兴地说“老师,我明白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请替他回答一下.
(2)此结论可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丁图5-1-5甲乙丙解析:(1)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照到不透明物体上时,在物体的后面形成一个光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而不同位置的光源发出的光可以照射到该区域,使该区域的阴影变淡.物体四周都有光源,则物体的四周便不会有光照不到的黑暗区域,物体便不会有影子.(2)为防止做手术时出现影子影响手术的进行,手术室内用无影灯.
答案:(1)不透明物体的周围,光源越多,形成的影子越淡,四周都有光源,就不会形成影子.
(2)医院外科手术室用的无影灯.(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会在物体后面形成影子.
(2)当有光照射到原来有影子的地方时,如果照射进来的光较弱,则影子变淡,如果与影子外的光强度一样,则将看不到影子.知识链接解读中考:本节学习的重点是光源的概念,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其应用,会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光速及其应用等,在中考中一般会结合后面的光学知识综合考查,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和填空题,偶尔出现实验题,难度一般不大.考点一 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教材第98~99页“学生实验”
在暗室中,将一束光(激光或者白光)分别射入空气、水和有机玻璃中(图5-2).观察光在空气、水、有机玻璃中的传播路径.
激光穿过空气 激光穿过水 激光穿过有机玻璃图5-2从以上实验可知: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是沿直线.
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是沿直线.
光在有机玻璃中的传播路径是沿直线.
概括起来,可得出结论: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例10 (江苏南京中考)如图5-1-6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__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图5-1-6倒立同一直线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解析: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明如果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烛焰发出的光通过A纸片上的小孔在B纸片上形成像,是小孔成像现象,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例11 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5-1-7所示的实验.
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核心素养图5-1-7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的长度L的变化量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的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点光源的高度不变,改变短木条的位置,
测出多组L和s影子的长度与点光源的高度的关系减小解析:(1)光源的高度从20 cm增加到60 cm时,影子的长度从30 cm变成了6 cm,故要验证的是影子的长度与点光源的高度的关系;(2)点光源每增加10 cm后的影子的变化量分别为15 cm、5 cm、2.5 cm、1.5 cm,所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而影子的长度L的变化量减小;(3)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应当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点光源的高度不变,改变短木条的位置,多做几次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