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教案: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教案: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1-15 09:0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主备
辅备

授课教师
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新授课
学时数
1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及早年的革命活动;理解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和作用;分析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含义
过程与方法 以创设历史场景,让学生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史料的查找、收集、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解读史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学习孙中山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的精神,从而树立为民族的复兴而矢志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难点重点
重点: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和作用。
难点:三民主义内涵及作用。
学情分析
  由于八年级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还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采取创设情景、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教学方法
情景设置、问题探究以及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
学习方法
通过给学生观察一些图片、文字资料、视频等,引导学生发现其特点、反映的历史内容,并与所学内容联系,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课题引入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去感受伟大人物的伟大历程。
呈现巩固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教师展示孙中山的照片和简介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①孙中山早年的人生规划有何改变?为什么会有这一改变?②孙中山早年的救国主张有何(政治主张)有何转变?
学生回答:①弃医从政;原因:民族危机的刺激、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国外生活求学经历。②从改良主义转向革命共和。
教师讲述:孙中山走向革命道路后,积极活动,并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成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这个革命团体的宗旨是什么?革命纲领是什么?
学生回答:革命宗旨是“振兴中华”,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4.教师讲述:为实现“振兴中华”的革命宗旨,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并于1895年,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后因泄密,广州起义失败,孙中山流亡海外。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辛丑条约》后,出现了哪些资产阶级革命著作和革命团体?有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
著作
革命团体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华兴会
光复会
邹容《革命军》
陈天华《猛回头》、《警示钟》
影响:使得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革命力量逐渐壮大。
教师讲述: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孙中山的主张逐渐得到其他人革命党人的认同,同时,各式各样的革命团体的出现,让孙中山认识到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必要性。这样全新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成立了。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列表总结中国同盟会的基本情况。

时间
1905年8月
构成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
政治
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领导
孙中山为总理,建立领导机构
刊物
《民报》
性质
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教师提问: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与兴中会的政治纲领有哪些进步性?
学生回答: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凸出了要建立一个民国政府,同时还强调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提出了“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5.教师讲述: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极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6.教师提问:阅读教材,指出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什么?各有什么内涵?
学生回答: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教师总结:三民主义的内涵

内容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对应内容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思想内涵
推翻清王朝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核定全国地价,逐步实现土地国有
地位
前提
核心
发展补充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孙中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B.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C.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D.领导并成功发动了广州起义
2.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 )
A.檀香山  B.长沙  C.上海  D.东京
3.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享主义
4.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
A.推翻封建制度,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5.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 )
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
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
 
课堂小结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他弃医从政,担负起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面对腐败不堪的清王朝政府,他毅然走上革命道路。成立兴中会,举行起义,宣传革命思想,整合革命力量,直到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从此中国革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一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民主革命即将来临。
板书与作业
备注
板书
 
本课作业
基础训练第8课
 
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孙中山先生的早年革命事迹,要凸显“三民主义”思想理论确定的实践性和曲折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列表等各种形式,让学生明白事件发展的前后因果联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列表归纳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可以进一步提高的地方,增加历史事件之间的前后联系性、逻辑性,让学生在理解中牢记历史知识。同时,要主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联系现实、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和锻炼,在教学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