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透镜的应用
原卷
一、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
1、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是由一组透镜组成的,相当于一个____,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所成的像是____、____的像。【出处:21教育名师】
2、投影仪:投影仪也是利用____来成像的,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____的镜头。播放幻灯片是幻灯片镜头较近,所成的像是____、____的像,为了在银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必须___放。
3、放大镜:生活中常用的放大镜也是一个____,这是最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我们就能看到____、____的像。
二、眼睛和眼镜
4、眼睛:人眼主要是由角膜、瞳孔、____、睫状体、玻璃体、___、视神经组成,___和___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可以改变焦距___;____相当于光屏
5、近视眼:____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因此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矫正的方法是在眼睛前放一个合适的____,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到视网膜上。
6、远视眼:____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弱,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因此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矫正的方法是在眼睛前放一个合适的____,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到视网膜上。
二、显微镜和望远镜
7、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____。
8、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做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____。
【考点一: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
例1(2017武汉4)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
甲.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
乙.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
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
A.甲与乙 B.甲与丙 C.乙与丁 D.丙与丁
【考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甲乙:若要照全身像,是要把成的像变小点,则应使像变小,要使像变小,则必须使物距变大,所以应增大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物距增大后,像距跟着变小,故乙正确,甲错误;丙:“补光”可以使照片更亮,但若要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则像的背景更亮,而不是人像更亮,故丙错误.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故丁正确.故选C.
【答案】C
【变式跟进1】(2017郴州13)如图所示是小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情景示意图,烛焰位于距透镜1.5倍焦距处,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工作原理与此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器件是:()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
【考点二:眼睛和眼镜】
例2 21.(2017烟台11)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远视眼镜是凸透镜,首要的问题是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拿一个远视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后;拿走远视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后面,可以用增大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或增大蜡烛距离凸透镜的距离使得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的目的.2故选C.
【答案】C.
【变式跟进2】(2017大连6)“某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关于该人的视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考点三:显微镜和望远镜】
例3 (2017常州模拟)2013年3月17日,一块太空岩石撞击月球,天文学家借助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观察到了明亮的闪光。
【考点】望远镜
【解析】本题考查望远镜的作用。地月间相距3.84×108m,望远镜的作用是能把远距离之外的物体按一定倍率进行视角放大,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体变得清晰可辨,要观察太空岩石撞击月球,天文学家必须借助望远镜。
【答案】望远镜
【变式跟进3】(2017竹山模拟)利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一定要放在物镜下:()
A.大于二倍焦距的地方 B.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的地方
C.小于一倍焦距的地方 D.二倍焦距的地方
一、选择题
1、(2015乌鲁木齐)如图,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膜之前,则该同学是:()【版权所有:21教育】
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2、(2017北京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
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D.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3、(2017深圳2)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错误的是:()
A.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放大的字
B.教室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用手机拍照,物和镜头的距离需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
D.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矫正
4、(2015青海)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A.①② B. ②④ C.①④ D.②③
5、(2017牡丹江4)下列有关光学元件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使凹透镜
B.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制作的
C.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D.显微镜的物镜和放大镜成像的性质相同
6、(2017乌鲁木齐)家用放大镜(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
A.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虚像
C.像距一定大于物距 D.像距一定小于焦距
7、(2017泰安8)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D.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8、(2017崇左13)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9、(2016内江)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21教育网
A.放大镜 B.电影放映机
C.照相机 D.投影仪
10、(2016绵阳)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
A.眼睛 B.放大镜 C.望远镜 D.显微镜
11、(2016孝感)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字到透镜的距离大于此透镜的焦距
B.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C.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
D.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
12、(2016郴州)同学们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时,从侧面可以观察到温度计插入水中的部分变大了.下列设备中应用了这一光学原理的是:()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平面镜
13、(2016沈阳)如图所示,将透镜置于太阳光下,在另一侧的纸上会形成光斑,说明:()
A.该光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该光斑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上
C.此类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片
D.此类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14、(2016河南)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15、(2016衡阳)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近视眼镜可利用凸透镜矫正
C.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
D.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16、(2015漳州)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页,访问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21cnjy.com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二、填空题
17、(2017江西4)人的眼睛就像是一架精密的照相机,如图所示,是描述人眼看物体的成像图,其中看远处景物的是____图,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___像.(选填“实”或“虚”).21·cn·jy·com
18、(2017连云港13)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方(选项“前”或“后”),需要佩戴____加以矫正(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19、(2016襄阳)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____(选填“太弱”或“太强”):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____(选填“10”、“15”或“25”)cm 左右.2·1·c·n·j·y
一、选择题
1、(2017徐州三模)下列四种光学仪器中,与人的眼球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望远镜 B.显微镜 C.照相机 D.投影仪
2、(2017肇庆模拟)望远镜是用两组凸透镜组成的,下面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目镜、物镜直径相同
B.目镜、物镜焦距相同
C.物镜直径比目镜直径大,目的是会聚更多的光
D.通过目镜看到天体的像比实际的天体大
3、(2017北京东城区二模)物理课上,同学们将自带的普通指甲刀与一个光学器件进行组合,使其具有了放大功能.则他们用到的这个光学器件是:()21·世纪*教育网
A.凸面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4、(2017常德澧县三模)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www-2-1-cnjy-com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5、(2017北京房山区二模)如图是王亚平太空授课做水球透镜实验时的情景,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像.以下有关像的判断及成像规律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虚像 照相机 B.实像 照相机
C.虚像 幻灯机 D.实像 幻灯机
6、(2017北京门头沟区二模)根据如图所示的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中的虚线框内是 ? 透镜,可以矫正 ? 眼:()2-1-c-n-j-y
A.凸透镜,近视 B.凸透镜,远视
C.凹透镜,近视 D.凹透镜,远视
7、(2017龙沙区模拟)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最贴切的是:()
A.物体经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成放大倒立的像
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亦可作物镜使用?因为它们都只是普通的并无规格的凸透镜
C.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工作
D.物体经过显微镜和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比实际物体大了很多倍
8、(2016深圳宝安区模拟)下面四个图中,哪个是正常人的眼睛:()
9、(2016十堰模拟)下列关于平面镜和透镜的应用所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B.远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C.对着镜子化妆是利用光的折射成像
D.用放大镜查看地图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10、(2016九江永修县军山中学模拟)小雨在湖边看到桥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组成了景色优美的画面,用照相机将其拍下,如图所示.下列对于桥在水中的倒影和它在底片上的像说法错误的是:()21*cnjy*com
A.底片上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缩小的实像
B.要想底片上的像变大些应将镜头离桥近点
C.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虚像
D.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二、填空题
11、(2017常德澧县三模)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如图所示,___(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戴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来源:21cnj*y.co*m】
12、(2017扬州三模)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____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____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减小”).手机镜头可以用来矫正____(近视/远视)眼.
13、(2017无锡锡北片一模)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_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图.21*cnjy*com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14、(2017黄冈模拟)有一种药瓶的瓶盖为凸透镜,可以用来观察说明书,调整瓶盖与说明书的距离,看到的情形如图甲、乙、丙所示,则图乙中的瓶盖相当于____的镜头,瓶盖与说明书之间的距离,图___最远.
15、(2016陕西师大附中模拟)新型“行车记录仪”能够适时拍摄记录行车途中的情景,并可以通过3G无线网络传输信息.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镜,拍摄所成的像是___像(选填“实”或“虚”).www.21-cn-jy.com
2.4 透镜的应用
解析卷
一、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
1、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是由一组透镜组成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像。www-2-1-cnjy-com
2、投影仪:投影仪也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的,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凸透镜的镜头。播放幻灯片是幻灯片镜头较近,所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像,为了在银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必须倒放。【版权所有:21教育】
3、放大镜:生活中常用的放大镜也是一个凸透镜,这是最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我们就能看到放大、正立的像。
二、眼睛和眼镜
4、眼睛:人眼主要是由角膜、瞳孔、晶状体、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组成,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可以改变焦距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5、近视眼: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因此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矫正的方法是在眼睛前放一个合适的凹透镜,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到视网膜上。【出处:21教育名师】
6、远视眼: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弱,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因此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矫正的方法是在眼睛前放一个合适的凸透镜,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到视网膜上。
二、显微镜和望远镜
7、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8、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物镜。
【考点一: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
例1(2017武汉4)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www.21-cn-jy.com
甲.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
乙.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
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
A.甲与乙 B.甲与丙 C.乙与丁 D.丙与丁
【考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甲乙:若要照全身像,是要把成的像变小点,则应使像变小,要使像变小,则必须使物距变大,所以应增大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物距增大后,像距跟着变小,故乙正确,甲错误;丙:“补光”可以使照片更亮,但若要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则像的背景更亮,而不是人像更亮,故丙错误.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故丁正确.故选C.21*cnjy*com
【答案】C
【变式跟进1】(2017郴州13)如图所示是小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情景示意图,烛焰位于距透镜1.5倍焦距处,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工作原理与此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器件是:()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
【解析】由题知,烛焰位于距透镜1.5倍焦距处,即物距大于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答案】C
【考点二:眼睛和眼镜】
例2 21.(2017烟台11)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远视眼镜是凸透镜,首要的问题是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拿一个远视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后;拿走远视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后面,可以用增大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或增大蜡烛距离凸透镜的距离使得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的目的.2故选C.
【答案】C.
【变式跟进2】(2017大连6)“某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关于该人的视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解析】由于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近处的物体的像没有成在视网膜上,而是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这说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在下降,这是远视眼;由于人的眼睛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变弱,为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就需要对光线提前会聚一下,所以戴一个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加以矫正.故选A.21·cn·jy·com
【答案】A.
【考点三:显微镜和望远镜】
例3 (2017常州模拟)2013年3月17日,一块太空岩石撞击月球,天文学家借助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观察到了明亮的闪光。
【考点】望远镜
【解析】本题考查望远镜的作用。地月间相距3.84×108m,望远镜的作用是能把远距离之外的物体按一定倍率进行视角放大,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体变得清晰可辨,要观察太空岩石撞击月球,天文学家必须借助望远镜。
【答案】望远镜
【变式跟进3】(2017竹山模拟)利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一定要放在物镜下:()
A.大于二倍焦距的地方 B.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的地方
C.小于一倍焦距的地方 D.二倍焦距的地方
【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成像原理。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是凸透镜,因此要观察的物体一定要放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选B。
【答案】B
一、选择题
1、(2015乌鲁木齐)如图,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膜之前,则该同学是:()21教育网
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解析】由于所成的像点落在了这,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这种情况形成的是近视眼,近视眼要用凹透镜镜片做成照妖镜来矫正,故选A。
【答案】A
2、(2017北京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
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D.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解析】A、放大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故A错误;B、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其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作的,故B错误;C、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故C错误;D、远视眼的镜片是凸透镜,故D正确.故选:D.
【答案】D
3、(2017深圳2)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错误的是:()
A.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放大的字
B.教室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用手机拍照,物和镜头的距离需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
D.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矫正
【解析】A、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故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放大的字,故A正确;B、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故使用投影仪时,看到屏幕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D、近视眼是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故D正确.故选B.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B
4、(2015青海)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A.①② B. 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前,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就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近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后,从而年不清近处的物体,应该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答案】C
5、(2017牡丹江4)下列有关光学元件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使凹透镜
B.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制作的
C.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D.显微镜的物镜和放大镜成像的性质相同
【解析】A、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 B、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的反射作用制成的,故B正确;C、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造成,应用对光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故C错误;D、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
6、(2017乌鲁木齐)家用放大镜(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
A.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虚像
C.像距一定大于物距 D.像距一定小于焦距
【解析】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当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v>u,由此可得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像距一定大于物距,故C正确、D错误;故应选C。
【答案】C
7、(2017泰安8)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D.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析】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可使光线提前会聚,故A正确;B、照相机是应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所以被照者站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故B错误;C、投影仪是应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A.
【答案】A
8、(2017崇左13)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解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离焦点越近时,像越大,故应保持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故选A.
【答案】A
9、(2016内江)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A.放大镜 B.电影放映机
C.照相机 D.投影仪
【解析】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或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都能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性质,然后根据凸透镜成像性质判断凸透镜的应用.由图知,u>2f时,f<v<2f,因此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选C.
【答案】C
10、(2016绵阳)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
A.眼睛 B.放大镜 C.望远镜 D.显微镜
【解析】A、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B、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制成的,故B错误;C、望远镜是利用凹透镜和凸透镜的组合制成的;目镜凹透镜,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故C错误;D、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像制成的,物镜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A.2-1-c-n-j-y
【答案】A
11、(2016孝感)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字到透镜的距离大于此透镜的焦距
B.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C.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
D.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
【解析】A、图中看到字是正立的,放大的像.应用了凸透镜成像时U<f 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因此字与透镜的距离小于透镜的焦距,故A错误;B、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虚像,也可以成缩小、等大的实像,故B错误;C、此透镜是凸透镜,凹透镜是矫正近视眼的眼镜.故C错误;D、此透镜是凸透镜,U>2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此原理,因此可以用来做照相机的镜头,故D正确.故选D.【来源:21cnj*y.co*m】
【答案】D
12、(2016郴州)同学们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时,从侧面可以观察到温度计插入水中的部分变大了.下列设备中应用了这一光学原理的是:()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平面镜
【解析】圆柱形的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具有放大镜的功能,所以温度计在水中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上的部分要粗一些.A、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故B符合题意;C、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平面镜是光的反射,成正立等大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13、(2016沈阳)如图所示,将透镜置于太阳光下,在另一侧的纸上会形成光斑,说明:()
A.该光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该光斑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上
C.此类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片 D.此类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解析】A、据图可知,该装置是透镜,所以光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B、由于不知道该光斑是不是最小、最亮的那一点,所以不能确定该点是否是焦点,故B错误;CD、据图可知,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是凸透,用于矫正远视眼,故C错误,D正确;故选D.21·世纪*教育网
【答案】D
14、(2016河南)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解析】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所以甲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所以乙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综上所述,只有选项B说法是正确的.故选B.
【答案】B
15、(2016衡阳)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近视眼镜可利用凸透镜矫正
C.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
D.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解析】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故A正确;B、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B错误.C、照相机是应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所以被照者站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故C错误.D、投影仪是应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A.【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A
16、(2015漳州)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页,访问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解析】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故A正确;B、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制成的,因此,“扫入”二维码时镜头和二维码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B错误;C、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C错误;D、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故D错误。故选A。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A
二、填空题
17、(2017江西4)人的眼睛就像是一架精密的照相机,如图所示,是描述人眼看物体的成像图,其中看远处景物的是____图,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___像.(选填“实”或“虚”).
【解析】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人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会变薄,远处的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相当于平行光线,经过人的眼睛后,像呈在视网膜上,故看远处景物的是甲图.
【答案】甲;实.
18、(2017连云港13)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方(选项“前”或“后”),需要佩戴____加以矫正(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解析】近视眼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原因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但是我们可用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使光线会聚能力减弱,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答案】前;凹透镜.
19、(2016襄阳)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____(选填“太弱”或“太强”):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____(选填“10”、“15”或“25”)cm 左右.
【解析】近视眼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明视距离25cm左右.
【答案】太强;25.
一、选择题
1、(2017徐州三模)下列四种光学仪器中,与人的眼球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望远镜 B.显微镜 C.照相机 D.投影仪
【解析】人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A、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远处的物体在物镜处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一个照相机;目镜与物镜所成像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A错误;B、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一个幻灯机;目镜与物镜所成像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B错误.C、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所以照相机与人眼球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故C正确;D、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D错误.故选C.
【答案】C
2、(2017肇庆模拟)望远镜是用两组凸透镜组成的,下面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目镜、物镜直径相同
B.目镜、物镜焦距相同
C.物镜直径比目镜直径大,目的是会聚更多的光
D.通过目镜看到天体的像比实际的天体大
【解析】本题考查了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远处的物体发出的光线很弱,为了会聚更多的光,把物镜的口径做大,故A说法不正确、C说法正确。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物体在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目镜的焦距小于物镜焦距,故B说法不正确。望远镜的物镜成的像虽然比原来小,但它离我们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变得很大,看起来像是放大了,实际还是缩小的像,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C。
【答案】C
3、(2017北京东城区二模)物理课上,同学们将自带的普通指甲刀与一个光学器件进行组合,使其具有了放大功能.则他们用到的这个光学器件是:()
A.凸面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解析】(1)具有放大功能的指甲刀,里面用到了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到指甲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2)凹透镜和凸面镜成缩小的虚像,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故ABD错误.故选C. 21*cnjy*com
【答案】C
4、(2017常德澧县三模)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解析】①针孔照相机属于小孔成像原理,因此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②从潜望镜中观察景物,观察到的是虚像,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③用放大镜看物体,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现象中成虚像的情况;④看幻灯机屏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综上所述,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属于虚像的是②③;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故只有选项C正确.故选C.2·1·c·n·j·y
【答案】C
5、(2017北京房山区二模)如图是王亚平太空授课做水球透镜实验时的情景,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像.以下有关像的判断及成像规律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虚像 照相机 B.实像 照相机
C.虚像 幻灯机 D.实像 幻灯机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水球相当于凸透镜,照相机(或摄像机等)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故选B.
【答案】B
6、(2017北京门头沟区二模)根据如图所示的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中的虚线框内是 ? 透镜,可以矫正 ? 眼.:()
A.凸透镜,近视 B.凸透镜,远视
C.凹透镜,近视 D.凹透镜,远视
【解析】由图可知,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均向主轴靠近,说明此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应该是凸透镜,所以用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故选B.
【答案】B
7、(2017龙沙区模拟)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最贴切的是( )
A.物体经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成放大倒立的像
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亦可作物镜使用?因为它们都只是普通的并无规格的凸透镜
C.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工作
D.物体经过显微镜和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比实际物体大了很多倍
【解析】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D不符合题意;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亦可作物镜使用,他们都是有规格的凸透镜,故不符合题意;C、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工作,故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8、(2016深圳宝安区模拟)下面四个图中,哪个是正常人的眼睛:()
【解析】A、光线射入眼睛,像正好在视网膜上,属于正常人的眼睛,符合题意;B、该眼睛佩戴凹透镜后,像才能成在视网膜上,属于近视眼,不符合题意;C、该眼睛佩戴凸透镜后,像才能成在视网膜上,属于远视眼,不符合题意;D、光线射入眼睛后,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属于近视眼,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答案】A
9、(2016十堰模拟)下列关于平面镜和透镜的应用所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B.远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C.对着镜子化妆是利用光的折射成像
D.用放大镜查看地图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解析】A、矫正近视眼所佩戴的眼镜是凹透镜,故该选项正确;B、矫正远视眼所佩戴的眼镜是凸透镜,故该选项错误;C、对着镜子化妆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该选项错误;D、用放大镜查看地图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故该选项错误.故选A.
【答案】A
10、(2016九江永修县军山中学模拟)小雨在湖边看到桥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组成了景色优美的画面,用照相机将其拍下,如图所示.下列对于桥在水中的倒影和它在底片上的像说法错误的是:()
A.底片上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缩小的实像
B.要想底片上的像变大些应将镜头离桥近点
C.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虚像
D.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解析】A、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照相时底片上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B、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要想底片上的像变大些应将镜头离桥近点,故B正确;CD、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故C正确,D错误;故选D.21cnjy.com
【答案】D
二、填空题
11、(2017常德澧县三模)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如图所示,____(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戴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解析】由甲图象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乙图中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的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答案】乙;凹.
12、(2017扬州三模)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____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____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减小”).手机镜头可以用来矫正____(近视/远视)眼.
【解析】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凸透镜能矫正远视眼.
【答案】增大;增大;远视.
13、(2017无锡锡北片一模)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_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解析】(1)因凸透镜的凸度越大,焦距越小,所以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由图可以看出,乙图的凸度比丙图大,则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乙;因为乙的焦距比丙的焦距小,所以会聚能力强,因此乙模拟的是近视眼.(2)由于凸透镜的会聚能力越强,像距越小,所以据图可知,在同一位置,乙图的会聚能力最强,即像距最小.(3)近视眼患者戴的是凹透镜,凹透镜的四周的厚度要比中间的厚度厚,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中间厚度大于0.05mm,此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
【答案】(1)丙;乙;(2)乙;(3)大于; 发散.
14、(2017黄冈模拟)有一种药瓶的瓶盖为凸透镜,可以用来观察说明书,调整瓶盖与说明书的距离,看到的情形如图甲、乙、丙所示,则图乙中的瓶盖相当于____的镜头,瓶盖与说明书之间的距离,图___最远.
【解答】解: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图甲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u<f;图乙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2f>u>f,其应用是投影仪;图丙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u>2f,因此关于瓶盖与说明书之间的距离,图甲最小,图丙最大.
【答案】投影仪;丙.
15、(2016陕西师大附中模拟)新型“行车记录仪”能够适时拍摄记录行车途中的情景,并可以通过3G无线网络传输信息.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镜,拍摄所成的像是___像(选填“实”或“虚”).
【解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①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②2f>U>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投影仪和幻灯机.③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凸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