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物理3年中考2年模拟专题复习学案 2.3 透镜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18】物理3年中考2年模拟专题复习学案 2.3 透镜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1-15 15:43:21

文档简介

2.3 透镜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原卷
一、透镜
1、透镜:中间厚、____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间薄、____的透镜叫做凹透镜。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____,简称主轴。主轴上有一个特殊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____。【来源:21cnj*y.co*m】
2、透镜对光的作用:所以凸透镜叫做____透镜,对光有____作用;所以凹透镜叫做____透镜,对光有____作用。
3、焦点和焦距: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____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用字母__表示,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用字母f表示;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____;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凸透镜对光的____作用越强,
4、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①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②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必经____;③从焦点发出(或经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____主光轴。凹透镜:①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②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经____;③延长线经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____主光轴。
5、实像和虚像:来自物体的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是____,眼睛能看见实像,实像还能成像在光屏上。____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眼睛能看见虚像,但虚像不能成像在光屏上。
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6、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物距u跟焦距的关系
像距v跟焦距的关系
像的性质
应用
缩放
正倒
虚实
无限远
v=f
极小

光斑
测焦距
u>2f
2f>v>f
__
__
__
照相机
u=2f
v=2f
等大
倒立
实像
测焦距
2f>u>f
v>2f
__
__
__
投影仪
u=f
无限远



平行光源
u<f
同侧
__
__
__
放大镜
【考点一:透镜】
例1(2017海南2)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考点】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解析】凹透镜是指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符合这个特点的透镜是B.故选B.21·世纪*教育网
【答案】B
【变式跟进1】(2017常州4)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www-2-1-cnjy-com
【考点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例2(2017呼和浩特11)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凸透镜的光心、烛焰、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蜡烛、凸透镜位置如图所示,当光屏移至刻度尺80cm处时,在光屏上观测到等大倒立的实像.则21*cnjy*com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cm.
(2)在题干中成像的情况下,把蜡烛向左移动5cm,光屏应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可成清晰的像;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3)在题干中成像的情况下,把蜡烛向右移动5cm,然后移动光屏可成清晰的像,这种成像特点与实际生活中____(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或“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1)当光屏移至刻度尺80.0cm处时,此时物距为25.0cm,像距也为25.0cm,此时物距等于像距,都等于二倍焦距,在光屏上观测到等大倒立的实像,则焦距为12.5cm.(2)把蜡烛向左移动5cm,物距变大,则像距应减小,光屏应向左移动可成清晰的像;(3)把蜡烛向右移动5cm,此时的物距为20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
【答案】(1)12.5;(2)左;(3)投影仪.
【变式跟进2】(2016?泉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这种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在如图所示甲所示的光屛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她看到的像是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 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2)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屛上的像____(填选项序号).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屛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21·cn·jy·com
(4)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光屛贴上方格纸,如图乙所示,请写出改进后其中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例3(2017泰州4)某凸透镜焦距为15cm,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5cm处,则可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确定成像情况.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5cm处,f<25cm<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A.
【答案】A.
【变式跟进3】(2017宜昌16)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是:()
A.倒立缩小 B.倒立等大
C.倒立放大 D.正立放大
一、选择题
1、(2016襄阳)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增大物距 B.增大像距
C.增大人像的大小 D.减小取景范围
2、(2017黄石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后2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时,则:()21教育网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所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
3、(2017威海7)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屏,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物体距透镜8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4、(2017山西6)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
A.倒立、放大的像 B.倒立、缩小的像
C.正立、放大的像 D.正立、缩小的像
5、(2016济南)如图甲所示,把一只点燃的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16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如图乙所示图的:()
6、(2017黄石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后2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时,则:()21·cn·jy·com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所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
7、(2017北京24)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 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 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
C.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
D.若蜡烛放置在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
8、(2017枣庄2)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焦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9、(2017益阳4)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10、(2016淄博)烛焰通过焦距为10cm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5—3所示.现用焦距为5cm的乙凸透镜替换甲,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关于乙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C.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
D.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虚像
11、(2016宜宾)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另一侧15cm处的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距光心20cm处,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出现一个:()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12、(2016河北)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
13、(2016上海)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3厘米 B.13厘米 C.23厘米 D.33厘米
14、(2015天津)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对于该次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D.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三、作图题
15、(2016东营)如图所示,请在图中面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6、(2016湘西)如图所示,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需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四、实验题
17、(2016齐齐哈尔)小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2)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____移,光屏向____移(以上两空选填“左”或“右”):此时,把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清晰的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小华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4)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____(选填“上”或“下”)方移动.
18、(2017衡阳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该透镜焦距f=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后,点燃蜡烛,光屏上得到蜡烛的像如图乙所示.若要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则可以将凸透镜向____移动(选填“上”或“下”);
(3)如图丙所示,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____点时(选填“A”、“B”、“C”或“D”);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____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www-2-1-cnjy-comwww.21-cn-jy.com
一、选择题
1、(2016湘潭模拟)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6cm B.10cm C.16cm D.20cm
2、(2017临沂模拟)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2-1-c-n-j-y
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小,像距变大
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大,像距变大
3、(2017常德澧县三模)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2017北京朝阳区二模)小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关于上述实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凸透镜A的焦距小于凸透镜B的焦距
B.两次实验中凸透镜所成的像均为实像
C.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幻灯机的成像特点
D.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5、(2017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模拟)如今武汉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360°高清晰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24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的安全.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
B.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a点
C.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c点
D.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
6、(2017武汉黄陂区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倒立的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
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
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
7、(2017武汉青山区模拟)如图所示,小东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1cnjy.com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8、(2016梧州苍梧县一模)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9、(2017兰州外国语学校三模)如图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关于此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版权所有:21教育】
A.像是正立的 B.像是放大的
C.像是虚像 D.像比灯丝亮
10、(2016菏泽东平县二模)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一位置处,在另一侧离凸透镜20cm处时,光屏上恰好成现出倒立等大的像;若该同学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5cm处,则在透镜另一端移动光屏将会发现:()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得不到像
11、(2016临沂郯城三中一模)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2、(2017鄂州一中二模)如图所示,M、N为某一透镜的主光轴,若将点光源置于A点,则成像于B点,若将点光源置于B点,则成像于C点,已知AB>BC,则以下有关透镜的种类和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透镜是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
B.透镜是凹透镜,位于C点右侧
C.透镜是凸透镜,位于C点右侧
D.透镜是凹透镜,位于A点左侧
二、填空题
13、(2017益阳模拟)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cm.【出处:21教育名师】
14、(2017深圳信息卷)将一玩具鹦鹉(如图甲)紧靠凸透镜,然后逐渐远离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则三个像中___是实像,____是虚像.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
15、(2017无锡江阴二中一模)小刚用镜头焦距为5cm的照相机拍摄的仲夏清晨叶片上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镜头到露珠的距离至少要大于____cm.当照相机的镜头正对露珠从50cm处向20cm处移动过程中,则像的大小将逐渐____.
16、(2016河北模拟)如图所示,小勇利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时,应将手指放在距放大镜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cm的位置.当他将手臂伸直,用这个放大镜看窗外远处的物体时,他所看到的是倒立的、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三、实验题
17、(2017北京平谷区二模)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他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2·1·c·n·j·y
(1)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10cm刻度时,再移动光屏,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则应将光屏向____调节(填“上”、“下”).调好光屏后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____的实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2)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处,光屏应______才能得到清晰的像.(填“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
18、(2017武汉青山区模拟)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
(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平行光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A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如图甲所示,凸透镜A的焦距f1=____cm;
(2)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如图乙所示,此成像规律常应用在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
(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为f 2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由此现象可以判断:凸透镜A和凸透镜B的焦距大小关系为f 1____f 2(选填“>”或“<”).小华在移动光屏时,是向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的.
 
2.3 透镜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解析卷
一、透镜
1、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主轴上有一个特殊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
2、透镜对光的作用:所以凸透镜叫做会聚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凹透镜叫做发散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焦点和焦距: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字母F表示,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f表示;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4、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①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②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必经焦点;③从焦点发出(或经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平行主光轴。凹透镜:①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②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经焦点;③延长线经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平行主光轴。
5、实像和虚像:来自物体的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是实像,眼睛能看见实像,实像还能成像在光屏上。虚像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眼睛能看见虚像,但虚像不能成像在光屏上。【版权所有:21教育】
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6、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物距u跟焦距的关系
像距v跟焦距的关系
像的性质
应用
缩放
正倒
虚实
无限远
v=f
极小

光斑
测焦距
u>2f
2f>v>f
缩小
倒立
实像
照相机
u=2f
v=2f
等大
倒立
实像
测焦距
2f>u>f
v>2f
放大
倒立
实像
投影仪
u=f
无限远



平行光源
u<f
同侧
放大
正立
虚像
放大镜
【考点一:透镜】
例1(2017海南2)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考点】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解析】凹透镜是指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符合这个特点的透镜是B.故选B.21教育网
【答案】B
【变式跟进1】(2017常州4)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21cnjy.com
【解析】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应该是B瓶口,因为B瓶口是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故选B.
【答案】B
【考点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例2(2017呼和浩特11)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凸透镜的光心、烛焰、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蜡烛、凸透镜位置如图所示,当光屏移至刻度尺80cm处时,在光屏上观测到等大倒立的实像.则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cm.
(2)在题干中成像的情况下,把蜡烛向左移动5cm,光屏应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可成清晰的像;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3)在题干中成像的情况下,把蜡烛向右移动5cm,然后移动光屏可成清晰的像,这种成像特点与实际生活中____(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或“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1)当光屏移至刻度尺80.0cm处时,此时物距为25.0cm,像距也为25.0cm,此时物距等于像距,都等于二倍焦距,在光屏上观测到等大倒立的实像,则焦距为12.5cm.(2)把蜡烛向左移动5cm,物距变大,则像距应减小,光屏应向左移动可成清晰的像;(3)把蜡烛向右移动5cm,此时的物距为20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2-1-c-n-j-y
【答案】(1)12.5;(2)左;(3)投影仪.
【变式跟进2】(2016?泉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这种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在如图所示甲所示的光屛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她看到的像是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 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来源:21cnj*y.co*m】
(2)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屛上的像____(填选项序号).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屛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21·cn·jy·com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光屛贴上方格纸,如图乙所示,请写出改进后其中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并且能在光屏上成实像,所以物距一定是在二倍焦距之外,所以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2)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选D.(3)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时,像距变大,像远离凸透镜,为使像能成在光屏上,应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块适当的凹透镜对光线进行发散,像才能成在光屏上,近视眼就是用凹透镜进行矫正的.(4)蜡烛换成LED灯的优点: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减少了污染等;
【答案】(1)倒立;缩小;(2)D;(3)近视;
(4)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减少了污染等.
【考点三: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例3(2017泰州4)某凸透镜焦距为15cm,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5cm处,则可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确定成像情况.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5cm处,f<25cm<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A.
【答案】A.
【变式跟进3】(2017宜昌16)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是:()
A.倒立缩小 B.倒立等大
C.倒立放大 D.正立放大
【解析】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v<2f.利用其可制成照相机.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利用其可制成幻灯机或投影仪.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利用其可制成放大镜.【由图象知,此时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故ABD错误,故选C.
【答案】C.
一、选择题
1、(2016襄阳)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A.增大物距 B.增大像距
C.增大人像的大小 D.减小取景范围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故选A.
【答案】A
2、(2017黄石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后2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时,则:()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所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
【解析】距离凸透镜26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v=26cm=2f,则f=13cm;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10cm处时,此时物距u=10cm,则物距应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光屏上不会出现像,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答案】D
3、(2017威海7)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屏,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物体距透镜8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解析】A、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40cm﹣30cm=10cm,当物体距透镜8cm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正确;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凸透镜成的是实像,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故C正确;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凸透镜成的是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变大,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故D错误.故选D.
【答案】D
4、(2017山西6)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
A.倒立、放大的像 B.倒立、缩小的像
C.正立、放大的像 D.正立、缩小的像
【解析】由图可知,当u>2f,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则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光屏距凸透镜即像距v>2f.故选A.
【答案】A
5、(2016济南)如图甲所示,把一只点燃的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16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如图乙所示图的:()
【解析】把一只点燃的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16cm处,符合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A、物像上下不颠倒.故A错误.B、物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并且是放大的像.故B正确.C、物像是缩小的像,故C错误;D、物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是缩小的像.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
6、(2017黄石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后2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时,则:()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所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
【解析】距离凸透镜26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v=26cm=2f,则f=13cm;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10cm处时,此时物距u=10cm,则物距应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光屏上不会出现像,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答案】D
7、(2017北京24)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 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 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
C.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
D.若蜡烛放置在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
【解析】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A、小杨将蜡烛移至10cm刻度线处时,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移动光屏,就会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若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移动光屏,就会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移动光屏,就会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D、若蜡烛放置在45cm刻度线处,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故D错误.故选C.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C
8、(2017枣庄2)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焦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解析】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f时,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且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成的像也越大;所以将蜡烛从二倍焦距外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大,像逐渐变大.故选A.
【答案】A
9、(2017益阳4)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解析】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始终大于焦距,因此凸透镜成实像,由于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像变小.综上分析可得,选项B正确.故选B.
【答案】B
10、(2016淄博)烛焰通过焦距为10cm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5—3所示.现用焦距为5cm的乙凸透镜替换甲,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关于乙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C.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
D.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虚像
【解析】(1)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将凸透镜换成焦距f为5cm的,由图可知,此时u>2f,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综上分析,只有选项B正确,ACD错误.故选B.www-2-1-cnjy-com
【答案】B
11、(2016宜宾)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另一侧15cm处的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距光心20cm处,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出现一个:()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析】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所以,f=15cm.U=2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C.
【答案】C
12、(2016河北)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
【解析】由题意知,烛焰在屏上成一缩小实像,所以此时蜡烛在凸透镜的2f之外,即u>2f;当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则此时u>f,那么有可能是2f>u>f,则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是u=2f,则成等大的实像;也可能是u>2f,则成缩小的实像,所以只有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可能出现.故选D.
【答案】D
13、(2016上海)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3厘米 B.13厘米 C.23厘米 D.33厘米
【解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像距v=30cm>2f=2×10cm,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2f>u>f,即20cm>u>10cm,所以u=13cm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14、(2015天津)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对于该次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D.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解析】由图看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这时凸透镜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C正确。
【答案】AC
三、作图题
15、(2016东营)如图所示,请在图中面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16、(2016湘西)如图所示,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需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解析】图中入射光线是平行的,而折射光线远离主光轴,即透镜有发散作用,所以是凹透镜;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题
17、(2016齐齐哈尔)小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2)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____移,光屏向____移(以上两空选填“左”或“右”):此时,把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清晰的像.
(3)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小华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21*cnjy*com
(4)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____(选填“上”或“下”)方移动.
【解析】(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如图,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2)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可知,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应将蜡烛向 右移,光屏向 右移折射光路是可逆的,把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则光屏上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3)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小华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透镜下半部分,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由于透镜的一小部分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比减少了,故亮度会减弱.(4)蜡烛变短后,烛焰的位置向下移动,根据光线过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像的位置向上移动.21*cnjy*com
【答案】(1)照相机;(2)右;右;能;(3)完整;(4)上.
18、(2017衡阳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该透镜焦距f=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后,点燃蜡烛,光屏上得到蜡烛的像如图乙所示.若要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则可以将凸透镜向____移动(选填“上”或“下”);
(3)如图丙所示,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____点时(选填“A”、“B”、“C”或“D”);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____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www-2-1-cnjy-com
【解析】(1)由焦距的概念知,f=31.0cm﹣20.0cm=11.0cm;(2)由图知,光屏的位置偏高,要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下调整;(3)由图可知,C点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能成倒立、放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
【答案】(1)11.0;(2)下;(3)C;投影仪.
一、选择题
1、(2016湘潭模拟)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6cm B.10cm C.16cm D.20cm
【解析】物体在距离凸透镜12cm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2f>12cm>f,所以,12cm>f>6cm.物体在距离凸透镜18cm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2f>18cm>f,所以,18cm>f>9cm.则12cm>f>9cm.所以B选项符合.故选B.www.21-cn-jy.com
【答案】B
2、(2017临沂模拟)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小,像距变大
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大,像距变大
【解析】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50cm处时,此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当移到15cm处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综上分析可得,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像变大,像距变大.故选D.
【答案】D
3、(2017常德澧县三模)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析】(1)烛焰位于a点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故A正确;(2)烛焰位于b、c两点时,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都成倒立放大实像,但b点位置距离透镜大于c点位置,因此在c点屏上出现的实像比在b点出现的实像大,即最大,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故B正确、C错误;(3)烛焰位于d点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故D正确.故选C.
【答案】C
4、(2017北京朝阳区二模)小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关于上述实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凸透镜A的焦距小于凸透镜B的焦距
B.两次实验中凸透镜所成的像均为实像
C.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幻灯机的成像特点
D.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解析】(1)甲图,物距u=35cm﹣5cm=3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凸透镜A的焦距:30cm>f>15cm.乙图,物距u=35cm﹣5cm=30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凸透镜B的焦距:f<15cm.所以凸透镜A焦距大于凸透镜B的焦距.故A错误;(2)图甲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图乙成倒立、缩小是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BCD正确.故选A.【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A
5、(2017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模拟)如今武汉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360°高清晰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24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的安全.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
B.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a点
C.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c点
D.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
【解析】AB、如果该人远离镜头,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点更靠近焦点,所以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c点.故AB错误.CD、如果该人靠近镜头,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点更远离凸透镜的焦点,所以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a、b点,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答案】D
6、(2017武汉黄陂区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倒立的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
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
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
【解析】由“先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屛上得到清晰的实像”可知,此时u>f;当改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则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将靠近透镜移动,此时的物距要大于20cm=2f,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故选C.
【答案】C
7、(2017武汉青山区模拟)如图所示,小东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解析】A、由图知,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此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而幻灯机是根据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原理制成.故本选项说法错误.B、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故本选项说法正确.C、要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小,蜡烛应远离凸透镜,同时要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故本选项说法错误.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毛玻璃板.故本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答案】B
8、(2016梧州苍梧县一模)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析】利用题目中提到的物理过程,可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可得焦点的位置;所以,焦距f=10cm.再利用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结合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来得到成像的情况。而u=30cm,u>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B.21·世纪*教育网
【答案】B
9、(2017兰州外国语学校三模)如图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关于此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是正立的 B.像是放大的
C.像是虚像 D.像比灯丝亮
【解析】由题意知,灯丝在墙上有一个清晰的像,说明此时凸透镜成的是实像,实像都是倒立的.由此可以确定答案A、C是错误的.由于此时的物距小于像距,所以此时的成像情况是:f<u<2f的凸透镜成像,此时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灯丝发出的光只有一部分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在墙壁上成像,所以其亮度要比灯丝暗.故D错误.综上分析,故选B.
【答案】B
10、(2016菏泽东平县二模)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一位置处,在另一侧离凸透镜20cm处时,光屏上恰好成现出倒立等大的像;若该同学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5cm处,则在透镜另一端移动光屏将会发现:()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得不到像
【解析】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凸透镜20cm的时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即物体处于2倍焦距上,所以此时的焦距为10cm;若该同学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5cm处时,即此时物体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故所成的像的性质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A.
【答案】A
11、(2016临沂郯城三中一模)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解析】A、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u=v=2f=16cm 时,所以f=8cm.A错误. B、当u=12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错误.C、当u=20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C错误.D、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D正确.故选D.
【答案】D
12、(2017鄂州一中二模)如图所示,M、N为某一透镜的主光轴,若将点光源置于A点,则成像于B点,若将点光源置于B点,则成像于C点,已知AB>BC,则以下有关透镜的种类和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透镜是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
B.透镜是凹透镜,位于C点右侧
C.透镜是凸透镜,位于C点右侧
D.透镜是凹透镜,位于A点左侧
【解析】(1)凸透镜成虚像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像在物体和凸透镜以外的地方.如图.(红色和黑色各代表一种成虚像的情况)(2)①如果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在A点的左侧,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凸透镜成虚像,物体在A点,像在物体和凸透镜以外的B点;当物体再放在B点,物像还在凸透镜的同侧,像又成在凸透镜和物体以外的C点.但是当物距增大时,像距也增大,但是像距增大的速度小于物距增大的速度,所以A不符合题意.②如果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在C点的右侧,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像在物体和凸透镜之间是错误的,所以C不符合题意.物体在凹透镜的任何位置,都能得到一个正立、缩小的虚像,物像在凹透镜的同侧,像在物体和凹透镜之间.如图.如果透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在C点的右侧,物体放在A点,像成在物体和凹透镜之间的B点;物体放在B点,像成在物体和凹透镜之间的C点.所以B符合题意.如果透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在A点的左侧,像成在物体和凹透镜以外的B点是错误的.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二、填空题
13、(2017益阳模拟)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cm.【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根据图示中光屏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可以读出该凸透镜的焦距f=41.0cm﹣30.0cm=11.0cm.
【答案】会聚;11.0.
14、(2017深圳信息卷)将一玩具鹦鹉(如图甲)紧靠凸透镜,然后逐渐远离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则三个像中___是实像,____是虚像.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
【解析】玩具鹦鹉紧靠凸透镜,说明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且在一倍焦距远离凸透镜的过程中,看到的像逐渐变大;当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所以①是实像,②③是虚像;三个像的顺序为②③①.
【答案】①;②③;②③①.
15、(2017无锡江阴二中一模)小刚用镜头焦距为5cm的照相机拍摄的仲夏清晨叶片上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镜头到露珠的距离至少要大于____cm.当照相机的镜头正对露珠从50cm处向20cm处移动过程中,则像的大小将逐渐____.
【解析】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即镜头到露珠的距离至少要大于10cm;照相机的镜头正对露珠从50cm处向20cm处移动过程中,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2·1·c·n·j·y
【答案】10;变大.
16、(2016河北模拟)如图所示,小勇利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时,应将手指放在距放大镜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cm的位置.当他将手臂伸直,用这个放大镜看窗外远处的物体时,他所看到的是倒立的、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解析】第一种情况,要用它看自己的手指纹时,则此时的凸透镜就作为一个放大镜使用,放大镜是利用了凸透镜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的成像情况工作的.因为焦距为10厘米,故应将凸透镜放在距手指小于10cm的位置.第二种情况是用这个凸透镜去观察窗外远处的景物,此时的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要大于该透镜的2倍焦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小于;缩小.
三、实验题
17、(2017北京平谷区二模)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他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1)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10cm刻度时,再移动光屏,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则应将光屏向____调节(填“上”、“下”).调好光屏后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____的实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2)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处,光屏应______才能得到清晰的像.(填“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
【解析】(1)光屏上承接烛焰的像偏高,要想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当将凸透镜向下调节.或将光屏向上移动;由图可知,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10cm刻度线处,此时u=40cm>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2f>v>f,照相机是利用该原理工作的;(2)由图可知,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处,此时2f>u=15cm>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光屏应远离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1)上;缩小;照相机;(2)远离透镜.
18、(2017武汉青山区模拟)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
(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平行光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A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如图甲所示,凸透镜A的焦距f1=____cm;
(2)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如图乙所示,此成像规律常应用在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
(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为f 2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由此现象可以判断:凸透镜A和凸透镜B的焦距大小关系为f 1____f 2(选填“>”或“<”).小华在移动光屏时,是向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的.
【解析】(1)由图知,光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0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0cm.(2)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此时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放大镜是根据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制成的.(3)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凸透镜A成放大的实像,说明此时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凸透镜B成缩小的实像,说明物距大于2倍焦距.因此凸透镜B的焦距小于凸透镜A的焦距.因为成的像减小,说明像距减小,光屏应靠近透镜.
【答案】(1)10.00;(2)幻灯机;(3)>; 靠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