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茅村镇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川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茅村镇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川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1-15 20:1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茅村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提醒:本卷共_8_页,满分为__100__分,考试时间为__60__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第I卷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1-10题,每题1分,11-30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葡萄牙   D.日本
2、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地点是
A.金田 B.永安 C.武昌    D.南京
3、下列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中,属于民用企业的是
(1)江南制造总局 (2)轮船招商局 (3)汉阳铁厂 (4)福州船政局
A.(1)(2) B.(1)(3) C.(2)(3)    D.(3)(4)
4、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A.“民主”与“科学” B.“自由”与“平等”
C.“扶清灭洋” D.“自强”与“求富”
5、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A.戊戌变法 B.公车上书
C.《万国公报》的创建 D.建立强学会
6、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不变法则亡”的呼声日益高涨,维新派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是
(1)康有为 (2)张之洞 (3)梁启超 (4)左宗棠
A.(1)(2) B.(1)(3) C.(2)(3)    D.(3)(4)
7、下列人物,在抗击八国联军的天津保卫战中壮烈牺牲的是
A.张德成 B.聂士成 C.邓世昌     D.朱红灯
8、义和团运动首先在爆发
A .山东 B.山西 C.河北 D.河南
9、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强学会 C.同盟会     D.共进会
10、二次革命爆发于
A.湖北武汉 B.江西湖口 C.云南昆明    D.江苏南京
11、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本质目的是一致的,这就是
A.割占中国领土 B.打开中国市场
C.赔偿外国军费 D.开放通商口岸
12、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下面对土地分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男女有别,男多女少
B.好地分给有钱有势的人
C.不论男女,按照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D.十年后收回使用权
13、武宣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在武宣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
C.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14、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段材料说明了洋务运动( )
A.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5、近年来,南海,东海危机不断,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我国的近代化海军最早建立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16、1894年7月25日,日军以偷袭大清帝国运兵舰队为发端,不宣而战,战争的结局置换了日本和中国在亚洲的地位。请问战争的结局是签订了什么条约?
A.《 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 D.《 辛丑条约》
17、若为建立邓世昌纪念馆而收集文物,准备打捞“致远舰”遗骸,你认为应该到哪里打捞
A、东海海域 B、黄海海域 C、南海海域 D、渤海海域
18、某中学八年级要排练一场《戊戌变法》的历史剧,晓霞饰演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那么她应最赞同下列哪项法令( )
A.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
B.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C.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D.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19、“(故宫)那些太和殿前永存的铜缸记录着中国人在20世纪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缕缕刀痕割出千百晚同胞的血泪,牢牢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复兴之路》这段解说词中的“国耻“指的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20、1905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当地居民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见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读过《民报》。”赵六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你认为他们中谁说了谎( )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21、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右图为杂志《革命》(第四期)发行时间按公 元纪年换算为( )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
22、右图是20世纪初期关于清政府的一幅漫画,和此图含义最直接相关的史实是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中华民国成立 D.《临时约法》颁布
23、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请问“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4、1913年10月袁世凯践踏民主,中华民国名存实亡。其独裁活动不包括
A.强迫国会选举自己为正式大总统
B.取消国会
C.修改总统选举法
D.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25、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政府增加苛捐杂税,有的地方田赋竟然增长50%,盐税增加两倍以上,以致老百姓门口的对联也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这主要反映了
A.北洋政府无视民生,百姓负担沉重
B.北洋军阀军费开支增大
C.军阀之间相互倾轧
D.中华民国不太平
26、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章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7、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上述口号所体现出的五四精神主要是( )
A.爱国 B.进步 C.民主 D.科学
28、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曾致词: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建革命军,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这个学校是指(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福州船政学堂 D、黄埔军校
29、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腐朽涣散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30、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成功,其重要历史意义在于( ) A.基本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C.结束了中国军阀割据混战局面????D.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二、非选择题(共四题,第31题10分,第32题6分,第33题18分,第34题16分,共50分)
31、(10分)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史实:《马关条约》规定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推论:说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2)史实: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读书人唾骂,也因为洋务,被天下的世俗功利之人崇拜,而我之所以推崇他,责备他、惋惜他,也是因为洋务。
--摘自梁启超《李鸿章传》
推论:梁启超推崇李鸿章的原因是他学习西方,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责备他,是因为他只学技术,不改变封建旧制度;惋惜他是办洋务没有成功。
(3)史实:在维新派的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变法共推行103天,就在慈禧太后等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下结束了。
推论:这次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但是它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4)史实:《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视为青年人的“良师益友”。他们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推论:《新青年》启迪了民智,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为知识青年吹响了奋进的号角,促进了他们的觉醒。
(5)史实:“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全球通史》
推论: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这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32、(6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使命。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的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选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2分)
(3)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2分)
33、(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放任自流,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人民痛感鸦片危害,强烈要求禁烟。
材料二 北京西郊,青山绿水,风景优美。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时150年,在这里建造起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这座皇家园林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洗劫一空。
材料三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始于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略。1895年1月14日,日本政府不等战争结束便迫不及待地通过“内阁决议”,单方面决定将钓鱼岛划归日本。
材料四

八国联军长驱直入紫禁城 遭八国联军炮毁的北京民房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禁烟运动的领导人是谁?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战争,签订了什么条约?(4分)
(2)根据材料二,这座皇家园林名称是什么?焚掠她的是哪两个国家?(6分)
(3)追根溯源,根据材料三,钓鱼岛问题源于哪场战争?(2分)
(4)材料四中外国列强侵占北京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此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4分)
(5)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再现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学习了这段历史你有何启示?(2分)
34、(16分)近代化(也叫早期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探索充满艰辛,艰辛孕育新的发展。请你参加某中学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一次探究学习活动。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层次。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义》
材料三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
材料四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1)近代中国在学习器物层面上进行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个历史事件具有怎样的重要历史地位?如图所示,第三个层面处应该填写什么内容?(6分)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其指导思想是什么?(4分)
(4)材料四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2分)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为该历史小组的这一活动拟定一个恰当的题目。(2分) 八年级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B
C
D
B
B
B
A
A
B
B
C
A
C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B
A
D
D
B
B
B
D
A
D
A
D
B
B

二、非选择题
31、(10分)
(1)A (2)A (3)B (4)A (5)A

32、(6分)
(1)民族危机、社会危机严重;马列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2分)
(2)1921年7月,上海。(2分)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分)

33、(18分)
(1)林则徐;《南京条约》。(4分)
(2)圆明园;英、法。(6分)
(3)甲午中日战争。(2分)
(4)《辛丑条约》;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4分)
(5)落后就要挨打。(言之成理即可)(2分)

34、(16分)
(1)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思想文化层面。(6分)
(2)改革官制。(2分)
(3)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4分)
(4)新文化运动。(2分)
(5)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言之成理即可)(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