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15 17:3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九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 一 、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秀颀(qǐ) 阔绰(chuò) 珍馐(xiū) 揠苗助长(yà)
B.皲裂(jūn) 悖谬(niù) 讪笑(shàn) 锲而不舍(qiè)
C.脱臼 (jiù) 苟同(gǒu) 熟稔(rěn) 毋庸赘言(wù)
D.狡黠(xiá) 蕴藏(yùn) 疮痍(chuāng) 坦荡如砥(dǐ)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阑姗 凌迟 谩骂 不可名状
B.凌乱 诠察 茶盅 温文尔雅
C.驽钝 无稽 禀赋 不屑置辨
D.谄媚 扭带 热衷 浮想联翩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博览群书使人完美无瑕,冥思苦想让人深刻精邃,论证阐述让人头脑清晰。
B.假如当初袁绍能礼贤下士,虚心听取许攸的劝告,何至于痛失乌巢,兵败官渡呢?
C.辩论赛上,李明引经据典,夸夸其谈,最终毫无悬念地夺得“最佳辩手”称号.
D.为了迎战本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队未雨绸缪,加紧训练。
4.将相关词语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春天带来的温暖,在人身上;志愿者带来的温暖,在人心里。志愿者们的故事 ,他们因为不同的 走上了志愿者之路,又在各自的路上 着志愿者精神的种子,在他们眼里,做一个志愿者不仅时尚,而且 。2-1-c-n-j-y
A.不胜枚举 理由 传播 高尚 B.比肩接踵 理由 播撒 伟大
C.不胜枚举 缘由 播撒 高尚 D.比肩接踵 缘由 传播 伟大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外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通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 , , , , 。
①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
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
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
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
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族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
A.①⑤④②③???? B.②①⑤④③???? ?C.⑤③②④①????? D.④⑤③①②21*cnjy*com
6.下列各项对语法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支持” 、“爱护”、“悠闲”、“憎恶”都是动词。
B.“打击敌人” “黑得发亮” “差得很远” “打扫干净”的结构都相同。
C.“列宁在1920年出版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描写过俄国人寻找革命理论的经过”,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列宁描写经过”。【来源:21cnj*y.co*m】
D.“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描绘了香气的特点。【出处:21教育名师】
7.根据意境,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一个语意相关的排比句。(2分)
美是飘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偎依在山冈上的几点残雪,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美无处不在。
8.名著阅读(3分)
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要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版权所有:21教育】
此段文字出自段出自名著《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这里所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概括情节),细腻逼真,令人感同身受。
9.文言诗文填空(每小题1分,共13分)
(1)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的《约客》)
(2) ?,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4)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的《泊秦淮》)
(5)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的《浣溪沙》)
(6) ?,长河落日圆。(王维的《使至塞上》)
(7)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的《卖炭翁》)
(8)子曰:“其恕乎! , 。”
(9)李商隐《无题》中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也可以表现爱情的忠贞的诗句
是 , 。
(1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 。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10—15题(16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1*cnjy*com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冯异①定关中,自以久在外,不自安。有人上章②言:“异权威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陛下应防其反之。”光武帝以此章示异。异上书谢③。诏④曰:“将军之于国家,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及异大破敌军,诸将欲分其功。玺书⑤诮⑥大司马⑦以下,称异功若丘山。今人咸知异为名将,然非君之明,必图谗口矣。
【注释】①冯异:人名,汉代名将。②章:奏章。③谢:谢罪。④诏: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告。⑤玺书:古代封口处盖有印信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⑥诮:qiào,责备。⑦大司马:官名。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一食或尽粟一石 (    ) ⑵策之不以其道(     )
⑶光武帝以此章示异(    )???????⑷及异大破敌军(     )
11. 下列词语中的“临”字与“执策而临之”的“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如临大敌 ?? ?B、临阵磨枪?? ??C、身临其境?????D、临别赠言
12.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2分)。
A.安求其能千里也???自以久在外,不自安 B.不以千里称也????称异功若丘山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诸将欲分其功 D.然后有千里马????然非君之明
13.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⑴呜呼!其真无马邪?
⑵今人咸知异为名将。
14.【乙】文中冯异遭遇了哪两件事?(4分)

15.【甲】【乙】两段选文写出了统治者对待人才的不同态度,请分别概括出来。(2分)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4分)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6.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此诗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分)


17.此时末句“莺啼”二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17分)
目送???龙应台 ????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题记 ????⑴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⑵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⑶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A]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⑷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⑸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⑹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⑺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⑻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 ?⑼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⑽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⑾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⑿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⒀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⒁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⒂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B]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⒃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8.作者以“目送”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哪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分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4分)



19.“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是本文的题记,请你结合文章第⑨段和第16段的内容说说作者意在告诉我们什么?(3分)


20.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
[A]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21.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赏析文中画线B句。(3分)
[B]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22.文中两次写到同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3分)

23.“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句话有什么含义?(2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13分)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吴黎宏
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②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嫌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③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④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其作为一名干部,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十分重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心态,能使人远离
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⑤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那样的磨难,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韧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
⑥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摘自《人民日报 》
2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5.根据第④段的内容,在段首横线处补写一句能表明本段观点的话(句式要与前后段段首句一致)。(3分)
????
26.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3分)
?????

27.文中第③段画波浪线句除了运用道理论证外,还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分)
28.下面是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②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这一种论证方法。
B.第②段“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句中加点词“是”指的是“在生活中体悟”。
C.在第⑤段省略号处,还可以补充上这样的事?例——“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D.本文语言生动诙谐,再加上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四、写作(满分40分)
29.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⑴成长路上有花团锦簇,也有断壁残垣;有星月漫天,也有狂风骤雨……这一道道风景,让你经历得意与失意,喜悦与哀伤,泪水与汗水……每经历一处风景,你就会拥有一份宝贵的阅历,人生将会多一份精彩。
请以“路上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记叙,可议论,可抒情。
⑵请以“有一种美丽叫 (善良、坚强、信任、自信、谦让、平淡、仁慈、诚实、坚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果选择⑵,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文章。
②有真情实感;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④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九年级语文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D 2.B 3.C 4.C 5.C ?6.C
7.示例: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美是跳跃在海面上的一抹残阳。?
8.《骆驼祥子》 老舍 祥子在烈日下拉车
9. (1) 闲敲棋子落灯花(2) 即从巴峡穿巫峡(3) 野渡无人舟自横(4) 烟笼寒水月笼沙
(5) 似曾相识燕归来(6) 大漠孤烟直(7) 心忧炭贱愿天寒(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
10.(4分)(1)有时(2) 按照 (3)给……看(4)等到
11.A(2分)12.C(2分)
13.⑴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1分)
⑵现在的人都知道冯异是个名将。(1分)
14.有人提醒光武帝冯异有谋反之心(2分),冯异大败敌军后,诸将要分他的功劳。(2分)
15.【甲】文:埋没、摧残人才(1分);【乙】文:信任、保护人才。(1分)
16.红红的桃花花瓣上还凝着昨夜的雨珠,碧绿的柳丝还缠绕在早晨若有若无的烟雾中。一、二两句描绘了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2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7.以动衬静,以莺啼声衬托“山客”居住坏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闲适。(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8.(4分)一是目送儿子渐渐长大的背影,表达出对儿子的牵挂与不舍以及面对儿子的成长难以释怀的落寞;一是目送父亲渐渐老去远离的背影,表达出面对父亲的老去而无法挽留的痛楚。(一点2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21教育网
19.(3分)①任何亲人只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片段;②生命中的有些成长是我们必须独立面对的;③面对生活中种种失去的落寞与痛楚是我们生命的必然;④我们应珍惜属于我们的每一份情缘。(一点1分,共3分;答对三点给满分。语意相近即可)21cnjy.com
20.(2分) “交会”一词写出我对儿子的牵挂与儿子对我的依恋融合在一起的情形(1?分),形象表现出母子间无法割舍的深情(1分)。21·cn·jy·com
21.(3分)作者以斜风细雨烘托惨痛别离的心情(1分),再连用两个“深深”将自己对父亲的难舍和失去父亲的痛心直接抒写出来(1分),使深情的描写与抒情自然融合到一起(1分)。(语意相近即可)www.21-cn-jy.com
22.(3分)①用目送两代人离别的共同感受,强化了对亲人间难舍难分却又不得不舍这种人生滋味的理解,增强了文章的哲理性和感染力。(1分)②前后呼应,使结构浑然一体。(或: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完整。)(1分)③反复感叹,使语言富有韵味。(1分)【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语言、表现手法的鉴赏】? 23.(2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成长、独立、年老、去世,这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在能陪伴他的时候珍惜,尽心尽力,在他离开你的时候祝福,这就是人生。2·1·c·n·j·y
24.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2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5.示例:读书可以防止(远离)浮躁贪婪(庸俗无聊),让心灵宁静淡泊(澄澈)。(意对即可,3分)
26?.选文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1分);接着用段首排比的方式提出分论点,逐一具体论述读书对心灵修复的益处(1分);最后点明读书的意义:读书能让人“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1分)。21·世纪*教育网
(意对即可,共3分)
27.比喻论证(1分);把“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比作“‘烤火’ 可以把‘衣服上的湿气烤得烟消云散’ ”(1分),生动形象地证明了“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的观点(1分)。(共3分)www-2-1-cnjy-com
28. C (2分)
四、写作(满分4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