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单元测试题
选择题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做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做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论证 B猜想 C实验 D评估
2.下列物品的尺度最接近2dm的是
A.教室门口的高度 B.硬币的直径 C.文具盒的长度 D.手掌的宽度
3.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B.流星划破夜空
C.夏威夷群岛每年靠近上海8~10cm D.房屋随地球自转
4.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地面上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B.只有地球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
C.人和物体都可以做参照物。但在具体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D.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最合适,因为它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5.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A.静止的 B.由东向西运动 C.由西向东运动 D.无法判断
6.车站上并排停着两列客车,坐在其中一列车上的乘客想准确判断哪列车先开动,应选参照物是
A.乘客本人 B.本人所乘的车 C.另一列客车 D.地面上固定的物体
7.小新三次测量课桌的宽度,测量结果分别记为48.17cm,48.15cm,48.1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 48.14cm B. 48.17cm C. 48.15cm D. 48.16cm
8.乌鲁木齐到吐鲁番的高速公路长180km,一辆小汽车用1.5h,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则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
A.120km/h B. 120m/s C. 150km/h D. 150m/s
9.据报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名法国飞行员在2 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旁边一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 )
A.子弹飞行速度很慢 B.飞机飞得很快
C.子弹在空中静止 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
10.甲、乙两位同学用两把不同的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分别记录数据.甲记录为25mm,乙记录为25.0mm.已知两人的测量操作和记录都是正确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测量得更仔细 B.甲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毫米
C.乙所用的刻度尺精度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由速度公式v=s/t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 D.速度与路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12.下列运动中的人或物,速度最大的是
A.某同学用6min40s,骑自行车前进了2400m
B.刘易斯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是9.86s
C.雨燕在空中1min时间飞行1500m
D.火车的速度约100Km/h
13.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14.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
15.甲、乙两人同时从跑道的一端跑到另一端,其中甲在前一半时间内跑步,后一半时间内走;而乙是在前一半时间内走,后一半时间内跑步,假设甲、乙两人跑步的速度相等,走的速度也相等,则( ).
A.甲先到达终点 B.乙先到达终点
C.同时到达 D.无法判断
16.一辆汽车由甲地开往乙地,前一半路的速度是v1,后一半的速度是v2,则该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科学家们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知识的宫殿,而且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填写出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① ②猜想和假设③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④ 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 。
2.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物体的长度是 。
3.如图2—13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有错误请指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基本单位是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
1米= 毫米。
5.描述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
6.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 的物理量,1m/s = km/h 。
参赛者
甲
乙
丙
成绩t/s
14.2
13.7
13.9
7.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右表所示,则获得第—名的是 ________ 同学。
8.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 。
9.一列火车的行驶速度为72km/h,合 m/s,已知这列火车长为200m,则火车全部通过1000m长的铁路桥,所用的时间为 s。
三、实验探究题
1.在图12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 __Cm,如果测得时问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 _ _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__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甲、乙两地相距162km,汽车以10m/s的速度从甲地出发,行驶了72km后,接着又以
45km /h的速度行驶到乙地,求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2.暑假就要到了,北京光华小学的小明同学准备乘火车到住在济南的奶奶家去.小明想在路上尽量时间短些,还想在车上多看看沿途的风光.这里有一张列车时刻表,小明看不懂,请你帮他选择一个最佳的车次,并计算这次列车从北京到济南的速度.最佳车次为________;这次列车从北京到济南的速度为________km/h.
车 次
2539
K51
T13
T35
始发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自北京
17:11
22:20
20:00
13:30
起公里
终到
青岛
日照
上海
济南
6:53
11:52
10:00
18:00
0
北京
17:11
22:20
20:00
13:30
376
德州
22:32
49
2:31
36
497
济南
0:28
42
4:02
12
0:31
39
18:00
653
兖州
青岛
6:53
6:09
21
1463
上海
日照
1l:52
10:00
第二章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A
D
C
D
D
A
D
C
C
C
D
C
C
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提出问题;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交流与合作
2.1mm;2.90mm
3.刻度尺没有放正;刻度值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视线没有与刻度线垂直
4.米;秒;1000
5.参照物;相对的
6.快慢;3.6
7.乙
8.相等的
9.20;60
三、实验探究(共6分)
1.(1)40.00;25;(2)小;(3)不正确;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四、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40.5km/h
2.T35次;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