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九单元 总复习
一、回顾中形成体系
72+6
82-40
41-7
14+50
38+27
30-16
36+19
59-46
观察上面的题目,回忆是这学期学的什么内容?
这一内容主要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
二、整理中掌握知识
72+6
82-40
41-7
14+50
38+27
30-16
36+19
59-46
这些算式可以怎样分类呢?
方法一:
加法:
方法二:
72+6、 14+50、38+27、36+19
82-40、41-7、 30-16、59-46
减法:
72+6、 14+50
38+27、36+19
加法
不进位加:
进位加:
减法
不退位减:
退位减:
82-40、59-46
41-7、 30-16
你能列竖式计算这四道加法吗?
笔算加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你能列竖式计算这四道减法吗?
笔算减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计算下面各题。
28+59=
19+32=
47+25=
23+37=
30-26=
61-18=
96-39=
70-24=
同桌交流计算时应注意的地方。
二、整理中掌握知识
29+35+9=
97-25-47=
75-46+31=
48+26-39=
53-(9+37)=
每道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用笔画出先算的部分。
二、整理中掌握知识
1.校园里有33棵杨树,柳树比杨树多17棵。柳树有多少棵?
从题中你知道什么?
你是怎样解答的?
我先画图表示题目的意思,再列出算式。33+17=50(棵)
解答正确吗?
2.校园里有33棵杨树,松树比杨树少17棵。松树有多少棵?
从题中你知道什么?
你是怎样解答的?
我先画图表示题目的意思,再列出算式。33-17=16(棵)
解答正确吗?
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根据第2题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松树和杨树一共有多少棵?
二、整理中掌握知识
三、练习中深化知识
根据每个算式的结果,将下面的算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1+18
37+28
42-10
24-19
83-67
先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再进行大小比较。
=29
=65
=32
=5
=16
11+18
37+28
42-10
24-19
83-67
11+18
37+28
42-10
24-19
83-67
小白兔拿着27号球,要投入计算结果是27的篮中。
请你帮小白兔找出合适的篮。
86-49
54-27
69-48
73-66
82-45
69-42
95-68
51-34
三、练习中深化知识
想一想,算一算。
5
( )
( )
4
+
9
2
( )
3
-
1
7
7
( )
( )
6
( )
9
3
( )
+
8
3
6
9
5
1
1
三、练习中深化知识
南瓜有几个?冬瓜比南瓜多5个,冬瓜有几个?
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每筐2个南瓜,有4筐。冬瓜比南瓜多5个。
你是怎样解答的?
2×4=8(个)
口答:南瓜有8个。
8+5=13(个)
口答:冬瓜有13个。
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三、练习中深化知识
13+9=22(条)
口答:画面神仙鱼有22条。
13+22=35(条)
口答:两种神仙鱼共有35条。
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三、练习中深化知识
买6本故事书和1本科技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要先算出6本故事书花的钱,再算一共要花的钱。
4
×
6
=
24
(元)
24
+
8
=
32
(元)
口答:一共要花32元钱。
三、练习中深化知识
买6本故事书和1本科技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买5本连环画和1本科技书,50元钱够吗?
先算出一共要花多少钱,再比较够不够。
7
×
5
=
35
(元)
35
+
8
=
43
(元)
两种书一共要花43元,50元钱够。
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三、练习中深化知识
小明家种了8行苹果树,每行9棵,小明家种的苹果
树比小红多15棵,小红种了多少棵苹果树?
先要算出小明家种的苹果树。
9
×
8
=
72
(棵)
72
-
15
=
57
(棵)
小明家种的比小红家多15棵也就是小红家种的比小明家少15棵。
口答:小红家种了57棵苹果树。
三、练习中深化知识
四、梳理中内化知识
通过今天的整理和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还有
什么疑问?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共15张PPT)
表 内 乘 法
第九单元 总复习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图中的内容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
二、自主解决,梳理知识
要求出一共有多少块糖,该怎样列式
5+5+5+5=20
5×4=20
4×5=20
计算这两道乘法时,应使用哪句乘法口诀?
四五二十
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乘数
…
乘数
…
积
…
你能说说生活中用5×4=20来表示的事例吗?
乘法口诀:
看图列两个乘法算式,说一说用哪句乘法口诀求出积的。
6
5
30
五六三十
5
6
30
二、自主解决,梳理知识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草莓?
一共有多少个草莓?
我是这样算的:5×4+3=23
我是这样算的:
5×5-2=23
二、自主解决,梳理知识
抢答游戏
四七
( )
二十八
八 七十二
( )
九
八二十四
( )
三
六九
( )
五十四
五 三十
( )
六
七
八五十六
( )
8×9=
72
6×7=
42
5×4=
20
3×6=
18
5×6=
30
4×9=
36
7×8=
56
5×9=
45
5+8=
13
9-6=
3
二、自主解决,梳理知识
1.有3排房子,每排5间,一共有多少间房子?
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怎样解答呢?
把3个5加起来是多少?列式:5×3=15(间)
解答正确吗?
我来画图验证一下:
□ □ □ □ □
□ □ □ □ □
□ □ □ □ □
一共15间,解答正确。
2.有2排房子,一排5间,另一排3间,一共有多少间房子?
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怎样解答呢?
要把3和5加起来。列式:5+3=8
(间)
解答正确吗?
我来画图验证一下:
□ □ □ □ □
□ □ □
一共8间,解答正确。
二、自主解决,梳理知识
三、巩固提高,深化知识
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1×3
2+2
3+9
2×2
4×3
9+7
3×2
5+7
3×3
4×1
4×4
20-4
仔细观察,在空格里填上相应的积。
三、巩固提高,深化知识
>
<
<
-
×
=
>
<
三、巩固提高,深化知识
>
<
<
-
×
=
>
<
三、巩固提高,深化知识
55
80
78
54
8
16
算一算。
三、巩固提高,深化知识
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是怎样解答的?
6×3=18
(枚)
解答正确吗?
口答:一共有18枚棋子。
三、巩固提高,深化知识
3×2+3=( )×( )
2×4-2=( )×( )
5×5-5=( )×( )
4×3-4=( )×( )
填一填。
3
3
2
3
5
4
4
2
三、巩固提高,深化知识
四、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什么?有什么收获?在解决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时应注意什么?(共16张PPT)
观察物体、搭配问题
第九单元 总复习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图中的内容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
看到这个图,你想到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
二、教师引导,自主梳理
小组内观察小汽车模型,说说自己所看到的小汽车的样子。
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同一辆车为什么他
们看到的不一样?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二、教师引导,自主梳理
连一连。
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二、教师引导,自主梳理
说一说。
1. 从任何方向看到都是正方形的立体图形是什么?
我想是正方体,因为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2. 从任何方向看到都是圆形的立体图形是什么?
是球体。
二、教师引导,自主梳理
看到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它可能是什么?
还可能是这样的长方体 ,因为它的两个侧面是正方形。
我想可能是正方体,因为正方体的面都是正方形。
可能是圆柱体吗?
二、教师引导,自主梳理
每次上衣穿1件,裤子穿1条。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二、教师引导,自主梳理
用8、2、4、1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
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我用调换位置的方法。
82
28
84
48
81
18
24
42
21
12
41
14
82
28
84
48
81
18
24
42
21
12
41
14
我用固定十位的方法。
还可以用固定个位的方法。
二、教师引导,自主梳理
每两人握一次手,6个人一共握几次手?
每两人间的握手只能算一次。
可以用两两连线的方法思考。
二、教师引导,自主梳理
三、解决问题,巩固提高
连一连。
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用5、9、0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
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我用调换位置的方法,但在这里0不能摆在十位。
59
95
50
90
还可以怎样有序思考呢?
三、解决问题,巩固提高
元旦时,小明、小刚、小阳三人互相赠送一张贺卡,
他们一共赠送多少张贺卡?
可以利用画图的方法来思考。
小明
小刚
小阳
每两人间共赠送2张。
他们一共赠送了6张贺卡。
三、解决问题,巩固提高
六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个小朋友要比赛一
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每两人间的比赛只能算一次。
可以用两两连线的方法思考。
三、解决问题,巩固提高
三、解决问题,巩固提高
四、畅谈收获,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以后在
解决问题时应注意什么?(共20张PPT)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
第九单元 总复习
一、设问中揭示课题
这是这学期学的什么内容?
这学期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计量一节课的时间应用到什么计量单位?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测量铅笔的长度应选( )作单位;
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应选( )作单位。
说说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厘米
米
1米
=
100厘米
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米
厘米
厘米
米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画一画。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我们都学过哪些角?
我们学过锐角、直角、钝角。
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顶点
边
边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说一说这些角的名称。
钝角
锐角
直角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在下面给定的边上分别画一个直角、锐角、钝角(从
给出的点画起)。
直角
锐角
钝角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在下面给定的边上分别画一个直角、锐角、钝角(从
给出的点画起)。
直角
锐角
钝角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下面的各个图形是角吗?是的画“√”,不是的画“×”。
×
√
×
√
( )
( )
( )
( )
第一、三个图形分别是什么角?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从这个角的顶点出发画一条线,把它拆分成两个角。
这两个角可能是什么角?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我发现了3种情况。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从钟面上你能想到哪些知识?
钟面上也有我们学过的角,你能找到吗?
这个钟面现在表示几时几分?时针和分针组成的是什么角?
10时10分,时针和分针组成的是钝角。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画一画。看看几时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直角。
3
9
( )时
( )时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8
05
7
10
4
50
11
20
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你能说说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吗?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拨一拨。
4:00
7:00
6:50
10:20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三、练习中深化知识
①
①
②
三、练习中深化知识
三、练习中深化知识
三、练习中深化知识
写出相应的时间,画出缺少的分针。
8:00
8:10
10:00
10:30
说说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
四、总结中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觉得哪些地方还有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