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
第3节 声的利用复习检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本题共 道题,每小题 分,共计 分 ; )
1.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如图所示),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有较强的杀伤力。实际上要阻挡这种武器的袭击,只需要用薄薄的一层( )。
A.强度大的钢板 B.加水服装 C.真空带 D.绝缘物质
2.建筑师在设计露天音乐广场时,总是要让广场比周围的地面低一些,这是因为( )
A.可以挡风
B.更加美观
C.便于布置音响设备
D.可以利用高出的墙壁反射声波
3.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种刷牙方式既干净又舒服。下列声音的利用与电动牙刷的声音利用方式不同的是( )。
A.登雪山时不许高声讲话
B.超声波清洗钟表
C.彩超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
D.超声波为结石患者击碎结石
4.核爆炸地区及周围的房屋建筑被严重摧毁,是因为该地区受到了( )
A.超声波的冲击 B.次声波的冲击
C.可闻声波的冲击 D.人为的破坏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强超声波对钢铁、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
B.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C.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个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收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
D.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报地震、台风和侦测大气中的核爆炸
6.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画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7.下列不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响起的门铃声
B.战场上吹起的冲锋号声
C.声音在铁管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
D.雾中航行的水手吹响号角的回声
8.下列技术应用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
A.利用鸣枪声警告歹徒
B.利用超声波治疗神经痛等疾病
C.蝙蝠利用回声定位捕捉昆虫
D.瓦匠用橡皮锤敲击地砖,看看地砖铺得是否牢固
9.大街上的”超声波洁牙”美容店中,超声波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 )
A.超声波是清洁剂
B.超声波引起液体的振动,振动把污垢敲下来
C.超声波发生反射
D.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
10.下列事实中,应用了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1)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结石病人体内的结石
(2)超声波洁牙 (3)超声波加工硬度特别高的工件
(4)超声波雾化 (5)“B超”检查病人的某部位 (6)晚上拍手,走廊灯自动亮了
A.(1)(2)(3)(4) B.(1)(2)(3)
C.(1)(2)(3)(4)(6) D.(1)(2)(3)(4)(5)(6)
11.下列例子中不是利用超声波的是( )
A.发出超声波探测大钢板内有无裂痕
B.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
C.发出超声波检查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情况
D.发出超声波切削坚硬的金刚石
12.以下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花样游泳运动员随音乐起舞
B.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内脏器官的工作情况
C.捕鱼船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D.医学上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本题共 道题,每小题 分,共计 分 ; )
13.声波可以用来“洗”物体,把被清洗的物体放在清洗液里,让超声波穿过液体并引起液体__________,振动把物体上的__________,而不会损坏被洗物体,洗碗机就是利用这个道理制成的。
14.以下三幅图片表示的都是生活中声的应用实例,其中:
(1)主要应用声传递信息的是________图。
(2)主要应用声传递能量的是________图。
15.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____(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填“音调”或“响度”)。
16.扬声器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打开喇叭,使音量大一些,可以看见火焰飘动起来,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
17.水波能够传递能量,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可以看到__________向四周散去,水面上的树叶也随之起伏,这说明石头的______通过水波传给了树叶。
18.养蜂人听蜜蜂飞行的音调能够判断蜜蜂是否采蜜归来,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_____。
19.由于声音具有能量,为了防止雪崩,在攀登雪山时应禁止________________。
20.蝙蝠通常只在夜间活动、觅食,但是却能精确地捕食和飞行,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做______。科学家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______,利用该装置能够绘出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
21.根据下列声现象应用的四个实例,请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
①铁路工人用锤头敲击铁轨,会从异常的发声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②蝙蝠夜间活动、觅食,但它们从来不会碰到障碍物上。
③利用声呐探测海深、海中的冰山、暗礁。
④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的心、肺患病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你知道下面的几幅漫画(如图所示)分别属于哪种利用吗?
(1)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有______(只填序号)。
(2)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有______(只填序号)。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 道题,每小题 分,共计 分 ; )
23.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评卷人 得分
四、计算题 (本题共 道题,每小题 分,共计 分 ; )
24.海洋调查船的工作人员从海面向海底发出声波,经过3.8 s后收到了回声.求海底的深度.(声音在海水中的传速度是1531 m/s)
1.【答案】C
【解析】超声波作为声波的一种,它的传播同样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真空不能传播,故A、B、D项错误,C项正确。
2.【答案】D
【解析】利用高出的墙壁反射声波.
3.【答案】C
【解析】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题中电动牙刷利用超声波刷牙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逐个分析选项,看哪个不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具体分析如下:
判断
具体分析
A错误
登山,如果高声讲话,声音传递的能量可能引起雪崩,与题意不符
B错误
超声波清洗钟表,是通过超声波引起钟表零件上污垢的振动而脱落,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与题意不符
C正确
利用彩超观察胎儿,是通过超声波传递的信息来获取体内胎儿的生长情况,与题意相符
D错误
由于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使体内结石振动而被“击碎”,与题意不符
4.【答案】A
【解析】在核爆炸中会发出超声波,核爆炸地区及周围的房屋建筑会被超声波严重摧毁.
5.【答案】D
【解析】无论是可闻声还是超声波、次声波,它们都携带着能量向外传递。与可闻声相比,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因而有广泛的应用。自然灾害中产生的是次声波,人们预测自然灾害是通过对次声波的研究来进行的。
6.【答案】A
【解析】在发生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的同时,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水母正是由于接收到了次声波才游向大海的。
7.【答案】C
【解析】
8.【答案】B
【解析】鸣枪示警是利用声音来发布信息,故A错; C是利用声波的反射波带回的信息确定昆虫的方位,故C错。D是通过异常的敲击声判断哪个地砖铺得不太牢固,故D错。超声波要对人体施加力的作用,才能治疗神经痛,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B对。
9.【答案】B
【解析】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波,由于振动快,可以引起液体快速振动,是振动把污垢敲下来的。
10.【答案】A
【解析】(1)(2)(3)(4)(6)都属于声音传递能量的事例,但(6)不是利用超声,是利用可听到的声音,而第(5)“B超”利用的是人的不同组织对超声波的反射程度不同,从而知道病人某组织是否有问题,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11.【答案】B
【解析】“用超声波探测大钢板内有无裂痕”“检查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情况”都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超声波切削坚硬的金刚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是利用可以听见的声音传递信息,不是利用超声波。
12.【答案】D
【解析】选项A、B、C都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3.【答案】激烈的振动 污垢敲击下来
【解析】
14.【答案】(1)甲和丙 (2)乙
【解析】甲图是交通警察通过超声波测速仪测定车辆的行驶速度。乙图是运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蔬菜。丙图是医生用“B超”在为孕妇做检查。其中超声波测速仪和“B超”都是利用声传递信息,超声波清洗蔬菜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将蔬菜的污垢除去。
15.【答案】传递信息 响度
【解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通过橡皮管这种固体传声效果会更好,而且减小了声音的分散,可增大响度。
16.【答案】能量
【解析】
17.【答案】一圈一圈的波纹 能量
【解析】
18.【答案】信息
【解析】
19.【答案】大声呼喊
【解析】攀登雪山时应禁止大声呼喊,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声音的振动波会引起部分积雪和山体的振动(共振),从而引发雪崩。
20.【答案】回声定位 声呐
【解析】
21.【答案】声可以传递信息
【解析】①工人敲击铁轨,如果声音异常,则从中获取部件故障的信息;②蝙蝠发出的超声波,碰到目标后会反射回来,蝙蝠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从中辨别是食物还是障碍物;③利用声呐,也是根据反射回来的声音获取信息;④如果病人的内脏器官发生病变,发出的声音会出现异常,医生由此判断发生病变的部位。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结论。
22.【答案】(1)①③ (2)②
【解析】
23.【答案】实验器材:蜡烛、火柴、橡皮膜、去掉两端盖子的罐头瓶.
实验步骤:(1)给去掉两端盖子的罐头瓶一端蒙上橡皮膜,并用橡皮筋扎紧.另一端放一只点燃的蜡烛.
(2)对着火焰敲橡皮膜,观察火焰振动.
(3)结论:声音能传递能量.
【解析】
24.【答案】海底深度=1531 m/s×(3.8/2) s=3 908.9 m.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