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古诗二首
【教学要求】
1. 会认“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12个生字,会写“首、采、无、树、爱、尖、角”7个生字。
2. 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
3.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图文结合,感知古诗大意,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首、浮、萍、踪、迹”5个生字,正确书写“首”和“采”。能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理解“浮萍、踪迹”等词语的意思。21cnjy.com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池上》,并能背诵积累。
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撑、采、踪迹”等词语的意思,初步 感知古诗描述的景象,体会小娃的童真与顽皮。【版权所有:21教育】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教学“首”。
知道这是表示数量的量词,还可以说“一首歌”“一首曲子”等。
课题中的古诗“二首”指的是哪两首,划出来,读一读。
明确本课的任务:学习《池上》这首古诗。板书“池上”,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课件出示2)
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逐句检査朗读,随机出示折叠卡片认读“踪迹”“浮萍”,并正音。
以字带词,加上动作,读好词组“撑小艇”——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小娃 撑小艇”。
卡片认读“踪迹——藏踪迹”,“踪”读好平舌——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不解藏踪迹”。
卡片认读“浮萍”,结合浮萍的图片,借助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识记:浮萍是 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 “浮萍一道开”。【来源:21cnj*y.co*m】
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教师范读、自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课件出示3、4)教师分别出示“小娃采莲回”和“浮萍一道开”的图片,让学生找到相应的诗句连一连。并说说这样连的理由。
学习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课件出示5)
(1 )边做动作边读诗,理解和识记“采”。
采:看老师演示动作,结合字形知道采字的“爪字头”代 表手,采表示用手采摘树木上的果子。
(2)请同学当当小娃来演一演采白莲的动作,感受小娃偷 采白莲时既忐忑又高兴的心情并指导朗读。
学习诗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课件出示6)
诗画对应,教学“踪迹”。
(课件出示7)出示《雪地里的小画家》等3幅图片说说这都是谁留下的踪迹。
练习说话: 是 留下的踪迹。
在图中找找小娃留下的踪迹,理解“踪迹”在诗中的意思是指船开过后留下的痕迹。
通过对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整首诗。
四、诵读积累
通过难度递增的填词游戏帮助学生背诵古诗。
调皮的词语宝宝把踪迹藏在荷叶里了,你能背吗? (课件出示8)
小娃撑 ,偸采 回。不解藏 ,浮萍开。
又有一些词语宝宝不见了,谁还能背?
撑 , 采 。 藏 , 开。
去掉文字,看图背诵古诗。(课件出示9)
配乐背诵古诗。
五、写字
(课件出示10)出示田字格中的“首”和“采”,观察它们所在的位置。
教师范写,强调书写难点。
首:点、撇短而小,第三笔是长横。“自”的中间两条短 横不能碰到右边的竖。
采:爪字头的撇是横撇,注意三个点笔画的方向。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板书设计
池上
小娃 偷采
池上 天真无邪 顽皮可爱
不解 一道开
课外作业新设计
1.背诵古诗。
2.( )撑小艇,偷( )白莲( )。
不解藏( ),浮萍( )。
3《池上》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小孩?
答案:
2.小娃 采 回 踪迹 一道开
3.《池上》为我们描写了天真、调皮的小孩子的形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第二首古诗《小池》,认读生字。
2.理解诗意,朗读背诵。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大家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板书:《小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 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这首诗是谁写的?(杨万里。)(板书:杨万里)
(课件出示12)老师简介: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大多数是描写自然景物的。
2.借助拼音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圈出生字。
3.集体认读生字:无 树 爱 尖 角(板书:无 树 爱 尖 角)
学生边读,老师边将生字卡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4.交流记忆方法。
5.集体反馈。(课件出示13)
(1)熟字带生字:对—树 用—角 友—爱
(2)编儿歌记忆:二儿——无 上头小下头大——尖
6.再读古诗,看谁把字音读得准。
三 精读古诗,体会意境
1.(课件出示14)听老师范读,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从哪儿看出来的。
学生甲:夏天的景色,因为荷花在夏天开放。
学生乙:夏天的景色,因为夏天的蜻蜓最多见。(板书:夏天 蜻蜓)
2.除了同学们说到的这些景物,你还从诗中看出有什么景物呢?(课件出示15)
学生甲:有泉水。
学生乙:还有树。
3.那还有没有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泉眼、晴柔。)(课件出示16)
老师简单讲解:泉眼就是泉水流出的口,晴柔就是晴天的美好。
4.根据你对古诗的理解,找到小伙伴,再读读古诗。(课件出示17)
四 课后延伸
1.齐背古诗《池上》《小池》。
2.请每个学生收集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泉眼 惜
小池 树阴 爱 生动有趣 生机勃勃
小荷 露
蜻蜓 立
课外作业新设计
1. 《小池》和《池上》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象。
2.《小池》描写了哪些景物?
3.把这两首诗背给家人听。
答案:
1.夏天
2.泉眼 树荫 小荷 蜻蜓
【课后反思】
优点:
1.在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的时候,还可以相互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识字法,并向别的同学学习新的识字方法。小学生总是对新的事物感兴趣,更多的识字法使得学生能体会到识字的乐趣。www-2-1-cnjy-com
古诗的拓展也非常重要,在课前导入中让学生背诵上节课学过的古诗《池上》,创设了学习古诗的氛围,借助图画这一载体,帮助学生完成对古诗初读后的理解。在学完《小池》后,再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一起讨论,加深感悟夏天的美好景象。课外让学生回家收集有关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学习积累古诗。这样就不是为了教古诗而学古诗,而是举一反三,充分体现了大语文观。
不足之处:
古诗的朗读指导不太到位。教师的范读做得不够好,
资源包
精彩片段
《池上》课堂精彩片段
师:师知道,大家学过很多古诗,也会被很多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诗背给同学们听?
指名背古诗。
师: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古诗。这就是《池上》,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师生共同个书写课题》
师:跟老师读《池上》。
生:读《池上》。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池上》,难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开始吧。
生:自由读古诗。
师:你们读得非常认真,老师把生字宝宝请到大屏上,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同桌先试试,提醒读音,“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最灵”。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同桌互读。
师:(课件出示:首 踪迹 浮萍)谁来读一读?
采用抽生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
师:生字宝宝告诉老师,想和你们一块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都躲到诗句里去了,看你们能不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21*cnjy*com
生:齐读古诗。
师:声音响亮,字音正确。孩子们,摘莲蓬可是一件有趣的事,诗人笔下的小娃又别有一番情趣呢。赶快打开课本,小组合作学习。(课件出示合作学习的要求:1、读读这首诗。2、思考:读懂了什么?3、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在小组交流。)
生自学。
师:谁来读读这首诗?
指名读。
师:你遇到了什么不理解的词语?
师生解决不理解的词语。(偷采、不解、踪迹)
师:(出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孩子们,一边看画面,一边轻轻读诗句。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小娃撑着小艇去池塘偷采莲蓬。
师:小娃为什么要偷采白莲?
生;可能是大人不要他们采摘,所以偷偷地去采。
师:此时你是小娃,心情怎么样?
生:害怕。因为爸爸妈妈知道了要被批评。
师:那让我们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生:激动。因为又可以吃白莲了。
师:那读出激动的孩子站起来读一读。
生:老师,我读出了既高兴又害怕的心情。因为我有可以吃到好吃的莲蓬了,但是又怕荷塘主人知道挨骂。
师:那把你那种既高兴又害怕的心情读出来吧!
学生朗读。
师:老师也想当小娃,也想来读。
师:范读。你们知道老师是用什么心情来读的吗?
生:又高兴又紧张
师: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生:我觉得他天真.
生:我觉得他还很顽皮。
师:你认为那个字最能上看出小孩顽皮?
生:“偷”字。
师:孩子们,带着自己的心情,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
生:读诗句。
师:(出示: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孩子们,小孩撑着小艇,就不怕被发现吗?
生:怕。
师:看到浮萍开了,你会怎么想?
生:替小娃担心、着急。
师:请你读出这种心情。
生:读。
师:小娃想到这些了吗?
生:小娃没想到。
师:为什么?
生:因为太高兴。
师:能高兴地读读这两行诗吗?
生读。
师: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小娃?
生:这是一个天真、可爱地小娃。
师:是啊,小娃多么天真可爱呀,划着小船去偷摘白莲时,浮萍暴露了他的踪迹也不知道。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展现在我们面前那充满童趣的《池上》吧!
老师范读(配乐)
师:孩子们,愿意像诗人一样吟诵这首诗吗?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先试试。谁愿意来试试?
指名配乐读。
师:孩子们全体起立,一起来吟诵这首诗,能不看屏幕吗?
生:能。
师:孩子,看来你们都是小诗人了。谁已经记住这首诗呢?
抽生背诵。
师:诗中的小娃多可爱呀,能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吗?(
学生改编故事,交流。
师:课下把这首诗背给家长听,好吗?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小池》课堂精彩片段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画,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池塘里有绿绿的荷叶。
生:我看到荷叶上立着小蜻蜓。
生:我还看到池塘边又茂盛的大树。
师:你觉得这小池塘美吗?美在什么地方?
生:我觉得很美,因为池塘里有水,有荷叶,还有小蜻蜓。
师:诗人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学生自由读诗。
师: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应该是夏天。这里有荷叶,荷叶刚刚长出来,应该是夏天。
师:有道理,是初夏。这首描写初夏小池的诗写得很美,我们怎样来读好它呢?先来听听课文录音。
声听录音。
师:我们也来读一读吧!
指名读。
师:通过读,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句读懂的?
生:我读懂了泉水是没有声音的,泉眼“无声”惜细流。
生:我读懂了泉水是轻轻地流过的,是从“泉眼无声惜细流”知道的。
生:我知道了荷叶刚刚长出尖尖的角,就已经有蜻蜓停在上面了,是从后面两句读懂的。
师:你能在插图中指一指那刚露出尖尖角的荷叶吗?
指名该学生上来在图中指出,其余学生一起朗读:小荷才露尖尖角。
师:那我们来看看插图,你认为泉水是从哪边流出来的?
生:是从右上方流过来的(指图)。
师:泉眼也就是泉水流出的地方就在这边。谁能用“惜”组词吗?
生:珍惜。
生:爱惜。
生:哦,就是泉水爱惜流水。
师:是啊,泉眼珍惜地让泉水轻轻流出。这么美的诗,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生:齐读一二句。
师:(出示图片)这是什么?
生:这是荷叶。
师;诗人是怎么写的?谁来读一读?
生:读“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我们男生读一读。(问女生)你们看到了什么?
女生:我看见荷叶长出了尖尖的角,有一只蜻蜓在上面休息呢!
女生:我看见倾听在上面与荷叶说悄悄话呢。
……
师:多么美的景色呀,男生想不想读一啊?
男生读。
师:这么美的景色,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自己先试着背一背。
生练习背。
师:你能把这样的情景画一画吗?课下把它画下来。
说课案
《古诗二首》之《池上》说课稿
一、说教材:
《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天真可爱的男孩背着大人划船采莲的有趣场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前两句写一个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后两句写他不懂得藏匿行踪,悠然自得地冲开浮萍撑船回来,只见身后浮萍分开,一时合不拢。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www.21-cn-jy.com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生字词语。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三、说教学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四、说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五、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古诗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诗歌并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所以在本文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和美妙的动画课件,先从视觉上感受诗歌所描绘情境,再在朗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因此整体要遵从的教学方法就是在想象中读、在读中感悟。
同时还要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对诗歌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有一些简单的了解。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读古诗
唐朝著名的诗人不少,但你知道写诗最多的是谁吗?他就是白居易。他一生写了3000多首诗。有一次他到荷塘边游玩,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于是白居易一时兴起,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好诗,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池上》。谁来读一读? 还有谁?21·cn·jy·com
(二)通读全诗,整体感知
1.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就藏在这首诗里,你们想知道吗?要想透彻地了解,就要先知道作者的诗风。
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了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听说他叫白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当读到白居易诗中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了。确见白居易才情非凡。诗人白居易的诗向来追求“意求深,字求浅”的风格,他每次写成诗后,都要把诗读给老人听,所以他的诗人人都听得懂,都会读。《池上》这首诗也非常容易读,愿意自己把它读通读懂吗?
2.请学生自由读古诗,在难读的字下面作上记号。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自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3.教师:把你认为难读的字告诉同桌,请他教你读。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相互协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意识到,向同学请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2·1·c·n·j·y
4.教师:你认为哪些字难读,能提醒一下同学们吗?(“撑”“艇”“萍”都是后鼻韵。)
5.读得好的同学教全班读,随机指导写字、描红。
6.指名读全诗、互相评价。
7.齐读全诗。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老师这里有几张荷塘的照片,同学们想看吗?(投影图片)
2.同学们,美吗?你最想干什么?
3.诗中的写的小女孩?在干什么?你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的? 理解“撑”“艇”的意思并组词。
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①小娃为什么偷采莲?从“偷采莲”你想到了什么?
碧绿的荷叶,映着雪白的荷花,实在太美啦!小孩忍不住喜爱之情才去偷采白莲。小孩担心别人不让采,就悄悄地采。看出小孩很顽皮……
想一想,小孩在采莲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动作?(学生模仿)
对,这也就是“采”字的由来(课件出示采演变的过程)然后指导“采”的书写。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②此时,你是小娃,心情会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③老师从这两句诗中体会到了既高兴,又害怕的心情,能通过你们的朗读表现出这种心情吗?
4.这两行诗的意思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小娃撑小艇谁来演一演?“撑”——突出后鼻音、动作表演区别“划”字。一起撑一撑小艇吧!(众生做动作)“撑”还可以组词?(支撑、撑伞、撑爆、撑破)21教育网
“萍”—— 今天老师把“浮萍”带过来了,你们看—(出示)谁来说说“浮萍”的样子?是啊,密密麻麻、挤挤挨挨,真多啊!所以你能记住“萍”的样子了吗?21·世纪*教育网
(2)谁还想读?(你满意吗?)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声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21*cnjy*com
(3)古人读诗时还喜欢怎么读?(摇头晃脑。为什么古代诗人读起诗来,一个个都是摇头晃脑不亦乐乎?原因是他读出了诗的节奏,诗的韵味,不信你试试?)
(二)出示后两句。
1.指名读一读。
2.交流:
“不解”—— 要想理解这个词语首先得理解那个字?老师查了一下字典。这个“解”一共有8种意思呢!老师选取了其中5种,应选哪一种?那“不解”就是——不知道、不了解。不知道什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踪迹”——踪迹可以是?(概括出:脚印、气味、痕迹等)文中的小娃留下了什么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出处:21教育名师】
“白莲”——有的资料说是白色的莲花,也有的说是莲蓬,莲子你吃过吗?
三、品读入境:
1体会形象:
(1)你喜欢这个孩子吗?为什么?
大胆能干——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课件展示:“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①你读懂了什么?
②浮萍大家见过吗?一起看一下。(出示课件)
③看到挨挨挤挤的满池浮萍你会怎么想?谁愿意带着这种着急、担心的心情读读这两句。
④小娃想到这些了吗?为什么?那让我们高高兴兴地读读这两句诗。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只是小女孩采到白莲后,高兴得忘了藏足迹,不知道罢了。
⑤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小娃,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天真,可爱。)
2.这两行诗的意思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四、小小朗诵会。
1.指名背诗
2.读了这首诗,你的感受和体验最深的是什么?愿意把学习成果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3.学生反馈。
3.教师引导指点(对照板书)。
①“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等。
②诗歌描写了一位天真机灵、调皮可爱的小娃形象,通过他的动
作、细节,表现了纯真美好的童趣。
五、欣赏白居易的《池上》(二)。
池上(二)
山僧对棋坐,
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
时闻下子声。
(设计意图:由课内引到课外,同一个作者,同在池上,人不同、事不同、境不同,感悟诗歌所带给我们的美妙境界。)2-1-c-n-j-y
六、板书设计:
池 上
偷采 白莲回 (天真可爱) 池上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备课资料
1.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2.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一生力主抗金,与范成大、陆游等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热爱农村,体恤农民,也写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如《悯农》《农家叹》《秋雨叹》《悯旱》《过白沙竹技歌》等写出农民生活的艰难和疾苦,《歌四时词》《播秧歌》等 写出农民的艰辛和欢乐。
练习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认真读一读,写一写。
首 角
无 采
爱 尖
二、比一比,再组词。
首 采
自 菜
无 角
天 用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课文整体梳理。
《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 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作品文字洗练,内容通俗淡雅,寥寥数字,生动逼真地描述了一个天真活泼、憨厚可爱的
形象。
四、重点段落品析。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 。
“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小荷”指的是 ,这一句的意思是 。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读一读,注意画出停顿。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参考答案:
一、略 二、一首 自己 采花 白菜 无法 天地 一角 用处 三、白居易 儿童 四、宋 杨万里 小荷叶 水里的荷花还和小孩子一样,刚刚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