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和观察
1、 教学内容
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七年级上册
2、 教学目标
1、 学情分析:
小学期间学生在常识课对酒精灯、烧杯、天平和砝码等实验仪器已有初步的接触,并通过常识课中如“水的蒸发”、“水加热时的对流”等演示实验的观察,学生对相关实验仪器的使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小学时学生还进行了如“磁铁的磁性”、“怎样接亮小电珠”等分组实验,对实验研究有了初步的体验,但观察不够,缺乏目的性、规范性和细致性。本节课将充分运用实验教学,确保演示实验的现象明显,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观察,训练对实验现象的表述和交流实验结果的能力。
2、 目标确定
知识目标:
(1)了解实验和观察的意义,熟悉科学实验常用的仪器;
(2)知道人的感官对事物判断的局限,体验科学实验的重要性,知道借助于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
能力目标:
(1)了解实验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实验技巧。
(2)学会记录和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
(3)在实验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1)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细致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准备:
试管架、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药匙、玻璃棒、停表、电压表、电流表、天平和砝码、显微镜、烧杯、食盐、白醋、直尺、鸡蛋、水
3、 教学过程:
顺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引入新课 提问: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学生回答)科学课和其他课较明显的区别就是动手做实验,那么首先我们就要来熟悉一些实验仪器。(新课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会回答:是要多观察、要多实验、要多思考,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知识。 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又可以引出这节课要讨论的第一个内容。
2 介绍常用实验仪器 在课件中显示几种实验仪器以及实物,提问:认识这些仪器吗?知道这些仪器有什么用处吗?演示试管架、试管、试管夹的使用。 1、学生很积极地回答认识的仪器,当然电压表、电流表等不认识。学生自己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及符号,并讨论是否可以用来测家庭电压和电流。观察完老师演示后让学生自己上来演示如何放试管和夹试管,以及如何使用酒精灯。 让学生懂得观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观察,并认识实验仪器
3 观察鸡蛋沉浮实验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药匙、玻璃棒的用处鸡蛋在清水中是如何的?在清水中溶入食盐后有什么反应?最后鸡蛋处于什么状态? 观察并能描述实验现象。班级进行讨论,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观察后总结出药匙、玻璃棒的用处以及使用时要注意的事项。小组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内含什么科学原理,并选出代表发言,经辩论总结出它的原理,当然每个同学可保留自己的观点,以待日后验证。 使学生学会观察。小组讨论的形式以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与人分享成果
4 学生实验 要求学生四人合作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出学生不正确之处,并提问:1、鸡蛋放入白醋里有什么现象发生?沉浮现象如何,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这与食盐水中的沉浮原理一样吗? 学生非常踊跃地要做实验,并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在做实验时当然有错误,应及时指出他们的错误。在做实验的同时他们仔细地观察了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把这些现象记录下来。然后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当然他们说不准原理,但应该给予鼓励,同学们发言的积极性很高。他们认为这与食盐水使鸡蛋浮起来的原理不一样,鼓励他们课后去寻找答案。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要求掌握沉浮原因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懂得观察和记录,并能掌握一些实验的技巧。
5 学会借助工具观察 看课件,思考并回答问题。提问:如何证明你观察的是否正确? 学生一般都会观察错误的当他自己想办法去验证两线是否是直线。(一般用直尺)学生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然后他们知道了有时光靠人的感觉是不够的,也是不准的,必须要借助仪器和工具帮助他们做出准确的判断。在课件中让学生自己操作以验证他观察的是否正确,寓教于乐。 使学生懂得“眼见为实”并一定正确,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6 课后实验 要求:先用眼睛观察指纹,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把观察到的指纹画下来。看看人家的与你有什么不同。 观察记录,并进行比较。 提高观察、绘画能力
作业:作业本第二节的相关内容。预习第三节的内容。
板书:
1、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 实验室里的仪器:
试管架、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药匙、玻璃棒、停表、电压表、电流表、天平和砝码、显微镜
3、 实验的操作和观察
4、 准确的判断要借助仪器和工具。
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考虑到学生刚进中学,没有过化学实验的经验,所以,先通过老师的师范和学生自己做些简单的实验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的兴趣。本堂课中,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做实验和讨论的积极性很高,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不足之处:把握时间方面不够好,时间比较紧,在学生做实验和讨论的组织上有所欠缺,效率不够高。
[拓宽视野]
青霉素的发现
青霉素的发现是与细菌学家弗雷明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分不开的。有一次,弗雷明进行葡萄菌的培养。可是当他把菌种放到培养皿中之后,因故没有及时处理。几天以后,他发现培养皿已经被青霉菌玷污了。这种现象是常见的,很多人都知道。因此,无人细致地观察、研究它。可是弗雷明非常细致地观察了培养皿中的一切情况,发现凡有青霉菌的地方,葡萄菌无一幸免。这是什么原因呢 弗雷明以此为线索,不放过对此作出的猜想:“青霉抑制了周围的葡萄球菌的蔓延”。开始了对青霉菌的研究分析,从青霉中分离出一种能够杀灭葡萄球菌的物质,他把这种物质叫做青霉素(旧称“盘尼西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青霉素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成千上万的伤病员得救了,为此,弗雷明荣获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尽管弗雷明发现青霉素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偶然性中却包含着必然性:没有严谨细致的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勇于探究的求实精神,不可能有青霉素的发现。相信你也已找到了如何学会好科学、应用科学的好方法。
[基本链接]
1.鸡蛋的形状是 ,内部有一个空气囊,你知道在鸡蛋的 端;将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处于 ;若在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搅拌使之溶解,鸡蛋会慢慢 。若将鸡蛋放在较多的食醋中观察到有 ,长时间后又会发现 ,你认为发生的理由可能是 。
2. 观察右图中甲环的外圈与乙环的内圈哪个大? ,再动动脑想一想,你可以有几种方法来证明你的判断?
3.在科学研究中,常利用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如 能观察微小的物体,
可以观察遥远的星体。
4.通过你的观察和学习,你能说出你校实验室中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有哪些?对其中的某一仪器作一定的介绍。
[尝试应用]
1.取一个瓶子如图1所示,在瓶内盛三分之一的水,在图1 中画出水面的大致位置。试想一下,如将瓶子放为图2所示,尝试画出水面的位置,然而再实验,用红笔纠正。同理尝试图3 和图4 。从这个实验中你得出的结论是
。
[自主探究]
1、取一张水不易渗透的纸,将其折成如图所示的纸槽,盛装一定量的水,用小火在底部小心加热,不要让火焰碰到未接触水的纸边缘,观察水能否沸腾?尝试解说纸为什么不着火燃烧?(该实验应有家长指导完成,千万注意安全)
2、做下列实验:1)取一直钢尺,将一端插入桌面的空隙中,在另一端用手指分别用不同的力扳动,在尺振动的同时还有什么现象发生?
2)将手按在桌面上用不同的力和速度擦动会发现什么现象?
3)取一纸片插在转动的自行车车轮的钢丝中,在不同的转速下,你又观察到什么?(该实验需家长监督,注意安全)
4)“打击乐器”锣或鼓敲打后在发出声音同时,将手放在锣或鼓面上,手有什么感觉?同时又发生了什么现象?
通过上述几个实验后,你能提出什么猜想吗?§1—2 实验和观察
[设计意图]
突出新科学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情感教育思想、学习的个体化。整个教学过程联系人类自身实际,突出STS的教育思想。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技能目标 情感目标
1、了解实验和观察的意义,熟悉科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2、了解实验观察的方法;3、知道人的感官对事物判断的局限,知道借助于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可以进行数据的测量。 学会记录和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在实验观察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简单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和准确记录及描述。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观察、准确的记录和描述。
[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试管架、试管、试管夹、停表、天平和砝码、电流表、电压表、显微镜、药匙、酒精灯、烧杯、玻璃棒、 玻璃皿、放大镜(可让学生自带)等。
药品:食盐、鸡蛋、白醋
[教学手段]
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实验探究;
[教学思路]
1、 通过对图1-12、图1-13的讨论,得出准确判断的方法;
2、 展示实验仪器,了解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3、 通过演示实验,归纳出操作和观察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引言:同学们,大自然是很神奇的,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就能发现它的神奇之处。展示图1-12:请大家观察问:图中都是直线吗?你怎样证明你的结论是正确?(如果学生有困难,可提示用什么方法可确定到底是否弯曲。)展示图1-13:请大家观察问:这两个小动物哪个大?你能用什么方法确定到底哪个大?追问:为什么我们会观察到两条横的直线是弯曲的呢?为什么我们会观察到两个等大的小动物不一样大呢?(导入新课)要对事物作出准确的判断,可借助于仪器和工具,还经常需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研究。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第二节实验和观察。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学生讨论和归纳:人的感官可观察事物,但具有局限性,有时会使我们产生错觉。 创设轻松环境,有意识引导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质疑和探究。
二、新课教学1、实验里的仪器展示实验仪器,引导学生观察仪器;介绍实验仪器的名称和用途,扼要说明下列仪器的使用,若学生熟悉的仪器,让学生介绍。试管架—放置试管等的仪器。试管—少量物质反应时用的容器。试管夹—夹持试管等。酒精灯—物质加热的常用热源。药匙—取少量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物。停表—测量时间的仪器。天平和砝码—测量物体的质量的仪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电流的仪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的仪器。显微镜—可观察微小(如细胞等)的物体。图1-14电子显微镜可观察更微小的物体。介绍观察远处的景物可用望远镜,图1-15用天文望远镜观测遥远的星体。追问:如何利用仪器进行实验和观察呢? 学生观察、初步认识仪器的名称及用途。 熟悉实验室里的仪器是观察的第一步,从介绍常用的实验仪器着手,使学生对实验室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实验的操作和观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是我们进行实验时应有的态度。(强调):实验时,实验目的要明确,观察实验现象(和操作方法)要全面、细致,并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一:“鸡蛋沉浮”的实验问:你能说出图1-11(展示实物)中各种实验器具的名称和用途吗?步骤:1)、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鸡蛋便会_____2)、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生鸡蛋会_______,最后_________。3)把生鸡蛋浸入白醋里,你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归纳:从刚才同学的实验和大家对操作要求的讨论,可见实验操作要规范。实验二:放大镜观察指纹 许多科学实验的结果往往需要得到一些具体的数值,在实验中常常要用一些测量工具来对物体进行测量。下面请同学们来完成一个实验。将学生画的指纹投影出,适当的给予评价。让学生知道实验时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生听讲学生回答学生边观察实验、边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结果可先让学生猜测,实验操作可让一位学生上台做,其他同学观察操作有无错误。 学生实验:先用眼睛观察自己的指纹,在用放大镜观察指纹,并把观察到的指纹画下来。看看别人的指纹与自己的指纹有什么不同。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为他人纠正错误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语言的组织、表达和交流能力。并体会实验操作必须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实验能力。
小结:由学生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进行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回答、概括。 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领悟到应注意及时对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的总结。
[板书设计]
§1—2 实验与观察
1、 实验室里的仪器
2、 实验的操作和观察
实验时:1、明确目的
2、仔细观察
3、规范操作
[教学反思]2.2实验和观察
1、 教学目标
1、熟悉科学实验室里的常用仪器
2、了解实验观察的方法,学会记录和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
3、知道人直观判断的局限性,要通过实验科学的判断,实事求是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2、难点:正确的使用仪器,如何记录
新课教学
一、常用仪器介绍
引入: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可叫学生回答),就是如何去解决问题,在实验的基础上找到资料和证据。科学课和其他课较明显的区别就是要动手做实验,所以先要熟悉一下实验室的仪器。
1、试管架、试管、试管夹和试管刷 (可先让学生上来演示如何使用,指出错误——试管夹如何套试管,为什么?试管的拿法,试管刷顶部毛的用途等)
2、停表
3、天平和砝码 (简单介绍,在以后的质量测量里再详细介绍)
4、电流表电压表 (问学生是否可以在家里用这两个测,注意量程等)
5、显微镜 (放手指放大的挂图,发现很多细菌,教育学生要注意卫生)
6、酒精灯 (叫学生上来点,然后怎么盖灭,可以用手捏灭,由此说明三层火焰的温度)
二、实验的操作和观察
1、鸡蛋上浮实验
1仪器介绍:可以先让学生回答要用到的一起的用途和名称,要注意哪些情况。
2思考:放入盐后鸡蛋会怎么样(一般学生都知道),那么我们放糖呢,会怎么样,如果放熟鸡蛋呢,又会怎么样)
3做实验:叫两位同学上来做,一男一女,男的用玻璃棒搅拌,女的放盐,一般要放比较多的盐,期间可以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鸡蛋浮起来的原因。(等鸡蛋浮起来的时候,拿着瓶子在班级里逛一圈,让学生记录现象)。
4然后用另一个烧杯里加糖,自己示范,故意说糖不够,这样蛋就没浮起来。然后让学生回去自己做,然后下节课告诉老师答案。
5让学生回答上浮的原因。(盐水有浮力,水有浮力吗?为什么木头能浮在水面上,而鸡蛋则不能呢?最后说明原因,盐水的浮力比水大)
6把鸡蛋放入白醋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同时演示闻白醋的方法)
三、判断
课件演示,去掉背景前后,让学生知道,不能光凭直觉去判断一个物体。而应该通过实验,比如用尺量书上的线是否直,通过简单的科学实验来证实。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四、指纹实验
2个人一组,观察自己的指纹,实现可让学生回答大家的指纹是不是都一样。最后有印泥,让学生把指纹映在上面,然后用实物投影仪让大家一起比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
利用这一点,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可以先让学生举例回答。(007的指纹锁,银行用指纹确定身份,超市保管钱物的箱子,还可以利用指纹破案等)
五、其他测量工具
显微镜,已经提到过,再强调卫生,并引出微生物的概念。
天文望远镜,哈勃,观察星体等等
雷达,红外线遥感,侦察卫星(可以从网上收集相关资料,做简单的介绍)
六、课后练习 作业本第2节 第四题实验一定要去做课 题 第二节 实验和观察
教学目标 1、熟悉科学实验室里的常用仪器2、了解实验观察的方法,学会记录和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3、知道人直观判断的局限性,要通过实验科学的判断,实事求是
重点难点 1、重点: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2、难点:正确的使用仪器,如何记录
教学预设 调控对策
一、常用仪器介绍引入: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可叫学生回答),就是如何去解决问题,在实验的基础上找到资料和证据。科学课和其他课较明显的区别就是要动手做实验,所以先要熟悉一下实验室的仪器。 1、试管架、试管、试管夹和试管刷 (可先让学生上来演示如何使用,指出错误——试管夹如何套试管,为什么?试管的拿法,试管刷顶部毛的用途等)2、停表3、天平和砝码 (简单介绍,在以后的质量测量里再详细介绍)4、电流表电压表 (问学生是否可以在家里用这两个测,注意量程等)5、显微镜 (放手指放大的挂图,发现很多细菌,教育学生要注意卫生)6、酒精灯 (叫学生上来点,然后怎么盖灭,可以用手捏灭,由此说明三层火焰的温度)二、实验的操作和观察1、鸡蛋上浮实验1仪器介绍:可以先让学生回答要用到的一起的用途和名称,要注意哪些情况。2思考:放入盐后鸡蛋会怎么样(一般学生都知道),那么我们放糖呢,会怎么样,如果放熟鸡蛋呢,又会怎么样)3做实验:叫两位同学上来做,一男一女,男的用玻璃棒搅拌,女的放盐,一般要放比较多的盐,期间可以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鸡蛋浮起来的原因。(等鸡蛋浮起来的时候,拿着瓶子在班级里逛一圈,让学生记录现象)。4然后用另一个烧杯里加糖,自己示范,故意说糖不够,这样蛋就没浮起来。然后让学生回去自己做,然后下节课告诉老师答案。5让学生回答上浮的原因。(盐水有浮力,水有浮力吗?为什么木头能浮在水面上,而鸡蛋则不能呢?最后说明原因,盐水的浮力比水大)6把鸡蛋放入白醋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同时演示闻白醋的方法)三、判断课件演示,去掉背景前后,让学生知道,不能光凭直觉去判断一个物体。而应该通过实验,比如用尺量书上的线是否直,通过简单的科学实验来证实。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四、指纹实验2个人一组,观察自己的指纹,实现可让学生回答大家的指纹是不是都一样。最后有印泥,让学生把指纹映在上面,然后用实物投影仪让大家一起比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利用这一点,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可以先让学生举例回答。(007的指纹锁,银行用指纹确定身份,超市保管钱物的箱子,还可以利用指纹破案等)五、其他测量工具显微镜,已经提到过,再强调卫生,并引出微生物的概念。天文望远镜,哈勃,观察星体等等雷达,红外线遥感,侦察卫星(可以从网上收集相关资料,做简单的介绍)六、课后练习 作业本第2节 第四题实验一定要去做
轶事记录
课后反思 这节课考虑到学生刚进中学,没有过化学实验的经验,所以,先通过老师的师范和个别学生的动手示范来学习一些简单的实验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里。让学生知道通过实验去验证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节课时间比较紧,因为学生的操作有快有慢,所以,用放大镜看指纹这点,可以在以后的实验中去穿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