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第九、十章 考点突破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考点一 美国
美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密西西比河流域是美国主要的农业区。读美国本土示意图,完成1~3题。1.密西西比河入海口大致位于( )
A.90°W,30°S B.90°E,30°S
C.90°W,30°N D.90°E,30°N
2.下列农产品,美国出口量常居世界首位的是( )
A.茶叶 B.羊毛
C.天然橡胶 D.小麦、玉米CD3.依据如图信息,可推知美国本土耕地主要分布在( )
A.东北部 B.太平洋沿岸
C.东部山区 D.中部平原D4.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虽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不到全国人口的3%,却是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美国农业生产可供我们借鉴的经验是( )
A.大量消耗能源,施用化肥
B.在农业区开发科技园,改良品种
C.精耕细作,粗放经营
D.地区生产专业化,形成一些农业带D5.美国主要位于温带,平原面积占到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占到世界耕地面积的10%。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直接有利于美国成为世界的( )
A.民族大熔炉 B.农业强国
C.工业强国 D.军事强国B6.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下列关于美国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但热带农产品需大量进口
B.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等传统工业集中分布在西部太平洋沿岸
C.汽车工业发达,是世界上出口小汽车最多的国家
D.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兴工业部门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A7.对美国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美国许多重要农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B.美国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C.美国的陆地面积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均居世界首位
D.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工业现代化程度很高C8.读美国本土地形简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城市是_________,在该城市东南郊外的________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_______________产业中心,也是美国以至世界__________工业中心。旧金山硅谷高新技术电子(2)简要分析刺激该地区迅速崛起的有利条件:
地理位置:
位于旧金山市的东南部,靠近太平洋,面对旧金山湾,地理位置优越。
气候条件:
属于地中海气候,冬暖夏热,受海洋影响较大,温暖湿润,气候宜人。技术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通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海、有旧金山航空港、便捷的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技术力量雄厚。 考点二 巴西
2016年8月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读下表里约热内卢气候资料,回答9~10题。9.8月份大致是里约热内卢一年中天气( )
A.最湿热的时候 B.最干爽的时候
C.最干冷的时候 D.最干热的时候
10.巴西的咖啡、可可、甘蔗等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均居世界前列,这主要得益于巴西优越的( )
A.地形条件 B.土壤条件
C.河流条件 D.气候条件DD读澳大利亚和巴西示意图,回答11~12题。11.下列叙述与澳大利亚无关的是( )
A.世界石油宝库 B.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D.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2.关于两国的共同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首都不是本国最大城市
B.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拥有世界一流的足球队
D.矿产资源丰富AC13.生产巧克力的主要原料是可可豆,它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可可豆最有可能来自( )
A.意大利 B.日本 C.加拿大 D.巴西
14.巴西开发热带雨林时,产生了“修路采矿开牧场,烧荒种地砍树忙”的现象。致使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这是因为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会( )
①加剧全球的水土流失 ②加剧全球的土地荒漠化
③影响全球气候平衡 ④影响全球空气质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D15.下列景观位于巴西的是( )A16.下列关于巴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石油的储量丰富,全国90%的电力靠煤炭发电
B.巴西是北半球工农业大国
C.巴西大部分工业分布在地形平坦的亚马孙平原
D.巴西主要的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D17.2016年的暑假,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奥运会。读巴西简图,完成下列各题。(1)巴西的首都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____;巴西人种构成最显著的特征是____________数量多;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
(2)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一大河,图中表示亚马孙河的序号是______。该河冲积形成的亚马孙平原覆盖着全球最大的_______________(植被),被称为“地球之肺”。热带混血种人东南沿海②热带雨林(3)我国某企业想去巴西投资建厂,经过考察初步拟定两个方案。请你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判断并说明理由。
方案一:建立钢铁厂,是否可行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建立木材加工厂,是否可行___________,理由是
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或)不可行,过度采伐会使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言之有理即可) 。可行有发展钢铁工业所需的丰富煤、铁(锰)等资源可行考点三 极地地区
18.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1日,相关国家签订了( )
A.《南极条约》 B.《南极共同体条约》
C.《和平利用南极条约》 D.《南极环境保护议定书》
19.我国建立的第四个南极考察站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泰山站AD20.一组科学考察队员终于胜利到达南极点,队员们兴奋地将行李奋力掷向前方,则行李落在队员们的( )方向
A.正南 B.正北 C.东南 D.正西B21.下列有关长城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附近生活的原始居民有因纽特人
B.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C.它是美国建立的科学考察站
D.周围生活的动物有北极熊、驯鹿B22.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位于( )
A.格陵兰岛 B.俄罗斯北地群岛
C.冰岛 D.挪威斯瓦尔巴群岛D23.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极点位于厚厚的冰雪高原上
B.年降水量比南极地区多
C.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属于白种人
D.矿产资源贫乏B24.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极地区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地区
B.人类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主要是为了和平利用两极地区
C.极地酷寒,很多极地动物具有耐寒的特点
D.中国南极泰山站一年中有极昼极夜现象,泰山站、昆仑站、中山站都位于西半球D25.读南极地区材料及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南极洲气候资料: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25 ℃以下,极端最低气温达-88 ℃以下;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55毫米以下,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大部分地区的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材料二 2014年2月8日,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在南极内陆冰盖腹地建成开站,泰山站架空设置是为了避免飞雪掩埋。它的主要功能是承担中山站到昆仑站之间的“中继站”任务。(1)图中字母代表的海洋:A___________,B_________。
(2)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呈_______(顺、逆)时针方向。大西洋印度洋顺(3)根据材料一,判断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泰山站于2014年2月8日开站,试解释一下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有极昼,是南极洲的暖季26.读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1)下面四幅是我国北方某地区一楼房一年四季正午影子变化图,判断我国科考队员最好应在_______图所示季节到达南极地区考察。甲(2)科考队的一架直升飞机由A点飞往B点,途中飞行方向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而言,煤形成于温带地区,但科考队员在终年寒冷的南极地区发现有煤,用你学过的知识简要解释这一现象。
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南极大陆曾位于温带地区,森林资源丰富,后来漂移到目前位置。先东南再东北(4)南极地区气候干燥,素有“白色沙漠”之称,为什么还会有2 000多米的巨厚冰层?
南极地区终年严寒,水分蒸发微弱,大部分降雪保存下来,经过长期积压,形成巨厚冰层。(5)在开发和利用南极的过程中,下列可取的行为是( )
A.去南极海域大量捕杀鲸鱼
B.垃圾就地集中烧掉
C.在冰雪中掩埋废弃物
D.作为科研和利用基地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