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语文天地四|北师大版 (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语文天地四|北师大版 (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17 09: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日积月累一、我的摘录笔记。答案略。她那冻肿了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风霜艰辛。
答案示例:1.看到她那冻肿了的手背,谁不会想到她的生活充满了风霜艰辛呢?2.看到她那冻肿了的手背,我能想象出她的生活一定充满了风霜艰辛。3.看到她那冻肿了的手背,谁都会想到她的生活一定充满了风霜艰辛。4.看到她那冻肿了的手背,我想她的生活一定充满了风霜艰辛吧。5.她那冻肿了的手背,是她充满了风霜艰辛生活的真实写照。6.她的生活一定充满了风霜艰辛,你看,她的手背都冻肿了!7.她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呀?你看她的手背都是冻肿的,她的生活一定充满了风霜艰辛。二、读一读,想想还可以怎样表达下面这句话的意思。点拨:进行句式的转换,一定要拓宽思维空间,从多方面进行表达。注意要强化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可用其他词语替换原句中的词语,句子的语序可以适当调换。有时为了语言的通顺,还可加上或删除个别字,但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句子还可以变换语气,可以用感叹句来增强表达的效果,也可以用反问句来强调,这样能使句子表达得更生动。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
这是《论语》中的名句,意思是说,我们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竭尽全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真诚守信了呢?老师教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王充《论衡》
这句话是说只要诚心所到,就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三、读一读。3.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法国]巴尔扎克
这句话讲了遵守诺言的重要性。告诫人们一定要信守诺言,要像保卫自己的荣誉那样去努力实现承诺了别人的事情。
点拨:本次“读一读”安排的是三个有关真诚的名言警句,要深入体会“真诚”这一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可以背诵下来,同时也可以再积累一些这样的名言警句。四、读一读,背一背。1.《芙蓉楼送辛渐》见课本第38页。
作者简介:王昌龄:字少伯,世称王龙标,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王昌龄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作品收入《王昌龄集》。
译文:寒冷的夜雨笼罩着吴地,我在清晨为辛渐送行,朋友离去,我内心的孤独就像楚山一样。在洛阳的亲戚朋友如果问起我的情况,就请告诉他们:我依然如故,就像玉壶里的冰那样纯洁,决不会改变志向。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第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第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诗人送别辛渐时的嘱托表明了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这首诗构思新颖,这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见课本第38页。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译文:在黄鹤楼送老朋友孟浩然东下扬州的时候,正是杨柳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时节。帆船孤独远去的影子渐渐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只看见浩渺的江水依然向天边默默地奔流。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此诗的特点是以景写情,情在言外。前面“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以“烟花”写春天之景,就已流露出惜别之意,后面两句写送别之情,则通过写景来表现。“孤帆远影”已经看不见了,作者仍然伫立远望,不言情深而情深自现;长江不停地流向天际,作者对朋友的依恋之情,也要随着江水伴着朋友到广陵去,不言别情而情寓景中。这种寓情于景的写法,就像盐溶于水,不见其形而蕴有其味。此诗贵在含蓄,含不尽之情于言外,因而更见作者对朋友感情的真挚和深厚。全诗意境阔大,情深意挚,形象传神,不愧为千古传诵的佳作。点拨: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诗人从送别的角度再次诠释了“真诚”这一主题。分别之际,与朋友推心置腹,坦诚相待,真实地表达离情别绪,袒露自己的心声,都是“真诚”的表现。
两首诗的写作角度截然不同。第一首重在通过对朋友倾诉,表现自己的高风亮节。第二首重在抒发分手之时真诚的惜别之情。一、本课词语1.掌握重点词语
温良:温和善良。
声嘶力竭:形容竭力地叫嚷、呼号。竭:尽。
痛断肝肠:悲痛得以致肝肠都断了,形容非常悲痛。
一本正经: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
依依不舍:形容留恋舍不得离开。
利欲熏心: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拓展阅读九色鹿九霄云外:比喻无限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
义正词严:道理正当,措辞严肃。
忘恩负义: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感恩图报: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而设法报答。
恼羞成怒:由于惭愧和恼恨而发怒。2.近义词
温良——善良 感恩图报——知恩图报 
依依不舍——恋恋不舍 忠厚—老实
3.反义词
温良——邪恶 感恩图报——恩将仇报 
诚恳——虚伪二、课文结构三、课文内容这篇神话故事写了九色鹿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一个落水者,却被落水者出卖,最后忘恩负义者受到惩罚的故事,赞美了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回报的优秀品质,谴责了落水者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当九色鹿听说水中木头上有一个不幸的人时,它“十分同情那位落水的人,急得团团打转”,可以看出九色鹿很善良。当九色鹿听到那人声嘶力竭的哀求后,“心中十分不忍”,它“双脚一纵,跳到河心”“死劲和汹涌的洪水展开搏斗,好久才接近木头,叫那落水者骑在自己背上,四、整体感悟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九色鹿是见义勇为、不图回报的仁义之兽?抓住自己的双角,由白鸟带路,拼命向岸上游”,到了岸边,九色鹿累得晕倒在地。九色鹿舍生忘死搭救落水者,真是见义勇为,可爱可敬。九色鹿醒来后勉强打起精神,衔来灵芝草救活了落水者,还婉言谢绝落水者的回报,由此看出九色鹿救人不图回报,很无私。落水者是一个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的人。当他被水困在河心的时候,他声嘶力竭地向九色鹿哀求;被救后也是感激不尽,“挣扎着”要道谢,并且愿意“永远当奴仆,一辈子伺候他们”。但是当他听说“找来九色鹿,金盘满银粟,银盘满金粟,还分一半国土”时,就忘了自己的承诺,出卖了九色鹿。2.你认为文中的落水者是一个怎样的人?1.观察生活。在明确要求后,观察生活,准备素材。只要你关心他人,关注生活,就一定能找到真实的事例。
2.讨论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注意找典型事例,完整地叙述使自己感受到真诚的事情,描述人的真诚表现。
3.收获心得。交流后,写一篇日记或心得,从真诚地赞美别人、真诚地感激别人、真诚地劝告别人等方面来写。畅所欲言一、方法指导本次畅所欲言的内容是让大家讨论一下:真诚表现在哪里?本次话题主要是观察生活,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真诚:
1.承认错误时,不文过饰非,不把大事化小,不推诿(wěi),要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否则就是错上加错。
2.赞美别人时,要发自内心地替他人高兴,与他人共同分享进步、成功的喜悦,而不是口服心不服,处处挑剔、找毛病或者言不由衷地夸奖。二、点拨3.感激别人时,不要敷衍,要真心实意。
4.劝告别人时,无论是直言不讳还是委婉劝解,都要尊重对方,替对方着想,努力使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而不是强加于人。本次初显身手的内容是让我们真诚地赞美别人,真诚地感激别人,真诚地劝告别人,并把同学们写给自己的真诚话语汇集起来。一、内容要求初显身手点拨:1.选择一件事或一个人作为写作的内容,如果是要真诚地赞美一个人,就要想一想他都做了哪些值得赞美的事情,你要赞美他的哪一个或哪几个方面。2.在写作时,要想一想用怎样的方式进行表达才更加真诚。在叙述事情的时候,注意抓住事情当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细致的描写。3.虚心从同学和老师那里听取意见,将自己写好的习作进行修改,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在我的记忆中,李晴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女孩子,知道为什么吗?请听我慢慢道来。我是小组长,主要任务是收组员的作业本,虽然我还算认真,但天有不测风云——有一次我弄丢了一个作业本。当时,我是“新官”上任,如果丢了本子,那我不得“下岗”啊!所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这时,李晴走了过来,轻声问:“怎么了?什么东西不见了吗?”我不耐烦地说:“语文本。”她听完便走了。可是过了一会儿,她又来了,对我说:“在大作业本里找到了!”我非常高兴,马上感谢了她,也因为刚才的不耐烦,愧疚之情涌上我的心头。二、答案示例还有一天的下午,放学时正好下起了雨,可是我又没有带伞,等同学们都走光了,我心里想:只能冒雨回家了!这时,李晴又出现了,她说:“我送你回家吧!”说着,我们就进入了雨中。雨越下越大,一路上她老是把伞往我这边倾,我身上干干的,她身上却湿了。
虽然很冷,但是因为李晴,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笔下生花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在生活中选一个像修鞋姑娘这样真诚的人来写一写。题目自拟。一、题目及要求1.审清要求,确定主题。本次习作的主题是“真诚的人”。在生活中要注意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这个人可以是自己周围熟悉的人,也可以是路上偶遇的陌生人,只要他(她)具有真诚的品质,都可以作为文章的主人公。
2.选择内容,巧妙构思。要选择最能突出这个人真诚的典型事例来写,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在叙述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入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的描写,更好地表现人物的真诚。
3.抒发情感,突出主题。在习作中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二、思路指导三、例文展示一个陌生人
暑假的一天,我跟妈妈去买凉鞋。买完了鞋,我感觉有点儿饿,就和妈妈进了一家米线馆,买了一碗我最爱吃的米线。我刚吃了一半,就见一个身材高大的“黑”叔叔走了进来。看到他那衣衫破旧、通身乌黑的样子,我断定他是个卖煤的人。我在心里嘀咕道:他千万别坐到我身边,否则……谁知道他端了一碗米线偏偏坐到我身边,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可我却再也吃不下去了,便拉着妈妈说:“咱们快走吧!我不想吃了。”妈妈见我没有吃完,无奈地摇了摇头。?1 开篇写“我”以貌取人,为下文埋下伏笔。走出米线馆,我感到舒服了些,走着走着,我忽然发现凉鞋没有拿,这可怎么办呀?我和妈妈赶紧向米线馆走去。迎面又碰到了那个“黑”叔叔,他果然拉着煤车。我想:今天遇着你这个卖煤的,真让我倒霉透了。
我本想避开他,他却叫住了我:“小朋友,这鞋是你的吗?”看着他手中那双崭新漂亮的凉鞋,我连忙说:“是我的,你……”
“给,快拿回去吧。要不是你回来,我还得去找你呢!”说完,他拉着煤车调了方向,转身就走。?2 运用对比的手法,详细叙述了故事的来龙去脉。卖煤叔叔通身的“脏”与心灵的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叔叔……”听到喊声,他回过头来,对我笑了笑,又继续向前走去。?3 结尾一声“叔叔”包含了“我”的感激和惭愧之情。总评:文章通过一件小事,意在说明卖煤叔叔虽然衣衫破旧,通身乌黑,但他却很真诚,心灵很美。作者要歌颂的就是这种人。习作运用两次对比,一是“我”对卖煤人态度前后变化的对比,二是卖煤人的外表和心灵的对比,使主题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