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1课时)(课件+教案+学案+练习)1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1课时)(课件+教案+学案+练习)1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1-18 09:25:54

文档简介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学案
【学习目标】
1. 说出生态系统的定义。
2.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重点难点】
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
难点: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理解。
【新知探究】
探究任务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自主探究:
1.观察“想一想,议一议”的插图,完成思考题。
(1)图中影响牧草生存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2)这些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牧草生存的?
(3)用网罩起来的草几乎被蝗虫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草却生长良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实例又说明了什么呢?
2.什么叫生态系统?
合作交流: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玉米是生态系统吗?所有的植物呢?所有的生物是生态系统吗?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是生态系统吗?
探究任务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自主探究:
1. 阅读教材,进行“资料分析”,完成思考题。
(1)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是什么关系?
(2)树桩腐烂是由哪些生物引起的?腐烂的树桩和苹果最终会消失吗?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有什么作用?各自扮演什么角色?
2. 观察并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思考。
(1)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各种生物以外,还有哪些成分?是不可缺少的吗?
(3)总结生态系统的组成,完成课后练习题第5题的图解。
合作交流:工人生产制造产品,农民生产粮食,他们属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
【拓展提升】
鱼缸里生活着水生植物和动物。还有其他小生物。这样的鱼缸能否看做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
附:参考答案
探究任务一:1.(1)生物因素(图中的动物)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水、土壤、空气等)。
(2)阳光、空气、水、土壤提供牧草必需的生存条件;蝗虫吃草,鸟吃蝗虫,兔吃草等,生物间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3)草被网罩起来以后,吃草的蝗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合作交流:不是。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所有的玉米、所有的植物、所有的生物只是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缺少了环境,所以不是生态系统。
探究任务二:1. (1)吃与被吃(或捕食)关系。(2)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细菌和真菌将树桩和苹果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所以最终会消失。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扮演的角色是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扮演的角色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扮演的角色是分解者。
2.(1)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2)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3)
生态系统
合作交流:生产者一般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能够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而人和其他动物只能以获取现成的有机物为生,因此是消费者。
拓展提升: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因为它符合生态系统的特征,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当堂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不能称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农田 B.一座高山  
C.一个城市   D.一群鸟
2.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指 ( )
A.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B.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动物
C.自己不能够制造有机物的生物 D.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4.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很少
5.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
A.植物、动物、细菌真菌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阳光、空气、水 D.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
6.“我为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花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A.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7.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环境
8.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生产者和消费者
9.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有机物还原成自然环境中无机物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不能确定
二、非选择题
10.下图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的相互关系,请回答。
(1)图中[1] 属于 ,它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供给自己和其他生物。
(2)图中属于消费者的有 。(填图中数字)
(3)图中[ ]属于分解者,主要是指 和 ,它们能把动植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
11.下图是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此图 (填“能”“否”)构成一个生态系统,你的理由是 。
(2)从图中可以看出,鹰与狐之间属于 关系,鹰与鼠之间属于 关系。
(3)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 ,食草动物的数量总比食肉动物的数量 。
附:参考答案
1.D 2.D 3.C 解析:蘑菇是真菌,属于分解者。
4.D 5.D 6.B 7.C 8.B 9.C
10.(1)生产者 有机物 (2)2和3 (3)4 细菌 真菌
11.(1)否 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竞争 捕食 (3)草 多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定义。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
难点: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鱼缸生态瓶,PPT,角色扮演用品。
学生准备:角色扮演成员的道具。
四、教学过程:
环节及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提问旧知: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可分为哪两类?每类因素中分别有哪些?
回忆第一节课所学的内容知识,并回答。
生态系统的概念
1.组织学生观察“想一想,议一议”的插图,出示思考题。
(1)图中影响草生存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2)这些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草生存的?
(3)用网罩起来的草几乎被蝗虫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草却生长良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实例又说明了什么呢?
2.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我们把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片草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一个池塘、一片农田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生态系统。
观察、思考、回答。
生物因素(图中的动物)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水、土壤、空气等)。
阳光、空气、水、土壤提供草必需的生存条件;蝗虫吃草,鸟吃蝗虫,兔吃草等,生物间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草被网罩起来以后,吃草的蝗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倾听。
过渡
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但它们都具备相同的组成成分。那么,生态系统的组成是怎样的呢?
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
生态系统的组成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进行“资料分析”,组织讨论。
(1)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是什么关系?
(2)树桩腐烂是由哪些生物引起的?腐烂的树桩和苹果最终会消失吗?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有什么作用?各自扮演什么角色?
辨析:工人生产产品,农民生产粮食,他们属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
2.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组织讨论。
(1)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各种生物以外,还有哪些成分?是不可缺少的吗?
3.出示鱼缸生态瓶,让学生分析讨论,能否看做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
4.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如果没有我,生态系统会怎样?
5.组织学生归纳总结生态系统的组成,建构知识框架。
自由阅读,讨论,交流。
吃与被吃(或捕食)关系。
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细菌和真菌将树桩和苹果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所以最终会消失。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扮演的角色是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扮演的角色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扮演的角色是分解者。
观察、分析、讨论。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因为它符合生态系统的特征,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学生分角色扮演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和非生物。
完成课后练习题第5题的图解。
课堂小结
据板书内容进行课堂知识的总结。
确认所学的主要知识点,整理完善笔记。
达标练习
提供练习题。
补教。
练习。
补学。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环境 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
课件11张PPT。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第1课)想一想,议一议 右图是草原上的部分生物。有人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罩住了草,过一段时间发现草几乎被虫吃光了,而未加网的草却生长良好。
1.图中影响草生存的环境因素有哪些?这些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草生存的?

2.用网罩起来的草几乎被虫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草却生长良好,这是什么原因呢?

3.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呢?各种生物是相互制约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水、土壤、空气提供草必需的生存条件,蝗虫吃草,鸟吃蝗虫,兔吃草等。草被罩,吃草的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概念一块农田一条河流一个湖泊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个池塘判断:
1.草原上的所有植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
2.池塘中所有的鱼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
3.草原上的所有生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
4.蒙山森林公园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
5.沂河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分析下列图片中展示的生物现象。这些现象在森林中是常见的。1.树皮里面有昆虫的幼虫。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是什么关系?
2.树桩腐烂是由哪些生物引起的?腐烂的树桩和苹果最终会消失吗?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有什么作用?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吃与被吃(捕食)关系由细菌真菌引起。它们将树桩和苹果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最终会消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扮演的角色是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扮演的角色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扮演的角色是分解者。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腐烂的树桩上长出许多真菌苹果腐烂植物——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辨析:工人生产制造产品,农民种植生产粮食,他们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吗?辨析:生产者一般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能够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而人和其他动物只能以获取现成的有机物为生,因此是消费者。 动物——消费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随着动物的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1.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各种生物以外,还有哪些成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态系统组成图解生态系统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试分析:这个鱼缸里生活着水生的植物和动物,还有其他小生物。这样的生态瓶能否看做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因为它符合生态系统的特征,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PPT论坛:www.1ppt.cn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