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不同区域进行对比,找出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的分析则应从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别出发,同时注重要素间的联系。
一、区域差异的比较
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也包括人文地理要素的差异,在进行区域差异比较时应以自然地理要素差异的比较为“入口”,以分析人文地
理要素差异比较为“出口”,具体比较要素见下表:
1.自然地理要素
要素
主要内容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温度带、气候的光热条件的差异
海陆位置(沿海、内陆、岛国等)→气候的大陆性与海洋性差异
板块位置→地壳稳定性的差异
气候
气候类型及分布、特征、成因,光照、气象灾害等
地形
组成、地势、山脉及走向等
水文
河湖类型、河流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流域面积、长度、流速等
地质
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地层稳定性等
植被
植被类型、覆盖率等
土壤
土壤类型、肥力状况等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种类、数量、组合状况等
2.人文地理要素
要素
主要内容
人口
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及人口变化等
科技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交通、通讯
交通、通讯的通达度与速度
政策
政策的合理性、对外开放程度
城市
城市的数量、规模、布局及发展、影响
农业
农业发展水平、农业结构、农业地域类型、农产品种类
工业
工业发展水平、工业部门、工业地域、工业布局及工业结构调整方向等
二、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的影响因素
(1)气候差异的形成:
(2)地貌差异的形成:
(3)水文差异的形成:
①气候因素中的降水量差异直接造成河流水量差异。
②地形条件决定了河流支流多少、流域面积大小和流速大小的不同。
③流域内的植被状况不同造成河流含沙量的不同。
④河流所处的纬度及流向决定了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及有无凌汛现象。
(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的影响因素
人类活动
差异形成的原因
农业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等社会条件差异→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
工业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
人口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
城市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
交通
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交通方式、通达度等差异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的差异,分析区域间不同发展方向和状况。
西湖龙井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授予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生产地域面积包括了西湖风景名胜区和西湖区周边的168 km2。下图为杭州西湖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西湖龙井”茶园的主要分布地( )
A.地形为平坝 B.位于背阴坡
C.土壤为酸性 D.人口很稠密
2.西湖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闻名天下,享有“百茶之首”“绿茶皇后”之美誉。这主要得益于( )
A.手工炒茶,经验丰富 B.历史悠久,文化优势
C.地理环境,独特形成 D.知名品牌,产品形象
3.关于西湖龙井的保护生产地域为168 km2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西湖龙井茶的生产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B.西湖龙井茶产地内部有一定的一致性
C.西湖龙井茶的生产有一定优势和特色
D.西湖龙井茶产地与其他茶叶区有差异性
解析:1.C 2.C 3.A 第1题,从图中茶园分布地看,多位于向阳的低山坡,土壤为酸性。第2题,独特的自然环境使西湖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闻名天下。第3题,自然分界线没有明确的界线,故“西湖龙井茶的生产有一定明确的界线”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吊脚楼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之一,一般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如图),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特色景观之一。据此完成4~5题。
4.作为旅游资源的吊脚楼,它架空建造的主要原因是( )
A.防寒保温 B.通风防潮
C.遮风挡雨 D.登高望远
5.以下气候类型图,能反映吊脚楼所在地区气候特点的是( )
解析:4.B 5.B 第4题,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热,吊脚楼高悬地面既通风防潮,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因此成为适应环境的传统民居。第5题,我国西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份平均气温大于0 ℃,雨热同期。A、D最冷月都小于0 ℃,C雨热不同期,皆排除。
第一节 认识区域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
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
(1)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2)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划分
(1)指标
(2)目的: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温馨提示]
“区域”和“地域”的实质是一致的,都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地理空间。但是“区域”是泛指,其范围有大有小;而“地域”一般范围较大,且更强调地方性、景观性,如农业地域、工业地域。
二、区域的类型
1.类型
均质区
功能区
概念
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组成
包括自然区域和人文区域
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
2.空间尺度
(1)空间尺度:区域的空间尺度可大可小,包括大尺度的区域、中等尺度的区域和更小尺度的区域。
(2)特点:一般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宏观;反之,尺度越小描述得就越具体,越详细。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差异性
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相对一致性,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
3.开放性
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自然要素之间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
[易错提醒]
区域特征中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内涵,既包括自然地理要素,又包括人文地理要素。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仅指自然环境要素的特征和联系。二者在含义范围和适用角度上是有区别的。
[教材P5活动]
我国汉语划分为七个方言区,每个方言区的区域空间大小不一,各方言区都有特定的分布地区。要了解自己家乡属于哪一个方言区,关键是要确定自己家乡的位置。
北方方言区占全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集中连成一片。其他六种方言区分布面积较小,且较分散,部分地区有方言混杂现象。由于方言是一个区域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下形成的。每个方言区就是一个均质区,该区的居民使用同一种方言。古代人们由于受地形障碍或河流、行政区划等因素影响,通常仅生活在比较小的范围内,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即方言)。例如,北方方言区分布范围较广,而其他六种方言区几乎全部分布在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地区。北方方言区分布地区人类开发历史比较早,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们之间的交流往来较频繁,语言大致相通。而我国南方由于山地、丘陵、河流的阻隔,将其分割成一个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地理单元,形成了具有不同方言特点的众多方言区。总之,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地理环境是方言形成的主要原因。另外,生产力水平低下,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少,也是方言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
[教材P7~8活动]
1.海南岛地处我国南部边陲,四面环海,背靠祖国大陆,隔着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1)海陆位置:位于南海西北部,是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陆地国土与海洋国土的结合部。
(2)相对位置:靠近珠江三角洲,临近港澳,毗邻经济发展活跃的东南亚。
(3)交通位置:靠近国家深水航道,连接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是通向东南亚、非洲、欧洲的海上交通要道。
2.(1)四面环海,海上交通方便,有利于对外交往。
(2)以热带气候为主,终年高温,降水充沛,有利于热带作物的生长及向北方地区输送反季节瓜果蔬菜。
(3)以山地、丘陵和台地为主,海岸平原带面积狭窄,植被茂盛,生物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经济作物,而粮食作物的种植受到限制。
(4)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为工矿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1)海南岛靠近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邻近港澳和东南亚,接近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因此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又是开发海洋的前沿。
(2)岛上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且潜力巨大。
(3)海南岛享有经济特区的特色政策,区位、资源、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通州新城是通州区的 “现代化国际新城”工作规划的城区,预计在“十二五”期间新城将初具规模。规划面积155 km2,其中核心区面积48 km2,未来人口承载将达到100万人。
(1)图中北京各个县区和通州新城的8大重点功能区都属于区域吗?
提示:两者均属于区域。
(2)北京的各个县区之间的界线与通州新城8大重点功能区之间的界线性质有什么区别?
提示:北京县区属于行政区划,有明确的界线;通州新城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区域的三层含义
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
区域可以说是地球表层一个片段,因此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2.区域划分的基础是“地理环境差异特征”
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均一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地球表层难以找到性质或功能绝对相同的地段,因此地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在地域差异的客观基础上,从主观认识出发,划定区域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形成一定的区域,例如甘肃省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亚洲、中国、东北地区等。
3.区域的划分要有“一定的指标”
区域的特定性质或功能,是根据人的主观愿望去发现的,例如我国柑橘宜栽培区、沿海经济区、深圳经济特区等。人们多用一定的指标体系去划定区域的范围界线,有的按单一指标划分,如干湿地区、高原区、热带雨林区;有的按综合指标划分,如自然区,我国南方、北方、西北和青藏四大地区。
二、区域的内涵剖析
内涵
说明
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是地表的一部分,占有一定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如甘肃省占有一定空间
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范围有大有小,如东部经济地带的范围大于京津唐工业基地;界线往往有过渡性特征,如干湿地区;有的界线明确,如行政区
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每个区域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如甘肃省的干旱区位于该省西北部,湿润区位于该省的东南部
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如甘肃省的干旱区的内部年降水量大致为200 mm以下,湿润区的内部年降水量大致为800 mm以上
有一定的体系结构
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分为大尺度的区域如东部沿海经济带;中等尺度的区域,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更小尺度的区域如上海市浦东新区等
客观存在性
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认识区域的一般思路
根据区域的内涵和特点,常从以下五个方面认识一个区域: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的边界都具有过渡性质
B.区域之间都存在明显差异,区域内部特征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C.区域的划分依据比较稳固,其类型也相对固定
D.区域的划分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以是综合指标
解析:选D 区域有一定的边界,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温度带等。区域之间外部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在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区域的划分可以按照自然要素特征和人文要素特征来进行,区域若以某种指标为划分依据,其划分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以是综合指标。
2.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
①热量带 ②干湿区 ③我国三大自然区 ④文化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以积温为指标将某个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热量带,以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为指标将某个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干湿区域,都属于以单一指标为依据划分的区域。以地形、气候等指标将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以语言、宗教等指标将某个区域划分为若干文化区,都属于采用综合指标划分的区域。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完成3~4题。
3.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
A.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4.属于谚语⑤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
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 ②河流众多 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 ⑤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①③ B.②⑤
C.③④ D.④⑤
解析:3.C 4.B 第3题,“清明时节雨纷纷”说明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4月份正值风带移动到这一带,该地区进入雨季。“黄梅时节家家雨”说明6、7月份锋面雨带移动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江淮准静止锋,该地区进入持续一个月的雨季。“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描述的是华北平原一带出现春旱的景象。“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特点。第4题,“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指的是秦岭南北的差异。秦岭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地带性土壤为红壤,肥力较低;水热条件优越,盛产油菜。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受特有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形成了我国南方水田农业区,下图为我国南方水田农业区景观图。
(1)你的家乡是否属于水田农业?
提示:是或否。
(2)从区域的类型角度来说,水田农业区属于哪一类区域?
提示:水田农业区属于均质区。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按内部特征状态划分的区域类型
类型
概念
组成或类型
举例
均质区
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自然要素区域
高原区、平原区
人文要素区域
方言区、水
田农业区
功能区
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
城市经济区
二、按空间尺度划分的区域类型
从地域的空间尺度来说,区域的划分根据需要可大可小。
1.大尺度的区域,可包括全球的陆地和海洋、一个洲或几个洲、一个洲或几个洲的某些区域,如亚欧大陆、西欧、中东地区、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等。若把我国看作一个空间大单元,大尺度的区域可包括几个甚至十几个省区,如长江沿岸经济地带、东部沿海经济地带。
2.中等尺度的区域,可包括若干个省区及相邻省区的部分,如京津唐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等。
3.更小尺度的区域,可以是一个省区的部分地区,如辽中南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等,也可以是一个城市内部的某一个区域,如上海浦东经济开发区等。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区域的类型一般分为均质区和功能区,根据下列我国几个区域性质,回答1~2题。
①我国北方方言区 ②南方的水稻种植区 ③上海自由贸易区 ④西部经济地带 ⑤四川盆地
1.上述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是( )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上述区域中尺度最小的是( )
A.① B.③ C.④ D.⑤
解析:1.A 2.B 第1题,均质区是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既包括按某一自然要素的相似性划分出来的自然区域,也包括按某一人文要素划分出来的人文区域。功能区是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选项中的③④明显为功能区。第2题,上海自由贸易区为上海市的一个区域,属于小尺度的区域。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2016年1月下旬,“霸王级”寒潮天气席卷全国,让很久未见雪的诸多南方城市也开始飘雪,于是,各地网友纷纷在朋友圈晒出了赏雪、堆雪人的照片。
(1)哈尔滨纬度高,气温低,降雪量大,堆出大雪人,这体现了区域的什么特征?
提示:整体性。
(2)同样受寒潮天气影响,但图中两地的降雪量不同,体现了区域的什么特征?
提示:差异性。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区域三大特征的含义及对人类活动的指导意义
特征
含义
实践意义
区域特征图解
整
体
性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类利用资源时,必须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认识区域的整体性对于利用资源、修复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表现为A内部、B内部各自的地理要素组成一个统一整体
差
异
性
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区域内部也有差异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表现为A、B内部分别具有相对一致性,但A、B之间有差异性
开
放
性
区域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表现为A、B之间的联系性,能提供彼此所需
二、区域三大特征的关系
整体性是区域的基本属性,没有整体性就没有差异性,没有差异性就没有所谓的开放性。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不仅各个区域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而且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进一步进行区域划分的基础,也是开放性形成的基础。应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就越小。我们所说的区域内具有相对一致性,并不是说内部就没有差异,只不过是求大同存小异罢了。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Ⅱ类水质以上,“双封闭”渠道设计确保沿途水质安全。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局面。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水资源丰富,而北方严重缺水,这反映了区域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综合性 D.开放性
2.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综合性 D.开放性
解析:1.B 2.D 第1题,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气候不同,降水量差异较大。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这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第2题,不同要素在区域之间的流动,说明区域之间的开放性。
读图,回答3~4题。
3.以下最适合上图的图名是( )
A.区域差异性示意图 B.区域开放性示意图
C.区域一致性示意图 D.区域整体性示意图
4.图示地区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 )
①生长期内日照时间长 ②气温日较差大 ③土壤肥沃
④水源充足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3.D 4.C 第3题,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较小,气候干旱,风力较大,以晴天为主。因此该地区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有利于葡萄等农作物生长和品质的提高;坎儿井是当地特色的灌溉引水方式,既可以获得稳定的冰雪融水,又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植被稀少,多沙丘等风力沉积地貌。降水稀少,当地民居住平顶的土屋。这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第4题,该地区晴天日数较多,夏季白昼时间长,因此生长期内农作物日照时间长。白天气温高,有利于光合作用;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农作物呼吸作用较弱,消耗的营养物质较少。因此这种气温日较差大的气候特点,有利于葡萄营养物质的积累,使当地葡萄特别甜。
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
A.积温的多少
B.年降水量的多少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2.下列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
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
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解析:1.C 2.A 第1题,干湿地区划分依据是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第2题,这四大区域界线是不明确的;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3.以下关于区域的类型理解正确的是( )
A.区域的类型只有两类,分别为均质区和功能区
B.高原区和平原区应该属于均质区,是根据地势的高低划分的
C.水田农业区是均质区,是根据自然要素进行划分的
D.功能区是由其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
解析:选D 区域的类型有多种,一般分均质区和功能区;高原区和平原区是根据地形来划分的;水田农业区是按照人文要素来划分的。
4.下列区域中,描写的区域特点最具体、最详细的是( )
A.东部沿海经济地带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长江沿岸经济地带 D.苏州工业园区
解析:选D 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宏观;反之,尺度越小,描述的就越具体、详细。各选项中,苏州工业园区是小尺度空间,其区域特点描述得最具体、详细。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回答5~6题。
5.若甲、乙两区域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A.资金 B.劳动力
C.信息 D.观念
6.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
A.矿产品 B.粮食
C.工业制成品 D.技术
解析:5.B 6.A 从农村流入城市的主要是劳动力;从发展中国家流入发达国家的主要是自然资源。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B.区域优势不明显
C.区域内部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D.区域间差异较大
8.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
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
解析:7.D 8.D 第7题,从图中信息可知,该图为非洲部分地区的植被分布图,图中四区域是以单一要素(植被)来划分的,属于均质区。四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过渡区,没有明确的边界。四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而区域间的差异较大。第8题,甲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和热量条件都非常充足;乙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且季节变化不大。丙区域有著名的尼日尔河,因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故河流的流量变化明显。丁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土层发育深厚,但因流水的冲刷、淋溶以及植物的吸收,土壤中养分含量较少,肥力较低。
青藏高原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独具特色。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地区农业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谷农业——小麦、青稞
B.坝子农业——小麦、青稞
C.灌溉农业——小麦、棉花
D.绿洲农业——青稞、棉花
10.青藏高原地区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特殊的地理环境,体现了区域的特征是(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联系性
解析:9.A 10.A 第9题,河谷地区地势低、气温高,青藏高原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农作物主要是青稞和小麦。第10题,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特征。
一、选择题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新垦区( )
A.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
B.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
C.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D.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
2.图中行政中心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 )
A.面状与点状 B.线状与岛状
C.点状与岛状 D.点状与面状
解析:1.C 2.D 第1题,图示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是主要的制约因素。第2题,图中显示,行政中心为点状结构,而阴影区表现的新垦区特征为面状分布。
读我国西部地区部分省区图,回答3~5题。
3.湖泊b的水位近年来持续下降,著名的“鸟岛”已与湖岸相连为半岛。其主要原因是( )
A.利用湖水进行灌溉较多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其流域的农业用水增多
D.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
4.该区域畜牧业以耐寒畜种为主,这反映的区域特征是(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联系性
5.据报道,20世纪50年代修筑青藏公路a时,有人有意在高原上铲过一锹土,到现在,这一铲土的痕迹仍然保留着。这反映了青藏高原的( )
A.生态系统非常稳定
B.内力作用大于外力作用
C.生态系统不易破坏
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极差
解析: 3.C 4.A 5.D 第3题,湖水水位下降与利用湖水(咸水)灌溉无关;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会导致湖底上升、湖面升高;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会导致湖面下降,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大量截流注入湖泊的淡水灌溉而导致的。第4题,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发展耐寒畜种,反映了区域的整体性特征。第5题,铲过一锹土,几十年后仍没有恢复,说明该地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自我恢复能力极差。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
B.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限
C.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
D.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
7.有关题干所述四个区域的分界线,说法正确的是( )
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
B.“金色中国”与“黄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太行山
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
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
解析:6.A 7.C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大致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对应的“四色中国”及成因大致是:①因干旱多沙漠而呈金色,②因高寒而多冰雪呈银白色,③降水多、气温高而森林和农作物四季常绿而呈绿色,④因有风力作用形成黄土广布而呈黄色。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
8.有关自然区域内部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北地区因降水少,故只能发展一年一熟的农业
②华北暖温带区因大于10 ℃积温超过了3 200 ℃,全区均可发展一年两熟的农业
③秦岭—淮河以南的华中区和华南区因夏季雨热同期,故它们均可发展水田农业
④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部因距海较近,降水相对较多,故可适量发展旱作农业
⑤青藏高寒区只能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发展农业,高山带则因气候恶劣不可发展任何形式的农业
A.①④ B.③④
C.②⑤ D.①③
解析:选B 东北地区农业的一年一熟制是因热量条件不够;华北地区的农业熟制北部为两年三熟,南部为一年两熟;青藏高寒区有较明显的垂直地带性,高山地带可发展高山畜牧业。
二、综合题
9.读下表,回答问题。
某地
各项
项目
森林
覆盖
率
/%
耕地
面积
/×104
hm2
近三年
平均降
水量
/mm
近三年
平均气
温年较
差/℃
河流含
沙量
/%
当年
水旱
灾害
次数
粮食总
产量
/×108 t
1995
年
30
3.33
850
23
2
0
1
2013
年
5
4.47
680
30
12
3
0.875
(1)根据上表,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把以下的三项填入图中适当的空格中,使之完成一个循环过程。
①暴雨增多 ②进一步毁林开荒 ③洪水灾害增多
(2)结合上表和框图,解释该地耕地面积扩大,而粮食总产量却降低的原因。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区域的整体性原理的相关知识。植被破坏再加上暴雨增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一方面,引起土壤肥力下降,单产下降,进一步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另一方面,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增大,洪水灾害增多,进一步加剧水土流失。
答案:(1)
(2)由于毁林开荒,导致气候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单产减少,因此粮食总产量降低。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一、初期阶段
1.特点
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2.人地关系
(1)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微弱。
(2)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二、成长阶段
1.特点
(1)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
(2)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
(3)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 到面的发展局面。
(4)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
2.人地关系
明显的不协调。
3.主要问题
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加重。
[温馨提示]
运用框图分析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
三、转型阶段
1.特点
(1)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
(2)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3)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
(4)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2.人地关系
人地矛盾加剧。
3.主要问题
出现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4.发展需求
调整区域产业,寻求新的发展。
四、再生阶段
1.特点
“对症下药”,以促使区域经济复苏。
2.措施
(1)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
(2)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
3.人地关系
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温馨提示]
判断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应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教材P19活动]
美国20世纪70~80年代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五大湖沿岸地带向广大的西部和南部迁移。其主要原因是五大湖地区工业发展使该区环境污染加重、工业用地用水紧张、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社会秩序等问题日益突出,而广大的西部、南部地区工业发展集中程度较低,环境污染很少,阳光热量充足,环境优美,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吸引大批移民迁入。
[教材P20~22活动]
1.大庆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再生阶段。
初期阶段:从大庆第一口井喷油到1976年之前,大庆原油产量跃上5 000万吨,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石油生产基地,这一阶段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成长阶段:1976年到2002年,大庆原油产量稳定在5 000万吨,石油工业迅速发展,大庆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油城”,随着石油资源的大量开采,人类对当地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转型阶段:大庆油田资源面临枯竭,经济体制以国有计划经济为主,长期以石油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使得经济结构单一,导致大庆市的发展面临困境。
再生阶段:大庆开始“二次创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产业结构多元化,经济得到好转,区域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逐步走向协调。
2.关于大庆“二次创业”的建议: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改变石油这种单一的产业,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科技投入,不断采用新技术改造老设备,提高采油效率;发展石油深加工产业,提高石油产品的附加值;利用有利自然环境,积极发展畜牧业;加强污染治理力度,提高对污染物回收利用能力,注重生态建设,改善区域发展环境。
3.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应在不断开发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同时注重后续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注重农林牧副渔的综合生态效益,注重城市的综合发展,加强城市的自我服务功能。避免出现经济结构单一,一旦资源枯竭便陷入困境的局面。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史密斯家族的故事”(一)
18世纪中叶,史密斯家族从爱尔兰来到了风景优美的美国五大湖地区,他们以皮毛交易为生。若干年后,随着煤矿的开采和人工运河开通,这里发展成为钢铁中心,史密斯的爷爷也成为一名钢铁工人。
许多新的工厂和城镇,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史密斯的父辈们,有的进入了化工厂,有的进入了汽车制造厂。史密斯家族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可是,蔚蓝的天空不见了,河流也不再清澈。
(1)文中所述史密斯家族所在区域经过几个发展阶段?
提示:两个,初期阶段和成长阶段。
(2)材料中“蔚蓝的天空不见了,河流也不再清澈”显示此时人地关系发生怎样变化?
提示:随着环境污染出现和加剧,人地关系变得比较紧张。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区域初期阶段与成长阶段及其特点
二、案例分析——“钢都”匹兹堡
1.初期阶段
2.成长阶段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鱼…”,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此回答1~2题。
1.秦汉时期属于长江中下游区域发展的( )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2.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人地关系是( )
A.渔业资源破坏严重 B.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
C.基本协调 D.生态破坏比较普遍
解析:1.A 2.C 秦汉时期,我国北方黄河流域是人口密集区,南方长江流域人口较少,区域开发较晚,因此,人类对该地区环境破坏较少,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3.对于美国五大湖地区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资源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和工业区发展迅速
B.产业由分散走向集聚
C.人地关系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D.环境污染加剧,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解析:选B 此阶段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产业由集聚走向分散。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史密斯家族的故事”(二)
二战结束后,这里的经济发展陷入困境,许多工厂倒闭,工厂里荒草萋萋。史密斯家族的很多成员失业后,离开了家乡,搬迁到美国的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史密斯一家留在家乡,为生活而努力奋斗。
史密斯当选了市长,在政府的扶持下,他在家乡推行经济复兴计划,并大力整治环境。如今,这里空气清新,生活宜居,发展成为著名的“知识城”。
(1)文中所述史密斯家族所在区域又经过几个发展阶段?
提示:两个,转型阶段与再生阶段。
(2)经过史密斯的整治后,你认为当地的人地关系发生怎样变化?
提示: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转型阶段的特点、问题及发展要求
特点
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人地关系
人地矛盾加剧
主要问题
出现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发展要求
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二、再生阶段的特点及发展措施
特点
“对症下药”采取措施
区域发展
措施
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如减少无增长潜力的产业部门,大力发展增长潜力大、效益好的新兴工业部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
人地关系
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三、案例分析——“钢都”匹兹堡
1.转型阶段
2.再生阶段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一、数字法记忆区域发展阶段的有关知识
二、图解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我国大庆的发展与匹兹堡类似,同样经历了一个由开发、发展到停滞不前的发展过程,最终在困惑中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实现了新的发展,据此回答1~2题。
1.目前我国大庆处于( )
A.开发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2.目前大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资源面临枯竭
B.人口减少
C.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下降
D.经济全面萎缩
解析:1.C 2.A 第1题,目前我国大庆处于转型阶段。第2题,目前大庆随着石油开采量的不断增加,石油资源面临枯竭。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据此回答3~4题。
3.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积极寻找替代性环保能源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4.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
A.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B.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C.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D.应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
解析:3.B 4.D 煤炭、石油的开采在当前阶段不可完全禁止;资源枯竭型城市可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在转型的过程中,GDP及第一、二产业比重不一定下降,人口也不一定大量迁往其他城市。
《敕勒川》中对内蒙古草原的描述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据此完成1~2题。
1.说明当时内蒙古草原处于发展的( )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2.当时该地的人地关系是( )
A.基本协调 B.开始明显不协调
C.污染严重 D.生态破坏严重
解析:1.A 2.A 《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处于人地关系基本协调的初期阶段。
3.关于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不变的
B.会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C.“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是对长江中下游平原转型阶段的描述
D.如今长江中下游平原仍是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解析:选B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在不断变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均耕地减少,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粮食产量减少。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经济界人士将天津滨海新区与深圳、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据此回答4~6题。
4.三大极点崛起的共同原因是( )
A.位置优势、政策优势 B.政策优势、历史基础
C.人才优势、资源优势 D.资源优势、位置优势
5.目前天津滨海新区正处于区域发展哪一阶段( )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6.制约天津滨海新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不足 B.水资源短缺
C.人口密度较大 D.洪水灾害频发
解析:4.A 5.B 6.B 第4题,“三大极点”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便于内引外联,地理位置重要;国家在不同时期开发三个区域,给予优惠政策扶持。第5题,目前天津滨海新区正处于腾飞发展时期。第6题,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
7.如果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看作一个区域的发展,则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所对应的区域发展阶段正确的是( )
A.农业文明——初期阶段
B.工业文明——成长阶段
C.20世纪60年代以来——再生阶段
D.采猎文明——转型阶段
解析:选C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区域资源发展的基础上的,农业文明时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人口、经济发展迅速,处于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创造了物质财富的同时,人口、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人地矛盾激化,处于转型阶段。20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反思经济行为,改变发展模式,追求可持续发展,进入再生阶段。
8.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美国人口大量从“冷冻地带”移向“阳光地带”的原因是( )
①“冷冻地带”的工业衰退,失业率升高 ②“阳光地带”建立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 ③“阳光地带”发展了旅游业 ④“阳光地带”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 ⑤“阳光地带”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解析:选A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美国人口大量从东北部的冷冻地带移向西部、南部的阳光地带,其主要原因是冷冻地带出现地价上升、环境污染加重、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等问题,导致人口的外迁。而阳光地带则阳光充足、环境污染较少、发现了新资源,因而发展了旅游业及石化、宇航、电子等新兴工业部门,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下图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
A.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B.湿地面积大,自然环境好
C.矿产资源丰富
D.水运发达,交通便利
10.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表现为( )
①环境污染加剧 ②交通拥堵 ③湿地破坏 ④资源过度开采 ⑤资源枯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④
解析:9.C 10.B 结合图例分析,阶段一主要开发煤炭资源;阶段二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相关的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化发展较快,出现了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
一、选择题
图中将区域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a—b—c B.b—c—a
C.c—a—b D.b—a—c
解析:1.B 2.C 第1题,直接读图分析可知,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减小,此阶段人地关系比较协调。第2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a以第二产业为主,b以第三产业为主,c以第一产业为主,然后再据上图分析可知,初期阶段以第一产业为主,工业化阶段以第二产业为主,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以第三产业为主,两者对照,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即c—a—b。
读区域发展阶段图,回答3~4题。
3.该区域有发展阶段1→阶段2→阶段3,关于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交通运输线路的长度在增加
B.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在增加
C.交通运输线路的密度在增加
D.交通网络体系没有发生变化
4.从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看该区域( )
A.外围空间范围在扩大
B.区域核心范围在缩小
C.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D.区域经济发展由再生阶段转为成长阶段
解析:3.D 4.C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长度、密度在增加,交通网络体系不断完善。第4题,从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来看该区域由区域中心、网络系统、外围空间三部分组成且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非城市化范围不断缩小。区域经济发展一般依次经历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
20世纪前半叶,图示地区制造业曾兴旺发达,一度成为美国经济的产业中心。20世纪中后期,该地区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人们形象地把该地区称为“冰雪带”、“锈蚀带”。据此回答5~6题。
5.本地区一度成为美国产业中心,下列不属于其区位优势的是( )
A.水运廉价 B.煤铁资源丰富
C.城市众多,市场广大 D.土壤肥沃,气候温暖
6.20世纪中后期,本地区逐步陷入萧条状态的原因是( )
A.环境污染严重;工业结构单一
B.北部、西部阳光地带的开发
C.世界对传统工业产品需求量增加
D.逆城市化的出现
解析:5.D 6.A 第5题,图示区域为美国五大湖地区,土壤肥沃、气候温暖不属于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第6题,由于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环境污染严重,导致本区逐步陷入萧条状态。
读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图,完成7~8题。
7.从图中可知,该地( )
A.城市化水平高
B.工业发达
C.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
D.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
8.为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
B.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
C.以旅游业为主导,增加就业机会
D.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大第二产业的比重
解析:7.C 8.A 第7题,据图分析可知,第一、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比重不协调。第8题,据图分析可知,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较小,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
二、综合题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市”。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二 图甲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图乙是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1)18世纪五大湖区许多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2)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________,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20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4)简述底特律的兴衰给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煤铁资源丰富;水运便利;从城市分布、人口增长及工业迅速发展可得出市场需求量大。第(2)题,从材料中世界著名的“汽车城市”可知主导产业。工业发展离不开技术条件、市场、原材料等要素。汽车技术要求高,当时汽车新兴市场需求大是要特别关注的要点。第(3)题,从材料中可以直接找出原因,如石油危机;他国汽车工业冲击;房地产崩溃。但分析材料又可以根据主导产业得出其产业结构单一;结合提供时代信息可以联系出新技术革命冲击。第(4)题,底特律的兴衰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也是匹兹堡等案例的再次呈现。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目前以工业为主,产业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状况,加之科学技术水平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对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主要是借鉴来调整和发展。
答案:(1)丰富的煤铁资源;水运便利;市场需求量大。
(2)汽车工业 先进的科学技术;新兴的市场需求;丰富的原材料。
(3)石油危机;日本、德国等国家汽车工业的冲击;房地产崩溃;产业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冲击。
(4)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
[单元过关检测]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由环境保护部和中科院共同编制完成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在北京发布,全国被划分为216个生态功能区。据此回答1~2题。
1.划分区域的主要目的是( )
A.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B.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C.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
D.划定区域的界线,明确区域的归属
2.关于上述区域划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些生态功能区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
B.这些生态功能区都是独立的单元,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C.这些生态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D.每个生态功能区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解析:1.A 2.B 第1题,进行生态功能区划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区域差异,进而因地制宜地对区域进行开发利用。第2题,不同的生态功能区,差异较为明显,每个区域都有明确的区位特征,都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但各个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相互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右图表示某区域地理事物的变化,读图完成3~4题。
3.这里不可能接近( )
A.内外流区的分界线
B.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4.明长城比秦长城的位置偏南,原因可能是( )
A.河流迁徙 B.寒潮影响
C.生产方式变化 D.环境意识提高
解析:3.D 4.C 图中地理事物为古长城,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古长城是我国农业区与游牧区的界线,明长城比秦长城位置偏南,只可能是随着人们生产方式变化的结果。
读下表,完成5~7题。
我国东、中、西部农业产业结构及变化表
东部
中部
西部
全国
年份
1991
2000
1991
2000
1991
2000
1991
2000
种植业/%
59.73
51.9
66.4
57.5
65.96
62.9
63.13
55.6
林业/%
4.2
3.5
4.89
3.9
4.64
4.1
4.51
3.8
牧业/%
26.28
27.0
25.52
32.7
28.34
31.2
26.43
29.7
渔业/%
9.79
17.6
3.2
5.9
1.05
1.8
5.93
10.9
5.表中三个地带,农业构成差异最大的农业部门是( )
A.种植业和林业 B.林业和牧业
C.渔业和牧业 D.种植业和渔业
6.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个地带农业部门比重一直在下降的是( )
A.种植业和林业 B.林业和牧业
C.渔业和牧业 D.种植业和渔业
7.造成三个地带农业部门差异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气候、劳动力、自然资源
B.科学技术、劳动力、交通运输
C.气候、地形、自然资源
D.气候、地形、科学技术
解析:5.D 6.A 7.C 第5题,由表中各部门比重可知,渔业和种植业差异较大。第6题,三个地带农业部门比重均下降的是种植业和林业,均上升的是牧业和渔业。第7题,选项中劳动力、科技、交通均不属自然区位因素。
甲图为中国攀枝花工业区,乙图为德国鲁尔区。读图,回答8~9题。
8.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煤炭资源丰富 B.水能丰富
C.铁矿资源丰富 D.廉价劳动力丰富
9.图示地区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 )
A.劳动力素质低下 B.森林资源锐减
C.水资源污染严重 D.煤炭资源日趋枯竭
解析:8.A 9.D 第8题,据图分析可知,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煤炭资源都比较丰富。第9题,煤炭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最突出的问题可能是煤炭资源日趋枯竭。
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
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
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
11.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
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
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
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
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
解析:10.B 11.B 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地跨亚欧两洲,东部、西部人口都稠密,中部地广人稀,A错;东部主要是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当前城市化进程快,西部主要是欧洲,多属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B正确;东部产业结构层次低,多资源密集型产业,西部产业结构层次高,经济发达,C错误;东部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西部属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农牧业比重小,D错误。第11题,游轮航行时间是6月至8月,阴雨连绵的梅雨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故A错;此时阿拉伯海盛行西南风,洋流自西向东流动,所以多逆风逆水,B正确;红海两岸绝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不可能看见大片森林,C错误;此时地中海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干燥,D错误。
二、综合题(共56分)
1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8分)
(1)图甲中字母________所示区域位于西北地区,图丙所示结构反映出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区域的 ________性。(8分)
(2)图甲中A地区目前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B地区目前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8分)
(3)请参考图丙,根据图甲中C区域特征,判断图乙中数字所表示的含义。(12分)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甲中字母A所示区域位于西北地区,图丙所示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特点,构成区域的整体性。第(2)题,图甲中A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B地区是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目前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第(3)题,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特点,结合青藏高原的高寒特征推测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含义。
答案:(1)A 整体 (2)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3)①地势高 ②高原 ③河谷
13.图甲是美国东北部地区简图,图乙是中国东北地区简图,请比较这两个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特征,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自然环境特征相似性方面的比较:
①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②矿产资源:________________。(8分)
(2)社会经济发展差异性方面的比较:(12分)
差异性
美国东北部地区
中国东北地区
当前所处的
区域发展阶段
______________
转型阶段
交通
水陆交通发达
____________
城市化水平
______________
不高(或较低)
(3)你认为要实现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哪些措施?(8分)
解析:第(1)题,从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两方面比较地理位置;读图分析可知,共同的矿产资源为丰富的煤、铁资源。第(2)题,直接利用知识储备填表比较。第(3)题,从优化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
答案:(1)都处在中纬度(或都在本国的东北部) 煤、铁资源都丰富
(2)再生阶段 陆路或铁路交通发达 很高
(3)运用新技术整治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治理环境、美化环境;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引进民营资本。
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一、区域差异
1.成因
由于不同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2.表现
(1)自然环境: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出现差异。
(2)人类活动: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差异。
[温馨提示]
气候和地形是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土壤和植被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它们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
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1.自然环境的比较
(1)相似点:都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大部分地处北温带,气候比较温暖湿润。
(2)差异性:
区域
要素
日本
英国
地形
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分布零散。多火山、地震
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
气候
南北差异显著。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受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带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植被
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种类多样
森林覆盖率占领土面积的1/9,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
水文
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
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分水岭不高,大多有运河相通
矿产
资源
贫乏
煤、铁、石油
2.经济发展的比较
(1)相似性: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都发挥岛国优势。
(2)差异性:
区域
要素
日本
英国
经济发
展特点
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较晚
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工业及
布局
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临海型”布局
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有“世界工厂”之称。“ 资源型”布局为主
农业
以种植业为主
以畜牧业为主
人口与
城市
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
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曾向海外大量移民
三、我国的区域差异
1.三大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
2.划分依据
气候、地形两大要素。
3.分界线
(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2)青藏高寒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吻合,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和昆仑山脉为界。
4.影响
三大自然区之间自然特征的差异,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并形成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温馨提示]
气候和地貌是决定我国自然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综合气候、地形和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等地理特征的差异,又可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材P14~15活动]
填表略。
形成我国自然环境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气候。东部季风区内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广泛而深刻,除少数地区外,原始的自然环境已不复存在,绝大部分地区已经被开发为农业、工业、建筑用地,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较大,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应也比较强烈,如水土流失、旱涝灾害等频发,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主要为沙漠和草原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绿洲,如果人类活动不合理,违背自然规律,所造成的土地沙化、草原退化等生态问题将严重威胁人类的生产环境;青藏高寒区内人类活动较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原始自然生态保护得较为完整,但人类活动一旦对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其恢复难度相当大。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差异显著,也形成了不同的民居风格。如西南地区傣族的竹楼(图甲),内蒙古高原的蒙古包(图乙),北方地区的四合院(图丙)。
(1)我国不同区域民居建筑物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主要体现在建筑材料、外形、群体布局、建筑风格等方面。
(2)造成我国不同区域民居风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主要是不同区域气候和地形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区域差异的内涵
1.区域要素具有多样性。自然要素如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人文要素如劳动力、技术、工农业发展水平、人口和城市等。
2.不同区域中,地理要素的组合情况不同,各个要素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和因果关系。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往往对人文要素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使得人文环境也产生明显的差异。
3.造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主导因素。有的是纬度高低造成的热量差异,有的是距海远近引起的水分差异,有的是地形等。
二、区域差异的表现
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构成不一样,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不同。这说明,人类活动的差异也会导致自然环境的差异。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区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
方法
含义
内容
举例
定性的方法
对区域内的地理事象进行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文字叙述、图像展示和列表归纳等
该方法主要反映区域地理事象的概况和基本特点等
描述某一特定区域的位置、范围、形状,以及区域内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显著特点
定量的方法
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借助于数学手段对地理事象进行量化研究
其实质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要求,对地理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明确地理事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
对区域内气温、降水量和河流的流量等进行定量分析,了解河流流量与气温、降水量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预测河流流量的变化情况
综合的方法
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该方法能够综合分析区域发展中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在河流上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要对该工程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对工程建成后所产生的综合效益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据此完成1~2题。
1.鄱阳湖平原种植水稻,长江三角洲种植花卉,造成两地不同种植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气候 B.土壤
C.地形 D.市场
2.我国东部多耕作业,西部多牧业,主要原因是( )
A.生产活动方式不同
B.开发历史长短不同
C.光、热、水、土等条件不同
D.地质作用影响不同
解析:1.D 2.C 第1题,两者都位于长江流域,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相同,但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沿海,是我国农业出口商品基地。第2题,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条件的制约。我国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部地区森林发育形成肥沃的土壤,西部地区主要以草原植被为主,所以东部多耕作业,西部多牧业。
我国许多古诗词中描述了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请根据甲、乙两图及其中的古诗回答3~4题。
3.甲、乙两图反映出的地理环境分别是( )
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一种喀斯特地貌
D.甲 乙
4.形成甲、乙两地区域特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陆位置不同 B.气候和地质作用不同
C.海拔高度不同 D.人类
解析:3.C 4.B 第3题,甲图中有大雁、离别之人,诗句中有“叶正稀”,说明叶落草枯;“人异雁”说明大雁南飞。乙图中有相当高度较小的孤峰,诗句中有“青山簇簇水中生”,显示的是喀斯特地貌景观。第4题,北方落叶、南方青山,是南北气候差异的原因。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地质作用有关。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分别前往上海、黑龙江、湖南、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
上海、黑龙江、湖南、青海分别位于我国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与人文特征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如何分析这些差异呢?
提示:在自然环境方面,可以从位置、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矿产资源等角度去分析;在人文特征方面,可以从人口、城市、工农业、交通等角度去分析。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日本和英国的气候差异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气候差异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侧、太平洋西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明显的季风气候。其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英国位于亚欧大陆西侧,终年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带影响,并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形成了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2.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日本属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生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降水均匀,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而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因而畜牧业发达,在农业中占主体。
二、日本和英国的资源差异及其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1.资源差异
日本除了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较丰富以外,其他资源贫乏,经济发展所需原料、燃料大部分靠进口,因此,工业和城市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表现出明显的“临海型”特点。
英国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和天然气,在英国北海大陆架石油蕴藏量约在10亿~40亿之间,天然气蕴藏量约在8 600~25 850×108 m3左右。
2.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为减少对国际市场原料和燃料的依赖,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政策,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工业生产为充分利用他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开始向国外转移。
英国早期主要工业区和城市大部分建在煤炭产区,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特点。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海油田的开发带动了北海沿岸苏格兰地区的发展。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由于区域所处位置的不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图回答1~2题。
1.造成甲、乙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2.关于甲国与乙国在自然环境方面的相似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两者都是岛国 B.面积相差不大
C.气候比较湿润 D.都多火山地震
解析:1.C 2.D 第1题,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为英国,由于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乙图表示日本,由于受季风环流影响,为季风气候。说明甲、乙两地的气候差异主要是受不同大气环流影响。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表示英国,位于板块内部,火山地震相对较少。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两岛国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 M、N两地降水资料(单位:mm)。
地点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M
219.3
117.2
92.1
133.9
1 778
N
69.0
51.9
65.1
77.0
810
(1)说明M、N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2)与甲国相比,乙国农业地域类型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3)乙国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最早的国家,甲国传统工业也很发达。试分析两地工业化过程中发展条件的明显差异。
解析:由材料一中的海陆轮廓和经纬网信息可知,甲国为日本,乙国为英国。第(1)题,由材料二表格中数据可看出M、N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其原因要结合地形和大气环流进行分析。第(2)题,与甲国相比,乙国农业地域类型的突出特点有:以乳畜产品为主,靠近城市布局,商品率高。第(3)题,甲、乙两国都是工业发达的国家,促进工业化过程中,发展的条件有显著差异:甲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便于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乙国传统工业是在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答案:(1)差异:M地冬季降水多于夏季,N地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原因:M地冬季西北季风经日本海增湿,加上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夏季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N地终年受来自海洋上的西风控制。
(2)以乳畜产品为主,靠近城市布局,商品率高。
(3)甲国海岸线曲折,多良港,海运便利;乙国传统工业区资源丰富。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下图分别为我国吉林雾凇景观图(图甲)和海南岛风景图(图乙)。
(1)在两地能够分别观赏到图示景观分别在什么季节?
提示:吉林雾凇出现在冬季;海南岛的热带景观则全年可见。
(2)上面两幅景观图显示了两个区域的环境差异,说明其主要成因。
提示:纬度位置不同。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区域
要素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
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分界线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之间:400 mm年等降水量线;
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之间: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之间:横断山脉一线
范围
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的地区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
北起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南抵喜马拉雅山,东起横断山,西至国界线
主要地
形区
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沿海三大平原和丘陵地区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青藏高原
地势
特征
海拔较低,居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居地势第二级阶梯
海拔很高,居地势第一级阶梯
气候
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欧亚大陆内部,距海远),气候干燥、日温差、年温差大、多大风天气
高、寒为本区最显著的特点;太阳辐射强烈,风力大
植被
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植被大部分为荒漠,部分为草原
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
水文
特征
多为外流河(湖),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
大部分为内流河(湖),河流短小,以季节性雨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大部分地方属内陆流域,多冰川湖泊,多大河源地
农业
农耕业发达
畜牧业为主,有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
高寒牧业、河谷农业
人口
稠密
较少
很少
城市
众多
较少
很少
人类
活动
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自然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是我国最主要的农耕区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水是本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以绿洲农业、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得比较完整;土地利用以畜牧业为主;人口密度很小
二、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内部特征及成因
1.东部季风区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3.青藏高寒区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图示法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和区域内部的差异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地形和气候 B.水文和植被
C.植被和土壤 D.气候和农作物
2.对各自然区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区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分布区
B.①区都是经济发达地区
C.②区气候干旱
D.③区地势高、气候寒冷
解析:1.A 2.B 第1题,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地形和气候。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①区为东部季风区,大部分地区经济发达;②区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气候较干旱;③区为青藏高寒区,地势高,气候寒冷。
下图为昆明(25°01′N,海拔1 891 m)与吐鲁番(42°56′N,海拔34 m)日均温≥10 ℃持续期和积温(气温≥10 ℃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相关数据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昆明持续期长,是因为海拔高、太阳辐射强
B.吐鲁番持续期短,是因为夏季气温较低
C.昆明积温低,是因为海拔高导致夏半年气温不高
D.吐鲁番积温高,是因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4.有关两地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吐鲁番夏季炎热干燥,是因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昆明近几年春旱的主要原因是西南季风势力强
C.吐鲁番干旱的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距海远
D.昆明四季如春,是因为距海近,受海洋调节明显
解析:3.C 4.C 第3题,昆明地区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因此日均温≥10 ℃持续期长;但是由于海拔较高导致夏半年气温不高,因此积温较低。吐鲁番纬度较高,夏季较短,因此日均温≥10 ℃持续期短;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积温值较高。第4题,昆明地区的春旱是由于西南季风减弱,降水减少所导致;昆明距海较远,四季如春的气候主要是受海拔和昆明准静止锋所致。由于海拔较高,夏季比同纬度气温较低;冬季处于昆明准静止锋的暖气团一侧,气温较高。吐鲁番深居内陆,距海较远,降水稀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区域图的比较分析
[方法技巧]
区域比较图的分析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区域定位: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海陆轮廓、重要地理事物和注记等信息对两区域进行空间定位,确定区域的位置。
2.分析区域环境的差异:主要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两方面入手。
3.根据区域地理环境和发展现状确定其发展方向,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常考角度]
角度一:区域地理位置的差异
由海陆轮廓和濒临的海洋,可判断出图甲为长三角地区,图乙为珠三角地区。尽管都临海,但长三角地处我国东部海岸线的中间位置,珠三角地处南部沿海;长三角地处中低纬度,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珠三角地处低纬度,尽管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但热带气候特征明显。
角度二:区域发展条件的差异
据图判断,图甲为美国东北部地区,图乙为中国东北部地区。两区域在地理环境方面有诸多的相似性,但差异还是较为明显的。自然环境差异的比较主要从位置、气候、地形、河流等方面分析,社会经济的差异主要反映在农业、工业、交通和城市化等方面。
角度三: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图甲为地处我国西北的新疆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在经济发展中要注意防止过垦、过樵、过牧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图乙为我国东部沿海的江苏,经济发达,但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严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节约资源,提高利用效率,防止各种类型的污染。
[演练冲关]
下面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甲、乙两盆地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
2.甲盆地的小麦品质优于乙盆地,主要是因为甲盆地( )
A.地形平坦 B.温差大,光照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
解析:1.A 2.B 第1题,根据经纬度位置、河流的轮廓,可以判断出甲为塔里木盆地,乙为四川盆地,①为塔里木河,②为长江。塔里木河水源主要来自于冰雪融水,汛期在夏季;长江主体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不存在凌汛现象,其汛期比较长。第2题,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品质优良。
3.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2为江苏省简图。
材料二 图3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江苏省
地形
__________
以平原为主
气候类型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__________
河流
河流少,水量小
__________
矿产资源
丰富,以________为主
较少
(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
(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
(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对新疆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江苏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1 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及图中信息即可回答。第(2)题,要注意两省区不同地区有效风能密度的差异。第(3)题,根据统计图直接比较各产业所占比例大小即可。第(4)题,应强调相互协作可以扬长避短,从而促进两地经济的发展。第(5)题,可以从位置、交通、政策、资源等方面分析该地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答案:(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江苏省
地形
以盆地、山地为主
气候类型
以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河流
河网密集,水量大
矿产资源
丰富,以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为主
(2)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地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4)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
(5)霍尔果斯是我国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
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居民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三枚邮票民居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内蒙古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云南民居
B.①云南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C.①陕北民居 ②云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D.①陕北民居 ②内蒙古民居 ③云南民居
2.图中三民居反映了其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关于三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③—终年高温多雨
D.②—湿热的气候
解析:1.C 2.D 陕北—黄土高原—干旱、黄土直立—窑洞,云南—气候湿热—防潮、通风—吊脚竹楼,内蒙古—高原草场—游牧—蒙古包。①地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降水存在季节变化;②地所处的纬度位置较低,冬季温度不会太低,湿热的气候特征比较明显;③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气温的年较差比较大,冬季寒冷干燥。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完成3~4题。
3.从自然条件看,两地的差异是( )
A.甲比乙土壤肥沃 B.甲比乙矿产丰富
C.甲海洋比乙广阔 D.甲比乙热量条件差
4.利用各自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两地都发展了( )
A.钢铁和造船 B.甘蔗种植业
C.淡水养殖业 D.造纸和化工
解析:3.D 4.C 第3题,从自然条件看,由于两地纬度不同,因此热量条件不同,乙图所示珠江三角洲纬度较低,因此热量条件较好。第4题,两地所在地区地势低平,降水多,因此都发展了淡水养殖业。
下表反映了2008~2010年间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5~6题。
四大经济圈产业变化比较表
2008年
2010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珠江三角洲
6
52.1
41.9
5.1
54.6
40.3
长江三角洲
4.9
49.8
45.3
4.1
52.4
43.5
京津冀
10.0
45.7
44.3
9.5
47.2
43.3
大东北
12.8
49.7
37.5
12.5
50.4
37.1
5.四大经济圈2008~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
B.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
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6.与其他经济圈相比,珠三角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
A.第一产业比重较低 B.第二产业中轻工业比重大
C.劳动力素质比较高 D.生产技术和设备比较先进
解析:5.C 6.B 第5题,据表中数据对比分析可知,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变化都具有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的特点。第6题,珠三角地区以轻工业为主,对能源消耗量较低,而长三角、京津冀为综合性工业基地,大东北以重化工业为主,对能源消耗量较多。
下图为甲、乙两区域简图,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B.乙地区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C.甲、乙两地区河湖众多,河流径流季节变化都较小
D.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乙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8.甲、乙两区域社会经济特征的共同点是( )
A.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
B.加工制造业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C.水陆交通便利,交通通达度高
D.城市高度密集,城市化发展速度快
解析:7.D 8.C 第7题,甲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矿产资源贫乏;乙图为美国五大湖地区,为温带气候,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该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甲、乙两地河湖众多,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第8题,题目要求回答的是“社会经济特征”和“共同点”。A项中的热量不足属于自然条件;美国五大湖地区加工制造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城市高度密集,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较慢,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原料、燃料不足。
读甲、乙两工业区位置图,完成9~10题。
9.甲、乙两工业区发展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
A.附近矿产资源贫乏 B.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C.农产品资源丰富 D.便利的水陆运输
10.与乙工业区相比,目前甲工业区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
A.劳动力紧缺 B.生产工艺先进
C.环境污染严重 D.地价上涨过快
解析:9.D 10.C 第9题,直接读图分析可知,甲工业区附近有铅锌矿和钨矿且湘江流过,乙工业区附近有丰富煤矿且莱茵河穿过。第10题,甲工业区为我国的湘株潭工业区,以矿产资源开发而形成的工业区,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的问题是生产工艺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等。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河流以春汛为主,乙区域河流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解析:1.C 2.B 3.C 第1题,据图可知甲位于塔里木盆地,乙位于海南岛;甲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多为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密切相关,汛期一般出现在夏季,即气温最高的季节;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多为外流河,夏季为汛期;从地形来看,塔里木盆地周围多山,盆地内部地势较低,因此多向心状水系,海南岛中部多山,周围地势较低,因此水系呈放射状。第2题,棉花和天然橡胶的生长都需要充足的热量条件,另外两地经济比较落后,劳动力价格较低。第3题,从图中可知,A、B两地都位于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较少,生产方式比较落后。
下图为德国鲁尔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图,读图回答4~5题。
4.从图中分析可知,两工业区相比,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
A.科技发达 B.内河航运便利
C.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D.国家政策的扶持
5.我国辽中南工业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
A.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B.加强环境管理,美化绿化环境
C.改造传统产业
D.加大煤、铁等资源的开采力度
解析:4.C 5.D 第4题,据图分析可知,德国鲁尔区工业区的煤炭资源丰富,铁矿资源缺乏,我国辽中南工业区既有煤炭资源,也有丰富的铁矿资源。第5题,题目要求选择的是“错误的”,我国辽中南工业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煤、铁等不可再生资源应适度开发。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读图,完成6~8题。
6.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不属于区域划分的自然因素的指标是( )
A.气候 B.地形
C.洋流 D.植被
7.以下省区属于远西部地带的是( )
A.新疆、青海、甘肃、宁夏
B.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
C.新疆、西藏、云南、甘肃
D.西藏、内蒙古、甘肃、宁夏
8.制约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经济原因是(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解析:6.C 7.B 8.A 第6题,洋流是海水大规模运动的现象,无数值或具体位置特征,无法对陆地区域进行划分。第7题,结合图中的图例可以判断,新、青、藏、内蒙古四省区属于远西部地带。第8题,远西部地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技术落后,科技教育水平欠发达,因此制约其发展。
二、综合题
9.读印度、巴西两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两国地形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巴西北部城镇较少,东南部城镇较多,简要分析其自然原因。
(3)印度、巴西钢铁工业较为发达。简要叙述其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
(4)中印经济互补性强。目前,我国每年需从印度进口棉花。据图分析印度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
解析:第(1)题,要求回答的是“地形的共同特征”,地形的分析可从地势、地形类型和主要地形区等方面思考,印度北部主要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巴西的北部是亚马孙平原,南部是巴西高原,两国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第(2)题,题目要求从“自然原因”角度分析,自然原因可从气候、地形、资源等方面思考,亚马孙平原地区,虽然地势平坦,但是由于纬度较低,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闷热潮湿,不适宜人居住,人口稀少,巴西高原的东南部,地势较高,气候凉爽,另外,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利于发展工业生产。第(3)题,首先分析各自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然后再寻找其共同条件。第(4)题,结合棉花生长习性和当地条件两方面思考。
答案:(1)高原和平原为主;高原位于南部,平原位于北部
(2)北部: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过于炎热潮湿,人口稀少。东南部:地势较高,气候凉爽;矿产丰富。
(3)煤、铁资源丰富;人口多、劳动力丰富;经济发展迅速,市场需求量大;水陆交通便利。
(4)地处热带地区,水热充足;棉花生长晚期,降水减少,又处于背风地带,气候干燥,利于采摘;劳动力丰富等。
“3S”技术的判断及应用
一、“3S”技术的应用
1.遥感技术的应用
目前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方面运用广泛,具体应用分析如下:
应用
领域
具体内容
备注
资源调查
矿产资源
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
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生物资源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
环境和灾害监测
环境监测
监测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灾害监测
监测旱情、洪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有利于防灾减灾
2.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典型应用:
(3)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于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
3.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军用、民用两领域,在军用领域主要体现在定位和导航两大方面,在民用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3S”技术手段的选取
1.“3S”技术的关系
“3S”
工作对象特点
含义
本质
范例
遥感
(RS)
面
人的视力的延伸,侧重于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通过飞机或卫星上携带的传感器吸收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来获得资料
“看”
气象卫星在高空收集到云系等信息情况并传输到地面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在一定的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得出有益于人类生产、生活的结论,侧重于“分析、计算”
“想算”
将卫星云图与地面上实测到的气温、湿度、风向等信息经过计算、分析处理得出天气情况的预测
全球定
位系统
(GPS)
点
定位并通过多次定位计算速度
“定”
2.解答“3S”技术手段选取类题目的基本思路
第一步:看其工作对象的特点: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PS,如导航、珠穆朗玛峰高度测量等。
第二步:如果是“面”,看其是突出监测方面还是处理计算才能得出结果。如监测森林火灾则应选用RS技术,要在某城市选取大型商业中心区位应选用GIS技术。
3.3S技术的综合应用——以自然灾害监测为例
1.(山东高考)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
A.获取卫星云图 B.查询地理数据
C.选择考察路线 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解析:选A 查询地理数据、选择考察路线可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科考船实时导航可以运用全球定位系统。
2.(广东高考)为了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准确划定保护区范围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技术手段是( )
A.GIS B.GPS
C.RS D.手工绘图
解析:选A 地理信息系统是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综合分析和应用的技术系统,可用其确定保护区的范围。
2015年5月19日至20日,广东多地出现强降水过程,致使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已造成1人死亡,1人失踪,42万人受灾。据此完成3~4题。
3.在雨中前行的司机要想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前进的方向,需要借助的是( )
A.RS B.GIS
C.GPS D.数字地球
4.为了及时监测和掌握洪水灾情的变化并进行图像分析,应用的技术手段是( )
A.RS、internet B.RS、GIS
C.GPS、GIS D.GPS、RS
解析:3.C 4.B 第3题,据题意可知,司机想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前进的方向,需要借助于能进行空间定位的GPS。第4题,运用及时监测和掌握洪水灾情的变化借助于RS,进行图像分析借助于GIS。
右图为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如果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的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是GIS ②乙是RS ③丙是GIS ④甲是GPS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下列有关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运用RS可以确定110巡逻车的位置
②运用RS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
③运用GP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
④运用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5.A 6.B 第5题,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的处理结果,说明甲是GIS;②、⑥表示提供影像的功能,说明乙为RS;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说明丙是GPS。正确答案是A。第6题,运用GPS可以确定110巡逻车的位置;运用R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
[单元过关检测]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回答1~2题。
1.造成黄土高原地区形成如此地貌特征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A.露天采矿 B.黄土质地特殊
C.夏季暴雨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黄土高原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平整土地,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B.封坡育林育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C.修建水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D.改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
解析:1.D 2.B 第1题,由于植被破坏严重,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第2题,题目中要求对“陡坡地貌”治理,可采取封坡育林育草,增加植被覆盖率措施。
读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3~5题。
3.关于图示地貌形态及其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沟谷发育,沟壑纵横
B.沙漠广布,风蚀强烈
C.土质疏松,易受侵蚀
D.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4.图示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
A.保持水土 B.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
C.改良土壤 D.解决农村燃料不足
5.关于图示地区土地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甲处发展种植业
B.乙处修筑梯田,发展林果业
C.丙处修筑梯田,种植水稻
D.丁处打坝建库
解析:3.B 4.A 5.C 第3题,据图分析可知,图示地貌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其土质疏松,易受侵蚀,该区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第4题,图示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第5题,据图分析可知,丙处为陡坡,不宜修筑梯田,该区水资源缺乏不宜种水稻。
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之一。据此完成6~7题。
6.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与鲁尔区有许多相似之处,下列选项中只属于鲁尔区的是( )
A.科技力量雄厚 B.水陆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 D.铁矿石短缺
7.我国的下列工业基地中,最能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经验的是( )
A.京津唐工业基地 B.辽中南工业基地
C.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沪宁杭工业基地
解析:6.D 7.B 第6题,与美国五大湖工业区相比,鲁尔区铁矿石短缺。第7题,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与鲁尔区相似都是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基地,最能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
经验。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8~9题。
8.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Ⅰ、Ⅱ B.Ⅰ、Ⅲ
C.Ⅱ、Ⅳ D.Ⅲ、Ⅳ
9.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B.有利于该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
C.改善其航运条件
D.减小洪水危害
解析:8.B 9.D 第8题,跨流域调水的原因在于调入区水资源短缺,调出区水资源相对富余。图中①河为辽河,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且辽河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重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致使水资源短缺。第9题,松花江流域水资源调出一部分,可以减轻该流域的洪水危害。
读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及能源输送路线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图中的能源输送线路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能源输送线路为西电东送线路
B.能源输送的方式为铁路输送
C.联系了三大经济地带,有利于促进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协调发展
D.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东部经济地带的能源问题
11.该能源的输送可以改善东部地区的环境问题是( )
A.水体污染 B.地面沉降
C.水土流失 D.煤烟污染
解析:10.C 11.D 第10题,图中为西气东输工程,它联系了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第11题,西气东输能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煤烟污染。
二、综合题(共56分)
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①地区出现的生态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④地区最大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该生态问题的治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6分)
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①地区为内蒙古高原东部,易出现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其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②地区为我国西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居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易出现沙漠化现象。第(3)题,据图分析可知,④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区,最大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最主要的自然原因可从土壤特性、降水特点、地理位置和地质灾害的特性等方面分析,措施主要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等方面思考。
答案:(1)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过度垦殖、放牧,使植被破坏严重
(2)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3)水土流失 黄土疏松,夏季多暴雨且集中,土地遭到流水侵蚀作用严重 压缩农业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实行合理放牧;大力开展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综合采用工程、生物、技术措施,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
13.下图为我国部分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能源生产和输出地区,甲、乙、丙为能源输入地区,箭头表示能源输送方向。读图回答问题。(28分)
(1)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三个水能基地是________(填写字母),其中三峡水利工程位于________基地(填写字母),该地区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能作为能源与煤炭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10分)
(2)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是________(填写字母),由该基地向乙地区的能源输送工程为________工程,由B、C、D、E地区输往甲、乙、丙地区的输电工程被称为________工程。建设这些能源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________(选择填空)。(8分)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紧张状况 ②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状况 ③减少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④调整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此图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问题,除建设上述大型能源工程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至少答出3点)(10分)
解析:第(1)题,水能基地主要分布在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图中主要有位于黄河上游地区的B区、长江上游地区的E区和珠江上游地区的D区。其中三峡工程位于E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可从水量、落差等方面分析。水能与煤炭相比,其优点可从清洁和可再生两方面思考。第(2)题,图中重点开发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是位于塔里木盆地的A地。向乙地(长三角地区)输送工程是西气东输工程。由B、C、D、E地区输往甲、乙、丙地区的输电工程被称为西电东送工程。第(3)题,此图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具有不平衡的空间分布特点,缓解的主要措施可从开源与节流两方面思考。
答案:(1)B、D、E E 水量大、水流急、落差大 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2)A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D
(3)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分布布很不平衡(或答:能源生产和输出主要在西部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是主要能源消费地区) 调整产业结构;实行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量;节约能源,减少浪费;努力开发各种新能源;从国外进口能源等。
我国能源问题分析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成果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能源短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能源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问题尤为突出。
一、我国能源的分布
我国各种能源资源在地域分布上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不平衡性。
1.煤炭资源
煤炭资源分布的面较广,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全国已探明的保有煤炭储量为10 000亿吨,全国2 300多个县市中1 458个有煤炭赋存,但90%的储量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尤其是晋陕蒙三省(区),占到全国总量的63.5%。从东西方向看,煤炭85%分布于中西部,沿海地区仅占15%。
2.石油、天然气资源
石油、天然气资源集中在东北、华北(包括山东)和西北,合占全国探明储量的86%,集中程度高于煤炭。
3.水能资源
水能资源的分布主要在西部和中南部,在全国技术可开发资源量(3.7亿千瓦)中合计占到93.2%,其中西南占70.0%。占全国10%以上比重的省份有四川(26.8%)、云南(20.9%)和西藏(17.2%),与燃料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相比,水能资源与之在空间上有较强的区域互补性。
二、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
1.能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量少。
2.人均能源消费量低。
3.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4.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煤炭比重过大。
5.能源安全受到威胁。能源安全是指保障能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可靠和合理的供应。我国自1993年从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依存度(净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三、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分析
1.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
2.我国高能耗工业发展快,加速了能源紧张。
3.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4.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5.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6.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四、我国能源问题的对策
1.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变。“以煤为主,实施煤炭的清洁利用,优先发展水能资源,大力推行洁净煤技术,加大石油、天然气开发力度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清洁能源比重,适当发展核电,建立足够的能源安全储备”是我国较长期内坚持的能源战略。
2.长期坚持节能优先战略。开源节流共建节约型社会。
3.加快建立节约型石油消费模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
4.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增加探明储量,提高石油产量。
5.开发清洁煤技术,支持煤化学工业发展,以充分利用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
6.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能源生产消费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安排。
7.完善石油战略储备系统(目前我国已在宁波镇海,舟山岱山,青岛黄岛,大连新港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建立条件:进油方便,出路畅通,靠近消费市场)。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下图为我国南海可燃冰富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南海可燃冰的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①开采技术和成本要求高 ②运输困难,远离消费市场 ③容易对开采区造成环境污染 ④分布不集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若我国对南海可燃冰富集区进行大规模开采,将会( )
①促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 ②加大我国对传统能源的开发力度 ③优化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生产链 ④增加能源战略储备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1.C 2.D 第1题,我国南海可燃冰开采技术要求高,投入的成本也较高,且容易对开采区造成环境污染,但距我国能源需求量大的东部地区非常近。由图可知,南海可燃冰分布较为集中。第2题,可燃冰是清洁能源,对其进行大规模开采将会加大我国对新能源的开发力度,不会延长煤炭生产链。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结合图示,回答3~5题。
3.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
①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工矿城市 ②经济结构会由以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 ③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 ④交通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 ⑤生态环境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4.图示区域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运输煤炭外,还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可以把坑口电站建在①处
B.可以把坑口电站建在②处
C.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可以减轻交通运输压力
D.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可以减轻当地的环境污染
5.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示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可行的措施有( )
A.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缩短产业链
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C.寻找石油、天然气等替代资源
D.提高农业地位,大面积种植水稻
解析:3.A 4.C 5.B 第3题,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工矿城市的形成,也使该乡镇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就业结构也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倾斜,工矿业的发展也需要交通得到更大程度的改善;另外,工矿业的发展往往也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第4题,坑口电站的建设可以缓解运煤的压力但会加重当地的环境污染,故坑口电站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东南风和西北风)垂直的郊外。第 5题,煤炭产地在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时,可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
浅析我国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形成这些问题有其自然原因,但是主要是巨大的人口压力,再加上不合理的开发活动造成的。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国家和政府已经下定决心整治生态环境。
一、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有关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开发、湿地的开发等)问题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从自然与人为角度找出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1.自然原因
(1)地形原因(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等)。
(2)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
(3)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等)。
(4)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
(5)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
2.人为原因
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
当然,分析原因并不需要每一方面均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分析
1.根据成因确定措施
即根据区域问题的成因确定该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其共同成因为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所以两地区应采取的对应措施就是退耕还林、还牧、还草。
2.根据区域特点确定措施
即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淮河流域洪灾频发的防治措施有:
3.根据措施确定措施
即根据典型区域的发展措施确定和其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区域的发展措施。如参照宁夏中卫县沙坡头草方格沙障治理、亚马孙雨林的保护等的经验或措施,结合区域实际问题,提出类似的且有针对性的措施。
三、我国主要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区域
生态问题、
发展障碍
形成原因
整治措施
东北
地区
①黑土开垦后,土壤遭冲刷,黑土层日渐变薄;
②沼泽地的开垦引起生态恶化;
③森林生态和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①黑土被开垦后,自然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
②林木超采,采育脱节,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
①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
②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植树造林,土壤的培肥;
③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木材的综合利用,建设自然保护区
黄淮海
平原
旱涝、盐碱、风沙是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冲积平原、滨海平原是中低产田集中地区
①气候具有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且变率大等特点;
②片面扩大灌溉面积,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以及不合理开垦土地
①低湿地治理——鱼塘——台田模式;
②盐碱地治理——调节、控制水盐运动
南方丘
陵山区
水土流失严重,危害大于黄土高原。导致石质裸露,不能恢复,形成“红色荒漠”
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
①发展立体农业;
②解决生活用能问题、发展沼气、营造薪炭林、炉灶革新、推广生活用煤
西北干
旱半干
旱地区
土地荒漠化——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①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多大风;
②原生沙质荒漠、砾质荒漠;
③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
①消除贫困;
②早期预警;
③生物固沙、沙障固沙
湿地面积萎缩的治理措施:①加强湿地的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②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③积极实施退耕还湿工程,恢复已破坏的湿地;④鼓励保护性的开发,如生态旅游等。
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2.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解析:1.B 2.D 第1题,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作用。人类对湿地破坏后,气候大陆性会有所增强,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都会增大,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也会增大。第2题,三江平原原来是“北大荒”,后来被开垦成为“北大仓”,就是建立在湿地被开垦的基础上。
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据此回答3~4题。
3.植物截留总量最大的条件是( )
A.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
B.植物稀,降雨量小,历时短
C.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
D.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
4.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虑,下列地形区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的是( )
A.春季的东南丘陵 B.夏季的黄土高原
C.秋季的山东丘陵 D.冬季的天山山脉
解析:3.C 4.A 第3题,图中显示相同降雨历时,降雨量越大,截留总量越大;相同的降雨量,降雨历时越长,截留总量越大;而植物越密,植物截留能力越强。第4题,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春季植被较密,所以截留降雨能力较强,地表受雨水冲刷较弱,故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山东丘陵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秋季植被较稀疏而截留降雨能力弱,不利于水土保持;黄土高原植被稀疏,夏季多暴雨,不利于水土保持;冬季的天山山脉植被稀疏,降水少,水土保持效益较差。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1.黄土高原的概况
(1)位置:地处我国内陆腹地,黄河中上游与海河上游地区。
(2)范围: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
(3)地貌特征:沟谷发育,地表破碎。
2.危害
(1)对耕地的影响: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单产降低。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了自然灾害。
(3)对黄河的影响:使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悬河”。
[易错提醒]
黄土高原的范围和黄土分布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中黄土分布区的范围要比黄土高原大得多,黄土高原只是黄土分布区中在我国分布最为集中、典型的区域。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
(1)地理位置过渡性: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处于各种地理要素的相互交错地带,生态环境脆弱。
(2)土壤质地特殊性:黄土土质疏松,直立性强,但遇水容易分散,极易受到流水侵蚀。
(3)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性:降水多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4)地质灾害频繁性:滑坡、泥石流、塌陷等加剧了水土流失。
2.人为原因
(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2)破坏植被。
(3)人口过快增长。
[易错提醒]
轮荒不同于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中的轮作。轮荒是黄土高原地区自古以来就已盛行的一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是一种粗放的、广种薄收式的耕作方式,采取开荒-耕种-表土流失、肥力下降-抛荒-迁移-开荒的耕作过程。轮荒加剧了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1.基本理论
(1)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
(2)以水土保持为中心
2.具体措施
(1)工程措施:固沟工程、护坡工程和保塬工程。
(2)农业技术措施:
①管理措施: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轮作套种。
②技术措施: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
③目的: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水土和发展生产。
(3)生物措施:
地区
措施
目的
不宜耕种
的地区
退耕还林还草
恢复地表植被
有条件
的地区
大力植树种草,实行乔、灌、草结合
防止暴雨对表层土的冲击,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团粒结构,提高抗侵蚀能力
[温馨提示]
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而人口的过度增长又是导致人地关系紧张的关键。由于人口增长导致经济压力增大,为了生存和发展选择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水土流失的治理应以“脱贫”为中心。
[教材P53活动]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口的过度增长是造成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农业垦殖历史很早,凡适合农耕的地区早已开辟为农田,伴随着人口过度增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而传统的耕作技术和耕作方式又不能获得
增产增收,迫使人们开垦边际土地,如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系统脆弱的陡坡地、林地和草地等,从而造成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教材P56活动]
1.三位同学说法都是正确的,但都不全面,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共同影响而形成的,因而其治理必须是综合的,要把治理与开发相结合,治理与治穷致富相结合。要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要把工程措施、技术措施和生物措施三者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把水土保持工作这个中心工作做好。
2.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主要从保护植被,减少人为因素对植被破坏方面分析。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北方那消失了的一抹黄色,就是荒凉的黄土高原。那里沟壑纵横,土地被流水切割得支离破碎,面积却要占全省版图的百
分之四十五。这季节那里仍然是一望无际的荒凉——他(省委书记乔伯年)出生在那里,闭住眼也能看见故乡一年四季的景象。
——路遥《平凡的世界》
(1)黄土高原典型的地貌形成与哪一种外力作用有关?
提示:流水侵蚀。
(2)这种地貌形成与人类的哪些活动有关?
提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植被等。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自然条件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气候
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地形
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植被
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土壤
与土质的疏密程度关系密切。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强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1.根本原因
黄土高原地区生产力水平低,耕作方式落后,土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有限。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对土地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
2.直接原因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水土流失形成的基础,破坏植被是诱发水土流失的根源。
(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人类活动
过程
结果
农业
轮荒制度
开荒→耕作→弃荒→开荒
使原来的林草植被破坏
加剧水土流失
工矿业
露天开矿
开挖表土→弃土
破坏植被,形成新的物源
其他生
产、生活
修窑洞、修路、建水利设施
开挖表土→施工
破坏植被,扰动土壤
(2)破坏植被:
过度樵采(解决生活燃料需求);历史原因(营造宫殿、战争、毁林开荒等)。
三、水土流失的危害
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图解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原因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某地形区位于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形区是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是( )
A.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产降低
B.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中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
C.泥沙沉积,塑造了华北平原
D.使当地成为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最深厚的地区
解析:1.B 2.A 第1题,根据材料描述的地理位置,可确定为黄土高原。第2题,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引起土壤养分、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黄土高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据此回答3~4题。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 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 ③黄土地质疏松 ④森林破坏严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自古以来黄土高原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 )
A.使土壤的肥力得以恢复 B.增加了耕地面积
C.增加了粮食产量 D.加重了水土流失
解析:3.C 4.D 第3题,森林破坏严重是引起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第4题,黄土高原的轮荒耕作制度,导致地表植被的破坏,从而加重了水土流失。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以通道绿化、荒山绿化、城市绿化、乡村绿化、农田林网、滩涂绿化相呼应的多层次、立体化、点面结合、城乡一体、田林交错、山丘衔接的绿化新格局,正在使黄土高原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为黄土高原“添翠增绿”正在成为黄土高原居民祖辈接力完成的一项历史任务。按照规划,2015年,黄土高原上的森林覆盖率将有望超过国际通用的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最低25%的标准。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除了植树造林外还有哪些?
提示:合理利用土地、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水土流失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读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1~3题。
1.“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指的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a、b、c、d四地适合建坝进行小流域治理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下列治理图示地区的基本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A.扩大农业用地,建成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B.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C.改善天然草场植被,合理放牧,保护草场
D.矿区存好表土,大力复垦
3.近年来,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可能引发图示地区的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①处修建水平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B.②处开垦草地发展种植业
C.③处开垦草地发展林果业
D.④处修建梯田发展种植业
解析:1.A 2.A 3.D 第1题,从等高线分布看,a处是一狭长谷地,筑坝应选沟谷口处。第2题,治理水土流失,不能走扩大耕地面积之路,将已有基本农田保护好是前提,提高植被覆盖率是主要措施。第3题,图中①处是河谷平地,不需修梯田;②处在塬面上,可发展种植业,但不应开垦草地;③处为陡坡,不应开垦草地发展林果业;④处为缓坡适合修建梯田。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图的判读
该类图示多以森林的变化为载体,通过展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森林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森林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图示一]
[图表解读]
1.看风速和沙尘变化
图中短横线的多少代表风速的大小,从左向右风速减弱,可以看出森林使风速降低,起到防风的作用;空中点状虚线表示沙尘的多少,从左向右沙尘减少,可以看出森林使沙尘减少,起到固沙作用。
2.看径流变化
沿坡面向下的箭头数量表示地表径流的大小;箭头的粗细表示携带的泥沙含量,坡面垂直向下的箭头表示地表水下渗为地下水,由沿坡面箭头可看出地表径流减少,携带的泥沙减少,地表水下渗增加,说明森林起到了含蓄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3.读气体及箭头指向
森林吸收CO2放出O2,具有调节大气成分的作用。
[图示二]
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示意图
[图表解读]
1.看不同植被与地下水位的关系
图a中植被为天然次生林、灌丛,地下水位较浅;图b中植被为速生桉,地下水位
较深。
2.分析不同植被对地下水的影响
由图a中植被和地下水位的关系可知,天然次生林、灌丛具有很好的涵养水源的功能;由图b中植被和地下水位的关系可知,速生桉的生长要消耗大量地下水资源,不利于水资源的存储。
[图示三]
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示意图
[图表解读]
1.看流域开发过程中的变化
在流域的三个开发阶段,植被逐渐减少,居民点逐渐增多,说明人类对森林的破坏越来越严重。
2.看不同开发阶段河流流量的变化
(1)对应关系:Ⅰ—①,Ⅱ—②,Ⅲ—③。
(2)变化:阶段Ⅰ,流量最平缓,最大流量小,洪峰来的晚、退的迟;阶段Ⅲ,流量变化最明显,最大流量大,洪峰来的早,退的快。
(3)得结论:森林资源具有调节径流,涵养水源的作用。
[演练冲关]
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结合图回答 1~2题。
1.从图上看,巴西雨林的环境效益有( )
①净化空气 ②涵养水源 ③降低风速 ④吸烟除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雨林受人类破坏相对较小因此保存完好
B.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一半以上
C.亚马孙雨林的减少对物种基因影响不大
D.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是导致物种减少的直接原因
解析:1.A 2.A 第1题,读图可知,植物吸收CO2,放出O2、H2O,说明其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风、径流经过雨林后有减小的趋势,说明其具有涵养水源、降低风速的作用。第2题,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是由于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
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3~4题。
3.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
A.极密 B.密
C.中密 D.稀疏
4.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
解析:3.C 4.A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密度的防护林对降低林区附近风速有较大的差异,但随着范围的扩大它们的区别越来越小,所以从经济和生态方面考虑,宜采用中密的防护林(稀疏的防护林防风的范围较小)。第4题,工矿区的大气污染较严重,防护林可以起到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的作用;城市地区的防护林可以起到降低噪声、美化环境的作用;黄土高原的防护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可以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我家就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曾经风靡一时的歌曲《黄土高坡》唱出了黄土地的风土人情。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对黄土高坡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盛行东南风和西北风
B.该地区降水均匀,降水量大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C.该地区土壤为黄土,土质疏松,风力侵蚀形成支离破碎的地貌形态
D.该地区地形坡度较大,流失侵蚀严重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不包括( )
A.露天开矿 B.过度开垦
C.开挖新河 D.破坏植被
解析:1.D 2.C 第1题,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盛行东南风和西北风;降水季节变化大,对地表冲刷严重;地形坡度较大,流水侵蚀是造成地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主要原因。第2题,开挖新河不是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3~4题。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
4.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
A.平整土地 B.修水平梯田
C.深耕改土 D.造林种草
解析:3.A 4.D 第3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包括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破坏植被,主要原因是毁林开荒。第4题,水土保持的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但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
读植被的减水和减沙效益表,回答5~6题。
植被覆盖率/%
径流减少率/%
侵蚀减少率/%
20
15
55~20
40
30
80~40
60
60~30
95~70
80
75~50
98~80
≥90
70
100~90
5.从表中的数据可知,当植被覆盖率提高时( )
A.径流量会增大,水土流失会加重
B.径流量会增大,水土流失会减轻
C.径流量会减少,水土流失会加重
D.径流量会减少,水土流失会减轻
6.在黄土高原植树造林最主要的作用是( )
A.阻挡风沙,保护农田 B.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解析:5.D 6.C 读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植被覆盖率提高,径流减少率和侵蚀减少率会相应提高,即径流量会减少、水土流失会减轻。因此加强植树造林,可以增强涵养水源的能力,达到保持水土的目的。
读我国某地区景观图,回答7~8题。
7.图中的景观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水土流失
C.荒漠化 D.大气污染
8.治理此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恢复自然植被 B.全面停止开发耕地
C.大力发展梯田 D.加大对水资源的调配
解析:7.B 8.A 第7题,据图分析可知,图示景观地表千沟万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第8题,治理此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恢复自然植被。
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最宜植树的地点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10.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 )
A.风化 B.侵蚀
C.搬运 D.沉积
解析:9.C 10.D 第9题,③地点植树更有利于涵养水源,减少坡面径流,保持水土。第10题,这种交错排列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有利用物质的沉积,从而起到保持水土的
作用。
一、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境内沿38°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乙地形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水体污染
C.土地沙漠化 D.土地盐碱化
2.造成乙地形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①破坏植被 ②该地区夏季多暴雨 ③土质疏松
④距海遥远,气候干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1.A 2.C 第1题,读图可知,乙地形区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第2题,由于乙地形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加上黄土土质疏松,易被流水冲刷,所以水土流失严重。
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只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据此回答3~4题。
3.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
A.史前以自然因素为主,现代以人为因素为主
B.史前及现代都以自然因素为主
C.史前及现代都以人为因素为主
D.史前以人为因素为主,现代以自然因素为主
4.黄土高原地区轮荒制度盛行的结果是( )
①稳定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 ②土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衰竭 ③林草植被遭破坏,林草种源能再生
④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3.A 4.D 第3题,人类社会之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就已存在,故只能是自然因素;人类历史时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植被破坏、轮荒、开矿等人类活动造成的。第4题,轮荒、弃荒导致表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而且还造成林草植被的种源随水土流失而破坏。
读图,回答5~6题。
5.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5.B 6.D 第5题,四地中,乙处坡度最大,且有河流经过,侵蚀力最强,最容易引发水土流失,故最应退耕还林(草)。第6题,读图可知,丁耕地位于河流下游,位置低,且较平坦,引水灌溉条件最好。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Ⅰ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Ⅱ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8.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解析:7.C 8.A 第7题,根据等高线可知,甲区的地形是陡坡与平地相间分布,这样的地形应修筑隔坡梯田,即在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的地方发展种植业,而在等高线稠密、坡度较大的地方发展林业。这样修筑梯田,既有利于水土保持,又便于发展种植业。第8题,由图可知,反坡梯田是梯田边缘较高、梯田面向海拔高处倾斜的梯田,这样的梯田使水土顺坡而下的速度减慢,从而更有利于提高保水保土的效果。
二、综合题
9.读图,回答问题。
(1)请将图中字母对应填入下列空格处:
人均耕地面积减少________,粮食产量下降________,牧草产量下降________。
(2)该地区可能属于______________(干湿区),该地区荒漠化加剧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3)简述图示地区缓解目前荒漠化问题的措施。
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人口增加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均收入减少,煤炭购买力下降,秸秆需求增加,牧草产量下降,草原过度放牧,导致沙漠面积扩大,粮食产量下降。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该区草原出现过度放牧现象,为半干旱区,荒漠化加剧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蒸发加剧,降水减少。第(3)题,从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三方面综合分析。
答案:(1)A B C
(2)半干旱地区 气候干旱,蒸发加剧,降水减小。
(3)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相结合;扩大林草比重;营造防护林;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第三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我国水资源的概况
(1)总量丰富,居世界第六位,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
(2)分布不平衡性:南多北少。
2.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大部分是北方城市。
3.长江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条件
(1)我国丰水区:流域广,水量大,流量稳定且季节变化较均衡。
(2)地理位置优越:流经三大自然区,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温馨提示]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贫富,主要看多年平均径流量的大小。而径流量大小和气候(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流域面积大小有关。
二、南水北调工程
1.西线工程
(1)路线:位于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2)优点:地势高于西北和华北地区,可以自流供水。
(3)不足: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
2.中线工程
(1)路线:从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和三峡库区引水到华北地区。
(2)优点:可自流供水到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
(3)不足:挖掘河道工程量大,占用农田多等。
3.东线工程
(1)路线:位于第三级阶梯东部,沿京杭运河到华北地区。
(2)优点:有京杭运河可利用,工程量小。
(3)不足:黄河以南因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南水北调的积极意义
(1)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国内外资金,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利于社会安定。
(2)经济效益:促进调入区经济发展。
(3)生态效益:
①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
②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
③缓解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沉降、改善区域生态
环境。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东线调水区为例)
(1)长江径流量减少,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2)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淤塞航道。
(3)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4)东线工程范围内土壤易发生盐碱化。
(5)东线工程范围内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温馨提示]
南水北调工程的不利影响毕竟是局部的,应该预先采取防范、补偿和综合治理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尽量减少不利影响。
[教材P66活动]
1.(1)东线方案的优点是有京杭大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小;缺点是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需要逐级抽水北送。
(2)中线方案的优点是沿途可以自流;缺点是沿途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大。
(3)西线方案的优点是沿途可自流;缺点是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西北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
2.(略)
3.国外著名的调水工程有澳大利亚雪山工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秘鲁的东水西调工程等,同学们可以上网或查阅相关书籍去了解他们的背景和意义。
[教材P67活动]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的特点:我国能源资源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平衡。水能资源大部分集中在西南地区和中南地区;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以贵州省分布较集中;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
能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能源的跨区域调配,有利于实现能源的合理配置,是实现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是早在1952年,毛主席在视察黄河时就提出南水北调的战略构想。
(1)毛主席提出南水北调的构想是基于什么原因?
提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2)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提示:南方降水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南方河流、湖泊等蓄水条件较好。北方降水少,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成因
分布特点
形成原因
东多西少
我国东部为季风区,西部为非季风区,东部降水量多,西部降水量少,受海洋气流影响,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南多北少
我国东部季风区,受锋面雨带自南向北推移的影响,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降水量南多北少
夏秋多,
冬春少
主要是受季风气候影响,夏秋多雨、冬春少雨
二、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自然
因素
全年降水量较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冬春季节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春旱严重
人为
因素
人口密集,人均径流量少;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发展迅速,用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紧张程度;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和污染严重;人类长期的不合理活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导致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但人为因素加剧了该地区的资源危机。在自然要素改变不大的前提下,还是应该通过人类自身努力来寻找解决对策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为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普查,得出下表材料。据此回答1~3题。
资源
占全国的百分比/%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
长江流域以北
水资源
80
14.7
耕地资源
35.2
59.2
1.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
2.目前,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主要位于( )
A.干旱区 B.半干旱区
C.半湿润区 D.湿润区
3.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我国正在实施的巨大工程是( )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引黄济青工程
解析:1.B 2.C 3.C 第1题,由表中数据可知,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但耕地不足,北方耕地多但水资源不足。
第2题,华北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是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华北地区位于半湿润区。第3题,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合理配置我国的水土资源是非常必要的。
截至2015年4月13日,正式通水4个月的南水北调中线,累计调水量已达5.376亿立方米,润泽京、津、冀、豫等北方缺水地区,有效缓解了其用水压力。据此回答4~5题。
4.材料中提到的几个省区均位于( )
A.我国第二阶梯上
B.华北平原上
C.降水量不足400 mm地区
D.季风水田区
5.选择长江流域作为南水北调的水源地,其理由不包括( )
A.水量大且稳定 B.靠近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C.该地区需水量小 D.水质好
解析:4.B 5.C 第4题,京、津、冀、豫省区均位于第三阶梯的华北平原上,该地区降水量在400 mm~800 mm之间,属于旱作农业区。第5题,长江流域降水丰富,流域面积广,因此水量大而且较稳定,水质较好。在地域上靠近需水量较大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因此A、B、D三项正确。长江流域工农业发达,人口和城市众多,需水量大,C项错误。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一个个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工程难题摆在了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面前,黄河是南水北调的必经之河,“穿黄隧洞”顾名思义,就是要在黄河的河床下,打通一条贯通南北的输水通道,头顶上的滔滔河水,加之河床下复杂的地质情况,随时都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危险,这一工程因此被誉为“东线咽喉”。
(1)南水北调工程除了东线工程方案之外,还有哪两种主要方案?
提示:中线方案和西线方案。
(2)根据黄河纵剖面图,从自流角度比较东线工程在黄河南北地区的差异。
提示:黄河以南不能自流,黄河以北能够自流。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南水北调三条线路的对比
方案
东线方案(A)
中线方案(B)
西线方案(C)
路线
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
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
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调出
区
长江下游
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
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调入
区
淮河下游地区、山东黄河下游地区、海河流域
海河平原、京津地区、黄河下游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输水
方式
黄河以南需抽水北送,黄河以北可自流供水
自流供水
自流供水
评
价
优
点
利用京杭运河调水,工程量小;可调水量大
可自流供水,水质较好
青藏高原地势高于西北、华北,可自流供水,水质好
缺
点
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水质差;调水供给范围小
需挖掘渠道的工程量很大;占用农田多,迁移人口多
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工程量大
总评
最具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大
最具生态意义
二、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选线原则
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要考虑线路的造价,要考虑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社会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读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示意图,回答1~2题。
1.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布不均各自采取的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 B.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
C.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D.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
2.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②东线工程难度小 ③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不大 ④东线工程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 ⑤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⑤ D.②④
解析:1.A 2.D 第1题,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应采用跨流域调水。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兴修水库。第2题,南水北调工程方案有三条线路,各有优缺点。东线工程能够解决缺水最为严重的黄、淮、海流域,同时基础设施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所以成为首先实施的线路,但由于是从长江下游取水,水质较差,黄河以南还需逐级提水。
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回答3~4题。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 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④
4.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解析:3.B 4.D 第3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越的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因而冬季可调水量较少。中线工程需要开挖新河道,工程量大,同时穿越黄河时还要建隧道。第4题,大量调水,汉江水量会减少,从而减轻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盐碱化是由地下水位大幅度上升引起的。中线工程对海河流域影响不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促进北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微山湖与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合称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的“大水缸”。作为重要调蓄水库和调水通道的南四湖,湖区水质必须稳定达到Ⅲ类水标准。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环保厅提出了“治、用、保”并举的流域治污策略,并发布了一系列严于国家的地方污染排放标准,以环环相扣的治污举措解决流域污染问题。
(1)为什么南四湖水质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影响重大?
提示: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必经之路。
(2)为什么说治污环保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败的关键?
提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多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污水排放,会导致水污染从而影响供水水质。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积极意义
南水北调工程全面实施后,将有效缓解调入地区水资源的紧缺状况,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如下表所示:
效益
表现
社会
效益
进一步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经济
效益
可大大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生态
效益
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卫生条件;缓解地下水大幅度下降的趋势和地下漏斗面积进一步地扩大,促使区域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二、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供水区综合效益显著,但对水源区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长江的年径流量大,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量有限,从总体来看,调水对长江的影响很小,但从局部来看,调水对调出区有一定的影响,如下表所示(以东线工程为例):
地区
不利影响
水量
输出
区
径流
量减
少
枯水期,长江径流量减少后,引起海水沿河道上溯,引发咸潮,致使河口区盐度上升,使下游水质下降,不利于沿线地区的工农业生产与居民的日常生活
使长江径流减缓,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河流水位降低,影响长江下游的灌溉和航运
输水
通过
区
水位上
升及水
质降低
调水后,黄河以南淡水湖泊高水位的时间增长,湖泊环境发生变化,对水生生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沿途地下水位上升,易引起土壤盐渍化
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水量
输入
区
给局部
气候及
生态环
境带来变化
华北地区低洼地、盐碱地较多,调水后易导致低洼地地下水位升高,引发土壤盐碱化
灌溉区及其周围地区的气候会有所变化
调水后是否会引起长江流域部分疾病向北方传播应做好深入调查研究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资源调配影响的分析思路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需从两个角度即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等。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下图为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箭头③和⑤所表示的资源调配具有的共性是( )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2.①、②、③、⑤调配的都是能源,其共同的社会影响是( )
A.减缓了铁路运输的压力
B.可能造成输出区的环境污染
C.促进输入区产业结构调整
D.增加输出区的财政收入
3.关于④的资源调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入区该资源是全国最少而调入
B.能使调入区区域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C.可缓解调入区能源紧张状况
D.能缓解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问题
解析:1.B 2.A 3.B 第1题,箭头①为西气东输,②为西电东送,③为山西省煤炭发电,④为南水北调,⑤为长江中游的水电向东输送,所以说③与⑤所表示的资源调配具有的共性是高压输电。第2题,题目要求回答的是“社会影响”。第3题,调入区的水资源较少,而不是最少;调入后可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紧张的状况,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
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的判读
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通常以某一资源或资源调配为背景,以区域图或资源调配示意图为载体,考查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性,跨区调配的原因、线路选择及调配意义等。
[图表解读]
1.结合区域图,分析资源调配的原因
资源调配原因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明确该区域资源的分布状况;二是明确输入地与输出地之间存在的供需矛盾问题。如图1所示,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华北地区经济发达、用水量大、降水较少,故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终点为华北地区。图2中云贵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广东地区能源匮乏,故将云贵地区水能资源转化为电能输往广东地区。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线路选择
线路选择一般要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自然条件主要考虑沿线地形、河流等,如图1中东线的选取主要考虑利用京杭运河。经济条件主要考虑城市分布、线路长短等,如图2中中线通道的终点为华东地区而非广东地区。技术条件决定一线路开工的早晚,如图1中东线最早开工,西线最晚开工。
3.探究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
对于影响的分析,首先要明确三个角度:起点、沿线和终点,然后结合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进行分析。如图3中“三西”资源开发,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及城市化的发展,但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而京津冀地区资源短缺问题得到解决,可促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在煤炭运输过程中,也可给沿线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演练冲关]
2014年11月21日,管道局四公司成功中标西气东输三线中段最大的控制性工程——长江盾构工程。西气东输三线建成后,每年可向沿线市场输送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使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重提高1%。读西气东输三线示意图,回答1~2题。
1.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是( )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B.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C.改善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
D.利用廉价的能源,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2.广东省成为西气东输二线、三线重要输入地的原因是( )
①广东省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②广东省沿海港口众多,有利于天然气出口 ③广东省能源缺乏,制约了经济发展 ④广东省经济实力雄厚,可以消费昂贵的天然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1.A 2.B 第1题,西气东输三线可使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重提高1%,说明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减排降污。第2题,广东省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该地区常规能源短缺,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4.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是( )
A.弥补西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C.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D.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解析:3.A 4.C 第3题,甲位于内蒙古东部,煤炭资源丰富;乙位于黄土高原,煤炭资源丰富,都以火电为主;丙、丁两处水能资源丰富,以水电为主。第4题,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西电东送能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同时能减少煤炭消费比重,减少环境污染。
读我国沿海省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完成1~2题。
1.关于我国水资源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总量多,人均少 B.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C.春夏多,秋冬少 D.年际变化大
2.由图可知,我国沿海地区( )
A.北方水土配合较协调 B.南方水土配合较协调
C.水土配合总体较协调 D.水土配合总体不协调
解析:1.C 2.D 第1题,我国沿海省份都属于季风气候区,夏秋多雨,冬春少雨。第2题,由上图可知,我国北方是地多水少,南方则是水多地少,所以我国水土配合总体不协调。
读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线路图,回答3~4题。
3.东线工程与中、西线工程相比的最大优点是( )
A.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小
B.全程可以自流
C.水量大,水质好
D.可以大大促进供水地区的经济发展
4.工程建成后,图中A区域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壤次生盐碱化 B.洪涝加剧
C.对水生生物生长不利 D.水土流失
解析:3.A 4.A 第3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以利用京杭运河,工程量相对较小。第4题,华北地区如果水资源利用不当,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地下水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下图为我国两种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设计①主干管线走向时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消费市场
C.工资水平 D.国家政策
6.两种资源调入区的共同环境问题是( )
A.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
B.环境污染、水土流失
C.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D.环境污染、资源短缺
解析:5.B 6.D 第5题,由图示线路的走向可知,①是西气东输线路,②是南水北调线路。西气东输主要是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调到长江三角洲地区,管线走向主要考虑市场因素。第6题,西气东输调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南水北调调入华北地区,这两个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都存在环境污染、资源短缺问题(水资源或矿产资源)。
南水北调是我国“十二五”计划的一项重大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规划线路包括东、中、西三条线路,首先启动的是东线方案。据此回答7~8题。
7.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使农业稳产高产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缓解电力供应紧张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8.国家决定提高自来水价格,其根本目的是( )
A.增加治理水污染的资金
B.加快水利基本设施的建设
C.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D.解决日益突出的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问题
解析:7.D 8.C 第7题,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第8题,国家决定提高自来水价格,其根本目的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9~10题。
9.“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 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
A.流域面积大,水流汇入速度慢
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10.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B.降低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解析:9.C 10.D 第9题,滇池为湖泊,水流速度很小,为高山冰雪的融水补给为主,更新周期长。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滇池的流域面积小,入湖径流量小。水量总量大,但是进出水量小,湖泊水与外界水的交换极其缓慢。所以更新周期长。第10题,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增加流域内入湖水量,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滇池流域水量增加,可以缓解流域内的用水紧张状况。
一、选择题
近年来我国开始实施油气进口多元化战略,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初现,且进口量持续攀升。下图是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东北通道沿线沼泽面积大,不利于施工 ②西南油气通道沿线地势平坦,利于施工 ③海上通道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安全性差 ④西北通道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我国目前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的出现有利于( )
①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④增强能源供应安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1.B 2.C 第1题,西南油气进口通道经过地形崎岖的云贵地区,施工难度大;西北油气进口通道沿线地处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②④叙述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第2题,石油为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我国原油进口出现“四面八方”的格局,实现进口渠道多元化,可以有效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增强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故正确答案为C。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重点缺水的分布地区,读图回答3~4题。
3.对各地区缺水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地农业用水量大
B.②地距海较远,降水量较少
C.③地属资源型缺水
D.④地工业用水量大
4.解决①地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增加人工降雨 B.跨流域调水
C.大力开采地下水 D.修建梯田
解析:3.C 4.B 第3题,③地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丰富但水污染严重,属水质型缺水。第4题,①地区为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最有效的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
下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
B.东部沿海消费水电、核电为主
C.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
D.蒙东基地生产主要是煤炭、石油
6.目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有( )
①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
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
④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5.C 6.A 第5题,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位居我国首位,同时四川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故C正确。华北地区主要的消费能源是煤炭;东部沿海消费能源以火电、水电为主;蒙东基地主要生产煤炭资源。第6题,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在西部,而消费区在东部,则加强区域能源调配是缓解矛盾的主要措施;另外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能减少需求,可缓解供需矛盾。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7~8题。
7.“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节径流量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8.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
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
B.取水河段水量大,可自流输入华北地区
C.工程路线短,并可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至西北和华北
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沿线需水量大
解析:7.A 8.C 第7题,据题意分析可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变“调水”为“调电”,可以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可以增加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第8题,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工程线路短。
二、综合题
9.继“南水北调”之后,国家正在筹划引渤海水入新疆的“海水西调”工程。该项目设想,通过大量海水填充沙漠中的干盐湖、咸水湖和封闭的构造盆地,形成人造的海水河、湖,从而镇压沙漠,在地势落差大的区域还可设发电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引渤入新”工程沿途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治理沿途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2)渤海海水调到新疆以后,生态环境效应有哪些?
(3)该工程对沿途地区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哪些?
解析:第(1)题,首先要能明确沿途主要有哪些生态环境问题,然后有针对性提出治理沿途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第(2)题,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是“新疆”和“生态环境效应”。第(3)题,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是“沿途地区”和“社会、经济效益”。
答案:(1)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建立人工草场;途经地解决农牧区的生活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合理利用水资源。
(2)增加蒸发量和降水量,调节周边气候;减轻沙漠化、沙尘暴及其威胁。
(3)带动沿线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带动沿线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
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德国西北部,欧洲的十字路口。
(2)水陆交通发达:莱茵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
(3)煤炭和水资源丰富。
(4)离铁矿区近。
2.鲁尔区的发展概况
(1)主要工业部门:炼焦、电力、钢铁、化工、机械制造、建材等工业部门。
(2)地位: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温馨提示]
山西省与德国鲁尔区发展区位条件比较
相同点:两地都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能源充足。
不同点:山西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降水的总量较少,且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资源短缺;水运条件差,铁矿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鲁尔区位于欧洲西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小,河流多且多运河,水陆交通运输发达,靠近铁矿产区。
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传统产业的衰落
(1)衰落时间:20世纪60年代。
(2)原因:
①煤炭工业: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煤炭需求量减少;开采深度加大,人工成本过高,导致竞争力减少。
②钢铁工业:受煤矿不景气的影响;钢铁生产转移。
③新技术发展的冲击:钢铁等传统工业需要的人员减少。
2.环境恶化
(1)原因: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2)表现: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和热污染。
[温馨提示]
鲁尔区传统产业的衰落,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是生产结构单一,产业结构老化;外因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新技术革命既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和组织方式。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1.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
(1)对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2)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迁入。
(3)重视发展旅游业、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等第三产业。
2.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1)整治河流。建立完整的供水系统和污水净化系统,除解决水污染外,还具有蓄水拦洪、发电、旅游等作用。
(2)控制大气污染。建立烟囱自动报警系统,有效控制大气污染。
(3)重视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管理。
(4)在总体规划中制定营造“绿色空间”计划,大规模植树造林。
[教材P60~61活动]
1.东北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铁矿及森林资源;发展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较好;铁路交通便利;农业也比较发达,丰富的自然资源加上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使得东北地区发展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
2.自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在全国的地位不断下降,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自然资源短缺,部分资源锐减;②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资源危机,制约经济发展;③资金供应不足,科技水平落后,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企业发展。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措施:①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不断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改善市场环境。②推进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要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推动企业联合、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关闭不符合环境标准要求和安全生产的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调整投资结构、扩大消费需求等。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鲁尔区的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战后又在西德经济恢复和经济起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40%。现在仍在德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鲁尔工业区突出的特点是,以采煤工业起家的工业区,随着煤炭的综合利用,炼焦、电力、煤化学等工业得到了大力发展,进而促进了钢铁、化学工业的发展,并在大量钢铁、化学产品和充足电力供应的基础上,建立发展了机械制造业。
(1)煤炭资源为鲁尔区的发展带来哪些优势?
提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发展了钢铁、炼焦、电力、煤化学、机械制造业等。
(2)作为传统工业区的典例,鲁尔区在德国工业和经济中的地位如何?
提示:鲁尔区成为德国乃至世界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鲁尔区发展的背景
因素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概况
①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是德国人口和城市最为稠密的地区;
②鲁尔区是德国乃至世界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位置
德国西北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
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自古就是东、西欧来往之路,也是北欧通往中欧、南欧的捷径
交通
莱茵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
水陆交通发达,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
资
源
煤炭
储量大,品种多,煤质好,开采条件好
充沛的水源与丰富的煤炭资源结合,促进了鲁尔区工业的发展
铁矿
本区贫乏,但离法国洛林铁矿较近
水源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水量充沛,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市场
位于欧洲“十字路口”,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
广阔的市场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区分方法
区分
传统工业
新兴工业
根据工
业部门
结构
主要有纺织工业、煤炭工业、钢铁工业(第一次技术革命时出现),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制造业(第二次技术革命时出现)
主要有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遗传工程、计算机工业、激光工业等
根据发
展类型
多为资源密集型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和资金密集型工业
一般是技术密集型工业
根据区
位因素
多为原料指向型、动力指向型或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决定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有资源、燃料、劳动力、市场等
多为技术指向型,决定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知识和技术
根据区
位类型
区位类型多为煤铁复合体型、临海型
多为临空型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读德国矿产资源与城市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有关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径流量较小 B.航运价值大
C.含沙量较大 D.径流季节变化大
2.图中信息不能反映鲁尔区发展条件的是( )
A.丰富的煤炭资源 B.便利的交通运输
C.重要的地理位置 D.高素质的劳动力
解析:1.B 2.D 第1题,甲河是莱茵河,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航运价值较大。第2题,德国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在图中无法体现。
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工业区之一。“二战”前,鲁尔工业区以煤矿开采、钢铁生产和机械制造而盛名于世,是德国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鲁尔区发展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丰富的铁矿资源 B.便利的交通运输(水运)
C.丰富的石油资源 D.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4.鲁尔区传统工业部门有五大类,正确的是( )
A.煤炭、石油、钢铁、电力、机械
B.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
C.煤炭、钢铁、电力、纺织、化工
D.钢铁、电力、机械、化工、有色冶金
解析:3.B 4.B 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发展了电力工业、煤炭工业;河流众多,既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是化学工业和煤炭工业的必要条件,又造就了便利的水运交通。通过输入铁矿,发展了钢铁工业,进而发展了机械工业。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德国一作家曾这样描述过1958年德国鲁尔区: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浓烟,铸造厂也不停的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了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如一道被六万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1)材料中显示了哪些环境污染类型?
提示:大气污染、水污染。
(2)鲁尔区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产生怎样的不良影响?
提示:开采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综合利用过程中会污染环境。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表解传统产业的衰落
二、环境恶化
长期以来,鲁尔区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很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下表所示:
环境问题
表现
原因
鲁尔区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经济发展迅速,能源需求量大,排放的污染物质多
类
型
垃圾污染
煤矿开采使煤碴、矿碴堆积,占用大量土地
大气
污染
工业企业不断向空气排放大量废气
水污染
化工厂和炼钢厂排放的污水污染了河流
热污染
火力发电厂产生大量的废热
危害
如莱茵河的污染,使河水含氧量下降,水生生物因生存环境恶化而大量死亡,对鲁尔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1.鲁尔区的重化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不包括( )
A.废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辐射污染
解析:选D 鲁尔区的重化工业造成废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不包括辐射污染。
2.20世纪60年代以后,鲁尔区经济趋于衰落,有关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世界对煤炭的需求明显下降
B.鲁尔区所产煤的价格缺乏市场竞争力
C.钢铁工业受到各国钢铁产品低价格的冲击
D.铁矿运输成本不断提高
解析:选D 煤炭工业的衰落:一是由于石油、天然气的利用,使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煤炭地位下降。二是由于煤炭开采成本上升,本地煤炭失去竞争优势。钢铁工业衰落是由于世界性的钢铁过剩。
3. 读右图,并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H区是著名的______工业区。
(2)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该区的煤炭工业趋于衰落,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逐渐代替煤炭,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能源。
(3)20世纪70年代,该区的钢铁工业也开始衰落,原因之一是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当时,该区钢铁产品在亚洲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 )
A.印度 B.中国
C.韩国 D.日本
解析:通过图中的信息可知,该工业区为德国鲁尔区。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的广泛应用,加上其他各国相继发展钢铁(如日本利用临海优势和科技优势发展钢铁),这些对以煤炭为基础的鲁尔工业区是一个极大的冲击。
答案:(1)鲁尔 (2)石油 (3)D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暑假期间,王纬同学跟随父亲去欧洲进行了一次难忘的旅游。在德国鲁尔区,王纬和父亲一起在导游的带领下,进行了新奇的工业旅游,参观了铸造博物馆等,旅途中的“名胜古迹”——一家早已停产的大型钢铁厂和一座早已停产的大型化工厂,让人流连忘返。
(1)以重工业著称的鲁尔区为什么会出现停产的钢铁厂和化工厂?
提示:传统工业的衰落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2)鲁尔区将停产的钢铁厂和化工厂改造成为人们游览的“名胜古迹”,体现了鲁尔区怎样的发展方向?
提示:大力扶持新兴产业,重视旅游业、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鲁尔区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读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2题。
1.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
2.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
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
解析:1.B 2.D 第1题,据图分析,调整之前,第三产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的比重分别约是15%、65%、20%,调整之后的比重分别约是30%、40%、30%,由此得出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2题,据题意可知是“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的措施,A、B、C三项均不符合。
下图为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工业部门,合理的是( )
A.①—电力 B.②—化工
C.③—钢铁 D.④—机械
4.实现该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
A.延长产业链,对产品进行深加工
B.禁止污染物的排放
C.大力促进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
D.关停重化工企业
解析:3.A 4.A 第3题,结合各框图中的联系即可获取答案。第4题,延长产业链,对产品进行深加工能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污染企业应该控制和整改,应该合理发展旅游业和第三产业,保证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能源问题是当今影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到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地理高考永恒的热点,最主要的考查形式是对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结合试题及相关图示概括如下:
[常考图示]
(一)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
柱状图是采用不同高度或长度的柱表示资源多少的图形,它能够直观地表达各能源结构状况。
分析柱状图的一般思路:
1.了解纵、横坐标的含义,出现左、右纵坐标时,更要仔细观察、辨别。
2.思考各内容之间的联系。
3.对柱值的高低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纵坐标内容随横坐标内容的变化趋势。
4.分析原因,提出建议。
如2011年广东高考试题:2007年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发电构成图。
[判读方法] 图中横轴表示各类发电所占的比重,总量是100%,从每一个柱形的图例构成中可以读出每种发电类型在某个国家中所占的比重,如西班牙这个国家的发电构成中,热电约占62%,核电约占18%,风电和水电各约占10%,说明西班牙以热电为主。比较三个国家,西班牙的风电比重最大,意大利的热电比重最大,法国的核电比重最大。注意既要进行横向比较,也要进行纵向比较。
(二)曲线(折线)能源结构统计图
常见的曲线图表是动态曲线图表,用来显示和比较能源结构随时间发展变化的情况。这种图一般以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能源结构的动态水平。其分析思路如下:
1.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
2.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明确不同阶段各能源结构特点及变化趋势。
3.分析变化原因,作出评价。
如下面的世界能源结构变化图:
[判读方法] 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各能源结构。不同时间各能源所占比重不同。注意各能源所占比重为最高值和最低值的范围(如1989年石油所占比重为40%)。通过不同时间各能源比重的变化,可看出其变化趋势。而图示能源结构比重的变化,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
[演练冲关]
下列图表为我国四个省区2010年能源消费构成情况。据此完成1~2题。
省区
能源消费总量
/万吨标准煤
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①
2 094.9
3.063
②
17 344.1
0.747
③
17 841.0
1.285
④
12 538.7
1.432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消费量在四个省区中最多
B.②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个省区首位
C.③省区水电、核电消费量在四个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不均衡
D.④省区石油消费量在四个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较为均衡
2.今后四个省区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趋势是( )
A.①②两省区发挥本省水能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核电
B.②④两省区常规能源丰富,做好西电东送的能源保证
C.②③两省区彻底转变以常规能源为主的局面,重点发展新能源
D.①④两省区加强本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率
解析:1.C 2.D 第1题,根据四个省区的能源消费情况,读图做出正确判断,③省区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水电和核电比例低,能源结构不均衡。第2题,从四个省区的能源消费构成及总能耗和单位GDP能耗看出,①为我国西部省区,大力发展核电没有必要;②应为我国东部省区,西电东送不正确;②③常规能源丰富,今后大力发展新能源不符合我国国情;①④两省能耗高,在加强本省能源开发的基础上,应提高能源利用率。
能源消费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是指产出单位经济量所消耗的能源量,强度越低,能源效率越高。读1965~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变化关系图,回答3~4题。
3.有关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增长趋势
B.随GDP的增加呈增长趋势
C.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持续下降的特点
D.早期快速增长,自1978年下降,但2001年后略有回升
4.根据下图判断,我国目前建立能源节约型生产体系的关键是( )
A.发展节水农业、石油农业和精确农业
B.将高耗能的工业部门作为节能重点
C.提高第三产业能源消费比例
D.降低GDP增长速度
解析:3.D 4.B 第3题,由图示可知,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化早期快速增长,1978年后下降,2001年至2005年又略有回升。第4题,在我国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能耗比例最高,所以建立能源节约型生产体系的关键是将高耗能的工业部门作为节能重点。
下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四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读图完成1~2题。
1.德国鲁尔工业区形成初期的区位选择符合(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鲁尔区工业发展区位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B.多瑙河航运便利,可直通海洋
C.有十分丰富的铁矿资源
D.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解析:1.B 2.A 德国鲁尔区形成初期的区位是在丰富的煤炭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鲁尔区地处欧洲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莱茵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水路交通发达。
下图为某国著名的工业区,根据图中有关知识,回答3~4题。
3.鲁尔区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A.机械工业 B.电力工业
C.化学工业 D.煤炭工业
4.有关该区钢铁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区的钢铁工业开始衰落,原因之一是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 ②该区钢铁产品在亚洲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为中国和印度 ③由于钢产品替代品的广泛使用,钢铁产品不再是该区的重要产品 ④该区虽然能源资源丰富,但铁矿石主要依赖进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3.D 4.D 第3题,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导致煤炭工业的衰落。第4题,目前,钢铁产品仍然是鲁尔区重要的产品,其在亚洲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日本。
在鲁尔区的综合整治中,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调整是重要的举措。据此回答
5~6题。
5.德国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有( )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改造煤炭、钢铁工业 ③新兴工业以大中型企业为主 ④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鲁尔区在进行产业布局调整时,钢铁工业日益向西部集中,原因是( )
A.就近获得从国外进口的大量煤炭
B.就近将工业废水、废弃物排入莱茵河
C.就近获得通过莱茵河进口的铁矿石
D.便于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
解析:5.A 6.C 第5题,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企业生产规模,改善环境等都是资源型工业地域转型发展的共同性措施,其中新兴工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第6题,鲁尔区将钢铁工业日益向西部集中,主要是为了就近获得通过莱茵河进口的铁矿石;鲁尔区进行综合整治包括治理河水污染,因而不应将废水、废弃物排入莱茵河;鲁尔区的水源不只是莱茵河,还有利珀河和鲁尔河。
读世界两个重要工业区区域图,回答7~8题。
7.两工业区发展的共同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交通便利 B.水资源充足
C.煤铁资源丰富 D.市场广阔
8.两工业区目前处于区域发展的阶段是( )
A.初级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解析:7.C 8.D 第7题,直接读图可知,左图是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右图为德国鲁尔区,两工业区共同的有利条件是水陆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市场广阔。鲁尔区没有铁矿资源。第8题,目前两工业区都处于区域发展的再生阶段。
山西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德国鲁尔区以其能源优势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据此回答9~10题。
9.目前,山西省和鲁尔区在能源开采或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A.酸雨蔓延 B.市场萎缩
C.资源枯竭 D.运输量大
10.为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两地可以共同采取的改造措施是( )
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D.进行产业转移
解析:9.D 10.A 第9题,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无论是我国山西运出煤炭,还是鲁尔区运入铁矿石、石油等,运输量都很大。第10题,两地工业结构都不够均衡,为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应积极调整工业结构。
一、选择题
位于德国西北部的鲁尔区,面积4 593 km2,人口近600万,是德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有“欧洲工业心脏”之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鲁尔区在综合整治过程中,将钢铁企业直接建到河流沿岸和港口周围,主要是考虑( )
A.靠近钢材消费市场
B.降低进口铁矿石的运输费用
C.靠近煤炭产地
D.靠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2.德国鲁尔区在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过程中的有效做法是( )
A.不断增加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的企业数量,重现昔日辉煌
B.大力引进和发展电子、通信技术等新兴工业及服务业
C.不断缩小企业生产规模,减少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消耗
D.发挥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巨大的优势,发展来料加工装配企业
解析:1.B 2.B 第1题,德国鲁尔区的铁矿贫乏,发展钢铁工业依赖进口,在综合整治过程中,将钢铁企业直接建在河流沿岸和港口周围,其目的是降低进口铁矿运输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第2题,德国鲁尔区在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过程中不断重组传统工业,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
大庆油田的发现,结束了中国的油荒历史,也让大庆成为中国工业史上最知名的地点之一。读大庆市地图,回答3~5题。
3.大庆市所辖城区的分布特点是( )
①带状分布 ②分散分布 ③居采油区 ④靠近铁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大庆建成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 )
A.石油储量丰富 B.国内市场庞大
C.铁路交通便利 D.科技力量雄厚
5.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城市转型的历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 )
①利用区县优势,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
②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
③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
④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3.C 4.A 5.A 第3题,读图,可以看到,大庆市所辖城区的分布比较分散,图示城区分布在采油区且都靠近铁路。第4题,大庆建成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丰富的石油资源。第5题,面临石油枯竭的形式,大庆市应利用技术优势延长工业链,发展相关石油装备等制造业;并且利用其广阔的地理区域,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
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山西省是我国的煤炭生产大省,但尚未成为经济强省。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鲁尔区衰落的原因中,不属于受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影响的是( )
A.生产结构单一 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C.钢铁生产过剩 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7.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
A.水源丰富 B.科技发达
C.劳动力廉价 D.交通便利
8.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的发展策略应该有( )
①大力增加煤炭工业的比重 ②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③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④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6.A 7.C 8.B 第6题,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内因是生产结构单一。第7题,山西省与德国鲁尔区相比,其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是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又廉价。第8题,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的发展策略应有降低煤炭工业的比重、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等。
二、综合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邻近法国、荷兰、比利时等九个国家,鲁尔区是其典型的传统的工业区。
材料二 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水资源也愈感短缺。
材料三 德国鲁尔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图。
(1)根据所给材料,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条件的异同点。
(2)针对辽中南工业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采取哪些既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又使经济得到持续发展的措施?
(3)鲁尔区通过综合整治,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改变了重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成为环境优美的地区。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区可以采取哪些可借鉴的措施?
解析:第(1)题,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进口铁矿石,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力量强等。辽中南的区位条件主要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陆上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工业基础较好,技术力量强。第(2)题,解决地区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可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总结。第(3)题,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发展可借鉴鲁尔区的发展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振兴措施。
答案:(1)
工业区
相同点
不同点
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从自然条件分析
德国
鲁尔区
①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都有广阔的市场;
③水陆交通都便利
①鲁尔区水源充足;②无铁矿资源
辽中南
工业区
①辽中南工业区水源短缺;②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2)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
节流措施:节约用水;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节水农业;控制需水量大的重工业企业的发展。
(3)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工业;调整工业布局,选择最优区位;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加强科技投入,促进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发展交通,改善运输条件。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
一、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与中国的国情有关,是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具体分析如下:
二、分析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循环经济主要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以达到资源得以再生、综合效益突出、实现良性循环的目的。它具有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特点,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2.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
比较项目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利
用方式
粗放利用
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充分利用
资源
利用率
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
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
废弃物
处理
各种污染物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很少处理
各种污染物及废弃物得到及时处理及再生利用,实现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物质流动
单向流动
物质反复循环流动
效果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较严重的环境问题
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3.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
工业
清洁生产
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模式
农业
生态农业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下图是某生态工业园内部产业链示意图,实线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过程,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过程。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 )
A.电厂、盐场、化工厂 B.化工厂、电厂、盐场
C.电厂、化工厂、盐场 D.盐场、电厂、化工厂
2.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
A.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
B.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
C.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D.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解析:1.A 2.D 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海水淡化站需要能源,其排放废弃物可能是盐场的原料,所以甲可能是电厂,乙可能是盐场,盐场的废弃物成为化工厂的原料,丙为化工厂。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电厂的废弃物;化工厂的废弃物未得到回收利用;发电厂的废水被海水淡化站回收利用,废气没有被回收利用。
3.江苏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常熟市“大豆产业循环链”是其中一个成功的典型范例。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仅用低温榨油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有________种;用循环利用的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至少有________种。
(2)按照循环利用的方法生产出的服装产品,在欧美市场上非常畅销,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循环利用的生产方法与普通的生产方式相比,其突出的好处有哪些?(至少写3条)
解析:第(1)题,用低温榨油的方法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只有一种,就是豆油;用循环利用的方法进行加工,出售到市场的产品除豆油外,还有纱、布、服装、啤酒催化剂、食品添加剂、有机肥、饼干等。第(2)题,天然蛋白纤维及其相关产品,原料取之于大豆纤维,因此属于绿色产品,欧美国家没有理由对这样的产品设置“绿色壁垒”。第(3)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题时突出强调循环经济实现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应该理解,开发的产品种类明显增加,相关的产业部门也明显增多,由此可引发一系列的思考。
答案:(1) 1 8
(2)其产品来自天然植物蛋白纤维,属于绿色产品,对皮肤无刺激。
(3)①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节约资源;②实现了“变废为宝”, 即提高了经济效益,又有利于保护环境;③实现了农工商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④提高了农产品的加工深度,丰富了产品种类,拓宽了产品的市场;⑤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⑥保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单元过关检测]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为人地关系演变阶段图。读图,回答1~2题。
1.在左图所示阶段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①草地退化 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 ④全球变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产生于右图所示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有( )
①天命决定一切 ②自然主宰人类 ③人定胜天
④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1.A 2.B 第1题,图中为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是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第2题,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征服自然的本领增强,产生的思想为人定胜天,造成环境的破坏,进而思考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在自然环境中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晚2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更有赚头的绿色食品。据此完成3~4题。
3.“慢生鸭”饲养者在利于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4.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3.A 4.B 第3题,饲养慢生鸭需要的人工成本、机会成本更高,同时能获取更高利润,体现了公平性原则。第4题,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中要减少使用或不使用有害农药或防腐剂等。
(江苏高考)图1为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变化率,图2为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单位GDP碳排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美、日、德三国人均GDP变化率均低于人均碳排放变化率
B.美、日、德三国人均GDP与人均碳排放同步增长
C.美、日、德三国单位GDP碳排放最大的是德国
D.1971~2008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的是中国
6.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是( )
A.控制人口数量 B.加快发展常规能源
C.加强科技创新 D.缩减生产规模
解析:5.D 6.C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美、日、德三国人均GDP变化率均高于人均碳排放变化率;三国人均GDP变化率均增加,但美国和德国人均碳排放变化率却减小;三国中美国单位GDP碳排放最大;中国单位GDP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第6题,控制人口数量、缩减生产规模可以降低碳排放总量,但不影响单位GDP碳排放;加快发展常规能源,不能使清洁能源比重上升,难以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加强科技创新,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单位GDP能源消耗,从而降低单位GDP碳排放。
读下图,回答7~8题。
7.发展循环经济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伙伴论 D.都不是
8.下列农业生产符合循环经济特征的是( )
A.桑基鱼塘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大棚农业
解析:7.C 8.A 第7题,循环经济体现了人地伙伴论的思想。第8题,桑基鱼塘农业为生态农业,符合循环经济特征。
下面图1为我国及周边地区局部区域示意图,为加快能源开发、保证能源安全,目前,我国正在乙所在地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图2为“煤变油”工艺流程图,读图完成9~11题。
9.关于图1中甲、乙、丙、丁阴影区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A.丁地区过度放牧和耕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B.甲地区大量使用煤炭导致酸雨危害严重
C.丙地区开垦后的土壤受雨水冲刷导致土壤肥力严重下降
D.乙地区为出口木材而大量砍伐森林导致环境恶化
10.在乙地区启动“煤变油”工程的主要理由是( )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区域内科技力量雄厚
D.区域内交通运输便利
11.从图2中可以看出,乙地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
解析:9.C 10.B 11.C 第9题,甲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山地,区域内亚寒带针叶林丰富,为俄罗斯主要出口商品地之一,由于大量砍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乙位于内蒙古草原,过度放牧和开垦土地导致土地沙漠化严重;丙位于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地被大规模开垦后,受雨水冲刷作用,黑土变薄、肥力下降;丁区域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气候湿润,酸雨危害严重。第10题,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乙地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第11题,粉煤整流过程中,1吨煤加2.5吨水,而该地区水资源十分短缺。
二、综合题(共56分)
12.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八大报告
材料二 十八大决定在党章中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1)“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说明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已全面恶化,必须走________________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6分)
(2)“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体现了人地关系思想演化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论的观点。(3分)
(3)“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了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__这一观点。(3分)
(4)科学发展观倡导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追求________效益、________效益和社会效益和谐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6分)
(5)作为一名中学生,谈谈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中能做些什么?(8分)
解析:第(1)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为环境问题的三大表现。第(2)题,“生态文明观念”体现了人地伙伴论的思想。第(3)题,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第(4)题,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第(5)题,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2)人地伙伴 (3)基础 (4)经济 生态 (5)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尽量乘坐公交、节约用电(水)、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
13.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该循环经济示范区于2015年建成,届时将形成覆盖甘肃全省的七大循环经济专业基地。结合下面两图,回答问题。(30分)
(1)在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开发哪些新能源,并指出这些能源的共同特点。(8分)
(2)在张掖地区制种产业和酿酒葡萄种植发展过程中易导致何种生态问题?为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10分)
(3)结合图乙,分析该地循环经济是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内涵的。(12分)
解析:第(1)题,河西地区位于甘肃西北部,气候干旱,风力大,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它们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特点。第(2)题,在张掖地区制种产业和酿酒葡萄种植需引水灌溉,如果灌溉不合理易造成土地盐碱化等。所以要控制产业规模,合理利用水资源。第(3)题,结合图乙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分析。
答案:(1)风能、太阳能。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2)土地盐碱化。合理控制产业规模,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流域内合理规划用水。
(3)废渣、矿渣、电石渣、盐渣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减少污染,改善生态,体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促进经济的发展,体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链的延长,增加了就业的机会,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地理环境决定论
1.时代背景
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2.核心思想
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3.局限性
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温馨提示]
在地理环境决定论中,地理环境仅指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在人地关系上,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决定因素,人类活动是自然因素作用制约的结果。
二、人类中心论
1.时代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地理环境决定论也因此受到了否定和批判,“人类中心论”的思想应运而生。
2.核心思想
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做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
3.历史局限和影响
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其结果是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温馨提示]
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虽然开始对自然环境进行利用和改造,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较弱的;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社会生产力快速提高,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积累财富,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因此,人类中心论在工业文明时期表现得更突出。
三、人地伙伴论
1.时代背景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人类开始反思以往行为对地理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重新认识人地关系。
2.核心思想
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也具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
3.意义
倡导人类在积极认识、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
[教材P29~30活动]
悲观派和乐观派的观点都有失偏颇。悲观派过分强调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忽视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与之相反,乐观派则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两种观点又都有可取之处,人类社会的经济增长势必会造成自然资源的减少、污染规模的扩大和污染程度的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能源、资源的消耗量不断降低,新能源、新资源不断出现;随着环保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将可能被减轻,甚至消除。但是也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因此既不可以限制经济增长,也不可以让经济无限制增长,应该让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保持在地理环境的许可范围内,实现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教材P31活动]
1.过度捕捞反映的是人类中心论思想,伏季休渔反映的是人地伙伴论思想。过度捕捞会造成渔业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最终导致渔业资源濒临枯竭,伏季休渔措施的实施,则使渔业资源得到恢复,鱼产量实现可持续增长。两种不同的捕鱼观念所造成的结果截然相反,使我们更加认识到人类只有在积极认识、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才能推动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符合“人地伙伴论”的做法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方式。如在乡村,人类通过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退耕还草、退耕还湖,轮封轮牧、伏季休渔、防护林的建设以及发展各种类型的生态农业来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在城市,人类通过确定城市的合理规模、功能区合理分布、产业结构与规模、废水废气的净化设施、交通及绿地林带的规划等措施来减轻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并引导城市向生态城市发展。以上情形说明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人们已开始逐渐接受“人地伙伴论”的思想,正在试图通过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来求得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生活在“阿佤山区”的佤族崇拜山,而最崇拜的山是公明山和焦山,视其为神山,称为“父母”山,认为两座山是阿佤人的发祥地,也是抚育他们生活成长的地方。时至今日,沧源佤族民众仍然视两座山为“神圣”之地,十分崇拜。佤族各村寨的神林,神秘幽静,是固定的祭祀场所。人们不能乱闯进神林,不能动神林中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土,否则,会受到神灵的惩罚。
(1)许多民族将日月星辰、山河土地神化,并对其崇拜,体现了怎样的人地关系思想?
提示:地理环境决定论。
(2)这种人地关系对人类活动产生怎样的影响?
提示:束缚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表格归纳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地关
系理论
产生背景
核心思想
影响
理论评价
地理
环境
决定
论
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大
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束缚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过分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是对人地关系的一种极端认识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图示法理解地理环境决定论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沃土之民不材,瘠土之民向义”(《管子》),以上都是我国古代有关人地关系的思想论述,据此完成1~2题。
1.材料中的两句话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的是( )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相关论 D.人地伙伴论
2.该思想形成于( )
A.农业社会时期 B.工业社会时期
C.人类社会早期 D.后工业化时期
解析:1.A 2.C 第1题,由“沃土之民不材,瘠土之民向义”可知人类不同风俗文化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的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第2题,地理环境决定论形成于人类社会早期。
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很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很低,人类只能依赖环境,被动地适应环境,由此产生了地理环境决定论。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有关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理环境决定论是自然环境决定论,也是社会环境决定论 ②地理环境决定论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年代 ③地理环境决定论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力 ④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下列认识符合“地理环境决定论”观点的是( )
A.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D.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性,劳而无获
解析:3.D 4.A 第3题,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实质是自然环境决定论,它形成于人类社会发展早期。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对地理环境的过分依赖是地理环境决定论产生的前提。地理环境决定论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第4题,A项表明环境决定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体现了地理环境决定论观点。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1)上述现象反映了目前人类面临的哪一类问题?
提示:反映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2)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受哪一种人地关系的影响和制约?
提示:人类中心论。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表格归纳人类中心论
人地
关系
理论
产生背景
核心思想
影响
理论
评价
人类
中心
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陶醉于“伟大的胜利”之中,自认为可以为所欲为
人可以超越自然环境,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能动反作用可以决定一切
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恶化,并反作用于人类自身,影响到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对人地关系的另一种极端认识
二、人类中心论的后果
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也不断提高。盲目追求征服自然,忽略环境的反作用,结果导致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趋于恶化,甚至产生一些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未来的生存。其形成和影响如下:
→→→→→
三、人类中心论指导下造成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原因
典型事例
资源短缺
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
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
华北平原用水紧张,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
自然植被遭破坏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西北的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楼兰古国的消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
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工业“三废”和危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任意排放
泰晤士河上的悲剧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堆放
垃圾在街道任意堆放
噪声污染
交通、工厂等
噪声——无形的杀手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生产口号,据此回答1~2题。
1.这句话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相关论 D.人地伙伴论
2.下列有关该理论观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做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
B.一味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
C.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适应
D.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解析:1.B 2.C 第1题,该生产口号夸大了人的主观性,忽视了客观规律,体现了人类中心论。第2题,C项体现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
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国西部草原地区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黑色风暴。风暴整整刮了3天3夜,形成一个东西长2 400 km、南北宽1 440 km、高3 400 m的迅速移动的巨大黑色风暴带。风暴所经之处,溪水断流,水井干涸,田地龟裂,庄稼枯萎,牲畜渴死,千万人流离失所。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黑风暴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
①黑风暴的形成与大气环流、地貌形态和气候因素有关,更与人为的生态环境破坏密不可分
②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必然导致植被和地表结构的破坏,为黑风暴形成提供条件
③黑风暴的发生是人口、资源和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④黑风暴的发生及产生的毁灭性破坏是大自然在向人类挑战,人类社会要勇于接受挑战,并最终战胜自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此次事件的发生说明了( )
A.地理环境论思想决定了该事件的发生
B.人类中心论思想导致了该事件的发生
C.自然界势力太强大,人类还没有能力与其抗衡
D.自然界各种活动反复无常,人类难以掌握其活动规律进行预防
解析:3.A 4.B 黑风暴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和需求,长期对自然界进行大肆破坏,违背自然规律所带来的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云南哈尼梯田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哈尼梯田位于云南哀牢山南麓,勤劳智慧的哈尼、彝等多民族同胞,利用当地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开山劈岭,垦荒种地;利用自然打造的“四度同构”生态体系,即将山顶的森林、山间的沟渠、山腰的村寨和山下的梯田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的建立,体现了哪一种人地关系?
提示:人地伙伴论。
(2)这种生态体系产生怎样的效益?
提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表格归纳人地伙伴论
人地关系理论
产生背景
核心思想
影响
理论评价
人地伙伴论
进入20世纪60年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开始反思并意识到以往的经济行为所存在的问题
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
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建立在对人地关系正确认识基础上的一种指导人地关系研究及实践的新思维观念
二、人地伙伴论的核心思想
在后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系统化和科学化,人地关系趋向和谐,环境和发展问题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其认知过程如下: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图示法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实质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身价值、地位的认知,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我国古代道教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庄子·齐物论》)。据此回答1~4题。
1.“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 )
A.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地相关论思想 D.人地伙伴论思想
2.这种人地关系作为一种理论得到大家的公认,始于( )
A.古希腊时代 B.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C.18世纪6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3.下列叙述符合该人地关系思想的是( )
A.倡导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互惠共生、和谐互进
B.是一种崇拜自然、畏惧自然的认识论
C.强调人类从自身需求出发,追求征服自然
D.产生于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农业社会鼎盛时期
4.下列做法符合该人地关系思想的是( )
A.在我国西南林区大量采伐林木
B.在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树造林
C.在我国主要河湖或海域严禁捕鱼
D.在东北大面积开垦沼泽地
解析:1.D 2.D 3.A 4.B 第1题,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但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自然与人类是平等的关系,所以体现了人地伙伴论思想。第2题,这种思想作为一种理论被公认,是在人类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后,时间约为20世纪60年代。第3题,人地伙伴论认为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也具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第4题,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树造林,增强涵养水源的能力,达到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大量采伐林木、严禁捕鱼、大面积开垦沼泽地等行为都不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
下图是古代神话故事《愚公移山》中众人热火朝天挖山的情景,据此回答1~2题。
1.《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哪一种人地关系( )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伙伴论 D.人地矛盾论
2.下列哪一种说法与上述思想相似( )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D.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解析:1.B 2.B 第1题,愚公移山宣扬凭借个人家庭的力量,可以搬动阻碍出行的大山,体现了人类中心论的思想。第2题,“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说法,夸大了人类的力量,是人类中心论思想的一种体现。
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我挑水来你浇园”“你耕田来我织布”,据此回答3~4题。
3.材料中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 )
A.史前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化时期
4.下列对该社会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
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
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
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解析:3.B 4.C 第3题,挑水浇园、耕田织布等行为是典型的农业文明时期的生产活动,因此应选择B项。第4题,这个时期人类不再完全被动地接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而是开始改造自然,因此出现局部性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
森林被大片砍伐,随之而来的是土地沙漠化威胁人类。于是“植树造林”活动蓬勃发展起来了,各地的“防护林”建起来了,“绿色长城”筑起来了,我们给大自然一份礼物,大自然便赋予了人类一方乐土。据此回答5~6题。
5.上述材料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主要是( )
A.人类中心论的思想 B.人地伙伴论的思想
C.适应论的思想 D.环境决定论的思想
6.下列活动,对材料反映的人地关系有利的是( )
A.向沙漠深处排放污水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
C.取缔小煤窑,关闭小火电厂
D.大量施用化肥、农药
解析:5.B 6.C 第5题,判断人地关系思想要根据最后一句话“我们给大自然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就是保护好自然环境,“大自然便赋予了人类一方乐土”,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第6题,取缔小煤窑,关闭小火电厂可以减轻环境污染,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下图表示人地关系的两种不同观点,据此完成7~8 题。
7.下列有关观点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观点一也就是地理环境决定论
B.观点一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时代
C.观点一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D.观点一认为人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
8.下列有关观点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观点二诞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现代
B.观点二以通过农业生产破坏自然环境为其主要影响
C.观点二以通过工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为其主要影响
D.观点二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解析:7.C 8.D 第7题,据图分析可知,观点一所示只是人类社会一味地对环境进行开发,体现了人类中心论的思想,人类中心论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类为中心,人类可以主宰自然。第8题,据图分析可知,观点二只是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地理环境决定论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9.战国时期孟轲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其体现的思想是( )
A.人定胜天 B.天人相关论
C.可持续发展 D.地理环境决定论
解析:选A 该观点强调“人和”的力量,胜过“天时”、“地利”,体现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10.下列有关人类中心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中心论诞生于人类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现代
B.人类中心论以通过农业生产破坏自然环境为其主要影响
C.人类中心论以通过工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为其主要影响
D.人类中心论的后果是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
解析:选D 人类中心论的中心思想就是不把自己看做环境的一部分,而是把环境作为其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场所,不顾后果。
一、选择题
读山区道路与房屋建设示意图,回答1~2题。
1.道路与房屋建设符合规划施工原则的是( )
A.a、d B.a、c
C.b、d D.c、d
2.能够体现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演变过程的是( )
A.a→b→c B.b→c→d
C.a→d→c D.c→d→b
解析:1.B 2.C 第1题,山区道路应该在山谷中修建,通过鞍部。图b直接穿越了山顶。所以a正确。山区房屋修建应选择地形平坦的山前冲积扇或宽阔谷地中,所以c正确。第2题,人地关系演变过程是人类依赖自然→人类改变、征服自然→人地和谐,环境不断改善,a→d→c符合演变过程。
读人与环境关系图,回答3~4题。
3.以下所列项目与图中a、b、c、d箭头表示意义组合正确的是( )
①铁矿石、水产品 ②煤渣、污水 ③酸雨和光化学烟雾 ④植树造林、治理污染
A.a① b② c③ d④
B.a① b② c④ d③
C.a② b① c③ d④
D.a② b① c④ d③
4.指出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c箭头代表含义的是( )
A.东南沿海的台风
B.黄土高原一些地区常见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病
C.北京城区和近郊区出现巨大的地下水漏斗区
D.贵阳地区的冬无三日晴
解析:3.A 4.C 第3题,a表示人类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资源、能源,b表示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c表示地理环境对人类产生的反馈作用,d表示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结合题项分类即可。第4题,承接上题,能够反映地理环境对人类产生的反馈作用的是C项。
5.“牧童经济”是指对资源进行掠夺、破坏的一种经济模式。“牧童经济”体现了( )
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地相关论思想 D.人地伙伴论思想
解析:选B “牧童经济”这种对资源进行掠夺、破坏的经济模式,体现了人类中心论的思想。
6.后工业化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
①新兴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整体上升
②对生活资料与劳动资料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
③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要求高,环境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
④新技术产业集聚在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提高产品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 新兴技术极大地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新兴产业对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依赖减小;新兴技术产业要求洁净优雅的环境,因而环境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新兴产业越来越趋向于分散。
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读图完成7~8题。
7.维持该生态系统“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关键是( )
A.江河 B.森林
C.村寨 D.梯田
8.哈尼族人的村寨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 )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为了避免洪涝灾害
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为了观赏梯田美景
解析:7.B 8.C 第7题,从图中看,该地区位于山地丘陵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要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应该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水土保持工作的关键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8题,哈民族人的村寨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可以获取清洁的水源。
二、综合题
9.读洞庭湖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平原的名称是________,B平原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与甲图相比,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哪种人地关系思想的体现?其后果又是什么?
(3)为什么要在洞庭湖周边地区设立大片蓄洪区?体现了哪种人地关系思想?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A为江汉平原,B为洞庭湖平原。第(2)题,建国后,在人类中心论思想的影响下,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使洞庭湖面积急剧萎缩,调蓄洪水的功能下降,洪水灾害频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第(3)题,建立蓄洪区是为了调蓄长江洪水,体现了人地伙伴论的思想。
答案:(1)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2)变化:湖泊面积大大萎缩。原因:围湖造田。体现了人类中心论。后果:湖泊面积萎缩,调蓄洪水功能下降,洪水灾害频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建立蓄洪区是为了调蓄长江洪水。体现了人地伙伴论的思想。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1.行动纲领
“控制人口,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中国21世纪议程
包括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四部分内容。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1.人口战略
(1)人口问题: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以及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
(2)战略措施:
①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②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2.资源战略
(1)资源问题: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上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短缺已对我国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压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
(2)战略措施:
①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②依靠科技进步充分挖掘潜力,促使其增值。
③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生活消费等多方面逐步建立节约型的经济体系。
3.环境战略
(1)实施原因:
①发展不仅指经济发展,而且包括整个社会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共同进步。
②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把国民经济的发展放在首位。
③目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战略措施:
搞好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制。
4.稳定战略
(1)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它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和归宿点。
(2)战略措施:
①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摆在首位。
②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到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教材P42活动]
每年该水泥厂粉尘污染造成的玉米损失为6 750×66.67×10%×0.9≈40 502元,小麦损失为:5 250×66.67×5%×1.2≈21 001元,共计为40 502+21 001=61 503元。除了造成粮食减产外,该水泥厂还会对当地水资源造成污染;产生的粉尘会带来大气污染,对人体呼吸道及身体健康带来威胁;产生的废弃物会占用土地甚至耕地,加剧该地区的人地矛盾等。
[教材P43活动]
首先我们通过分析可知柳林村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而梨树村的做法是正确的。柳林村的做法无异是杀鸡取卵,先把耕地出租挖土,然后填埋垃圾,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造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不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梨树村在已经造成煤矸石堆积占用耕地情况下,及时进行废弃物利用,不仅解决了煤矸石占用耕地、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增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该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实现了该地区资源、环境、经济效益的统一,是值得其他相关地区借鉴的做法。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人要携手前进。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我们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全党全国要勠力同心,着力补齐这块短板,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对所有困难群众,我们都要关爱,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温暖。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6年新年贺词》
(1)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导致哪两个战略的严峻性?
提示:人口战略、资源战略。
(2)要消除主席“心中的牵挂”,“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在人口战略上应实施哪些措施?
提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人口问题和人口战略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众多的人口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模式转型较快,同时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使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出现了“未富先老”的现象。人口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如下图所示:
二、资源状况和资源战略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物质基础,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的资源数量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再加上开发利用不合理,以及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需求缺口较大,资源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建设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资源问题及其发展战略的分析思路如下: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1.下列有关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程度高
B.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表现之一
C.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有关
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可完全消除文盲半文盲
解析:选B 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发展较快,但由于老龄化出现时间晚,因此程度并不高;人口众多是导致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的根本原因;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可减少文盲半文盲人数,近期内完全消除尚存在困难。
2.实现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最关键的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 B.提高劳动者素质
C.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D.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
解析:选A 我国人口基数大,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导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合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庞大的人口数量对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控制人口数量。
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节约型发展道路是中国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A.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B.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C.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D.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4.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
①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③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 ④多投入,多产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3.B 4.A 我国经济和工业在建国后才逐渐进入大发展阶段,早期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意识淡薄,现在国家强化环境保护,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节约资源的需要,也对环境保护、建设和减轻污染有重要作用。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2015年元旦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被誉为“史上最严”。据环保部统计,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
611件,实施查封、扣押案件3 697件,实施限产、停产案件2 511件;环保与司法部门通力合作,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 478件。
(1)实施“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保护生态环境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影响?
提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我国的环境危机和环境战略
由于改革开放后,快速的经济发展,对环境问题不够重视,使我国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旧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设环境友好的社会已势在必行。我国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影响和整治措施分析如下:
二、稳定战略及其实施原因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稳定的发展战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稳定应包涵经济的稳定、社会的稳定和生态环境的稳定。其分析思路如下:
三、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1.下列有关我国可持续发展稳定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环境问题呈现日益严重的趋势,因此改善生态环境是我国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B.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是我国各项工作的核心
C.就我国广大乡村而言,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是乡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D.浦东新区的建设目的是解决上海市的环境问题,而不是为了经济发展
解析:选B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各项工作的核心还是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就各地区而言,经济发展也是重中之重,但同时要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浦东新区建设的第一目标也是发展经济,同时解决上海的城市化问题。
“绿色GDP”正成为当前人们热门的话题。所谓“绿色GDP”,是指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后剩下的部分,即“绿色GDP”=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据此完成2~3题。
2.从根本上说,要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就必须( )
A.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B.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提高环境资源成本
3.目前,一些国家通过设置绿色壁垒、技术壁垒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对此,我们应该( )
①在产品环保、技术标准上与国际接轨 ②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③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摆脱对国外市场的依赖 ④采取必要的措施,大力提高关税,限制国外产品进口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2.B 3.A 第2题,要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就要降低环境资源成本,减少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因此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第3题,我们要规避这些绿色壁垒、技术壁垒,一方面要在产品环保、技术标准上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要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下图为中国粮食生产和消费变化图,读图回答4~5题。
4.1999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状况是( )
A.产量逐年上升 B.消费量趋于下降
C.生产不能满足消费 D.缺口不断增大
5.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扩大耕地面积 ②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③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④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4.C 5.D 第4题,由图可知1999年以来我国粮食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即生产不能满足消费。第5题,扩大耕地面积在我国已不太现实。
目前我国人口总量是13.68亿,到2020年预计为14.3亿,到2029年峰值14.5亿后会缓慢下降,直至2050年还有13.8亿。所以,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长期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将长期存在。据此回答1~2题。
1.为了解决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矛盾,既属于基本国策,又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
①环境保护 ②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③计划生育 ④禁止乱砍滥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战略之一,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 )
A.增加矿产资源的储量 B.扩大耕地面积
C.消灭自然灾害 D.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解析:1.A 2.D 第1题,禁止乱砍滥伐不是基本国策。第2题,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重要的人口政策和人口战略。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增加矿产资源的储量和扩大耕地面积;人口素质的提高不能消灭自然灾害。
2008年9月1日起我国提高了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降低了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这一政策调整,将有利于降低汽柴油消耗,减小空气污染,促进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实现。据此回答3~4题。
3.这一政策出台的社会背景在于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有( )
①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②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③经济增长过快,资源全面枯竭 ④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均资源短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减小生产规模 B.倡导循环经济
C.减少资源开发 D.控制人口数量
解析:3.A 4.B 第3题,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资源、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及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第4题,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不能以停止发展为代价,应该倡导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2015年6月17日下午,为纪念第2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国家林业局与共青团中央举办了以“绿化荒漠守护家园”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据此完成5~6题。
5.“遏制荒漠化,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是( )
A.经济持续发展 B.社会持续发展
C.生态持续发展 D.文化持续发展
6.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遏制荒漠化,实现中国梦”理念的是( )
A.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B.加强对地下水的开采,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C.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
D.全面关停重化工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
解析:5.C 6.A 第5题,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中,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第6题,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预防和治理荒漠化的具体措施;加强对地下水的开采会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下沉,建筑物塌陷;围湖造田会降低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全面关停重化工业,势必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5年“全国低碳日”的主题是“低碳城市:宜居可持续”。据此回答7~8题。
7.低碳行动会导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数量减小。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小,则下图中各箭头将明显减弱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列行为不利于低碳行动的是( )
A.夏季为了凉爽,将空调温度调得很低
B.外出时,尽可能地乘坐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
C.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大水能、沼气等能源所占比重
D.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
解析:7.B 8.A 第7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数量减小,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也就随之减弱,故大气向地面放出的大气逆辐射(即图中的乙)明显减弱。第8题,夏季将空调温度调低,会增加能源的消耗,从而增加了碳排放,不利于低碳行动。
近年来,山东省兖州市大力开展秸秆禁烧工作,鼓励农村地区积极开展秸秆的综合利用,有的将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或利用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等。但在一些农耕区仍存在秸秆焚烧现象。据此完成9~10题。
9.对秸秆焚烧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浪费资源、污染大气环境 B.有效地增加土壤有机质
C.美化环境 D.减少火灾
10.利用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 )
A.改善局地气候 B.综合利用资源
C.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农田作物
解析:9.A 10.B 第9题,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肥力,秸秆焚烧不但浪费资源,而且污染大气环境。第10题,利用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可以对资源综合利用。
一、选择题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 )
①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
②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③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 ④粮食需求迅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我国的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 )
①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 ②以农村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城市蔓延 ③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④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生态破坏的范围不断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1.C 2.B 第1题,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问题是人口压力、资源短缺及环境危机。第2题,环境危机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主要在城市地区,但乡镇企业的发展使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中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这些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如过度索取、大量排放废弃物造成的,应当在发展过程中解决,如制定法律法规、公众参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016年1月15日上午,首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广州)交易展览会于广州市保利世贸博览馆开幕。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据此回答3~4题。
3.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
4.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 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解析:3.B 4.B 第3题,新能源车的广泛使用,会减轻石油资源的需求压力,并使汽车尾气排放量增长放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第4题,大量使用乙醇作为汽车燃料,会导致粮食作物被消耗,造成粮食紧张。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相对比较脆弱,如何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据此完成5~6题。
5.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 )
①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环境压力 ②在西部大范围垦荒,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 ③加速开发西部的天然气资源,向东部输送 ④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6.我国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途径是( )
A.增加单位面积草场载畜量
B.实行游牧,自然放牧
C.开垦草原,发展耕作业
D.草场实行计划管理,定期轮牧,建设人工草场
解析:5.D 6.D 第5题,我国西部地区生态脆弱,大规模移民、大范围垦荒,势必会激化人地矛盾,导致出现严重的生态问题。第6题,西部地区发展畜牧业,应退耕还牧,控制合理的载畜量,建设人工草场。
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完成7~8题。
7.当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
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C.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
D.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8.该产业设想对农业的影响是( )
A.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B.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C.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D.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的竞争能力
解析:7.C 8.B 第7题,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及深刻的环境危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庞大的人口压力。第8题,该构想图能够促进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减轻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二、综合题
9.甲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图中等高线单位:m),乙图为该地区生态农业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农业用地分布状况是:200 m以上是林地、200 m以下是耕地,这反映了人类在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时,遵循了____________原则。
(2)该地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该地区农业生产结构最应该做何调整?理由是什么?
(4)目前,该地正试点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其生产结构如乙图所示。发展生态农业对当地的有利影响有哪些?
解析:第(1)题,据材料分析可知,不同海拔高度农业用地不同,体现了因地制宜原则。第(2)题,注意题目中关键信息:“华北”、“有利”和“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等方面分析。第(3)题,因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减少水田面积,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第(4)题,可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方面回答。
答案:(1)因地制宜
(2)地形平坦、雨热同期、有灌溉水源、土壤肥沃
(3)减少水田面积。华北地区水源不足。
(4)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保持土壤肥力;增加农民收入;市场适应性强;减少农业投入。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组成
由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复合系统。
3.基本内涵
(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要求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
(2)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发展的目的都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在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发展只是条件,社会发展才是目的。
(3)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特别是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因为自然资源的高效与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公平。
(1)代际公平:指时间上的公平,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都是有限的,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2)代内公平:指空间上的公平,包括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是平等的。
2.持续性原则
(1)制约因素: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资源与环境。
(2)核心: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持续性。
(3)首要条件: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
3.共同性原则
(1)措施:全球采取共同的行动,建立起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
(2)表现: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海洋、生物资源等,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照顾各国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4.阶段性原则
(1)含义: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推进的过程,不同国家处于不同的阶段,发展目标及承担责任存在差异。
(2)特点:
①发展中国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仍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
②发达国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其主要目标,在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温馨提示]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原则时,重点理解公平性原则,不要把公平性原则与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一个整体。
三、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1.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历程
(1)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明确提出了社会发展与环境、生态的协调问题。
(2)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3)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现已被广泛接受。
(4)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决议和文件,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
(5)2002年,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了“全球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会议审议了《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提出了今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战略与措施。
2.中国在实施《21世纪议程》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行动,取得了初步进展,主要有:提出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等。
[教材P36活动]
1.中国、日本、加拿大三国的环境标志的设立共同围绕环境保护展开,同时结合各自国家特色进行了图案设计。
中国环境标准图案由青山、绿水、太阳及十个环组成。环境标志的中心图案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相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日本生态标志图形以双手拥抱着地球,象征“用我们的双手来保护地球和环境”。手臂形成字母e,为 “地球”(erath)、“环境(environment)”、“生态(ecology)”三个英文单词的词头字母,意味着对地球、环境、生态的保护。另在标志上方书写“爱护地球”,下方则标明该环境标志的效用。
加拿大环境标志图形以一片枫叶代表加拿大环境,3只鸽子象征3个主要的环境保护参与者:政府、产业、商业,标志伴随着一个简短的解释性说明,解释标志为什么被认证。
2.略。
[教材P38活动]
以“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为例:可以从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深入分析其产生的成因(包括工业生产类型、工业布局的位置、城市距离、管理体制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措施,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保护或生态保护的建议和对策可以从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投入及设备改造、资源及能源利用率、能源结构构成、环境污染治理、政府监督监管、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进行探讨。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发展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大会通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议程,系统规划了今后15年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蓝图,设立了17大目标,169项子目标,涵盖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
(1)可持续发展包含哪些内容?
提示:包括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目的分别指什么?
提示: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由经济、生态、社会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其基本内涵如下表所示:
地位
内容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条件
必要性
只有通过经济增长才能提高当代人的福利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增加社会财富
要求
不仅重视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
措施
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的
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基础
生态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两个方面。就环境而言,主要是指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就资源利用而言,主要是指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高效与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比较
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
目标
单纯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追求产值、利润增长以及物质财富增加)
生态、经济、社会共同持续发展(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增长
方式
粗放式(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集约式(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
消费
模式
提倡高消费
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消费
环境
意识
认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本身价值
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环境
控制
先污染,后治理
清洁生产、节约能源,减少废物
调控
手段
依靠市场经济自由调控
市场、以政策引导为主的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发展的时
间尺度
当代人的利益是最大需求
同代人,代际之间的公平性原则及持续性原则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图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措施和必要性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读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上信息,判断图中b系统表示的是( )
A.社会系统 B.生态系统
C.经济系统 D.资源系统
2.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条件,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B.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强调发展要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C.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D.在可持续发展中,人的管理调控起到核心作用
解析:1.C 2.D 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图中a、b、c分别是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第2题,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联合国召开的一系列环境会议为契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停止开采非可再生资源,为子孙后代积累巨大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大力发展经济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保持负增长,以减轻社会的压力
D.在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4.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开垦丘陵、山地地区的荒坡,发展立体农业
B.退耕还林、还草,排干沼泽,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C.为减少“赤潮”的发生,沿海地区实行休渔制度
D.保护人工绿洲生态系统是绿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解析:3.D 4.D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休渔制度是保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之一,赤潮主要与海水污染有关。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礼记·月令》记述上半年孟春正月到季春六月均有保护林鸟兽龟鳖等生物资源的禁令。从孟春“禁止伐森,毋覆巢……”,到仲春“毋竭川泽,毋漉陂坡,毋焚山林”,再到季夏“树木方盛,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从《礼记·月令》看,几乎每个月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有明文规定。
《礼记·月令》中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规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什么?
提示: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原
则
含义
具体做法
案例
公
平
性
原
则
资源分配在时间(代际)和空间(代内)上应体现公平。代际公平——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代内公平——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人与其他物种之间是平等的
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各国都有发展权;优先消除贫困
建立自然保护区:我国“八五”期间扶贫攻坚计划
持
续
性
原
则
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持续性
保持适度的开发规模,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协调
伏季休渔;牧场轮封轮牧
共
同
性
原
则
国家和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的整体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这是全球发展的总目标。必须共同行动,建立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来共同推进全球环境保护
阶
段
性
原
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各国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不同,各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不同,可持续发展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同
发展中国家处于可持续发展初级阶段,仍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并开始关注资源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其主要目标,在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世界银行为我国荒漠化治理提供贷款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1.如何区分持续性原则与公平性原则的“代际公平”
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指人类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公平性原则的“代际公平”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是有限的,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前者是强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后者是强调资源与环境发展的持续性,后者是前提,前者是目的,因此持续性原则与公平性原则的“代际公平”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2.如何区分共同性原则与阶段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主要侧重于“共同”—跨国界的问题和共有的资源;阶段性原则侧重于不同性质的国家处于不同的阶段。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英国某公司打算在印度孟买建一化工厂。据此回答1~2题。
1.这一思路反映了( )
A.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B.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C.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具有比发达国家更好的投资环境
2.这种行为最主要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解析:1.B 2.A 英国是发达国家,而化工厂属于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印度是发展中国家,英国在印度建化工厂,会把污染转嫁到印度,有害环境,违背了公平性原则。
读我国某乡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完成3~4题。
3.该乡农业产业结构关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地域性原则
4.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最有利于( )
A.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B.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
C.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
D.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解析:3.C 4.D 由图可知,该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形成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在环保部宣教中心主办的全球环境热点点评会上,多位生态环境
领域专家表示,虽然全球环境面临巨大的挑战,但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环境问题的决心更加明朗,绿色发展新理念将引领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工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应采用怎样的发展途径?
提示:工业上应发展清洁生产;农业上应实行循环经济。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
项目
含义
循环经济
①资源得以再生;②综合效益突出;③实现良性循环
循环经济的途径
工业
清洁生产
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模式。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
农业
生态农业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公众参与
只有公众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并付诸行动,人类才能真正地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例如,工厂实行清洁生产;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采用节水措施;将旧衣物、玩具、书籍捐赠给需要的人;以节俭为荣。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广西“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积极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鼓励企业建立循环经济联合体,在糖业、石化、建材、铝业、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加快建设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区。据此完成1~2题。
1.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 )
A.全球化生产 B.信息化生产
C.集聚生产 D.清洁生产
2.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 )
A.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
B.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化害为利
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
D.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减少浪费
解析:1.D 2.B 第1题,在循环经济模式的要求和指导下,工业生产应实行清洁生产。第2题,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行为。
读图,回答3~4题。
3.有关此图所反应的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是我国目前主要的交通工具
B.骑自行车可以更好地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C.使用自行车可以节约时间
D.使用自行车可以有效地控制废气的排放
4.私家车增多后,带来的环境问题有( )
①噪声污染 ②酸雨加重 ③臭氧层的破坏 ④空气中的固体悬浮微粒增多 ⑤交通堵塞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3.D 4.B 第3题,此图为环境公益广告,其目的是:倡导人们出行多使用自行车,从而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第4题,汽车尾气主要成分是:固体悬浮微粒、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物质。臭氧层的破坏主要是人类排放的氟氯烃化合物所致;交通堵塞是城市交通问题,并非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的判读
[经典图示]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
[信息解读]
1.由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该系统中,最核心的因素是人。
2.该复合系统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3.该复合系统中,经济系统为社会系统提供物质产品、资金等,经济系统产生的生产废弃物又回到生态系统中去;生态系统为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提供环境资源;社会系统产生的生活废弃物又回到生态系统中去;社会系统为经济系统提供劳力、科技等。
[演练冲关]
《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1~2题。
1.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
①大量消耗资源 ②大量排放污染物 ③科教投入不足
④人口增长缓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 )
①社会保障建设 ②经济基础建设 ③农业基础建设 ④生态与环境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1.A 2.D 由图可知,2010年生态支持系统和环境支持系统较低,结合选项即可推出其代价是大量消耗资源和排放污染物。要保障各支持系统的协调发展,需加强资源、农业、污染、生态方面的建设。
3.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________是基础,________是条件,________是目的。
(3)生态的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与________相协调;经济的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的增长,更要追求________,改变传统的________模式,实施________生产和________消费;社会的持续发展强调要以________为目的,与________相适应。
(4)如果图中经济系统为钢铁生产系统,将代表下列各地理事物的数字填入图中各括号内。
①工业产值、利润 ②工人、技术人员 ③铁矿石、煤炭 ④土地、水、空气 ⑤厂长、经理、车间主任 ⑥钢材 ⑦工业“三废” ⑧生活垃圾
解析:此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内涵及其相关知识的运用。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是既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又实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使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得以永续的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是个综合的概念,它的丰富内涵可概括为三点: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答案:(1)人的管理调控 生活废弃物 生产废弃物 劳力、科技
(2)生态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
(3)资源、环境的承载力 改善环境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 生产和消费 清洁 文明 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 社会
(4)
读可持续发展三种内涵的关系图,回答1~2题。
1.关于可持续发展三种内涵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B.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C.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D.三者互为基础和条件
2.分析下列人类活动中,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是( )
A.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垦中西部大草原,引起“黑风暴”
B.大力发展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C.在长江河床大力挖沙出售,既有经济效益,又疏浚了航道
D.我国在中西部一些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解析:1.B 2.D 第1题,在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第2题,退耕还林一方面具有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具有生态效益,因此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
循环经济可以缓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下图为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联系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图中的农业生产活动,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4.关于图中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现农业良性循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B.种植业养殖业并举,促进农产品多样化
C.增加生产、生活能源,显著提高粮食产量
D.改善农田施肥结构,实现有机质还麦田
解析:3.A 4.C 第3题,图中的农业生产活动实现了循环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利于保持发展的持续性。第4题,图中农业生产活动只是增加了农户的生活能源,沼渣还田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但不能显著增加粮食产量。
在全球气候防治中,发达国家应正视并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加大减排力度,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足够的支持。据此回答5~6题。
5.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支持应该是( )
A.资金、技术支持 B.改善能源结构
C.接纳搬迁人员 D.提供救援物资
6.发达国家应正视并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加大减排力度,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足够的支持。这句话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
A.共同性 B.持续性
C.公平性 D.阶段性
解析:5.A 6.D 第5题,发达国家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足够的资金、技术支持。第6题,发达国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在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7.下列世界环境日主题与主要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应正确的是( )
①1979年“为了儿童的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持续性原则 ②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共同性原则 ③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持续性原则 ④2001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公平性原则 ⑤2005年“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高效性原则 ⑥2008年“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持续性原则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⑥
解析:选D 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原则。主题①和⑥体现了持续性原则;主题②和④体现了公平性原则;主题③和⑤体现了共同性原则。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回答8~10题。
8.下列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B.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人类应形成一种环境伦理意识
C.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D.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9.我国下列省份中,最适宜推广图中循环经济模式的是( )
A.青海省 B.上海
C.广东省 D.河南省
10.图示生产过程( )
A.克服了生产的地域限制
B.形成了良性的生态系统
C.降低了农业生产商品率
D.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解析:8.C 9.D 10.B 第8题,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第9题,从农作物为玉米可判断为河南省。第10题,该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表明是良性的生态系统。
一、选择题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后,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和研究,也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1~2 题。
1.巴伯在其《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一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该定义侧重可持续发展的( )
A.生态属性 B.社会属性
C.经济属性 D.环境属性
2.下列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的是( )
A.增加绿地面积
B.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C.发展教育,减少并消除文盲
D.预防和治理污染
解析:1.C 2.C 材料所给巴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侧重于经济属性。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所研究的范畴中,发展的目的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发展教育,减少并消除文盲;增加绿地面积,预防和治理污染属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范畴;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范畴。
(福建高考)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3~4题。
3.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
4.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3.D 4.B 第3题,据图可知,水稻和甘蔗为亚热带、热带作物,应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选择项中闽浙丘陵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第4题,图中材料显示,该循环农业发展渔业养殖、种植业等多种经营方式,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可能促使民居走向分散;利用沼气池提供沼气,能够提供清洁能源。提干设问为“对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因此加快城镇发展不符合题意。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 ℃~5 ℃,这对地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完成5~6题。
5.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6.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
解析:5.B 6.A 第5题,气候变暖使全球各地降水变率增大;全球变暖不会影响洋流分布;动物栖息地会向高纬度或高海拔处移动。因此,选项A、C、D错误。第6题,关键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公众可参与”。
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回答7~8题。
7.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
A.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B.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的合理保护
C.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积累
D.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8.下面属于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表现是( )
①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③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④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7.B 8.C 第7题,读题干及图可知,该生态区既注重了林区、湖区的生态保护,又充分利用了各种环境条件,使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第8题,读图可知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生态经济发展;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均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而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意图中没有体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二、综合题
9.读我国农村某地区的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生产模式反映出该地的人地关系思想属于______,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通过对此发展模式的分析,将该地区社会、经济、生态三个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填入下图中。
(3)用虚线在上面的模式中描出其中的一个恶性循环,并针对其设计一个调控方案,从而使其社会、经济、生态三个系统相互协调,形成良性循环。将调控方案的措施填入下图中。
解析:第(1)题,该发展模式仅从人类自身发展需求出发,不考虑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要求,导致尖锐的人地矛盾,属于人类中心论。第(2)、(3)题,该地社会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是人口过度增长,资源利用率低,对此,当地政府应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政策、法规、科学规划;经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燃料匮乏,粮食减产,毁林开荒,解决措施应从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提高单产入手;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气候失调,水土流失严重,针对该问题,应从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入手。
答案:(1)人类中心论 该发展模式仅从人类自身发展需求出发,不考虑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要求,导致尖锐的人地矛盾。
(2)①人口过度增长,资源利用率低 ②燃料匮乏,粮食减产,毁林开荒 ③气候失调,水旱灾害加剧,水土流失,淤积加重
(3)画图略。 ①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政策、法规、科学规划 ②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提高单产 ③恢复、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的农业与粮食问题
一、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均农产品占有量还比较低。
2.“靠天收粮”“靠天养畜”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农业综合生产力比较低,抗灾能力、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还不高,农业生产波动较大。
3.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太大,林、牧、渔业比重太小。
4.农业的“新、特、优”产品还比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
5.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破坏严重,如耕地减少,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沙化,森林面积减少等,使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日趋频繁。
二、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
因素
内容
自然因素
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等导致耕地退化
人为因素
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退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三、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
(1)在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绿色农业,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求,对各种作物合理布局。
(2)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大力发展加工业,提高农业效益。
(3)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域情况,发展第二、三产业,为农民增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1)加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
(2)促进基地与龙头企业共同发展。
(3)健全和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加强治涝和灌溉工程建设,提高防洪和抵御旱灾的能力,实现旱涝保收。
(2)加大中、低产田治理力度,合理用肥,加快水土流失耕地的治理。
(3)加强农畜产品加工和市场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效益,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依靠科学技术,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学种田,科技兴农,如:改良耕作制度、良种培育等。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我国的粮食问题及解决途径
1.我国的粮食问题
(1)受自然条件影响,粮食总产量不稳定。
(2)受社会经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人口规模大,人均粮食占有量低;受世界粮食价格影响较大。
2.解决途径
(1)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
(3)在确保粮食供求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调整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结构,一方面满足人民生活丰富多样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广大农民的收入真正得以提高。
(4)科学种田,提高单产,例如使用优良品种,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等。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3题。
1.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劳动力丰富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2.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图中B地区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荒漠,其人为原因是( )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
D.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的破坏
解析:1.A 2.B 3.D 第1题,根据图示的河流轮廓和经纬度位置判断,图示A表示我国宁夏平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故利于葡萄糖分积累。第2题,引起土壤盐碱化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而人为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第3题,图示B地区位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自然植被为草原,但由于人类活动过度破坏植被而导致了土地
退化。
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自然环境
(1)地貌:包括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
(2)气候:大多数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差异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水文:长江水量居我国首位,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
(4)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达180多万平方千米。
2.自然资源
(1)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
(2)长江流经我国三大阶梯,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易错提醒]
水文特征不同于水系特征
水系特征主要侧重对河流外貌特征的描述,如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状况、弯曲状况等;水文特征主要是对河湖内部特征的描述,如径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汛期、水能等。
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1.经济
发展快,形成三大经济区,上游:以重庆为中心,中游:以武汉为中心,下游:以上海为中心。
2.城市
城市化水平高,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
3.航运
(1)干支流通过京杭运河与其他水系相连通,通航里程长。
(2)上游:重庆是最大港口,中游:武汉是最大港口,下游:南京是重要河港,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1.上游地区
(1)优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发展重点:水能资源的开发。
(3)三峡工程:
①位置: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西陵峡三斗坪。
②综合效益: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
(4)存在问题: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破坏。
(5)整治重点及措施:
①重点:生态环境建设。
②措施:
a.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
b.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
2.中游地区
(1)优势: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
(2)开发重点:商品农业基地、制造业基地。
(3)存在问题及原因:
①问题:洪水灾害。
②原因:
a.自然原因:中游地区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使平原湖区积水而无法外排入长江。
b.人为原因: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加剧,大量的泥沙入江,泥沙淤积,湖泊萎缩,调蓄洪峰功能减弱。
(4)整治重点及措施:
①重点: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②措施:
a.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湖泊,增加湖泊对洪水的调蓄容量。
b.搞好分洪工程。
c.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并修建水利
工程。
3.下游地区
(1)优势:
①以平原为主,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人口密集,利于农业发展。
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利于国内外建立广泛的经济联系,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突出问题: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
(3)整治重点及措施:
①重点: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②措施: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环境保护,通过各种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
[温馨提示]
长江中、下游的开发与整治比较
长江流域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对于本区的开发和整治,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问题和优势条件,应采取不同的开发和整治措施。如下表所示:
优势
开发
问题
对策
中游
平原广大、土地肥沃、矿产丰富
农业、
制造业
洪灾
防治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下游
气候湿润、人口密集、科技发达、工业基础好
农业、
新兴工业
水体污
染、大
气污染
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教材P78活动]
1.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
2.长江流域资源丰富,除水资源、旅游资源在全流域都非常丰富之外,上、中、下游均具有其他各自的优势资源。
上游地区:河流穿过高山峡谷,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流经的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西南地区铁、钛、铜、石棉、芒硝、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
中游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河网、湖泊密布,水产养殖具有优势;汞、锑、铅锌、钨等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下游地区: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劳动力等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鱼米之乡”“丝绸之乡”;铜、铁、萤石等矿产资源丰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教材P79活动]
(1)从自然方面看,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
②大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和水分充足;
③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④水能丰富,发展工业的动力充足。
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表现在:中上游地区地表崎岖,工农业发展受地形条件限制;季风气候区洪涝灾害频繁。
(2)从社会经济方面看,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长江航运价值高,沿岸港口众多,水路交通运输便利;
②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开发历史悠久;
③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社会协作条件好。
[教材P81活动]
1.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即为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就生态和环境问题而言,水利工程在本质上就是改造环境、趋利避害的工程,三峡工程本质上也是一项保护环境的工程,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能力,保护并改善人们的生产环境,产生正面的生态环境效应。但是任何一项大型工程(包括水利工程)都难免会对其周围环境及相关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景观专家的长期研究和论证,建设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在总体上已经基本清楚,总的来说有利有弊,具体影响如下:
(1)正面影响:
①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地区人们的生产环境;
②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
③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
④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
⑤调节局地气候;
⑥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危害等。
(2)负面影响:
①水库蓄水淹没土地、耕地和部分文物古迹;
②移民开发及城市迁建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污染问题;
③水库可能诱发地震,使水库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增加;
④库区和库尾(远离大坝的水库末端)泥沙淤积加重;
⑤三峡地区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影响;
⑥对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
⑦水库蓄水可能引起蚊虫孳生,给人类健康带来影响等。
2.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针对不同的影响要采取不同的对策:
具体问题
影响程度
采取措施
水库淹没耕地和文物古迹
不可逆转
可加以补救或挽回部分损失
对水生生物特别是珍稀水生生物的影响
农村移民开发可能加剧水土流失和库区人地矛盾
影响
较大
可以有效控制和减轻其不利影响
泥沙问题
[教材P87活动]
1.上游开发重点为水能资源的开发;中游开发重点为商品农业基地的发展、制造业基地的发展;下游开发重点为农村经济的开发、综合性工业基地的发展。
2.略。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啊,长江!啊,长江!”
(1)歌词中反映出长江什么资源丰富?
提示: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2)长江流域还有哪些优势自然资源?
提示:森林、矿产、旅游资源等。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
要素
特征
地形
地貌类型多样,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山地(横断山脉)、丘陵(东南丘陵)、盆地(四川盆地)和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均有分布
气候
多数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源头部分地区属非季风区),温和湿润,但年降水量差异大,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水资源
水量丰富,位居我国首位。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洞庭湖、鄱阳湖)密布
流域
面积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汉江、嘉陵江、湘江、乌江、赣江等)众多,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居我国之首
二、长江流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及现状
有利条件
发展现状
上游
①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四川盆地特别是成都平原附近土壤肥沃
①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具有发电、航运、防洪等效益,是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形成以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工业中心;
③成都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中游地区
农业
①多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②气候温暖湿润;③河湖密布,水源充足;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
工业
①矿产资源及森林资源丰富;②水源充足
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下游地区
农业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②气候适宜、水热条件好;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基础好
鱼米之乡、丝绸之乡
工业
①地理位置优越;②交通便利;③科技发达,具有人才优势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1.河流水能丰富与否的分析思路
2.河流内河航运价值的大小的分析思路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长江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据此回答1~2题。
1.长江流域多数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长江流域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
①水量大,居我国首位 ②流量稳定 ③干流横贯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1.B 2.B 长江流域主要位于亚热带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大,因此河流水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显著。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众多且呈南北辐射状分布。
读长江流域图,回答3~4题。
3.对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流域地处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全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B.长江流域各省区均为矿产资源丰富的省份
C.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流经三大阶梯,阶梯内部水能资源丰富
D.长江流域水热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
4.在长江流域自然环境条件中,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是( )
①地形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 ②四川盆地受山地阻挡,冬季气温高 ③东南丘陵红壤黏重,酸性强 ④长江中游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⑤上游地区多滑坡、泥石流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解析:3.D 4.C 第3题,长江流域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但是上游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原高山气候,A项错误。长江中游各省份矿产资源丰富,不是所有省份均有丰富的矿产资源,B项错误。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C项错误。第4题,东南丘陵的红壤性质黏重,酸性较强,肥力较低;上游地区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生态破坏严重。这两个特征都不利于经济发展。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流域、梯级、滚动、综合”是我国流域开发的一种重要模式。“流域”就是由单个业主负责整个河流或河段的开发; “梯级”就是由业主按规划的梯级方案以及规划确定的开发时序组织实施; “滚动”就是利用母体电站或先期电站开发获得的收益用于后续电站的开发; “综合”就是要充分发挥流域开发的发电、防洪、灌溉、供水、航运等多重效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域开发也提出了流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新的要求。
(1)对流域的综合开发,可以发挥哪些方面的效益?
提示:发电、防洪、灌溉、供水、航运等多重效益。
(2)如何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
提示:流域的综合开发就是把流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充分发挥流域的综合效益,同时兼顾流域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从而促进整个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
1.防洪: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三峡水利枢纽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其地理位置优越,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结合其他措施,对治理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起到关键作用。
2.发电:三峡水电站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的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提供可靠、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对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3.航运及其他作用
二、长江中游洪涝灾害的影响因素及成因
影响因素
洪灾成因
自
然
因
素
洪水来量
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量大,特别是雨季(夏秋季),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长江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同时爆发,中下游势必发生特大洪水
滞洪能力
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
泄洪能力
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河道排洪能力(宣泄能力)不足
人
为
因
素
围湖
造田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被削弱
滥伐
森林
长江中上游山区过度砍伐林木,陡坡开荒,水土流失加剧;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作用减小;又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河道排洪能力降低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水利工程的利弊评价
任何水利工程的修建既有利也有弊,要运用综合的观点,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水利工程所产生的影响。
评价水利工程的利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经济效益表现为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灌溉、养殖、旅游等;生态效益表现为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提高水质等。
评价水利工程的弊多从工程本身、库区、上游、下游进行,如施工难度大,工程投资大,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的生产、生活设施及文物古迹,改变原有的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河流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退缩;海水上溯,水质恶化,土壤盐碱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长江以湖北宜昌和江西湖口为界,分为上、中、下游。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是位于长江上游的______水电站。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威胁是洪水灾害,造成长江中游洪灾多发的原因是________。(多项选择)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
③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 ④修建水库、退田还湖
⑤陡坡开荒、围湖造田
(3)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简述综合治理长江下游地区环境污染的措施。
解析:第(1)题,长江上游地区因水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第(2)题,长江中游地区洪水灾害的原因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角度思考。第(3)题,从防与治两方面分析。
答案:(1)三峡 落差大 水量大 (2)①③⑤
(3)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逐步淘汰或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环境保护,通过推广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控制环境污染等。
流域开发关联示意图的判读
流域开发关联图是从整体性角度,体现流域开发利用过程中人类活动及其产生影响的相互关系的一种示意图。不同的河流开发利用方式不同,综合开发的模式也不尽相同,但要明确其相互关系,对于流域开发关联图的判读方法,可以归纳如下:
[判读技巧]
1.把握流域的整体性
流域开发要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组成流域整个生态系统的各组成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某一个因素的变化,必定会引起其他诸多因素的变化。不考虑生态系统的这种关系,任意对自然环境加以改变,最终可能给生态系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如下图体现了灌溉对环境的影响。
2.明确河流开发的共性
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让我们认识到:河流的开发、整治的前提是统一管理,核心是梯级开发,关键是生态保护。流域的综合开发一般从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灌溉、养殖等方面进行。
3.学会构建关联图
结合流域开发利用的方式,学会构建关联图,从而全面分析不同开发利用方式产生的影响,如炼铜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演练冲关]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材料一 田纳西河流域在流域管理局的指导下,始终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统一为基础,以工业、农业、城镇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治理协调系统。
材料二 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
1.田纳西河治理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的资源是( )
A.水资源 B.煤炭资源
C.铅锌资源 D.土地资源
2.田纳西河流域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兴建了大量水库,为发展渔业打下了基础
B.平原多种玉米、棉花等
C.把林业发展作为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坡地发展温室蔬菜生产
解析:1.A 2.D 第1题,为防治洪水在田纳西河修建大坝,对水资源进行梯级开发。第2题,A、B、C三项都是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渔业的措施。
某河多流经平原地区,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水运占全国水运量的70%。该河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梯级开发为重点,进行全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实现了发电、航运、灌溉、供水、渔业和旅游等综合效益。下图为该流域综合开发示意图。据此回答
3~4题。
3.对图中数字解释合理的是( )
A.①表示梯级开发 B.②表示发电
C.③表示航运 D.④表示灌溉、供水
4.关于梯级开发对该流域造成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梯级开发不会对鱼群洄游产卵产生影响
B.梯级开发会促进当地工业发展
C.梯级开发会避免当地产生环境污染
D.梯级开发不会淹没耕地
解析:3.D 4.B 第3题,由图可知,④能为工业、生活提供水源,同时也有利于小麦种植,故它表示灌溉、供水。②表示梯级开发,③表示发电,①表示航运。第4题,对河流进行梯级开发,可以提供电能,同时也有利于发展航运,从而促进当地工业的发展。
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很高。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长江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游地区开发的重点是水能资源
B.中游地区治理的重点是环境污染
C.下游地区开发的重点是矿产资源
D.上游地区治理的重点是疏浚湖泊
2.关于长江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B.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
C.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减轻大气污染
D.缓解东北、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
解析:1.A 2.D 第1题,长江上游地区开发的重点是水能资源,治理的重点是水土流失。中游开发的重点是矿产资源,治理的重点是洪水灾害。下游治理的重点是环境污染。第2题,长江三峡的水电主要供给长江三角洲地区,D项错误。
3.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围湖造田 B.森林破坏
C.兴修水利 D.工业发展
解析:选A 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的破坏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水面大大缩小。
读我国长江流域低山丘陵区某县资料,回答4~5题。
表一 某县土地利用构成
耕地
林地
草山草坡
湖泊
其他
1976年
45.2%
4%
8%
2%
40.8%
1996年
30.8%
14%
20.3%
10.8%
24.1%
表二 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
秸秆
薪柴
煤炭
沼气
小水电
其他
1976年
50.3%
32.4%
10.3%
0.5%
0.8%
5.7%
1996年
20.5%
10.8%
15.4%
35.3%
15.2%
2.8%
4.该县1996年与1976年相比,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的变化特点有( )
①植树造林、种草 ②退耕还湖 ③土地利用以种植业为主 ④土地利用以林果业
为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该地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封山育林是有效措施,但为此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是( )
A.禁止乱砍滥伐问题 B.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
C.农民温饱问题 D.水土流失问题
解析:4.A 5.B 第4题,结合表一可知,20年间,该地实行了退耕还林、还湖,植树造林、种草,导致湖泊面积增加,生态环境向着良性循环发展,但目前耕地比重仍最大,故土地利用仍以种植业为主。第5题,由表二可知,农村居民用能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秸秆、薪柴使用比例大幅下降,而沼气、小水电等清洁能源有所增加,从而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所以,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应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6.长江三角洲地区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主要原因是( )
①能源和原材料不足 ②传统工业产品市场需求量小 ③科技力量雄厚 ④控制环境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 长江下游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城市、产业相对密集,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缺乏,因此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的正常事件,但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人类活动也可能影响这一过程。读下图,完成7~8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甲图中水文站测得的长江径流量为全年最小
B.此时乙图中水文站测得的长江水位为全年最高
C.此时丙图中洞庭湖水位全年最高
D.洞庭湖对长江径流有天然的调节作用
8.自2003年下半年以后,图中水文站观测的长江径流量比以往要稳定许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建设得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B.2002年洞庭湖开始退耕还湖,水域面积大大增加
C.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蓄水
D.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后,人们的防洪意识明显增强
解析:7.D 8.C 第7题,从图甲看出,长江干流水位高于洞庭湖,说明长江进入汛期,图乙则说明长江进入枯水期,由此可知洞庭湖对长江干流水量有调节作用。第8题,2003年下半年以后,由于三峡工程的建设,调节了干流水量的季节分配,故径流量稳定。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对图示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流域面积大,河流年径流量较小
B.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D.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河流含沙量大
10.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9.B 10.A 第9题,该河流为我国南方的珠江,降水集中在夏季,且持续时间较长。第10题,由于原料和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有色金属的冶炼。
一、选择题
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黄河流域开发应贯彻的方针是( )
A.把矿产资源的开发放在首位
B.植树造林,恢复植被
C.结合流域内的自然资源条件综合开发
D.水能开发必须是梯级开发
2.符合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
A.上游水位季节变化大,适合建设大型水电站
B.中游地区建设能源基地,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
C.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该限制煤炭资源的开采
D.下游地区水资源缺乏,应限制种植业发展畜牧业
解析:1.C 2.B 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黄河流域能源资源丰富,开发时要结合流域内自然资源条件。第2题,符合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上游地区开发水能,中游地区建设能源基地,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下游地区水资源缺乏,应适当发展旱作农业。
2012年10月30日,三峡水库第三次成功蓄水至175 m水位。据此完成3~4题。
3.三峡大坝建设的首要作用是( )
A.防洪 B.发电
C.航运 D.补水
4.蓄水至175 m水位,对其上游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提高上游防洪能力
B.提高通航能力
C.增加滑坡、泥石流风险
D.提高水产品产量
解析:3.A 4.B 第3题,三峡大坝建设的首要任务是防洪。第4题,蓄水至175 m水位,使三峡以上河段水流变得平缓,有利于提高通航能力。
欧洲西部有许多河流和运河构成的内河航运网,青藏高原则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据此回答5~6题。
5.欧洲西部河流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从自然因素考虑是因为欧洲西部( )
①河流含沙量小 ②地形平坦 ③水能丰富
④降水丰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西藏自治区内河运输不够发达,主要原因是( )
A.境内无大江大河
B.河流枯水期长,不利于通航
C.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不利于通航
D.政府对发展内河运输不够重视
解析:5.D 6.C 第5题,从自然条件看,欧洲西部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河流水量大;地形平坦,水流平稳,有利于航运。第6题,西藏地区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不利于航行。
读鄱阳湖多年平均最高水位演变趋势图,完成7~8题。
7.鄱阳湖多年平均最高水位逐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湖面缩小,湖底变浅 B.节约用水的结果
C.流域内降水增加 D.流域内土壤含水率增大
8.2011年春末夏初的旱涝急转,使江西省计划在鄱阳湖湖口修建水闸。这种做法带来的影响有( )
①控制湖泊汛期最高水位 ②明显减少湖泊的泥沙淤积
③维持湖泊枯水期水量 ④增加长江下游水资源利用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7.A 8.C 第7题,水量变化不大,水位逐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蓄水能力减弱即湖面缩小,湖底变浅。第8题,修建水闸可以调蓄水量。
二、综合题
9.澜沧江—湄公河是亚洲唯一的流经六国的国际河流,被称为“东方的多瑙河”。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开发利用澜沧江——湄公河上游的水能资源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简述该流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湄公河下游是世界著名的粮仓,其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简述其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为了加强该流域综合开发,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我国可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第(1)题,从水量和落差两方面分析水能资源丰富程度。第(2)题,湄公河下游地处中南半岛,属季风气候区,为水稻种植业。从劳动力、开发历史、市场等方面分析有利社会经济条件。第(3)题,遵循扬长避短的原则、开发与整治相结合原则。
答案:(1)河流落差大;径流丰富。
(2)水稻种植业 劳动力丰富;稻米市场需求量大;种植历史悠久。
(3)保护植被,保持水土;积极发展旅游业;梯级开发水能资源;整治河道,发展国际航运;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流域协调发展。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经济发展快
1.优势条件
区位优
势明显
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
自然条
件优势
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
社会经
济条件
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经济、文化发达;政策优惠
2.经济发展的成就
(1)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
(2)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
3.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2)工业体系: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
(3)经济特征:以外贸为导向,发展外向型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
[温馨提示]
(1)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包括广东省惠州、深圳、东莞、广州、中山、珠海、佛山、江门、肇庆(仅包括肇庆市区、高要、四会)九个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2)第三产业不是轻工业。第三产业是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即服务业。而轻工业是工业,属于第二产业。
二、城市化水平高
1.城市化进程
(1)改革开放前:缺乏大、中型城市,且城市密度很低。
(2)改革开放后: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
2.城市化动力
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温馨提示]
工业化激发农村用地转化城市用地、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从而推动城市化的
发展。
三、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1.问题
(1)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工业和生活污水、废气、垃圾、噪声、酸雨等环境问题突出。
(2)人地矛盾加剧:由于土地开发过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农业用地急剧减少。
(3)重复建设突出:一些城镇盲目扩大规模,追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自成体系,造成产业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以及投资的巨大浪费。
2.对策
(1)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优化产业结构:在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上,注重调整第二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3)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
[教材P103活动]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只是某一个因素所起的效果,而是良好的区位条件、对外开放政策等因素共同推动了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乙、丁的观点正确,甲、丙的观点不正确。
(1)早在16世纪除,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有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但直到建国前,该地区经济发展非常缓慢。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甲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是在历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2)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自己有利的区位优势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首先接受海外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并大量引进外资,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因此,乙观点是正确的。
(3)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得益于自己有利的区位优势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受香港和澳门的经济辐射影响也能促进其经济的发展,但不是其经济发展快速的内在动力,因此,丙观点是不正确的。
(4)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华侨众多,许多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怀有爱国之心,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积极回乡投资兴办实业、兴办教育和医疗等公益事业,有力地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丁观点是正确的。
[教材P105活动]
1.原因主要是市场需求的变化。带来的影响主要有:农业生产结构趋于多样化,生产结构更合理,主要是生产城市日常需要的蔬菜、花卉、肉禽蛋奶等农产品,面向市场,产品附加值高,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2.略。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2010年按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计算,其城市化率已超过50%,成为当今中国最富有活力的经济区之一。
(1)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珠三角地区成为改革开放最早地区的独有条件有哪些?
提示: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侨乡众多。
(2)该地区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提示: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地缘、人缘优势,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
二、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用列表比较法记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特点
历史阶段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城市人口
少
多
城市数目
少
多
城市规模
小
大
城市密度
小
大,出现城市群
城市化速度
慢
快
城市化水平
低
高
原因
经济发展缓慢
经济快速发展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第二大城市密集区。据此回答1~3题。
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水平迅速提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③良好的区位条件 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⑤工业基础雄厚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2.改革开放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在( )
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城市规模扩大,城镇数量增加
C.交通拥挤,环境恶化
D.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加
3.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其原因是( )
A.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实行了更优惠的政策
B.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限制
C.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廉价
D.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矿产资源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更丰富
解析:1.D 2.B 3.B 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工业基础薄弱,借助良好的区位、优惠政策及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第2题,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表现为城市规模扩大,城镇数量增加,尚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第3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受南岭阻隔,国内市场腹地不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珠江三角洲的“民工荒”问题近年来日渐突出。据估计该地区目前缺工30万人,并引发了恶性竞争,同类工厂之间“挖墙脚”现象流行。“民工荒”敲响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警钟。
(1)“民工荒”的出现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面临什么问题?
提示:劳动力短缺。
(2)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提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人地矛盾加剧、重复建设等。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比较高,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表现、原因及对策如下图所示: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长江上、中、下游有不同的特点,在长江洪水的形成中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可用形象图示法进行理解和记忆。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根据珠江三角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完成1~2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2.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1.D 2.A 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外资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迁往长江三角洲和国内其他地区。第2题,与长江
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相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体系不完善,市场腹地相对狭小,人才技术优势不明显。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据此完成3~4题。
3.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继续降低第一产业比重,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B.要限制第二产业的发展,以保护生态环境
C.要改造并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大的企业
D.巩固第一产业的主导地位,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4.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B.耕地面积锐减
C.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D.因用地紧张导致大面积围湖造田
解析:3.C 4.D 第3题,珠江三角洲应在加强第一产业基础上,注重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要改造并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大的企业,发展高新产业和生态工业,并按生态工业的标准建设工业园区。第4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珠江三角洲环境污染有加重趋势;工业和城市建设占用大量耕地,导致耕地锐减;由于对城市建设缺少统一规划,导致城市建设落后。
产业结构示意图的判读
产业结构示意图主要反映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体现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的变化,一般有柱状图、饼状图和三角坐标图等形式。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
[判读技巧]
1.结合不同年份产业构成,判断其变化特点。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一产业的比重是呈不断下降趋势的;第二产业的比重一般是先上升,达到一定阶段后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都呈上升趋势,前期上升幅度较缓,后期加快。如图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2.结合三次产业构成、从业人员构成、产业比重等判断经济发展水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较高,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发达国家或地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高,经济发达。如图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最大,说明经济发达,应为发达国家或地区;如图3中③地区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经济相对发展缓慢,②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最小,第二、三产业比重大,经济最为发达。
3.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同地区主导因素不同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演练冲关]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从1980年到2005年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快,农业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
B.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且工业结构没有太大变化
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约40%,且以金融业为主
D.1990年前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慢,1990年后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快
2.下列叙述属于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低且增长缓慢的原因的是( )
①矿产资源贫乏 ②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③以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为主 ④工业比重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下列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年以后发生的现象是( )
A.该地区就业机会大增,吸引大量民工涌入
B.城市化速度非常快,并出现了大量城乡交错分布的地区
C.工业发展迅速,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
D.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解析:1.A 2.B 3.B 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工业结构逐渐由劳动力导向型向技术导向型、资金导向型转变;第三产业以旅游、商贸、金融等为主;三大产业在不同时期变化速度是不同的。第2题,外商投资规模小、以低端产业为主是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低且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第3题,2000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环境有所改善。
读珠江三角洲区域图,回答1~4题。
1.珠江三角洲的形成与哪一外力作用有关( )
A.风力侵蚀 B.溶蚀作用
C.流水沉积 D.海浪沉积
2.图中可显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优越的发展条件是( )
A.优越的政策 B.毗邻港澳
C.侨乡众多 D.水资源丰富
3.受哪一自然条件的影响,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内市场狭小( )
A.湿热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B.横亘东西的南岭的阻挡
C.黏重而贫瘠的红壤
D.矿产资源匮乏
4.珠江三角洲经济(工业)区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和新兴电子工业基地。这与下列哪些区位条件最密切( )
①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②丰富的矿产资源 ③高科技文化水平 ④发达的水陆
交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1.C 2.B 3.B 4.C 第1题,珠江三角洲是由珠江在入海口处流速减慢,泥沙沉积而成。第2题,抓住“图中可显示”的信息,在图中只有“毗邻港澳”能够体现出来。第3题,横亘东西的南岭的阻挡,使珠江三角洲在国内的腹地狭小。第4题,本区劳动力资源丰富,科技水平高,但矿产、能源资源短缺。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只有纺织、食品、建材等工业。如今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城市密集区之一,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据此完成5~6题。
5.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城市化速度太快 B.重工业比重太高
C.水源严重缺乏 D.产业升级困难
6.为减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能源比重应减少的是( )
A.核电 B.水电
C.天然气 D.煤电
解析:5.D 6.D 第5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面临产业升级困难、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第6题,为减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可以减少能源消费中煤电的比重。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之所以迅速提高,是因为当地的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此回答7~8题。
7.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表现在( )
A.郊区城市化
B.城市人口比重逐渐降低
C.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D.涌现出大量卫星城
8.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
B.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
C.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D.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分工明确,结构差异大
解析:7.C 8.D 第7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一方面使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而非郊区城市化和出现卫星城;另一方面使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两方面综合的结果,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第8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各城市分工不明确,结构逐渐趋同。
读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回答9~10题。
9.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4.1∶55.3∶40.6,图中准确表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目前发达国家的许多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据此判断我国产业结构在近期变化趋势是( )
A.第一产业比重会有所上升
B.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
C.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D.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下降
解析:9.C 10.B 第9题,据图分析可知,图中①地区三个产业比例约为4∶32∶64,②地区约为42∶26∶32,③地区约为4∶55∶41,④地区约为68∶19∶13。第10题,据题意可知,发达国家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制造业,因此,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
一、 选择题
读图,完成1~2题。
1.珠三角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包括( )
①位置优越 ②交通便利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政策扶持 ⑤著名的侨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2.珠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城市带,该地区城际快速交通建设有利于( )
A.分散城市职能
B.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C.改善城市环境
D.延缓老城区衰落
解析:1.C 2.B 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因为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改革开放政策和著名的侨乡等条件,促使经济快速发展。第2题,城际快速交通建设有利于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以1980年工业总产值为起点),读图回答3~5题。
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劳动力导向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4.下列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厂
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D.成为我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5.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在阶段Ⅱ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 )
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C.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步丧失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解析:3.C 4.A 5.B 第3题,1990年以前,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1990年后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以发展技术导向型产业即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第4题,日用消费品加工厂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第5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缺乏矿产资源,因此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不属于产业升级的原因。随着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珠江三角洲地区原有的一些优势条件不再存在,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也逐步丧失,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同时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为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
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读图回答6~8题。
6.其中代表珠三角地区模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
B.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C.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D.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
8.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 )
A.农产品供应不足
B.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
C.劳动力短缺
D.环境质量下降
解析:6.A 7.B 8.D 第6题,珠三角城市化的模式是对外开放政策,吸引外资企业投资,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第7题,据图分析可知,四个城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第8题,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
二、综合题
9.读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和珠三角工业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中可以看出珠三角地区三大产业结构的总体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
(2)图2说明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结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
(3)轻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廉价劳动力 B.原料
C.技术 D.动力
(4)在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这对迁入地区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加快产业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B.增加就业机会
C.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
D.缓解迁入地的环境污染
(5)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也得到迅速提高,这说明一个区域的________化会对________化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珠三角地区三大产业结构的总体变化情况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相对稳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轻纺工业比重下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第(3)题,轻纺工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主导区位因素是廉价劳动力。第(4)题,产业转移会加重迁入地区的环境污染。第(5)题,据材料分析可知,珠江三角洲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也得到迅速提高,表明工业化是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力。
答案:(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相对稳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2)工业结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3)A (4)D (5)工业 城市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一、自然环境
1.范围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形
(1)基本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地貌: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中间是山脉和山地丘陵,内侧是平原。
3.气候
(1)类型:东北地区的气候为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2)热量: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
(3)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4.植被
以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并分布有冻土和沼泽。
[温馨提示]
东北地区的位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经纬度位置——最北部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最东部是我国位置最东部(135°E
以东);
(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南面临近渤海、黄海,东面临近日本海;
(3)政治地理位置——东、北、西三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相邻。
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1.土壤肥沃
(1)黑土:分布在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
(2)黑钙土:分布在松嫩平原中西部。
2.土地资源丰富
(1)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土地资源丰富。
(2)全国人均耕地量最高的地区,耕地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
(3)是我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
3.土地开发
(1)东北地区通过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并相继建立了一批国营农场。荒地的开垦使耕地面积增加,商品粮和油料、糖料基地得到扩大。
(2)注重湿地的保护,北大荒将不再开垦荒地,并对已开垦荒地要求逐步还林、还草、还湿地。
三、农业生产和布局
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1)农业结构:比较完整,其中耕作业占主导地位,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及最大的甜菜生产基地。
(3)重要林业基地:东北林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三大林区。其中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份。
2.农业布局
(1)特点:东北地区农业布局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2)分布:
①自东向西:依次为以森林为主的林农交错带,以农为主的农林、农耕、农牧地带和牧业地带。
②自南向北:依次为海洋渔业地带、农耕地带和农林牧交错地带。
四、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问题
对策
黑土
开发
生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表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注意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
林业的
发展
森林资源不断减少,覆盖率日益下降
①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②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湿地的
保护
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植物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环境日益恶化
①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②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③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温馨提示]
黑土流失还会造成泥沙下泻,使河床抬高、水库和湖泊淤积,严重影响水库效益的正常发挥,使洪涝灾害更容易发生;使平坦的地形变得沟壑纵横,不利于大型机械的耕作;地表植被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
[教材P92活动]
1.虽然我国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保护耕地,但我国的耕地保护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非农业生产占用大量耕地,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②耕地遭受侵蚀,破坏严重,耕地质量下降,良田减少。
③耕作方式不合理,土壤盐碱化严重。
④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土壤污染、板结严重。
⑤农业经营规模小,经营方式粗放,耕地单位面积产量低。
2.为了切实保护我国的耕地,应强化行政、法律等手段对耕地进行管理,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民对耕地使用和保护的积极性。
[教材P98活动]
1.(1)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物质基础;(2)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色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多,天然、健康的特色农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2.发展特色农业有助于完善以特色农产品为纽带的产业链条,将基地建设和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境全面发展,进而促进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创造就业机会,拓展增收渠道,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不同的区域可根据当地的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和培育适合本地的特色农业,加大科研投入,研发特色农产品新品种,完善特色农产品生产技术开发体系。另外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动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特色农业生产,扩大特色农业的生产规模,提高农业发展效益。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俺们家乡在20世纪中期以前,沼泽遍布,林海茫茫,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大荒原,也是一处野生动物的“天堂”——“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俺们辛勤的耕耘,家乡成为中国第一大商品粮基地。
(1)你知道“俺们家乡”在哪儿吗?
提示:东北地区。
(2)请说出“俺们家乡”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提示:地形平坦广阔,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等。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东北平原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供应基地,其发展农业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生产条件
具体表现
影响
自然条件
土地资源
耕地广阔且集中连片分布
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土层深厚
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宜农荒地多
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气候
条件
气候适宜,大部分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生长需求;热量南北差异大,降水东西差异大,有利于发展农业多种经营
森林
资源
林地面积大,森林资源蕴藏量大
为发展森林工业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草场
资源
现有草原面积占全国草原面积的9.3%,多为森林草甸草原
为发展畜牧业奠定了基础
渔业资源
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广大;有许多淡水湖泊和水库
水产资源丰富,淡水渔业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基础
工业部门齐全,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雄厚的农业机械工业,为建设东北现代化农业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交通
运输
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便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开发
历史
较晚,人口密度较小
有利于提高农业经营规模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分析区域农业发展地理条件的思路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
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
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
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2.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解析:1.C 2.B 第1题,从图中经纬度可知,图示地区为我国东北地区,从等温线数值可判断甲气温低于乙、丙;东北地区山环水绕,中间是平原;河流每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在某些自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有凌汛现象;河流主要是靠雨水补给,其径流的季节变化随降水而变化。第2题,东北地区热量条件差,生长期短,农作物一年一熟;由于人均占有耕地多,劳动生产效率高,粮食的商品率高;黑土冲刷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下图示意1978~2004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与水稻产量的变化。读图回答3~4题。
3.该地区粮食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力的提高 B.耕地面积的扩大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交通条件的改善
4.该地区粮食结构变化最可能导致该地区( )
A.土地盐渍化 B.温室效应
C.土地沙漠化 D.水资源短缺
解析:3.C 4.D 第3题,根据教材内容,市场需求量是决定农民种植什么作物、种植面积大小的决定因素,C项正确。土壤肥力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状况的因素,与粮食结构无关,A项错误。耕地面积扩大,交通条件改善,都不会影响粮食结构的变化,B、D两项错误。第4题,读图看出,粮食结构变化主要是水稻的产量增加,说明水稻种植面积增大。水稻生产量大,可能导致该地区水资源的短缺,D项正确。土地盐渍化发生在干旱地区,由于不合理灌溉造成的,A项错误。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不会导致温室效应,B项错误。水稻产区用水量大,土地水分含量高,不会出现沙漠化,C项错误。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我的家在东北 松花江上啊
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
在那青山绿水旁 门前两棵大白杨
齐整整的篱笆院 一间小草房啊 哎…
——庞龙歌曲《家在东北》
(1)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商品农产品基地,其中商品粮基地有哪些?
提示: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2)“满山遍野大豆高粱”的描述是否符合现实?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哪些?
提示:不符合现实,目前“满山遍野大豆高粱”已经被玉米、大豆所代替。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等。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东北商品粮基地特点及成因
二、农业布局
“寒暖农分异,湿干林牧全,麦菽遍北地,花果布南山”,是东北地区农业分布基本格局的形象描述。其布局情况如下图所示: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读东北地区商品粮、糖、油、棉基地县分布图,回答1~2题。
1.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不包括( )
A.松嫩平原 B.辽河平原
C.三江平原 D.内蒙古高原东部
2.东北地区的糖料作物、棉花分布位于( )
A.暖温带、中温带 B.中温带、中温带
C.寒温带、中温带 D.中温带、暖温带
解析:1.D 2.D 第1题,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包括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内蒙古高原东部主要发展的是畜牧业。第2题,东北地区的糖料作物是甜菜,喜温凉,主要分布在中温带。棉花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中南部,为暖温带地区。
黑龙江省是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据此完成3~4题。
3.该省成为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土地肥沃 B.雨热同期
C.人均耕地多 D.可垦荒地多
4.2010年该省小麦在晚种了3~5天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了近640斤/亩的好收成。小麦晚种的主要原因是( )
A.年均温偏低 B.春季气温偏低
C.春季降水偏少 D.春季积雪融水偏少
解析:3.C 4.B 第3题,黑龙江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主要是人均耕地多,商品率高。第4题,春季气温偏低,不利于小麦的播种、发芽,导致小麦播种推迟。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黑土地腐殖质丰富、土壤肥力高,有“土中之王”的美誉,且十分稀缺。东北地区有世界上三大块宝贵的黑土区之一,主要分布在松花江、辽河流域,占全国粮食总产五分之一的东北黑土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一个并不为多数人了解的严峻事实是,支撑粮食产量的黑土层却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减少了50%,并在继续变薄,几百年才形成一厘米的黑土层正以每年近一厘米的速度消失。照此速度,部分黑土层或将在几十年后消失殆尽,东北这一中国最大粮仓的产能也将遭受无法挽回的损失。
(1)东北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的单产和品质逐渐下降,影响东北甚至全国的粮食安全,河道淤塞,影响航运。
(2)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有哪些?
提示:森林资源减少、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等。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黑土利用中的问题及措施
黑土在开发前被茂密的草甸覆盖,开发后由于失去表层植被的保护,土层会出现冲刷现象,导致土层变薄、肥力下降等问题,进而会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应的治理措施主要是针对土层变薄,采取治沟、治坡、恢复植被,阻止进一步的冲刷;针对肥力下降采取培肥等措施。具体的问题及措施如下图所示:
二、林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三、湿地利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目前,甲、乙、丙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 )
A.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
B.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森林减少
C.森林减少、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
D.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
2.导致甲所在区域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 B.过度开垦
C.过度砍伐 D.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3.丙所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开辟水源,合理灌溉
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合理采伐,及时抚育
D.退耕还湿,建保护区
解析:1.A 2.C 3.D 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甲地位于大兴安岭,最主要生态问题是森林破坏,森林减少;丙地位于三江平原地区,最主要生态问题是湿地破坏;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可能为温带草原区,土地荒漠化现象较为严重。第2题,导致大兴安岭森林减少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砍伐。第3题,丙所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
施是退耕还湿、建立湿地保护区等。
中国农业分布图的判读
中国农业分布示意图主要展示我国主要农业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地区,主要考查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分布条件和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判读技巧]
1.看位置,进行区域定位
(1)依据相对位置进行定位:如图1中A地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B地位于以太湖平原为主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C地位于三江平原地区;D地位于河套平原地区;E地位于吐鲁番盆地;F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G地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2)依据经纬网及区域轮廓进行定位:如图2为东北地区,图3为新疆地区。
2.依定位,分析环境特征
结合区域定位,分析各特色农业分布区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如图1中A地地处高原,气候高寒;B地地形平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充足;C地地处平原,纬度较高,为温带季风气候;D地为冲积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E地气候干旱,年温差及昼夜温差较大;F地地势低洼,降水较多,热量充足;G地为低山丘陵地形,地势起伏较大,水热充足。
3.据特征,分析农业区位优势
主要是根据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从自然条件方面判断分析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图1中,从地形条件看,除G地外,其他特色农业区都分布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冲积平原地带,土层深厚、肥沃,水源条件较好;从气候条件看,除A、D、E三地外,其他特色农业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水热充足;从光照条件看,都具有光照充足的优势,尤其是A、D、E三地。
4.看特色,判断农业主导区位
主要是根据图中显示的区域特色农业的名称,判断分析影响此种农业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图1中A地位于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但地处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热量条件相对较好,因此热量为其主导因素;B、C两地耕地类型不同,气候为其主导因素;D、E两地均因有灌溉水源而发展起来,水源为其主导因素;F、G两地均因地形特点而形成,地形为其主导因素。
5.看分布,分析具体影响因素
主要是根据图中分布信息,判断形成原因。如图2中由生产潜力分布示意图可知,影响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降水,影响甲区域北移的因素是地形。图3中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其影响因素为水源。
[演练冲关]
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是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图乙是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大的作物是__________,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________;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空间分布的变化分别是小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米____________________。
(2)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引起农业生产格局发生改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解析:第(1)题,答案读图甲即可获得。第(2)题,从图乙中可以看出黑龙江省积温在增加,说明气候在变暖,热量条件的改善影响了三大粮食作物的分布。第(3)题,分析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分析。
答案:(1)水稻 小麦 从原有广泛分布,到仅集中在北部地区 从原有与玉米混作到东部、南部大面积分布(由中部地区向东部、南部扩展) 逐步向北部迁移
(2)热量 气候变暖,使一直制约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3)人均耕地多;地势平坦,土地连片分布,利于机械化耕作;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国家政策的支持。
东北平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市价大幅下降,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约1.6元/kg,降幅近30%,由于价格下跌,产品滞销,豆农的生产积极性大受打击,纷纷减产或转产,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读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和下图,回答1~3题。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产地
含油量
运输费用
/(元/kg)
生产成本
/(元/kg)
生产方式
国产大豆
17%
0.18
1.60
粗放式
进口大豆
19%
0.16
1.28
集约式
1.图中阴影所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有利的条件是( )
A.热量充足 B.土壤肥沃
C.沼泽广布 D.资源丰富
2.图中阴影地区代表的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分别是( )
A.春小麦、棉花 B.冬小麦、玉米、甜菜
C.春小麦、玉米、棉花 D.春小麦、大豆、甜菜
3.从表中数据分析,提高东北大豆竞争力的主要措施是( )
A.增加劳动力 B.扩大种植面积
C.加大科技投入 D.加大农业补贴
解析:1.B 2.D 3.C 第1题,东北平原由于所处纬度较高,光照和热量不足,但该地区黑土分布广泛,土壤肥沃。第2题,东北平原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而不是冬小麦(长城是我国春小麦和冬小麦的分界线),玉米也是该地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油料作物大豆和糖料作物甜菜为主。由于热量不足,东北地区不适宜种植喜高温的棉花。第3题,从表中数据可看出,国产大豆含油量低,生产成本高,生产以粗放式为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大豆品质的重要措施是加大科技投入。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回答4~6题。
4.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
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
B.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
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D.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少
5.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产业
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
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
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6.关于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抓好种植业就行
B.牧区发展生态牧业和舍饲畜牧业
C.农业区搞农产品加工经济效益差
D.应加强大豆榨油、甘蔗制糖等食品加工
解析:4.C 5.D 6.B 第4题,沼泽地过度开发,湿地破坏是东北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之一。第5题,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粮、牧、企”中的“企”是指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由“北大荒”到“北大仓”的过程,主要是土地资源的开发;东北地区最大优势是地广人稀。第6题,东北农业基地的开发以种植业为基础,还要在此基础上搞好农产品加工业,效益更好;东北无甘蔗,牧区要发展生态牧业和舍饲畜牧业。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虎林”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这是满语的译音,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虎林市总面积约9 330 km2,人口约31万。根据材料,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有关虎林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冬季寒冷漫长,无霜期较短
C.河流封冻期长,有春汛
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8.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其生产出来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 )
A.气温的日较差小
B.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
解析:7.A 8.D 第7题,虎林市所在的东北林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第8题,虎林市特有的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更利于优质产品的生产。
读我国农业十二五期间“七区二十三带”战略格局图,完成9~10题。
9.东北平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①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②光热充足,复种指数高
③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0.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图中各主产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②华南主产区要控制非农业用地规模 ③河套灌区主产区要大力引黄灌溉,扩大灌区面积 ④甘肃新疆主产区要加大农业投入,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9.C 10.D 第9题,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复种指数低,一年一熟。第10题,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因纬度较高,热量较少,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河套灌区主产区因引黄灌溉水源有限,不适宜扩大灌区面积。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季节性积雪完全融化日期等值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③④两地积雪完全融化日期可能相差( )
A.3天、8天 B.8天、11天
C.3天、11天 D.11天、16天
2.①地积雪完全融化日期晚于②地,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地形 B.海陆位置、积雪量
C.地形、积雪量 D.纬度位置、积雪量
解析:1.A 2.C 第1题,据图中等值线可知,图中③地积雪完全融化日期介于4月5日~4月10日之间,④地积雪完全融化日期介于4月10日~4月15日之间,两地之间日期可能相差最大值不超过10天。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①地与②地的纬度大体相当,①地的海拔高于②地,积雪量应较多。
3.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
B.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C.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45°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D.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桑蚕产区
解析:选B 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种植比例增加;水稻主要在辽河和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溉区;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柞蚕茧产区。
下图为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差异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4.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自北向南逐渐递减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B.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递减 海陆位置和地形
C.自南向北递减 锋面雨带的移动
D.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地形影响
5.松嫩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A.水稻种植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
6.低温内涝是松嫩平原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应对措施不包括( )
A.培育耐寒品种 B.发展大棚农业
C.扩大草场规模 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解析:4.B 5.C 6.C 第4题,应认真读图,查看年降水量线的变化,同时对应横坐标信息,从不同地区距海远近及地形等方面分析。第5题,松嫩平原农业地域类型属商品谷物农业,其生产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第6题,限制农业发展的条件主要是气候灾害,高纬温度低,另外地势低平,涝灾严重,应采取保温排水等措施,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培育耐寒品种、发展温室大棚农业等。松嫩平原应以发展种植业为主,不能扩大草场规模,而且扩大草场规模也不能应对低温内涝问题。
下表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据此完成7~8题。
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
11
33
33
31
11
11
33
33
31
22
31
31
31
11
12
31
31
11
11
11
31
11
11
11
11
7.图中所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8.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解析:7.A 8.C 第7题,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区有8处由湖泊变成了耕地,有1处由耕地变成了居住用地。湿地的减少,会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空气湿度降低、旱涝灾害增加、水生生物物种减少等。第8题,该地区位于辽宁西北部,为半干旱地区,应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二、综合题
9.随着东北三省粮食产量近年来不断提高,东北“粮仓”作为我国粮食市场“稳压器”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读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区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应制定怎样的发展策略(多选)( )
A.扩大生产规模 B.提高机械化水平
C.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D.改良品种
(3)C区域曾有“北大荒”之称,建国以后该地区大量开垦荒地,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成为“北大仓”。但现在“北大仓”却不再开垦荒地,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题,A地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都促进了水稻的发展。第(2)题,美国的玉米带出产的玉米产量高,品质优,生产效率高,其生产措施值得借鉴。第(3)题,从湿地的生态功能角度分析思考。
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
(2)ABCD
(3)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对于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