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常见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张小萍04.3一、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三、几种基本化学实验操作1、药品的取用和保存2、物质的称量和量取3、物质的加热4、仪器 的装配及装置气密性检查5、物质的溶解6、过滤7、玻璃仪器的洗涤药品的取用:
①取用化学药品要严格做到“三不”,即:不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尝药品的味道,不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②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取用粉末状固体用药匙,取用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或直接倾倒(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③取用没有注明用量的药品时,应取最少量,即:液体为1-2毫升,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④药品取用后应立即盖紧瓶塞,标签向外,放回原处。药品的称量:
固体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称量值大于10.0g(也有的为5.0g)时需用砝码;称量前要擦净托盘,校正零点,并在两个托盘内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有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要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里称;称量物一律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称量时应按先大后小的顺序用镊子夹取砝码,不能直接用手取砝码;称量结束后,应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游码拨回零处。②液体则用量筒量取,量筒的规格有许多种,选用时应按所取的液体体积小于或等于量程,以减少量取时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放平稳,并使视线、刻度和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作配制溶液或贮存液体的容器。 V1读数偏大(虎)
V2正确读数
V3读数偏小(羊)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蒸发皿。
可间接加热(要垫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
加热试管内的固体时,试管口必须略向下倾斜,以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冷凝成水珠后倒流回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液体量不得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要用试管夹并由下而上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成45°角,同时要用外焰加热,管口要对着无人的方向。装配仪器的顺序:由下到上,从左到右
试管等与带塞导管;橡胶管与玻璃管气密性检查:热膨胀法过滤的方法:
过滤时要掌握“六个字”的操作要领,即:“一角”——滤纸折叠的角度要与漏斗内壁的圆锥角度相吻合;
“二低”——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盛悬浊液的容器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一端要靠在滤纸三层处;漏斗下端的斜口要紧靠容器的内壁。 玻璃仪器的洗涤:
实验中用过的玻璃仪器原则上都要进行洗涤。洗涤时要用试管刷,一般用水洗。对难溶的固体一般可先加稀盐酸溶解,再用水洗。只有当内壁上附着的水均匀了,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不控水珠),才算洗净。洗净后的开口容器一般要倒放。实验中的安全措施:
化学药品有的有毒,有的有腐蚀性,有的易燃易爆,因此,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做到安全第一。首先,要严格控制药品的用量,擅自增加药品的用量不仅会造成浪费,而且还会增加实验的危险性。其次,要在实验之前采取一些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如:在使用酒精灯时,可先将抹布用水浸湿,万一酒精洒到桌面上引起燃烧可以及时用湿抹布将其扑灭。最后,要注意提高自身处理各种意外伤害事故的能力。如:使用浓酸、浓碱时,万一不小心溅到眼睛、皮肤、桌面上,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妥善加以处理。C1.下列药品必须用镊子取用的是( ) A.高锰酸钾 B.食盐
C.大理石 D.稀硫酸2、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手持试管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 B.用一个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C.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在容器口上方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D3、称量一个烧杯的质量,下列记录的数据可能正确的是( )A.60.3克 B.60克
C.60.30克 D.60.300克A4、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的原因是( )A.防止酒精挥发引起中毒
B.防止酒精自燃C.防止酒精挥发后灯芯上留下水
D.防止灯芯被沾污防止酒精挥发引起中毒
5.下列仪器可直接加热的是( )A.烧杯 B.烧瓶
C.试管 D.量筒CC6.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 )A.内壁上有少量水珠 B.内壁的水成股流下C.玻璃仪器内外透明 D.内壁上附着的水均匀地形成水膜
7.实验中若没有说明用量,应该取最少量,固体应取( )A.2ml B.l-2g
C.l-2ml D.盖满试管底部
8.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若称量过程中指针向右偏移,此时应( )A.加砝码 B.加药品
C.减少药品 D.调节两边的螺母DDB9.某同学用量筒量取20mL溶液,读数时视线由上往下俯视,则所测得的读数与实际体积相比(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估计A10、在实验室里不能用火焰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
A、燃烧匙 B、蒸发皿 C、试管 D、烧杯
1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实验室里进行如下操作,其中做法正确的是 ( ) A、甲做完实验后,将剩余试剂倒回原试剂瓶中 B、乙直接用手拿块状药品装入试管中 C、在无药量说明的情况下,丙取用稀硫酸时,量 取2毫升 D、排水集气时,丁将导管伸入集气瓶的底部DC11、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时应用( )
A、镊子 B、玻璃棒 C、药匙或纸槽 D、直接倒
12、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酒精灯的灯焰上,待1秒-2秒钟后取出来,可以观察到火柴梗最先炭化的部分是在灯焰的( )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D、中上部CA13、下列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用排水法将氢气收集在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倒放在桌上 B、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用向上排气法收集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
D、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靠近试管口处要放置一小团棉花B14、试讨论下列情况下,称量物的实际质量与托盘天平读数之间的关系。
(1)未使用游码时,将已处于平衡状态的称量物与砝码调换的位置,此时天平的指针有何变化?
(2)欲称量5.1克食盐(1克以下用游码),称量时将托盘的位置弄颠倒了,当天平达到平衡时称得的食盐质量为多少克?(1)仍指向零点(2)4.9克15、指出下图操作中的错误,并说明错误操作将引起的后果再见课件24张PPT。化学实验设计实验室制气体的一般思路一、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确定反应的发生装置。 二、根据生成的气体的性质确定
收集装置 综合性气体制备实验的设计一般是先除杂,后干燥 气体进行性质实验的设计 CO2——石灰水(可除杂) HCl ——AgNO3溶液 (可除杂)
H2O—— 无水CuSO4
CO —— 灼热氧化铜 常用的气体验证装置“长进短出”“大进小出”气体验证:(1)气体的干燥N2、H2、O2、CO、SO2、HCl、CO2N2、H2、O2、CO、NH3洗气瓶:长入短出干燥管:大进小出气 体 除 杂水强碱溶液、NaOH溶液灼热的铜网灼热的氧化铜注意:不减少被净化的气体的量,不引进新 的杂质,水蒸气一般在最后除去1. 如下图所示,该装置有洗气、检验及储气等多种用途。(1)若用此装置来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时,在锥形瓶内应该盛放的试剂是?? (2)若要验证氢气中是否混有氯化氢气体,锥形瓶内应该盛放的试剂是????? ???? (3)若用来收集气体,当气体从b端通入时,能收集到的气体可以是???????? 。浓硫酸硝酸银溶液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氢气[练习]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试回答: (l)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①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
②若用C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进气口应为?????,原因是????,③为了验证硫化氢的水溶液呈酸性,可以将该气体通入装置D,D中所盛的试剂应该是???????,现象是???????? ④做上述实验时,为了防止多余的硫化氢逸出污染环境,可以将其通入装置E吸收,E中的试剂应该为????????? ???溶液下图(1)连接A装置的U型管一端的电极应接电源的 极,该气体除用排水法收集外,还可以采用 收集。(2)装置C中的液体是 ,起 作用。(3)装置D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下图中多余的装置是 ,原因是 。水铜锈的主要成分是铜绿[Cu2(OH)2CO3]为了研究生锈条件,某学生做了如下实验。一个月后发现B中的铜丝缓慢生锈,且水面处生锈较为严重。而A、C、D中的铜丝基本无变化。试根据图中铜丝生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铜生锈所需的条件实际上是铜与 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2)写出广口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铜生锈生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为 。(4)铜和铁相比, 更易生锈,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左图可模拟自然现象形成喷泉。实验时,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止水夹f,烧瓶中的液体b即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冲满烧瓶。关于a和b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H2,b为H2O
B、a为O2,b为NaOH溶液
C、a为CO,b为NaOH溶液
D、a为CO2,b为浓NaOH溶液D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可以和制取 的装置相同。(2)氨气可以用 法收集,收集氨气的集气瓶必须十分干燥,这是因为
。
(3)现欲制取一瓶氨气,除已有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铁架台(附铁夹)外,要完成该实验,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 。 氧气向下排空气氨气极易溶于水酒精灯初中化学实验混合物分离(一)物理方法
1.1过滤法
原理:把不溶于固体的液体与液体通过过滤而分开的方法称为过滤法。
1.2结晶法
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练习1、
下列混合物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来分离的是( )
A、CaCO3 CaO
B、NaCl KNO3
C、NaNO3 BaSO4
D、KCl KNO3C练习2、
下列混合物适宜用结晶方法分离的是( )
A、NaNO3 Na2CO3
B、NaNO3 NaCl
C、NaOH Mg(OH)2
D、NaCl BaSO4B化学方法
原理:
(一)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
物反应
(二)反应后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三)反应后恢复原物状态
(四)操作方法简单易行2.1沉淀法
练习3、
下列物质不可用沉淀法除去杂质的是( )
A、KNO3 [Ba(NO3)2]
B、NaCl [KNO3]
C、NaNO3 [Na2CO3]
D、Ca(NO3)2 [AgNO3]B2.2气体法
练习4、
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适宜用气体法除去的是( )
A、NaNO3 [Ba(NO3)2]
B、NaCl [Mg(OH)2]
C、KNO3 [K2CO3]
D、 Na 2SO4 [MgSO4]
C2.3置换法
练习5、加入下列哪些物质可以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杂质硫酸铜( )
A、Zn B、Fe C、Cu D、Mg
练习6、将混有少量铁粉和锌粉的硫酸铜晶体溶于适量的水中,充分净置过滤,结果是( )
A、滤出混杂在其中的铁粉
B、滤出混杂在其中的铁粉
C、滤出了一些铜粉 D、什么也没滤出BC2.4吸收法
2.5加热法
(三)综合法
1、物理方法综合
2、化学方法综合
物理与化学方法综合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含有少量的杂质,分别用什么试剂可以将括号内的杂质除去(只要求写所加物质的名称或方法及化学方程式)
(l)CO (CO2) ;
(2)KCI (KCIO3) ;
(3)KNO3 (KCI) ;
(4)NaCI (Na2CO3) ;
(5)FeSO4 (CuSO4) ;
(6)NaOH [ Ca(OH)2 ] ;
(7)Cu(NO3) 2 (CuSO4) ; 例举浑浊的河水变为饮用水的三种方法a粗盐提纯实验设计、各步操作的方法b写出用粗盐配制500克0.9%生理盐水的步骤、操作方法。b课件26张PPT。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2、实验室制氢气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1。选药品2。选反应装置3。选收集装置
4。验满实验室制取气体应从哪些方面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反应原理实验室制取气体选用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从所给图中选出制氧气、氢气的装置,并解释原因。①试管口未向下倾斜,使试管
口形成的水倒流回试管底部
②给试管加热前未预热
③酒精灯焰心接触灼热的试管
④铁夹夹在试管的中间,使试管受热不均该实验中,导致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启普发生器了解:
1、结构
2、原理
3、使用条件
4、优缺点左图是几种制取氢气的装置,其中具有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功能的装置是哪几种?如果用以下装置制取氢气:
1)若制取少量氢气,选择 。
2)若一次性制取较多氢气,选择 。
3)随时开始随时停止的实验装置是 。12、34改正下列制取气体装置中的错误,说明原因。制氧气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要用酒精灯加热。伸入试管内的导气管应刚露出胶塞 制取CO2 长颈漏斗应该插入液面以下。伸入反应容器中的导气管不宜过长。实验室收集气体选用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从所给图中选出收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装置,并解释原因。(1)(2)(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气体的常见装置如图:[练习] 1.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常用作氧化剂、消毒杀菌剂和漂白剂。在少量催化剂(如MnO2)作用下,它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若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可采用实验室制 气体的反应装置,主要理由是 。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制气体氢气2.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CH4)气体,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制甲烷时,气体的发生装置与实验室制 气体的发生装置相同,气体的收集可选用 法。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氧气3、实验室制取下列两种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和消石灰共热制取氨气(NH3),选择气体发生装置跟制(填氢气或氧气) 一样的装置。
4、实验室用硫化亚铁(块状固体)跟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硫化氢溶于水生成氢硫酸。制硫化氢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跟制(填氧气或氢气) 一样的装置;收集时,选择 法。氧气氢气向上排气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制取可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的氯气(Cl2),问制取氯气可选用以下哪种反应装置,说明理由。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氯气(Cl2)收集并测量气体体积排气法收集有毒气体尾气处理装置(1)点燃法
(2)吸收法
(3)回收用左图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b端通入气体的密度一定 (填“>”“<”或“=”)空气的密度 .<下图是收集R气体并对它进行尾气处理的正确装置,由图中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正确的一组是( )C验 满1、排水法: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2、排气法:
A、氧气——带火星木条在瓶口复燃
B、CO2——点燃的木条在瓶口立即熄灭
注意:排气法验满一定要在瓶口 ,可燃
性气体不能用点燃法验满实验室制气体的一般思路一、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确定反应的发生装置。 二、根据生成的气体的性质确定
收集装置 验 纯以氢气为例:实验设计:选用下列合适的仪器和用品,组装成一个能随时控制氢气的发生和停止装置图。,简要说明使用方法并画出同学们 —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