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1-12 19:16:00

文档简介

一.基础知识
1.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执拗( ) 憔悴( ) 馈赠( ) 真谛( )
璀璨( ) 镶嵌( ) 千山万壑( ) 狼籍( )
咫尺( ) 吞噬( ) 萧瑟( ) 干涸( )
2. 用下列词语造句:
(1)盛气凌人:
(2)美味佳肴:
(3)精巧绝伦:
(4)自不量力:
3. 把下列反问句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①反问句: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②反问句: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③反问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④反问句: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4.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引用数据,请体会下列各种不同句子的作用。
(1)直抒胸臆的句子:
①“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用数据的句子。
“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议论性的散文不同于抒情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这种文体主要使用_______这种表达方式,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通篇有论述的理路,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但是它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文段阅读:(课外阅读)
(一)
不过,我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为生之艰辛与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方法。我自认为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不多,我就越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6. 上文段表现的中心意思是( )
A. 珍惜时间,热爱生命。 B. 珍惜时间,享受生活。
C. 珍惜生命,享受乐趣。 D.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7. “我”对随时告别生命,毫不惋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一句中,“方法”指的是( )
A. 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 B. 对生活的关心
C. 增加生命的分量 D. 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
9. “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你认为这“丰盈充实”应该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诗中赞扬的是为祖国争取“民主自由”的精神;雷锋同志也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从诗句和雷锋的话中,你认为他们对生活态度的认识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表述。
答:
(二)
很久以前,在一个漆黑的秋天的夜晚,我泛舟在西伯利亚一条阴森森的河上。船到一个转弯处,只见前方黑黝黝的山峰下面,一星火光蓦地一闪。
“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
“谢天谢地!”我高兴地说,“马上就到过夜的地方啦!”
船夫扭头朝身后的火光望了一眼,又不以为然地划起桨来,“远着呢!”
我不相信他的话,因为火光冲破朦胧的夜色,明明在那儿闪烁。不过船夫是对的,事实上,火光的确还远着呢!
我们在漆黑如墨的河上又划了很久。一个个峡谷和悬崖,迎面驶来,又向后移去,仿佛消失在茫茫的远方,而火光却依然停在前头,闪闪发亮,令人神往——依然是那么近,依然是那么远……?
现在,无论是这条悬崖峭壁的阴影笼罩的漆黑的河流,还是那一星明亮的火光,都经常浮现在我的脑际。在这以前和在这以后,曾有许多火光,似乎近在咫尺,不止使我一个心驰神往,可生活之河仍然在那阴森森的两岸之间流着,而火光依旧非常遥远。因此,必须加劲划桨……。
然而,火光……毕竟……毕竟就在前头。
11. 给下面划线字注音。
蓦地 朦胧 咫尺 闪烁
12. 文中第一个省略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依然是那么近,依然是那么远”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短文中的“火光”是指( )
A. 温暖 B. 光亮 C. 火焰 D. 希望 E. 对生活的关心
15. “在这以前和在这以后”一句中“这”指代的是( )
A. 火光 B. 我的脑际 C. 河流 D. 这次夜航
16. 写出短文中的几个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17. “因此,必须加劲划桨……”的深刻含义是( )
A. 想到对岸,加大力度划桨。
B. 火花遥远,加快速度划桨。
C. 生活之河依然流着,火光依旧遥远。
D. 要想实现愿望,获得成功,必须努力拼搏。
18. 下面句子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我们在漆黑如墨的河上划了很久。
B. 一个个峡谷和悬崖,迎面驶来,又向后移去,仿佛消失在茫茫的远方。
C. 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
D. 火光像在引逗我们,一闪一亮的……
19. 从文中找出描写夜航漆黑恐怖的词语(至少4个以上)。
20. 本文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因为它的记叙篇幅长,你认为对吗?如不对,请说明理由?
答:

三. 课外延伸:
1. 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最后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濒临干涸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
【试题答案】
1.2. 略。
3. ①陈述句: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②陈述句:谁也不能断言那些狼籍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
③陈述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反问句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也更强烈。
④陈述句:你曾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反问句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4. (1)①作用: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②作用: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逝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③作用;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振聋发聩。
(2)作用:一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正是这种盲目行为,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
5. 议论 议论性的 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彩。
二. (一)6. A 7. 生之本质在于死 8. B
9. 多关心生活
10. 生命是有限的,也是可贵的,要使生命过得有意义,就必须对社会对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12. 省略对火光状态的描摹
13. 看起来很近,而实际上却很远
14. D 15. D
16. 时间:很久以前,在一个漆黑的秋天的夜晚。
地点:西伯利亚一条阴森森的河上。
人物:我、船夫
事件:夜航
17. D 18. A
19. 漆黑 阴森森 黑黝黝 漆黑如墨
20. 不对。本文是通过记叙进行说理。
三. 1. 示例:我今年整整100岁了,小时候,家就住在罗布泊湖畔,那时候,罗布泊碧波万顷,我跟小伙伴常常撑小船在湖面上转悠呢。我们看野鸭在水面嬉耍,我们听小鸟在空中歌唱,啊,那时候,阳光那么明媚,天空多么美丽,湖面多么广阔!听老人说,塔克拉玛干沙漠多么可怕,那还远着呢,我们这里可是神仙住的地方。一排排胡杨林,像绿色的长城,遍地绿草,牛马成群,夏熟时节,田野里翻滚着金黄的麦浪,家家过得挺殷实,新疆是个好地方,咱罗布泊也是个好地方。
可是好景不长,我25岁那年,就是1925年吧,国民党政府不知为什么,偏要将塔里木河改道,让河水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那年头,我年轻力壮,也被拉去当河工,又打坝,又开河。塔里木河改道了,我们庄上断了水,风沙飞扬,田没法种了,日子没法过了,只得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园。新疆解放了,将塔里木河河道改了过来,听说我老家那一带又好了一阵。你问我如今罗布泊为什么消逝得无影无踪,唉,那会儿人傻呀,根本不知道什么生态不生态,建设边疆,热情是挺高的,队伍浩浩荡荡开来,地质队又发现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许多矿藏,开垦农田,开矿办厂,好不热闹,耕地要水,开矿要水,这里修水库,那里修引水渠,河水哗哗流淌,流向农田,流向矿山,真有欣欣向荣的气象。可想不到,塔里木河下游遭了殃,罗布泊水域一天天缩小,最后完全枯干了。前不久,我给考察队当向导,到过小时候住的地方,那里连棵草也不见,连只鸟也不见,更不要说胡杨林了,望着成片倒塌的胡杨林,我心疼啊,那胡杨树我也亲手栽过,祖祖辈辈的汗水都白流了!望着茫茫沙漠,我心疼啊,我蹲下去抓了把黄沙,对考察队员说,你们想象不到吧,80年前,这里曾是我童年的乐园啊。
2.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