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16周牛顿运动定律培优试题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16周牛顿运动定律培优试题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1-18 08:3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周 牛顿运动定律
(测试时间:45分钟,总分:7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B.木块在桌面上对桌面向下的压力,是由于木块受到重力而产生的
C.桌面受到的压力与木块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使得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答案】D
2.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牛顿等许许多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了巨大贡献。以下选项中符合伽利略和牛顿观点的是
A.两匹马拉车比一匹马拉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力越大则速度就越大
B.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
D.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答案】B
【解析】A项,物体速度与其受力没有直接关系,故A错误;B项,设人起跳前一瞬间车速为v,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起跳后,人在水平方向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而车厢在做加速运动,车厢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大于人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则人会落在起跳点的后方,故B正确;C项,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没有关系,故C错误。D项,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受力平衡,说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也是“自然状态”,故D错误。
3.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运动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质量为M的小孩单独从滑梯上滑下,加速度为a1;该小孩抱着一只质量为m的小狗再从滑梯上滑下(小狗不与滑梯接触),加速度为a2,则a1和a2的关系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设滑梯倾角为θ,小孩与滑梯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即下滑的加速度为,则可知加速度a与质量m无关,所以选项D正确。
4.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行驶,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以前,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大
B.在t1时刻以后,乙车的加速度比甲车的大
C.在0~t1时间内,甲车所受合力大于乙车所受合力
D.在0~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B
5.如图所示,自由落体的小球从它接触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到最短过程中,小球速度、合力、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小球一接触弹簧就做减速运动
B.小球一直做匀加速运动
C.合力先变小,后变大
D.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C
6.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
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路程越长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答案】BC
【解析】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的量度,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A错误,B正确;车速越大,所需制动距离越大,与物体惯性的大小无关,所以C正确,D错误。故选BC。
7.如图是某些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形成图(甲)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
B.形成图(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
C.形成图(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
D.形成图(丁)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
【答案】BD
【解析】A.甲图a?F图象纵轴有截距,表明F=0时小车加速度不为零,即小车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加速度,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故A错误;B.乙图a?1/M图象纵轴有截距,表明小车质量无穷大,即1/M为零时,加速度不为零,说明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故B正确;C.丙图a?F图象加速度与拉力成正比,说明刚好平衡了摩擦力,C错误;D.丁图a?1/M图象横轴有截距,加速度为零时质量不是无穷大,说明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D正确。故选BD。
8.如图1所示,一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小物体,小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对小物体施一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小物体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F与物体位移x的关系如图2所示,a、b、c均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c
B.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D.物体从开始运动到离开弹簧的过程经过的时间为
【答案】AD
弹簧的劲度系数:,加速度:,故C错误;从物体开始运动到离开弹簧过程,物体的位移为:c,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得:,解得运动时间:,故D正确。所以AD正确,BC错误。
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12分)
9.(6分)如图为“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和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沙和沙桶的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质量为M。实验中将沙和沙桶的重力作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
(1)实验前,在进行平衡摩擦力的操作时,下列注意事项正确的是_______。
A.应该让小车连接纸带并穿过打点计时器
B.必须让小车连接沙桶
C.纸带和沙桶都应连接
D.纸带和沙桶都不能连接
(2)现保持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探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是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每隔4个点选一个计数点,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通过实验得到多组加速度a、质量M的数据,为了方便准确地研究二者关系,一般选用纵坐标为加速度a,则横坐标为_________(填“M”或“”)。
【答案】(1)A (2)0.20 (每空2分)
10.(6分)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电源再释放小车
D.“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一条件如不满足,对探究过程不会产生影响
(3)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是0.1 s,图中长度单位是cm,由此可以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如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画出a-F图线,表明实验的问题是________。
(5)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说明两个同学做实验时______取值不同。它们的大小关系为乙____丙。(填大于或小于)
【答案】(1)控制变量法 (2)BC (3)0.46 (4)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没有完全平衡掉摩擦力 (5)小车质量 小于(每空1分)
车仍然可以在轻推下保持匀速运动,所以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B正确;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实验中要先接通电源,然后释放小车,故C正确;实验中必须满足“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否则重物的重力不能当作小车的合外力,实验不成立,故D错误;故选BC;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4)当F不等于零时,加速度仍然等于零,物体还未开始加速运动,知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彻底;
(5)a–F图线的斜率表示质量的倒数,可知两同学做实验时选择物体的质量不同,乙图线的斜率大于丙图线的斜率,则乙的质量小于丙的质量。
三、计算题(共3小题,共34分)
11.(9分)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1.0 kg的物体。物体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5,现用轻细绳将物体由静止沿水平方向拉动。拉力F=10.0 N,经时间t=4.0 s绳子突然断了。(g=10 m/s2)求:
(1)绳断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2)物体运动的总时间。
【答案】(1)30 m/s (2)16 s
12.(12分)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12 m/s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到小木块刚好停在长木板的右端,小木块的大小忽略不计。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小木块的质量为m1=2 kg,木板的质量为m2=4 kg。g=10 m/s2。求:
(1)小木块在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2)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a=F合/m,意思是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成反比。请求出小木块在木板上滑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3)长木板的长度是多大?
【答案】(1)2 N (2)1 m/s2 (3)54 m
(3)设木块的加速度为a1,木板的加速度为a2
对木板:(2分)
解得a2=4 m/s2(1分)
则木板的长度:。(3分)
13.(13分)如图(a),用升降机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上搬运重力为30 N的物体,物体相对升降机静止。若物体所受弹力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求:(取)
(1)秒内,物体的加速度;
(2)秒内,物体的位移大小;
(3)秒内,物体的位移大小。
【答案】(1)(2)(3)
【解析】(1)依据牛二定律,解得;(2分)
(2)依据运动学公式,解得,(2分)
做匀速运动,位移;(1分)
(3)依据位移关系匀加速,(1分)
匀速的位移,(1分)
匀减速的位移,依据牛二、牛三定律,,(2分)
,解得,故,(2分)
所以位移:。(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