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人教版第3课 盛唐气象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_____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________和_______。
2.手工业: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的水平。闻名中外的_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3.商业:都城_______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_________的大都会。垦田曲辕犁筒车唐三彩长安国际性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4.____________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______两族的友好关系。
5.唐太宗实行_______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________”。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6.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风貌。唐蕃和亲汉藏开明天可汗昂扬进取积极向上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7.唐诗:______是我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传世的诗歌有___________多首。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书法绘画: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_________、柳公权和欧阳询等。唐朝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著名的画家有_________、吴道子等。唐朝50000李白杜甫白居易颜真卿阎立本1.右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
2.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被称为世界工艺珍品的是( )
A.青花瓷 B.冰裂纹瓷器
C.唐三彩 D.白瓷CC3.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这位密切了唐蕃关系、受到汉藏两族人民尊敬的唐朝公主是( )
A.文成公主 B.蔡文姬
C.王昭君 D.金城公主A4.唐太宗被各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唐朝国力强大
B.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太宗本人的素质很高
D.唐朝的经济繁荣
5.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在( )
A.唐朝 B.隋朝 C.秦朝 D.汉朝BA6.(2016·重庆)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今年2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A7.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见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子天王图》。《送子天王图》的作者是( )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赵孟B8.材料一:
材料二:邢窑生产的白瓷“类银似雪”,质量很高。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唐·陆龟蒙《秘色越瓷》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1)请写出材料一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的名称。
曲辕犁和筒车。
(2)唐朝发达的手工业中制瓷业尤为突出,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两种瓷器?
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
(3)据材料三,指出开元盛世有哪几个方面的表现。
人口众多,仓廪丰实,社会安定。9.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 )
①蜀锦色彩艳丽、冠于全国 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妇女不能参加骑马、打球、射箭等活动
④社会风气兼容并蓄,充满活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D10.右边是唐朝长安城平面图,下列关于这座城市的表述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城内有专门的居民住宅区和商业区
B.全城街道整齐,人口上百万
C.不允许外国人在城内居住
D.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C11.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中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说明唐与吐蕃的关系为( )
A.和同为一家 B.设立军事机构管辖
C.武力征服关系 D.战争对抗关系A12.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打算举办一期“隋唐书画展”。下列人物作品可以参展的是( )
①颜真卿 ②王羲之 ③柳公权 ④吴道子
⑤阎立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C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盖恩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仇敌。”
材料二(1)材料一表明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问题上实行怎样的政策?
开明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图一中吐蕃使者为什么来求亲?求亲结果如何?这有什么重要意义?
原因: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结果:唐太宗同意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意义: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3)材料二图二人物后来也嫁到吐蕃,这对唐蕃关系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已经“和同为一家”。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材料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材料三: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
(1)材料一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他的创作风格是怎样的?
李白。诗仙。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2)材料二的作者是谁?生活在什么时期?后人分别尊称他和他的诗为什么?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诗圣”;“诗史”。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他的创作风格是怎样的?
白居易。平易近人,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