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1-17 21:5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人教版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遣唐使
1.背景:唐朝时期,中国和_______的交流非常频繁。
2.概况: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___________”。
3.作用:他们把唐朝先进的_____、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________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遣唐使制度日本社会鉴真东渡
4.概况: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_____。
5.影响:鉴真在日本传授_________,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__________________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鉴真佛经中日文化交流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6.新罗强盛以后,派遣____________________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仿唐制建立了___________,采用_________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的_______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使节和大批留学生政治制度科举制音乐三、玄奘西行
7.概况:贞观初年,高僧_____西行前往_____取经。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_____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8.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_______》,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____________及社会风俗,是研究_____________的珍贵文献。玄奘天竺佛教大唐西域记山川风物中外交流史1.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右图为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展现的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入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  )
A.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B.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玄奘西行去印度求取佛经
D.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A2.(2016·扬州)唐代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  )
A.天竺 B.波斯
C.新罗 D.日本
3.日本的唐招提寺在每年的6月5日,即鉴真忌辰的前一天举办纪念法事。而只有在这一天,平日难得一见的国宝“鉴真和尚坐像”才会和公众见面。鉴真东渡日本发生在(  )
A.隋朝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朝时期 D.宋元时期DC4.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  )
A.儒家思想 B.建筑艺术
C.佛学经典 D.活字印刷
5.今天的印度半岛在唐朝时被称为(  )
A.波斯 B.大食
C.大秦 D.天竺DD6.(2016·湘西州)2015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印度总理莫迪访华,莫迪的访华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早在唐朝我国就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使者,他是(  )
A.班超 B.玄奘
C.鉴真 D.张骞
7.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  )
A.《金刚经》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史记》BB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穆罕默德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
唐朝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对外政策开放,对外交通发达。
(2)材料二中的人物塑像是谁?“盲目航东海”指的是什么事件?“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
鉴真。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坚持东渡日本。表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
①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②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③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注意吸纳其他民族、国家的优秀文化,为己所用。9.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会谈在G20峰会闭幕后的5日晚举行。习近平强调,双方应该排除干扰,推动中日关系早日回到正常发展轨道。中日交往可谓是历史悠久,早在唐朝,中日交往便十分活跃。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与日本相互学习,中国也向日本派遣留学僧
B.遣唐使包括使节、留学僧和留学生
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D.日本学习了唐朝的先进文化A10.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C11.下列各项中,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点(  )
①都是唐朝僧人 ②都是去国外求真经 ③都有顽强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④历经艰难险阻后都回到祖国 ⑤都是中外友好交往的使者
A.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B12.在这本书之前,印度历史几乎是一片空白。到了近现代,印度一些重要的历史遗迹如王舍城、那烂陀寺等都是根据这本书的记载而发掘的。这本书最有可能是(  )
A.《西游记》 B.《马可·波罗行纪》
C.《大唐西域记》 D.《史记》C13.唐朝时,我国与各国间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是(  )
①中国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②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④唐朝疆域比过去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A14.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
①唐蕃和亲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华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A15.认真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是唐朝与哪个国家友好交往的杰出使者?有什么突出的历史贡献?
玄奘。天竺。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著有《大唐西域记》。
(2)图二这尊坐像中的人物是唐朝时期的哪位高僧?他为什么至今一直受到日本人的尊敬?
鉴真。他东渡日本后,传播佛教及中国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3)上述图片中的这两个人有哪些共同之处?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经历中得到什么启示?
共同之处:他们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经艰辛,具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等。启示: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只有经得起挫折和磨炼才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