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习题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习题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1-17 22:0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人教版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族: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____临潢府。阿保机建国后,________,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_______,史称西夏。元昊仿效__________,订立____、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西夏文字。耶律阿保机上京发展生产元昊兴庆府唐宋制度官制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3.战:______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______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____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4.和: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____,史称“_________”。
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宋真宗澶州城寇准岁币澶渊之盟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5.战:_____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6.和: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合约,_____向宋称臣,
宋给西夏_____。议和后,宋夏边界__________。元昊元昊岁币贸易兴旺1.一个英俊的少年骑着白马沿辽河东行,来到上游的木叶山,遇见一个乘青牛的美丽少女。两人互相爱慕,结为夫妻。传说他们就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契丹族的祖先。公元10世纪初,统一了契丹各部的首领是(  )
                
A.成吉思汗 B.耶律阿保机
C.元昊 D.完颜阿骨打B2.契丹,一个剽悍的民族,在《魏书》中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公元916年建立起政权,雄踞中国北方,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
A.吐蕃 B.西夏
C.辽 D.金
3.据藏文史料记载:夏尔巴人是历史上西夏政权的党项羌人的后裔。西夏政权的建立者是(  )
A.耶律德光 B.完颜阿骨打
C.元昊 D.兀术CC4.由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作家党益民十年精心打造之力作《石羊里的西夏》(右图),是第一部全程演绎西夏历史、解密西夏覆灭的长篇小说。西夏政权的都城是(  )
A.兴庆 B.汴京
C.会宁 D.临安A5.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有一段描写丐帮帮主乔峰与群雄相斗的惨烈文字,导火索是群雄发现了乔峰是契丹人的身世。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丐帮帮规不允许契丹人做帮主
B.当时契丹与北宋冲突加剧,双方处于战争状态
C.因为乔峰欺骗了大家
D.有人嫉妒乔峰,想找借口把他除去B6.杨家将抗辽保宋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下列关于宋辽关系的表述有误的是(  )
A.宋辽在澶州先战后议和
B.寇准劝说无效,宋真宗拒绝前往澶州抗辽前线
C.宋辽和议,史称“澶渊之盟”
D.和议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期的和平B7.辽、北宋、西夏建立后,时战时和,关系错综复杂。下列有关辽、北宋、西夏的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北宋建立 ②元昊称帝 ③耶律阿保机称帝
④宋夏和议 ⑤澶渊之盟 ⑥澶州之战
A.③①②⑥⑤④ B.②①⑤⑥③④
C.③①⑥⑤②④ D.①②④⑥③⑤C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寇准固请幸北城,曰:“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
帝乃命进辇。既至,登北城门楼,张黄龙旗,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材料二:大宋皇帝致誓书于……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两个政权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帝”“大宋皇帝”指的是谁?
辽和北宋。宋真宗。
(2)材料一中的“城”是哪里?所指事件结果如何?
澶州。宋军打退辽军,宋与辽议和。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有何积极影响?
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宋辽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双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9.“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描绘的是我们北方哪个少数民族的生活(  )
A.西夏 B.契丹
C.党项 D.女真族
10.“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轼: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融合加强 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岳家军的抵抗BC11.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是(  )
12.史书上常提到的“榷场”是指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边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位于甘肃一带的榷场主要交易双方应该是(  )
A.辽和北宋 B.唐与辽
C.金与南宋 D.北宋与西夏CD13.宋、西夏、辽是多民族纷争和融合的时代。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了各民族风俗的丰富多彩,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不息C14.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的焦点话题之一,而加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谐,则更是事关国家统一、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下面是对我国唐宋时期与少数民族关系进行的探讨,请你参与进来。
【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
(1)列举两例唐朝时期与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史实。
①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②唐肃宗时,唐蕃会盟,并建立会盟碑。【宋朝——先战后和的民族关系】
(2)请举出宋朝与少数民族“战与和”的事例各一项。
①战:辽与北宋的澶州之战(北宋与西夏的战争);
②和:澶渊之盟(宋夏议和)。
(3)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维持和平关系有什么意义?
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贸易往来频繁,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 【深入探究】
(4)通过对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探究,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民族关系?
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虽然民族间有过冲突和战争,但和平友好是民族交往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