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习题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习题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1-17 23:0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人教版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红楼梦》
1.概况: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
2.简介:《红楼梦》以贵族青年_______与_______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___________的奢靡和丑陋,从而揭示了___________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曹雪芹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统治阶级封建社会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3.昆曲:
(1)简介:昆曲,又称_________、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________时,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________》。
(2)顶峰:_______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洪昇的《_________》、孔尚任的《_________》这两部政治历史剧,内容感人,情节跌宕,词曲雅致,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3)衰落: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___________,昆曲逐渐走向衰落。昆剧明朝牡丹亭清朝长生殿桃花扇现实生活4.京剧的形成:
(1)1790年,来自南方的____________先后到北京献艺。
(2)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全新的剧种“________”,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________”。四大徽班皮黄戏京剧1.目前全国共有三处曹雪芹纪念馆,其中北京的纪念馆坐落于北京植物园(原海淀区四季青乡正白旗村所在地),被专家普遍认为是他晚年著书之处“西山黄叶村”。曹雪芹在此处所著之书是(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D2.(2016·玉林)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
A.《秦中吟》 B.《红楼梦》
C.《牡丹亭》 D.《本草纲目》B3.明清小说以章回为结构,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下列章回目录选自《红楼梦》的是(  )
A.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
B.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C.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D.粱山泊吴用举戴宗,揭阳岭宋江逢李逵B4.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此时最有影响的戏剧是(   )
A.黄梅戏和京剧 B.汉调和京剧
C.昆曲和京剧 C.汉调和昆曲
5.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到到顶峰。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  )
①《牡丹亭》 ②《桃花扇》 ③《红楼梦》 ④《长生殿》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CB6.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
A.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中华民国时期
7.京剧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剧种,它形成于(  )
A.雍正、乾隆年间 B.乾隆、嘉庆年间
C.道光、咸丰年间 D.同治、光绪年间CC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19世纪初年流行语
材料二: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生活在什么朝代?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曹雪芹。清朝。内容:《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2)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小诗蕴含的深刻含义的?
不能将小说简单地作为爱情小说来读,应该通过小说的描写,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封建制度的罪恶本质,从中领悟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3)你对《红楼梦》有怎样的评价?
《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9.《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作者笔下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经济繁荣与社会开放
B.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危机
D.统一国家的建立C10.《红楼梦》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
A.赞扬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精神
B.批判了封建制度的腐朽
C.展示封建社会必然衰亡的命运
D.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D1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中国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先秦两汉的史传文学。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是在(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D12.昆曲是一门盛行于士大夫阶层的高雅艺术,曲腔哀婉,文字洗练,意境幽深。乾隆年间,形成昆曲和各种地方戏曲争雄的局面,但乾隆嘉庆年间昆曲日趋衰落。其主要原因是(  )
A.昆曲自身缺乏创新,脱离广大民众和社会现实
B.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C.儒家思想文化的衰落
D.西方文化艺术的传入A13.京剧是中国的“国粹”,2010年11月16日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京剧形成于北京地区,最初被称为“皮黄戏”
B.京剧是南方一些剧种融合并发展的产物
C.京剧正式形成于中国近代
D.京剧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C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昆曲脸谱
材料二:人们这样评价昆曲:“乾隆嘉庆以前有戏有曲,嘉庆道光之际有曲无戏,咸丰同治以后无戏无曲。”材料三:
(1)昆曲何时成为一种全国性剧种?结合材料一的昆曲脸谱,说说昆曲有何特点。
明朝。特点:昆曲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2)材料二是人们对昆曲发展历程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无戏无曲”指的是什么。并分析其原因。
指昆曲衰落。原因:昆曲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的国粹,它是什么?形成于何时?
京剧。清朝道光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