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1-18 07:2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都市:北宋时的____、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_____,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都市生活
(1)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_________,每月举办多次_____。
(2)瓦子:①背景: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_________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大都大相国寺庙会市民阶层②表现:开封城内有许多______________的场所,叫作“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______”。
(3)杂剧: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__。杂剧形成于______,
元朝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全国城乡各地。
(4)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______都有了。娱乐兼营商业勾栏杂剧宋代宋代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出现: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成为____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2)特点: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如《念奴娇》《______》《蝶恋花》等。
(3)代表:苏轼,词风_____________。李清照,词风____、细腻、清秀。
辛弃疾,词风_____,具有报国情怀。宋代满江红豪迈而飘逸委婉豪放2.元曲
(4)组成:包括_____、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5)关汉卿: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
(6)元曲四大家:______、马致远、______、白朴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散曲窦娥冤关汉卿郑光祖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资治通鉴》:是由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_______主持编写的,
是一部_____体通史巨著。
2.“史学两司马”: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________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的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司马光编年司马迁【例1】费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由此推断,这一朝代应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解析: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答案:____D知识点2 宋词、元曲
【例2】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关汉卿 D.辛弃疾解析: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是两宋词人的著名代表。苏轼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开创了豪放派词风。李清照是婉约派的正宗词人,所以词除部分描写自然景色外,以抒情为主要内容。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辛弃疾词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了作者想杀敌报国而不得,只能在梦里回忆当年领兵杀敌快意的落寞。
答案:____D1.宋元时期,城市发展起来。拥有数十万人口的大城市不下十个。
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
               
A.广州 B.开封
C.泉州 D.临安
2.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
A.市 B.瓦子
C.勾栏 D.邸店BB3.“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  )
A.苏轼 B.辛弃疾
C.陆游 D.李清照D4.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杂剧表述错误的是(  )
A.融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体
B.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C.关汉卿是著名戏剧家
D.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D【问题1】如何看待瓦子?
探究:(1)从起源上看,瓦子的产生,是宋代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结果。
(2)从内容上看,瓦子既有物质方面的又有精神生活方面的。
(3)从趋势上看,宋代市民文化生活的趋势——商业化(以营利为目的,有专门以此为生的艺人)、通俗化(内容接近百姓生活)、大众化(市民参与的普及性)。【问题2】宋元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1)社会基础:国家相对统一、相对安定。
(2)物质基础: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民族交融、交流进一步加强。
(4)对外交流频繁。
(5)教育事业发达。
(6)对前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误区】词与曲的特点易混淆。
警示:(1)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字形式之一。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
(2)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元曲以通俗化、大众化的特征,开辟出中国文学的新路。 1.宋元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闻名世界的大都市,不包括(  )
               
A.开封     B.临安
C.大都     D.镐京
2.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DD3.下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
A.隋唐科举制的发展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宋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D.明清工商业繁荣C4.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在宋代开封的普通市民能做到的是(  )
①跟随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②偶尔去吃一碗宋嫂做的名小吃馄饨 
③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④去瓦子欣赏各种表演节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B5.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赵宋之世”耀目于文坛的文学形式是(  )
A.赋 B.诗 C.词 D.小说
6.继承苏轼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文学史地位的宋代词人是(  )
A.岳飞 B.辛弃疾
C.李清照 D.文天祥CB7.除关汉卿外,“元曲四大家”还包括(  )
①颜真卿 ②马致远 ③郑光祖 ④白朴 ⑤王实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8.下列作者与作品配对正确的一组是(  )
A.文天祥 《窦娥冤》
B.辛弃疾 《念奴娇·赤壁怀古》
C.司马光 《资治通鉴》
D.阎立本 《送子天王阁》BC9.宋代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  )
A.各民族的融合进一步加强
B.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
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
D.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D1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丰富的市民生活】
材料一 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数里。
——吴自牧
(1)宋代哪种地方可能出现材料一中的景象?该地哪一处是最吸引人的中心?
瓦子。勾栏。【悠久的传统节日】
(2)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古诗与节日用线连起来。【优美的宋词元曲】
材料二 宋词乃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3)“宋代词人众多,高手如林”,请你概括下面三个词人的生活年代及词的特点。
词人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词人二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词人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苏轼,北宋词人,他的词豪迈飘逸。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她的词风委婉清秀。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风豪放,气势磅礴。(4)右图为《窦娥冤》插图,《窦娥冤》是谁的代表作品?它属于什么文学形式?
关汉卿。元曲。11.《清明上河图》为张择端的传世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恢弘巨作之一。作品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北宋都城及汴河两岸风光,展示了当时各阶层人物的生活风貌,为后人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手工业、商业、建筑、交通工具和民俗等方面丰富而形象的资料。看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建筑是商肆、酒店还是民居?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
图中的建筑是商肆。有人将字画挂在墙上出售,旁边有人在出售工艺品之类的商品。
(2)宋代流行哪些娱乐活动?
宋代流行的娱乐活动有说书、唱曲、演杂剧、耍杂技、表演蹴鞠等。
(3)宋代主要有哪些交通工具?
轿子、牛马车、人力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