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课标 (共23 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课标 (共23 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18 22:4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古诗两首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1.认识“鹤、孟、陵,辞、唯”五个生字,会写“孟、浩、陵”等七个生字。 ?
2.有感情地朗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并背诵这首古诗。(重点)
3.结合注释、工具书、画面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重、难点)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被称为“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主要作品:《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古人送别的方式:
第一是设宴饮酒;第二是唱歌、赋诗;第三是折柳送别。由于“柳”“留”谐音,折柳相送,表达依依惜别之情。鹤 孟 唯 陵 hèmènɡwéi línɡ自由朗读古诗,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遇到不懂的字或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释。 说一说这首古诗描绘了什么场景?描绘了诗人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的场景。结构:上下组词:孟子 姓孟造句: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姓孟的新同学。音序:M 部首:皿书写指导:“皿”略扁,底部托住上面。孟mènɡ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氵”略呈弧形,右部第二横稍长。结构:左右组词:浩大 浩荡造句:如此浩大的工程,他们只用了一年就完工了。音序:H 部首:氵浩hào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攵”中的捺为斜捺。结构:左右组词:丘陵 陵墓造句:考古队发现了一座帝王陵墓。音序:L 部首:阝陵línɡ书写指导:左右比例均衡,末笔悬针竖要直而有力。结构:左右组词:辞别 辞行造句:叔叔即将出国留学,前来向爸爸辞行。音序:C 部首:舌辞cí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口”窄小偏上,“亻”的竖要挺直。结构:左右组词:唯一 唯独造句:是爷爷唯一的孙子。音序:W 部首:口唯wéi孟浩然(mènɡ mèn) 唯一(wéi wēi )
广陵(línɡ lín) 告辞 (cí chí )
√√√√ · ·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我的老朋友孟浩然向西辞别黄鹤楼,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乘船东行到扬州去。【故人:老朋友。】【辞:告辞,辞别。】【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伫立在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碧空:晴朗的天空。】【尽:尽头,这里指消失。】【唯见:只见。】【天际:天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前两句叙述友人顺江东下扬州的情形,“烟花”两字点染出柳如烟、花似锦的一派春光,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惆怅情绪淡淡寺流露了出来。后两句着意描写友人“西辞”,一片孤帆,伴着诗人的朋友漂向水天相连的远方,直至帆影消失在碧空尽头,诗人却仍伫立楼头,凝眸远望,不愿离去。诗中没一个说到离愁别思,但字里行间却分明流露出朋友远去的惆怅与留恋。在诗人笔下,深厚的感情寓于动人的景物描绘之中,情与景达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古诗前两句叙事。交代了送别的时间“烟花三月”、地点“黄鹤楼”、人物“李白和孟浩然”、事件“下扬州”。“烟花三月”写出了三月的扬州烟雨迷蒙、繁花似锦的景象。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两句采用寓情于景的写法,并不直接表达送别之情,而是借眼前的景色——小舟消失在天际,只余下浩浩江水——来抒发内心无限的惜别之情。以景衬情,更显情之真切。“尽”和“唯”字将孤帆远去,诗人伫立江边,凝望天边江水的景象巧妙地展现了出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什么是寓情于景?
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对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如将送别之情融入孤帆碧空尽的景色描写之中。
如何判断?
主要是景色描写,情景交融。
有什么作用?
更显情之真切,更能感动人。西辞黄鹤楼三月下扬州孤帆碧空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依依惜别长江天际流叙事写景初读古诗后,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诗人李白对朋友孟浩然依依不舍之情。体会到了诗人与孟浩然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