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机械运动制作人:章国刚
教学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
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可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理解速度的含义和单位。
4、会计算速度和进行速度单位的换算。
5、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理解习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与路程成正比的关系。
6、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释、判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
教材分析 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参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际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判断已知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的参照物.在此基础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 教学过程
??? 讨论与思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的内容和课本提供的图画,阅读问题是:什么叫机械运动;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课桌、房屋是否做机械运动,为什么;能举出绝对不动的例子吗?一,机械运动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形式,运动还有其他许多种运动的形式。
宇宙是运动的,其中的所有的物体都是运动的. 二,参照物思考题:为什么我们平时说树木是静止的,但是当我们坐在车上时回头看却看到树木是在往后离开呢?
其原因是他们对运动描述所选择的标准不同
我们把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思考与讨论课本第三页
1、他们三位同学的说法都是没有问题的,都是有根据的,因为他们所选的参照物是不同的。
2、是以自已为参照物的。
课堂练习课本第七页
1、河岸、竹排
2、a思考与练习课本第四页
1、游在最前面的人最快,因为在同样的时间中他所游过的路程最长。
最先到达的人最快,因为在同样的时间中他所用的时间最少。
只从路程的长短或只从时间的长短是不能比较运动的快慢的。三、运动快慢的比较 科学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路程÷时间,其中速度用v表示,路程用s表示,时间用t表示,速度公式:
V=s/t。
注:由于物体中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的快慢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这里的速度一般是指平均速度。
练习课本第七页
3、解:
V=s/t=100/66.96=1.49m/s
答:最新平均速度是1.49m/s。
速度单位及换算1、速度单位m/s,读作米每秒
或者为km/h,读作千米每时
2、1km=1000m、1h=3600s
V=100km/h=100×1000m/3600s=100/36=27.8m/s
3、在以后的计算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练习课本第七页
5、解:
V=88m/s=88×3600/3600 km/h=316.8km/h
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物体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是不变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S=vt
练习课本第七页
6、速度练习课本第七页
4、学生演板
讨论与评价
本节你学到了什么机械运动
参照物,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速度,平均速度,速度单位及换算
匀速直线运动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