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力的存在(一)[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3力的存在(一)[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9-02-22 19:5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2.3力的存在(一) 课型 新授课 班级 初一(4) 时间 2006.3.23第2节
教学目标 1. 能从力的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种效果。
2. 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3. 能确认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能用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形状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作用的相互性。
教学策略 通过实验探究,课件展示,分析归纳达成教学目标
教 学 过 程 活动方式与时间安排
导入 撞击气球,问:原来向下运动的气球为什么改变了方向?关门,问:门为什么能被关上?引出概念:力。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2min)
呈现 我们看不到力,怎么知道力的存在?例:看到树动而知风的存在,是根据风的作用效果判断风存在的。同样,我们也可以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力的存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3min)
理解与掌握 力的作用效果: 1. 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⑴用手位橡皮筋,橡皮筋发生了什么变化?⑵用手拉弹簧伸长,压弹簧缩短。(3)手捏矿泉水瓶,观察矿泉水瓶变化。学生自己用身边的物体来设计一个类似的实验总结: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介绍:对于看不见的形变可采用放大措施转变为看得见的形变。思考:我们还在什么时候看到或感受到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的弯曲,变大,变小等)2.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除了物体形状的改变可以证明力的存在外,还有什么现象也能证明力的存在呢?例:飞机着陆,投出标枪。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变化。例:飞来的足球被运动员踢回,排球运动中的拦网。 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变化。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和运动的方向统称为运动状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任一发生改变,都称为运动状态的改变。小结: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思考:我们还在什么时候看到或感受到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的作用是否一定要通过物体之间的相互接触而产生?请举例说明(不一定,例:1.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2.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说明力的作用不一定需要相互接触而产生,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二、力的相互性:让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击打手掌,体味各自的感受。当一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力的同时,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讨论:1、送神舟五号升空的火箭推进力来自哪里?2、磁铁能吸引铁块,反过来铁块能吸引磁铁吗? 3、地球吸引人,人也吸引地球吗? 学生分组实验,小组讨论,归纳(10min)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归纳(10min)学生分组实验,小组讨论,归纳(10min)
形成能力 小结一、力的作用效果 效果之一:改变物体的形状 效果之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思考,讨论,归纳(5min)
归纳迁移 一、练习:下列情况中存在着力的作用吗?请说明理由。1、在草地上越滚越慢的足球2、从树上下落的苹果3、绕着地球匀速飞行的人造地球卫星4、在水平地面上,两张紧挨着的课桌之间二、课后小组合作制作水火箭。 学生思考,小组合作解决(5min)
作业 同步练习P28(一)
教 学 反 思 另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