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教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展示“力”这个字,请同学说出几个含有“力”的词语。讲述:“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用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含义。在科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到底有什么含义呢? 学生回答,开始进入思维活动。 设疑,并引起学生思考。
(二)新课 引入:展示风吹动树的图片风看不见,摸不着,你是如何感受它的存在?(树动而知风)讲述:我们根据风力对其他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判断风的存在。在科学中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根据某事物所产生的效果来确认该事物的存在。 学生回忆曾经有过的各种感受,思考并回答。学生学习科学方法。 通过感受风的存在来为后面感受力的存在做铺垫。并随带复习了前面“感觉世界”的相关知识。学会将平时所用的方法提炼升华,并加以应用。
一.力的作用效果1.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力”,你看见了吗?触摸到了吗?那么你通过什么来判断力的存在?根据图片、动画描述的各种情景,由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出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学生回忆曾经有过的各种感受,充分交流。学生思考、归纳总结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充分体验力的存在,而不是由老师陈述。真正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会交流
2.结合事例巩固(1)改变物体的形状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什么时候看到或感受到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能使物体发生微小形变”的探究出示玻璃瓶,请同学感受质疑:既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用力捏玻璃瓶,你认为它的形状改变了吗?建立假说:可能是物体的形变太小,肉眼看不见。给予提示(手捏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出示温度计。)四人小组讨论,指定计划,教师提供器具。解决方案:采用放大的措施,将看不见的形变转化为看得见的形变。收集证据:请同学上台演示,教师重复演示实验。得出结论:力确实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学生举大量事例,再次体验“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学生触摸感受质地,用力捏瓶子,同时观察,提出问题,开始思考。师生讨论建立假说。四人小组讨论,指定计划。学生上台操作、演示。 通过举例,来丰富他们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自主、合作的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以致用联系各种生活知识多角度去分析、考虑事物。培养自主合作精神
3.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的快慢和运动的方向)。通过看录像“足球运动”,问: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看到或感受到力能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由记录员记录每个组员的发言,概括出以下几种情况:① 运动速度减慢② 运动速度加快③ 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并解释三种情况, 学生体验“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记录,概括。
4.力的作用效果① 改变物体的形状②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最后进行总结) 加深印象。 培养学会整理知识的能力。
看“神州五号”录像,展示发射导弹、火箭上天两幅图片,体验科学的神奇力量,请同学分析原理请你用手托起一本书, 感受到自已施力的情况 ,分析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看“游泳”录像和“划船”图片,使学生对力的相互性有更为具体的认识,并请同学分析原因。提问:你还看到哪些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学生体验科学技术的神奇,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 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讨论:既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任何一个力都涉及到两个物体,是否两个物体一定要相互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演示小磁针在条形磁铁磁场中受力转动。) 学生讨论,举例说明回答。 发散思维
(三)小结:今天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送给大家一句话:如果你能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那么你会学到比课本上更多的东西。 学生发言代替教师总结 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体系的能力。情感教育:要做有心人。
练习1,2 巩固所学知识
判定存在
显现
力 力的作用效果(共24张PPT)
第三节 力的存在
初中科学七年级下
黄田中学
风看不见,那我们是如何感觉到它的存在呢?
树
动
知
风
动手实验
利用自己身边的物品来向大家展示力的存在,并思考物体由于什么原因、发生了什么变化?
仔细观察,竹子和球拍发生什么变化
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竹子和球拍变化说明什么
我们还在什么时候看到或感受到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足球运动中,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
运动状态的改变
运动方向的改变
运动速度的的改变
我们还在什么时候看到或感受到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火箭升空的推动力从哪里来?
亲身体会
现在,请你用手托起一本书, 感受到自已施力的情况 .
问题:你能感受到书对你施力了吗
托
压
(手施加力)
(手受到力)
手
书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这说明了: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讨论:一汽车撞在栏杆上,为什么自己也受损?
力的作用是否一定要通过物体之间的相互接触而产生?请举例说明
讨论
今天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结
作用效果
力
改变速 度大小
力的作用 是相互的
形变
改变运动状态
改变方向
小结
物体与物体
下列情况分别反映了力的哪一种作用效果?
练习
一、下列情况中存在着力的作用吗?请说明理由。
1、在草地上越滚越慢的足球
2、从树上下落的苹果
3、绕着地球匀速飞行的人造地球卫星
4、在水平地面上,两张紧挨着的课桌之间
练习:
二、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 )
A、机场附近不能有鸟巢,因为起飞或降落的飞机撞上
鸟,飞机会被鸟撞出洞
B、把鸡蛋往碗里一磕,蛋壳破了
C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会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方向
D、把篮球掷到墙上,篮球被反弹回来
C
用力捏墨水瓶它发生形变了吗?若是,请合作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