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15张PPT+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15张PPT+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1-18 16:30:39

文档简介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学案
【学习目标】
1. 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2. 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重点难点】
重点: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难点: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其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新知探究】
探究任务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自主探究:阅读教材2--3页相关内容及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是根据什么提出了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祖先的?
现代类人猿的种类有哪些?你知道其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哪一种类吗?
现代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现代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究竟在哪些方面与人有根本区别?
合作交流:
随着人类数量的不断急剧增加,类人猿的数量却日益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
探究任务二:从猿到人的进化
自主探究:阅读教材4—5页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从猿到人进化的外界因素主要是什么?
研究进化的主要证据是什么?
观察教材第4页中的图4-2,就“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有怎样的区别?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象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观察教材第5页中的图4-3,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古人类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合作交流:
观察教材第5页中的图4-4,说说在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哪些方面是逐渐发生变化的?
【拓展提升】
现代类人猿会进化为人类吗?
附:参考答案
探究任务一、
自主探究:1、19世纪时,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
2、现代类人猿的种类有长臂猿 、猩猩、大猩猩、黑猩猩。研究证明,人类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
3、现代类人猿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等地的热带或亚热带丛林中,适于树栖生活。
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4、①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②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③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类人猿与人的根本区别是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
合作交流:由于人类具有制造和使用各种现代化工具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空前加强,人类种植、养殖技术的提高,加强医药卫生保健、建设生活空间等做法,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类人猿至今仍然处于听天由命的境地,人类开发类人猿生活的森林,获得木材、耕地。类人猿因缺少生存空间而数量日益减少。因此,让类人猿能够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是人类的义务,这就需要全人类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并规范自己的行为。
探究任务二:
自主探究:1、从猿到人的进化主要是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森林大量消失,不得不下地生活,逐渐进化为人类。
2、研究人类进化的主要证据是化石。化石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或遗迹。
3、上肢较细、下肢粗长。她的运动方式是直立行走。
4、 古人类用图中所示的石块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古人类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合作交流: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从以下方面发生了变化:运动方式:由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劳动方面: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天然工具 ,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 制造和使用各种复杂的现代化工具 并且在劳动中产生语言;穿衣方面: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 到美观。
拓展提升:现代类人猿不可能进化成人类。因为人类和类人猿都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现代类人猿会向更适应丛林生活的方向发展,并且已经是进化成功的丛林型,难以向人类的方向发展。再加上现代类人猿数量少,相对类人猿的数量而言,森林面积虽然不丰富但仍显富裕,类人猿不会轻易离开丛林。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当堂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长臂猿 B.北京猿人
C.森林古猿 D.类人猿
2.下列动物中,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黑猩猩 B、长臂猿
C、猩猩 D、大猩猩
3、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C、为了扩大领地 D. 为了躲避敌害
4、“露西”少女生活在距今约300万年前,她不可能具有的本领是(  )
A、下地生活 B、直立行走
C、使用树枝、石块等工具 D、产生了语言
5、最能证明“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比“露西”少女时代的古人类更进化的特征是,“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能( )
A、站立 B、直立行走
C、制造简单工具 D、使用工具
6、与类人猿比较,人类有多种不同的特点,生物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猿分界的最重要标准( )
A、 大脑特别发达 B、直立行走
C、 制造和使用工具 D、产生了语言
7、、人类的祖先由于劳动和最初的群体活动产生( )
A、语言 B、粮食和衣物
C、生产工具 D、货币交流
二、非选择题
8.下图为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起源于 。
(2)依据已有证据,古人类学家推测,在①之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对人类起源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这一变化是?????? ??。
(3)从①到②表示人类开始向着的??? ?方向发展,从②到③表示人类开始???? ???。
(4)从③到⑦,除着装发生了变化之外,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 ?。由此推测人类进化过程中身体内部结构发生的重要变化是??? ???。
附:参考答案
1、C 2、A 3、 B 4、D 5、C 6、B 7、A
8.(1)森林古猿
(2)森林大量消失 (3)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或制造工具;或使用工具)
(4)制造和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或产生了语言)?大脑越来越发达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2.概述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3. 根据图片、资料等分析出进化过程中人类在形态结构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2、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其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难点:
1、认同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2、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其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各种图片
学生准备:学生搜集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分布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四、教学过程:
环节及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出示达尔文等图片)人类从哪里来?
19世纪时,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从那时起,曾经流行于世的人是神创造的观点,就受到了猛烈的冲击。
了解进化论和神创论。
知道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
现代类人猿的种类、生活环境、生活方式
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对它们的研究为解开人类起源之谜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首先我们来认识现代类人猿。(出示类人猿图片)
这是长臂猿 、猩猩、大猩猩、黑猩猩。
研究证明,人类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
现代类人猿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等地的热带或亚热带丛林中,适于树栖生活。
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观看图片,
了解现代类人猿的种类、生活环境、生活方式。
类人猿与人的根本区别
(出示问题)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究竟在哪些方面与人有根本的区别呢?
1运动方式不同。
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
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
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类人猿与人的根本区别是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
(出示问题)随着人类数量的不断急剧增加,类人猿的数量却日益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
由于人类具有制造和使用各种现代化工具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空前加强,人类种植、养殖技术的提高,加强医药卫生保健、建设生活空间等做法,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类人猿至今仍然处于听天由命的境地,人类开发类人猿生活的森林,获得木材、耕地。类人猿因缺少生存空间而数量日益减少。
因此,让类人猿能够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是人类的义务,这就需要全人类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并规范自己的行为。
列表比较类人猿与人的根本区别
明确类人猿与人的根本区别
小组讨论,思考问题。
过渡语
(出示图片)按照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森林古猿分布在哪里?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呢?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欧洲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森林古猿在热带丛林过着树栖为主的生活,主要以树上的果实为食物,这和现代类人猿一样。
森林古猿的一支由于特殊的原因,走向了演化为人类的艰难历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与猿不同的特征,并且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从猿到人的进化,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
了解森林古猿的分布、生活方式
从猿到人的进化
起源地——
东非大裂谷
地质学家告诉我们,1千万~2千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山脉,在东非则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南起莫桑比克,北达西亚的约旦河谷,全长6000多千米.当时地球上气候也发生剧烈变化.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东非大裂谷地区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多数古人类学家认为,人类就是起源于这一地区。
(出示图片)森林古猿的一支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森林大量消失,不得不下地生活,逐渐进化为人类。而另一支则继续留在森林,逐渐进化为现代类人猿。
了解人类起源的发源地
分析森林古猿的一支进化为人类的原因
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
研究人类进化的主要证据就是化石。化石就是石化的遗体、遗物或遗迹。
(出示化石图片)
这是生活在300万年前的人类远祖——”露西(Lucy)”的化石
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别?
上肢较细、下肢粗长
2、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象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直立行走
这是距今175万年前的古人类——东非人及其遗物
1、“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的石块做什么?
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
2、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分析化石图片,掌握人类进化的历程
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复杂而精巧的工具制造和使用,又促进了脑的发达,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日益完善,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丰富的语言,使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出示图片)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
运动方式:由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
劳动方面: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天然工具 ,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 制造和使用各种复杂的现代化工具。
穿衣方面: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 到美观
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其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课堂小结
以上就是本节课所学内容,通过本节学习,我们知道,人类与现代类人猿都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再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火的使用和语言的产生等都成为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积极因素,使人类能不断地适应环境生存下来。
用概念图的形式概括本节内容。
达标练习
提供检测题,让学生限时独立完成。
校对答案,补偿教学。
限时独立完成。
校对答案,补偿学习。
五、板书设计:


课件15张PPT。第一章 人的由来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类从哪里来? 19世纪时,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从那时起,曾经流行于世的人是神创造的观点,就受到了猛烈的冲击。
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1、现代类人猿的种类研究证明人类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2、生活环境现代类人猿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等地的热带或亚热带丛林中。3、生活方式适于树栖生活
①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②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
③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4、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究竟在哪些方面与人有根本的区别呢?所以,现代类人猿虽然能下地,但不能真正直立行走,手也远不如人类的灵巧,大脑和智力还远逊于人类。5、随着人类数量的不断急剧增加,为什么类人猿的数量却日益减少? 由于人类具有制造和使用各种现代化工具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空前加强,人类种植、养殖技术的提高,加强医药卫生保健、建设生活空间等做法,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类人猿至今仍然处于听天由命的境地,人类开发类人猿生活的森林,获得木材、耕地。类人猿因缺少生存空间而数量日益减少。
因此,让类人猿能够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是人类的义务,这就需要全人类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并规范自己的行为。森林古猿生活场景想象图 按照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欧洲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森林古猿在热带丛林过着树栖为主的生活,主要以树上的果实为食物,这和现代类人猿一样。
森林古猿的一支由于特殊的原因,走向了演化为人类的艰难历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与猿不同的特征,并且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从猿到人的进化,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二、从猿到人的进化 地质学家告诉我们,1千万~2千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山脉,在东非则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南起莫桑比克,北达西亚的约旦河谷,全长6000多千米.当时地球上气候也发生剧烈变化.
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东非大裂谷地区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多数古人类学家认为,人类就是起源于这一地区。1、起源地——东非大裂谷地形变化气候变化森


猿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类人猿人类 森林大量消失生活在300万年前的人类远祖
——“露西(Lucy)”少女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别?2、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象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上肢较细
下肢粗长直立行走2、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1、“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的石块做什么?2、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当作工具,用来
砍砸和削刮物体具有制造和使
用工具的能力 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
复杂而精巧的工具制造和使用,又促进了脑的发达,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日益完善,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丰富的语言,使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就这样,在同猛兽环伺、风雨无常的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经过漫长的岁月,人类从自然界的弱者逐渐变成了强者。运动方式:半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
劳动方面:不会使用工具 使用天然工具 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 制造和使用各种复杂的现代化工具
(在劳动中产生语言)
穿衣方面:赤身裸体 懂得御寒、遮羞 美观
3、观察下图思考: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课堂总结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起源发展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区别运动方式不同使用和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脑发育的程度不同原因:环境变化起源地:东非大裂谷进化的证据——化石进化过程:直立行走 使用工具 制造工具 火的使用
大脑发达 产生语言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PPT论坛:www.1ppt.cn
谢谢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