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课件17张PPT+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课件17张PPT+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1-18 16:47:01

文档简介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学案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组成。
2.通过分析有关的资料,说出呼吸道的作用。
3.认同人体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作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
难点:呼吸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新知探究】
探究任务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自主探究:观察课本41页的图4-26,说一说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填写下图的结构名称。
合作交流:
空气和食物都经过的结构是哪一个?呼吸系统的最主要器官是哪一个?
探究任务二:呼吸道的作用
自主探究:仔细阅读教材41页-42的资料,完成下列思考题。
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
2.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3.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4.痰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
5. 仔细观察43页的图4-27,了解会厌软骨与吞咽和呼吸的关系,解释为什么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
6.阅读44页的文字和图,说说声音的发出为什么不是嘴巴的功劳?
合作交流:
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拓展提升】
日常生活中,似乎总有一些条条框框”约束着同学们的行为,比如不要随地吐痰、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不要高声喊叫或尖叫。请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这样要求。
附:参考答案
探究任务一:
自主探究:1是鼻,2是咽,3喉,4气管,5支气管,6是肺,7是呼吸道
合作交流:消化系统的消化道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肛门组成,呼吸系统的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所以食物和空气都经过的结构是咽;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所以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探究任务二
自主探究:1.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
2.呼吸道还具有温暖、湿润和清洁进入体内空气的作用: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黏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
3.呼吸道温暖、湿润和清洁进入肺内空气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环境中空气过于污浊,经过呼吸道处理后进入肺内的空气仍可能有一些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向咽喉的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并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等病原体。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肺炎、麻疹、百日咳及白喉)的病原体,都可以通过痰液进行传播。因此,我们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
5.呼吸时,喉口开放,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会厌软骨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有的人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咳嗽,因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
6.声音是由喉部的声带发出的。呼吸时,两条声带是分开的,当两条声带拉紧,中间的空隙缩小时,从肺部呼出的气流振动了声带,就发出了声音。
合作交流:与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相比,北欧人的鼻子显得大一些。鼻子大一些,鼻腔也就相应长一些,这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
拓展提升:这些“条条框框”实际上是为了保护同学们的身体健康。例如,不要随地吐痰可以预防疾病的传播,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可以避免食物进入呼吸道,否则可能引起剧烈咳嗽甚至危及生命,不要高声喊叫或尖叫是为了保护同学们的声带。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当堂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 )
①口腔 ②鼻 ③咽 ④喉 ⑤气管 ⑥支气管 ⑦肺
A.①②   B. ③④   C.①⑦   D.②④
2.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的结构特征适应于( )
A.温暖空气 B.湿润空气
C.进行气体交换 D.保证呼吸时气流通畅
3.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通过( )
A.口腔 B.咽 C.喉 D.食道
4.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鼻    B.气管  C.呼吸道 D肺
5.呼吸道的作用不包括( )
A.使气体顺畅到达肺 B.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
C.使到达肺部的气体不含病菌 D.使到达肺的气体湿润
6.俗话说“食不言,睡不语”,其实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 )
A.不利于消化   B.食物容易误入气管  
C.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   D.有利于保护声带
7.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随地吐痰的危害主要是( )
A.痰中有黏液     B.痰中有尘粒  
C.行为不文明     D.痰中往往有病原微生物
8.下列有关气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气管以软骨作支架,保证气流畅通
B.气管是呼吸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C.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D.气管内的黏膜和纤毛参与痰的形成和排出,清洁吸入的空气
9.受凉感冒时,感到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A.气管里黏膜分泌黏液多,堵塞呼吸道? B.气管收缩,空气进出受阻?
C.鼻黏膜分泌过多,黏液阻塞鼻腔? D.鼻黏膜充血肿胀,堵塞呼吸道
二、非选择题
10.右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它是 的场所。
(2)呼吸道是由 组成的。(填序号)
(3)图中[ ] 和[ 5 ]支气管内的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滴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粘液形成的痰送到咽部。
(4)小明发烧引起了肺炎,你知道致病微生物从外界到达发病部位的“旅程”吗?请写出正确的途径: 。(用序号)
附:参考答案
1.C 【解析】口腔属于消化道的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但不是呼吸道的组成器官。
2.D 【解析】骨或软骨做支架可以保证呼吸道的畅通,利于气体的进出。
3.B 【解析】咽既是消化道的组成又是呼吸道的组成。
4.D 【解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该系统的主要器官。
5.C 【解析】呼吸道没有杀灭细菌和病毒的功能。
6.B 【解析】在吞咽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吃饭时又说又笑会导致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使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7.D 【解析】气管和支气管中的纤毛超一个方向不停的摆动,把外来的尘粒和病菌等连同腺细胞分泌的黏液一起送到咽部,形成痰,通过咳嗽排出体外。所以不能随地吐痰,痰中的病菌会随风传播。引起疾病。
8.C 【解析】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9.D 【解析】受凉感冒时,感到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鼻黏膜充血肿胀,堵塞呼吸道。
10.(1)6肺 气体交换 (2)12345 (3)4 气管 (4)123456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组成。
2.通过分析有关的资料,说出呼吸道的作用。
3.认同人体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作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
难点:呼吸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资料,编制课件。
四、教学过程:
环节及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设计三个小活动:1.用手捏紧鼻子,闭上嘴;2.用手捏紧鼻子,张开嘴呼吸;3.不捏鼻子,闭着嘴呼吸。通过学生的体验对比,得出结论:保持正常呼吸是很重要的以及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要好。就此进行设问:人体的呼吸是怎样的过程?呼吸仅靠鼻就能完成吗?还需要哪些器官的参与呢?从而引出章题和节题。
做三个活动,感受和体验保持正常呼吸的重要和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更好。
思考、激趣、入课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你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着你的健康。
指导学生观察41页的图4-26,了解呼吸系统组成,完成学案的探究任务一的自主探究。
即下列思考题:
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哪两部分?
2.呼吸道的组成由哪些器官?
3.食物和空气都经过的结构是什么?
待学生完成后,共同明确下列知识点: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结构,即是食物和空气都经过的结构。

观察图,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并思考问题。
了解。
二、呼吸道的作用
想一想,呼吸道仅仅是气体的通道吗?
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41-42的资料,完成学案的思考题。
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
2.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3.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4.痰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43页的图4-27,了解会厌软骨与吞咽和呼吸的关系,解释为什么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
指导学生阅读44页的文字和图,说说声音的发出为什么不是嘴巴的功劳?
阅读课本相应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思考题的答案。
有骨或软骨做支架
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和清洁。鼻毛、黏液、毛细血管等。
不能,会得哮喘、肺炎、尘肺等。养成好的呼吸习惯。
了解形成过程,知道不能随地吐痰的原因。自觉养成好习惯。
观察图,了解会厌软骨的工作机理,养成好习惯。
阅读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养成爱护嗓子的习惯。
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内容,对本节知识点进行总结,构建知识框。
整理本节所学主要知识点,完善笔记,建立知识框。
达标练习
提供检测练习题,让学生限时完成。
限时独立完成,检测练习
五、板书设计:

课件17张PPT。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说出呼吸道的作用。
3.知道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是有限的,能自觉维护环境中空气的清新、清洁。
4.关注自身呼吸系统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活动第一次:用手捏紧鼻子,闭上嘴。
第二次:用手捏紧鼻子,张开嘴。
第三次:不捏鼻子,闭着嘴。对比说明:
1.保持正常呼吸对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很重要;
2.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要好。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的。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中有骨或软骨作支架,保证气流通畅呼吸道上有什么结构保证气流通畅?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能清洁、湿润空气鼻腔对空气的处理作用温暖、湿润和清洁鼻毛气管壁上的纤毛清洁、湿润吸入的空气气管对空气的处理作用气管壁纵切腺细胞分泌的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 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等病原体。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如流行感性感冒、肺结核、肺炎等)的病原体,都可以通过痰液进行传播。因此,我们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 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气管壁纵切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
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呼吸道的作用: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资料分析:1.哮喘是支气管感染或者过敏引起的一种疾病,常由于吸入花粉、灰尘等物质引起。患哮喘时,由于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变窄,会出现呼吸困难。2.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常表现为发烧、胸部疼痛、咳嗽、呼吸急促等。3.尘肺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种职业病。这些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患者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疗法。
4.当发生沙尘暴时,人们往往要戴口罩以减少尘埃的吸入。在一些存在剧毒气体的环境中,人们甚至要佩带防毒面具。 呼吸道处理空气的能力是有限的。
在污染严重的环境里,呼吸道的净化能力将降低,甚至完全丧失。 因此,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呼吸吞咽吃饭时为什么不能大声说笑? 哈…...哈……吃饭时大声大叫会呛着! 吃饭时大笑,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误入气管,引起激烈咳嗽。 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 声音是由喉部的声带发出的。
呼吸时,两条声带是分开的;当两条声带中间的空隙缩小时,呼出的气流振动了声带,就发出了声音。动动嘴唇、张张口,我们就能说、能笑,这是嘴巴的功劳吗?课堂总结呼吸系统呼吸道肺:是主要器官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功能1.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骨或软骨作支架)2.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温暖—毛细血管湿润—黏液清洁—鼻毛纤毛黏液3.发声—喉部声带处理能力有限学以致用1.长跑时,体育老师总是建议我们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吸气,但不要张大嘴巴吸气和呼气。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2.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用鼻子吸气,可以使外界寒冷、干燥、不洁的空气在经过鼻腔的处理后变得温暖、湿润、清洁。张大嘴巴吸气,外界气体就没有经过鼻腔的处理,直接通过咽、喉、气管下行到肺,容易对肺部造成伤害。 与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相比,北欧人的鼻子显得大一些。鼻子大一些,鼻腔也就相应长一些,这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PPT论坛:www.1ppt.cn
谢谢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