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与血型》学案
【学习目标】 (1-3个)
1.说出人体的血量与输血的关系。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3.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重点难点】
重点: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难点: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新知探究】
探究任务一:血量与输血、血型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
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体重的 。
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 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 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从实验中发现一个人的 细胞遇到某些人的血浆会发生 ;经进一步研究,他将人的血液分为 、 、 和 四种类型,这就是ABO血型。
合作交流:
在给病人输血时,如果血型不合,多数病人输血后会产生严重的反应,甚至死亡。这是为什么?
探究任务二:安全输血,倡导无偿献血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
1.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 为原则。无同型血时, 型血的人可以接受其他血型的血; 型的血液可输给其他各血型的受血者。
2.我国提倡 周岁的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
合作交流:
请仔细阅读教材表3输血关系表,尝试完成下表:
(O型血)
( )
(A血型) ( ) ( ) ( )
( )
( )
【拓展提升】
我国古代流传滴血认亲的风俗:将各自的血滴在同一盛有盐水的碗里,两人血凝集成团的就是亲人,不凝集的则是无血缘关系。你认为滴血认亲有道理吗?为什么?
附:参考答案
探究任务一:血量与输血、血型
自主探究:
1.7%-8% 2.1200~1500 800~1000 3.红 凝集 A 、B、 AB、O
合作交流:
如果血型不合,红细胞会发生凝集反应,阻碍血液循环流动,
探究任务二:安全输血,倡导无偿献血
自主探究:
1.同型血 AB O 2. 18~55
合作交流:
(O型血)
(O型血)
(A型血) (A型血) (B型血) (B型血)
(AB型血)
(AB型血)
【拓展提升】
无道理,因为血型虽然是遗传的,但是否发生凝聚反应不是判断亲缘关系的依据。血液发生凝聚反应是血型不合而发生的。
《输血与血型》当堂达标测试
选择题
1.某人血型为因大量出血危及生命,必须输血,此人血型为AB型,他应输( )
A.O型 B.AB型 C.A型 D.B型
2.AB型的人的血可以给哪种血型的人输血( )
A.O型 B.AB型 C.A型 D.B型
3.某一健康的人一次失血为多少才能引发生命危险( )
A.1 200-1 500 mL B.800-1 000 mL
C.600-700 mL D.400-500 mL
4.我国提倡多大年龄的人可以无偿献血( )
A.22-45周岁 B.18-45周岁 C.18-55周岁 D.22-55周岁
5.一个人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的( )短期内可以恢复正常。
A.10% B.20% C.30% D.40%
6.甲、乙、丙三人同行,丙受重伤急需输血,已知丙的血型为B型,甲为AB型,乙为O型,在没有外来血液的情况下,甲、乙二人可以给丙输血的是( )
A.甲 B.乙 C.甲、乙都可以 D.甲、乙都不可以
7.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对于贫血、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功能低下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
A. 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
B. 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C. 红细胞、全血、血浆、血小板
D. 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
二、非选择题
科学家在不同血型的配血试验中发现了下列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A型
B型
AB型
O型
A型
不凝集
凝集
凝集
不凝集
B型
凝集
不凝集
凝集
不凝集
AB型
不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O型
凝集
凝集
凝集
不凝集
同血型之间输血有什么现象?
不同血型之间输血时有什么现象?
AB型病人可以输什么血型的血?AB型血能不能输给其他血型的病人?
有人把O型血称为“万能血”,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A 4.C 5.A 6.B 7.C
二、非选择题
不发生凝集反应。
除献血者为O型血,受血者为AB型外,其余不同血型之间均凝集。
AB型病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AB型血不能输给其他血型的病人。
有道理,在没有同型血可以输而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O型血。
《输血与血型》教案
一、教学目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1. 说出人体的血量与输血的关系。
2. 说出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3.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难点: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图片、PPT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复习巩固血液的成分
四、教学过程:
环节及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利用科学史导入新课,出示资料,引导学生理解输血与血型有关。
学生阅读并分析资料
血量和输血
血型
安全输血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提出疑问:
成年人血量是多少?
2.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多少,生命就会发生危险?就要及时输血。超过多少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等症状?失血多少又可以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分析早期输血失败的原因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胞会黏结在一起,也就是发生凝集。而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浆又不凝集。
设计“模拟血型鉴定”的环节,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指导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说明理由。
先准备好A型和B型标准血清,然后将采集到的血样分别与两种不同的血清混合观察现象,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只出现在B型标准血清中,则血样为A型血;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只出现在A型标准血清中,则血样为B型血;若红细胞都没有发生凝集现象,则血样为O型血;若红细胞都发生了凝集现象,则血样为AB型血。
提出疑问:
输血前必须要做的是什么事?
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存在的抗体与输入的红细胞抗原会发生凝集反应,影响气体在人体内的运输,病人因缺氧而死亡。
出示输血关系表:
某人的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A、O
A、AB
B
B、O
B、AB
AB
A、B、AB、O
AB
O
O
A、B、AB、O
O型血——万能输血者,AB型——万能受血者
输血一定要输全血吗?
输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有些患者只是缺少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并不需要输全血(含全部血液成分)。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 。
下列患者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
(1)大面积烧伤患者;
(2)严重的贫血患者;
(3)失血过多的战士;
(4)出血性疾病患者。
我国何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什么样的人可参加献血?
献血程序是填表、体检、化验、献血。
一次献血量是多少?
献血的意义
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
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
提高用血质量;
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献血实例
长期坚持适量献血的人,体内新鲜的血细胞含量明显高于未献血者,其精力更充沛,身体更健康。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于1997年3月第41次无偿献血,以此作为69岁的生日纪念,他常说:献血使自己更显年轻。
血型除用于输血外,还有何用途?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讨论、交流、展示。
成人的血量大约是体重的7%~8%;
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有生命危险;超过800~1000毫升,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等症状;低于400毫升,可以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了解血型的发现过程和ABO血型的类型。
人的血型是由遗传决定的。
完成“模拟血型鉴定”环节,并能用简明的语言说明“小明、赵刚、王瑞、陈家铭”四人分属哪种血型的理由。
鉴定一下病人的血型。小明的血型为B型,赵刚的血型为AB型,王瑞的血型为O型,陈家铭的血型为A型。
验血,知道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
观察输血关系表
归纳总结出安全输血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输入少量的O型血;AB型血的人也可缓慢输入少量的A型、B型、O型三种血。
不一定。
知道选择性输入某一成分
(1)大面积烧伤患者应输入血浆
(2)严重的贫血患者应输入红细胞
(3)失血过多的战士应输入全血
(4)出血性疾病患者应输入血小板
1998年10月1日
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国家提倡18~55岁符合体检标准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200~300毫升
侦破案件、亲子鉴定等
课堂小结
达标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随堂达标检测
完成随堂达标检测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一、血量与输血
成年人血量=体重×(7%~8%)
二、血型 A型
B型
ABO血型 AB型
O型
三、安全输血
输血的原则:同型输血
无偿献血条件:健康公民,18~55周岁
(O型血)
(O型血)
(A型血) (A型血) (B型血) (B型血)
(AB型血)
(AB型血)
课件20张PPT。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科学史记载:1667年,法国人丹尼斯首次把羊血输给一个贫血病人,病人的病情似乎好转了。后来,他又把羊血输给其他病人,结果病人死亡了。
1818年,英国妇产科医生布伦德尔成功地用输血救活了一名产后大出血的产妇, 成为人类历史上成功输血第一例,然而,在大量的输血临床实践中,事故却接连发生:有的病人在接受输血后,会突然出现发冷、发热、头痛、胸闷、呼吸紧迫和心脏衰竭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死亡。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正式宣布:人类有四种血型,不同血型的红细胞和血清相混而发生的凝集,是导致输血反应的真正原因。成人的血量大约是体重的7%~8%;
一次失血低于400毫升,可以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超过800~1000毫升,出现头晕、心跳加快、眼前发黑等症状;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有生命危险。血量和输血红细胞血浆凝集不凝集遇到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血型 兰德斯坦纳发现血液有不同的类型,他将它们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这就是ABO血型。由遗传决定的。人的血型是由什么决定的?A型B型O型AB型A型标准血清(抗B)B型标准血清(抗A)血型模拟血型鉴定请你来鉴定:B型AB型O型A型凝集凝集凝集凝集不凝集不凝集不凝集不凝集 输血前必须
要做的是什么事?验血 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存在的抗体与输入的红细胞抗原会发生凝集反应,影响气体在人体内的运输,病人因缺氧而死亡。安全输血输血关系表:ABABOABOABABO血型之间的输血关系安全输血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输入少量的O型血;AB型血的人也可缓慢输入少量的A型、B型、O型三种血。 O型血——万能输血者,AB型血——万能受血者思考:输血一定要输全血吗?答:不一定。输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有些患者只是缺少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并不需要输全血(含全部血液成分)。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 。请你分析下列患者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
(1)大面积烧伤患者;
(2)严重的贫血患者;
(3)失血过多的战士;
(4)出血性疾病患者。提示:烧伤病人主要是血浆量减少、
严重的贫血患者主要是缺少红细胞、
战士是创伤性失血、
出血性疾病主要是血小板量少。应输入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我国何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1998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什么样的人可参加献血?国家提倡18~55周岁符合体检标准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倡导无偿献血献血程序一次献血量是多少?200~300毫升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
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
提高用血质量;
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献血意义: 长期坚持适量献血的人,体内新鲜的血细胞含量明显高于未献血者,其精力更充沛,身体更健康。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于1997年3月第41次无偿献血,以此作为69岁的生日纪念,他常说:献血使自己更显年轻。 献血实例:思考:血型除用于输血外,还有何用途?答:侦破案件、亲子鉴定等。输血与血型血量: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血型血型的发现者: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血型:A型、B型、AB型和O型安全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成分输血无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课堂小结: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PPT论坛:www.1ppt.cn
谢谢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