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三维设计》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教学案(2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三维设计》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教学案(2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1-19 11:12:46

文档简介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神农”的传说
1.农业的起源
(1)区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
(2)农作物:粟和水稻。
(3)传说:“神农能殖嘉谷”,创制耒耜,教民耕作。
(4)史证: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反映了当时先民们的农耕实践。
2.农业的地位
(1)农耕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2)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取得重大文明成就的基础。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1.历程
(1)原始社会: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
(2)春秋战国:农业发达地区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
(3)汉代:
①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大超过前代。
②便于中耕的曲柄锄和便于收获的大镰及播种工具耧车出现。
③东汉:耦犁在某些地方被一牛挽犁所取代。
(4)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
2.评价
(1)积极:农耕技术的改进,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局限:中国传统农业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耕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
1.土地制度
(1)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归国王所有。
(2)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3)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
2.土地兼并
(1)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2)表现:土地高度集中,“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3)影响:农耕生产秩序遭受严重破坏,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
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1.赋税
(1)目的:古代国家通过征收赋税剥削农业生产者,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障。
(2)标准:各个朝代征收赋税的比率和数额有所不同,秦始皇时代曾经征收“泰半之赋”。
(3)形式:田亩税和人头税,还有很多杂税以及各种附加税和临时性的征收。
(4)结果:赋税征收使农民承受着沉重的负担,赋税成为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徭役
(1)基本含义: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2)积极作用:使许多大型土木工程得以成功营造。
(3)消极作用:使大批农耕劳动者被迫长期离开土地。
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1.水利事业的发展
(1)远古:传说大禹平息洪水危害,发展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
(2)战国: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工程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3)汉代:关中地区灌溉渠道规划合理,农民创造了“井渠”;王景成功治黄河等。
2.历史文献
(1)早期史书:把《河渠书》《沟洫志》列为专篇。
(2)地方史志:大多将当地水源、河流、湖泊及其治理和利用的情况详加记载。
3.灌溉工具的进步
(1)隋唐五代时期:北方使用立井水车作为提水灌溉工具,长江流域发明高转筒车以引低处水灌溉高处农田。
(2)宋代:水转翻车利用水力为动力灌溉。
(3)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
[概念阐释] 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其作用是改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
[易错提醒]
1.“自给自足”不等于“富足”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其中“足”并非富足,而是指只能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但是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事实上,封建制度下的农民生活非常艰苦。
2.“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
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就等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开始瓦解。
[轻巧识记]
1.古代农业经济
2.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
[名师点拨]
1.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呈现出的特点
(1)从制作材料上看:经历了由骨、木、石等直接源于自然的材料到青铜、铁等需要加工的金属材料的变化。
(2)从制作方法上看:经历了从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的变化。
(3)从使用的动力上看:经历了从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的变化。
(4)从农具种类上看:经历了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变化。
2.全面认识均田制
(1)前提:均田制是政府把掌握的无主土地或荒地分给农民。
(2)目的: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维护统治,并不否定或改变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的社会现实。
(3)实质: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1.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农业耕作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有关键的作用。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推动了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使农民遭受沉重的压迫。土地过度集中导致耕者无其田,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且往往激起民众暴动。
3.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结构。
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
[材料一] 荆、扬南有桂林之饶,内有江湖之利,左陵阳之金,右蜀、汉之材,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饶财。
——《盐铁论》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一种经济形态?
[教你读史]
材料中关键词“伐木”“火耕”反映出当时的耕作方式是原始的刀耕火种。
[提示] 反映了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教你读史]
材料二中的图片隐含两层信息:一是工具的类型为“铁器”;二是图中工具为从耕作到收割一整套的农具,由此分析其现象和性质。
[提示] 反映了铁农具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
(1)耕作方式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后得到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3)改变农业环境: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晁错《论贵粟疏》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影响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教你读史]
材料中关键词“亡日休息”“水旱之灾”“急征暴赋”“取倍称之息”反映出农民的现状。
[提示] 赋税沉重;自然灾害;生活负担重;高利贷盘剥。
[材料二]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非乐》
(2)材料二反映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
[教你读史]
注意“农夫”与“妇人”的不同分工,据此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
[提示] 反映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交换少。
(3)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但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理和民族性格。
(4)脆弱性: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
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使用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实行以地主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5.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情况看:一方面国家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在农业上征收的赋税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此外在赈灾、救灾方面,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器、牛耕的普及。
(2)农民自身的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封建政府的扶持;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持小农经济。
2.不利因素
(1)自耕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2)由于自耕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古代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水平,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3)封建政府统治腐朽、剥削沉重及社会动荡。
三、对中国古代赋税的认识
1.赋税是封建国家生存的经济基础;是政府行政的经济基础。
2.赋税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阶级属性。一般来说,一个新的王朝在建立之初,往往采取一些比较宽松的政策,减轻对农民赋税的征收。当社会经济得到恢复,统治阶级就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这是由统治阶级的剥削属性所决定的。
3.中国国家赋税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性。首先,它是在人类出现私有财产、产生阶级和发生对抗,需要有一种凌驾其上的力量即氏族领导集团(后来是国家)时,逐渐演变而成的。其次,赋税征收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题组一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上述耕作方式是 (  )
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耜耕 D.耦犁
解析:选A 材料中“砍山”“众木尽噘”“明日雨作,乘热下种”说明这种耕作方式特征是放火烧山,用草木灰作为肥料,是典型的刀耕火种。
2.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与材料反映相符合的生产工具应该是 (  )
A.铁制工具 B.曲辕犁
C.风力水车 D.石刀、石斧
解析:选D 根据史料中“伐木”“焚烧”等信息可知耕种方式是原始的刀耕火种,此时使用的生产工具是石刀、石斧。
题组二 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力役
3.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解析:选C 北魏到唐朝前期,国家掌握大量土地,均田制得以推行,唐朝中后期以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大地主兼并自耕农的土地以及国家分配给农民的土地,造成国家土地所有制的萎缩,不仅均田制遭到破坏,国家也无法推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
4.对中国古代农耕社会而言,土地是最宝贵的财富,土地的所有权影响着人们对土地开发的投入以及劳动生产的热情。下列对土地制度的认识有误的是 (  )
A.井田制是我国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
B.土地私有制是地权与劳动者相分离的根源
C.均田制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D.历代王朝通过田制改革,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解析:选D 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土地兼并的现象不可能根除,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题组三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5.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它是 (  )
A.耦犁 B.曲柄锄
C.曲辕犁 D.翻车
解析:选C 抓住时间信息“唐朝”和“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判断这种农业工具主要是用于耕土,同时能够调整耕地的深浅,故该农具为曲辕犁。
6.“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这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 (  )
A.都江堰 B.漕渠
C.白渠 D.坎儿井
解析:选A 从材料内容可知这是具有灌溉、防洪综合效能的水利工程,由“蜀沃野千里”可知是李冰修筑的都江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以图证史,解读图片”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右图为1999
年我国发行的汉代画像石《牛耕图》邮票。对其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解读正确的是 (  )
A.汉代农业动力发生根本变化
B.汉代耕犁便于调节耕作深度
C.汉代精耕细作技术有了进步
D.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解析:选C 汉代的“二牛抬扛”耕作法体现了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上的进步,C项正确。铁犁牛耕开始于春秋时期,B、D两项均与曲辕犁有关。
2.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
A.人们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解析:选B 以土地和农作物作为国家的代称,反映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体现出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特点。
3.《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解析:选C “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麦黄种麻,麻黄种麦”强调了耕作时间和季节的重要性;“用粪犹用药也”强调的是施肥的重要性。这样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高产,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C项。
4.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说:“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该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 (  )
A.封闭性 B.分散性
C.连续性 D.脆弱性
解析:选D 从“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等信息可看出材料反映了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5.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低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  )
解析:选B “脚痛腰酸,高田车进低田出”说明是依靠人力灌溉的翻车,故B项正确;耧车属于西汉时期出现的播种工具,筒车、风力水车是依靠水力和风力的灌溉工具。
6.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最主要的社会生产模式,也正是这种模式的长期存在,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下列有关这一生产模式认识错误的是 (  )
A.铁犁牛耕是形成的主要条件
B.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为目的
C.是国家兴衰的重要基础
D.以家庭为单位,限制了精耕细作
解析:选D 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7.《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  )
A.五谷六畜 B.自给自足
C.精耕细作 D.铁犁牛耕
解析:选B 材料中“种谷”“树桑”“鸡豚狗彘毋失其时”等信息体现了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特征。
8.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户籍管理,严格控制人口流动,古人出行必须持有官府发放的“路引”,相当于现代的身份证。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  )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
B.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来源
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D.保证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
解析:选B 中国古代重视户籍管理,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综合分析这种做法的目的,B项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来源,较全面反映我国古代赋役的特点。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陈文华《农具发展史》
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8分)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8分)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分析即可看出为牛耕技术。第(2)问,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白居易诗句的含义。第(3)问,农业的发展条件从生产工具、技术、政策、自然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思考回答。
答案:(1)牛耕技术。
(2)生产方式:“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或自耕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的兴修;政府要减轻对农民的剥削;优越的自然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1.先秦:商业在商代已经有了初步发展。西周时期,骨贝和铜贝被当作货币来流通。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2.汉代: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
3.唐代:水陆商运都十分发达,其中在陆路商运中还出现了客舍、邸店、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
4.宋元: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海外。北宋时在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5.明清: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和按地域结成的商帮。其中晋商和徽商的势力最为强大。
二、“市”的发展
1.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2.汉代: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南北朝:民间集市“草市”出现,由政府对其实行行政管理。
4.唐代:“草市”的作用已经十分显著,“夜市”也比较繁荣。
5.宋代:不仅“市”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而且“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三、商业都会的崛起
1.战国:有的城市已经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2.汉代:都市出现繁荣景象。
3.王莽执政时期: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4.唐代: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盛,扬州以“雄富冠天下”,杭州、湖州成为商业发达的都会。
5.宋代:都市商业繁盛,北宋京城汴京商业的繁荣最有代表性,此外,夜市、庙会集市的商品种类也十分繁多。
6.清代:乾隆时期的苏州财富“甲于天下”;盛泽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都是著名的商业都会。
[轻巧识记]
1.古代商业发展
2.古代城市的发展与演变
[概念阐释] 市、草市、夜市、晓市
城市中的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草市主要是指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夜市冲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晓市即早市,也冲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1.在中国远古时代,已经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2.明清时期,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晋商和徽商是当时势力最为强大的商帮。
3.商品买卖的场所“市”随着商业的发展不断冲破一些限制,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需要。随着商业的繁荣,不同朝代出现了一些商业大都会。
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白圭,周人也。……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出售)。……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1)据材料一,归纳白圭的经商理念。
[教你读史]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若猛兽挚鸟之发”“犹……之谋”分析其理念。
[提示]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掌握经商时机,当机立断;讲究经商计谋策略。
[材料二] “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统一和社会相对安定”,“(明万历年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2)据材料二,比较“富室之称雄者”的不同之处。
[教你读史]
材料从经营范围和风尚方面对徽商和晋商作了对比,注意归纳总结。
[提示] 经营的商品有所不同;徽商奢侈,晋商节俭。
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
(1)商业市场的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有早市、夜市之分;城郊和乡村的草市等。
(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又兴起了一批工商业市镇。
(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进沿海港口城市的兴盛。
(4)货币种类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5)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徽商、晋商等。
(6)商业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占主导地位。
“市”的发展和商业都会的崛起
[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
[教你读史]
材料以第一个句号分为两层:一是国家对“市”的严格管理;二是“市”有时间、空间等诸多限制。
[提示] 由政府设置于城中;与居民区分开;经营位置、交易时间有限制;重视对市场的管理。
[材料二]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中国古代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你读史]
从材料二中的关键语句“处处有……”“通晓不绝”中对比总结其变化。
[提示] 打破坊市界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
(1)从城市的功能看,唐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之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看,随着时代的变迁,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如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商人的地位也日渐提高,市场逐渐多样化。
(3)从城市的数量和规模看,到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繁华城市的数量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
(4)从地区分布看,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城市的重点分布区域发生了由北向南转移的变化,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在江南地区。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影响
1.变化规律
(1)商业活动场所、时间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是时间、地点固定,后时空限制被打破。
(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转向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产品。
(3)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接着出现一般等价物——贝等货币,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北宋还出现纸币。
(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商帮。
(5)经营领域的变化: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相结合。
2.影响
(1)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2)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
(3)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变化。
题组一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1.“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右图)俞大娘的巨舟冠绝
一时,为时人称道。关于俞大娘航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俞大娘航船出现于唐代
B.航船上可能载有邢窑的白瓷
C.航船所经之路可以随时见到客舍、车坊等辅助性营业场所
D.船上所带货币主要是纸币交子
解析:选D 俞大娘航船是在唐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的益州,D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2.唐代元稹在《估客乐》中写道:“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则行。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这反映出(  )
①古代商人的生活具有不稳定性 ②唐代的商旅往来频繁 ③古代商人为了转贩求利而无所不至 ④唐朝政府对商业活动进行严格的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题目提供的材料只是反映了商人的奔波生活,并没有体现唐政府的商业政策,故排除含④的选项。
题组二 “市”的发展
3.“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反,市罢,遂不得履。”材料中的“市” (  )
A.体现了草市的特点 B.主要商品是农产品
C.与坊的界限被打破 D.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解析:选D 题中材料的最有效信息是“郑人”和“乃反,市罢”。“郑人”隐含了春秋战国的时间信息,“乃反,市罢”反映了市场要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故D项正确。
4.“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则材料反映的商业繁荣的景象最可能出现在 (  )
A.商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解析:选D 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于城中,这种现象出现在宋朝。
5.晋商曾自豪地说:“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这一商人群体活跃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解析:选D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晋商”可以推测,题目讲述的是商帮,商帮的出现是在明清时期,故D项正确。
题组三 商业都会的崛起
6.春秋末期,范蠡弃官从商,因在陶邑经商被称为“陶朱公”。当时的陶邑,已成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的著名经济都会。上述材料可以说明 (  )
A.当时商人的地位得以提高
B.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商业中心形成
C.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D.当时商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
解析:选B 根据题干中陶邑“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分析,说明该地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故本题应选B项。
7.《史记》记载:“(战国)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材料最能说明战国时临淄(  )
A.是当时的商业都市
B.城市居民全员参与休闲娱乐
C.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D.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解析:选A 题干描述了临淄商业的繁荣,故A项正确。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  )
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物流通畅的草市
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工官监管的夜市
解析:选A 抓住关键词“东汉”即可。物流通畅的草市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工官监管的夜市基本上是在唐宋之后,而繁华的商业市镇在明清时期出现。
2.北魏时期出现了“舟车所通,足迹所履,莫不商贩”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  )
A.小农经济解体 B.商品交易活跃
C.人口大量流亡 D.重农政策被废除
解析:选B “舟车所通,足迹所履,莫不商贩”体现商人的足迹遍及所有交通便利的场所,反映了商品交易活跃,B项正确。
3.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据材料可知,纸币的发展 (  )
A.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
B.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
C.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D.有注重其“防伪”功能
解析:选D 由“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可以分析出当时纸币是十分注重防伪的,故选D项。纸币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但从材料中看不出纸币的出现满足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4.《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反映出唐朝时期 (  )
A.鼓钲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
B.商业交往的形式多样
C.经商的人很多
D.商业交往有时间限制
解析:选D 材料中“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反映了市的交易受时间的限制,故选D项。
5.“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所描述的商业现象最早出现于 (  )
A.汉朝洛阳 B.宋朝东京
C.元朝大都 D.明朝北京
解析:选B 汉朝未出现夜市,宋朝最早出现夜市,故B项正确。
6.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表明 (  )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 B.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出现 D.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解析:选D 根据材料“日夜商贩而南……日夜商贩而北”可知北方的货物被日夜贩往南方,而南方的货物被日夜贩运到北方,说明了当时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发达,D项符合题意。
7.作为农耕文明政权与文化集结地和辐射中心的都城,承载着深邃的历史底蕴,而从西汉、唐和北宋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城市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突出反映了 (  )
A.工商皆本的主流思想 B.学术文化的活跃
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选D 西汉、唐、北宋等朝代的长安、东京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之成为商业中心。
8.明隆庆年间,有一徽州商人黄汴曾记其所见的苏州市场:“苏州聚货段匹外,难以尽述,凡人一身诸行日用物品,从其所欲皆有。”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
A.地域性商帮的开始出现 B.都市商业十分繁荣
C.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出现 D.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解析:选B 根据题干中“凡人一身诸行日用物品,从其所欲皆有”这句话可知当时苏州市场商品丰富多样,体现出了其商业的繁荣,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8分)
9.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城市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材料一 长安、洛阳——古都气度
西周以镐京(西安)为首都,成周(洛邑)为陪都……后代凡是都长安的政权,多以洛阳为陪都,凡都洛阳的政权,常以长安为陪都,汉唐即是。
——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材料二 扬州——市井风貌
“扬州大利首推盐,女惰男奢两弊兼。”“犹恐千金挥不尽,又抬飞轿学盐商。”这是清代竹枝词中对扬州的描写,扬州在清代有独特的地位。清代扬州府共出348名进士(为各府进士平均数的3倍左右),其中一甲进士11名。道光中叶,京城流传“苏州出状元,扬州出尚书”之美誉。扬州还有相当著名的“三把刀”,指的是厨师、理发师和剃脚匠。如薙(同剃)头铺,扬州城内约计有“三数百家”,“求条签去修个脚,嗅袋烟来剃个头。等戏开台先排凳,看汪班内老名优。”这描绘的就是贩夫走卒的休闲生活。
——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1)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汉唐时期长安、洛阳适合为都城的原因。(6分)
(2)结合所学,以清代扬州城市发展为主题,对材料二进行解读。(12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解析:第(1)问,从图片中获取信息是关键:一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二是便捷的水路交通,三是富饶的土地,由此再结合传统的历史都城来分析总结。第(2)问,材料二共四句话,体现了扬州城的四个特点:经济上特殊的地位,繁荣的文化氛围,发达的娱乐和服务业,享乐的社会风气。从这四个方面概括归纳即可。
答案:(1)原因:有山河关隘之险,便于军事防御;有渭水、洛水等河流,交通便利;水利灌溉发达,位于当时的经济重心地区;处于中原的核心区域,也是传统的都城。
(2)示例:明清时代,江浙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市镇普遍建立,扬州地处长江和运河交汇之处,故而发展迅速,社会富庶,成为重要的盐商中枢。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扬州文化教育的发展,在科举考试中表现突出,成为国家官员选拔的重要来源。商品经济的发展也造就了扬州丰富的社会休闲娱乐和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崇尚物质享乐的社会风气。
扬州的发展体现出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定程度上也冲击了中国原有的观念和社会习俗。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一、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
1.家庭手工业
(1)特点: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
(2)产品:大部分归广大农户自己消费,有时也进入流通领域。
2.田庄手工业
(1)表现:山东滕州宏道院出土的汉画像石。
(2)特点:田庄中的手工业生产仍属于自然经济活动的范畴。
二、“工官”和“匠户”
1.“工官”制度
(1)形成:从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
(2)生产目的: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
(3)弊端: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2.“匠户”制度
(1)含义: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
(2)演变:唐代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宋代匠户往往被官府以强制方式役使。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不得脱籍改业,必须世代相袭,承担指定的工役。
三、纺织业的发展
1.丝织业的发展
(1)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纺织技术已经萌芽。
(2)商代: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
(3)汉代:汉代华美轻柔的纺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
(4)唐宋时期:唐代官营纺织业有相当大的规模,并且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开始兴起。宋代丝织工艺水平有了更大的提高。
2.棉纺业的发展
(1)宋代: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
(2)元代:元代棉纺织家黄道婆创造了新式纺车,推广传授“捍(搅)、弹、纺、织”之具和先进织造技术。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3.结果:明代时在一些纺织业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四、先进的冶金技术
1.冶铜技术
(1)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的某些遗址中,出土有小件铜器,但只是一些小件工具或生活用具,而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
(2)商代:商代时,青铜器的出土点分布相当广泛,一些大型铸铜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的生产规模已经相当大。
(3)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
2.冶铁技术
(1)春秋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经掌握了人工冶炼铁器的技术。
(2)战国时期:炼钢和淬火工艺已经有所发展。
(3)两汉时期:汉武帝推行铁业官营制度。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使用人力皮囊鼓风和畜力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进一步提高了冶铁的生产效率。
(4)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技术更为先进的灌钢法。
(5)北宋时期:有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五、制瓷业的成就
1.制陶业
(1)原始社会:原始时代的彩陶就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2)唐代:中国古代独特的美术陶制品“唐三彩”,曾经风行一时。
2.制瓷业
(1)过渡: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2)东汉:制瓷技术成熟,出土有青瓷。
(3)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的青瓷,邢窑、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在瓷器中名列前茅;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
(4)唐宋元明时期: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
(5)清代:康熙年间,粉彩瓷器工艺的发明推进了生产技术的提高,其烧制技术在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轻巧识记] 古代手工业
[概念阐释] 庄园经济
地主依靠政治特权取得或兼并农民土地而形成。皇室的庄园为皇庄,称苑、宫庄、王庄等;贵族、官吏和地主的庄园为私庄,称墅、别墅、别业、别庄等;属于寺庙的庄园称常住庄。唐中期以后,庄园成为土地占有的主要形式。庄园地主一般把庄田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租地农民对地主有一定的依附关系。庄园产品多用于自给,少数也出卖,因此,庄园经济也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名师点拨]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1)西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的生产,是由官府垄断,即所谓“工商食官”。
(2)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农耕为主兼营副业的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
(3)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官营手工业、田庄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就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则是官营手工业。
(4)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对稳定小农经济起了一定作用。
[轻巧识记]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概念阐释] 资本主义萌芽
明朝中后期,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机房,机户为满足市场需要雇佣机工进行生产,这种现象被称为“资本主义萌芽”。它是封建社会内部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
[名师点拨]
1.我国古代青铜器冶炼的特点
(1) 从商周到秦汉时期,我国古代青铜器铸造业发达,其中商周时期特别繁荣。
(2) 青铜冶炼技术高超,工艺精湛,青铜器外表华美。
(3) 当时青铜器种类和数量多,但用于生产方面的较少。
2.中国古代手工业未出现技术革命的根本原因
中国古代手工业虽然技术发达,领先世界,但却没有像西方一样出现技术革命,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自给自足性,缺乏革新的动力与社会基础。
1.在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
2.“工官”制度使得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3.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在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材料一]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1)材料一体现的手工业经营形态是什么?有何特点?
[教你读史]
“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反映了家庭手工业的生产特点。
[提示] 经营形态:家庭手工业。
特点:是农户的副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材料二] 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官。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
——《礼记·王制》
[材料三] 方今其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贡禹传》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哪种手工业经营形态?具有怎样的特点?
[教你读史]
“不贰事,不移官”指不兼做他事,也不能改变行业,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的特点。“三服官”指汉官名,主作皇帝冠服,亦体现了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提示] 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
特点:国家支持、规模大、分工细、受政府控制等。
[材料四]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3)材料四中“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出现在哪种手工业经营形态中?能否说明当时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为什么?
[教你读史]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说明资本主义性质雇佣关系出现。
[提示] 民营手工业。不能说明。原因:尽管商业相对发达,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古代手工业各种经营形态的特点
经营
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及流通方式
劳动力
地位
官营
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工官”制度、大作坊
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不在市场流通
无偿调用各类匠户
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
民营
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
私营主雇工
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
家庭
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
农民自身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田庄
手工业
豪强地主控制经营
为满足田庄自身的需要
田庄中的依附人口
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材料一] 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从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1)根据材料一,概况中国古代为什么会出现手工业世代传习的特点。
[教你读史]
提炼隐含信息:一是官府的立法保护和干涉;二是民间的自卫举措。
[提示] 官府的立法保护及对手工业者的干涉;手工业市场狭小,手工业劳动者为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自卫措施。
[材料二] 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
(2)概括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教你读史]
由文字信息“大户……小户……相资为生”来归纳现象,由现象来揭示本质。
[提示] 现象:手工工场中的雇佣劳动关系。实质: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
(2)手工业技术先进。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国家。
(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5)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
(6)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
(7)明中叶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一、古代手工业在明清时期由以官营为主到以私营为主的原因
1.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2.农业生产的进步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
3.商品经济的发展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
4.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
二、民营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
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三、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关系
古代中国农业,世界闻名,古代中国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农业和手工业存在着密切关系:
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是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
题组一 古代中国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
1.《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一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  )
A.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B.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C.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解析:选D “工商食官”说明在当时手工业仍然由官府垄断,从材料出处《国语·晋语》可以看出当时仍是西周时期,亦可得出当时还未打破官府对手工业的垄断。
2.明中期以后,官府工匠可交纳“班匠银”代替服役。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官营手工业从征役制到雇募制的调整
B.私营手工业的兴起
C.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手工业内部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
解析:选A 材料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生产关系的变化,B、C、D三项是关于私营手工业生产关系的变化,可以排除。官营手工业生产中存在着从征役制到雇募制的变化,故选A项。
3.《吕氏春秋·召类》中写道:“吾恃为鞔(指鞋)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这里的“吾”的身份是 (  )
A.官营手工业者      B.民营手工业者
C.家庭手工业者 D.雇佣手工业者
解析:选B 从材料可以看出,“吾”需要通过制作鞋子、销售鞋子来维持生计,说明是民营手工业者,答案为B项。
题组二 古代中国纺织业的发展
4.《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这说明当时 (  )
A.纺织业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B.男女平等,妇女的作用受到重视
C.纺织业由国家经营管理,地位高
D.主张实现多种经济形式均衡发展
解析:选A 妇功被称六业之一,说明纺织业在当时居于重要地位,故选A项。
5.据古罗马学者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
A.汉代纺织技术发达,产品远销地中海地区
B.绒棉、织金绒、天鹅绒等纺织品流行
C.唐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输至欧洲
D.黄道婆改进织造技术
解析:选A 题干反映中国的丝织品被罗马学者所记载,体现汉代丝织技术发达,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故A项正确。
题组三 先进的冶金技术和陶瓷业成就
6.《北齐书》记载了一种当时的铸造法:“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熟铁),数宿则成刚(钢)。”用此法铸造出来的兵器坚韧锋利。这种技术出现于 (  )
A.西周 B.秦朝
C.南北朝 D.明朝
解析:选C 材料“生铁精以重柔铤(熟铁),数宿则成刚(钢)”说明是灌钢法,该技术发明于南北朝,故C项正确。
7.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 (  )
A.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
B.制瓷业开始兴起
C.为了谋生,全员参与瓷器生产
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
解析:选A 由材料信息可知,景德镇出现了许多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人,制瓷业及其劳动者,陶瓷产品几乎占据浮梁的一半,故A项正确。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  )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解析:选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官”制度使得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所以“工官”工场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
2.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
新工二岁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  )
A.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
B.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
C.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
D.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
解析:选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注重手工技术的训练,其目的是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因此选C项。
3.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素称发达的是官营手工业
B.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
C.中国是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D.中国最早冶炼的金属是铁
解析:选D 中国最早冶炼的金属是铜,故D项符合题意。
4.商代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图所示青铜器图纹可以反映商代 (  )
A.冶铁业的进步 B.甲骨文的成熟
C.兴起了棉纺织业 D.已经有了养蚕业
解析:选D 材料反映的是商代青铜器纹饰,根据材料中青铜器上的蚕纹,可以推断商代已经有了养蚕业,故D项正确。冶铁业是春秋时期出现的,材料与甲骨文无关,棉纺织业是宋元时期兴起的,故A、B、C三项均错误。
5.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反映出 (  )
A.手工业与农业的结合日益密切
B.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C.当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家庭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解析:选B 材料中“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说明棉纺织业发达,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B项。
6 . 王祯《农书》记载:“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轴,作二卧轮,
用水激转下轮,则上轮所周索,通激轮前旋鼓掉枝(按即曲柄)一
例随转。其掉枝所贯行桄,因而推挽卧轴左右攀耳,以及排前直
木,则排随来去,扇冶甚速,过于人力。”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  )
A.东汉 B.三国
C.唐朝 D.北宋
解析:选A 材料描绘的是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装置——水排,是东汉杜诗发明的。
7.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载:“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对花楼下堀坑二尺许,以藏衢脚,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杠卷丝,中用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材料中的生产工具主要用于(  )
A.制瓷 B.冶金
C.纺纱 D.织锦
解析:选D 根据材料中“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材料描述的是明朝时织锦用的花楼机。
8.《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ǜ,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  )
A.自然经济解体 B.家庭手工业发展
C.民营手工业向农村扩展 D.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解析:选B 题中材料表明,登州乡村中织布首先自给自足,有余布再少量卖到乡市,再转卖到城市,反映的是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比较图1和图2,提取两项有关西汉时期和隋唐时期手工业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18分)
解析:第一小问,从图片中不同时期手工业生产部门的分布地区和生产部门的种类作答 即可;第二小问,结合第一小问的结论分析说明即可。
答案:示例一:
信息:西汉时期的手工业集中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隋唐时期的手工业大量分布于大运河地区。
说明:西汉至唐朝前期,经济重心在北方,手工业大多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大运河的开通促使大运河沿岸地区手工业发展。
示例二:
信息:汉代盐、铁等手工业发展迅速,唐代制瓷业、造船业等手工业发展迅速。
说明:汉代盐铁官营;唐代制瓷工艺进步,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
1.目的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稳定。
2.概况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确立,历代封建王朝大都沿袭继承;《吕氏春秋》提出后世长期遵循的重农原则。
(2)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商人社会地位较低,但经济实力越来越强。
(3)唐代,商人实际上没有取得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4)宋代,商人遭受歧视的情形才开始转变。
3.影响: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使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
二、工商业的管理
1.秦朝
(1)措施:统一度量衡和货币,为工商业发展规定了必要 的统一标准,稳定了经济秩序。
(2)特点:政府对经济生活的控制全面、具体、严密。
2.汉朝
(1)抑商:加强对私营工商业的管理,通常方式是加重税收。
(2)实行盐铁官营制度,实行统一生产和销售。
3.唐朝
(1)市的设立和废止,都决定于朝廷的命令。
(2)所有的市都是朝廷设官管理的官市。
(3)市的交易时间也受到限制。
4.对私营工商业的控制
(1)措施:通常通过加重赋税征收的方式加以控制。
(2)表现:
①设有多种属于流通税的关津之税和属于营业税的市肆之税。
②专门的商税征收部门同时承担缉私任务。
③商税的实征额比朝廷规定的商税额高得多。
5.影响
(1)抑制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出现和生长。
(2)在明清抑商政策的压力下,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三、“海禁”政策
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2.表现
(1)明王朝注重建立和维护一种“朝贡”贸易体制,严加禁阻民间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行为。
(2)清朝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和“迁海令”。
(3)明清有些时期短暂实行的所谓对外开放,实质上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民间贸易往来仍然禁止。
3.影响
(1)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2)使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原因:古代中国的经济进步特别是商品生产的发展。
2.表现
(1)明代:
①地区:丝织业发达的江南地区。
②劳动力: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③实质: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2)清代:
①规模:出现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②行业:除纺织业外,制瓷业、冶铜业、造纸业、制糖业、制烟业和制茶业等,也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
3.影响:新的生产关系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
4.特点
(1)地区性和不平衡性非常突出。
(2)发展缓慢,往往夭折、中断。
5.缓慢原因
(1)政策:压抑工商业以及闭关锁国的政策,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2)经济:势力强大的经济传统的压抑。
(3)根本:封建制度的腐朽与落后。
[概念阐释] 农本思想
农本思想是“农为本,工商为末”,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是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情况下产生的,是对中国古代农本思想的一种冲击。
[名师点拨]
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主要表现
(1)统治者反复强调以农业为本、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
(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4)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
[易错提醒]
1.重农抑商政策对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并非都是负面的、消极的。封建社会初期,这一政策有利于封建经济的繁荣,巩固了封建统治。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工商业的日益活跃,这一政策压抑了社会经济活动,妨碍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成长,导致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潮流。
2.“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
“海禁”是指明清时期严厉禁止私人出海贸易,海外贸易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主要是防内。
闭关锁国是指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如清朝规定一切对外贸易均在广州十三行进行,主要是防外。
3.明代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并没有瓦解自然经济。明代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是稀疏弱小的,长期处于萌芽状态,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其力量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
[轻巧识记] 资本主义萌芽
1.商鞅变法明确规定重农抑商的原则,其后重农抑商成为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2.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抑制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出现和生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3.“海禁”政策的推行,进一步阻碍了经济进步。在世界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日益保守落后。
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及影响
[材料一] 天下已平,高祖(刘邦)乃命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初年政府商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教你读史]
抓住关键词“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不得仕宦为吏”分析“抑商”的政策。
[提示] 采取歧视商人的政策,对其生活方式进行限制,提高其所交税额,限制其政治地位,不许为官等。
[材料二] 清雍正帝说:“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雍正帝的经济主张是什么?根本目的何在?这种经济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严重后果?
[教你读史]
从关键词“农为最贵”“工贾皆其末”以及雍正帝对工商业与农业关系的认识中进行分析。
[提示] 经济主张:重农抑商。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严重后果:不利于经济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全面认识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1)作用:
①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推动农业经济向前发展。
②有利于加强对农民的剥削和控制,进而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
③打击富商,发展官营商业,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2)影响:这一政策使社会经济受到了压抑,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与影响
[材料一]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教你读史]
抓关键语句:“争夺政权的……余部,入海为盗”“诱岛倭入掠”“得其地不足以……得其民不足以……”。
[提示] 背景: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
[材料二] 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2)材料二中反映的经济政策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教你读史]
注意省略号在研读材料中的作用:
省略号前内容―→“海禁”政策限制了开拓海外市场;省略号后内容―→“海禁”政策导致了沿海居民贫困化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提示] 不仅给沿海人民带来了困苦,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还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目的和影响
1.原因
(1)中国封建王朝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
(2)中国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的心理。
(3)通过隔绝人民与外界的联系,以稳定专制统治。
(4)中国自身市场分配结构的影响。
(5)税收政策的影响。
2.目的:维护封建统治,这是古代中国很多政策、措施的根本目的。
3.影响:妨碍了海外市场的扩展,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与西方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发展生产力进行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一、比较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比较项
重农抑商政策
“海禁”政策
实施时期
战国时期开始实行,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明清时期
目的
相同点
维护封建统治
不同点
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
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
内容
相同点
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不同点
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二、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及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
1.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
(1)从行业和区域看,产生于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地区的丝织行业。
(2)从表现看,主要是苏州丝织业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这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从程度看,只是在局部发达地区一些生产部门中稀疏出现,是十分微弱的。
2.阻碍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
(1)市场因素:农民贫困,购买力低;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
(2)资金因素: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地主、商人往往把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3)政策因素: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政策,这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政治因素:专制集权统治和传统纲常礼教阻滞着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
题组一 重农抑商政策
1.商鞅在秦国变法时规定:制止弃农经商,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此规定体现的经济政策是 (  )
A.“海禁”         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土地国有
解析:选C 材料“制止弃农经商,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体现重视农业,限制商业发展,即重农抑商政策。
2.与“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 (  )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解析:选C C项中认为工商为末是不切实际的妄加抑制,实质是赞同商业发展,与题干观点不一致。
3.北宋初年有个叫陶毂的书生,盖了几座房子搞出租经营,结果出门就被人称为小人,挣的钱被叫做“痴钱”,即呆傻的意思。出现这种现象的文化根源是 (  )
A.经营房租并不赚钱 B.重农抑商的传统认识
C.经营土地才是正统 D.法律不允许书生经商
解析:选B 材料反映了“轻视商业”,再根据题干要求“文化根源”,只有B项同时符合上述两个条件限制。
题组二 “海禁”与闭关锁国
4.清朝有官员认为“洋商卖船与番,或载米接济异域,恐将来为中国患”,他支持的经济政策是 (  )
A.农战结合 B.对外开放
C.重商 D.“海禁”
解析:选D 依据材料“洋商卖船与番,或载米接济异域,恐将来为中国患”信息可知,为了防止沿海人民入海通商,潜通海贼,同谋结聚,祸患中国,该官员建议实行“海禁”政策,D项符合题意。
5.清人黄遵宪在《蚕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
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
C.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
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
解析:选A “海禁”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主观上也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也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但是“海禁”政策并不是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这是对“海禁”政策的错误描述。
题组三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6.明朝时,杭州张翰的祖先“购机一张,织诸色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自是家业大饶”;另一碑刻资料记载:“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上述资料反映的现象是 (  )
A.明朝中后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
C.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D.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繁荣
解析:选C 从材料信息看,先“购机一张”,“后增至二十余”,反映了织机规模扩大;从碑刻资料记载分析机户、机匠属于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选C项。
7.清政府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这反映的实质是(  )
A.资本主义萌芽危及封建王朝的统治
B.纺织业内部出现了不正常的兼并现象
C.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
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解析:选D 材料中的规定,其目的在于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这严重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  )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解析:选D 材料的主旨是反映汉朝时期的商人有专门的户籍,并且还不能拥有田地,否则没收,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商人占有田地,以免影响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故答案选D项。
2.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
A.“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
B.“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D.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解析:选C 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古代抑制私商而发展官商,这样的重农抑商必然强化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故选C项。“重农”也没有提高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抑商”也未抑制古代工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的确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但并未揭示材料的主旨。故A、B、D三项错误。
3.明代蒲州商人范世奎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乾隆时,浑源、榆次二州县富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上述材料表明明清时期 (  )
A.商人仍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
B.商业资本发展并开始转化为产业资本
C.晋商精明能干,敢于开拓新的领域
D.官商勾结,搞垄断和特权交易
解析:选A 商人富裕后之所以买田置地,是因为传统观念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故选A项。
4.“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  )
A.重农抑商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史
解析:选C 材料中的观点强调帝王们制定政策出于现实考虑,故本题应选C项。重农抑商政策在历史上不同时期所起作用不同,尤其是到了封建社会晚期,重农抑商政策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绊脚石,故A、B两项说法有误;重农抑商政策并非自古就有,故排除D项。
5.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  )
A.禁止走私贩运 B.“海禁”政策
C.重农抑商 D.保护生态资源
解析:选B 材料中“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说明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6.清初实行抑商、“海禁”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  )
①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使封建经济长期延续,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③成为中国与世界隔绝,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
④加快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B ④说法可以排除,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从鸦片战争以后,与题干所示时间不符。
7.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解析:选C “近代的前夜”意即当时中国已出现近代经济的部分因素。C项表达的是一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与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是不同的,是中国经济新的因素。
8.清朝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其深远影响是(  )
A.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
B.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D.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解析:选D 乾隆时期富商大多将钱财用来买田置地,这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二、非选择题(18分)
9.政府的决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不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农战》
材料二 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三 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材料四 清代统治者坚持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为此,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归纳商鞅的经济政策并说明其理由。(4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明清时期出现的经济现象。(8分)
(3)据材料四归纳,面对经济的变化,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对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消极影响。(6分)
解析:第(1)问,商鞅首倡重农抑商,其原因从材料一省略号后内容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据材料二中的省略号分层,逐层概括其现象,依据材料三中的税收数据对比分析其变化趋势,进而总结答案。第(3)问,清朝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其影响要从维护其封建统治和阻碍资本主义发展两个方面分析。
答案:(1)政策:重农抑商。
理由:有利于发展农业,赢得战争;有利于治理人民。
(2)现象:家庭棉纺织业发达;丝织业发达;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市镇发展。
(3)政策: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消极影响:强化了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不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如写“不利于资本原始积累和扩大再生产,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和社会进步”亦可)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1.背景
(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帝国主义妄图将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国内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
2.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强制劳动: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3.特点: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4.影响
(1)积极方面: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站稳了脚跟。
(2)消极方面:实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
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经济危机
(1)原因:
①战争破坏: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整个国家满目疮痍。
②自然灾害:1920~1921年的大旱灾,粮食产量急剧下降。
③政策因素: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表现:
①工农业:工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大批工厂无法开工。
②人民生活:人民生活必需品得不到满足,许多人死于饥饿。
2.政治危机
(1)原因:
①根本原因: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
②直接原因: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农村实行的余粮收集制得到强化。
(2)表现:
①在农村:农民对余粮收集制不满。
②在城市:工人因生活条件恶化纷纷罢工抗议。
③水兵叛乱:农民和工人的不满情绪牵动着军队士兵,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
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原因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
(2)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3.内容
领域
内容
农业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
①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
②坚持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实行经济核算
③部分国有企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商业
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分配
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影响
(1)新经济政策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巩固了工农联盟,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到1925年,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初步好转。
5.评价
(1)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的一条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有益探索。
[轻巧识记]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易错提醒]
新经济政策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使国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逐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政策。这是布尔什维克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更加成熟的表现,绝不是转向资本主义。
[概念阐释] 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是苏俄政策的调整,完全不同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是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的。它一方面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另一方面,它允许商品买卖,恢复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新经济政策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政策。
[名师点拨]
1.新经济政策的“新”
(1)所有制允许私有制的存在,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
(2)分配形式:实行按劳分配。
(3)流通领域:允许自由贸易。
(4)过渡方式:按经济规律办事,从直接过渡转变为逐步过渡。
(5)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向社会主义过渡。
2.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
(1)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
(2)直接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显现,出现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喀琅施塔得发生反政府兵变。
1.十月革命后,为了应对严峻的内外局势,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保障军事上的胜利。但在实行中也存在着许多弊病和错误。
2.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历史的必然,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3.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从俄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实际出发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有益探索。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苏联史》
(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教你读史]
据材料中的破折号把材料分为两部分,第一层是措施,第二层是目的。
[提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人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材料二]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
[材料三]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和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苏联兴亡史》
(2)材料二、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指出这种变化的实质。
[教你读史]
材料二中的关键词是“原打算”“我们犯了错误”,表明了准备调整政策。材料三最后一句话是中心语,“政治形势”是依据,“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是举措。
[提示] 变化: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实质:俄国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险恶的战争环境,物资极度匮乏
国际环境改善,但经济形势严峻,政治危机严重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固定粮食税
工业
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商贸
禁止商品贸易
允许自由贸易、商品买卖
分配
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配给制
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评价
赢得国内战争的胜利,但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引起工农群众不满,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使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到战前水平,受到广大工农的欢迎,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相同点
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启示
①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
②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们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③每一次改革都有其积极性,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特别是新经
济政策的一些原则和经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指导意义
题组一 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1.1919年3月,苏维埃政府将全国城乡存在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社,一律联合并改组为统一的消费公社,规定全体城乡居民都必须加入消费公社,日用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由此可知,苏维埃政府 (  )
A.取消了自由贸易     B.实行了普遍义务劳动制
C.鼓励私人办企业 D.征收固定粮食税
解析:选A 依据材料“1919年3月”“日用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可知,当时苏俄正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了商品贸易,日用必需品实行国家统一配给制,故A项正确。
2.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  )
A.余粮收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
C.粮食税 D.义务劳动制
解析:选A 题干的核心信息是,一位士兵家里的粮食被全部抬走了。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士兵的话针对的是余粮收集制,A项正确。
3.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农民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猪肉”的口号。这说明了 (  )
A.农民不堪忍受国内革命战争的灾难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引起了这种状况
D.苏维埃政权遭到了一切苏俄人民的反对
解析:选B 从材料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苏俄社会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题组二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4.1921年10月,列宁在党的代表会议上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要找到我们用很大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这里,列宁主要强调 (  )
A.利用市场机制 B.建立工农联盟
C.生产资料公有 D.按劳分配产品
解析:选A 新经济政策的突出特点在于注重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故选A项。
5.列宁说:“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以下符合上述理论的措施是 (  )
A.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
B.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C.实行余粮收集制
D.禁止自由贸易
解析:选A 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之后,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6.读表,苏俄(联)粮食作物耕种面积和产量,表格中,1921年以后所发生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
    年份
项目   
1913
1921
1923
1925
粮食作物耕种
面积(万公顷)
9 446
6 620
7 860
8 730
粮食作物产量
(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社会主义政权建立
C.苏俄彻底粉碎外来干涉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解析:选D 由表格可以看出,苏俄(联)粮食作物耕种面积和产量在1923~1925年得到发展,恰好与苏俄(联)在1921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相符,故D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918~1920年,B项发生在1917年,C项发生在1920年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为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列不属于这一政策内容的是 (  )
A.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
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D.按国家规定价格征收农民余粮
解析:选B 据所学基础知识可知B项不是其内容,符合题意要求。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后,农民隐瞒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较为普遍,这说明(  )
A.苏维埃政权得不到农民的拥护
B.工农联盟已经出现严重危机
C.这种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
D.小生产者的自私性暴露无遗
解析:选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其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交售给国家,这引起了农民的不满,隐瞒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日益普遍。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其中的“非常时期”是指这一时期苏俄面临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困境 B.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进攻
C.严重的兵变和农民暴动 D.法西斯侵略势力的威胁
解析:选B 十月革命后,面对严峻的内忧外患,苏维埃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施的时间是1918年,当时苏俄已退出了一战,A项错误;C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消极影响;D项发生在二战期间,与时间不符。
4.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曾尝试“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结果,这一尝试 (  )
A.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B.有效巩固了工农联盟
C.导致了新经济政策被废止
D.迅速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选A “直接过渡”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尝试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故A项正确;巩固工农联盟是指新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在1921年,是战时共产主义之后的尝试,故C项错误;迅速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是斯大林模式,故D项错误。
5.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为了逐渐发展强大的工农联盟,除了在工人国家的领导和监督下发展商业并逐渐提高农业和工业的现有水平外,就没有任何别的出路……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材料内容表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 (  )
A.革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B.巩固苏俄的工农联盟
C.稳固苏俄的无产阶级政权
D.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解析:选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苏俄国内出现了新的危机,为了稳固苏俄的无产阶级统治,故放弃了直接过渡的方式而实施了新经济政策,故答案选C项。
6.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当时苏俄 (  )
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
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C.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解析:选C 新经济政策的显著特征就是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材料的主旨也是在强调当时苏俄是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以往的土地法令并未被彻底废除,当时苏俄并没有承认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当时苏俄也不是以商品经济为主导地位,而只是想法把经济搞活,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项。
7.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的“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  )
A.国家允许私人经营大中小企业
B.农民纳税后可以自由支配余粮
C.苏维埃政府无偿征收农民的余粮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解析:选B 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故选B项。
8.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从经济规律的角度讲,主要“新”在(  )
A.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
B.改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D.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解析:选D A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B项只是新经济政策的一个方面,不如D项概括全面;C项是两者的共同点。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余粮收集制和全部企业收归国有,市场上什么东西都没有,苏维埃纸币快速贬值。瞿秋白在赶往莫斯科的火车上,看到沿途乡下妇人拿100个鸡蛋来,想换些盐,却不愿意要卢布。
材料二 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必须迁就农民,必须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样农民才会得到鼓励。
材料三 第二年(1922年),社会景况顿然改观。街市上人山人海,农家妇女、老人、工人、学生……种种色色人簇拥在一处。这里一批白面包、香肠、火腿、牛奶、糖果点心,那里一批小褂、绒裤、布匹……唔!多得很呢!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苦尔斯克(即库尔斯克)农民对于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很满意。商业也活跃了起来,商店、面包房、咖啡馆也都开张了。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6分)
(2)根据材料二判断,列宁准备采取什么措施克服困难?实行这项措施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6分)
(3)材料三的现象说明了什么?(6分)
解析:第(1)问,要结合所给材料,根据“余粮收集制和全部企业收归国有”分析出当时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市场上什么东西都没有”以及“不愿意要卢布”分析出生活物资的严重匮乏和卢布的贬值。第(2)问,根据“粮食税”推断出列宁要实行新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第(3)问,概括材料分析出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市场的繁荣。
答案:(1)所需的各种生活物资严重匮乏,货币贬值,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措施:新经济政策。出发点: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根本目的: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3)说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明显成效,苏俄经济迅速恢复,物资(商品)开始丰富,受到工农群众的欢迎,工农联盟得到巩固。
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
(2)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
2.经济改革
(1)农业改革:
①措施: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鼓励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②结果:农业有所好转,后来因为瞎指挥和恶劣气候,农业再度出现危机。
(2)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在经济上获得独立自主的地位。
3.政治改革
(1)措施: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进行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活动。
(2)结果: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赫鲁晓夫自身也陷入个人崇拜。
4.意义: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5.结果
(1)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2)改革后期,各种矛盾日益突出,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
1.前期改革
(1)内容:重点进行工业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改进工业管理。
(2)作用:
①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②使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③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2.后期改革
(1)状况:改革步伐逐渐缓慢。
(2)结果:
①经济发展呈现出停滞和下降的趋势。
②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滋生和积聚,苏联陷入困境。
三、莫斯科落日
1.戈尔巴乔夫改革
(1)经济改革:
①内容:制定“加速发展战略”,重视科技,用经济管理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
②结果:改革难以奏效,将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
(2)政治改革:
①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②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影响
(1)国家政局不稳,经济连年滑坡,思想领域极度混乱。民族问题严重,民族分裂运动愈演愈烈。
(2)苏联解体:
①开始:1991年8月,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苏联由联盟变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
②加速:“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国家政权发生质变。
③解体: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签署,苏联完全解体。
[轻巧识记]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名师点拨]
赫鲁晓夫改革的探索性和开创性
(1)斯大林执政后期,苏联社会已经出现了停滞僵化的局面,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改革成为大势所趋。赫鲁晓夫的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具有开创性。
(2)赫鲁晓夫的改革从反对个人崇拜和农业入手,首先解决政治上最尖锐的个人崇拜和经济上最严峻的农业问题,是符合苏联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对改革斯大林模式的一种正确探索。
(3)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创了苏联发展的新局面。
(4)改革对整个世界社会主义的改革运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启发作用。为他国改革提供了经验教训。
[易错提醒]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与苏联的解体
(1)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2)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导致苏联解体。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1.斯大林逝世后,其后继者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是由于各种问题积重难返,苏联的改革步履艰难,效果不大。
2.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3.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促进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但苏联的经济发展也因此陷于停滞。
4.1991年,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中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改革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自我完善。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比较
[材料一] (赫鲁晓夫提出)在最近十年(1961~1970年)里,苏联在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在第二个十年(1971~1980年)结束时……苏联将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将在下一个时期完成。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赫鲁晓夫在重大决策问题上所犯的错误。从其经济改革措施中举一例加以说明。
[教你读史]
抓住关键信息“在最近十年(1961~1970年)里……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美国”进行分析。
[提示] 错误:赫鲁晓夫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科学认识,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说明:他大规模垦荒,提倡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使许多地方变成了荒漠。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历史2(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教你读史]
抓住关键信息“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进行总结归纳。
[提示] 趋势:苏联经济的发展日趋迟缓,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进入停滞时期。原因: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个人作风专断。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侧重点
农业
工业
前期是经济领域,后期是政治领域
结果
取得一定的成就,最后失败
失败
失败原因
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
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①目的: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②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不足及教训
[材料一] 赫鲁晓夫所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组作为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对后来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他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但是,他毕竟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病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成熟的改革理论和思想。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
(1)材料一是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改革的?
[教你读史]
“但是”作为转折词,把材料分为两层,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改革者,但又是一位改革失败者。
[提示] 材料表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不会成功。
[材料二]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认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讽刺戈尔巴乔夫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措施是什么,其结果如何?
[教你读史]
“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剥光为止”“肿瘤”“挥向了党的脖子”形象地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提示] 戈尔巴乔夫剥卷心菜的过程就是其改革的过程,先改革经济,未取得成效后转向政治改革。在政治上,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实行多党制,最后把问题全都暴露,导致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指向“肿瘤”,“肿瘤”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体现了戈尔巴乔夫否定了党的领导,否定了社会主义方向,从而造成苏联解体。
二战后苏联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
(1)不足之处:赫鲁晓夫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有利于推动对斯大林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转向政治体制的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
(2)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一、战后苏联针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斯大林模式的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落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后进行政治改革
劳动者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二、多角度理解苏联的经济改革
1.知识角度: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二战后苏联多次改革的根源。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二者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而戈尔巴乔夫制定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
2.史观角度: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考虑,在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全球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半球化”的发展模式,即世界上主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二者互相斗争、此消彼长可以带来很多值得深思的经验和教训。
3.热点角度:中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活力。从这一现实热点出发,对苏联改革留下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深思是非常有必要的。
题组一 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1.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辞职下台后曾自豪地说:“也许我做过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这一件——那就是,他们只需要投票就能让我下台,而斯大林则会把他们全部抓起来。”但舆论却认为其在位期间并未真正解决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这实际上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 (  )
A.并未冲破原有模式    B.无从改善政治环境
C.疏于解除思想禁锢 D.鲜有触及经济领域
解析:选A 材料中“并未真正解决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信息说明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冲破斯大林模式,故A项正确。
2.下图为苏联农业生产方面的统计数据示意图。该示意图反映出 (  )
A.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
B.农业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得到缓解
D.赫鲁晓夫改革推动农业发展
解析:选D 由题目中的时间“1953~1964年”可确定此时为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题目中拖拉机、谷物收割机等跟农业生产有关的数据的增长表明此时的苏联农业有所发展,这应归功于当时赫鲁晓夫的改革,故本题应选D项。
题组二 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
3.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
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
解析:选B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军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过大导致经济结构比例失调,故B项符合题意。
4.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未从根本上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选C 材料“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触动。A项是赫鲁晓夫;B项把重点放在了重工业;D项不符合史实。
题组三 戈尔巴乔夫改革
5.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最大的不同点是 (  )
A.经济体制改革 B.文化制度改革
C.政治体制改革 D.福利制度改革
解析:选C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戈尔巴乔夫改革一开始是对经济领域进行改革,但是经济领域困难重重,所以戈尔巴乔夫改革转向了政治领域,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
6.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 (  )
年份
1976~1980
1981~1985
1986~1990
1990
社会总产值
4.2
3.3
1.8
-2
国民收入
4.3
3.2
1.0
-4
劳动生产率
3.3
3.1
-3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解析:选D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并进行改革,但是经济改革不见成效,因此选D项。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以下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述,正确的是 (  )
A.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 B.推广玉米种植获得成功
C.突破斯大林模式的限制 D.全面引入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选A 根据所学知识,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故A项正确;推广玉米种植在西伯利亚地区并未获得成功,故B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时期依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不可能全面引入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2.赫鲁晓夫在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因地制宜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主要有:承包到队的综合机械化生产队;承包到组的机械化小组;承包到家的农机手家庭。这一措施(  )
A.改变了原有经济结构
B.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废除了斯大林模式
D.为中国的农村改革提供模式
解析:选B 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题干中所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以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调动了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
3.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
A.形成了一套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
解析:选B 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依然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下所进行的改革,只是小修小补,没有进行根本变革。
4.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的一份报告提出:“党中央委员会和苏联政府的出发点是:指令性计划是主要的和有决定意义的……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来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段材料表明勃列日涅夫改革 (  )
A.开始冲击斯大林模式 B.未能突破原有体制
C.遵循了经济发展规律 D.被迫转向政治领域
解析:选B 题干中的批驳“市场调节”,明显地反映出这份报告本身强调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政策,这是不尊重经济发展的规律,仍未突破斯大林模式,据此可以排除A、C、D三项。
5.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  )
A.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都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C.都突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
D.都是对苏联生产关系的调整
解析:选D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没有突破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则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因此A、B、C三项均可排除。这三次改革都是对苏联生产关系的调整,故选D项。
6.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先后有多位领导人进行改革,有人评价其中某位领导人“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这位领导人是 (  )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解析:选C 戈尔巴乔夫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因此答案为C项。
7.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改良旧制往往是挽救危机的重要举措。20世纪80年代,苏联也出现各种危机,为此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改革,其主要特征是 (  )
A.用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
B.放弃政府宏观的调节手段
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鼓励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
解析:选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试图以经济管理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干预经济,A项正确。
8.韩西林教授曾撰文写道:“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 (  )
A.适应了时代需要,获得成功
B.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D.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
解析:选C 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苏联经济发展到了计划经济体制非改不可的时候了,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进行了经济改革,调整了苏联经济结构,但其改革没有正确的思路,并未取得成功,也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答案为C项。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苏联有许多学者以从列宁晚期著作中描绘出来的轮廓,把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在国家计划范围内,为了劳动者的利益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根据劳动的质和量付给报酬的原则;允许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
——苏联1989年《有关社会主义的现代概念》
专题讨论会纪要
材料二 关于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经济垄断”,只有实行私有化,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恢复社会公正”。1987年通过的、次年生效的《国营企业法》是改革时期主要的经济法。《国营企业法》的目的,就是使苏联企业成为自治的、民主的和财政上独立的生产者。
——摘编自肖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本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进行评价。(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戈尔巴乔夫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两个分号前后的三句话逐层概括即可。第(2)问,材料二共三句话,第一句话反映了对经济体制的改革,第二句话反映了以立法的形式把企业推向市场,第三句话反映了改革方案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破坏。从这三个方面概括归纳即可。第(3)问结合所学,从改革的方向、措施等角度回答即可。
答案:(1)特征:一定程度上恢复国家资本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和自由贸易政策;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形式,充分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
(2)评价:打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垄断”,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通过立法的形式,使国营企业成为独立的生产者,把企业推向市场,这都是必要的。但实行完全私有化,建立所谓“真正的市场经济”,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3)原因:列宁改革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改革措施配套,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戈尔巴乔夫改革不顾苏联实际情况,改革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且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1.背景
(1)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
(2)1925年的苏联仍是一个只能依靠从国外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
(3)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
2.目的: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质技术基础。
3.方针: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4.建设
(1)从1926年起,苏联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
(2)1926~1928年,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改建扩建,并新建几千家企业。
(3)1928~1932年,实施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 划。
(4)1933~1937年,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
5.成就
(1)1937年,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并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2)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到1937年,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优势。
(3)工业总产值到1937年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6.弊病: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
1.背景
(1)十月革命后,苏俄农业是落后的个体小生产农业。
(2)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2.目的:配合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克服粮食危机。
3.过程
(1)从1929年下半年起,集体化运动开始。
(2)全国各地的集体化运动一哄而起,并出现强迫命令现象。
(3)1930年3月,斯大林发表了《胜利冲昏头脑》一文,对集体化运动进行整顿。
(4)1932年,苏联宣布“完成全盘集体化”。
(5)1937年,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
4.影响
(1)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
(2)农业集体化不可能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3)1932年底,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
三、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
2.形成过程: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3.表现
(1)经济:
①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②国家对经济直接管理,排斥市场调节。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
①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②以党代政,最高苏维埃成了只是负责通过党中央指示的表决机器。
(3)思想文化:
①个人崇拜: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并迅速发展为一股社会风潮。
②思想文化体制: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对学术文化领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4.特点: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
[轻巧识记]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易错提醒]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是在外部资本主义包围和内部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建立的,它使苏联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
[概念阐释]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指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名师点拨]
1.苏联的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弊端
(1)农业集体化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时,多数农民不愿加入集体农庄,而且国家无法为集体农庄提供必需的农业机械和财政支持。
(2)违反自愿原则,用行政命令或变相暴力强迫农民立即加入集体农庄。
(3)农业全盘集体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造成苏联农业长期不景气。
2.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1)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2)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3)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用行政手段管理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
1.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改变了苏联的经济和社会结构。1936年,苏联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它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
3.“斯大林模式”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苏联经济实力迅速增长,成为工业强国;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成为制约苏联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主要因素。
苏联工业化的突出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材料一] 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年份   

项目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拖拉机
不详
4
2
1
2
1
电力
15
10
7
4
3
2
石油
2
3
2
1
2
1

5
5
5
4
3
2
注:1932年是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产规模比较。
(1)根据图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教你读史]
从图表中提取信息,把1937年与1913年两列进行比较,读出苏联工业产值在世界排名的变化,可以看出苏联工业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提示] 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到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材料二]  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2)漫画中粗壮和瘦弱的两部分分别代表什么?体现出苏联工业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有何弊端?
[教你读史]
根据材料中的数字准确理解漫画的寓意,炸弹形状的粗腿和麻秆般的细腿分别喻示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
[提示] 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发达,农业、轻工业落后。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弊端: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存在的问题
(1)优先发展重工业,片面强调高速度。工业化过程中未能妥善处理农、轻、重的比例,导致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长期失调,阻碍了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了农民的负担,致使农业发展缓慢;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忽视了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2)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劣。
(3)忽视轻工业的发展,造成消费品供不应求,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材料一] 斯大林时期产值增长表
产值
1937年比1928年的增长率
农业产值
8.1%
轻工业产值
210%
重工业产值
550%
(1)根据材料一,从农、轻、重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
[教你读史]
对比表中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产值的增长率,可以看出斯大林时期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失调。
[提示] 短期内苏联的重工业飞速发展,但农业和轻工业落后,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材料二] 苏联宣传画:在斯大林同志领导下不顾一切地向共产主义前进!
(2)结合材料二指出,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教你读史]
材料选自苏联宣传画,注意图说的主题与画面中突出的斯大林形象。
[提示] 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农业集体化;开创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经验
(1)计划经济模式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重大问题,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2.教训
(1)从长远看,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作用,压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3)牺牲农民利益,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4)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和思想文化体制的僵化,产生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苏俄(联)在农业方面的三大举措
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先后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粮食税和农业集体化,这三大措施对农业经济产生了不同影响。
(1)余粮收集制是为适应当时战争的特殊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物质保障,但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减轻了农民负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农业集体化的实行,过度牺牲了农民的利益,后来也没有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使得农业总产值下降,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饥荒。
题组一 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和农业全盘集体化
1.下图反映了苏联1913年与1940年工业生产中钢铁、煤炭、石油工业的变化,从中能得到的历史结论有 (  )
①苏联工业化获得了迅速发展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经济基础 ③实现了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④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钢铁、煤炭与石油工业均属于重工业,故③说法与图表无关;新经济政策在斯大林模式开始后就被抛弃,④说法错误。
2.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联的历史依次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其中“剥夺年代”是指 (  )
A.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
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
解析:选D 根据苏俄(联)自十月革命以来的历史阶段特点可知:十月革命后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应是“凯歌年代”;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经济政策时期应是“退却年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即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应是“剥夺年代”;卫国战争时期应是“战争年代”;二战后的经济改革时期应是“战后年代”。
3.“国家半无偿或近乎无偿地占有集体农庄的大量农产品,方法是通过不等价的交换,带有课税性质。”苏联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
A.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 B.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C.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D.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选B 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集体农庄”可判断是“斯大林模式”,为解决社会主义工业化所需资金而采取掠夺农业的政策,B项正确。A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项是新经济政策,故排除A、C两项。该做法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D项。
题组二 斯大林模式
4.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  )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
C.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D.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解析:选A 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故A项正确。
5.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苏联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B.苏联建设长期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C.苏联农民思想觉悟水平低
D.苏联为发展工业,对农村和农民索取太多
解析:选D 斯大林经济模式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众多问题: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轻工业,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对农民和农村索取太多。
6.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 式 (  )
A.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 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导致生活物资短缺
解析:选B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苏联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管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A项错误,B项正确。C、D两项材料不能体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斯大林曾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解析:选C 材料文字说明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而苏联既不能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谋求贷款,更不能采用殖民掠夺的方式为工业化建设积累资本,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只能依赖自己国内资金,为此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2.“在制定的总政策的范围内,国家将生产的各项物品的数量,国民收入中有多少用于生产投资,有多少用于日用消费品的生产,所有级别的工人应收入的工资数量,以及各种产品应以何种价格进行交换等所有经济决策都由上级决定。”这种经济情况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  )
A.义务劳动制的实行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D.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解析:选D 斯大林模式在管理体制上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取代市场调节,开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全新的计划经济体制,故D项正确。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大萧条的影响和意义因苏联的几个五年计划而增大。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 验。”“独特实验”主要表现是 (  )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解除部分企业的国有化 ③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④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选D 题目中的“大萧条”指的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此时的苏联在经济上正在形成斯大林模式。该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工业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上走集体化农庄的道路。故①③④项表述正确。②项为新经济政策,故排除。
4.右图是美国胡佛研究所档案馆馆藏的一张前苏联宣传画,宣传画敦促工人们加入生产突击队,以实现斯大林的五年计划。原画上写着:“我们要打倒懒惰的工人。”该宣传画反映了 (  )
A.余粮收集制挫伤了工人积极性
B.新经济政策无法调动工作热情
C.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展开
D.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弊端初现
解析:选D 根据题干中“斯大林”“五年计划”的提示进行判断。A项是错误的,余粮收集制是列宁时期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B项叙述本身错误。C项应该是工业化而不是农业集体化。所以选D项。
5.阅读《俄国及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文件汇编材料》的排名表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
产总值
5
5
3
2
2
1
机器
制造业
4
4
2
1
2
1
下列对表格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工业生产总值于1928年恢复到战前水平
B.1932年苏联机器制造业占欧洲第一,表明工业化已经实现
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有助于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在世界排名的提升
D.1928~1937年的经济建设,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选C 1929年底,苏联掀起农业集体化运动,为苏联工业化积累了资金,促进了苏联工业化的发展,故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的不满,不利于经济恢复,A项错误;1932年苏联机器制造业占欧洲第一,并不能表明工业化已经实现,直到1937年苏联才基本实现了工业化,B项错误;斯大林体制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D项错误。
6.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长期战争的破坏 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解析:选B 由题目中的时间“1953年”即可排除C项,苏联早在1945年就结束了二战,此后一直处于和平之中。苏联之所以农业产量落后,主要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牺牲了农业,故本题应选B项。A、D两项虽为其原因之一,但并非主要原因。
7.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趋于崩溃,而苏联经济发展迅速,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它”是指苏联的 (  )
A.农业集体化道路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社会主义制度
D.利用五年计划发展经济的做法
解析:选D 美国经济危机爆发是由于美国经济处于无政府状态,生产的盲目扩大与人民实际购买力降低之间的矛盾加剧,美国可以借鉴苏联计划经济的做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8.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斯大林模式”下 (  )
A.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于生产发展
B.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C.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
D.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
解析:选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斯大林模式的前期推动了苏联经济发展,使苏联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不全面,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在工业化方面成绩显著,故C项错误;材料中“工业化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体现了“斯大林模式”重视重工业,忽视轻工业,没有改善民生,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曾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谈什么主义都是可笑的。”……后来,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必须再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材料二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的经济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为此,苏俄的农业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8分)
(3)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有益的启示?(4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可以回答第一小问;结合教材知识可以回答第二小问。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提示,可得出两者过渡方式的改变;再结合教材知识,可从所有制结构、计划与市场关系两方面比较两者的变化。第(3)问,从国情、客观规律角度出发解读即可。
答案:(1)变化:由排斥商品经济到依靠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调整: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改变: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3)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商品价值规律来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社会条件
(1)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经济上: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过渡时期总路线
(1)制定:1953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
(2)方针: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3.“一五”计划
(1)基本任务: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②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工业化成就:
①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大都超额完成。
②建立起飞机制造、汽车制造、重型机器制造等重要工业部门。
③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3)意义: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三大改造
(1)措施:
①对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②对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对工商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结果: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3)评价:
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三大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遗留下许多问题。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
1.初步探索
(1)《论十大关系》:1956年,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2)中共八大召开:
①召开: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
②内容:
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
任务
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2.探索失误
(1)“大跃进”: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2)人民公社化运动:到1958年底,全国99%以上的农户加入了人民公社。
3.国民经济的调整
(1)开始: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2)方针: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3)结果: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4.十年建设成就
(1)工业:
①先后建成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
②形成冶金、采矿、电站、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础行业。
(2)铁路: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
(3)能源:石油已经实现自给,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宣告结束。
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1.经济混乱
(1)原因:“文化大革命”爆发,“全面夺权”掀起狂潮。
(2)表现:
①国民经济计划被废置;国民经济的运行失去控制。
②全国交通运输阻塞,大批工矿交通企业停产。
③工矿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下降,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2.周恩来对经济的整顿
(1)背景:1971年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2)措施:整顿企业,恢复各种规章制度,在农村,重申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3)结果:国民经济有了起色。
3.邓小平对经济的整顿
(1)背景:1975年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后,邓小平主持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
(2)措施: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等进行整顿。
(3)成果:国民经济开始了复苏和发展。
(4)结果:由于“四人帮”的阻挠,趋于稳定的经济形势遭破坏。
4.“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1)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
(2)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3)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
[轻巧识记]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名师点拨] “一五”计划的特点
(1)“一五”计划确定工业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2)“一五”计划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
(3)“一五”计划以工业化为目标,包括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4)“一五”计划工业化建设立足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具有渐进性与长期性。
[易错提醒]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其中的“和平过渡”既不是由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也不是由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而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
[概念阐释] 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期。所谓“过渡”是指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中心任务是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名师点拨]
正确认识“左”倾错误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左”倾以激进的面目出现,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因而纠正更困难,危害更大。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与速度上、阶级斗争问题上多次犯“左”倾错误。
(1)“大跃进”是生产力领域的“冒进”,人民公社化是生产关系上的“冒进”,这种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的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2)“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问题上的扩大化。“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经济建设造成严重的破坏,拉大了与发达国家差距,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标志着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开始。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阶段。《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和中共八大的召开,成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3.“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使中国丧失了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毛泽东
[材料二] 中国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1)由材料一、二归纳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内因是什么?
[教你读史]
材料一反映毛泽东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是核心语句。材料二出自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材料中的第一句话是核心语句。
[提示] 重工业十分薄弱;加快实现工业化和加强国防的需要。
[材料三] 苏联过去所走过的道路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我国实现现代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是根据苏联的经验从建立重工业开始。
——毛泽东
(2)根据材料三,指出制定“一五”计划的外部依据。
[教你读史]
关键词是“根据苏联的经验”,体现了我国制定“一五”计划的依据。
[提示] 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工业体系不完整。
(2)现实需要: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国防实力。
(3)苏联影响: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重要地位:重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及启示
[材料一] 我们党深信,只要鼓足六亿多人民的干劲,动员六亿多人民力争上游,我们一定能够高速度地进行建设,一定能够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赶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之一。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5月29日)
(1)据材料一,指出该社论体现的心态。
[教你读史]
根据“鼓足”“干劲”“较短时间”等信息可知当时的社会心态。
[提示] 社会心态:乐观自信,急于求成。
[材料二] 1957~1965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1957
1960
1962
1965
钢产量
535
1 866
667
1 223
粮食产量
3 900
2 870
3 200
3 891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2)观察材料二中的表格数据,说明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教你读史]
细致观察数据的变化,工业领域中钢产量经历了大幅升→降→升的过程;农业成下滑、恢复趋势。
[提示] 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1956~1976年)
事件
特征
影响
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多快好省”
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1)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盲目求快
(4)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大跃进”
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大办工业、大办农业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二公”
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遭到严重挫伤
十年“文化大革命”
“以阶级斗争为纲”
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
1.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
2.三大改造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者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被喻为“一体两翼”。
3.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原因
1.我国古代封建专制长期存在,致使封建家长制残余思想容易侵蚀党的肌体,从而造成民主法制观念淡薄,容易出现盲目服从等现象。
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很高,迫切要求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从而出现了主观愿望与经济发展实际严重脱节的弊端。
3.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4.就国际环境而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尖锐对峙,使党和国家领导人企图通过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对抗资本主义。
题组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1952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改变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这一改变的原因和条件是 (  )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 ②国民经济的恢复 ③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④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基本完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A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定信息“1952年”。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是在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后,排除③;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排除④。
2.阅读下表:
我国国民收入各所有制经济比重表(%)
     年份
所有制经济    
1952年
1956年
全民所有制经济
19.1
32.2
集体所有制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营和个体经济
78.7
7.1
上表中我国国民收入各所有制经济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大跃进”运动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解析:选A 由“1952~1956年”的时间信息可知,这一时期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再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可知,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公私合营经济成分所占比重较大,表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建立起来。
3. 宣传画是一种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艺术形式。右图为1955年出版的宣传画,它宣传鼓动的主要内容是(  )
A.农业合作化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选A 由题目中图片的文字信息“互助”以及时间1955年,可知是农业合作化运动,故A项正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是195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
题组二 曲折发展的十年和“十年动乱”
4.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写道:“这又一次生动地证明:‘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大的产’解放了的人民可以创造出史无前例的奇迹来……”对这段社论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带有主观臆断性
D.重视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解析:选D 1958年,中共中央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题干材料“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大的产”体现在经济建设中是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带有主观臆断性。故D项符合题意。
5.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的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  )
A.要实现合作化,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B.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C.要变革生产关系,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D.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解析:选B 题干材料主要涉及的是人民公社问题,由所学知识可知人民公社以“一大二公”为特征,其中的“公”即公有制程度越高越好,这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而这一调整与当时落后的生产力不相适应,B项表述符合题意。
6.中国在1965~1976年间出现了三次经济复苏回升,分别是在1965年、1973年和1975年。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
A.纠正“左”的错误 B.坚持八大路线
C.“大跃进”的推动 D.贯彻“八字”方针
解析:选A 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1971年周恩来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这三次经济复苏回升都因为纠正了“左”的错误。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图中的历史信息体现的建设成就是 (  )
A.新中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B.“一五”计划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
C.“大跃进”运动改变经济落后
D.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企业活力增强
解析:选B 第一批喷气式飞机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都是“一五”计划的成就,故B项正确。
2.新中国“一五”计划进行了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其中冶金、机械、能源工业企业分别是20个、24个、52个,化工企业7个,轻工和医药企业3个,国防军工企业44个。这表明 (  )
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我国实行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
C.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形成
D.我国已经形成了合理完善的工业布局
解析:选B 题干反映了新中国“一五”计划进行了多项重点工程建设,“能源工业企业”“国防军工企业”所占比重大,说明以重工业为主。
3.“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共八大的经济方针
解析:选C 根据歌谣中的“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并结合1953~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互助组和合作社,故选C项;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4.1958年一则新闻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 956斤(18 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D.这是“大跃进”运动,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解析:选D 题干中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现象,虽是一种讽刺,但客观上反映了人们改变落后经济面貌的强烈愿望,故D项正确。
5.“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  )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涉及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农业以粮为纲,工业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由此可排除①,故本题应选B项。
6.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该对联出现的背景是 (  )
A.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B.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C.中央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D.中共八大召开,提出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解析:选C 材料提到的是1962年一副对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因此选C项。
7. 1956~1966年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特点有(  )
①以工业化为目标,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②探索中曲折前进,有失误也有重大成就 
③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④开局和中期经济态势较好,后期有问题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
解析:选D 1956~1966年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照搬苏联经验,牺牲农业,优先发展重工业,故①正确;探索中曲折前进,有失误,如“大跃进”等,也有重大成就,如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故②正确;期间中国仍然坚持计划经济体制,没有找到经济建设的正确道路,故③错误;开局和后期经济态势较好,中期有问题,故④错误。D项符合题意。
8.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1960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解析:选D 根据图片信息,50年代末的“左”倾错误导致工农比例失调,而60年代初因中央生产关系的调整,工农比例趋向于平衡,故D项正确;“一五”计划是在50年代,故A项错误;1960年农业产值大幅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政策上的“左”倾错误,故B项错误;C项“优先发展农业”说法错误,应是“优先发展工业”。
二、非选择题(18分)
9.每个时代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儿。”
——百姓俗语
材料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成就分布图
材料三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三年超英,五年赶美。
一天等于20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
——某历史时期的宣传口号
材料四 命题的维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历史的维度: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梦想
本质的维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实践的维度:实现中国梦要坚持和遵循“三个必须”
世界的维度: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
——2014年7月14日《北京日报》曲青山
《从五个维度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时期哪些人的梦想?与这一梦想相对应的是什么经济形态? (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五”计划中工业建设的重心集中在哪些部门?这些成就的取得对中国的工业化有什么意义?(4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时期中国人的什么梦想?这一梦想的问题在哪里? (6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梦的内涵。不同时期,不同的中国梦说明了什么? (4分)
解析:第(1)问,从俗语的内容和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中概括归纳即可。第(2)问,根据图示中主要成就来回答相应部门;从“一五”计划的成就中总结其意义。第(3)问,根据材料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等关键信息,可以归纳为“大跃进”运动时期人们迫切改变落后现状的心情;其“梦想的问题”可以从夸大主观能动性和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方面归纳。第(4)问第一小问,内涵根据材料四“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梦想”“是人民的梦”“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等信息概括;第二小问,从经济政治决定思想文化、民众是主体等角度归纳。
答案:(1)时期及人物:中国古代和近代农民的梦想。
形态:小农经济。
(2)部门:交通运输、机械制造(汽车制造,重型机器制造)、钢铁生产(任答其中一点即可)。
意义: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
(3)时期及梦想:“大跃进”时期(或说50年中后期)快速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实现共产主义的梦想。
问题: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4)内涵:民族复兴、人民安居乐业、世界和平与发展。
说明: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背景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决定了中国梦内涵的不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具有统一性和继承性。(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一、历史性的跨越
1.邓小平南方谈话
(1)背景:
①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②国内: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2)内容: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②判断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④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⑤发展才是硬道理。
(3)意义: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中共十四大召开
(1)时间: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
(2)内容:
①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要求全党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3)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
(1)内容: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2)意义: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中共十五大(1997年)
(1)内容:
①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②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③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④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⑤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意义:
①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②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轻巧识记]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概念阐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名师点拨]
1.多角度认识“改革”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必要性
(1)改革始终没有突破旧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2)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改革必须有重大突破
可能性
(1)改革开放积累了实践经验
(2)邓小平南方谈话打破了思想束缚
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风云变幻,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
2.从中共十四大到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逐步具体化,中共十五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方面进一步深化。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材料一] 观察下面两组图片
第一组 过去购物要凭票购
第二组 今日商品任意挑选
[材料二]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
——1990年12月《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
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你读史]
从材料一分析两组图片的历史含义,“凭票购”体现的是计划供应;“任意选”体现的是市场导向作用。对材料二要抓住材料的中心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分析。
[提示] 从购物凭票到商品任意挑选体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同的经济成分之间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作用
(1)市场机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2)宏观调控有利于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
题组一 历史性的跨越
1.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解析:选B 抓住“1992年”这一关键信息,华而诚的讲述是指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一论述说明 (  )
A.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没有本质的区别
B.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融合是最好的经济发展模式
C.计划和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区别意识形态的标准
D.资本主义应当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应当实行市场经济
解析:选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其目标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结合题干材料分析,A、D两项的表述错误。B项没有认识到国家宏观调控与计划经济的区别。邓小平的本意是要借鉴西方市场经济体制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题组二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中共十四大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主要着眼于这次会议 (  )
A.阐明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B.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
C.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目标
D.评价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重大贡献
解析:选C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众多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有利于中国改革的深入和“加速和外国接轨”。
4.1993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自己38年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计划经济时代 D.市场经济时代
解析:选D 粮票是中国从1955年到1993年发行的一种购粮凭证,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是中国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而导致商品短缺的见证。1993年,“票证经济”的落幕,表明我国迈入了市场经济时代。
5.由当代历史学者编著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三卷共有四编,每编由若干章节组成。下图所示是该书其中一编的部分目录,这些章节应属于 (  )
第十八章 南方吹来春天的风
第一节 改革走到十字路口
第二节 又一篇解放思想的宣言
第三节 迈出改革新步伐
第十九章 市场经济终于植根中国
第一节 配套的改革规划
第二节 重大的改革措施
第三节 改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A.第一编 改道与转型(1949~1956)
B.第二编 受挫与调整(1957~1978)
C.第三编 改革与发展(1978~1991)
D.第四编 辉煌岁月(1992~2000)
解析:选D 根据“南方吹来春天的风”,可以判断出是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结合第十九章关于市场经济等信息,综合判断D项符合题意。
6.钱颖一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如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导致它增长的基本因素也并不特殊……仍然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基于这一视角,下图中江苏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是 (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市场与调控的结合
解析:选D 由题目中图片的文字信息“1992~2012年”“江苏GDP增长”说明与经济政策调整有关,1992年开始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正确。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使用粮票,1993年2月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 (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B.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C.所有制形式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解析:选B 粮票的使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粮票的废除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则是属于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2.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目的是 (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析:选A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下图为“市场”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其中1993年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出现频率高的直接原因是 (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C.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选B 市场经济主要是关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其初步确立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确立的,与农村改革的关系并不大,排除A项。C项出现在21世纪初期,不是在20世纪末。D项是无关项,它出现在21世纪初。
4.“东方风来满眼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1992年,邓小平到深圳、珠海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 (  )
①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 ②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 ④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B 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通过阅读材料可知这次讲话指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而提出真理标准问题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故排除含①的选项。
5.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
A.“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解析:选C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由“计划”到“规划”的变化,体现了由计划指令到规划指导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6. 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  )
①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工作重心 ②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③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问题 ④解决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B ①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解决的,②是在中共十四大上解决的。十五大在③④等问题上提出的论断,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7.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  )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解析:选D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所有经营行为都由政府控制,企业效益好坏与企业自身关系不大。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成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一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故其比较“茫然”,本题应选D项。
8.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确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不断地变化,由“合理调整工商业”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再到“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最终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逐步建立起来的
B.国家逐渐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C.改革开放加快了经济体制的变革
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解析:选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30多年来,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
(1984年2月24日)
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歌曲《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南方谈话》
(1)据材料一,概括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起的积极作用。(8分)
(2)材料二中的“春天”的内涵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1992年南方谈话的重大影响。(6分)
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从技术的引进、发展外向型经济等方面概括经济特区的设立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第(2)问,从《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可以得知这里“春天”比喻改革开放的春天。第(3)问,从材料中就可看出是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认识问题。
答案:(1)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外向型经济,使特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凡答培养人才,获得知识;扩大对外影响可酌情给分)
(2)内涵:改革开放。
(3)进一步破除了阻碍改革开放的思想束缚,解放了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改革的发展,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1.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2.主要内容
(1)思想路线: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2)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3.历史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开始了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3)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4)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农村改革
(1)原因:农村经济体制问题严重。
(2)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过程:
①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秘密地实行包产到户。
②安徽、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推行联产到组和试行包产到组等责任制。
③1980年9月,“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责任制迅速推广。
(4)意义:是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城市改革
(1)背景:农村改革突破性进展的推动。
(2)开始: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
(3)内容:
①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②管理体制: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4)结果:
①到1987年,全国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②企业内部实行以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也迅速推进。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背景: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2.过程
(1)设立经济特区:
①背景: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②设立: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③意义: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①时间:1984年5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等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措施:扩大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③意义: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3)开辟经济开放区:自1985年起,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4)开发开放浦东:1990年4月,做出开发开放浦东的决策,这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3.对外开放格局
(1)格局: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2)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3)意义: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轻巧识记]
1.十一届三中全会
2.经济体制改革
[易错提醒]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两点误区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概念阐释] 经济特区
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轻巧识记]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的标志。
2.中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活力。
3.从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上海浦东,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材料一] 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我们现在正进入城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大发展的时期。
——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相关史实,从农业与市场关系变动的角度分析我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产生的意义。
[教你读史]
关键句“促进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我们现在正进入城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大发展的时期”说明了注重农业的市场导向。
[提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注重农业的市场导向,发展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用农民的话来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完成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多剩少全都是自己的。”农民取得了对农产品的实际支配权。所以说这种办法“责任明确,利益直接,方法简单,群众放心”。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还是公有的。
[教你读史]
关键句“大包干……都是自己的”表明了经营方式和产品分配方式上有新的变化。
[提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公有制基础上对集体经济的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进行了改革,农民有生产、分配的自主权,但没有土地的所有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特点及实质
1.原因
(1)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及其实行具有群众基础。
2.特点:它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把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
3.实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
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材料一] 1980年,建立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90年,决定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随着贯穿欧亚的第二座大陆桥在阿拉山口接轨,当年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
——《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
(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教你读史]
材料以时间为线索,叙述对外开放的地点和范围,体现了开放过程的特点。
[提示] 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开放的特点。
[材料二] 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
——摘自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
(2)分析材料二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
[教你读史]
数据的变化反映了对外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体现了对外开放的成果。
[提示]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1)全方位:全面对外开放,对全世界开放。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坚持对外开放。
(2)多层次: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会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3)宽领域: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
一、全面认识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
1.必要性
(1)原有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只有改革经济体制才能更好地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和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2.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3.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4.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特点
(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2)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3)允许旧体制外产生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
(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
7.意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合理地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
二、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开放”的区别
旧中国
当今中国
背景不同
鸦片战争中腐朽落后的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后被迫开放
是在独立自主、坚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实行的对外开放
性质不同
是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和掠夺的产物
是党和政府为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内容不同
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引进外资,扩大对外贸易
结果不同
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题组一 工作重点的转移及从农村到城市的改革
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解析:选C 关键在于提取信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重新焕发生机”,综合这些信息,可以判断符合题意的是C项,而A、B、D三项都是具体的单方面的表现。
2.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
A.增强企业活力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选A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的时间“1984 年”,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故选A项。
3.1984年,国家允许城镇居民个人出资兴办小手工作坊、小商店(不准雇工),劳动所得收入除向国家交纳一定的工商税外,全部归己,时称个体户。当时的城镇个体户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民相比 (  )
A.都属于私有经济     B.都获得经营自主权
C.都属于商品生产 D.都获得相同的劳动所得
解析:选B 城市个体户兴办小手工作坊、小商店,自主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民也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两者经营方式相同,B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公有制经济,A项错误;农产品进入市场才算作商品生产,C项错误;劳动所得不可能相同,D项错误。
4.下列漫画表现了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D.改革开放的成效
解析:选D 题干两幅图片分别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状况,从“光有钱买不了东西”到“握点钱不知买啥东西”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丰富,故D项正确。
题组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5.长期以来深圳市都实行“一市两制”。目前深圳市正酝酿着将其实行范围由目前的四区扩大到包括宝安、龙岗在内的六区。届时,宝安、龙岗两区将享受 (  )
A.高度的自治权 B.特殊的社会制度
C.部分政治主权 D.特殊的经济政策
解析:选D 本题考查经济特区的含义。特区的“特”是指在经济领域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6.在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居于“龙头”地位的是 (  )
A.沿海开放城市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 D.内地开放城市
解析:选C 经济特区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区,他们在对外开放的格局中起到了龙头的作用,带动开放的区域由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逐渐深入到内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979年初,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标语是 (  )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政治挂帅,提高觉悟,争取更大的跃进”
D.“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选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符合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标语,故B项正确。
2.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下列对小岗村改革的影响分析有误的是 (  )
A.个体小农经济彻底消失 B.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D.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选A 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并对城市经济改革具有推动作用。
3.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  )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大家伙对他的背叛
解析:选B 材料中的合作化是指农村合作化运动,农村集体生产,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二十多年后大家又散伙了”指的是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这改变了农业合作化时代集体经营的方式,故B项符合题意。
4.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它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国有企业改革
B.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选D 结合题干“中共十四大报告”以及材料中“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说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故本题选择D项。
5.有人把中国1979年所做的追赶世界、融入世界的决策称为打开了“第一扇窗”。“第一扇窗”比喻的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在广东和福建设立经济特区
C.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解析:选B “窗户”意味着对外开放与交流。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这个重大决策对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6.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这五个经济特区 (  )
A.实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B.享有高度自治权
C.率先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D.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解析:选D 五个经济特区“特”在特殊的经济政策。
7.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由此做出的决策是 (  )
A.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B.开放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开放浦东地区
D.环渤海湾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解析:选B 由材料中“1984年”“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等信息可知,是指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8.20世纪90年代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步骤是,开发开放 (  )
A.深圳 B.浦东
C.厦门 D.海南
解析:选B 20世纪90年代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步骤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B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年春,上海农村根据中共中央的号召,开始了农业生产“大跃进” 。同年9月21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上海农村建立了第一个人民公社,即上海七一人民公社。到9月30日,郊区10个县全面实现人民公社化,共建立103个人民公社,几乎所有农户都参加,平均每个人民公社达8 000多户……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
——《上海农业志》
材料二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哪一次调整?这种调整给当时我国的社会经济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8分)
(2)材料二所说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这种变革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定了前者的成果?为什么? (8分)
(3)材料三中邓小平同志对当时农村经济改革形势分析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2分)
解析:第(1)问,由材料中“上海农村建立了第一个人民公社”可知当时实行了人民公社制度,但是其违背了客观规律,导致我国农村生产力长期发展滞后。第(2)问,由材料中“特别是安徽”“生产责任制”等信息可得出在当时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为都是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不是对前者的否定。第(3)问,依据材料中“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概括归纳。
答案:(1)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制度。 违背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生产力,导致我国农村生产力长期发展滞后。
(2)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不是。 因为是在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要始终着眼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背景
(1)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3)从19世纪60年代起,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2.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表现
(1)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一定发展。
(2)农村的家庭手工业遭到破坏,城市手工业也受到沉重打击。
(3)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
(4)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4.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原因
(1)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尤其是自然经济的破坏。
(2)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的促进。
2.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
3.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4.途径
(1)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
(2)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5.主要企业
(1)1866年,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
(2)1873年,陈启源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6.特点
(1)发展速度慢,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2家。
(2)部门集中在轻工业,主要分布在缫丝业、棉纺织业、面粉业等。
(3)地点集中在沿海地区。
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时间: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原因
(1)甲午战争后,列强大量输出资本和增加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2)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
(3)在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3.表现
(1)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后又创办轮船、面粉、冶铁、银行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巨擘。
(2)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4.意义: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轻巧识记]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易错提醒]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并没有完全解体。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农产品日益商品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概念阐释] 实业救国
“实业”一词是康有为首先提出的。当时所说的“实业”特指工业,后来含义逐步扩大。如张謇认为“实业者,西人赅农工商之名”,他所说的“实业”泛指工业、农业和商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有识之士崇尚通过发展实业来振兴中国,因而形成了“实业救国”的思潮。
[名师点拨]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的变化
(1)“闭关政策”被打破,被迫对西方国家开放通商口岸。
(2)列强对华疯狂倾销商品,大量洋货涌入中国,对外贸易呈现入超局面。
(3)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4)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东南沿海、沿江地区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出现于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材料一] 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毛泽东选集》第2卷《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二] (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
依据所给材料分析晚清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
[教你读史]
材料一以分号分层,从两方面说明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材料二表明外国商品倾销冲击中国传统手工业,自然经济解体首先从东南沿海开始。
[提示] ①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近代企业的冲击和西方的经济侵略。
②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
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列强利用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国内市场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鸦片战争后,中国商品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商品流通空前活跃,特别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流通中比重加大,促使农业生产目的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2.影响
(1)准备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
(2)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商品化程度加强了,中国经济也开始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3)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根本基础,所以也从根本上冲击着封建制度。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材料一] 洋布、洋纱、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火、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这一现象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何影响?
[教你读史]
从“……入中国,而……”句式中分析西方对华经济侵略的危害。
[提示] 现象: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影响:自然经济的解体使农民纷纷破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原料、商品市场等。
[材料二]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崛起分布示意图
(2)结合材料二,指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分布有何特征。
[教你读史]
地图材料形象直观,应注意图中民族工业分布的地域特征,并注意区分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提示]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促进民族工业兴起的条件
(1)小农经济开始解体。鸦片战争后,列强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中国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从而使家庭手工业破产。小农经济的解体为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
?2?列强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减少了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加速了农业商品化生产的比重,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3?近代工业出现。外国商人开始投资兴办一些船坞等企业,在其示范与诱导下,国内兴起了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特点及评价
1.表现
(1)“男耕女织”的变化:大量物美价廉的洋纱和洋布涌入中国,取代了土纱与土布,冲击了家庭手工业和城市手工业,使传统的“耕”“织”分离。
(2)“自给自足”的变化:列强大量收购以丝、茶为代表的农副土特产品,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减少了自给自足的成分。
(3)“闭关锁国”的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逐步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特点
解体的动力
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解体的速度
国内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
解体的结果
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3.评价
(1)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从根本上冲击着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的进步。
(2)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必要的财富积累,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
(3)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逐步沦为资本主义附庸的过程。
题组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最早出现在 (  )
A.东南沿海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解析:选A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东南沿海地区,中国自给自足的传统经济结构在这里开始解体。
2.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  )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解析:选D 自然经济的特点是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即男耕女织,所生产的产品基本不投向市场,所以“解体”的含义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3.曾主持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其《中国见闻录》中写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这段材料表明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 (  )
A.商品经济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自然经济 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解析:选C 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可以判断,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题组二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 (  )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解析:选B 19世纪70年代前后,在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和影响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B项符合题意。
5.1872年,广东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该厂的创办反映出 (  )
A.洋务企业在困境中转型
B.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
C.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到来
D.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一种途径
解析:选D 1872年,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这一史实体现的是民族工业的兴起,陈启源为华侨身份,由此反映出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的途径,故D项正确。
6.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解析:选D 题目中的材料主要体现了洋纱进口渐多的现象。从洋纱的销售范围看,到了川、楚等地,故A项表述错误;B项中“萎缩”、C项中“消失”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
7.19世纪70年代前后,民间出现了以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关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集中在机器制造领域 B.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
C.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D.大多在沿海开放口岸
解析:选A 中国的民族工业从一开始就是发展轻工业,而A项中的“集中在机器制造领域”中的“机器制造”是典型的重工业。
题组三 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8.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  )
A.洋务企业的诱导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解析:选D 注意时间是“从1895年开始”,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因此答案为D项。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指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时间
茶叶(担)(年平均值)
生丝(匹)(年平均值)
鸦片战争前
5 000
5 000
1845年
8 010
13 220
1851年
9 919
23 040
1853年
10 122
62 896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解析:选A 解答本题要注意时代特征。表面上看,中国外贸出口增加,但联系鸦片战争后的史实,应明确是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加紧了对中国的工业品的倾销,中国的外贸应处于被动地位。
2.“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 (  )
A.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B.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民族工业的产生
解析:选C 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将大量商品输入中国,输入的洋货多为机器制造,物美价廉,竞争力强,而中国的土货滞销,土布、土纱等的销售陷入困境,标志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项符合题意。
3.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南沿海农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新”在 (  )
A.增加了许多农业新品种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C.出现了近代大农业
D.生产方式出现了质的飞跃
解析:选B 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工业品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逐步沦为外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机器,创办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首先出现在 (  )
A.香港地区 B.沿海地区
C.北京地区 D.内陆地区
解析:选B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外商企业刺激和洋务企业诱导,最先在广东、上海等沿海地区出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5.“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无产者,生产的目的是搜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下列近代企业中都具有这种特征的是 (  )
A.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发昌机器厂
B.湖北织布局、开平煤矿
C.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开平煤矿
D.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解析:选D 由材料中的信息“资本家”可知该类企业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开平煤矿都是洋务企业,故本题应排除A、B、C 三项。D项二者都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6.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  )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解析:选C 材料中主要阐述了洋务运动“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其中“旧轨”指的是封建统治秩序,而“逸出旧轨”就是指封建统治秩序的逐渐崩溃,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由此可知C项的表述符合题意。
7.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中存在着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等几种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共同点是 (  )
A.由私人投资兴办 B.采用机器设备生产
C.都设于通商口岸 D.都是资本主义企业
解析:选B 外商企业是鸦片战争之后最先在通商口岸出现的采用机器生产的外国人兴办的企业,洋务企业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由洋务派兴办的采用近代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民族工业是由地主、商人、官僚等投资的采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故选B项。
8.“陈启源……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容女工六七百人。”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  )
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民族工业兴起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清政府设置工厂
解析:选B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两个主要信息,一是人物陈启源,二是时间1872年。根据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工业的兴起,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二 清政府中,一些洋务派官员提出自行设厂进行纺织的建议,以作为富国的一项措施。光绪二年(1876年),李鸿章在致两江总督沈葆桢的信中说:英国洋布入中土,每年售银三千数百万,实为耗财之大端。既已家喻户晓,无从禁制。亟宜购机器纺织,期渐收回利源。1878年,在李鸿章和沈葆桢的授意下,候补道彭汝琮在上海成立了中国近代的第一个大型的棉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机器织布局创办后发挥的作用。(8分)
解析:第(1)问,从材料“其物充积于厦口”“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中总结其现象,从其时代背景中分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第(2)问,从材料中“亟宜购机器纺织,期渐收回利源”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作用。
答案:(1)新现象:西方机器纺织品充斥东南沿海市场,中国传统手工业品滞销。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作用:促进近代棉纺织业的发展;为洋务派发展军事企业提供了保障;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与发展;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国家垄断中国近代棉纺织业的局面(或:有利于抵制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一、在夹缝中求生存
1.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1)限制中国机器进口,阻止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在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3)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4)抗战胜利后,美货汹涌而至,民族工业产品受到严重排挤和打击。
2.封建势力的严重束缚
(1)甲午战争以前,民族工业企业始终没有获得清政府的正式承认。
(2)各级政府采用苛捐杂税勒索民族工业企业,极大地加重了其负担。
(3)国民政府大举内债和滥发纸币。
(4)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以直接投资、加入官股或收买、敲诈甚至没收等方式公开吞噬民族企业。
二、在斗争中求发展
1.背景:随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政治力量。
2.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3.目的:为了资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4.表现
(1)1928年济南惨案后:全国反日会通过了拒绝买卖日货、拒绝使用日钞、拒绝搭乘日轮的决议。
(2)九一八事变后:上海银行、钱业两公会致电南京国民政府,要求团结御侮。
(3)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捐款捐物,支持十九路军抗战。
(4)长城抗战爆发后:工商界人士开展捐款购机运动。
5.特点
(1)革命性: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影响其发展和生存。
(2)妥协性: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
6.结局: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轻巧识记]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名师点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启示
(1)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步履维艰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彻底实现民族独立,是保障民族资本主义独立、正常发展的重要前提。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
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在斗争中求发展,为了本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民族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
[材料] 《大染坊》以陈寿亭的印染厂为主线反映了20世纪民族工业的艰难发展,展示了一代中国人强国梦的诞生与幻灭。其主题歌中唱道:
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
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
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
这一场锦绣年华欲说无言
早知道这命运由天注定
……我要把感动留在人间
……
“我”的“命运”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命运?
[教你读史]
阅读材料要注意“20世纪民族工业的艰难发展”这一核心语句,从背景中分析其命运。
[提示] 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命运”悲惨,发展艰难。因为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民族工业必然在夹缝中生存。
阻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三座大山
(1)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凭借其在华经济特权,占据市场优势,掠夺中国原料和劳动力,极大地排挤和压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使中国近代始终不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2)封建主义: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经济形态严重束缚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3)官僚资本主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实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是民族工业萎缩的重要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其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题组一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
1.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正常现象,最主要原因是 (  )
A.缺少必要的资金     B.缺乏先进的投资方式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外国
解析:选D 材料反映的民族企业缺乏竞争力的原因中,资金、投资方式、劳动力素质不是主要原因。中国近代企业依靠引进外国设备和技术建立发展,因而受制于人,这是出现不平衡现象的主要原因。
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其夹缝是指 (  )
①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对外贸易 ②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 ③各级政府的苛捐杂税 ④军阀官僚政府滥发纸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解析:选A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受到多种力量的制约与限制,应注意多角度思考。
3.“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上述史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
A.近代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B.近代民族工业经营不善,致使亏本
C.民族资产阶级非常软弱
D.近代民族工业从诞生之初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和压榨
解析:选D 材料中“洋商”“百计阻抑”主要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和压榨。
题组二 在斗争中求发展
4.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大批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国家富强,结果都失败了。这一现象说明了 (  )
A.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
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
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解析:选A 材料所述的是近代中国人掀起的“实业救国”浪潮,其失败说明了只有获得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富强,即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
5.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产阶级反抗三座大山压迫的斗争有 (  )
①济南惨案后,上海总商会拒绝买卖日货 ②九一八事变后,上海银行、钱业两公会致电国民政府要求团结御侮③宋子文控制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④民族资产阶级抗议《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 ③是官僚资本主义压榨民族工业的表现;④是发生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后期的史实。
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妥协性,其决定性因素是 (  )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人数少,力量单薄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从一产生就受到来自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解析:选A 题目中给出的四项内容都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但是,B、C、D三项都取决于A项内容。因此,“决定性因素”应该是A项。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912年,孙中山对袁世凯说:“十年之内,大总统非公莫属。”“希望您当十年总统,十年之内我筑成铁路二十五万里,您练精兵五百万。”这段话反映了孙中山的救国理念由革命救国转向 (  )
A.实业救国 B.教育救国
C.军事救国 D.法制救国
解析:选A 从材料中“我筑成铁路二十五万里”可见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致力于实业救国,大力推动铁路建设。
2.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判断,张謇认为民族工业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  )
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D.缺乏充足的货币资本的支持
解析:选A 材料中张謇认为民族工业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是“无法律之导”,意指没有公司法、破产法等必要的法律保障,故本题选A项。
3.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的浪潮。”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  )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的性质
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欧洲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解析:选A 本题材料反映的是兴办实业的历史环境,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可知,民族企业的高潮与民族危机和实业救国思潮有关,因而A项正确。B项是客观因素不是直接推动力;C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D项民国政府错误,1907年其还未成立。
4.有人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先天不足”指的是(  )
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C.投资者主要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
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解析:选B “先天不足”说明其发展不充分、不健全,主要是指民族资本主义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A项是“先天不足”的原因。C项与题干无关。D项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的。
5.“‘公永和’……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材料可知,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公永和”
(  )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
C.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D.技术力量非常薄弱
解析:选C 由信息“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等信息可直接判断C项正确。
6.英美烟草公司以“鸿雁”烟标与其“玫瑰”烟标颜色相近为借口,诬告南洋烟草公司侵权,香港殖民当局于是没收并焚毁“鸿雁”牌香烟,令南洋烟草公司遭受重创。这说明了 (  )
A.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
B.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D.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沉重打击走向萎缩
解析:选C 南洋烟草公司是我国民族企业的代表,英美烟草公司诬告其侵权并勾结香港殖民当局对其进行打击,说明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民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7.胡适曾在抗战胜利后指出:“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家资源委员会把持了中国的工业矿业,□□□□蚕食鲸吞,全国其余经济或则被其窒息而死。”文中的“□□□□”部分应为
(  )
A.民族资本 B.官僚资本
C.外资企业 D.个体经济
解析:选B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致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蚕食鲸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8.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这则报道应出现于(  )
A.1895~1911年 B.1912~1919年
C.1927~1936年 D.1945~1949年
解析:选D 注意题干中美国商品充斥中国市场的情况应该出现在抗战胜利后,美国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使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18分)
9.“案例研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一个典型的“案例”能够折射出一段完整的历史画面。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史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导致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
材料二 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对中国市场出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
材料三 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荣氏企业在创办初期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8分)
(2)概括材料二中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因素。材料三中的“同根相煎”是什么意思?(10分)
解析:第(1)问,应注意“1896年”这一时间限制,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第(2)问,分别为一战期间和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概况。
答案:(1)有利因素:地方实力派官员倡导办实业。不利因素:地方士绅的阻挠和反对。
(2)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荣氏企业抢抓机遇,善用促销手段,产品质量好。国民党发动内战,社会政局动荡。
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
1.原因
(1)内因: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③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④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
(2)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表现
(1)概况: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的速度和规模空前。
(2)行业:
①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
②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的第二大工业,除扩大内销外,还大量出口。
③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
3.特点
(1)地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2)结构: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3)地位:
①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②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
4.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二、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原因:
①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促进政策及措施。
②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广大群众发起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
③1935年,国民政府实施的“币制改革”对于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生产复苏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2)表现:
①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
②1935年以后,就工业各行业而言,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
2.官僚资本的膨胀
(1)凭借国家政权,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
(2)四大银行成为官僚资本聚敛财富的重要工具。
三、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1.原因
(1)内因:
①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
②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权力压迫民族工业。
③苛捐杂税: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2)外因:
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的洗劫和破坏。
②中国外贸大量入超,使民族工业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外汇购买原料。
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新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美国几乎垄断了中国的资本市场。
2.表现
(1)抗日战争中,沦陷区民族工业遭到毁灭性打击,大量民族企业内迁,改变了民族工业布局。
(2)抗日战争胜利后,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
[轻巧识记] 民族资本主义
[概念阐释] 官僚资本
官僚资本通常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垄断资本。它依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经济势力,依靠国家政权,控制国家经济命脉。1927~1937年是以蒋、宋、孔、陈为代表的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时期。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建立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前提条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又成为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国民政府的统治实际上就是四大家族的统治。1936年底,四大家族对全国金融业垄断的完成,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标志。
[易错提醒] 近代化与工业化的区别
近代化不单是经济的工业化,而是工业化以及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思想的理性化。
[名师点拨] “币制改革”的作用
“币制改革”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国民政府稳定财政,增加收入,巩固统治,建立官僚资本垄断国家经济命脉的目的。它的实行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此外,它还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政策,它统一了中国币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中国货币脱离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加速摧毁了旧式的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促进了现代化银行的发展。从历史的进程加以衡量,“币制改革”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1.辛亥革命的推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而迅速的发展。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2.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
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野蛮的洗劫和破坏。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下,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教你读史]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概括其发展状况。
[提示] 出现短暂春天,发展速度、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
[教你读史]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29年后”“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表明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提示] 曲折而艰难地发展。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1)时间短暂。从1912年至1919年,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兴旺似昙花一现,只能是“短暂春天”。
(2)发展不平衡。轻工业尤其是纺织业、面粉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3)地区分布不平衡。民族工业大都集中在沿海一带,而广大的内地较少。这主要是由于沿海一带商品经济比较发达,自然经济较早瓦解,地理条件较优越等。
(4)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与自然经济相比,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作用
[材料一] 自从民族工业这个“童养媳”进了家门,自然经济这个“婆婆”的地位便日益受到威胁了。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
[教你读史]
“受到威胁”说明民族工业对自然经济具有瓦解作用。
[提示] 民族工业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材料二] 范旭东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代表人物。当他兴办的永利碱业公司出碱时,英国卜内门公司跑来要求“合作”,遭到范旭东的拒绝。打破了卜内门独霸中国碱业市场的企图。
(2)你能从材料二中可以获取什么历史信息?
[教你读史]
从关键信息“打破……企图”中分析其作用。
[提示]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材料三] 通过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不难看出,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重大运动的发生,都是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不开的。
(3)如何理解材料三的观点?
[教你读史]
材料表明了民族工业是近代政治、文化运动的经济基础。
[提示]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与思想解放奠定了经济基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瓦解、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4)从处境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始终没有成为近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从而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一、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社会
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自身
因素
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和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政局
动荡
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列强
侵略
瓦解着中国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政府
鼓励
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新政”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实业
救国
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民族
精神
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与时
俱进
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术的不断革新、合理的经营策略也是其顽强发展的因素
二、民族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的表现
1.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本国资本。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3.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这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
题组一 民国初期兴办实业潮
1.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 (  )
A.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解析:选D 张謇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其根源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D项正确。
2.1898年9月2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解析:选A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了初步发展,题中信息民族企业招聘女工即是此时民族企业获得发展的重要表现,A项正确。
3.下面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赢利指数示意图,形成图示现象的国际条件 (  )

A.民国政府经济政策的推动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实业救国”思潮的刺激
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解析:选B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题组二 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4.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被称为“黄金十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  )
A.西方因经济危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苏联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
C.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等大量建立
D.政府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解析:选D 1927~1936年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高潮,原因主要是由于国民政府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故本题应选D项。
5.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确定“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方针。这导致 (  )
A.经济危机的缓和
B.美国在华经济势力的增长
C.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解析:选D 根据题干“全盘之统制”分析,其特点是实行经济垄断,容易导致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题组三 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6.据国民政府经济部1942年的统计,国统区共有工厂3 758家,其中四川一省即达1 654家,占全部工厂总数的44%。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
A.民族资本企业增长迅速 B.四川人办实业风气盛行
C.欧洲加大对四川的投资 D.抗战爆发,大量工厂内迁
解析:选D 依据材料“1942年”“国统区共有工厂3 758家,其中四川一省即达1 654家”信息可知,抗日战争期间,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国沿海大量的工厂随国民政府迁往西南地区,故D项正确。
7.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 (  )
①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②官僚资本的压迫 ③繁重的捐税负担 ④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国民党统治后期,连年的战争、美国对华的经济侵略是造成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官僚资本的压迫、繁重的捐税负担、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得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①②③④都正确。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896年,荣氏兄弟看到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广且投资小,见效快,遂决定筹办面粉厂。1900年他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1903年独资经营,1905年又开设振新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以荣氏企业为代表的民族资本主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有(  )
①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 ②推动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③民主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④有利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 以荣氏企业为代表的民族资本主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均属于其影响,还需要注意的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但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也壮大了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壮大则有利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2.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说的“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 (  )
A.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B.地区分布呈东密西疏
C.生产技术水平低 D.产业结构不合理
解析:选A 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导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根源,因此选A项。
3.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以“求强”“求富”为旗号
解析:选C 材料反映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以满足民生为主要目的,应该以轻工业为主。
4.1912~1918年间,中国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  )
A.煤炭和钢铁业 B.铁路和公路
C.建筑和纺织业 D.纺织业和面粉业
解析:选D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纺织业和面粉业在1912~1918年间发展最快。
5.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
A.实行“币制改革” 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
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解析:选A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材料中的“困苦”即美国抬高银价,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针对这种情况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币制改革”。
6.下图是根据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绘制。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社会安定创造了有利条件
D.反帝爱国运动的大力推动
解析:选B 1920年至1936年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此时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使民族经济快速发展,故选B项。
7.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决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国民政府这样做主要是由于(  )
A.抑制官僚资本的膨胀 B.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经济建设服务于抗战 D.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解析:选C 1938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抗战时期国统区实行战时体制,这是出于抗战的需要,为坚持抗战提供了物质条件,故选C项。
8.下图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对图中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
①“肥料不足”是指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先天性的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②“阳光灿烂”是指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③“冰雹无情”是指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受到四大家族的挤压
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道路曲折根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肥料不足”说明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天不足”,①正确;1912~1919 年,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阳光灿烂”,据此可知②正确;“冰雹无情”处于20世纪40年代的后期,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故③正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造成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④正确。所以答案选D项。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产值及比重的变化(1920~1936年)(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
1920
1936
1920~1936年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平均增长(%)
官僚资本
1.84
42.2
2.22
12.0
1.18
民族资本
2.51
57.8
16.32
88.0
12.41
合计
4.35
100.0
18.54
100.0
材料二 中外产业资本产值的增长及比重的变化(1920~1936年)(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
1920
1936
1920~1936年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平均增长(%)
中国资本
6.61
44.8
26.09
63.2
9.0
外国资本
8.13
55.2
15.16
36.8
3.9
合计
14.74
100.0
41.25
100.0
(1)根据材料指出哪一种资本在当时发展最快?这种资本在当时发展最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2)从1937年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资本”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特点形成的原因。(1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结合相关数据回答;第二小问,可结合时间和当时的背景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可从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两方面回答;第二小问,可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考虑。
答案:(1)最快:民族资本。主要原因: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2)基本特点: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萎缩。原因:①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国民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②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企业。
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一、分散的文明
1.原因
(1)物质因素: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使世界上形成了几个各具特色的农业中心。
(2)文化因素:独立文明群落逐渐发展成较大范围的文明区域。
(3)自然因素:受生产力水平的局限,高山、大河等的阻隔,人们缺乏沟通的技术和横向交流的驱动力。
2.代表:伊斯兰教文明、佛教和印度教文明、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印第安文明。
3.特点
(1)各个区域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
(2)地域性和独立性特征相当明显,基本处于隔绝状态。
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
1.原因
(1)手工业:以风力和水力为代表的新能源开始部分取代人力和畜力;手工工场出现,劳动分工更加细密。
(2)农业:农村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商品化程度提高。
(3)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
2.表现
(1)标志:商人与工匠之间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2)出现了面向市场的集中的手工工场。
(3)出现了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公司。
三、文明的链接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生和发展,西欧各国迫切希望获得东方的商品和黄金。
(2)直接原因: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
2.经过:从15世纪中后期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掀起了开辟新航路的热潮。
3.影响
(1)引起“商业革命”:
①许多新的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成倍上升。
②市场扩大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③英、法、荷等国建立了一批特权贸易公司。
④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引起“价格革命”:
①西欧市场金银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
②加速了社会分化和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3)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
(4)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
①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
②冲击了神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的权威,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
③激发了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5)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
[轻记巧识]
1.新航路开辟
2.新航路开辟带给欧洲的变化
[易错提醒]
1.资产阶级的“黄金热”不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贪婪,而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进取,其目的是积累原始资本,发展资本主义,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进取思想。
2.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内在的经济发展即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产阶级要求获得高额的利润;次要原因是商业危机、传播天主教等。
3.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虽从海外获得大量的财富,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但两国并未将财富转化为资本,而是将之用来购买荷兰和英国等国的奢侈品。最终西、葡两国很快衰落,荷兰和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1.文明间的交往建立在古代各个文明区域发展的基础之上。15世纪中后期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掀起了开辟新航路的热潮。
2.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土耳其扩张阻断传统商路,这些都使新航路的开辟变得极为迫切。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达·伽马、哥伦布先后到达印度和美洲,麦哲伦船队进行了环球航行。
3.新航路的开辟在欧洲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4.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材料一]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二] 《马可·波罗游记》描写日本时说:“据有黄金,其数无尽……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
[材料三] 
据材料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有哪些?
[教你读史]
材料一的核心内容是“黄金”“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材料二的关键是《马可·波罗游记》对黄金的描写。材料三中的图片包含两层信息:一是造船技术的进步;二是王室对远洋航海的支持。
[提示] 原因:为了获取亚洲的黄金,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马可·波罗游记》吸引着西欧商人到亚洲经商,进行香料贸易。条件: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
(1)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中国发明的指南针,经阿拉伯人西传后于14世纪时在欧洲普遍使用,确保航行时不会迷失方向。
(2)造船技术发达:当时,欧洲的造船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出现了新型的多桅多帆、轻便快速的大船。
(3)地理知识进步:当时欧洲流行地圆学说,同时,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很先进。
(4)武器装备得到改善。
(5)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对探险活动的支持。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一] 500年来西班牙国王对哥伦布推崇备至,曾授予海军上将军衔,册封为“发现新土地的世袭总督”,称他为“发现新大陆的英雄”“给美洲带去福音和文明的救世主”等等。在哥伦布到达美洲500周年之际,西班牙政府在塞维利亚市为他举行纪念大会。与此同时,美洲的印第安人则举行抗议活动。美洲土著库拉族领袖赫罗尼莫表示,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杀害了9 000万土著人,不能纪念这种大规模的灭绝种族的屠杀行为。
(1)据材料一,分析在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一问题上,欧洲和美洲印第安人的看法分别是什么?
[教你读史]
抓住关键词“发现”“英雄”“抗议”“殖民者”进行分析。
[提示] 欧洲:发现;美洲:侵犯。
[材料二] 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
——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推动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你读史]
从材料中“16世纪”“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可以判断出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即价格革命。社会转型方面要考虑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
[提示] 因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从非洲和美洲掠夺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导致欧洲贵金属大量增加。
影响:导致封建地主势力衰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了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多角度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对世界
(1)人类开始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
(2)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对欧洲
(1)促进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开始崛起。
?2?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促使西、葡、荷、英、法等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3.对亚非拉地区
?1?对美洲:掠夺财富,屠杀印第安人,给美洲的传统社会带来灭顶之灾。
?2?对亚洲:掠夺财富,大量白银流入,客观上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3?对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给非洲传统社会带来沉重的灾难。
一、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
目的
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寻找奇珍异宝
主要是经济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富
方式
进行朝贡贸易,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要方式
以武力掠夺为主要方式
影响
增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人民的友好往来;但朝贡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没有带动民间的商业贸易发展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引发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二、五大视角审视新航路开辟
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2.“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融。
3.“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冲击了神学理论,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殖民掠夺之路”: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空前的灾难。
5.“社会转型之路”:新航路开辟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题组一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 (  )
A.手工工场的出现     B.包买主的出现
C.货币地租的出现 D.公司的出现
解析:选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点是雇佣劳动。手工工场中工场主与工人之间就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2.下列植物属于美洲印第安人培植的是 (  )
①玉米 ②可可 ③马铃薯 ④水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的国家,排除含④的选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均以美洲为原产地。
3.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已具备了 (  )
A.宗教动力 B.社会根源
C.客观条件 D.交通条件
解析:选B 对黄金的追求是开辟新航路的经济动因。
题组二 文明的链接
4.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最早开辟从欧洲到达美洲航线的欧洲航海家是 (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解析:选C 哥伦布最早开辟了从欧洲到达美洲的航线,故C项正确。
5.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从而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表现不包括 (  )
A.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
B.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C.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D.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
解析:选A 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属于“价格革命”的影响。
6.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主要是因为 (  )
A.美洲的发现 B.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
C.殖民扩张的开始 D.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
解析:选D 题干反映的是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况,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一部完整的世界历史。A、B两项是具体表现,C项是手段。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影响
C.“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解析:选A “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说明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条件。宗教动力是传播天主教,思想动力是“寻金热”,经济活力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是航海、天文技术的提高,故选A项。
2.“不论是谁,如果你们希望了解人类各种族的不同,了解世界各地区的差异,请读一读或听人念这本书吧!在这本书中,正如马可·波罗所叙述的那样,我们条理分明地记下了东方各大地区……的所有伟大而又奇特的事物。”这一宣传 (  )
A.使东方很快沦为西方的半殖民地
B.使“西学东渐”逐渐成为潮流
C.成为西、葡开辟新航路的极大动力
D.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解析:选C 《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 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故C项正确。
3.“大发现是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共同扩张的结果,是双重扩张。换言之,没有初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商人们的扩张要求,就没有地理大发现;但若没有国王和政府的领导、支持及贵族的参与,同样也不会有地理大发现。”以下关于新航路开辟的说法能够证明上述结论的是 (  )
A.新航路开辟不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必然结果
B.新航路开辟有利于欧洲封建统治的巩固
C.新航路开辟促成欧洲反天主教会力量联合
D.西班牙、葡萄牙王室支持探险
解析:选D 由“但若没有国王和政府的领导、支持及贵族的参与,同样也不会有地理大发现”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很重要的一个条件是封建势力的参与支持。
4.人类曾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后来世界逐步连成一体。在此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
A.地理知识的积累
B.航海技术的进步
C.勇于探险的航海家的贡献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解析:选D 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开始于地理大发现,促使探险家出海探险的因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大量原料场地和商品市场,故选D项。
5.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1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中设宴招待。”文中的“英雄”是指 (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解析:选C 从材料中“1492年”“发现新大陆”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哥伦布发现美洲后的情形,故选C项。
6.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用文明史观来分析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形成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西欧终于走出中世纪的黑暗
B.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C.为资产阶级开辟新的贸易场所
D.开辟人类文明链接的新航线
解析:选B 新航路开辟以前通过地中海可以到达亚洲,世界不同民族交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的秦汉时期,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可以到达印度半岛和罗马, 所以本题应该选择B项。
7.“一带一路”是自东向西的东西经济交流共荣之路。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辟的自西向东的新航路 (  )
A.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
B.使欧洲的农民深受其利
C.推动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的发展
D.很快就使中国融入欧洲市场
解析:选C 新航路开辟是以欧洲为中心的,最大的受益者是欧洲,因此A项“共同发展”、B项“农民”说法错误;新航路的开辟使大量资本输入到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正确;中国在新航路开辟时还没有融入欧洲市场,中国融入世界市场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故D项错误。
8.新航路开辟之所以被认为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最主要是由于 (  )
A.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B.人类开始由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走向整体世界
C.证明了地圆学说
D.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开始出现
解析:选B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是世界真正开始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的事件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例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公司、交易所等。……买空卖空、形同赌博,经商者突然暴富、顷刻破产的事例司空见惯。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主要指什么?(2分)
(2)材料二表明“地理大发现”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有哪些具体表现?(10分)
(3)如何解释“地理大发现”的世界历史意义?(6分)
解析:本题围绕新航路的开辟选取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时间、“来到西半球”等信息不难判断。第(2)、(3)问,解答时要注意区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和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1)新航路开辟。
(2)影响:引起欧洲“商业革命”。具体表现:商业活动范围扩大,商品流通品种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
(3)世界由长期孤立、分散、隔绝开始走向联系,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世界市场的雏形逐步形成,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三“蒸汽”的力量
一、“大工业”的狂飙时代
1.条件
(1)资金: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2)劳动力:圈地运动的进行。
(3)技术: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4)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扩大了国内外市场。
(5)政治保障: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
2.成就
(1)棉纺织业方面: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1771年,阿克莱特设立第一座水力纺纱厂,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
(2)动力方面: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变革。
(3)交通运输方面:
①条件:蒸汽机为交通运输革新提供动力。
②成就:汽船和火车。
(4)生产组织管理形式方面:
①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诞生。
②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厂制得到推广。
3.影响
(1)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2)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3)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4.扩展
(1)条件: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
(2)表现:
①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和美洲广泛开展起来。
②美国机床的发明和通用部件的标准化生产,使美国机械制造业处于领先地位。
(3)影响:机械化生产迅速普及,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
二、打造“世界工厂”
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大增强。
2.措施
(1)政治:进行民主化改革,确立工业资产阶级的主导地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经过三次议会制度改革,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化运行机制。建立职业警察制度,保持社会稳定。
(2)经济: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1852年,英国议会称自由贸易是国策。
(3)法制:废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旧法令,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维护资本主义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生产的原则。
(4)外交:推行“炮舰政策”控制海洋,强制推行自由贸易。
(5)企业管理:利用大工厂制对工人进行严格管理和残酷剥削。
(6)教育:大力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
3.表现
(1)19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逐步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
(2)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三、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1.形成
(1)条件:
①根本动力:19世纪60至70年代,工业革命的扩展。
②主要途径: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
③物质条件: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
④联结纽带: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和国际间的人口和资本流动。
⑤重要保障: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2)标志:19世纪中期,日本“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以及中国被迫“门户开放”。
2.成熟
(1)标志: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2)国际经济交流准则:
①原则:自由主义原则。
②内容: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
③具体做法:给予他国最惠国待遇,逐渐取消关税保护。
[轻巧识记] 工业革命
[概念阐释]
1.圈地运动
15世纪末至19世纪,欧洲很多国家都出现过用篱笆、栅栏、壕沟把强占的农民份地以及公有地圈占起来的现象,称为圈地运动。圈地运动在英国最为典型。资产阶级建立政权后,进一步推进圈地运动。地主圈占了大片土地后,采用新技术,改良农作物和牲畜品种,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
2.“工厂”与“工场”
(1)工厂是直接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单位,通常包括不同的车间,其特点是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
(2)工场是手工业者集合在一起生产的场所,其特点是借助简单工具进行手工生产。二者都是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生产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
[易错提醒]
工业革命开始和完成的标志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不是凯伊发明飞梭,也不是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制造业的建立。
[名师点拨]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必然性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资产阶级专政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圈地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18世纪60年代,英国击败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海外市场不断扩大,殖民掠夺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当时世界上只有英国同时具备了这些条件,因此,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不是偶然的。
1.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纺织技术革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厂制得到推广。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大量的发明、创造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也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技术基础。
3.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工业革命的背景与进程
[材料一] 由于英国个体商人资本不足,有限公司、联合的股份公司、为海外贸易提供担保与分散风险的保险业等迅速发展。民间从海洋贸易获得的财富,通过新兴的融资渠道与金融工具大规模流向工业部门,从而为工业准备了金融制度基础。……至1600年大约2/3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入不敷出,他们所构成的社会上层结构已接近解体的边缘。
——龙登高《为什么不是西班牙而是英国完成制度原创
——兼及明清中国的讨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教你读史]
挖掘隐含信息:一是近代公司制度的出现;二是旧贵族的衰落。
[提示]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制度保障;殖民活动和圈地运动造成的资金积累和市场需求;近代公司制度、金融制度的产生;旧贵族的衰落。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依据材料二,分析如何理解《共产党宣言》的这段话。
[教你读史]
运用供求关系分析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提示] 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导致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手工工场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要。
[材料三]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都不过分。它提供了开发和利用热能来驱动机械的手段……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有人认为:“没有瓦特,就没有工业革命。”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瓦特贡献的认识。
[教你读史]
省略号后面内容是核心,说明了蒸汽机影响巨大。
[提示] 瓦特改良蒸汽机,使工厂摆脱了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便利了机器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人类历史跨入了“蒸汽时代”。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条件
(1)制度先进:17世纪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统治。
(2)殖民霸权: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于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拥有了广阔的殖民地。
?3?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840年前后完成工业革命。
?4?经济政策:英国政府全面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工业发展。
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材料一] 16世纪至19世纪前期英国城乡人口统计表
时期
农村人口数
城市人口数
16世纪
337.5万
112.5万
19世纪前期
400万左右
800万左右
——荻茨《英国经济史》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城乡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教你读史]
112.5万到800万左右的数据变化说明城市人口增加。
[提示] 变化:农村人口增长缓慢,城市人口增长迅速。
原因:圈地运动迫使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工厂做工;工业革命开展,城市吸引了大量就业人口。
实质问题:工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城市化进程加快。
[材料二] 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2)材料二反映了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教你读史]
材料从对生产活动和阶级关系方面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提示] ①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②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材料三] 工业革命后,其(资本主义)扩张是建立在占据工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之上。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日不落”的庞大殖民帝国。……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对整体世界的影响。
[教你读史]
以省略号分层,省略号前内容说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省略号后内容说明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世界市场形成。
[提示] 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亚非拉国家沦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国际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应地。
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机器的发明者大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科学技术在工业革命中所起的作用不大。
(2)发明的机器主要是在轻工业领域,而煤炭和交通运输业发展较慢,且是在轻工业技术革命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
(3)这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并居主导地位,绝大多数发明成果都出自英国,使其成为世界发展的核心。
(4)工业革命后开始了城市化进程,真正意义的近代化(机器工业)进程开始了。
2.影响
(1)积极方面:
①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②社会关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③城市化: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城市化进程加快。
④思想:促进了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产生。
⑤对世界市场: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消极方面:
①无产阶级遭到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导致了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
②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受到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③生产力的发展,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人与自然的矛盾开始日益突出。
一、利用多元史观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
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的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等。
5.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用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分工也更具体。
3.为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它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
4.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
题组一 “大工业”的狂飙时代
1.《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句话强调了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哪一因素 (  )
A.资本原始积累       B.技术革新
C.市场需求 D.自然资源
解析:选C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市场的扩大,需求的增加,引起了工业革命”,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故选C项。
2.有些学者主张从能源角度分析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开始的原因。他们关注的主要能源应是 (  )
A.风力 B.煤炭
C.电力 D.核能
解析:选B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推广运用,煤炭成为重要的能源,故B项正确。
3.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 (  )
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 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
C.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D.蒸汽机的发明中
解析:选C 本题突破口是对“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的理解,其含义指实际生产、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进一步发展,而需要在发明之前。在棉纺织业中,由于飞梭的发明,加快了织布的速度,进而引起该行业技术发明的连锁反应,体现了“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 式”。
4.据《近代文明史》记载,英国棉布的价格指数变动如下:1780年为100;1812~1815年为32;1860年为13。导致英国这一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殖民掠夺造成英国国内棉布市场饱和
B.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C.圈地运动对纺织业发展产生的冲击
D.工业革命提升了社会购买力
解析:选B 自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生产,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商品的价格不断下降,故本题应选B项。A、C两项说法错误,排除。工业革命虽然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广大人民仍处于贫困的境地,故D项中“提升”的说法过于绝对。
题组二 打造“世界工厂”
5.下表所列数字的变化,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 (  )
英国棉纺织业动力织布机台数变化表(单位:万台)
年份
1813
1820
1829
1833
1850
1861
台数
0.24
1.4
5.5
10
25
40
A.改变了世界格局 B.密切了国际交流
C.完成了城市化进程 D.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解析:选D 表格反映了英国棉纺织业动力织布机台数呈上升趋势,体现了棉纺业生产能力的提升,即在本质上反映了生产力的提高,故D项正确。
6.“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资本家开始建造工厂,安置机器,雇佣工人集中生产,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由此可见,工业革命的实质是 (  )
A.生产组织形式的革命 B.生产技术的革命
C.生产方式的革命 D.社会关系的革命
解析:选C 抓住题干信息“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这表明工业革命实际上就是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即生产方式的革命,故C项正确。
题组三 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7.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主要不是因为 (  )
A.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B.工业革命改变了交通条件,密切了世界的联系
C.工业革命增强了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能力
D.工业革命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
解析:选D A、B、C三项均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故排除,答案为D项。
8.对下图所示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
A.西方列强侵略手段日趋隐蔽
B.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C.全球范围内的“价格革命”
D.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解析:选D 此图反映的是西方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关系,意在强调西方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互通有无”,反映的是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  )
A.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解析:选D 材料的中心意思是“需求推动了工业革命”,即市场的扩大是工业革命的动力。
2.1765年,英国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叫“珍妮机”的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后来人们把“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  )
A.引发了发明机器的连锁反应
B.极大地提高了纺织品的产量
C.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出现
D.宣告了工业动力时代的到来
解析:选A “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中发明的第一台机器,引发了发明机器的连锁反应。
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这说明
(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解析:选A 19世纪初,英国已经开始工业革命,妇女和女孩们从繁重的手工纺车的辛苦劳动中解放出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使手织机多半被闲置,材料只说明纺车被弃置,不能得出妇女被解放的结论,故A项正确,B项不正确。材料也未体现C项。D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
4.18世纪末,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取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马路的出现主要是适应当时英国社会出现的什么重大变革的需要 (  )
A.农业灌溉的需要
B.旅游观光的需要
C.工业革命商品运输的需要
D.借助水力驱动机器设备的需要
解析:选C 注意时间是18世纪末,当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马路”与交通有关,因此答案为C项。
5.“在1763~1871年的一个世纪中,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事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英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善事”主要指 (  )
A.世界的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
B.将工业文明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
C.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兴起
D.为世界各地提供了廉价的商品
解析:选B 结合材料内容可以判断,英国的“善事”是指将工业文明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在这方面,英国发挥了主要作用。
6.下图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各行业就业状况示意图,图中信息反映了工业革命 (  )
①带来了英国就业结构的巨大变化
②推动了农村广大劳动力发生了转移
③改变了英国经济产业结构
④造成了工农业生产的下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选C 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故④的说法是错误的,依据图片信息可知,工业革命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工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所以①②③均正确。
7.1854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当时英国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这种现象 (  )
A.说明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B.提高了英国国民的素养
C.迟滞了英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D.加快了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
解析:选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工业革命已经完成,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污染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会导致加快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
8.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这说明 (  )
A.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全球资源通过世界市场流向欧洲
C.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D.世界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经济秩序
解析:选C 从分号前后两句话中的两个“欧洲”可以看出欧洲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18分)
9.工业化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一个国家的内地交通方面,人们从未见过任何革命能够比得上英国在几年时间内所实现的那种革命。谷物、煤炭、各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我们的一切出产都增加了价值。作为这个大运动的枢纽的东西就是我们道路的改革。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材料二 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 200万吨,进而上升到1861年的5 700万吨。……在1850至1913年间,硝酸盐、钾碱和过磷酸钙的产量从微不足道的数量分别上升到899 800公吨(其中四分之三用于制肥料)、1 348 000公吨和16 251 213公吨……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产品、也提供农业产品的世界市场。加拿大的小麦、澳大利亚的羊肉、阿根廷的牛肉和加利福尼亚的水果可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中找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英国艺术家约瑟夫·特纳画出了汽车的速度。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音乐。……当那个时代最有发明才能的机械师布鲁内尔出现在他设计的英国桥梁的开幕式上时,乐队演奏:“好啊!英雄来了!”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英国交通领域变革的历史背景及对英国社会的影响。(6分)
(2)据材料二、三,说明工业化对世界农业发展及能源利用的影响。(8分)
(3)据材料三,指出人们对于工业化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4分)
解析:第(1)问,从工业革命及其所带来的市场变化方面分析其背景;从材料一中后六句话中概括其影响。第(2)问,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从粮食的储运、新型化肥的使用、煤炭的开采等方面说明工业化对世界农业发展及能源利用的影响。第(3)问,其态度是歌颂;原因从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原料、商品运输发展的需要。
影响:促进人口、物资流动;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大了人们的活动半径;冲击了社会等级观念等。
(2)对世界农业发展的影响:粮食储运条件得到改善;新型肥料(化肥)得到使用;加快了农牧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
对能源利用的影响:蒸汽机的使用增加了对煤炭的需求和开采。
(3)态度:歌颂。原因:工业化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凸显了人的力量。
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一、“海上马车夫”
1.国内经济发达
(1)条件:
①新航路开辟后,尼德兰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②安特卫普是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中心。荷兰省是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省份。
③1581年,摆脱了西班牙统治成立“联省共和国”。
(2)表现:
①荷兰的造船业非常发达,商船总吨位居当时世界首位。
②畜牧业发达。
2.对外贸易发达
(1)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经济中心,也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
(2)1588年,西班牙丧失了海上霸权,荷兰起而代之。
3.对外殖民扩张
(1)荷兰在南北美洲、非洲、印度、东南亚一带夺取了广阔的殖民地。
(2)在北美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
4.17世纪,荷兰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上的“海上马车夫”。
二、英国的崛起
1.商业贸易的发展
(1)原因:
①新航路开辟后,地处大西洋航线中心。
②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本国工商业者的利益,参与贸易竞争。
③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④1600年成立“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中英、印英间的贸易。
(2)表现:伦敦、利物浦成了繁荣的港口城市。
2.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1)表现:从15世纪晚期起,通过圈地运动,资本主义性质的租地农场发展起来。
(2)影响:大量农民进入城市,成为自由的雇佣工人。农业生产商品化,推动了城市的繁荣和贸易的发展。
3.海外殖民扩张
(1)表现:1607年,英国在北美洲获得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在印度设立商站,逐渐向印度内地渗透。
(2)扩张方向:
①地中海和东印度的商业贸易开发。
②纽芬兰湾的渔业开发和北美殖民地的农业拓殖。
③北爱尔兰的拓殖活动。
三、殖民霸权的角逐
1.15、16世纪的殖民扩张
(1)葡萄牙的殖民扩张:
①特点:建立殖民据点,垄断与东方的贸易。
②范围:非洲、亚洲地区。
(2)西班牙的殖民扩张:16世纪中叶,在美洲中部和南部建立起殖民大帝国。
2.17、18世纪的殖民扩张
(1)荷兰的殖民扩张:
①手段:组建海外贸易垄断公司,竭力排挤葡萄牙殖民势力。17世纪初取得世界殖民霸权。
②结果:在英荷战争中战败,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和北美殖民地。
(2)法国的殖民扩张:在印度、美洲、非洲扩张,与英国矛盾日趋尖锐。
(3)英国的殖民扩张:
①与荷兰争霸:颁布《航海条例》,经三次英荷战争取胜。
②与法国争霸:取得“七年战争”的胜利,签订《巴黎和约》。
③英国最终成为海上霸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四、强盗的贸易
1.野蛮的掠夺:1757~18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印度获得的财富达十亿英镑。
2.凶残的屠戮:在美洲,大规模的屠杀使美洲土著居民人口锐减。
3.在非洲,大规模的黑奴贸易
(1)目的:满足美洲劳动力需要。
(2)结果:18世纪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黑奴贩卖国。
4.不平等贸易
(1)英国东印度公司控制了印度的国内贸易。
(2)葡萄牙人在通商地沿岸建立据点,骗取土著居民的宝石等贵重物品。
5.殖民扩张的影响:一方面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另一方面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迫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相继卷入了世界近代化的进程。新航路的开辟和随后的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
[轻巧识记] 欧洲殖民扩张
[概念阐释]
1.殖民主义
殖民主义是指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对外扩张领土、建立殖民地的政策。殖民主义国家采用武装侵略或移民等手段夺取土地后,在那里任命总督管理殖民地,并掠夺财富、剥削当地人民、拐卖奴隶、肆意镇压任何反抗斗争。
2.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等非正当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使生产资料聚集在少数人手里的过程。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一方面用暴力的手段迫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并积累资本,如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另一方面用武力征服殖民地、抢劫金银财物、贩卖奴隶等手段来聚敛财富。
[易错提醒]
英国对西班牙、法国的胜利,实质上体现出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英国能够战胜荷兰是生产方式先进的结果,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发达,而荷兰过分注重商业发展。
[名师点拨]
1.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活动的关系
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的经济基础;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如下图所示:
2.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1)荷兰是继西班牙、葡萄牙之后崛起的一个大国,既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也与其商业的发达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2)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入海外贸易竞争,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英国与西班牙矛盾激化。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丧失了海上霸权。
(3)殖民扩张具有双重性:一是破坏性使命,二是建设性使命。
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和西班牙从海外获得大量财富,一跃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17世纪,荷兰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上的“海上马车夫”。
2.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推行“重商主义”,参与贸易竞争和殖民地的争夺。从16世纪以后,先后打败主要对手西班牙、荷兰、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3.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是资本主义贪婪性的早期表现之一。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建立在西方列强野蛮扩张与殖民掠夺的基础之上的。
早期殖民扩张的表现
[材料一] 1602年,在共和国大议长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成功地将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政府将一些只有国家才能拥有的权利,折合为25 000荷兰盾,入股东印度公司,大大增加了东印度公司的权限和信誉……荷兰人同时还创造了一种新的资本流转体制。1609年,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于1609年,大约比英国银行早一百年。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性商业帝国的主要原因。(注意概括提炼,不要列举史实)
[教你读史]
根据材料中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省略号,把材料分为三层,分别归纳每层的层意。
[提示] 重视商业机制创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国家独立,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殖民扩张;保护自由贸易等。
[材料二]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承王位的时候,从英吉利海峡的那一边,不断地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险家成功发财的消息。这些消息,是一个即将全面来临的时代对懵懂的人们发出的清晰信号。它意味着:在一个刚刚被重新发现的世界面前,谁能抢到先机,接受新的思想,更快地打破旧有的价值观念,谁就会更快地变得富有和强大。在新世界的游戏规则里,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为重要。
(2)你认为成为一个大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结合材料二,英国的异军突起给你什么启示?
[教你读史]
注意材料的重要提示语“它意味着”的后面是重要信息,加以归纳提炼即可。
[提示] 条件:经济发达、政治稳定、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内部凝聚力等。启示:要把握机遇,抢占先机,打破旧有的价值观念等。
比较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
(1)动力:英国除了商业资本的力量外,还有工业资本、政府的力量以及移民的力量。荷兰主要来自于商业资本的推动。
?2?主要形式:英国除了组织垄断性贸易公司、发展海外贸易和拓展殖民地外,还不断向老牌殖民国家发动战争,从他们手中攫取既得利益,建立殖民霸权。荷兰主要是带有欺诈和掠夺性质的海外贸易,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实行商业垄断,如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
?3?共同特点: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奴为主要方式,伴随着种族奴役政策和种族灭绝式屠杀,手段原始而野蛮,显示出资本原始积累的残暴性。
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地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和主要动力。
[教你读史]
“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是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据此归纳其原因和动力。
[提示] 原因:美洲殖民地采矿业、种植业和农业发展的需要。动力:获得高额利润。
[材料二] “非洲到处在流血……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脱的人们……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奴隶贸易对非洲造成的影响。
[教你读史]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为“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据此分析其影响。
[提示] 使非洲丧失大批精壮劳动力,家园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倒退,更加贫困落后。
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
(2)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进步。
(4)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
一、英国确立殖民霸主地位的原因
1.国内政治制度的优势。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雄厚的经济实力。英国通过圈地运动、海外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
3.强大的海军实力。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由此确立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4.地理位置优越。英国地处大西洋沿岸,处于新航路的中心,便于开展海外贸易。
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发展的关系
1.殖民扩张和掠夺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
2.殖民扩张使相对孤立的地区联系起来,越来越多的地区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
3.殖民者把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需要更多市场、原料。
4.资本主义工业品流向世界各地,推动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张。
题组一 “海上马车夫”
1.右图是美妙的荷兰景致。那一座座深褐色的传统风车不仅是荷兰的标志,
还见证了荷兰17世纪作为“海上马车夫”的经济奇迹。对“海上马车
夫”的确切理解是 (  )
A.荷兰的造船业最发达
B.荷兰只能依靠替别国运输商品赚钱
C.荷兰成为当时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D.荷兰的交通运输业发达
解析:选C “海上马车夫”形容的是荷兰发达的海上贸易,反映的是荷兰成为当时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2.17世纪,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掠夺和灾难之时,荷兰已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举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荷兰这种兴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基础是 (  )
A.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B.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C.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
D.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
解析:选D 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的都是英国,故A、B、C三项错误;荷兰成为17世纪殖民帝国,主要是商业贸易和殖民扩张,故D项正确。
题组二 英国的崛起
3.英国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殖民帝国的有利条件有 (  )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 ②先进的政治制度 ③强大的海军力量 ④发达的手工工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本题考查英国18世纪成为世界霸主的条件。①②③④分别从自然地理、政治、军事、经济四个方面阐述了使英国称霸的有利条件,①②③④都正确。
4.英国世界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主要是先后打败了 (  )
A.西班牙、法国、德国 B.西班牙、荷兰、法国
C.荷兰、葡萄牙、美国 D.法国、葡萄牙、荷兰
解析:选B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17~18世纪中期又先后打败了荷兰和法国,故B项正确。
题组三 殖民霸权的角逐
5.《世界历史资料选》:“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为此(  )
A.1588年英国打败荷兰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
B.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C.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打击了荷兰贸易
D.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荷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早期的殖民扩张。A项应是“英国打败西班牙”,B项应是“荷兰”,D项是“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了法国”。
6.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殖民扩张在客观上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  )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
解析:选C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人类发展的角度”“客观上的积极意义”,A、B两项只是局部的表现,D项本身表述不正确,故选C项。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写道:“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材料中的“海上第一强国”是指 (  )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解析:选B 17世纪的“海上第一强国”是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故B项正确。
2.荷兰独立后不久,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地发展起来,当时荷兰掌握着世界 (  )
A.海上霸权 B.商业霸权
C.文化中心 D.政治霸权
解析:选B 荷兰独立后,在17世纪号称“海上马车夫”,明确其掌握的是商业霸权,商业霸权不等于海上霸权,英国打败了西班牙海上“无敌舰队”才逐渐掌握了海上霸权,C、D两项不符合史实。
3.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  )
①加速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②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抢掠了大量劳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早期殖民活动加快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世界市场不断拓展,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掠夺贩卖黑奴为美洲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故④不符合题意。
4.16~18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者在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其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不包括 (  )
A.实行野蛮屠杀 B.推行不平等贸易
C.贩运黑人奴隶 D.开展圈地运动
解析:选D “圈地运动”出现在14、15世纪的西欧各国。在农奴制解体过程中,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由此可见,圈地运动不属于殖民扩张和掠夺的方式,故D项正确。
5.17世纪被誉为“荷兰时代”,荷兰成为“模范国家”“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人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等,但到了17世纪晚期荷兰却风光不再,导致其急剧衰落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缺乏保持高速扩张所需的资源
B.商业资本发达但工业资本不足
C.英法颁布一系列歧视性的法令
D.三次英荷战争中失去殖民优势
解析:选A 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虽然17世纪一度出现了“荷兰时代”,但荷兰继续发展的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中,缺乏保持高速扩张所需的资源是其最终衰落的主要原因,A项正确。荷兰商业资本发达,但17世纪的欧洲各国工业资本均不足,排除B项。C、D两项均为外因,实际上正是因为荷兰内部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才使得其在与英国的竞争中显得实力不济。
6.下列关于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是组建大型的商业公司
②实行海盗式劫掠而且得到政府的极力支持
③在18世纪上半叶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④黑奴贸易给其带来了巨额财富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C 英国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是不平等贸易,其在18世纪中后期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故①③错误。
7.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 (  )
A.殖民扩张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B.殖民掠夺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C.殖民掠夺是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的前提条件
D.殖民扩张给殖民地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
解析:选B 材料中“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的意思是欧洲的殖民掠夺和殖民扩张是其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这大大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8.“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 (  )
A.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
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
C.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的情景
D.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解析:选A 由材料中的信息“像牲畜一样”“奴隶主”等可以看出这是进行黑奴贸易的情景,故本题应选A项。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贸易商、传教士和殖民主义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地被打上了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对不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了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几乎每个利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他们中拿不出一大捆货物者就拿出一小箱……几乎各个阶层的人对几内亚的买卖都兴趣浓厚。这真是一股浪潮,无怪利物浦的小船多如牛毛。在利物浦,赚取百分之百的利润并不稀罕。有时一次出航所得净利达百分之三百。1737年,活跃号货船处女航,装载了价值1 307英镑的货物,它返回利物浦时,运来了殖民地的产品和总额为3 080英镑的汇兑支票。其中还未把随后提交的棉花和蔗糖计算在内。
——《资本主义和奴隶制度》
材料三 1762年,皇家非洲公司获得英王特许,很快就成为西非黄金和奴隶的最大买主。但是由于英国同荷兰争相向非洲人出售武器弹药,竞争十分剧烈,杀人武器很快在某些森林国家中扩散。对许多非洲国家的首领来说,掳掠和贩卖奴隶成了一种令人痛苦而又不得不干的事。如果他们拒绝干,欧洲就会向他们的对手提供武器,这些武器可能被用来掳掠他们的臣民变卖为奴。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和动机。(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利物浦商人的贸易是怎样进行的。(4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英国在西非掠买黑人奴隶的主要手段是什么。(4分)
(4)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奴隶贸易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关系。(4分)
解析:第(1)问,原因从材料一省略号后前两句话概括即可,动机从商业利益方面分析。第(2)问,贸易过程从“三角贸易”的过程中分析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可知,奴隶贸易的兴起与美洲印第安人的大量被屠杀,美洲缺乏劳动力有直接关系;奴隶贸易给非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第(4)问,从奴隶贸易对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上分析即可。
答案:(1)原因:殖民地采矿业、种植园农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印第安人富有反抗精神,不能满足需要。动机:贩卖黑奴主要是为了夺取劳动力,赚取高额利润。
(2)三角贸易,即装载货物的船只从利物浦出发,到非洲“换取”黑奴;把黑奴贩运到美洲;再把殖民地的物产和贩卖黑奴所得的金钱运回利物浦。
(3)挑动非洲国家或部落之间进行战争,以达到掳掠黑人的目的。
(4)奴隶贸易是欧洲对外贸易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欧洲早期资本主义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
一、电气时代的来临
1.条件
(1)政治前提: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2)物质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积累了大量资本。
(3)科技条件: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
2.概况
(1)发源地与中心:美国和德国。
(2)开始标志: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3)主要发明:爱迪生发明电灯、改进电话、发明留声机和电影放映机。
3.影响
(1)生产力方面:
①电的广泛应用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开辟了电气时代。
②钢铁工业的发展使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
③近代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发展起来。
④新兴产业推动了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2)生产关系方面:
①垄断组织:生产与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
②公司制:19世纪中期以来,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
③股票交易:股票交易市场形成,为企业兼并创造了条件,形成“巨型企业”。
二、瓜分世界的狂潮
1.背景
(1)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2)列强的经济实力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拉大了与亚非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
(3)垄断加剧了对市场的争夺,引发了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激烈斗争。
2.欧洲列强瓜分世界
(1)到1900年为止,帝国主义列强占据的世界殖民地面积共计7 30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5.3亿。
(2)到19世纪末,德、美、日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成为英、法、俄的强大竞争对手。
3.美国的扩张
(1)称霸西半球:
①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提出“门罗主义”,拒绝欧洲对美洲事务的干涉。
②1889年:成立了“泛美同盟”,把拉丁美洲变成了自己的“后院”。
③19世纪90年代:马汉提出“海权论”,主张美国建立强大的海军,夺取亚洲、太平洋和拉丁美洲的霸权。
④1898年:发动美西战争。到20世纪初确立了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
(2)向太平洋扩张:
①美国是新殖民主义的倡导者和设计者。自19世纪中期开始谋求在太平洋的利益。
②19世纪末,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贸易”原则,即“门户开放”政策。
三、世界连接为一体
1.条件
(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
(2)实力强大的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3)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2.表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
3.影响
(1)积极影响:
①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地区间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也带来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③世界一体化促进了文化交流的扩大。
(2)消极影响:
①世界一体化扩大了资本主义工业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②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乃至形成军事对抗和战争。
[轻巧识记] 第二次工业革命
[概念阐释]
1.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垄断组织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指的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即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经济联系而形成的统一的经济整体。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三个部门:资本主义政治体系、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只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
[名师点拨]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2)欧美国家的工业化是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建立起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以轻工纺织 支柱的工业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以重工石化为支柱的工业化。
[易错提醒]
1.交通运输业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主要是动力的更新换代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不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才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且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因此有些后起国家出现了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情况。
3.垄断和垄断组织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需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以垄断为组织形式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因此,垄断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成熟稳定和繁荣时期,而不是走向衰落。
1.电的广泛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
2.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
3.资本主义列强用军事和经济的双重暴力,把世界连结为一个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整体。世界走向整体的趋势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与冲突。
二次工业革命的启示
[材料一] 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在欧美近(现)代化的初期,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给予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很大的推动力,从而引发了科技革命。此后,科学技术开始以巨大的生产力转化功能回馈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并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
——《世界文明史》
(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是哪个国家?该国发生“5分钟事件”的最基本的动因是什么?
[教你读史]
“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是核心语句,据此分析其原因。
[提示] 国家:英国。动因:市场的需求。
[材料二]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简析其影响。
[教你读史]
抓住关键信息“1914年”“《美国创新史》”并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分析原因;从材料的后两句话分析其影响。
[提示] 原因: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更多人使用汽车;有助于垄断组织产生。
[材料三] 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
——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转移趋势。
[教你读史]
“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向郊区扩散”说明了汽车普及前后人口转移的变化。
[提示] 普及前: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向煤铁生产地区转移)。普及后:由城市向郊区转移。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启示
1.特点
(1)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主要的发明者是工匠技师,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美国等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而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国家。
(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一些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如德国、日本,在这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更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济,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的主要成分。
2.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2)应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材料一]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特点。
[教你读史]
省略号后面语句是核心,表明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提示] 19世纪末,随着交通工具的革新,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材料二] 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2)据材料二说明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什么作用。
[教你读史]
结尾句是材料核心,表明世界市场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
[提示] 材料从生产力发展角度分析世界市场形成产生的作用: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的扩大、相互依赖程度的加强,这一切都推动了整个世界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全面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
阶段
推动因素
主要资本
主要途径
影响
15世纪末至16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
商业资本
欧洲殖民侵略、扩张和掠夺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
殖民扩张、争霸
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18世纪中期
至19世纪中
后期   
工业革命
工业资本
商品输出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9世纪中后
期至20世纪
40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私人垄断资本 
瓜分世界、资本输出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基本特点
(1)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
(2)开放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
(3)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
(4)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进步。
(5)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从经济结构来说,产生了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等,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2.从生产关系上来说,出现了垄断及垄断组织,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3.从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来看,国际垄断组织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侵略扩张的步伐,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整个世界的经济成为一个整体。
4.从世界关系格局来看,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世界力量对比的格局发生改变,帝国主义矛盾趋向尖锐。
二、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
1.不同点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明者
发明创造者大多是工匠
发明创造者多为科学家或科技人员、工程师
成果
多数是对生产经验的总结
多数是科研产物,量多质高
开展
国家
最初只限于英国,后来逐渐发展到其他国家
一开始就在几个发达国家同时进行
产业
部门
始于棉纺织业,后来在主要轻工业部门展开
以重工业和电力行业为主要领域,对带动和改造整个国民经济具有重大的作用
2.相同点
(1)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高。
(2)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
(3)都引起了国际关系的巨大变化。
(4)都引起了思想领域的变化。
题组一 电气时代的来临
1.一个欧洲人谈及其在美国的见闻时说:“这种地方真令人难以置信:这里有工人的帐篷营,尤其是还有无数在建铁路的护路工……此外还有缠作一团的电报和电话线缆,错综复杂的在建电力铁路线延伸至看不到边际的遥远城镇。”他描述的这一现象最早发生于
(  )
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初 D.20世纪初
解析:选D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D项符合题意。
2.“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它使美国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科技进步:电力和能源开发、材料和材料加工、通信和信息传递技术。”下列成就中属于其表现的是 (  )
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C.爱迪生发明电灯 D.西门子制造发电机
解析:选C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由题目中的文字信息“美国”“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电力和能源开发”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的发明,故C项正确;西门子是德国人。
3.近代以来,世界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下图中③所示的交通工具是 (  )
A.轮船 B.火车
C.汽车 D.飞机
解析:选C 根据图片分析,③所代表的交通工具出现于1900年以后,应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轮船、火车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交通工具,飞机的速度应该最快,从速度可以判断是汽车,故C项正确。
题组二 瓜分世界的狂潮
4.美国新殖民主义——“太平洋商业帝国”的构想不包括 (  )
A.扩张的目标是追求商业利益,要求“公平”、自由贸易
B.“保全”中国的行政实体,实行间接统治
C.划分各自在华势力范围
D.反对分割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解析:选C 根据美国“太平洋商业帝国”的三点构想可知,构想不包括划分各自在华的势力范围。
5.19世纪末,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形成由欧洲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
A.工业生产方式极大地开阔和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范围
B.财富积累的巨大可能性刺激了人们追求利益的欲望和扩张实力
C.社会发展机制上的革命性变化带动了全方位的社会形态的转型
D.在交融与冲突中主流文明横向拓展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解析:选D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开始了殖民扩张。这种扩张是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对落后地区的征服,这种征服是野蛮的,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有利于世界发展和进步。
题组三 世界连接为一体
6.“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 (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孕育着世界性市场
②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
③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④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世界贸易额急剧增长,世界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各地之间的交流与信息传递,交通工具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使得人们的空间距离缩小,资本主义把世界连接为一体的手段是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综合分析可知,②③④均符合史实,①不符合史实。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故选C项。
7.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  )
A.电气化生产模式在全世界得以实现
B.工业革命在世界各地的扩展
C.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解析:选D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获得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列强加快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步伐,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的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建立,这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电力时代,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按此理解,下列发明或创新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①瓦特改良蒸汽机 ②史蒂芬孙研制出“旅行”号机车 ③迪塞尔发明柴油机 ④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选A 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研制出“旅行”号机车属于蒸汽时代。
2.导致石油开采业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和陆空交通工具发明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远洋轮船的出现 B.飞机的出现
C.汽车的出现 D.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解析:选D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创制并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出现汽车、飞机、远洋轮船,带动了石油开采业、石油化工产业。
3.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大区别在于 (  )
A.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
B.各种新发明层出不穷
C.带来社会生产力巨大飞跃
D.社会生产关系随之发生变化
解析:选A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成果大都是工匠和技师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真正结合,A项符合题意。
4.工厂制和垄断组织出现是近代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 (  )
A.推动了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适应了社会化生产的需要
D.杜绝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
解析:选C 工厂制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那时以资本输出为主,流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垄断组织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故A、B、D三项错误。
5.《全球通史》说:“(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
A.兴起于重工业 B.电力的广泛使用
C.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D.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解析:选D 由题目中的信息“工业研究的实验室,配备着……科学家”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6.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后,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此,某中学开展了名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社会的变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们可以通过以下哪些事实证明他们的观点 (  )
①艾克斯雨天穿着塑料雨衣 ②爱丽丝与鲁尼谈话不用面对面地进行 ③梅西从法国乘坐火车去德国 ④摩尔根家族开始投资石油工业,获利丰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D 火车的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③。
7.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 (  )
A.垄断组织出现
B.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C.化学工业建立
D.汽车制造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
解析:选B 解题时注意关键词“工业生产结构”。A项是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C、D两项是新兴产业,是生产部门,而非生产结构;第二次工业革命重化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成为主要生产部门。
8.下图所示的信息,可以反映出 (  )
①英国“世界工厂”地位被赶超 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日益增强 ③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④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 图中信息反映的是1820~1913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经济体的发展概况,联系当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各国的影响,依据图中所示,可以得出①②④的信息表述正确。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材料二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博览会主题展馆有: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是实业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运输馆,汽车堂皇出入……这次世博会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变化,也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影响,极大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一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全球化三方面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8分)
解析:第(1)问,注意设问的时间“19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和限定词“动力发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可从电气时代、垄断组织、世界市场的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前期:蒸汽火车、汽轮;动力:蒸汽机。后期:汽车、飞机;动力:内燃机。
(2)生产力:世界开始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关系: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大企业时代到来。(或答“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也可)。全球化: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
(1)二战后除美国外,各国的社会经济都遭到严重破坏。
(2)美国凭借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地位,积极筹建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2.建立:1944年7月,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议》。
3.内容
(1)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4.金融组织: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资金来源:各会员国认缴的股金,股金份额由各会员国的相对经济实力来确定。
(2)权利划分:投票权的大小与各会员国认缴的股金份额成正比。
5.影响
(1)美元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
(2)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3)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4)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
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初期,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2)“布雷顿森林体系”消除了阻碍国际贸易的外汇管制。
(3)美国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能更畅通地进入世界市场,着手建立国际贸易体系。
2.标志:关贸总协定形成。
(1)成立:
①1946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接受了美国提出的关于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的建议,并成立了筹备委员会。
②1947年10月,美、中等23国家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2)宗旨: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3)意义:
①关贸总协定是二战后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建立起缔约方之间权利及义务关系的体制。
②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3.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4.影响: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轻巧识记]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易错提醒]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贷款主要用于稳定国际汇兑,保证各国汇率的稳定;而世界银行提供的贷款主要是用于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是短期贷款,是一个调节机构;而世界银行提供的是长期贷款,是一个发展机构。
2.关贸总协定表面上看只是一项“协定”,但它实际上是一个“组织”,是一个关于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多边国际协定和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但直到2001年才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2.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
3.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构成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表现和影响
[材料一]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20多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
——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你读史]
抓住关键信息“美元本位制”“以美元为基准”进行分析。
[提示] 说明了美元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材料二] 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的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重建债务的盟国间的金融协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
——[美]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
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中是如何胜出的。
[教你读史]
关键信息:“金融协定”“美国胜出”,体现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提示] 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美国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加强其在国际金融和贸易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实施马歇尔计划,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表现和影响
1.表现
金融货币
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国际贸易
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积极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扩大商品输出,实际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工业方面
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
科技方面
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影响
(1)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将不同社会制度、经济实力悬殊的国家联系在一起,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以制度来规范国际经济活动,有利于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综合认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材料一] 如果把组建联合国的设想比喻为战争灾难里产生的建造诺亚方舟的冲动,那么“布雷顿森林体系”更像是一个重建《圣经》中通天塔的计划,货币就是前来造塔的各方人等所操的语言,“官方语言”则被指定为美元,每一种其他“语言”都要求按照一定的方式(汇率)“翻译”成美元。
——洪国起《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
(1)依据材料一,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教你读史]
材料中“‘官方语言’则被指定为美元”和“‘翻译’成美元”等信息是核心,注意从中归纳其特点。
[提示]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其他各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领域中处于霸主地位。
[材料二] 作为世界性的国际贸易组织,它所制订的一系列多边贸易规则已成为各缔约国所普遍接受的共同准则。保证了进行国际贸易相对自由、透明及其稳定性,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和发展。据统计,自总协定成立以来,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
——《关贸总协定知识读本》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关贸总协定的作用。
[教你读史]
通过“共同准则”“世界贸易增长”等信息来分析作用。
[提示] 促使世界贸易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综合认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该经济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包括货币、贸易、市场等方面。
(2)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通过关贸总协定建立了以它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3)美国倡导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和致力于建立国际贸易体系,是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的结果,是美国为建立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具体步骤。
(4)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和贸易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原因、主要特点和影响
1.原因
(1)必要性:经济大危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
(2)契机: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变化——欧衰日破,美国独霸。
(3)动力:美国企图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4)趋势: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2.主要特点:美元等同黄金,美元“唯我独尊”。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
3.影响
(1)积极影响: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消极影响: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加强了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控制。
二、二战后与二战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区别
1.形成方式不同:二战前是通过殖民扩展和殖民侵略的方式确立;战后是通过会议协商的方式确立。
2.金融中心不同:二战前以欧洲为中心,世界金融中心在英国;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世界金融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国。
3.组织形式不同:二战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缺乏体系;二战后则向着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题组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
1.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提高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贬低本国货币与外币的比价,56个国家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货币战,针对上述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 (  )
A.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B.实施了马歇尔计划
C.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D.签署了关贸总协定
解析:选A 从材料信息看,面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西方国家出现了货币战,损失惨重。吸取这一教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主导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加强货币合作,共同推动经济发展,故A项正确。
2.1943年,美国前财政部长助理怀特认为:“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有秩序的方法来决定国家货币单位的价值……我们希望把国际货币体系从大规模投机活动的负面影响中解脱出来。”此后不久,西方国家找到的“有秩序的方法” (  )
A.实现了战后国际贸易自由化
B.加强了美国在金融领域的特权
C.确立了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缩小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解析:选B 由题目中的信息“1943年”“国际货币体系”“此后不久”“西方国家”可知这应为建立于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3.2002年7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兼执行董事会主席霍斯特·克勒在华盛顿与东帝汶总理阿尔卡蒂里亲切握手,欢迎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第184个成员。东帝汶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直接有利于 (  )
A.增进与美国的关系 B.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
C.获得长期贷款 D.稳定本国货币的汇率
解析:选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在于稳定国际汇率,故选D项。
题组二 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
4.关贸总协定规定:“缔约国之间通过谈判,在互惠基础上互减关税,并对减让结果进行约束,以保障缔约国的出口商品适用稳定的税率。”这有利于 (  )
A.进一步削弱发达国家的利益
B.缓解其成员国间的贸易不平等状况
C.维护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
D.消除关税壁垒,推动世界贸易发展
解析:选D 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自由贸易。
5.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  )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实现了无壁垒的自由贸易
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解析:选B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银行,构成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1947年又成立了关贸总协定,这是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时至今日尚未实现“无壁垒的自由贸易”,排除C项,A、D两项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以来始终存在的共性。
6.二战后初期,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  )
①“关贸总协定”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世界贸易组织 ④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D “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是其三大支柱。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20世纪40年代某国际会议通过的决议写道:“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这次会议召开的主要目的是 (  )
A.确立美国经济优势地位 B.援助并发展西欧的经济
C.拓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筹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解析:选D 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就已经确立经济优势地位;援助并发展西欧的经济是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与材料无关;材料反映的会议是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主要目的是重建二战后的经济秩序,而拓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其客观效果。所以答案选D项。
2.二战后期,美国之所以能够建立起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关键因素是二战后美国 (  )
A.工业产值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
B.黄金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C.是世界政治军事大国
D.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
解析:选D 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根本因素就是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二战之后美国在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上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中的佼佼者,因此才能掌控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3.国际奥委会第121次全会通过三轮投票,最终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成功获得了2016年第24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如果巴西为筹建奥运会会场需要贷款,应该向下列哪个机构申请 (  )
A.国际奥委会 B.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世界银行
解析:选D 结合所学知识,世界银行作用主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中长期贷款与投资,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以巴西应该向世界银行贷款,所以选D项。
4.“布雷顿森林体系只不过是‘华尔街的分店’,世界银行从属于政治目的,这让它成了一个大国的工具。”(1947年联合国大会苏联代表发言)据此判断布雷顿森林体系 (  )
①是美国控制世界经济的工具 ②强化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③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④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④
解析:选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美国金融、经济实力占绝对优势基础之上,他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确立了美国在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所以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5.美国前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这句话的实质含义是 (  )
A.成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
B.各国的货币保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
C.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D.美元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统治地位
解析:选D 依据所学,福勒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世界货币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形成,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A、B、C三项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具体内容。
6.某个国际组织规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一规定 (  )
A.目的在于减少贸易壁垒
B.不利于实现贸易自由化
C.最早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提出的
D.对所有的国家都是有利无害的
解析:选A 题干中的规定是关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所以属于国际贸易方面的组织,根据其中的内容可以得知该组织是关贸总协定,其目的就是减少贸易壁垒,有利于实现贸易自由化,但是这对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7.二战后美国的身影随处可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成立和关贸总协定的签订。这最能说明 (  )
A.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确立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D.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解析:选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关贸总协定确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二者共同组成了战后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所以选D项。
8.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已经形成,但全球化属于自发阶段。二战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
A.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密切
C.大国之间关系由战时对抗走向战后合作
D.经济合作的体系化建设出现了突破
解析:选D 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安,因为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材料二 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环球时报》
材料三 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扩大世界资本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做出贡献。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这一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6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分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战后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
解析:第(1)问,材料一共三句话,第一句话论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之前混乱的贸易状态,从中归纳其背景所在;第二、三句话为其特征所在,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内容从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总结;从对美国和对世界经济两个方面回答其影响。第(3)问,依据材料三中最后一句话概括其内容;依据所学的关贸总协定的内容从对美国经济发展、对世界贸易以及贸易和经济制度的角度归纳其影响。
答案:(1)历史背景:二战前国际金融领域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二战后各国经济政治实力发生重大变化(或答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盟主,实力空前强大亦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企图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特征: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内容: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或: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理解:确立美国经济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经济扩张);稳定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3)主要内容:互惠互利,削减关税,取消贸易歧视。
影响:促进美国经济发展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使战后经济朝制度化和体系化方向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背景
(1)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迅速提高。
(2)关贸总协定在调整国际贸易上难以适应时代潮流。
2.建立
(1)1986年9月,关贸总协定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乌拉圭回合”启动。
(2)1994年4月,“乌拉圭回合”达成《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3)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3.宗旨和基本原则: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4.意义
(1)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2)表明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构筑起来。
(3)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开始。
(4)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表明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背景
(1)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
(2)1986年7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向关贸总协定提出关于恢复其创始缔约方地位的申请,从此拉开了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谈判的序幕。
2.经过
(1)1995年11月,中国“复关”谈判转为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
(2)2001年11月10日,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多哈会议上中国被正式批准加入该组织。
3.影响
(1)带来机遇:
①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②加入世贸组织,将给中国在许多方面带来发展机遇:有利于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分享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
(2)面临挑战:随着更多的境外产品和服务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一些产业将面对更激烈的竞争,特别是那些成本高、技术水平低和管理落后的企业会遭受一定的冲击和压力。
三、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世界和平与安全问题
(1)原因: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
(2)表现: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恶化,使世界经济面临着大规模动荡的危险。
(3)对策: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2.全球性问题
(1)表现: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
(2)影响: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
(3)对策: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轻巧识记]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概念阐释]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易错提醒]
1.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全球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仅指经济方面的发展趋势,全球一体化还有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内容,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在资本、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绝对优势。
3.世贸组织是世界贸易联合体,它是一个国际经济组织,而不是国际政治组织,所以它不能强迫任何国家加入,各国都是自愿参加。它有很多规则,规范世界贸易往来,它的运作方式是基于规则而非强权,它的决策都是采取“完全协商一致”方式作出的。
[名师点拨]
中国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
中国需要世界。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国要发展,就必须顺应潮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利,还能参加制定有关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可以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国力。
[轻巧识记] 世界贸易组织
1.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它的成立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不能没有中国,开放的中国也离不开世界,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总体来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只要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就能够达到共同繁荣与稳定。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期,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1)根据材料一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
[教你读史]
注意省略号后的“全球化之所以发生”这一关键提示语,后面引出全球化的推动因素。
[提示] 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政策保障。
[材料二]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1970年
1992年
33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97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 129美元
22 185美元
——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
[教你读史]
解读表格中的数字,注意绝对数值的差距和增长速度的差距,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
[提示] 问题:世界上贫富分化、南北对立的问题也日趋严重。根源:在全球化进程中,旧的世界经济秩序仍在起决定性作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从而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差距。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
1.积极作用
(1)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人员、贸易、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
?2?使商品和服务更丰富,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3?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
?4?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经验,改善产业结构等。
?5?推进人类文明进步。有利于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打破西方在人类文明中的主导地位。
2.消极影响
?1?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由于资本、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发达国家成为获利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影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
?2?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互相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某国发生经济危机,将迅速蔓延,影响全球,传染性和破坏性大大增强。
?3?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突出。发达国家高污染企业的转移和对发展中国家资源进行的掠夺性开采,都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4?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中国加入
[材料一] 缔约各国政府……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材料二] 本协定各方……进一步认识到需要作出积极的努力,以保证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它们的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定》
(1)比较材料一、二,分析世界贸易组织在目标方面对关贸总协定的继承与发展。
[教你读史]
抓住材料一中“削减关税、贸易障碍”和材料二中“保证发展中国家的份额”等关键信息分析。
[提示] 继承:通过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发展:关注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
[材料三] 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中美双方经过14年的谈判,于2000年10月10日以克林顿总统签署美参众两院通过的议案成为美国法律,从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有评论说:中美达成“中国入世”的协议,双方都是“赢家”。
(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贸组织?
[教你读史]
结合省略号后“双方都是‘赢家’”的结论,并联系对双方的影响回答。
[提示] 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贸易,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②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③在经济日益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
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不仅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而且它本身作用的扩大和地位的提高,也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1.世界贸易组织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普遍接受的规则,为全球贸易的发展规定了方向。
2.世界贸易组织的扩大,将自由贸易原则拓展到更多领域。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扩大,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争端必然增多,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就会演变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战,严重阻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总之,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一系列协议与规范,对于推动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性潮流,具有较强的不可逆性。
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联系
1.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都存在一定的保护倾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一段时间内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有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为区域经济组织的出现,使世界社会生产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区域经济组织通过谈判制定相关的政策,使各国经济逐步参与并融入世界经济关系中,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进一步融合。
2.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和步骤,经济全球化则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二、近现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基本过程
时间
推动原因
主要表现
世界市场
雏形出现
15、16世纪之交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
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
世界市场
基本形成
19世纪中后期
工业革命;商品输出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世界市场
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
经济一体化,整体世界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二战后初期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次科技革命
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第三次科技革命;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
区域性经济组织;国际贸易大增;市场经济体制
题组一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中国的加入
1.1995年运行了47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结束了其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使命,被世界贸易组织所取代。这反映了 (  )
A.美国经济霸权的衰落   B.国际格局多极化的需要
C.多边贸易秩序的强化 D.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深化
解析:选C 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宗旨都是要促进贸易自由化,但是关贸总协定是临时性多边贸易,而世贸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多边贸易秩序相对强化,故本题选C项。
2.2014年7月,世贸组织就中美间部分贸易争端投诉作出裁决,认定2012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发起的反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相关协议,美国征收了不当关税。这一裁决表明世界贸易组织 (  )
A.充分照顾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
B.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国际贸易
C.其宗旨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D.迫使美国摒弃对外贸易壁垒
解析:选B 材料讲述了世界贸易组织根据世贸组织相关协定作出裁决,体现出了世贸组织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国际贸易,故B项正确。
3.2011年12月10日新华社发表题为《与时代共进与世界共赢——写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之际》的评论文章,文章认为入世十年的成就令人鼓舞,启示弥足珍贵。对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们普遍认为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上来说利大于弊。其中的“利”是指 (  )
①能促使我国广泛参与国际分工 ②能使我国大中型企业迅速摆脱困境 ③有利于我国增加优势产品的出口 ④有利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参与公平竞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B 中国入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分工,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维护合法权益,有利于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发展等。另一方面,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和冲击,②说法明显不正确。
题组二 全球化大潮下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4.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文中说:“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是人们无法否认和拒绝的现实,总的来说,它有利于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仅仅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国家间消费和福利不平等加剧的问题。在一国范围内,是靠民主政治和福利国家来平衡和制约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现在还没有一个类似的机制。”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
A.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
B.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
C.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
D.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解析:选C 由材料中“仅仅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全球范围内”“没有一个类似的机制”等,可以看出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解决国家间存在的问题,加强全球合作尤其是政治合作是必要的。
5.1999年度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对经济全球化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本质上是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的新一轮扩张
B.使得发达国家的产业工人失业增多
C.严重制约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
D.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严重挑战
解析:选C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但总体上说,它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C项错误。
6.随着“全球化”这一概念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含义,扭转全球变暖趋势,给人类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环境,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为此各国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是 (  )
A.经济全球化战略 B.经济区域合作战略
C.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解析:选D 应对全球变暖等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各国应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有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此处所说的“这个时候”应当是 (  )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40、5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解析:选D 从时间上看“信息网络化、全球向市场化”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出现的现象。
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活动,并导致会议无果而终。在此后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 (  )
A.不符合世界各国人民愿望
B.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
C.不利于各国经济长远发展
D.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的形式
解析:选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虽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总体上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3.有的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②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西方化 ③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 ④经济区域化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D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经济,而不是全面实现西方化,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必经阶段而不是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项。
4.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  )
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解析:选B 题干材料中“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说明经济全球化不利于经济平衡发展,故本题选择B项。
5.在一场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其中与当前学术界主流观点明显不符的是 (  )
A.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双刃剑”
B.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
D.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解析:选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终归宿,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6.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透露,中国参与的世贸组织(WTO)环境产品谈判进程已于2014年1月24日启动,以亚太经合组织(APEC)清单为基础,在世贸组织(WTO)框架下进一步探讨实现环境产品自由化的各种机会。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世贸组织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基础
B.中国开始主导世贸组织规则的制定
C.世贸组织促成了世界各国市场的开放
D.中国积极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
解析:选D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积极参与其各项活动表明中国以积极的态度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
7.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一言以蔽之是“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其中“中国需要世界”体现在 (  )
A.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加,地位举足轻重
B.可以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被动接受规则的不利状况
C.发展中的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
D.中国深化对外开放,严重依赖国际市场
解析:选B A、C两项均是在强调“世界需要中国”。中国深化对外开放,但是并不是严重依赖国际市场,D项错误。B项表明了“中国需要世界”。
8.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2016年1月16日至18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开业仪式暨理事会和董事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有关国家在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当中使用人民币。这表明 (  )
A.当前中国在经济上主动融入西方经济体系
B.中国正逐渐取代欧美主导世界经济游戏规则
C.是美国世界经济主导地位动摇的体现
D.其顺应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解析:选D 亚投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为避免各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实现贸易自由化,关贸总协定(GATT)于1947年建立。关贸总协定是调整缔约国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但由于“组织宪章”未通过,所以该协定并不是正式的国际组织。1995年,GATT被世界贸易组织(WTO)所取代。
——摘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等
材料二 在2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货物出口增长了20多倍,去年达1 510亿美元,中国目前已成为第五大贸易国和第二大外国投资输入国。……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决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的、更多的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或许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依赖于技术和现代化的中国决不能落后于如此迅速的全球化步伐。
——《中国和世界贸易体制》(1997年世界贸易组织
总部干事鲁罗杰在北大的演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GATT的宗旨。(6分)
(2)根据材料二,请您用一句话概括鲁罗杰演讲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加入WTO的理由。(12分)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关键信息“为避免各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实现贸易自由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即可。第(2)问,材料二中“一个外向型的中国决不能袖手旁观”反映了鲁罗杰主张中国应加入WTO;原因应从“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两方面分析。
答案:(1)减少关税与贸易障碍,取消歧视性待遇,促进自由贸易。
(2)中国应加入WTO。
有利于中国经济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扩大出口,利用外资;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参加国际竞争与合作;有利于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分享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成果。
二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一、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
1.过程
(1)欧共体:1967年,西欧六国建立起欧洲共同体。
(2)成立:
①1991年12月,欧共体首脑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朝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方向又迈进一大步。
②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宣告成立。
(3)扩展:
①1999年1月1日,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2002年1月1日开始进入流通领域。
②到2007年已发展到27国,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2.影响
(1)欧盟在经济建设领域,与美国、日本并立为世界经济三强。
(2)在世界格局日趋多极化的今天,欧盟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有着重要影响。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原因
(1)西欧与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
(2)美国认识到要取得世界经济主导权,必须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经济区域集团。
2.成立
(1)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正式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2)1993年,三国又就环保、劳动力就业等问题达成协议。
(3)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
3.特点: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4.影响
(1)相互弥补了各自经济发展中的不足,发挥各自长处,加强了本区域经济的优势。
(2)促进了美洲的经济合作和经济一体化。
三、亚太经合组织
1.背景
(1)区域经济迅速发展:
①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
②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
(2)亚太地区经济发展需要: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提出召开亚太地区国家部长级会议,得到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积极响应。
2.进程
(1)成立: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首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问世。
(2)发展: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
3.特点:各成员在国家实力、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和风俗习惯及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均有不同。
4.活动
(1)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993年在美国西雅图举行,会议提出亚太经合组织大家庭精神。
(2)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轻巧识记] 欧洲一体化进程
[易错提醒]
1.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是两极格局竞争中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美苏两极格局下,欧洲需要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同时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保证自身的安全,需要密切联系,加强合作。其主要目的是加强联合、协同利益,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2.欧盟与欧共体性质不同
欧共体是一个经济一体化组织,而欧盟却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是一个经济政治实体。但欧洲各国都还是独立的政治实体,其政治、经济、外交和国家组织尚未完全“一体化”,成员国内部仍存在着一定分歧和发展不平衡。
[轻巧识记] 亚太经合组织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开始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诞生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经济区域集团组织。
2.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正式生效,欧盟正式成立,也标志着欧共体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演变为主导欧洲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
3.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加快了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加快了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4.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壮大,不仅促进了亚太地区的国家和地区间的多边经济联系与合作,而且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探索出一种新模式。
走向联合的欧洲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美国跨国公司大批涌入欧洲,欧洲的公司董事、银行家、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官员们和各国政府都充分了解这种局势。他们认为,建立更大的公司来对付日益激化的国际竞争是关键所在。
如果听任美国工商企业在我们西欧国家的关键工业部门称王称霸的话,那么,西欧和英国都不会有光明的前途。决定西欧工业发展方向和速度的将不是我们,而是他们了。
——英国前首相威尔逊的讲话(1969年11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教你读史]
关键信息“美国跨国公司大批涌入欧洲”反映了当时国际竞争激烈;“西欧和英国都不会有光明的前途”说明欧洲政治家认识到应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
[提示] 材料反映出欧洲一体化是随着美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欧洲出于保障自身经济安全和提高经济竞争力的考虑而出现的,并不仅仅是要摆脱美国的控制。
[材料二] 1981年,希腊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二次扩大;1987年,《单一欧洲法》生效;2002年1月1日,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2004年5月1日,爱沙尼亚等十国正式加入欧盟,欧盟第五次扩大。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
(2)根据材料二分析欧洲一体化的特点。
[教你读史]
从规模、领域等角度总结欧洲一体化特点。
[提示] 成员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从单个经济领域向多个经济领域扩展,程度不断加深。
[材料三] 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元”诞生对西欧自身及美欧关系产生的主要影响。
[教你读史]
从关键信息“欧洲意识”等方面分析其影响。
[提示] 影响:促进了欧洲一体化,增强了欧洲与美国竞争的实力,推动了欧洲在政治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改变了美欧关系,推动美欧关系朝着更加平等的方向发展。

全面认识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原因
(1)西欧各国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相近,政治体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也基本相同,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具有认同感。
(2)二战后欧洲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贸易往来密切,各国联系日益紧密,欧洲联合成为一种需要。
(3)欧洲处于两极格局下,面临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
(4)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为欧洲走向联合创造了条件。
2.特点
(1)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领域扩展。
(2)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3)欧洲合作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
(4)合作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
3.影响
(1)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西欧国家的政治地位,促使欧洲各国长期保持合作和欧洲的和平发展。
(2)加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促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3)加强了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4)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和广大的市场。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材料一] (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
——《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前言》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一体化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影响。
[教你读史]
抓住关键信息“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进行总结。
[提示] 欧洲政治地位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西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两极格局结束后成为“一超多强”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材料二] 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向美洲自由贸易区发展的过程中,曾遭到某些国家的反对。比如巴西众议院曾通过紧急议案,要求政府退出为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而进行的谈判,理由是美国采取了保护主义措施。巴西的劳工和就业部长也曾表示,在制定贸易区协议的过程中,美国应正视成员国间巨大的“经济差距”,尊重拉美国家的权益。时任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也要求考虑自由贸易区计划将给拉美各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风险和冲击。
(2)材料二中,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区域集团化表示反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教你读史]
“在北美自由贸易区……曾遭到某些国家的反对”说明经济区域集团化损害了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提示] 经济区域集团化不可避免地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经济安全提出新的挑战,产生许多负面影响,甚至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形成严重的冲击。
全面理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1.积极方面
(1)有利于促进成员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成员之间经济差距的缩小。
(2)对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流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3)进一步增强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消极方面
(1)由于区域经济集团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
(2)区域经济集团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因此使南北差距加大,贫富分化加剧,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
一、比较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与亚太经合组织
  对象
内容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
成立时间
1993年
1994年
1989年
背景
“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加强
目的
提高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
性质
区域性经济组织
主要成员国
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地域范围
欧洲
北美洲
亚太地区
合作领域
经济和政治
经济
经济
合作方式
让出部分国家主权,建立起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
贸易伙伴
自主自愿,协商一致、渐进,不具有强制性
作用
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
1.南北合作。北方的发达国家与南方的发展中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市场成熟程度差别很大,经济上的互补性强,美、加与墨西哥的自由贸易树立了南北合作的典范。
2.大国主导。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贸易区,由于美国经济发展水平高,综合实力强,其经济运行在区域内占据主导地位。
3.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美国对墨西哥产品的进口关税平均下降84%,而墨西哥对美国产品的进口关税只下降43%,且一些产品有过渡期,一些行业有缓冲期。
4.战略过渡性。作为居主导地位的国家,美国的眼光并不局限于北美,注定要扩大到整个美洲。美国以北美自由贸易区来带动美洲的自由贸易,经过协商,有关国家已经达成协议。
题组一 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
1.维克多·雨果曾说:“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需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根源是 (  )
A.法德两个国家化解宿仇、实现和解
B.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C.摆脱美苏对西欧的渗透与控制
D.二战后欧洲各国的普遍衰落
解析:选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根源是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2.1951年,西欧六国在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中表示,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其中的核心思想是 (  )
A.从经济合作走向政治合作
B.从经济合作走向军事合作
C.用合作组织取代国家政权
D.以经济合作代替军事对抗
解析:选D 由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古老的对抗”说明在20世纪50年代,西欧国家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在合作中求发展,以经济合作代替军事对抗。
3.下图所示空客飞机的零部件由多国生产,这能反映 (  )
A.北约组织的扩大     B.欧洲统一货币的诞生
C.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D.西欧经济一体化的推进
解析:选D 图中所示空客飞机的生产由西欧多国共同完成,这反映了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紧密,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故D项正确。
4.下图意在说明 (  )
A.欧元的发行改变了当今世界经济格局?
B.欧洲在对伊问题上始终保持一致行动?
C.欧盟已实现政治、经济、外交一体化?
D.欧洲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正在提升?
解析:选D 本题以漫画的形式展示了欧元发行的意义,即加强了欧洲经济方面的联合,在政治上增强了欧洲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故选D项。
题组二 北美自由贸易区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5.该组织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三国合作的初衷,给三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给南北国家在区域范围内利用自由贸易区进行合作开创了先河。该组织是 (  )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欧洲联盟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选A 题干中“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三国合作的初衷”“给南北国家在区域范围内利用自由贸易区进行合作开创了先河”可以判断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故选A项。
6.右图是一个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会标。该组织的特点有(  )
A.会员之间实行统一关税
B.推行政治经济一体化
C.承认多样化和强调灵活性
D.奉行安全先行原则
解析:选C 根据图片的标志可以判断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其会员之间并没有实行统一的关税,故A项错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不是一个政治经济合作组织,故B项错误;亚太经济合作之间强调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不具有强制性,这种合作方式被称为“APEC方式”,故C项正确;安全先行原则与亚太经合组织不符,故D项错误。
7.“三国将在15年内逐步取消相互间的各种关税和非关税的壁垒,实行零关税;允许资本、劳务、商品等在三国间的自由流通。”材料所述的规定出自 (  )?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北大西洋公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解析:选D 1992年,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其宗旨是逐步取消三国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15年),故D项正确。
8.“亚太经合组织既包括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包括大量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特有的‘APEC方式’: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自主自愿的原则;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在集体制定的共同目标指引下,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做出自己的努力。”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成员之间差异明显,互补性强?
B.合作方式灵活多样,自主自愿?
C.经济论坛性组织,具有强制性?
D.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互结合?
解析:选C 从“自主自愿的原则”可知与C项中“具有强制性”不符。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943年,后来被誉为“欧洲之父”的让·莫内在提交法兰西民族委员会的一份备忘录中写道:“欧洲各国如果只是在民族独立的基础上重建各自的政府,强权政治和经济保护主义就会重新抬头,欧洲就无和平可言。”据此,欧洲成为一个共同的经济单位是基于
(  )
A.恢复欧洲应有的国际地位
B.欧洲统一的思想由来已久
C.“冷战”格局威胁欧洲的安全
D.对欧洲国家之间战争的反思
解析:选D 根据材料“1943年……只是在民族独立的基础上重建各自的政府……欧洲就无和平可言”可知作者认为过于强调民族独立(即欧洲各个国家过于强调民族主义)会导致欧洲的不和平,即可知是在强调欧洲需要和平是基于对欧洲国家之间战争的反思。
2.世界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非欧盟莫属,她起步于煤钢共同体建立,发展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从发端来看,以下哪一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  )
A.美国力促西欧联盟 B.法德政治家远见卓识
C.苏联咄咄逼人威胁 D.英法德三驾马车内联
解析:选B 法、德两国的和解是促成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因素。
3.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三大著名区域集团。欧洲联盟与后两者相比,主要不同点是 (  )
A.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合作程度最高,合作领域最广泛,合作成效最显著
C.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D.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
解析:选B 欧洲联盟的性质是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它的合作程度最高,合作领域最广泛,合作成效最显著,故B项正确。
4.某国际组织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它内部成员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差距很大,是南北经济合作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双赢的选择和结果。它有大国的主导,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地位,为它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的热情和动力,这是它的显著特点。”该组织是 (  )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亚太经合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欧洲联盟
解析:选A 从材料中的“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南北经济合作的典型代表之一”“大国的主导”即可判断是北美自由贸易区。
5.纱线拧成绳,团结力量大。右图是瑞士1957年发行的欧罗巴专题邮
票,7根细绳正在拧成一根粗绳,其寓意是 (  )
A.欧洲国家正在走向联合
B.东盟各国团结合作
C.北约和华约的对立
D.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和图片中的关键信息“1957年”“EUROPA”“7根细绳正在拧成一根粗绳”可知,欧洲国家正在走向联合,A项符合题意。
6.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自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成为拥有4.2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达11.4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这表明 (  )
A.美、加、墨三国实现了经济一体化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不断发展
C.区域集团化阻碍了经济全球化
D.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最为成功的区域经济组织
解析:选B 题干材料描述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迅速发展,它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A、C、D三项结论均有误,北美自由贸易区尚未实现经济一体化,经济区域集团化从根本上说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区域经济组织是欧盟。
7.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②由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组成 ③成员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 材料强调的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共同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由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组成,其成员为数众多,文化传统和政治经济制度差异很大,所以③不符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特征。
8.对下列当今经济区域集团的评述,正确的是 (  )
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差异
②欧洲联盟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仅限于政治和军事领域
③北美自由贸易区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④经济区域集团化完全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之间存在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民族,文化和历史差异较大,故①正确;欧洲联盟成员国之间的合作还包括最主要的经济合作,故②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包括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墨西哥,故③正确;经济区域集团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故④错误。C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1年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签署条约,进一步阐明了建立经济货币联盟的主张。条约首先在总则中明确了:(1)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针对成员国本着开放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所拟定的共同目标,制定共同的经济政策;(2)规定各成员国的货币兑换率,以便实行单一的货币——欧元;(3)制定并且实行单一货币和统一的货币兑换率政策,以保障价格的稳定;(4)建立一个旨在制定和执行欧共体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材料二 欧共体首脑会议在签署的条约中还规定的目标包括:(1)促进平衡持久的经济和社会进步,达到该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建立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欧洲共同体,加强经济社会一致性;(2)在国际上,作为一个政治同盟,通过实行包括拟定共同防务政策在内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伸展自己的立场;(3)实行联盟公民权制度以加强成员国国民的权利和利益的保护;(4)在内部事务和司法方面密切合作。
(1)从材料一看出该条约规定了哪些基本内容?这些内容表明了欧共体的基本性质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欧共体的发展有什么变化趋势?其基本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3)简析欧共体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8分)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签署的条约内容中逐条概括即可,其性质结合所学回答。第(2)问,从材料一中的“经济货币联盟”和材料二中的“作为一个政治同盟”两句话中分析其变化和性质。第(3)问,结合欧共体的影响说明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
答案:(1)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统一货币和货币兑换率;设立欧洲中央银行等。基本性质是一个经济货币联盟单位。
(2)呈现出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发展的变化趋势;基本性质是由经济货币联盟发展为政治经济联盟。
(3)经济上,欧盟(欧共体)与美国、日本并立为世界经济三强,其实力是任何人所不能忽视的;政治上,在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的今天,欧盟对世界政治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自由放任”的美国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1.爆发:1929年10月,一场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在美国本土爆发,并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形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主要特点
(1)范围广: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蔓延到资本主义各国及其殖民地和附属国。
(2)破坏性大: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失业人数急剧增长。
(3)持续时间长:1933年各国经济进入“持续萧条”阶段,成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3.影响
(1)经济方面:破坏社会生产力,浪费社会资源。
(2)政治方面:
①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矛盾,工人罢工运动和农民运动不断高涨。
②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矛盾激化。
③空前激烈的经济战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混乱,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
二、杯水车薪
1.危机前的美国经济
(1)20世纪20年代,美国依靠在一战中膨胀起来的实力,扩大生产,改进技术,经济一片繁荣。1928年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巨头。
(2)经济的自由放任主义政策使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的状态;过度的贫富悬殊、狂热的股票投机造成“生产过剩”危机的爆发。
(3)1929年胡佛入主白宫,当时美国正值经济繁荣的顶峰,但经济危机的凶兆已经显露。
2.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1)初期(1932年前):
①特点: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
②内容:要求工商界和劳工组织自愿联合起来,维持生产和投资;削减个人和公司所得税,鼓励企业投资;1930年,大幅度提高关税。
③影响:使美国经济掉入“沟底”。1932年,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
(2)调整(1932年):
①措施:一是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及各州提供贷款;二是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②影响:美国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胡佛名声扫地,最终被人民抛弃。
三、病入膏肓的经济
1.金融危机:股市崩溃、银行破产。
2.工业危机:工业生产持续下降,重工业部门所受打击尤为沉重。
3.农业危机:农业遭到毁灭性打击,农产品价格暴跌。
4.商业危机:对外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
5.政治危机
(1)失业现象严重。
(2)社会矛盾激化,整个社会一片混乱。
6.信任危机: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丧失了信心,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
[概念阐释] 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的集中体现。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存在一定的规律。
[轻巧识记]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易错提醒]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过分投机股票市场是直接原因。
[概念阐释] 自由放任主义政策
自由放任主义政策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自行调节,政府对于经济领域中的问题应当实行自由放任的原则,用不着干预经济生活,也不必直接参加再生产过程。政府的经济职能仅限于保护自由竞争,保护私有财产,建立某些必要的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体现了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经济思想。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名师点拨] 胡佛经济政策的特点
胡佛的经济政策始终带有“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特点。他否认危机的严重性,确信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把自由竞争、自由调节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并未摆脱“自由放任”的旧模式。
1.1929年10月,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并迅速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各国生产大幅下降,失业人口剧增,各种矛盾激化,社会动荡。突出特点是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2.在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是由盲目生产、自由放任主义盛行、财富分配严重不均以及胡佛政府的不干预等因素共同导致的,它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推入了深渊,迫使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来挽救现存的社会制度。
3.大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
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起因
[材料一] 笔者认为,1929~1933年大危机……在美国之所以特别严重是由于处于相对稳定时期那些刺激生产迅速发展的因素已经消失;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的极盛时期已经结束,长期以来盲目投资造成的比例失调走向了反面;世界性危机和高关税保护政策使世界市场急剧缩小;严重的信贷危机使分期付款的办法开始失灵;农业的长期慢性危机又加深了工业危机;企业开工不足,大量失业的经常存在则使国内市场缩小;信用危机又进一步加重了工农业生产危机;更为重要的是胡佛政府在危机迅速蔓延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合时宜的自由放任哲学和不强化干预的政策。
——黄安年《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观述评》
(1)材料一主要分析了导致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因素,作者特别强调了哪一因素?
[教你读史]
由材料中的分号分层,逐层概括其层意,即为导致经济大危机的因素。
[提示] 作者特别强调了“胡佛政府在危机迅速蔓延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合时宜的自由放任哲学和不强化干预的政策”。
[材料二]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导致材料中现象的直接原因及根源。
[教你读史]
以第二个省略号,将材料分为两层,分别阐述了经济危机的危害:生活困苦和工人失业。
[提示] 直接原因: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根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造成美国经济危机病入膏肓的原因
(1)基本矛盾更加尖锐。由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财富过度集中,同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加强。于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这是造成危机特别严重的根本原因。
(2)泡沫经济特别严重。一战后美国经济出现虚假繁荣,大量的分期贷款和股票投机活动使美国经济泡沫程度极高,因此泡沫破灭后,危机程度更深。
(3)政府的无所作为。面对危机,胡佛政府对内没有行之有效的政策,对外没有加强合作,使经济危机更加持久,加深了危机。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材料一] 美国遭受危机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1929年下降了46.3%。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教你读史]
解读的重点是从生产下降、工人失业中读出隐性信息:工厂的大量倒闭。
[提示] 反映了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材料二] 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方案。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和愤慨。有33个国家提出了抗议。到1931年底,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个国家以上。
[材料三] 在彼此对抗的集团中,德、日、意……显现出其不利地位。它们一方面竭力摆脱对其他国家的依赖,另一方面则宣扬对外扩张的理论。……德、日继意大利之后于30年代初公开建立法西斯专政,企图从战争中寻求出路。
——选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2)材料二、三反映了什么问题?
[教你读史]
抓住材料二中的关键词“挑起”“激起”“抗议”“报复”归纳现象。注意材料三的逻辑关系,即“不利地位”―→“对外扩张”―→“法西斯专政”―→“战争”。
[提示] 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并出现了法西斯势力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世界局势更加紧张和动荡。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1)危机对资本主义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世界经济遭受了重大损失。
(2)经济危机引起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开始在一些国家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3)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转嫁和摆脱危机,加紧争夺市场和原料,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经济战。这就使得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各国政府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也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了危机。
一、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从美国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原因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形成,整个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一旦一国爆发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其他国家一定会深受影响。
2.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3.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有很大的依赖性。一旦美国经济出现危机,它们根本无法幸免。
4.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普遍存在。当时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存在,所以经济危机的范围必定会超出一国,波及整个世界。
二、世界主要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对策及其教训
1.对策
(1)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
(2)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
2.教训
(1)各国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关注目前的直接效益,更要着眼于未来,要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防患于未然。
(2)政府要居安思危,要适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
(3)各国要注意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削减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在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尤其重要。
题组一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加剧,加剧这一矛盾的原因是 (  )
①国民收入分配不均 ②分期付款与银行信贷无度
③股票投机活动猖獗 ④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倒闭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B 1929年大危机前产销矛盾加剧主要是由于贫富分化严重造成市场狭小,另外,股票投机、银行信贷造成市场虚假繁荣,使企业的生产无限制的扩大,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爆发,故①②③正确;④是经济危机的后果。
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场危机首先爆发于(  )
A.工业领域 B.贸易领域
C.农业领域 D.金融领域
解析:选D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金融领域。
3.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  )
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C.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解析:选C 调高关税属于贸易保护的表现,是不利于世界经济良性发展的。
题组二 杯水车薪和病入膏肓的经济
4.《变形金刚》影片中出现了闻名世界的美国水利工程——胡佛水坝(右
图)。胡佛水坝是1931年联邦政府立项开始建设的,1935年竣工。胡佛
水坝表明 (  )
A.胡佛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胡佛政府在美国率先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C.胡佛政府较好地解决了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问题
D.胡佛政府采取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解析:选D 材料表明胡佛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故选D项。A项中的“放弃”明显不符合史实;B项中的“率先”从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中“较好地解决”与事实违背。
5.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位雕塑家说:“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胡佛手里,它就会枯萎。” “玫瑰花”枯萎的原因是胡佛 (  )
A.个人能力不足 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实施国家干预的政策 D.对克服危机灰心绝望
解析:选B 材料用“玫瑰花”的案例比喻胡佛应对危机的措施,综合判断B项正确。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说明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
A.政府推行自由放任 B.金融市场投机严重
C.社会经济虚假繁荣 D.市场供需严重失衡
解析:选D 题干中说到的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工人工资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工人的工资决定了市场的购买力或者是市场需求,而不断上升的生产率就等于市场的供给,由此可以导致供需严重失衡,即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故选D项。
2.1929年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后迅速成为一场波及全世界的大危机。这主要是因为 (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占有优势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
C.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D.经济规律的作用
解析:选B 之所以这场危机从美国开始后就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加强。
3.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这最能说明这次危机 (  )
A.对经济的破坏十分严重 B.使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C.引起了政治危机 D.促进政府调整政策
解析:选C “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说明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故选C项。
4.有一张汽车上的出卖说明,内容大致是:“100美元即可买走这辆车,我所有的钱都已在股市中化为乌有了。”与这种现象最相对应的体验是 (  )
A.“牛奶面包供不应求”
B.“找工作如登天一般”
C.“为共渡难关各国亲密无间”
D.“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解析:选B 依据所学可知,题干所描述的是1929年经济危机时的社会现状:股市崩溃引起连锁反应,企业倒闭,工人大量失业,分析选项即可。
5.1933年3月,罗斯福发表就职演说:“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储蓄毁于一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
(  )
A.经济危机来势猛烈
B.经济危机给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C.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D.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解析:选C 经济危机的特点是很多的,但是材料的主旨是在强调“商业、工业、农业、个人家庭”多领域均遭到经济危机的严重破坏,所以也就体现了经济危机的“范围广、破坏性强”的特点。
6.“我曾修过一条铁路,使它运行,它与时间赛跑;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直逼太阳,用了砖瓦、铆钉和石灰;我曾建 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是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非常流行的一首歌。这首歌流行的背景是 (  )
A.工业革命造成贫富两极分化
B.摇滚乐作为流行音乐在美国风行
C.自由经济带来美国经济的普遍繁荣
D.经济危机造成工人生活贫困
解析:选D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在经历一场规模空前、破坏力空前的经济危机,所以,这首歌流行的背景只能是D项,经济危机造成工人生活贫困。
7.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人们将流浪者的窝棚叫“胡佛小屋”,这些小屋聚集的地区叫“胡佛村”,裹身取暖的报纸叫“胡佛毯”。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
A.胡佛总统的经历与此有关
B.人们对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的发泄
C.人们对胡佛总统任职时福利政策的赞颂
D.人们以此纪念胡佛总统
解析:选B 结合所学,面对爆发于1929 年的经济大危机,胡佛总统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导致经济危机加深。人民由于生活水平下降,把胡佛当作嘲讽的对象。
8.1932年,美国总统胡佛为缓解经济危机,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但是,在宾夕法尼亚,受救济者每天得到的救济金只有三分钱。这反映出当时胡佛政府 (  )
A.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不够
B.通过以工代赈解决了失业问题
C.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解析:选A 题干中反映了美国总统胡佛为缓解经济危机,对经济进行了干预,但从材料中“受救济者每天得到的救济金只有三分钱”可知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不够。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美国《名利场》杂志的漫画(右图),画中把“山姆大叔”描绘成受到小矮人攻击的格利佛。
材料二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5.2%
40.6%
28.4%
16.5%
8.4%
材料三 大危机刚爆发的时候,胡佛总统立即召开了一系列会议,竭力说服企业界的领袖们,自愿地不降低工资和物价,他要求联邦储备银行为企业界借款提供方便。此外,根据胡佛的建议,国会对公共工程也增加了拨款。联邦政府提高了各州在公路修筑方面的年度补贴,一座名为“胡佛水坝”的工程也于1930年在科罗拉多河动工。他一再召集企业界领袖们开会敦促他们稳定物价,但他却只在私下提意见而不愿公开干预。他虽然提出对各州的公共工程提供联邦补贴,但又坚决主张和维护传统的预算收支平衡原则,以避免联邦政府出现财政赤字,并一再运用总统否决权来阻止有关法案的通过。胡佛看来,大国的主要企业“是建立在健全的和繁荣的基础之上的,其经济体制和结构总的来看始终运转的很好,没必要对它们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和调整”。总之,在整个反危机过程中,他常常不得不用自己的一只手,去收回他的另一只手所给予的东西,致使自己的某些责任和承诺变成一纸空文。
(1)根据材料一,造成“山姆大叔”如此窘境的原因是什么?并指出这一因素的实质。(6分)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胡佛反危机的措施。(6分)
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指出,漫画反映的现象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体现。第(2)问,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普遍下降,说明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强;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进而影响到世界,说明了美国的经济地位和世界市场的存在;各国横向比较数据,美国和德国受害最大。第(3)问,从材料中“竭力说服企业界的领袖们,自愿地不降低工资和物价,他要求联邦储备银行为企业界借款提供方便”“国会对公共工程也增加了拨款”得出胡佛反危机的措施。
答案:(1)原因: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实质:生产相对过剩危机。
(2)现象:经济危机破坏性强;危机中美国和德国受害最大;世界市场已经形成等。
(3)措施:扶植企业,稳定工资和物价;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形成的条件
(1)二战期间美国建立起庞大的经济调节机构统管经济,并投资兴建了大批企业,其调节和管理职能深入到各主要经济部门。
(2)二战结束时,美国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表现
(1)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2)政府广泛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
(3)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3.特点
(1)美国私人垄断资本实力雄厚,缓和了政府巨额投资与私人资本积累有限的矛盾。
(2)政府干预经济不是实行工业国有化。
(3)依靠增加政府开支和大量军事订货、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和社会固定资本投资。
(4)美国的经济体制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4.影响
(1)伴随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美国快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
(2)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1.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
(1)理论:凯恩斯主义。
(2)政策:把充分就业作为主要目标。
(3)结果:
①积极作用:美国经济高度繁荣。
②局限性:造成巨大的财政赤字、高额国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2.20世纪70年代
(1)背景: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
(2)政策:尼克松、福特和卡特政府交替使用紧缩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
(3)结果:见效一时,凯恩斯主义失灵。
3.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时期)
(1)理论: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理论。
(2)政策:
①里根政府通过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
②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
(3)结果:
①1982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状况得到缓解。
②造成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
4.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时期)
(1)政策:“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2)宗旨: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
(3)目标: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
(4)措施:
①缩减政府开支、裁减政府雇员、适当增税、鼓励消费。
②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健康保险和环境保护的投资。
(5)效果:解决了赤字问题和失业问题。
三、美国的“新经济”
1.特点:美国经济蒸蒸日上,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逐年走低。
2.原因
(1)克林顿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2)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
3.评价
(1)积极方面:创造了经济扩张的奇迹。
(2)局限性: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
②垄断资本依然占据支配地位,左右国家政策。
③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并存。
四、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1.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
(1)特征: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
(2)进程:
①形成:1945~1979年运用了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②发展:1979年至20世纪90年代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实行了货币主义政策。
③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由国家过多干预向经济自由转变,出现了“多市场、少政府”的趋势。
2.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
(1)背景:二战后,法国加大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
(2)方针:1946年,确定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建设福利国家的发展方针。
(3)特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共存的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
(4)影响:
①法国是西方国家中唯一实行明确的经济发展计划的国家。
②法国的政府干预模式使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
3.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1)特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2)内容:限制垄断市场,保护竞争秩序;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
(3)结果: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4.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1)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2)特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
(3)结果:1987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轻巧识记] 美国的“新经济”
[概念阐释]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各国为了尽快摆脱危机,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二战后获得长足发展,成为4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内容有:国有企业的发展;国家财政收支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升高;实行中央银行对国家金融的干预和调节作用;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作用。
[易错提醒]
(1)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二战后西欧各国也普遍采取对经济干预与管理的办法,使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但二者存在不同: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前提下进行的;而西欧各国不同程度地推行了国有化政策。
(2)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两者确有相似之处,但资本主义国家的干预主要是指导性的,以及通过一系列的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并不等同于斯大林体制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这种干预不会改变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是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是保障资本主义经济顺利发展的一种手段。
[名师点拨]
1.全面认识“新经济”
(1)含义: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2)兴起原因:二战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一大批新兴的产业,如原子能、激光等工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美国一家杂志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
(3)特征: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基础上;经济持续增长;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
2.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主张的不同点
(1)凯恩斯主义的经济主张是“有效需求决定论”。主张充分就业,刺激消费需求;运用货币政策,扩大投资需求,加强国家干预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2)货币学派的经济主张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是货币供应量。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以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
(3)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是“供应决定论”。在供给和需求关系上,供给决定需求,供给创造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整个社会经济就会出现稳定增长,主张减税刺激经济发展。
[概念阐释] 英国的国有化改革
英国工党执政时期,政府掀起了国有化浪潮。保守党上台后,接受国有化的现实,同时加强私人企业经济,强调市场竞争的作用,减少政府干预经济的活动。撒切尔政府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让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进入新的飞速发展时期。随着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的提高,美国形成了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里根政府采用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终于使经济走出衰退,而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使美国经济重新高涨,迎来所谓的“新经济”时代。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虽然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政府干预都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共同之处,这也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全面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材料一] 二战后美国国家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美国还通过国家力量扩张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为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
[材料二] 二战后,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为稳定政治和经济,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和钢铁工业等国有化。至1951年,国有化工矿企业约占全国总数的20%,约有200万人在其中就业。企业国有化的改革实施后,一般生产都有所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当代史》
根据材料指出,两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各采取了什么策略?概括指出二战结束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主要经验。
[教你读史]
抓关键信息是解读材料的关键。材料一中的“投入大量资金”“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材料二中“国有化法案”“国有化工矿企业约占全国总数的20%”等是核心,从中分析其策略。
[提示] 策略:美国: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拉动国内市场;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大力扩张国外市场。英国: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经验: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规模的干预。
全面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一种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其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发展历程:它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步发展于罗斯福新政时期,广泛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3)特点: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并以其巨大的力量,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调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追求的是国家垄断利润。
(4)积极作用:首先,它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使生产、技术改造过程更加社会化,从而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同现代化巨额投资的矛盾,即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市场的供需关系得到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5)局限性: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材料一] 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
邮政
电站
煤炭
铁路
航空
英国
100
100
100
100
75
法国
100
100
100
100
75
西德
100
75
50
100
100
日本
100
私有
私有
75
25
美国
100
25
私有
25
私有
(1)从材料可以看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哪些行业公有化程度较高?这些行业有何共同特点?
[教你读史]
抓住各行业的类型以及各行中国有经济比重数据分析概括。
[提示] 行业:邮政、电站、煤炭、铁路、航空等。
特点:投资大、风险大、回报慢。
[材料二]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为松下幸之助创立,1950年他个人持有43%的股份,到198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8%。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什么作用?
[教你读史]
结合时间变化分析松下幸之助持有股份数据的变化。
[提示] 问题:反映了战后资本社会化的趋势。作用: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表现:
①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②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低收入阶层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2)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3)作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避免了像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那样大的经济波动的产生。
(4)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1973年“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
1.二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调整是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之后,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矛盾,造成一系列难以自解的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家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2.二战的特殊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以应对战争,这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
3.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危机迫使垄断资产阶级呼唤国家垄断资本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其固有矛盾造成的,危机期间,单靠私人垄断和自发市场机制已无法缓解矛盾,无法通畅再生产循环过程。
4.二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所需要的巨额资金以及对各部门有效地管理,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
题组一 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中写道:“政府用他的手掌管着美国经济汽车的方向盘,需要时则用他的脚踩下它的制动器或加速器。”这体现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是 (  )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强化国家干预经济
C.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D.扩张政府行政权力
解析:选B “政府用他的手掌管着美国经济汽车的方向盘”指的是国家干预经济。
2.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经历了一个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中,最重要的一项是 (  )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B.进行社会改革,改善生活条件
C.实行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
D.发展科技教育,实施科教兴国
解析:选A 注意题干要求“最重要的一项”,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迎来了黄金时代,主要原因在于推行凯恩斯主义,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A项正确。
题组二 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3.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里根政府强调,“国家已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地向右转”。这里“右转”的意义是 (  )
A.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加大社会福利资金的投入
D.增加国有制经济的比重
解析:选A 解答本题要注意理解“右转”的意义,B、D两项都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A项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体现了向“右转”的意义。
4.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在此期间,成为经济主导产业的是 (  )
A.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B.金融业和保险业
C.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
D.加工工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解析:选C 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主导产业是高科技产业。
题组三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5.1979年5月,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采取货币主义政策,在英国进行经济改革。其主要措施是 (  )
①国有企业私有化 ②削减社会福利以减少财政赤字 ③加强对经济的管理和控制 ④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调整经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 本题为组合选择题,③不是英国进行经济改革的措施,排除含③的A、B、D三项。
6.二战以后,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其特征主要是(  )
A.政府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开展计划经济建设
B.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和主导作用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D.政府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指导,而不过多地干预经济发展
解析:选C 日本形成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特征主要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据统计,美国1960年国民生产总值5 037亿美元,人均收入1 883美元;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高达9 741亿美元,人均收入为2 579美元,被称为“繁荣的十年”。其繁荣的原因有 (  )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新经济”的出现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题中“1960年”和“1970年”主要为美国二战后经济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二战后兴起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故①正确;“新经济”是1990年以后出现,故②错误;二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推行凯恩斯主义,从而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故③正确;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主要指的是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无关,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
2.历史的图片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信息。阅读下列图片,指出其共同的经济特征是(  )
A.国有企业主导国家经济发展
B.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型
C.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
D.能源与交通业全由国家经营
解析:选C 从“国营”“市场经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既有国家干预也有自由竞争。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 (  )
A.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西方国家废除了垄断组织
C.经济危机在西方国家已经消失
D.西方国家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解析:选A 本题要求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B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废除垄断组织,C、D两项的表述均不正确。A项体现了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符合题意。
4.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进入“滞胀”时期。对“滞胀”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生产发展滞缓,通货膨胀严重,失业人数大增
B.生产停止发展,通货膨胀不断发展
C.生产的停滞导致通货膨胀不断发展
D.通货膨胀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生产停滞
解析:选A 依据所学,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普遍进入到“生产发展滞缓,通货膨胀严重,失业人数大增”的状态即“滞胀”状态。
5.克林顿执政期间,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克林顿政府采取的经济措施有 (  )
①大规模减税 ②缩减政府开支 ③奉行赤字财政政策 ④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B 为减少美国的财政赤字,克林顿时期,实行增税政策,故①③错误;缩减政府开支是克林顿政府的政策,故②正确;为刺激经济发展,克林顿大力建设基础设施,故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
6.194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银行;1946年政府将全国800家公司收归国有;1947年政府在电力、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 部门推行国有化。这表明 (  )
A.英国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
B.英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英国病”
C.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社会主义在西方建立起来
解析:选C 题干材料反映了英国在国家干预经济的背景下推行国有化措施,目的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恢复和发展生产力,C项为正确答案。
7.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特征的“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比重逐渐下降,而电子、核能、激光、人工合成原料等“朝阳工业”则迅猛发展,它充分说明科技革命使 (  )
A.政府对科技日益重视
B.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减弱
C.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手段不断改进
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解析:选D 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高污染工业比重迅速降低,新兴环保经济的比重迅速提高,材料反映了这一发展趋势。
8.二战后,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的特征有 (  )
①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②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共存
③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④实行明确的经济发展计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 ③是二战后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不符合题干中“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的特征”这一限制条件,排除含有③的选项,故B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受中东石油危机等影响,美国经济陷入困境。从1973年12月持续到1975年5月,GDP下降了5.7%,工业生产下降了15.1%……1974年消费物价上涨11.4%,1975年上涨11%。
——韩德强《世界经济危机史简述》
材料二 面对严重的经济问题,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失灵。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是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重要学派。货币学派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的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干预经济。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主张通过减税刺激人们的投资和工作的积极性,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里根政府采用了这两个学派的观点,对经济运行机制进行调整。
——摘编自吉尔德的《财富与贫困》
(1)依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问题给美国带来的影响。(10分)
(2)结合材料二指出里根政府运用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为解决上述经济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
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从美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衰退入手,进行分析。第(2)问,要求结合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说明美国如何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答案:(1)问题:通货膨胀与生产下降并存。影响: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2)措施: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
二罗斯福新政
一、实干家罗斯福
1.新政的提出
(1)1932年,罗斯福以“新政”为竞选口号当选美国总统。
(2)上台后,果断地放弃了自由放任主义政策,推行新政。
2.新政的准备
(1)起用一批锐意进取的专家和教授组成“智囊团”,打造新政的纲领。
(2)把一大批有志于改革的人士安置在政府各个部门中进行新政的试验。
(3)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支持他改革经济运行机制。
(4)用“炉边谈话”的形式向人民解释新政,争取人民的支持。
3.新政的目的:通过国家干预来结束经济混乱状态,摆脱危机。
4.新政的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一系列具有改革意义的金融、工业、农业和劳工政策。
二、施行新政
1.阶段
(1)第一阶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目的是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
(2)第二阶段:从1935年到1939年,主要目的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2.主要内容
(1)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下令所有银行停业整顿,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
(2)恢复工农业生产:通过《农业调整法》,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
(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大力举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
(4)保护劳工权利:1935年,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劳工关系委员会;1938年,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1935年,通过《社会保险法》;到1939年,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初步形成。
3.特点: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4.影响
(1)新政成为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2)对战后美国政府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渡过难关
1.基本恢复
(1)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2)表现:
①1936年底,工业总产量超过危机前的年平均数。
②1939年,工业生产达到创纪录水平,农民收入增加。
2.彻底摆脱危机
(1)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2)原因: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
②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下,经济出现战时繁荣。
③政府由限制农业生产转向鼓励增产。
(3)表现:
①国民生产总值激增,农业产量大幅度增长,失业现象基本消失。
②二战结束时,全世界大部分的生产能力和财富都集中到美国,美国经济进入新的繁荣发展阶段。
[轻巧识记] 罗斯福新政
[概念阐释]
1.国家干预经济
国家干预经济是指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国家运用管制和宏观调控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亦校正、补充市场缺陷的活动的总称。
2.以工代赈
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罗斯福新政期间,实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这增加了就业,刺激了消费和生产,稳定了社会秩序。
[易错提醒]
正确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罗斯福新政只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在不改变其生产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政策调整和缓和社会矛盾的改革。其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并未触及生产资料私有制。所以罗斯福更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更不具有社会主义色彩。
1.罗斯福就任总统后,立即实行新政,改革资本主义制度。新政包括一系列挽救金融危机、工农业生产危机以及社会危机的政策、法规与法令。新政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新政局部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得以重新正常运转。罗斯福政府用国家干预手段成功地摆脱了经济危机,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模式。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材料一] 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
——傅任敢译《全国工业复兴法(节录)》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怎样理解罗斯福的措施“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
[教你读史]
“政府制裁和监督”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提示] 政府在发展经济和调节劳资关系等方面的行政干预。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
(2)材料二表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教你读史]
关键信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指坚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提示] 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3)据材料三,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
[教你读史]
抓住“社会主义”等关键词进行分析。
[提示] 新政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某些做法,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
(2)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
(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
[材料一]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试用的“试验性疗法”指的是什么?指出其实质。
[教你读史]
注意此时罗斯福的身份及其“医治”的含义。从“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中得出实质。
[提示] “试验性疗法”指的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手段。实质:不改变国家政治制度前提下的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新政作为挽救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救急药方,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篇》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提出的新政“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的观点?
[教你读史]
抓关键信息:从“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的角度理解其影响。
[提示] 新政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摆脱了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实质和作用
1.目的
(1)直接目的:通过国家干预摆脱经济危机。
(2)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2.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作用
(1)积极性:
①渡过危机: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②维护民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挽救了民主制度。
③改变生活: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④创新体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一、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因素
原因
时代潮流
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济实力
美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如给予农民大量补贴、兴建公共工程等
民主传统
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理论依据
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个人努力
罗斯福的个人努力
二、多元史观评价罗斯福新政
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升级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题组一 实干家罗斯福和施行新政
1.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解析:选A 罗斯福新政规定全国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有利于稳定国内商品价格,减轻农民负担;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使“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故A项正确。
2.罗斯福在竞选美国总统的演讲中说:“我的愿望是排除革命……既避免激进的革命,又防止保守的革命。”他就职后为“排除革命”而采取的重大行动是 (  )
A.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B.实施“新政”干预经济
C.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D.提倡“新经济”模式
解析:选B 罗斯福是在美国处于经济大危机前提下上任的,面对经济危机,他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故B项正确。
3.到1940年,美国65周岁以上未参加老年保险的人员中,约有200万人得到联邦和州政府的共同帮助,每人每月平均生活津贴20美元。这主要得益于罗斯福政府实施的 (  )
A.《全国工业复兴法》 B.《紧急银行法》
C.《公平劳动标准法》 D.《社会保险法》
解析:选D 《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为复兴工业发展而制定的措施;《紧急银行法》是为了恢复银行信用而采取的应急措施;《公平劳动标准法》是为了保障工人利益,限制资本家的剥削,与发放津贴没有关系;材料反映了当时未参加老年保险的老人得到政府的生活津贴,主要得益于《社会保险法》的颁布,故D项正确。
4.“罗斯福上台后,短时间内就促使国会通过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立法。胡佛政府领导下实行的援助农场主、小户人家和工业的小心翼翼的方案,被空前地扩大了,以致面目一新,无从辨认。”这段话的作者认为罗斯福新政 (  )
A.使美国彻底克服了经济危机
B.使市场经济变成了计划经济
C.与胡佛政府的政策差别不大
D.是对胡佛政府政策的大胆突破
解析:选D 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罗斯福上台后,对胡佛的政策进行突破性的调整,改变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题组二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5.罗斯福新政推行期间,很多大企业集团和保守派对新政持敌视态度,他们对“大笔开支”“经济狂想”“社会主义改革”极为不满,成立了“美国自由联盟”,号召民众反对新政。据此可知,罗斯福新政受到“敌视”的原因是 (  )
A.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B.违背了工人的利益
C.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
D.推行了自由贸易政策
解析:选C 依据材料“罗斯福新政推行期间”“大笔开支”“经济狂想”“社会主义改革”信息可知,罗斯福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很多大企业集团和保守派对新政持敌视态度,故C项正确。
6.罗斯福在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讲中,郑重表示:如果竞选成功,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他还说:“我们必须限制投机倒把、操纵市场,甚至金融家的活动,我们认为 我们必须作为必要而接受这种限制,目的不是去妨碍个人主义,而是去保护个人主义。”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  )
A.为解决经济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措施
B.为限制恶意竞争而采取的所有制改革
C.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解决
D.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解析:选D 从材料中罗斯福的坚定决心来看,新政绝不是一个临时的措施,并且罗斯福又强调了新政是保护而不是去妨碍个人主义,也就是说不彻底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故A、B、C三项都不正确。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933年3月10日,罗斯福命令停止黄金出口,后来宣布放弃金本位制,10月美元贬值30%左右,该措施 (  )
A.增加就业
B.调整企业关系
C.缓和与列强矛盾
D.增强了美国在世界市场竞争力
解析:选D 本题考查罗斯福整顿金融的措施,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目的是增强美国在世界市场竞争力,故答案选D项。
2.下面是1930年和1940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数据变化表,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罗斯福新政 (  )
1930年
1940年
拖拉机
92万台
156.67万台
谷物联合收割机
6.1万台
19万台
玉米摘收机
5万台
11万台
A.推行“以工代赈” B.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
C.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D.实施农业减耕减产政策
解析:选B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30年和1940年,拖拉机、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摘收机等工业品不断增加,说明美国的工业在不断恢复与发展,这与罗斯福新政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有密切的关系。
3.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活来源。 ”从中可以看出,罗斯福摆脱经济危机的手段之一是 (  )
A.关注民生问题 B.遏制两极分化
C.削减政府开支 D.控制生产规模
解析:选A 罗斯福认为国家进步的标志是“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活来源”,对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以工代赈”“救济”等措施,如建立专门机构,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这些都关注了民生问题,故选A项。
4.从1933年5月开始,美国在春夏两季有计划地犁掉了1000万英亩棉田,收购和屠宰了20多万头即将临产的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几千万头牛和羊。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的复苏
B.违背了自由竞争原则
C.只能使美国暂时克服危机
D.解决了农业生产过剩问题
解析:选D 从材料信息可知,这些政策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的复苏,虽违背了自由竞争原则,但使美国暂时克服了危机,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过剩问题。
5.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这主要说明了 (  )
A.罗斯福准备实行专制独裁
B.罗斯福崇尚计划经济
C.美国受经济危机打击特别沉重
D.罗斯福反危机的思路是加强政府的经济职能
解析:选D 材料中“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说明罗斯福想要加强政府的经济职能,所以D项符合材料含义。
6.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第一批招募了25万人,至1941年时,共计有250万青年参与,在各州的1 500个营地劳动,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史学家这样评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措施(  )
A.调整了农林经济结构,降低农产品价格
B.使罗斯福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
C.将失业救济与自然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D.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消除了经济危机
解析:选C 依据材料中国家招募众多的人就业,包含社会救济的内容,再结合“资源保护队”的相关内容综合判断C项正确。
7.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由此说明(  )
A.新政后美国推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B.新政后美国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C.新政后美国政府大力发展国营经济
D.新政后美国政府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解析:选D 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政后美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正确。
8.有的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意义远远超出经济领域,也超过一定意义上的改革,不论提出者自己是否意识到,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这里“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是指它 (  )
①完全消除了经济危机 ②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③彻底缓和了社会矛盾 ④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但并没有完全消除,故①③错误。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的思想……措施的核心是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虽然迫不得已他也曾“干预”经济,比如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等,但他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大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中的问题,坚决避免“极权主义”。
材料二 从3月9日制定出《紧急银行法》,到6月16日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在这
100天当中,罗斯福总统顶着狂风暴雨前进,一天天显示出他无穷的智慧和无限的精力。他指引议员们通过了13个重要法案,其中包括对一切银行存款实行保险,对抵押住宅者发放贷款,对华尔街金融市场进行改革,拨发40亿元作为联邦救济金,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等一系列法令。
——摘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1)依据材料一,概括胡佛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和措施来应对经济危机。(8分)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罗斯福总统上台后采取的政策与胡佛总统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6分)
(3)胡佛和罗斯福两任总统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解决经济危机,其结果不同,由此得到什么启示?(4分)
解析:第(1)问,注意对材料一信息的提取。第(2)问,从材料二中罗斯福的政策的实质来分析。第(3)问,应从资本主义的特点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来回答。
答案:(1)胡佛政府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政策,反对联邦政府大规模地干预经济,倡导地方团体和劳资双方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解决危机。
(2)放弃了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采取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方式来克服经济危机。
(3)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市场,但无序的竞争也会影响其发展,国家的干预增加计划性也会促进经济发展,应依据形势和经济发展规律来适当的调整政策。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
(1)男子服饰:
①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②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③辛亥革命后,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2)女子服饰:
①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
②经过改革与创新后的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3)特征:中西合璧。
3.中国现代服饰的变化
(1)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一度受到青睐。
(2)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
①式样、颜色趋于单调。
②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蓝、绿、黑、白成为服装的主要颜色。
(3)改革开放后:
①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和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
②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传统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四大菜系得以在近代发展和最终形成。
2.西方饮食
(1)传入:从19世纪40年代起。
(2)西式饭馆:最初由外国人经营,之后在各通商口岸陆续出现由中国人经营的西餐馆。
(3)西式糖果糕点与饮料也受到国人的欢迎。
3.中西区别: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都存在明显区别。
4.重要影响
(1)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
(2)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居室建筑的演进
1.传统住宅: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
(1)出现: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开始大量出现。
(2)影响: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3.欧化住宅
(1)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在京、津等地开始出现。
(2)西式家具开始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1.原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的影响。
2.表现
(1)婚姻风俗:
①古代:缔结婚约凭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②近代:开始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③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2)丧葬风俗:
①近代: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西方色彩浓厚的新式丧礼。
②现代: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3)其他风俗:
①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
②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握手成为社交场合中的常见礼节。
(4)思想观念:旧道德、旧礼教遭到批判,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开始步入社会。
[轻巧识记]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2.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背景及影响
[概念阐释] 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环境诸因素影响,形成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现象。广义的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相对应。狭义的社会生活,就是指社会日常生活,主要表现为个人、家庭及其他社会群体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消费性活动,包括吃、穿、住、用、行、文娱、体育、社交、学习、恋爱、婚姻、风俗习惯、典礼仪式等领域。
[易错提醒]
1.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城乡之间的差别极大,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状态,地区之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
2.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两方面。社会生活变迁不仅仅是一场移风易俗,而且与政治革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断发易服是反对清王朝的表现,废除缠足和提倡婚姻自由是反对封建制度的表现,改用公历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力图与西方国家接轨的表现。
[名师点拨]
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社会习俗演变的特点
(1)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推向内地和市镇。
(2)从过程看:由西方引进,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且中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
(3)从水平看:断发运动迅速、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
(4)从动力看:每一次风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
(5)从程度看:大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只有少量洋货进入部分家庭,但传统习惯仍坚如磐石。
1.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服饰、饮食、住宅及风俗的变迁具有重大影响,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是近代初期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
2.中山装与改良旗袍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近现代民族服饰。
3.吃西餐在近代中国成为一种时尚。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删繁就简是婚俗变迁中的主要特征。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材料一]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污衣,而蓄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主张“断发易服”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
[教你读史]
材料从外交、工业、军事、外貌四个方面说明了断发易服的理由。
[提示] 不利于中外友好交往;不利于机器化大生产;不利于行军作战;既不美观又不卫生。
[材料二] 这种愚昧的风俗,是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必须等全体的中国人决心把它剪掉,或者至少要有一个大多数,使全世界都知道才行。并且这种发辫不过是中国所受许多侮辱中的一种,我们应该立刻把许多侮辱去掉。
——《孙中山年谱长册》(上册)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当时剪辫必要性的认识。
[教你读史]
注意关键词句“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中国所受许多侮辱”;另外,材料的出处也是重要提示。
[提示] 当时剪辫不仅是推翻清朝统治的民主革命的需要和象征,也是摆脱中华民族耻辱的需要。
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
(1)近代西方国家侵略中国的客观影响。西方列强在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使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传入我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2)政府政策的影响。中国历届政府在不同程度上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使中国社会进一步发生变化。
(3)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也促进了近代社会生活的演变。
(4)近代先进中国人的努力和开风气之先。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吸收国外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潮流。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社会影响和认识
1.社会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2.认识
(1)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和阻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特别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
(3)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
题组一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下图为不同时期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生活照片,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长袍马褂是中国男子的传统服饰
B.中山装综合了中西服饰的特点
C.溥仪的着装从侧面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D.溥仪的着装反映其政治观念的变化
解析:选D 由图1清末宣统帝身穿长袍马褂可知A项正确;由图3并结合所学可知B项正确;C项的表述符合三幅图片的发展历程。D项“政治观念的变化”由图片中无法得知,符合题意。
2.辛亥革命后,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文官制服的新式服装是 (  )
A.中山装         B.列宁装
C.长袍 D.马褂
解析:选A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文官制服的新式服装,故A项正确;列宁装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流行的服饰,故B项错误;长袍、马褂是清代民间的传统服饰。
题组二 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3.“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名为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中国社会出现这种现象开始于 (  )
A.明末清初 B.鸦片战争前
C.鸦片战争后 D.辛亥革命后
解析:选C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开始于”。鸦片战争后,西方的东西开始大量涌入中国,中国社会才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4.北京的四合院按“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序列安排。家长住在北房,即正房。这反映出居住具有 (  )
A.祖灵崇拜 B.等级礼仪
C.信仰习俗 D.安全舒适
解析:选B 题干中房屋的布局,人员的居住安排,房屋设计的状况都体现着传统社会的“礼”,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5.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19世纪中后期,在沿海主要城市开始出现西餐,吃西餐成为当时有钱人的一种时尚。这主要是因为 (  )
A.伴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吃西餐成为资产阶级的生活追求
B.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文化随之传入
C.西方殖民者涌入中国,实行同化政策
D.对中国人来说西餐比中餐更有吸引力
解析:选B 吃西餐并不属于民族同化政策,而是西方文化随之传入使中国的饮食习惯改变而已,对国人来说中餐比西餐更有吸引力,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B项。
6.1912年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壬子秋八月,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之丽芙照像馆。”这实质上反映了 (  )
A.剪辫易服难以推广 B.变革心态新旧杂陈
C.传统精华悉心保留 D.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选B 材料中“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说明国人变革心态比较矛盾,故B项正确。
7.歌曲《文明结婚歌》唱道:“吾祖国,改良婚礼,社会进文明;莫再说,男尊女卑,同是新国民。”歌词描绘的社会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  )
A.鸦片战争时期 B.中华民国初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解析:选B 根据材料中“改良婚礼”“男女同为新国民”等信息,抓住题目中的时间限定“最早”,民国时期倡导文明婚礼,男女平等思想,B项符合题意。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 (  )
解析:选C 四种服饰中,A项是纯西式服装;B项是中国的旧式服装;C、D两项体现中西合璧,但中山装不符合“融合满汉风格”,故选C项。
2.1912年5月1日,《申报》载文称:“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就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
A.维新派主张改革传统婚俗
B.国人逐渐接受西方的婚俗
C.新文化运动推动婚俗改变
D.婚姻自主成为当时的社会共识
解析:选B 维新变法发生于1898年并以失败而告终,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D项开始于建国以后,均与题目中的时间“1912年”不符,故排除A、C、D三项。由题目中的信息“看侬亲手挽郎行”可知B项表述正确。
3.“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 (  )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D.中国共产党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解析:选C 材料信息说明民国初年政府颁布实行公历,而民间依然有实行农历过年的,反映了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故选择C项。
4.1902年,天津《大公报》刊登了一则征婚广告,要求女子:一不能缠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三要“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这则广告反映了(  )
①开明人士推崇西式婚礼 ②反对缠足的主张已经提出 ③女子已普遍获得教育权利 ④辛亥革命推动了婚俗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根据题干材料的信息“要求女子:一不能缠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三要‘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可以得知这一时期有人推崇西方婚礼以及反对缠足的主张。③表述不符合史实;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时间与题干不符合。故A项正确。
5.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  )
A.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国日益与世界潮流接轨
解析:选B 材料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交礼仪的变化,从“跪拜礼”“老爷”“大人”不平等的礼仪发展为“握手、鞠躬”“先生”“同志”等平等的礼仪,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精神,故B项正确。A、C、D三项反映的都是其表面现象。
6.《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民国光复,罐头之品,番餐之味,五方来会,烦费日增。”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
A.人们已完全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
C.西方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D.部分民众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
解析:选D A项中“完全接受”、B项中“公开赞成”、C项中“无法融合”的说法均太绝对,未能体现材料主旨,故排除。
7. 上海石库门住宅(如右图)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近代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文化。综上所述,石库门的出现反映了 (  )
①近代中国建筑的完全欧化 ②近代中国生活模式的转型 ③近代中西文化的交融 ④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B 题干中“上海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所以①的表述错误,排除含有①的选项。
8.2008年底,由国内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了改革开放流行语征集活动,最终选出全国十大流行语: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黑猫白猫、上网、改革开放、北京奥运、炒股、中国特色、雄起。这些流行语 (  )
A.反映了部分公务员思想观念转变
B.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发展
C.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变
D.表明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高
解析:选C 这些流行语所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变化,所涵盖内容很多,包括政治、经济、思想、体育等多个方面,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方位的变化,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8分)
9.人与人之间较为寻常的称呼,却能够反映出社会的变迁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一大党纲中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都可以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从此互称同志在党内成为习惯,并扩大到党员和非党员之间。新中国成立后,“同志”成为全国人民最流行最亲切的称呼。1959年8月3日,毛泽东建议党内一律用同志称呼,不要以职务相称。
材料三 时代的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称呼也悄悄跟着变化。从“同志”到“师傅”,从“先生”“小姐”到以职位相称,再到上级都被叫做老板,这些变化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1)材料一在称呼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8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在称呼上有何相似之处?(4分)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社会的称呼出现了多样化的现象,你是如何认识的?(6分)
解析:第(1)问,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与当时的革命运动及思想变化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分析。第(2)问,称呼虽然不同,但都体现了平等的思想。第(3)问,结合当今现实分析,称呼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的价值观相关,称呼的多样化即反映了价值观的多元化(或与此相近的答案均可)。
答案:(1)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成立中华民国;民主、平等等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
(2)都体现了平等的思想。
(3)称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社会上多样化的称呼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等。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1.原因
(1)内因:19世纪,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2)外因:西方人办报热潮的推动。
2.外国人办报: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办报热潮。
3.国人办报
(1)开始: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2)高潮:维新运动期间,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
(3)发展: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并按类别实现了专门分工。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事业
(1)产生:20世纪20年代初。
(2)外国人开办:1923年,英美报商在上海创办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
(3)国人自办:
①1926年,中国人自办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②1927年,上海出现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③1928年,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
④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
2.电影事业
(1)趋势: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
(2)产生:1896年8月,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
(3)发展:民国时期,国产电影发展迅速。
(4)新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事业进入一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后,我国共有近五百部影片在国际国内电影节上获奖。
3.电视事业
(1)起步: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2)发展:
①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②此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自己的电视台。
③目前已建成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
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历程
(1)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2)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2.应用
(1)政治生活: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
(2)经济生活: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网上购物成为其兴起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商品交易形式。
(3)其他: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博客、论坛、电子报刊等,都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评价
(1)性质:是一种互动媒体、信息渠道和生活平台。
(2)积极:
①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
②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3)消极:存在着信任度与安全感较低、网络沉迷情况等负面影响。
[轻巧识记] 近代报刊
[易错提醒]
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报刊最主要的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名师点拨]
1.近代中国出现的四类报刊
(1)以传播洋教西学为主的报纸: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2)商业报纸:内容以适应近代社会发展工商事业需要的商情和时事为主。
(3)政论性报刊:是宣传政治纲领的喉舌和开展政治斗争的工具。
(4)通俗性报刊:取材世俗,运笔浅显,专门满足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民国成立后,实现了专门分工。
2.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1)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和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都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2)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3)对夺取近代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一系列的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3.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从媒介的本质功能看,可以使民众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2)从其娱乐功能看,可以给民众带来美妙的精神享受。
(3)从其联系功能看,可以加强民众间的交流与沟通,可以扩展人们的视野,可以深刻地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等。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了一股办报的热潮,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
2.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不断更新,广播影视逐渐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
3.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互联网作为一种互动媒体、信息渠道和生活平台,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与特点
[材料一] 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是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这就是近代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潮。
——方晓红《中国新闻史》
(1)据材料一,概括报刊这一传播媒体在当时发展的突出特点。
[教你读史]
注意根据材料内容分清层次;从报刊的种类、内容、影响等几个方面概括特点。
[提示] 特点:报刊的种类较多;中国人自办为主;政论报刊影响最大;内容丰富,贴近民众。
[材料二] 时四方新学士子喜康、梁议论新颖,群相呼应,起而组织学会讨论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举其著者,如长沙之湘学会、时务学堂……其它如算学会、农学会、天足会、禁烟会等,犹不可计数,而每会必有一种出版物以发表意见(如时务学堂创办了《时务报》)。于是维新运动,顿成活跃之观,而杂志亦风起云涌,盛极一时。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时务报》创办的积极影响。
[教你读史]
根据句号将材料二分为三层,逐层分析其影响。
[提示] 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推动了各种学会和组织的建立;促进了国人办报热潮的形成。
近代社会报刊业发展的原因与特点
1.原因
(1)受到西方报刊产业发展和文化扩张的影响。
(2)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大众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
(3)近代资产阶级宣传维新、革命思想,挽救民族危机,无产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等都需要通过报刊宣传、发动。
(4)鸦片战争以后,社会形势急剧变化,人们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促进了各种报刊的不断涌现。
2.特点
(1)新闻事业功能。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它满足知识界“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愿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具有重大影响。
(2)强烈的政治性。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机关报是新闻传媒的主体,重视言论,尤其注重政论。
(3)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中国的传媒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它随着中国国内政治运动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而出现高潮,维新运动中出现第一次高潮,辛亥革命前后再一次出现高潮。
题组一 大众报业的发展
1.《故都杂咏》中写道:“啧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 (  )
A.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B.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
C.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D.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
解析:选C 题干中体现了“秀才不出门”也能知道世界大事,说明近代报纸推动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2.《安徽俗话报》由陈独秀于1904年在芜湖创办,是我国近代重要的白话报刊之一。陈独秀不仅是该报的创办人,还是该报的主编兼主笔,他的思想无疑会对该报的宗旨和宣传内容产生重大影响。它的创办对当时人们的影响主要有 (  )
①开阔视野 ②关注国事 ③启迪民众 ④传播新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选A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近代报刊对当时人们的主要影响有开阔视野、关注国事、启迪民众、传播新知,等等,故选A项。
题组二 广播影视的普及
3.历史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如央视六套电影频道的官方网址是“www.m1905.com”,其中“m”为“movie”简写,那么“1905”的寓意是 (  )
A.这一年中国拍了第一部电影
B.这一年世界电影传入中国
C.这一年是世界电影诞生的年份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解析:选A 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了电影《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4.“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这是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曹先生与徐小姐在剧院看电影
B.张小姐基本上是乘坐电车上班
C.谭先生积极收集全国各地的战况
D.夏太太在家收看上海电视台的节目
解析:选D 材料中提供的信息是1943年的上海,此时上海还不能收看电视节目,因此D项中的现象当时还没有出现,故D项符合题意。
题组三 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5.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微博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 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 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  )
A.受众面广,渗透性强 B.保存信息的力量强
C.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强 D.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
解析:选A “粉丝”此处意为追随者或受众,“粉丝”数量多说明受众面广,也说明网络渗透性强。B、C、D三项不是题干材料所要说明的问题。
6.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
1985
1990
1995
1999
2000
报纸总印数(亿份)
246.8
211.3
263.3
318.4
329.3
广播节目制作
时间(小时)
280 799
647 762
2 332 164
2 931 682
3 381 466
电视节目制作
时间(小时)
38 056
91 572
383 513
526 483
585 007
互联网用户(户)
7 213
3 014 518
9 021 717
请回答上表中四种传媒发展的速度,哪种最快 (  )
A.报纸 B.广播节目
C.电视节目 D.互联网
解析:选D “发展的速度最快”是本题的题眼,比较发展“速度”,互联网发展是最快的。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进入近代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  )
A.电影电视 B.电报电话
C.报纸杂志 D.铁路交通
解析:选C 铁路交通不属于“传播媒介”。报纸杂志在中国出现于19世纪中期前后,而电影、电视、电报、电话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出现时间较晚,因此本题选择C项。
2.1907年,革命家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在当时中国舆论中心的上海,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惋和抗争之声,仅八天《申报》就刊出秋瑾诗六首,有关秋瑾的文字达三万多字,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这一现象表明 (  )
A.广大人民肯定了报纸的教化功能
B.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
C.清政府积极推动近代报刊业发展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的严格控制
解析:选B 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正是通过“报纸”宣传这个手段,所以这一现象足以表明“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
3.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名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 (  )
A.报道国内外大事 B.传播商业信息
C.宣传政治主张 D.娱乐大众
解析:选B 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上海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开辟为通商口岸,由于各地言语不通给经商带来不便,所以创办此报是为了传播信息为工商各界服务。
4.梁启超说:“报馆者,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人群之镜也,文坛之主也,将来之灯也,现在之粮也。伟哉报馆之势力,重哉报馆之责任。”梁启超认为“报馆之责任”在于
(   )
①传播信息 ②开启民智 ③引导舆论 ④控制政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材料中梁启超用形象且生动的排比句罗列出报馆应起到的作用是传播信息、开启民智、引导舆论等,①②③正确。报馆只是新闻部门,不可能控制政府,故④不选。
5.电影《搜索》反映了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但很不幸,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这表明 (  )
①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 ②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③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 ④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影响。据所学可知互联网具有负面影响,但不可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排除③项。
6.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当时这种使人们“开眼界”的大众传媒是 (  )
A.电视 B.广播
C.电影 D.互联网
解析:选C 广播虽然产生比较早,但是其并不能“真如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故B项错误;19世纪末期电影产生并传入中国,可产生如上所述的效果,故C项正确;电视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互联网出现于1969年,与本题时间不符。
7.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试播 (  )
A.说明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B.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标志着地方电视台的纷纷建立
D.体现了电视技术的迅速提高
解析:选A 根据所学知识,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试播说明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8.“点赞”“女汉子”“且行且珍惜”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  )
A.网络已主导了大众文化消费
B.大众文化的日益庸俗化
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解析:选D 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文化存在,对人们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并没有体现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只能说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民报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此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光绪二年上海出版之《新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迨光绪二十一年,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材料二 若夫新闻事实之报道,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凡全球文明国报馆所应尽之义务,不敢不勉,此则同人以言报国之微志也。
——梁启超《时报》发刊词
材料三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歧、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
——摘自冯自由《革命逸史》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后期我国报刊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国人自办报纸的原因。(8分)
(2)据材料二,归纳梁启超认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有哪些?(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报刊对辛亥革命所起的作用。(4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的“汉口”“上海”“广州”“时适中日战后,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概括特点;第二小问,中国人办报的原因可以结合时代背景从内部和外部原因分析作答。第(2)问,依据材料中“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等信息归纳。第(3)问,从材料中“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等关键语句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报刊对辛亥革命的作用。
答案:(1)特点:国人自办报刊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中国人自办报刊盛行于维新变法时期;有识之士办报的目的是救亡图存;报刊的创办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原因:社会时势的需求(民族危机加深);外国人办报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或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传递国内外信息;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引导舆论。
(3)提供与维新派(保皇派)展开论战的阵地;宣传民主共和(民主革命)的思想和观念;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1.特点
(1)更迭快:
①轿子、马车等逐渐被人力车、自行车、汽车所取代。
②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日趋重要。
(2)不平衡:交通工具的更新在城市比较显著。
2.人力牵引
(1)人力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数量众多。
(2)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自行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主要的代步工具。
3.机械牵引
(1)轮船:在洋务运动推动下,1865年4月,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创办于1872年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
(2)火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铁路利权运动的开展,中国的铁路建设得以较快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公路交通进入一个新时期。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3)电车: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
(4)公共汽车: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5)地铁:1969年北京地铁开始运营,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
(6)磁悬浮列车:2003年上海磁悬浮列车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
(7)飞机: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省份实现飞机运营。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邮政事业
(1)背景:19世纪中叶,欧美各国邮政通信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中国还处于依靠驿站和民信局来通信的落后状态。
(2)历程:
①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②1896年,“大清邮政局”正式成立,邮传脱离海关,通信范围囊括全国各主要商埠口岸和中心城市。
③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
2.电信事业
(1)有线电报:
①开端: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②发展:中国电报线路遍及18个省,加强了中央与边疆之间以及各大城市之间的联系。
(2)无线电报:
①创设:1906年。
②发展:1932年底,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3)电话:
①开端:1882年,传入中国。
②发展: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邮政和电信合一。
③地位:目前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位。
3.交通、通信工具进步的影响
(1)促进了人员、商品的流通与信息的传递,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轻巧识记]
1.交通与通信的变化
2.影响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
[概念阐释] 上海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在1872年12月23日,打着“求富”旗号,奏请试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它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
[名师点拨]
全面认识列强在中国开办近代通信事业
(1)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通信方式的近代化,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以及与国际社会接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 从主观上讲,列强活动的目的是便于在华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本质上是一种侵略活动。
(3) 邮政通信事业事关国家机密和主权,列强的活动也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1.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工具的更迭加快了速度,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演进。
2.现代化邮政的建成和电话、电报等新式高效通信工具的广泛使用,是近代百年中国通信手段发生巨大变化的集中表现。
3.近代以来,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促进了人员、商品的流通与信息的传递,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材料一] 1880年刘铭传上《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商务、矿物、厘梢、行旅者,不可肆述。而于用兵尤不可缓。中国幅员辽阔,北边绵亘万里,毗连俄界,通商各海口有与各国共之,划疆而守则防不胜防……若铁路告成,则声势联络,血脉贯通,裁兵节饷,并成劲旅。防边防海,转运枪炮,朝发夕至。……十八省舍为一气,一兵可抵十数兵之用。将来兵权、饷权俱在朝廷,内重外轻,不为疆臣所牵制矣。”
——摘编自《清史稿·交通志》
(1)材料一中刘铭传主张兴建铁路的理由有哪些?
[教你读史]
根据材料内容可分为经济、国防和加强中央集权三层,分别归纳每一层的层意,说明刘铭传主张兴建铁路的理由。
[提示]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国防;有利于减少军费的开支;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材料二] 苏省绅商恐路权之失……于是迅速招股,创成苏省铁路公司,筑路二:曰苏嘉,曰沪嘉,冀以挽回利权,用心亦良苦矣。然此二者已属支路,究不若宁沪铁路之握其总机关也。 吾省之人,急宜筹集巨款,以赎回路权,勿谓苏省已办铁路,而遂可以抵制也。
——孙昌富、陈蕴茜《从民众态度看吴淞铁路的兴废》
(2)材料二中苏省绅商代表的是哪个阶层的利益?他们主张修建铁路的目的是什么?
[教你读史]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苏省绅商恐路权之失”“急宜筹集巨款,以赎回路权”,据此分析其目的。
[提示] 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目的:维护国家主权。
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
(1)列强侵华的需要。列强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建设。
?2?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
?3?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了中国交通业的发展。
?4?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5?中国政府的政策转变及引导。
?6?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
近代交通和通信工具进步的特点及其影响
1.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
(1)传统的代步工具轿子、马车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取代。
(2)由机械动力牵引的火车、汽车、电车日趋重要。
(3)交通工具的更新在城市中比较显著。
2.近代通信事业发展的特点
(1)开端艰难,起步晚,远远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2)发展缓慢,受到封建顽固势力阻挠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排挤。先个别试办,然后政府推广。分布不均衡,沿海、沿江尤其是通商口岸地区发达。
3.近代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1)近代交通、通信工具变化显著。在近代,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汽车、电报、电话,并传入中国,从而使中国的交通、通信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2)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彼此距离缩短,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3)新式交通、通信方式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手段和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
(4)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加强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接触到西方在政治、经济乃至思想领域中的先进事物,也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题组一 交通工具的更新
1.近代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发生质的变革是由于 (  )
A.中国传统工具的进一步改进
B.清政府主动引进外来文明成果
C.西方近代化交通工具的引进
D.国民政府鼓励发明创造的结果
解析:选C 西方近代化交通工具的引进是导致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变革的主要原因。
2.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的火车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  )
①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②带来了一些城镇兴衰 
③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④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 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的火车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加重而不是减缓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3.下列有关近代中国交通的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  )
A.“男女杂处,不以为嫌”
B.“如果华人马车从后面赶超洋人马车,即以违法处理”
C.“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汽车,赶马车的又讨厌汽车”
D.“华人之坐马车,大率无事之人居多,故马车若专为游观而发”
解析:选A “男女杂处,不以为嫌”说明人们开始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4.中国近代交通工具不断进步。下列不属于交通领域变化趋势的是 (  )
A.从国外传入走向自主制造
B.从封闭保守走向方便平民
C.向海陆空立体发展
D.向机械牵引力演进
解析:选B 从国外传入走向自主制造,如轮船从国外传入,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故A项正确;中国传统交通工具不能体现出封闭保守,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中国近代交通工具有陆上的火车、电车、汽车,海上的轮船,空中的飞机,向海陆空立体发展,故C项正确;中国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到近代后主要是机械牵引力,故D项正确。
题组二 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5.“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 (  )
A.电话 B.电报
C.邮寄信件 D. 电子邮件
解析:选B 根据材料信息“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况经三四译”“只有斑斑墨”判断,这是电报。
6.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 (  )
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B.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作用
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解析:选D 材料反映的是对近代电报、电话、电灯等科技产品的赞美,说明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故选D项。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近代思想家王韬在论述铁路作用时说:“国家于有事之时,运饷糈,装器械,载兵士,征叛逆,指日可以集事。”他认为铁路的主要作用在 (  )
A.调运快捷 B.连接中外
C.资源开发 D.经济交流
解析:选A 作者认为铁路的主要作用在军事方面,能起到调运快捷的作用,故A项正确;连接中外、资源开发、经济交流,材料没有体现,故B、C、D三项错误。
2.近代电车刚进入上海,有人作竹枝词:“铁线纵横铁轨铺,几如地网与天罗。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肇祸多。”一段时间后,有人又作竹枝词:“人坐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电车行驶通租界,市政经营仗市民”。该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  )
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B.西方物质文明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习俗
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西方物质文明被上海市民逐步接受
解析:选D 材料反映了上海市民对电车由不接受到接受的过程,本质上反映了西方物质文明被上海市民逐步接受。
3.19世纪末自行车从西方传入中国,成为宫廷贵族的玩具;到20世纪60、70年代自行车和缝纫机、手表一起成为年轻人结婚必备的三大件;再到80年代,自行车逐渐成为中国人最重要、最普及的代步工具;如今自行车不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交通工具,也是人们健身、休闲的好方式。自行车命运的变迁不能说明 (  )
A.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
C.中国自行车工业世界领先
D.人们环保、健身意识的增强
解析:选C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自行车命运的变迁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思想观念的改变;材料内容无法体现中国自行车工业的发展水平。
4.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 (  )
A.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由上海地方当局制定
B.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
C.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D.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
解析:选D 材料说明不同的车辆有着不同的行驶规定,属于近代交通文明,故材料主旨意在说明近代交通文明在上海逐步确立。
5.在中国各种传统礼教规范中,“男女授受不亲”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而在清末流行的诗词中却有这样的描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说明自古以来的“男女之大防”在近代被打开了一个缺口。而与材料有关的突破口是 (  )
A.交通工具 B.社交场合
C.男女合校 D.男女合演
解析:选A 材料反映了乘坐近代交通工具出行的情景,这种现象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6.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是 (  )
A.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B.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C.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解析:选A “别肠转如轮”“眼见双轮驰”表明近代汽车、轮船的出现;“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意指送行之人未及返回,旅人已经到了天尽头,从中可见近代交通工具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7.近代某诗人写道:“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 (  )
A.电报电信业 B.航海事业
C.航空事业 D.铁路运输
解析:选A 从材料当中描述“举头铁索路行空”“音书万里一时通”可知此工具需架设电线,另外还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故选A项。
8.河南新乡的西瓜自“火车通行,销路益远”。奉天“昔年多种菜蔬,仅销境内,近年交通便利,运销外县者甚多”。广西桂平自从轮船通行,“土物出境倍易于前……而家畜鸡豚亦各载之舟中,随大江东去,售诸港粤,日月不休”。材料反映出近代交通 (  )
①扩大了商品市场 ②冲击了自然经济 ③便利了列强侵略 ④带动了沿线地区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 “火车通行,销路益远”说明新式交通工具扩大了商品市场,故①正确;“土物出境倍易于前”说明冲击了传统的自然经济,故②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列强侵略的信息,故③错误;“近年交通便利,运销外县者甚多”说明火车沿线地区商业发展,故④正确。A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18分)
9.近代运输格局成为反映时代变迁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铁路和轮船运输因极大的载运量而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1830年到1870年,英国实业家修筑了两万公里铁路,连接了工业中心、铁矿、港口等。……为了便于交通和货运,美国政府开凿运河,私人投资者建立起轮船航线和铁路网络。到1860年,东北部的工业区、南部农业区、以及中西部城市之间已有铁路相连。发明创造开启了工业化进程,也造就了铁路和轮船;而后者因为提供了快速廉价的交通方式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化近程。
——(英)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汉口至上海航线的各轮船公司概况
开办年
国别
公司
船只(艘)
吨位
1875
中国
招商局
4
5 860
1887
英国
太谷、怡和
7
13 922
1898
日本
大阪
4
6 581
1899
德国
瑞记、美最时
5
5 743
材料三 轮船使商业贸易流通渠道发生了实质性变化,1881年进出汉口装运茶叶的远洋轮船有30艘,吨位达48 670吨;汉口至宜昌轮运航线的出现,使货物运转日期缩短了一个月……但是轮船不可能迅速而彻底的将传统木船挤出近代商品流通渠道,以1881年为例,汉口进出船只中,木船为250艘,吨位达41 887吨;外国租赁木船为127艘,吨位达11 289吨。武汉地区以土货进出口为主轴的市场,基本上依傍木船运输。
——任放《近代两湖地区的交通格局》
(1)据材料一概括英美近代运输格局出现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经济影响。(6分)
(2)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长江航运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6分)
(3)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末湖北航运业的格局变化。这说明了什么?(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英国实业家修筑了两万公里铁路”“美国政府开凿运河”“发明创造开启了工业化进程”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工业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等方面分析揭示英美近代运输业的经济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图表中船只数量的多少和吨位的大小比较概括其特点;第二小问,结合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近代中国交通的进步、工业革命、洋务运动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关键句“远洋轮船有30艘,吨位达48 670吨”“轮船不可能迅速而彻底的将传统木船挤出近代商品流通渠道”可得出轮船与木船既竞争又互补;第二小问,从近代化中交通、工业化、社会转型等角度揭示材料三反映的信息。
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的促进;政府倡导;实业家的推动。
影响:促进了工业化进程;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2)特点:列强在中国轮船航运业占据优势;英国居于首位;中国近代航运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成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打开中国大门;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沿海沿江交通;洋务运动的推动。
(3)变化:远洋航运有所发展;轮船与木船既竞争又互补。
说明:新式交通工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工业化是历史的重要趋势;社会转型艰难。(答出两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