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6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5 -6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1-19 20:3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5-6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时间:4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2017·宜兴)大棚种植的西瓜喜获丰收,合成西瓜中甜味物质的原料是( C )
A.水和有机物     B. 二氧化碳和氧气
C.二氧化碳和水 D.氧气和无机盐
2.(2017·内江)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已成为内江现代农业的基本模式。下列是温室大棚栽培农作物常采取的措施,其中不是直接利用光合作用来提高产量的是( B )
A.合理密植 B.适时松土
C.延长光照时间 D.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3.(2017·德阳)如图为光照充足条件下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
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
C.该过程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农作物种植过密,光合作用减弱,其主要原因是水分不足
4.(2016·阜阳)隆冬时节,瓜农为提高黄瓜产量,在大棚内放置了三个煤球炉。甲的做法是在天气晴朗的白天,三个煤球炉同时烧着,晚上烧两个;而乙的做法是在天气晴朗的白天烧两个,晚上烧三个。你认为这两个人的做法及理由合理的是( C )
A.乙,因为晚上烧三个能提高大棚的温度,有利于黄瓜的光合作用
B.乙,因为白天烧两个能提高大棚的温度,有利于黄瓜的呼吸作用
C.甲,因为白天煤球炉能释放二氧化碳和提高大棚温度,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D.甲,因为晚上煤球炉能释放二氧化碳和提高大棚温度,有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
5.(2017·呼和浩特)如图为某温室大棚内一天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据此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D )
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B.bd段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c点氧气浓度最高
D.d点有机物积累最多
6.(2016·日照)如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二氧化碳吸收和释放情况得到的。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是( A )
7.(2016·菏泽)东明西瓜品质优良,原来只在盛夏才能上市,现在人们采取温室育苗、嫁接等手段使西瓜提前上市、增产增收。下列对于瓜农在西瓜种植过程中,采取的相关措施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C )
A.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B.幼苗带土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C.合理施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
D.育苗时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保持土壤湿度
8.(2016·淄博)如图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二氧化碳的吸收与释放曲线(不考虑温度因素),A、B、C为曲线上的点,D为横坐标上的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A点绿色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B.B点绿色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BC段(不含B)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D.光照强度大于D时光合作用不再增强
9.(2017·郴州)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瓜果更甜的原因是夜晚温度低,降低了( A )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细菌的分解作用
C.植物的蒸腾作用 D.二氧化碳的浓度
10.(2017·宜兴)下列关于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植物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
B.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依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海带依靠根从浅海区的泥沙中吸收无机盐
D.菜豆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11.(2017·江西)新疆的西瓜和葡萄都很甜,下列有关解释错误的是( C )
A.白天光照强气温高,光合作用旺盛,糖类积累得多
B.晚上气温低,呼吸作用微弱,有机物分解得少
C.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不是光合作用制造的
D.是独特的气候造就了甜美的新疆瓜果
12.下列叙述与图中的实验装置不相符合的是( C )
A.甲——收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B.乙——验证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C.丙——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丁——验证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13.(8分)(2017·随州)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某些生理活动,选取了某生长旺盛的植株,该植株上有白斑叶片(1片叶上有部分是白色的,有部分是绿色的,白色部分没有叶绿体),现将该植株进行如下处理:先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选取一片较大的带白斑的叶片,如图所示,A区是白斑区,其余部分是绿色的,B区用铝箔上下盖起来,主叶脉的C点处用小刀切断,再将它移至阳光下数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阳光下,该植株可同时进行__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吸收作用__等生理活动。(至少填两种)
(2)将该叶片取下,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区域是__A、B、E__。(填字母)
(3)D区和E区形成对照的变量是__水__。
(4)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__D、B__区进行对照。(填字母)
(5)若设置A区和D区进行对照,目的是探究__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__。
(6)由B区的情况联想到,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__合理密植(或加强光照、或延长光照时间等)__。(任答一点)
14.(8分)(2017·遂宁)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
(1)若该小组的同学选择甲、乙实验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则探究的变量是__光__。
(2)该小组的豪豪同学特别爱动脑筋,他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收集到如下表数据:
光源与试管的
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
气泡数(个)
60
25
10
6
1
由此你可以得到一个启示,若要提高大棚农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适当增加光照强度__。
(3)该小组的同学在利用丙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他们对装置进行了遮光处理,其目的是避免植物的__光合作用__对实验的干扰。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移动方向是__向右__(填“向左”或“向右”)。
15.(10分)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基本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对照组:将玻璃钟罩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_等量的清水(或蒸馏水)__,其他保持不变。
(2)“暗处理一昼夜”,目的是让绿色植物通过__呼吸__作用消耗体内贮存的有机物。
(3)实验过程中,叶片颜色的变化是__绿色变黄白色再变蓝色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依次为__酒精溶解叶绿素,碘液遇淀粉变蓝色__。
(4)若“二氧化碳不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则在其他实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预测实验结果是__实验组和对照组叶片全变蓝色__。
(5)光合作用所需原料还有__水__,是通过输导组织__导管__运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