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专项力学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中考专项力学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1-19 15:2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中考 专项力学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
1.(2015?杭州)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点。以下关于木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B.?木块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 C.?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 D.?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21教育网
2.(2016?杭州)如图所示,第一次甲单独用50N的力推墙,第二次甲推墙的力不变,乙用30N的力向左推甲,前后两次,人均未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1cnjy.com
A.?在两幅图中,墙壁都受到50N的推力???????????????????????B.?乙受到地面3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D.?第二次推时,墙壁受到80N的推力
3.(2015?丽水)汽车刹车原理图如图所示,连着刹车踏板的金属杆是一根能绕O点转动的杠杆,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刹车油受到挤压从而推动活塞向左移,活塞挤压刹车卡钳夹紧刹车盘产生摩擦力使车辆减速,当行驶中的汽车刹车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21·cn·jy·com
A.?刹车盘的温度不会升高???????????????????????????????????????B.?连着刹车踏板的金属杆是费力杠杆 C.?刹车卡钳把刹车盘夹得越紧,摩擦力越大???????????D.?脚踩刹车踏板时,刹车踏板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4.(2012·义乌)如图所示,光滑的地面上有一足够长的木板,在木板的右端固定着一个滑轮(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木板上面放置一个小木块,小木块一端连接着弹簧测力计。当拉力F为5牛时,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拉力增大到10牛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牛???????????????????????????????????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牛 C.?木板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D.?小木块将保持静止2·1·c·n·j·y
5.(2014·宁波)如图所示,不旋转的铝块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块,铜块瞬间停止转动,两者粘合在一起,这就是“旋转焊接”技术。下列对焊接过程的理解,错误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A.?强大的压力可以使两者之间产生很大的摩擦力 B.?使铜块高速旋转目的是为了增大铜块的惯性 C.?铜块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实现 D.?铜块和铝块增加的内能是由铜块的机械能转化而来www-2-1-cnjy-com
6.(2017?衢州)骑自行车是一种既健身又低碳的出行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车的惯性来增大速度 C.?下坡时以自行车为参照物,车的坐垫是运动的 D.?停在路边的自行车,它对地面的压力和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21*cnjy*com
7.(2016?湖州)如图是俄罗斯产的一种卡车,可以实现车胎自动充气,能够翻越高达70厘米的障碍物,轻松涉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来源:21cnj*y.co*m】
A.?轮胎上的大“牙齿”是为了减小摩擦 B.?轮胎体积很大可以在水中受到很大的浮力 C.?轮胎很宽可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D.?汽车可以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出处:21教育名师】
8.(2014·杭州)如图所示,密度为ρ、厚度为d、边长为L的均匀正方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板与桌面间的光滑程度不变,现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在推薄板的过程中薄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版权所有:21教育】
A.?p、F、f均不变????????????????????????????????????????????????????B.?p大小由ρdg增大为ρdg,F不变、f变大 C.??F大小由ρL2dg减小为ρL2dg,p不变、f变小??D.?p大小由ρdg增大为ρdg,F、f不变
9.将一只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此时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1 , 杯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若将一石块用细线系着缓慢放入杯底,有一部分水溢出,稳定后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2 , 杯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乙;如果改用小木块轻轻放在图甲的溢水杯中,也有一部分水溢出,稳定后如图丙所示,此时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3 , 杯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丙 , 则下列关系式成立的是(? ??)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p1= p2?? p甲? >p乙???????????????????? ????????????????????????B.?p2> p3??? p甲? =p丙?? C.?p1= p3???? p乙? >p丙 ???????????????????????????????????????????D.?p1< p3? p甲? 10.(2012·湖州)在帮妈妈做家务的时候,小明发现两根相同体积的筷子,甲浮在水面上,乙沉在水底,如图。由此可知甲比乙(??? )
A.?所受浮力小???????????????????????????B.?质量大???????????????????????????C.?所受压强大???????????????????????????D.?密度大
11.(2012·深圳)水是生命之源。下图中能正确描述水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像是(??? )
A.?????????????????????????????????????????B.? C.????????????????????????????????????????D.?
12.(2014·宁波)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示数为3N,把它浸没在水(密度为1.0g/cm3)中时,弹簧秤示数变为2N。假设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的密度为ρ,浸没在水中时物体的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和压强差分别为△F和△P,则无法求得的是(??? )
A.?m?? ??????????????????????????????????????B.?ρ?????????????????????????????????????????C.?△F??????????????????????????????????????????D.?△P
13.(2014·台州)物块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物块受到的浮力是1牛????????????????????????????????????????B.?物块的体积是2×10-4 米3 C.?物块的密度是3×103 千克∕米3????????????????????????????D.?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二、填空题(共3题;共7分)
14.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判断:在相等的时间内,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F1________?F2;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W1________?W2。(选填“>”“<”或“=”) 2-1-c-n-j-y
15.(2017·宁波)建在布伦特冰架上的英国“哈雷六号”南极科考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可移动的科考站。2017年1月,该科考站所在的冰川出现了大裂口,将危及科考站,该站决定搬迁。如图是搬迁过程中的照片。
(1)布伦特冰架虽然与陆地上的冰相连,但每年会远离大陆向大海漂移400米。以陆地为参照物,布伦特冰架漂移的速度为________米/天。(计算结果精确到0.1米/天)?
(2)为便于移动,需要使用液压装置将舱体抬高,以确保科考站可以进行整体移动。在缓慢上升过程中,舱体的重力势能逐渐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牵引车的轮胎有很深的斜花纹,是为了在行驶过程中增大________,防止打滑。
16.(2014·绍兴)安全阀常作为超压保护装置。如图是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锅炉安全阀示意图,阀的横截面积S为6厘米2 , OA∶AB=1∶2,若锅炉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5.81×105帕,大气压强为1.01×105帕,则在B处应挂________?牛的重物。若锅炉承受的最大压强减小,为保证锅炉安全,应将重物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三、综合题(共5题;共48分)
17.小明发现,高空坠物下落越来越快,而跳伞远动员利用降落伞却能安全着地。空中下落的物体,其最大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为了研究这一问题,小明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相同型号、质量为m的纸杯10个,按如图所示分成A、B、C、D四组。 ②将A组纸杯在一定高度、底部向下静止释放,让其自由下落,并用仪器记录下落过程中的速度。 ③分别用B、C、D组纸杯重复步骤②。 ④记录并整理相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秒) 速度(米/秒) 烧杯质量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m
0.5
0.8
1.0
1.1
1.2
1.2
1.2
1.2
1.2
1.2
2m
0.6
1.0
1.3
1.5
1.6
1.7
1.7
1.7
1.7
1.7
3m
0.8
1.3
1.6
1.9
2.0
2.1
2.2
2.2
2.2
2.2
4m
0.9
1.5
1.8
2.0
2.2
2.4
2.5
2.6
2.6
2.6
(1)实验中应将叠加的纸杯尽量压紧,目的是为了控制什么条件尽可能相同?________。
(2)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
(3)某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纸杯下落的最大速度越大,其所受的最大空气阻力也越大”,请说明其依据:________。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8.(2013·宁波)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以及物体A的运动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
(1)当t=7s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为________N,方向为________。
(2)根据图乙有关信息,请用公式P=Fv,求F=10N时该力的功率。
(3)如图丙所示,在A的两侧分别挂上柱状重物B、C,且C的一部分浸人水中。已知GB=20N,Gc=50N,C的横截面积为30cm2 , 长度足够,水够深。则当物体A不受摩擦力作用时,C的下底面受到的水的压强是多少?若物体A移动就会触发报警装置(图中未画出),当物体A不移动时,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的差是多少?(g取10N/kg)
19.(2016?台州)网上购物带动了快递业的发展,包裹的分捡常需借助传送带.
(1)传送带的表面往往比较粗糙,其目的是________.
(2)包裹与传送带一起作用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时,包裹共受到________个力的作用.
(3)已知长方体包裹长50厘米,宽30厘米,高10厘米,质量为15千克.如果包裹平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如图),则对传送带的压强为多少帕?(g取10牛/千克)
20.(2014·台州)2014年5月17日,国外媒体报道了我国最先进的“翼龙”无人机出口沙特的消息,引起了人们对中国无人机的关注。翼龙无人机机身质量1.1吨,翼展14米,机长9米,最大升空高度5300米(16400英尺),其他参数如表格所示。
最大飞行速度
280千米/时
正常巡航速度
160千米/时
最大续航时间
20小时
最大续航航程
4000千米
最大载荷量
200千克
最大载燃油量
300千克
(1)翼龙无人机头部设计成流线型,且表面复合材料极其光滑,目的是________?。
(2)翼龙无人机满载燃油,并以最大载荷量停在水平跑道上蓄势待发,此时无人机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4米2。无人机对水平跑道的压强多大?
(3)翼龙无人机若以正常巡航速度从某机场飞往相距2000千米的目的地执行任务,需飞行多少小时?
21.(2013·衢州)通过多年的努力,今年5月,我国正式获得北极圈观察员国身份。破冰船是赴北极考察的重要工具。如图是我国“雪龙”号破冰船。该破冰船自身质量约10000吨,满载时总质量约20000吨,在普通海域最大航速为36千米/小时,在1米厚冰层海域破冰航速1米/秒。已知破冰船在最大航速时受到的阻力为1.5×106牛,在1米厚冰层海域破冰前行所受的阻力为l.5×l07牛。试计算:
(1)“雪龙”号破冰船在普通海域以最大航速航行1昼夜通过的距离。
(2)“雪龙”号在1米厚冰层海域破冰前行1000米,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3)破冰时,船头的一部分压在冰面上,利用巨大的压强使冰层破裂。若船头压在冰面上的受力面积是10米2 , 冰面受到的压力为破冰船满载时总重力的0.1倍。那么船对冰面的压强是多少。
四、实验探究题(共7题;共33分)
22.?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测量平均速度:
过程
如图所示,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不变,分别测出小车通过全程AB和上半程AC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计算出相应的平均速度.实验数据如下:
路段
路程s/m
时间t/s
AB
0.96
1.2
AC
0.48
0.7
结论方法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2)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过程
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先后滑到三种不同水平面上,其中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状态改变得最________?.
作图
请画出小车沿斜面下滑时的受力示意图.
结论方法
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将保持________?状态. 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出结论,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问题 讨论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分别在以上三种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在________?表面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大,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23.?一质量均匀分布、正反面相同的长方形木板,以中线MN为界,对比观察左右两部分,发现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样,哪一侧更粗糙?同学们进行了研究.
(1)①小华将滑块放木板上,通过细线和固定的测力计相连,如图甲.水平向右拉动木板,待示数稳定时,记下滑块经过左、右两部分时测力计的示数F左和F右 , 若F左>F右 , 则木板的________?侧更粗糙,实验时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②小华左右手戴上同样的手套,木板水平对称地放在左右手上,现左手向左、右手向右,使两手距离快速增大,若木板向左运动,则木板________?侧更粗糙.
(2)小明用图乙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 A.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MN左右两侧的P、Q点,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 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越过MN但不滑离木板. 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MN后滑行的距离x1和x2 . 小明想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 ①为能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作出正确判断,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②简述改进方法:________?
(3)小红使滑块分别从左右两侧滑上木板,测出滑块运动的速度,作出滑块从两端分别运动至MN过程中的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线如图丙,则图线________?(选填“a”或“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
24.(2012·湖州)小明看见农民伯伯在用铁锹挖土时,不时往手上吐口水,询问后得知是为了防止打滑。但为什么许多场合写着“地板湿滑小心慢走”?于是他找来弹簧测力计、滴管、一块油漆过的木块和一杯水进行探究。如图,在水平玻璃桌面上滴不同滴数的水并涂匀,立即让木块在玻璃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摩擦力,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水滴数/滴
5
10
15
20
25
摩擦力/牛
1.3
1.5
1.8
1.4
? ? ? ??
(1)该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________。
(2)第五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为________牛。
(3)随着水滴的增加,摩擦力的大小变化趋势更接近以下四幅图中的?________?图。 ????????? ? ? ??? A??????????????????????????????????????????????????? B????????????????????????????????????????????????? C?????????????????????????????????????????? D
25.如图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体积相同的实心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的方案: 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和铁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示数为F木和F铁:
(1)若F木>F铁则木块的下表面比铁块更粗糙。小明的方案________?合理(选填:“是”或“否”)。
(2)若要正确区分木块和铁块的粗糙,你的操作步骤是:第一步: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
(3)推导结论: ①若________?,可以判定铁块比木块下表面粗糙; ②若________?,可以判定木块比铁块下表面粗糙; ③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拉动木块和铁块一起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两次测力计的示数相等,可以判定铁块与木块下表面一样光滑。
(4)拓展探究: 实验中,小华同学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若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匀速运动,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 由此,他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小华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
26.在初中阶段,我们可以用矿泉水瓶做很多实验: 例如:透过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看物体(物体放在距瓶适当的位置),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这表明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________?, 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2)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锥出上、下两个小孔,往里面倒满水,可以观察到________?, 这表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将空矿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当用力向它的侧壁吹气时它会滚动,当用相同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时它却不容易滑动,这表明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________?
27.(2017·台州)在学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柯还是认为: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于是张老师用如图装置与他一起实验。 步骤一:将铁块放在木板上,往沙桶中加入一定量细沙,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5.00牛,水平向左拉动木板,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记录。 步骤二:换用质量不同、粗糙程度和底面积都相同的铁块,重复步骤一,记录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
质量不同的铁块
压力传感器示数(牛)
拉力传感器示数(牛)
1

5.00
2.10
2

5.00
2.11
3

5.00
2.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次实验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牛。
(2)实验中能否用钩码代替细沙?并说明理由________。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小柯认为:该实验中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要尽量光滑,否则会使拉力传感器的读数偏大,为什么?________
28.(2016?丽水)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大小关系”时,小科同学提出的猜想是:“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科学兴趣小组做了相关的实验. 步骤1:选用材料相同、表面粗糙程度相同、重力不同的3个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三个物体的重力; 步骤2:把3个物体依次放在水平受力面上,用专用的仪器测出3次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1. 步骤3:改变受力面鱼水平面的倾角,用步骤2的方法,依次测出与水平面成18°角和25°角的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2和表3.
表1在水平面上所测数据
序号
重力/N
压力/N
1
5
5
2
10
10
3
15
15
表2在18°角斜面上所测数据
序号
重力/N
压力/N
4
5
4.75
5
10
9.5
6
15
14.25
表3在25°角斜面上所测数据
序号
重力/N
压力/N
7
5
4.5
8
10
9.0
9
15
13.5
请回答:
(1)比较序号________的数据可得:当同一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受力面与水平方向夹角越大,物体产生的压力越小;小科同学的猜想是________的.(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2)进一步分析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先分析同表中的关系,再比较不同表之间的关系,综合可得出结论:________.
五、解答题(共3题;共22分)
29.(2017?嘉兴)如图为某款擦窗机器人,它凭借其底部的真空泵在机身和玻璃之间形成低气压,牢牢地吸附在竖直玻璃上。请回答:
(1)当它静止在竖直玻璃上时,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________。
(2)擦窗机器人的擦试速度是 4 分钟/米2 , 要擦完总面积为3米2的窗玻璃需要________分钟。
(3)工作时擦窗机器人对玻璃的压力为28牛,内外气压差达到800帕,求擦窗机器人与玻璃的接触面积至少为多少平方米?
(4)擦窗机器人的总质量为1.2千克,工作时的实际功率为80瓦,它在竖直向上擦窗过程中有0.25%的电能用于克服重力做功。若窗户足够高,持续竖直向上擦窗20分钟,擦窗机器人可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多少米?(取g=10牛/千克)
30.(2015?金华)如图,被称为“世界最快的水陆两栖车”的“美洲豹”已经在海外正式上市。该车车身质量约1300千克,长度4.6米,可乘坐4人,水上速度可达到72千米/时,陆上速度最高达130千米/时.“美洲豹”车轮可通过液压方式进入底盘,使用一个喷气驱动控制杆从汽车切换成快艇,只需要短短15秒。 (1)“美洲豹”在陆地上以最高速度行驶0.5小时,通过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美洲豹”停在平直公路上时,轮眙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大约为0.1米2 , 此时对地面的压强约多少帕? (3)“美洲豹”以最高速度在水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约是车重的0.3倍,此时发动机的功率约多少瓦?
31.(2015?杭州)有一足够大的水池,在其水平池底竖直放置一段圆木.圆木可近似看作一个圆柱体,底面积0.8m2 , 高5m,密度0.7×103kg/m3。(g=10N/kg) (1)未向水池内注水时,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多大? (2)向水池内缓慢注水,在水位到达1m时圆木受到水的浮力和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分别为多大? (3)当向水池内注水深度达到4m时,圆木受到的浮力又为多大?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D 【解答】A、木块在斜面上运动时,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当木块在斜面上静止时,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与滑动时的摩擦力不相等,故A错误; 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而木块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等于木块的重力,故B错误;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故C错误; D、木块冲上粗糙斜面的过程中沿斜面向下,当静止在斜面上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故摩擦力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D
【解答】 在两次推墙的过程中,甲、乙二人均未运动,所以两次甲、乙二人均受到平衡力作用,甲、乙受力分析如下: 第一次甲对墙的推力与墙对人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甲受力的示意图,如下图: 第二次甲对墙的推力与墙对人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甲受力的示意图,如下图: 第二次乙对甲的推力与甲对乙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乙受力的示意图,如下图: AD、第一次墙受到的推力为50N,第二次墙受到的推力等于甲的推力,仍为50N不变,故A正确,D错误; B、乙在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结合图3可知,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30N,方向向左,故B正确; C、第二次推时,甲仍然静止,受到平衡力作用,结合图2可知,甲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20N,方向向左,故C正确. 故选D.
3.C
【解答】 A、刹车时,刹车卡钳夹紧刹车盘产生摩擦力使车辆减速,此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刹车盘的温度会升高,故A错误; B、由图,O点为支点,活塞对金属杆的力是阻力,脚对刹车踏板的力是动力,且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这是一个省力杠杆,故B错误; C、刹车卡钳把刹车盘夹得越紧,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故C正确;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脚踩刹车踏板时,刹车踏板对脚也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D
【解答】(1)当拉力F为5牛时,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由于地面光滑,所以木板受到的向右的拉力(2F=10N)和木块、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2F=10N; 木块静止,所以它也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f=10N。故A、B错误。 (2)当拉力增大为20N时,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不变,它们之间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此时木块受到的合力仍为0,所以会保持原先的静止状态。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5.B
【解答】A.铝块与铜块直接接触,且发生了相对运动,强大的压力是两者之间产生了很大的摩擦力,因此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的大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无关,因此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由图和题意可知,铜块内能的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当物体克服摩擦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内能增大,所以铜块和铝块增加的内能是由铜块的机械能转化而来的,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
6.A
【解答】A、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轮胎上的花纹使轮胎表面变的粗糙可以增大摩擦,A正确; B、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车的惯性来增大速度,惯性只与质量大小有关与车的运动速度无关,B错误; C、下坡时以自行车为参照物,车的坐垫是运动的,自行车和自行车坐垫始终保持相对静止,C错误; D、停在路边的自行车,它对地面的压力和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压力方向和重力方向相同,D错误。
7.B
【解答】解:A、轮胎上的大“牙齿”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 B、轮胎体积很大可以增大排水的体积,可以使其在水中受到很大的浮力,故B正确; C、轮胎很宽可以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C错误; D、汽车可以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8.D
面的压强。 ??????????? (2)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不变,摩擦【解答】(1)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的过程中,薄板对桌面的压力F不变,故C不正确; ?????????????????? 压力的大小为:F=G=mg=ρVg=ρL2dg, ?????????????????? 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时,受力面积S1=L2 , ????????????????? 此时薄板对桌面的压强p1===ρdg, ????????????????? 当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时,受力面积S2=L×(L-)= ????????????????? 此时薄板对桌面的压强p2===ρdg, ????????????????? 所以,p大小由ρdg增大为ρdg,故A不正确。 ????????? (2)因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 所以,在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的过程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不变,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故B不正确,D正确。
9.C
【解答】解:若将一石块用细线系着缓慢放入杯底,有一部分水溢出: ∵石块下沉, ∴F浮石<G石 , ∵F浮石=G排=G溢 , ∴G石>G溢 , ∴放入石块后杯对桌面的压力将变大,而受力面积不变, ∵P= ∴杯对桌面的压强将变大,即p乙>p甲; 如果将小木块轻轻放在图(甲)的溢水杯中,有一部分水溢出, ∵木块漂浮, ∴F浮木=G木 , ∵F浮木=G排′=G溢′, ∴G木=G溢′, ∴放入木块后杯对桌面的压力不变,而受力面积不变, ∵P= ∴杯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即p丙=p甲 , 所以P乙>P甲=P丙 石块和木块放入水中,水的深度没变,根据P=ρgh知P1=P2=P3;
10.A
【解答】因为甲筷子漂浮、乙筷子沉底,所以甲排开水的体积V甲小于乙排开水的体积V乙 ,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甲受到的浮力小于乙受到的浮力,A正确;由题可知,甲漂浮,F甲=G甲 , 乙沉底,F乙<G乙 , 而从A分析已可知F甲<F乙 , 所以G甲<G乙 , 根据G=mg,所以m甲<m乙 , B错;因为甲处的深度小于乙所处的深度,由p=ρgh可知,甲受到水的压强小,C错;因为甲漂浮,所以ρ甲<ρ水 , 乙下沉,所以ρ乙>ρ水,所以ρ乙>ρ甲 , D错。故选A。
11.D
【解答】因为根据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关系(即G=mg),该图象应该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选项错误;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体积无关,该图象应该是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直线,B选项错;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是由物质本身所决定的,不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该图象应该是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直线,C选项错误;由p=ρgh知,水产生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当ρ相同时,P与h成正比,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D选项正确。故选D。
12.D
【解答】A.用弹簧秤可测出物体的重力,利用m=G/g可求出物体的质量,因此A选项不符合题意;B.因为物体完全浸没于水中,因此物体的体积为:? 因此物体的密度为:, 因此B选项不符合题意;C.物体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即为浮力,因此△F=F浮=G﹣F′,因此C选项不符合题意;D.物体的深度位置,无法运用p=ρgh进行压强计算;因物体的形状未知,因此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强差无法求得,选项D符合题意。
13.B
【解答】 (1)根据图示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故物体的重力为3N; 根据图示可知,物体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所以物体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3N-1N=2N;故选项A错误; (2)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得:V排=F浮/ρ水g=2×10-4m3 , 因为物体是全部浸没,所以V物=V排=2×10-4m3 , 故选项B正确; (3)由公式G=mg可求出物体的质量: m=G/g=0.3kg,ρ物=m/v=1.5×103kg/m3。故C错误; (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可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浮力大小只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液体深度无关,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4. =;>
【解答】(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所以拉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此题中两次拉动并没有改变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所以拉力大小也不变,F1=F2; (2)前面分析已得出F1=F2;由图像乙分析可得,相同时间内第一次通过的路程较长,即S1>S2。 ?? 根据, ??????? , ??????? 因为:, 所以: 故答案为:=;>
15.(1)1.1 (2)增大 (3)摩擦
【解答】(1)布伦特冰架漂移的速度为v= = =1.1m/天;(2)在缓慢上升过程中,舱体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逐渐增大;(3)轮胎上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故答案为:(1)1.1;(2)增大;(3)摩擦.
16. 96;右
【解答】(1) 因OA:AB=1:2·故OA:OB=1:3 ? ? ? ? ? ? ? ? ?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OA=G×OB则所挂物体的重力:G=F=PS=× ( 5.81×105Pa一1.01 ×105Pa ) ×6 ×10-4m2?=96N ? ? ? ? ? ?(2)若锅炉承受的最大压强减小,为保证锅炉安全,应将重物向右移动
三、综合题
17.(1)形状 (2)相同条件下,纸杯质量越大,下落的最大速度越大 (3)由表可知:当纸杯达到最大速度时,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纸杯所受最大空气阻力与其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纸杯下落的最大速度越大,说明纸杯的重力越大,其所受的最大空气阻力也越大.
【解答】解:(1)实验中应将叠加的纸杯尽量压紧,目的是为了控制纸杯的形状尽可能相同;(2)本实验的结论是相同条件下,纸杯质量越大,下落的最大速度越大;(3)由表可知:当纸杯达到最大速度时,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纸杯所受最大空气阻力与其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纸杯下落的最大速度越大,说明纸杯的重力越大,其所受的最大空气阻力也越大. 故答案为:(1)形状;(2)相同条件下,纸杯质量越大,下落的最大速度越大;(3)由表可知:当纸杯达到最大速度时,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纸杯所受最大空气阻力与其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纸杯下落的最大速度越大,说明纸杯的重力越大,其所受的最大空气阻力也越大.
18.
【解答】 (1)由v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可知,当运动8s以后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f=F=10N。 ????? ?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无关, ??????? ∴当t=7s时,物体A匀变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10N,方向水平向左; (2)由乙图可知,0~6s间有一拉力F=10N时的点,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该力的功率为0W;8s以后,拉力F10N时,物体A以5m/s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该力的功率P=Fv=10N×5m/s=50W; (3)当物体A不受摩擦力时,物体C受到的浮力: ??? ? ?? F浮=GC-GB=50N-20N=30N,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p/S可得,C的下底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 ? ? p=F浮/S=30N/30×10?4m2=1×104Pa 当物体A静止受摩擦力时,物体C受到的浮力:
受到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为12N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 ? F浮′=f+GC-GB=12N+50N-20N=42N, ②受到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为12N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 F浮″=GC-GB-f=50N-20N-12N=18N, 物体C所受浮力的最大变化量: ????? △F浮=F浮′-F浮″=42N-18N=24N, ???? ∵F浮=ρgV排,V=Sh, ???? ∴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的差: ???? △h=△V/S=△F浮/ρgS=24N/1.0×103kg/m3×10N/kg×30×10?4m2=0.8m。
19.(1)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两 (3)包裹的重力:G=mg=15kg×10N/kg=150N, 包裹对传送带的压力:F=G=150N, 对传送带的压强:p= = =1000Pa.
【解答】解:(1)传送带的表面往往比较粗糙,其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对包裹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包裹与传送带一起作用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只受到竖直向下和的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3)包裹的重力:G=mg=15kg×10N/kg=150N, 包裹对传送带的压力:F=G=150N, 对传送带的压强:p= = =1000Pa.
20.(1)减小空气摩擦阻力 (2)解:无人机满载时的总重m=1100kg+300kg+200kg=1600kg F=G=mg=1600kg×10N/kg=16000N; ∴P===4×105Pa; (3)解:由v=得:t===12.5h
【解答】 (1)飞机的外形是仿照鸟类的体型设计建筑的,一般设计成流线型,这属于仿生技术,流线型能减小空气摩擦阻力,便于飞行。 (2)无人机满载时的总重m=1100kg+300kg+200kg=1600kg F=G=mg=1600kg×10N/kg=16000N; ∴P===4×105Pa; (3)由v=得:t===12.5h 答:(1)减小空气摩擦阻力 (2)无人机对水平跑道的压强为4×105帕 (3)需飞行12.5小时。
21.(1)∵v=,v=36km/h? ∴s=vt=36km/h×24h=864km。 (2)W=Fs=1.5×107N×1000m=1.5×1010J。 (3)F=0.1G=0.1×2×107kg×10N/kg=2×107N p===2×106Pa。
【解答】 (1)∵v=,v=36km/h? ∴s=vt=36km/h×24h=864km。 (2)W=Fs=1.5×107N×1000m=1.5×1010J。 (3)F=0.1G=0.1×2×107×10N/kg=2×107N p===2×106Pa。 答:(1)“雪龙”号破冰船在普通海域以最大航速航行1昼夜通过的距离为864km。 (2)“雪龙”号在1米厚冰层海域破冰前行1000米,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1.5×1010J。 (3)船对冰面的压强是2×106Pa。
四、实验探究题
22.(1)0.8;组合法 (2)慢;匀速直线运动;逐渐逼近法;毛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解: (1)①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vAB===0.8m/s; ②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平均速度时,必须要把刻度尺、停表组合起来使用,应用了组合法. (2)①为使小车刚运动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大小相等,可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高度由静止滑下; 并通过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反映小车所受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木板的表面最光滑,阻力最小,小车的速度改变得最慢; ②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过重心作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过支点作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如图所示: ③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的越慢;进一步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本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逐渐逼近法. ④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分别在以上三种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毛巾表面最粗糙,在毛巾表面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大,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故答案为:(1)0.8;组合法;(2)慢;见上图;匀速直线运动;逐渐逼近法;毛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3.(1)左;不需要;左 (2)不能确定滑块经过中线MN时的速度相同;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中线MN上,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不滑离木板,分别测出滑块滑行的距离x1 和x2 (3)b;b图线物块的速度变化快
【解答】解:(1)①如图甲,水平向右拉动木板,待示数稳定时,记下滑块经过左、右两部分时测力计的示数F左和F右 , 若F左>F右 , 则说明左侧摩擦力大,即木板的左侧更粗糙; 实验时,滑块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因此受力平衡,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②小华左右手戴上同样的手套,木板水平对称地放在左右手上,现左手向左、右手向右,使两手距离快速增大,若木板向左运动,则说明左侧摩擦力大,即木板左侧更粗糙. (2)①根据小明的实验过程可知,若依据小明的实验,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并不科学,因为这一实验过程不能确定滑块经过中线MN时的速度相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 ②对小明的实验可做出这样的改进: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中线MN上,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不滑离木板,分别测出滑块滑行的距离x1和x2 . (3)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a的速度减小的慢,b的速度减小的快,说明b受到的摩擦阻力更大,则图线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 故答案为: (1)①左;不需要; ②左; (2)①不能确定滑块经过中线MN时的速度相同; ②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中线MN上,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不滑离木板,分别测出滑块滑行的距离x1 和x2; (3)b; b图线物块的速度变化快. 24.(1)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水滴多少有关 (2)1.2 (3)B
【解答】(1)对”用铁锹时吐口水防止打滑“、”地板湿滑小心慢走“分析可得出:变量是水的多少,产生的结果是摩擦力大小的变化,由此得出此实 ?验基于的假设是: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水滴多少有关。 (2)弹簧测力计每一个大格代表1N,每一个小格代表0.2N,所以滑动摩擦力为1.2N。 (3)由表格数据知,水滴从5-----15时增加时,摩擦力增大;当水滴数量从15-----25继续增加时,摩擦力反而减小。同时,结合所学知识还可知:当水滴数为0时,接触面之间存在摩擦力,当水滴很多时,接触面之间还是存在摩擦力。综合得出摩擦力和水滴数量的关系为B。
25.(1)否 (2)木块置于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铁块,记下测力计示数F1;铁块置于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木块,记下测力计示数F2 (3)F1>F2;F1<F2 (4)此次实验没有控制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
【解答】由于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在研究摩擦力和粗糙程度的关系时,应控制压力相同;已知木块和铁块的体积相同,但铁的密度要大,即铁块的重力大,对地面的压力也大,显然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 摩擦力跟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木块和铁块叠放在一起保持压力一定,先木块做接触面,后铁块做接触面,从而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 第一步:木块置于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铁块,记下测力计示数F1; 第二步:铁块置于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木块,记下测力计示数F2; 通过比较F1、F2的大小,来得出木块、铁块哪个的下表面更加粗糙:(1)若(匀速拉动铁块时测力计示数大于拉木块时测力计的示数)F1>F2;(2)若(匀速拉动木块时测力计示数大于拉铁块时测力计的示数)F1<F2; 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虽然面积减小了,但是压力也减小了,所以此次实验没有控制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
26.(1)力越大矿泉水瓶的形变程度越大 (2)可以观察到水从两个小孔流出来,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最急或喷得远一些 (3)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解答】(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当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越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2)由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且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会观察到水从两个小孔流出来,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最急或喷得远一些. (3)用力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滚动,此时受到滚动摩擦力;用同样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它却不容易滑动,此时受到滑动摩擦力,可见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故答案为: (1)力越大矿泉水瓶的形变程度越大; (2)可以观察到水从两个小孔流出来,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最急或喷得远一些; (3)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27.(1)2.10 (2)不能;细沙质量小,能较为准确调节对铁块的拉力,来保证压力大小相同。 (3)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无关 (4)不合理,拉力传感器示数始终等于木板对铁块的摩擦力,而与压力传感器和木板之间的摩擦无关
【解答】(1)由图可知以铁块为研究对象,拉力传感器对铁块向右的拉力与木板对铁块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传感器示数大小上就是摩擦力所以第1次实验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10牛;(2)铁块增加的质量用小桶内物质的质量抵消掉,细沙可以实现质量的微小调节所以比较合适,钩码单个质量较大不利用微小调节所以不能;(3)由表格数据可知质量增加摩擦力大小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无关;(4)压力传感器上表面与铁块没有接触不影响木板对铁块的摩擦力。 故答案为:(1)2.10;(2)不能;细沙质量小,能较为准确调节对铁块的拉力,来保证压力大小不同;(3)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无关;(4)不合理,拉力传感器示数始终等于木板对铁块的摩擦力,而与压力传感器和木板之间的摩擦无关。
28.(1)1、4、7或2、5、8或3、6、9;不合理 (2)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不同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压力与重力的比值相同或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受力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压力与重力的比值越小
【解答 (1)小科同学的想法是: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7或2、5、8或3、6、9中的数据可得:当同一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受力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物体产生的压力越小,由此可知:小科同学的想法是不合理的;(2)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的实验数据中压力与重力的比值是相同的,则可得出结论是: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不同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压力与重力的比值相同; 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和表三的实验中同一物体,静止在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同的受力面上的压力数据不同,且变小;可得出结论: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受力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压力与重力的比值越小. 故答案为:(1)1、4、7或2、5、8或3、6、9;不合理;(2)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不同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压力与重力的比值相同或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受力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压力与重力的比值越小.
五、解答题
29.(1)竖直向上 (2)12 (3)解:S= 答:擦窗机器人与玻璃的接触面积至少为 。 (4)解: W=Pt=80瓦×20×60秒=96000焦 W重=W×0.25%=96000焦×0.25%=240焦 G=mg=1.2千克×10牛/千克=12牛 答: 擦窗机器人可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米。
30.解:(1)由v=得,路程: s=vt=130km/h×0.5h=65km (2)“美洲豹”对地面的压力F=G=mg=1300kg×10N/kg=13000N 对地面的压强p===1.3×105Pa (3)由题可求出F阻=0.3G=0.3×1.3×105N=3.9×103N 因为车做匀速行驶,由二力平衡条件知:F牵=F阻=3.9×103N v=72km/h=20m/s, P===Fv=F牵v=3.9×103N×20m/s=7.8×104W 答:(1)通过的路程是65km; (2)此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3×105Pa; (3)此时发动机的功率为7.8×104W。
31.解: (1)圆木的体积:V=0.8m2×5m=4m3 , 由ρ=得圆木的质量m=ρ木V=0.7×103kg/m3×4m3=2.8×103kg, 圆木重力: G=mg=2.8×103kg×10N/kg=2.8×104N, 未向水池内注水时,圆木对池底的压力: F=G=2.8×104N, 圆木对池底的压强: p===3.5×104Pa; (2)水位达到1m时,V排1=0.8m2×1m=0.8m3 , 圆木受到的浮力: F浮1=ρ水V排g=1×103kg/m3×0.8m3×10N/kg=8×103N, 圆木对池底的压力: F压=G﹣F浮=2.8×104N﹣8×103N=2×104N; (3)当圆木对池底的压力为0时, F浮2=G=2.8×104N, 即F浮2=ρ水V排2g=1×103kg/m3×0.8m2×h2×10N/kg=2.8×104N, 解得水深h2=3.5m, 当水位达到4m时,圆木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 圆木受到的浮力: F浮3=G=2.8×104N. 答:(1)未向水池内注水时,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2.8×104N、3.5×104Pa。 (2)向水池内缓慢注水,在水位到达1m时圆木受到水的浮力和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分别为8×103N、2×104N。 (3)当向水池内注水深度达到4m时,圆木受到的浮力又为2.8×10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