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7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7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1-19 09:4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0张PPT。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 酸和碱的认识 酸碱指示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几种常见的酸和碱。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点难点重点
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酸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难点
酸和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教学准备仪器:滴管、研钵、烧杯、纱布。
用品:食醋、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酒精、花(果实)。教学进程一、新课导入
[导入1]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各种各样的酸、碱和盐。例如调味用的食醋中含有醋酸,喝的酸奶中含有乳酸,汽车和摩托车使用的蓄电池中含有硫酸,建筑用的熟石灰和某些干电池中含有的氢氧化钾是碱。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酸和碱的知识。
[导入2]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向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紫色石蕊溶液,小心用软饮料管向试管内的石蕊溶液吹气。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我们知道吹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形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或紫色石蕊溶液遇碳酸变红)。
提问:其他的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吗?如果是碱能使石蕊溶液变色吗?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常见的酸与碱。教学进程二、新课教学
思考:同学们接触过、听说过哪些酸和碱?了解过哪些酸和碱?
生1:酸有醋酸、盐酸、硝酸、乳酸,碱有氢氧化钠等。
生2:酸有硫酸,碱有熟石灰等。
[板书]一、常见的酸和碱
1.常见的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醋酸(CH3COOH)等。
2.常见的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一水合氨(NH3·H2O)等。
思考:如何确定一种物质到底是不是酸或者碱?教学进程师:回想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是什么物质使溶液改变了颜色?
生: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是碳酸改变了溶液的颜色。
思考:1.其他的酸,例如: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醋酸(CH3COOH)能不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
2.碱,例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一水合氨(NH3·H2O)等能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若能,应该是什么颜色?教学进程3.除紫色石蕊溶液外,有没有其他物质的溶液在遇到酸或碱的溶液时变色?
生:取各物质的溶液少量,分别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则被测溶液是酸溶液,否则为碱溶液。
师:好,通过下面的活动与探究即可验证你的设想正确与否。【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将10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向其中一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2~3滴,向另一组试管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教学进程 师: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刚才的设想能确定哪些物质是酸,哪些物质是碱吗?
[结论]1.其他的酸,例如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醋酸(CH3COOH)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教学进程2.碱,例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一水合氨(NH3·H2O)等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3.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成红色。
总结: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试液对酸和碱起到一定指示作用。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教学进程[板书]二、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2.变色规律: 师:根据上面的实验及说明,试分析这5种物质,哪些是酸溶液,哪些是碱溶液。
生:食醋、盐酸是酸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溶液;氯化钠溶液既不是酸溶液,也不是碱溶液。教学进程师:试总结如何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讨论)
师小结:检验溶液是酸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
检验溶液为碱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蓝色;或者滴入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3.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师: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剂随处可见,同学们可通过下面的活动体验一下。教学进程【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1)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蔬菜(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胡萝卜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
(2)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得到指示剂。
(3)试验指示剂在上述5种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每小组可以自制1~2种指示剂)教学进程 (学生活动)
[交流]交流实验结果,比较所制得的指示剂中,哪些在酸或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效果较好。
师:通过上述活动与探究,你有什么想法?
生:1.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得非常密切。
2.我们要养成从生活中搜集化学资料的习惯。
3.花有助于我们的化学研究,所以我们不应随意采摘公共场所等地的花。
师:花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生机和活力。请你谈一谈:为什么会出现“万紫千红”的花?
(学生讨论发言)教学进程师小结:花可以制备指示剂,所以花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会显示特殊的颜色,不同的花在各自的生长环境中颜色各异,所以会有万紫千红的景象。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酸碱指示剂,熟悉了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在酸碱中的变色规律,并能利用这一点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请同学们回家后,在家里收集果汁、肥皂水、洗洁剂的水溶液、洗发水的水溶液等,用自制的指示剂检验它们的酸碱性。板书设计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第1课时 酸和碱的认识 酸碱指示剂
一、常见的酸和碱
1.常见的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醋酸(CH3COOH)等。
2.常见的碱:氢氧化钠( NaOH)、氢氧化钙[Ca(OH)2]、一水合氨(NH3·H2O)等。
二、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板书设计2.变色规律:
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
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成红色。
3.用酸碱指示剂可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反思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难度不是很大,实验方便、易操作,现象明显。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初步学会了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和碱,并会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授课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演示得出酸碱指示剂与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作用的变色规律,并会用指示剂区分酸碱溶液;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的地方是:在演示酸碱能使指示剂变色时,颜色的变化和理论的不太一样,紫色石蕊溶液遇碱变蓝的效果不理想;另外,学生在汇报探究实验结果时,语言表述方面也有所欠缺。第2课时 常见的酸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酸的通性及其原理,能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酸性物质的梳理和归纳,感悟对比、推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化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
掌握常见的酸及其通性。
难点
了解常见酸的通性及其原因。教学准备仪器:纸、小木棍、布、玻璃片、烧杯、玻璃棒、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短玻璃导管、点滴板、滴管、镊子、生锈的铁钉;投影仪;药品:浓硫酸、稀盐酸、稀硫酸。教学进程一、知识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的有关知识,了解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与酸和碱有关的事物,知道了酸和碱的区别和指示剂的有关知识。
二、新课导入
工人师傅在焊接金属时,通常用稀盐酸和稀硫酸对焊接面进行清洗,以使焊接后的接头更牢固。为什么用酸清洗而不用水清洗?本节课我们将讨论到该问题。
[板书]几种常见的酸教学进程三、新课教学
【活动与探究】(1)观察盐酸、硫酸的状态。
(2)分别打开盛有浓盐酸、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现象并闻气味。(师强调闻气味的方法)教学进程师:探究了盐酸、硫酸的一些简单性质,你是否想了解它们的用途呢?
[投影]师: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那在使用浓硫酸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进行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你就会明白使用浓硫酸的注意事项。教学进程[板书]1.浓盐酸:无色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
2.浓硫酸:(1)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将纸、小木棍、布放在玻璃片上做实验:教学进程 师:通过上面的活动与探究,在使用浓硫酸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使用浓硫酸时,必须十分小心,切不可将浓硫酸滴在皮肤和衣服上。
师: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它能夺取纸张、木棍、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演示实验:浓硫酸使蔗糖碳化)教学进程[板书](2)脱水性——强腐蚀性
师:浓硫酸有吸水性,那浓硫酸与水作用时还会出现哪些问题?
[教师演示]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动,并让学生用手接触烧杯外壁。
师:手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了什么?
生:用手接触烧杯外壁,感到比较烫。这说明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师:能否将上述实验稍作调整,将水注入浓硫酸里?教学进程[教师演示]在500 mL锥形瓶中盛约25 mL浓硫酸,锥形瓶双孔塞的一孔中装分液漏斗(盛有水),另一孔装短玻璃导管。将分液漏斗中的少量水缓慢滴入锥形瓶,观察现象。
生:水立刻沸腾,液滴向四周飞溅。
师:四周飞溅的液滴若接触了人的皮肤,后果会怎样?能否将实验中的水、浓硫酸对调?
生:皮肤立即被腐蚀,生成黑色的炭。不能将水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浓硫酸里。
师: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教学进程[小结]浓硫酸:(1)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
(3)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干布擦掉,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师: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是否也要进行类似浓硫酸的操作?为什么?
生1:稀硫酸没有强腐蚀性,不必采取处理浓硫酸的操作。
生2:应该采取同样的操作。因为稀硫酸中的水会慢慢蒸发,时间久了会变成浓硫酸,同样会腐蚀皮肤、衣服。教学进程师:前面我们探究了几种酸的物理性质,下面来探究它们的化学性质。
【活动与探究】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1)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结论]盐酸、硫酸等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使无色酚酞不变色,说明酸能与指示剂作用。教学进程(2)回忆第八单元所学的几种金属分别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师:上面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镁、锌、铁等活泼金属能与盐酸、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酸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前面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教学进程(3)将一根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里,过一会儿取出,用水洗净,铁钉表面和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教学进程[讨论]①上面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
②利用上面的反应可以清除金属制品表面的锈,除锈时能否将金属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为什么?生:①铁与酸反应,酸中的氢与铁锈中的氧结合生成水;开始时观察到铁锈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②刚开始酸与铁锈反应,当酸过量时,铁锈完全溶解,酸也能与铁反应生成氢气。教学进程(4)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盐酸、硫酸等酸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总结并板书]3.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2)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3)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教学进程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酸的一些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由它的H+表现出来的。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遇无色酚酞不变色;酸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反应,越靠前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酸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性质除锈。板书设计第2课时 常见的酸的性质
几种常见的酸
1.浓盐酸:无色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
2.浓硫酸:
(1)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2)脱水性——强腐蚀性
(3)稀释操作
(4)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后的处理方法
3.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2)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3)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教学反思本节主要学习了常见的酸:盐酸、硫酸,学习了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在课堂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认识深度,让学生观察稀释后浓硫酸的放热现象,学生十分兴奋。当学生看到木棍变黑,纸张、布块被腐蚀时,很快认识到了浓硫酸的腐蚀性有多强,实验效果很明显。
整堂课通过相关知识及实验的回顾,让学生归纳总结常见酸的性质及用途,以知识内容为主线,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第3课时 常见的碱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几种常见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3.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重点难点重点
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难点
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教学准备仪器:试管、表面皿、蒸发皿、点滴板、滴管、烧杯、镊子;投影仪;药品:鸡爪、NaOH溶液(20%);NaOH固体、生石灰、蒸馏水。教学进程一、知识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大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和应用,通过实验了解了硫酸的腐蚀性,并掌握了关于硫酸的实验操作规范。
二、导入新课
1.介绍明代爱国将领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从化学的角度分析,这首诗中包含了哪些化学反应?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碱,本节课我们将研究它们的性质。教学进程三、推进新课
[板书]几种常见的碱及其性质
【活动与探究1】
用镊子夹取3小块氢氧化钠进行实验(切勿用手拿)。教学进程师:1.潮解: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
2.氢氧化钠用途:可用作气体的干燥剂。
[提问]氢氧化钠除了有上述性质外,还有什么重要的性质?
[总结]1.氢氧化钠易溶于水,且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2.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俗名叫做苛性钠、火碱、烧碱。使用时要十分小心。
3.若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教学进程[介绍](投影展示)
氢氧化钠的用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如炉具清洁剂中就含有氢氧化钠。
师:检验二氧化碳时用到的石灰水就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氢氧化钙也是一种重要的碱,下面我们简单了解它的性质。教学进程【活动与探究2】
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生石灰,加少量水,观察现象。
[现象]生石灰接触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沸腾。
师:1.生石灰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CaO+H2O===Ca(OH)2,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这些热量可以将鸡蛋煮熟。
2.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对皮肤、衣服等也有腐蚀作用,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总结并板书]1.碱有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3.可作为干燥剂的有:浓硫酸、氢氧化钠。教学进程[多媒体出示][设问]我们已经知道了碱的物理性质,碱有什么化学性质?教学进程【活动与探究3】
(1)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 (2)①回忆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将氢氧化钙、粘土和沙子混合,用来作建筑材料,就是利用氢氧化钙的这一性质。教学进程②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还会发生下列反应:2NaOH+CO2===Na2CO3+H2O。
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师:上面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之处?三氧化硫与碱的反应与上面的两个反应类似,试写出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学生交流与讨论)教学进程[讨论结果]这两个反应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都生成水,另一种产物的化学式特点是都由金属元素与原子团组成。原子团:CO2→CO3原子团、SO2→SO3原子团、SO3→SO4原子团(氧原子数增加1个)。所以,2NaOH+SO3===Na2SO4+H2O。
[总结板书]3.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教学进程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探究了几种碱的性质,体会到了碱都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氢氧化钠的主要特征有:易潮解,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的腐蚀性比氢氧化钠弱,主要特征有:微溶于水。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与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板书设计第3课时 常见的碱的性质
几种常见的碱及其性质
1.碱有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2.可作为干燥剂的有:浓硫酸、氢氧化钠。
3.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Ca(OH)2+CO2===Ca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3===Na2SO4+H2O教学反思本节课一开始就用一个趣味实验将问题印入学生的大脑,然后通过生活中的多种材料将化学知识层层深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感悟方法。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帮助者。第4课时 溶液的导电性 酸和碱的相似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知道常见溶液的导电性。
过程与方法
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分析实验,培养学生热爱化学、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
溶液导电性的原因。
难点
理解溶液导电性的本质。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滴管、镊子、投影仪、溶液、导电性实验仪器;药品: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酒精、蒸馏水。教学进程一、知识回顾
1.氢氧化钠有哪些重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碱有哪些重要的相似性质?
二、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活动与探究,我们知道酸碱各自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它们各自为什么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教学进程三、新课教学
化钠溶液、蒸馏水、乙醇的导电性。
(生活动交流)
[探究结果]蒸馏水和乙醇不导电,而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均能导电。
[提问]这些溶液为什么能导电?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金属中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电子,电子带负电,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定向运动产生电流。
[提问]金属能导电是带电电子的原因,溶液也是如此吗?
(师用多媒体动画展示下述过程)教学进程HC1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H2SO4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SO42-,HNO3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NO-(3),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Ca(OH)2在水中会解离出Ca2+和OH-,NaCl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Cl-。这些带电的阴阳离子在溶液中可以自由移动,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定向运动产主电流。
师:比较上述物质的解离情况,试分析酸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教学进程思考、讨论、总结:盐酸、硫酸、硝酸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即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我们把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唯一的阳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这些碱,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OH-,即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所以碱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我们把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唯一的阴离子(OH-)的化合物叫做碱。教学进程[板书]酸、碱的概念
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唯一的阳离子(H+)的化合物。
碱: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唯一的阴离子(OH-)的化合物。
[思考]酸和碱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学生回忆、总结]教学进程1.酸的性质:
(1)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
(2)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Fe+2HCl===FeCl2+H2↑
Fe+H2SO4(稀)===FeSO4+H2↑
Zn+2HCl===ZnCl2+H2↑
Zn+H2SO4(稀)===ZnSO4+H2↑
Mg+2HCl===MgCl2+H2↑
Mg+H2SO4(稀)===MgSO4+H2↑教学进程(3)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2HCl===CuCl2+H2O
CuO+H2SO4===CuSO4+H2O教学进程2.碱的性质:
(1)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遇碱变红色。
(2)能与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a(OH)2+CO2===Ca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3===Na2SO4+H2O教学进程四、课堂小结
能够导电的物质分为两类:一类是单质(包括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如石墨等),另一类是某些物质的溶液。当某些物质溶于水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时,该物质的溶液即可导电。酸的溶液都含有氢离子,碱的溶液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所以它们分别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板书设计第4课时 溶液的导电性 酸和碱的相似性
酸、碱的概念
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唯一的阳离子(H+)的化合物。
碱: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唯一的阴离子(OH-)的化合物。教学反思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现象入手,使本节课体现出从“生活——化学——生活”的鲜明主线。加深了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整堂课的课堂气氛是非常热烈的,学生的积极性高,思维活跃,设计出了很多精彩的方案。这也使我深深感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非常重视学生思维的激发点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充分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如何暴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并引导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如何寻找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赞扬鼓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