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12-21 21: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重要内容。这节内容主要有三块内容,一是反射概念的建立;二是反射弧五部分结构的认识;三是具体反射活动反射弧结构的分析。而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结构组成,以及具体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结构的分析,都是比较抽象的知识点,但是又要求在本节课中落实,对于初二的学生,应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思路:
我认为,本节知识点,虽然抽象,可有一个特点,就是生活——科学理论——生活,即从生活中来,上升为科学,又回到生活中的。所以,在课堂中落实这些知识点,让学生能够对反射概念进行构建,了解反射弧的结构,必须通过学生们自己从生活中发现不同的问题,比如,手碰到正在烧水的壶会缩手,吃酸橘子会流口水,等等,然后在此基础上,思考,升华。
我对这节课进行了以下设计:
首先,以“吃橘子”小实验以及一张图片引出神经系统调节的方式——反射。对于反射的概念,采用的是四人小组举例,班级交流的形式,在对众多的例子进行辨析中,对反射的概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再举出关于草履虫、含羞草的例子,从中,理解反射的特点。这样,归纳出反射的概念。
接着,在反射弧结构环节,以四人小组学习P115缩手反射过程的图,并对反射弧的结构进行讨论,对五部分的功能进行猜测,得出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观看反射弧模式图的动画,了解各环节的结构和功能。之后,进行膝跳反射的实验,让学生们能体验反射活动的完成,对整个反射活动中的反射弧结构进行分析。
最后,对刚才学生们举出的反射活动的例子进行分析,练习说出各反射活动反射弧结构。并对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进行讨论。
在反射弧中的感受器中,触觉感受器在人体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课后,还可以安排一个学生动手实验活动,看看触觉感受器在人体的分布是怎样的。
三、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理解反射的概念。
2、 能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3、 能对具体的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结构进行分析。
(1)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小组讨论、学习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描述的能力。
(2) 情感目标:
1、 让学生体验膝跳反射活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四、重、难点:
重点: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结构
难点:反射弧的结构,具体反射活动中反射弧的分析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脊髓横截面模型、橘子、剪刀、圆规、尺子、厚卡片、牙签、彩色笔、蒙眼布。
六、教学过程: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请同学们一起来吃橘子,拉近距离,展示图片:缩手反射问:如果你是图中人,你会怎么样?问:流口水和缩手有什么共同点? 品尝橘子,感觉酸,流口水。进入角色。思考,分析
分析 都是人对刺激作出的反应。
过渡。 对刺激的反应过程一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信息的接受、传导、处理和反应依赖神经系统。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活动,都主要靠神经系统来调节的。 神经系统通过反射的方式来实现调节的。
进入新课一、反射: 举例:叫一个同学的名字,同学站起来,就是一个反射活动。 用树枝去触乌龟,它会怎样? 配合实验,回答。(马上缩回去)
小组举例。 问:你还知道哪些反射的例子? 四人小组一起来举例。 小组活动。
小组展示、辨析。 讲评。 说明判断的理由。
小结:反射:动物和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 播放课件:草履虫躲避浓醋酸;吃梅、看梅、谈梅问:反射有什么特点? 分析。思考,回答。归纳:特点
小结:反射的意义 问:如果人没有了反射活动,会出现什么情况? 思考,回答,归纳反射的意义。
过渡 反射活动的完成,都要通过反射弧来完成。设问:反射弧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二、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请四人小组一起学习P115图缩手反射过程,分析反射弧五个环节分别在哪里?各环节分别有什么作用? 小组学习。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汇报学习结果。
展示:脊髓横截面模型。 讲解:神经中枢分布的位置。 听讲。
体验活动:膝跳反射 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巡回 二人一组活动。
分析 请同学给老师做膝跳反射,看老师的反应。讲解:膝跳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但还有控制它的高级中枢。 汇报结果
过渡 问: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怎样传导?播放课件:神经冲动的传导 思考
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 归纳
分析:一些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结构。 四人小组讨论。
三、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 问:有的人因为车祸脊髓受损瘫痪,为什么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现象?小结:反射活动的完成,依赖完整的反射弧结构。五个环节缺一不可。 讨论,回答。
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些什么? 回顾、整理。
课外实验 触觉感受器在人的皮肤表面分布不均匀,触觉感受器在人体皮肤中的分布是怎样的? 利用已有的材料实验。
反思:
1、 在有关的知识的教授中,学生们的脑海不是空白的,而是有一些知识储备的,要让他们在新课中,首先要暴露他们的想法,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从他们回答中,找出错误的,不足的地方,进行纠正。因此,在课堂中,尽可能地让学生来说,来谈论,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教学。
2、 对于一堂课,我认为教学预设非常重要,在课前,教师对于课堂中学生可能发生的事件,或者学生可能有的想法,要有充分的准备。这样才可以应付自如。
3、 我还感到知识的连贯性非常重要,在接到任务的时候,我准备的是神经调节的第二课时,因为想到是要上到这里了,可是,到了以后,才发现神经调节的第一课时还没有上到,这样,就直接影响到我这一堂课的落实。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在反射弧环节,就暴露出,有点闷,这时候,教师的补救就很重要了。这样的经验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告诉我以后,象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处理。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