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出版社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出版社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1-19 12:3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我是知识小百科
有资料说,每立方米土壤中的生物数量比地球上的人口总数还多了。
我国地域辽阔,土壤种类繁多,如东北地区的黑土、华北地区的褐土、南方地区的红壤、西北内陆地区的荒漠土、青藏高原上的冰沼土等。21cnjy.com
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仅为0.001平方千米,不到世界水平的三分之一。
土壤由无机盐、腐殖质、黏土、砂子、水分、空气等构成。
土壤中的无机盐主要有氮、磷、钾、钙、铁、锌、铜等。
含沙量多的土壤是砂质土;含沙量较小而含黏土较多的土壤是黏质土;沙与黏土居中的是土壤是壤土。
当今,土壤品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草场沙漠化、环境污染、水土流失。
人们把土壤分为红色、褐色、黑色的标准是土壤颜色。
人们把土壤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的依据是土壤的含沙量。
二、火眼金睛。
1、我国的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土地的人口压力越来越大。(√)
2、土壤中的水是陆生植物生命活动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 (√)
3、由于土壤的形成过程不同,所以自然界中的土壤种类丰富多彩。 (√)
4、黑土是非常肥沃的土壤。 (√)
5、废水、废渣、废气,不应排放到田地里。 (√)
6、土壤就像母亲一样,养育着千千万万植物的生命。(√)
7、土壤的品质是永恒不变的。 (×)
8、我们国家的土壤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
9、我国的黑土大部分分布在东北地区。 (√)
三、我选择,我快乐。
1、不容易捏成团的土壤是( ② )
①黏质土 ② 砂质土
2、有利于改善土壤品质的肥料是( ① )
①绿肥和农家肥 ②化肥
3、陆生植物所需的水分的主要来源是( ② )
①空气中的水分 ②壤土中的水分
4、既能较好的保持水分又能较好的透气的壤土是( ① )
①壤土 ②黏质土
5、颗粒较大的土壤是( ② )
①黏质土 ②砂质土
6、适宜种植花生的壤土是( ② )
①黏质土 ②砂质土
四、想一想,连一连。
土壤中的含沙量 我们探究土壤成分的方法 洗洗沙子看一看
烧烧土壤闻一闻 我们为土壤分类依据的标准 观察土壤的颜色
五、我是小小科学家
1、土壤中有什么?请你设计实验探究。
(1)实验课题:探究土壤的成分
(2)实验材料:土壤、酒精灯、石棉网、放大镜、烧杯、滤纸、玻璃片、滴管、铁罐头盒
(3)实验方法与步骤:①通过直接观察来发现土壤里有什么,必要时借助放大镜;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有什么现象。②将土壤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不用玻璃棒搅散,使土在水中沉淀。③用滴管汲取一些澄清的水滴在玻璃片上。④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水分蒸发。⑤在铁罐头盒里放一些干土用酒精灯加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实验现象及结论:①把土壤放入水中有气泡跑出来,说明土壤中有空气。②搅散的土壤沉淀后观察沉下来的土分层,有沙子。③水蒸发后在玻璃片上有污渍,说明土壤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④加热干土壤,土壤会冒烟,有一股怪气味,说明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⑤结论:土壤是由沙子、水、空气、黏土、腐殖质等构成。21教育网
2、为什么会水土流失?
(1)实验课题:探究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2)实验材料:两块木板,上面铺着同样厚的土,一块没有植物,一块有青草,喷壶,量筒,烧杯。
(3)实验方法与步骤:①两木板倾斜相同的角度。②同时用喷壶浇同样多的水,用烧杯把流下的水收集起来。③观察现象。
(4)实验现象及结论:没有草覆盖的木板上留下来的水比较多而且比较浑浊。结论:水、土、植物是相互依存的。
六、我会答。
1、观察校园中的土壤,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校园中的土壤有什么特点?应属于哪一类土壤?
答:校园中的土壤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也能保水保肥,应该属于壤土。
2、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我们应做哪些事情?结合自己说一说。
答:植树种草,绿化荒山,可以避免水土流失,保持水土,要争做土壤的小卫士。
七、金点子。
请你配置一种土壤(一杯即可),使其达到下列要求:肥沃,透气性、透水性好。
答:收集落叶、果皮、菜叶,把它们与土壤、水、少量的沙混合起来,再放进几只蚯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