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桂林山水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玩赏、无瑕、波澜壮阔、形态万千”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桂林的资料及景色图片(2)课文朗读
2.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2)查阅有关桂林山水的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美景,激情导入
1.学生欣赏各地风景图片,问:用一个词形容你看到的景色。(学生回答)让我们随着陈淼一起来欣赏桂林的美景,这节课我们学习 —— 《桂林山水》,学生齐读课题。21cnjy.com
2.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介绍桂林,教师适当补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闭上眼睛听课文朗读,说说这篇课文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课文时,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课文主要介绍了桂林的哪些景色?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并标出自然段。
(1)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
(2)小组交流
3.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
(2)检查课文预习。
课文主要介绍了桂林的哪些景色?你最喜欢的景色是( ),因为( )。
三、学习课文,体会美景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2)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
理解“甲”,再理解句子。
“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第一的意思。“甲天下”是“天下第一”这句话的意思是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
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总领全文)
(3)指导朗读,要读出赞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语气。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作比较?结合画面,想一想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www.21-cn-jy.com
(2)学生回答,重点理解“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3)写漓江的水的特点时,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指导朗读。
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读,教师适当指导(重点指导“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漓江水之美。 2·1·c·n·j·y
4、总结学法。
结合图画读课文——找特点——感情朗读
四、学习生字,重点指导
1、出示会写的生字。
2、学生读生字,说说这些字的特点。
3、重点指导“澜、瑕、攀”(笔画较多,结构复杂,看清字形)
4.学生书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1、试着背诵一、二自然段。
2、漓江的水的特点是( )、( )、( )。
第二课时
一、回顾学法,导入新课
1、指名读一、二自然段。
2、想想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
二、研读课文,感悟美景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组内用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2)检查自学:
a.在写桂林的山前作者先写了哪些景色?
b.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描写的?(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语句)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看看画面,你能说说“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的意思吗?
b.结合画面,理解“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
(3)你想对桂林的山说什么?
(4)指导朗读
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桂林的山、漓江的水那么奇特、那么美,如果把它们合在一起,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第四自然段。21·cn·jy·com
(1)朗读这一自然段,想想:“这样的山”,“这样的水”指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作者游览了桂林山水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适当指导。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面中游”。( 游船航行在碧绿的水上,船上的游人就像在一幅美丽的画卷中游览。)
(3)说说你想象到的画面。(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舟行碧波上,人在面中游”的感觉。)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三、课堂小结,总结写法
1.读文思考:课文描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课文描写了桂林山水奇特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 想想作者是采用什么结构来描写桂林山水的?(运用“总——分——总”的结构,把桂林的秀丽风光展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3. 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四、综合训练、发展技能。
(1)桂林的山水,只是祖国美丽的河山的一小部分,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2)桂林山水非常美,我最喜欢( ),因为( )。我真想( )。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试着学习运用第二、三自然的写法写一段话。
2.能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写景作文,作者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呢?新课标指出“朗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21教育网
教学本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学习漓江水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写作方法总结出来,再让学生利用这种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教师做适当指导,学生利用这种方法能较好地自学第三自然段,把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桂林的山的奇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但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果能采用多种的教学手段,如教师不仅收集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播放给学生看,课堂上还可以让学生画画、吟诗、颂美文……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21·世纪*教育网
【板书设计】
2 桂林山水
静
漓江的水 清 舟行碧波上
绿
甲天下
奇 人在画中游
桂林的山 秀
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