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一 梭伦改革前雅典的阶级矛盾
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对立
1.早期雅典国家
(1)国家演变:
①雏形:公元前8世纪,以雅典为中心,建立起中央议事会和各种行政组织,奠定了雅典国家的雏形。
②贵族共和国:公元前7世纪初,雅典形成贵族共和国,由贵族控制的元老院和贵族选举产生的执政官掌握各项具体权力。
(2)社会成员:初期形成贵族与平民两个阶层。
2.贵族与平民的对立
(1)平民:在经济上处于贫困的境地,政治上虽然享有公民权,实际上却无法参与国家政权。
(2)贵族:在政治上把持国家政权;在经济上占有大量财富,肆意剥削平民。
(3)“六一汉”:是当时雅典下层平民的生动写照。
3.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的对立
(1)原因: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出现。
(2)影响:工商业奴隶主不满于贵族的统治,在政治上逐渐与平民站到一起。
4.主要矛盾
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是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更为尖锐。
尖锐的社会矛盾造成雅典社会的动荡,严重阻碍了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平息矛盾,结束动荡,这就需要进行深刻的社会变革。
清单二 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的动荡
解决危机的尝试
1.基伦暴动
(1)目的:基伦企图建立僭主政治。
(2)概况:
①基伦招募军队,联合朋友,在奥林匹亚节那天发动叛乱。
②平民和贵族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并平定叛乱。
(3)认识:暴动的失败,说明雅典人对彻底改变旧制、建立僭主政治并不认同。
2.《德拉古法典》的颁布
(1)原因:
①社会矛盾激化:基伦暴动被镇压之后,社会矛盾继续激化。
②吸取基伦暴动的教训,人们试图改革。
③实行法制改革:制定成文法,成为社会改革的方向之一。
(2)制定: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编订。
(3)特点:《德拉古法典》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严刑峻法。
(4)评价:
①积极性:是雅典第一部成文法,对抑制贵族专权有一定意义。法律成文化、公开化,有利于雅典走向民主政治。
②局限性:维护贵族的利益,不能保护平民的合法权益,不能化解社会矛盾。
3.萨拉米岛危机
(1)概况:
①公元前600年左右,雅典西部邻居麦加拉夺取萨拉米岛。
②雅典国内矛盾重重,无力收回该岛,贵族禁止讨论夺回萨拉米岛之事。
(2)影响:
①萨拉米岛失守,沉重打击了雅典的经济。
②暴露了雅典社会内部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
梭伦改革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萨拉米岛事件进一步激化了雅典的社会矛盾,这为梭伦登上政治舞台并进行改革提供了契机。
探究点一 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公元前7世纪的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
(1)材料一反映出雅典社会存在着什么严重问题?
[答案] 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材料二 到公元前7世纪末,农民抵押土地的记债碑在雅典四郊比比皆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愤愤不平,雅典下层平民与上层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平民准备以暴力推翻庇护债权人的贵族政府,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由此看出贵族政治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 雅典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和财产,双方矛盾激化,内战一触即发。由此看
出,贵族政治实质是少数贵族的专制统治,广大平民处于无权地位。
[结论形成]
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的表现与实质
1.表现
(1)政治上: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的位置,把持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架空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
(2)经济上:贵族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甚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
2.实质
贵族专制与平民反对贵族专制的矛盾。
探究点二 雅典社会改革势在必行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大雪和冰雹的威力来自阴云,
雷鸣产生于耀眼的闪电,
城邦毁于豪强,
而人民
受到专制奴役则因愚昧。
出海太远就不容易靠岸,
这一切应好生想想看。
——《梭伦诗选》
(1)材料一中的“豪强”、“人民”分别指当时雅典社会的哪一阶级?材料一中哪个阶级可分为两个阶层?从空间角度划分分别被称为什么?
[答案] ①贵族、平民。
②平民分为农民和手工业者。空间角度:“山地派”、“海岸派”。
材料二 对当时统治秩序不满的还有靠经营工商业而致富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包括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船主)。他们虽然经济实力雄厚,但由于大都出身于平民,在政治上也受到贵族的歧视,处于无权地位;在经济上他们反对贵族用高利贷和地租盘剥农民,推行债务奴隶制,因为这会造成雅典人口外流、农业生产萎缩、国内市场狭小,从而影响工商业的发展。而且,工商业奴隶主随着本身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也迫切要求推翻贵族统治,掌握城邦政权。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
(2)依据材料二回答,工商业奴隶主有什么政治要求?为什么工商业奴隶主有这种政治要求?
[答案] 政治要求:不满旧贵族的政治专权,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原因:工商业奴隶主大多出身于平民,政治上受到贵族歧视,处于无权地位。贵族推行债务奴隶制,影响了工商业的发展。
[结论形成]
雅典社会改革的必然性
(1)改革是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在雅典,一方面是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另一方面是工商业奴隶主也不满贵族专权,造成雅典内部阶级矛盾尖锐。
(2)改革是雅典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尖锐的社会矛盾,引发了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平息矛盾,进行深刻的改革。
(3)改革是外部环境压力的结果:由于雅典社会动荡,附近的麦加拉等城邦赶上并超过雅典,甚至占领了出海门户萨拉米岛。通过改革,平息社会动荡,加快经济发展,壮大国力,
成为雅典有识之士的共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古代希腊的著名城邦。下列关于公元前8~前7世纪雅典社会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公民大会是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B.下层平民的处境十分悲惨
C.元老院是国家最高的审判机关
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日益崛起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公元前8~前7世纪,公民大会名义上是最高权力机关,但没有实际权力,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的职位,还把持了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元老院。B、C、D三项都是对雅典当时社会状况的准确表述,故选A项。
2.公元前7世纪雅典社会面临严重的危机,最尖锐的社会矛盾是( )
A.国王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B.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C.贵族与奴隶之间的矛盾 D.国王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解析:选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是雅典当时的主要矛盾。
3.公元前7世纪末期,雅典统治者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限制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权力
B.将雅典的民主推向新阶段
C.使日常的审判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D.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
解析:选D 贵族的专横与压榨使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发生了平民参加的武装暴动。统治者为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制定法律来限制贵族任意解释习惯法的行为,故选D项。
4.基伦本认为雅典公民怨声载道,自己又得到神助,一定会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取得成功,而基伦企图建立僭主政治的暴动失败,说明( )
A.雅典社会的危机已彻底消除
B.雅典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已经消失
C.雅典人不希望彻底改变旧制
D.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反对社会变革
解析:选C 基伦暴动的失败,说明当时的雅典人不希望彻底改变旧制,更不认同僭主政治。
5.公元前4世纪一位雄辩家曾说:“德拉古的法律,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用血写的。”它旨在说明( )
A.《德拉古法典》是用严刑峻法来维护贵族的利益
B.《德拉古法典》的编订过程充满了血腥与斗争
C.《德拉古法典》在实施中遭到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贵族强烈反对
D.《德拉古法典》没有任何进步意义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德拉古法典》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用严刑峻法来维护贵族的利益,故选A项。
6.“起来,到萨拉米岛去,为了这美丽可爱的岛屿,为了洗雪雅典人身上的奇耻大辱,战斗吧!”诗句中提到的“美丽可爱的岛屿”在公元前7世纪晚期被哪一城邦占领( )
A.斯巴达 B.麦加拉
C.马其顿王国 D.波斯帝国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公元前7世纪晚期,麦加拉占领了萨拉米岛。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拉古法典》规定:公民权授予所有有财力准备武装、从军打仗的人。
执政官从拥有不少于10明那自有财产的人中选出。其他低级官职从有能力从军的人员中选出。军队高级官职从拥有不少于100明那财产、缔结了合法婚姻、子女超过10岁的人中选出。
最高法庭议事会由贵族组成,监督司法活动和各类官员。
材料二 下图是梭伦改革前夕雅典贵族展开激烈辩论的情景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德拉古法典》基本上是站在哪个阶级的立场上?为什么?(6分)
(2)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公元前7世纪后期,雅典社会整体政治形势和历史发展趋势各是什么?(6分)
解析:本题围绕《德拉古法典》选取材料,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第(1)问应注意分析《德拉古法典》对于抑制贵族专权有一定意义,但法典基本上是站在贵族的立场上。第(2)问应紧扣改革势在必行这一要点作答。
答案:(1)代表贵族阶级的利益。政治权利与财产多少相联系,贵族凭借巨大财产独占一切政治权利。
(2)形势: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趋势:改革势在必行。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
材料二 公元前7世纪,雅典氏族贵族利用自己垄断的政权残酷地剥削、压迫平民。农民的处境日益恶化,他们或将土地抵押给贵族沦为“六一汉”(因为他们为富人耕田,按此比例纳租),或变为债务奴隶,或流亡国外。这种情况使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极度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公元前631年,贵族青年基伦企图利用平民对贵族的不满夺取政权,建立僭主政治,但因未得到平民支持而遭挫败。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编定成文法,对贵族任意解释习惯法的行为有所限制。但该法旨在加强贵族统治,用刑严苛,允许债务奴役,反而使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更趋激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高压力量”在材料二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
(2)两则材料反映了雅典哪种矛盾的尖锐状况?有何具体表现?(5分)
(3)为解决雅典的社会矛盾,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对策?效果如何?(5分)
解析:本题实际是考查公元前7世纪雅典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的表现及影响。回答时应结合教材内容,对两则材料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判断,然后再对问题进行回答。
答案:(1)公元前631年,贵族青年基伦企图利用平民对贵族的不满夺取政权,建立僭主政治。
(2)矛盾: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贵族通过高利贷、债务奴隶、兼并土地等方式剥削平民;贫富差距日益严重;平民处境恶化,有的沦为“六一汉”,或沦为债务奴隶或被卖到海外充当奴隶。
(3)对策: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编定成文法,对贵族任意解释习惯法有所限制。效果:由于该法完全站在贵族的立场上,维护贵族的利益,反而使贵族与平民的斗争更加激烈。
清单一 梭伦改革条件的成熟
诗人政治家
1.社会背景
公元前600年左右,雅典政治形势紧张,平民暴动一触即发。
2.上台执政
公元前594年梭伦被推举为首席执政官。
3.爱国精神
朗诵诗歌,鼓励市民夺回萨拉米岛,后来亲自率军作战,夺回了失地。
4.执政理念
不主张对平民无限度地剥削,也不主张彻底剥夺贵族财产。
5.授权立法
基于梭伦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政治态度,雅典公民推举梭伦全权负责立法,改革雅典政治制度的积弊。
当时的雅典,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尖锐。因此,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清单二 梭伦改革的措施
解负令、发展工商业与平民政治地位的提高
1.颁布《解负令》
(1)内容:
①平民所欠的债务一律废除;解放全部沦为债务奴隶的雅典公民;永远禁止以债务人的人身做抵押。
②禁止以土地做债务抵押,规定土地占有的最高限额,禁止个人收购过多土地。
(2)作用:
①取消了债务奴隶,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
②平民经济上的独立,为其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2.发展工商业
(1)措施:
①提倡学习手工技艺;鼓励外邦手工业者移居雅典。
②鼓励进口谷物,出口葡萄酒、橄榄油等产品,但限制出口谷物。
(2)作用:
①经济上:稳定了物价,保障了平民生活;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多元化。
②政治上:增强了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使多元化的政治格局进一步稳固。
3.进行政治改革
(1)划分社会等级:
①内容:按土地收入多寡划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出任的官职越高。
②作用:保护了贵族的利益。
(2)设“四百人会议”:
①产生:由四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不包括第四等级。
②职能:为公民大会预审提案,准备议程。
③作用:提高了第三等级和公民大会的地位,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
(3)组建民众法庭:
①内容:掌握贵族法庭大多数职权,实行陪审员制,通过抽签产生。
②作用: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使平民获得了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
梭伦实行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公民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道路,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但是,该制度又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致使改革不彻底,未使下层平民实现民主化,没有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愿望。
清单三 梭伦改革的意义与局限
梭伦的“遗产”
1.意义
(1)政治基础:打击了氏族贵族的势力,完善了雅典政治体制,促进了雅典国家的形成,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经济基础:消灭了债务奴隶制,确保了雅典公民经济上的独立,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物质基础。
(3)社会基础:扩大了享有政治权力者的范围,促进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崛起,巩固了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
(4)制度保障:完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为雅典民主政治建立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2.局限
梭伦试图通过法律的途径,超越贵族和平民狭隘的集团私利,他期望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以此来化解社会矛盾,结果却是两面都不讨好。
梭伦改革在实质上是对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适应了雅典历史发展的要求,其政治、经济方面的举措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出现。我们对梭伦改革的评价
应结合时代条件,着重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方面进行评判。
探究点一 梭伦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史料探究]
材料一 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
(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哪项措施?该项措施主要解决哪一问题?
[答案] 措施:颁布“解负令”。
解决问题:贵族以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平民无力偿还债务,成为“六一汉”或沦为债务奴隶,有的甚至被卖到外邦做奴隶。
材料二 (梭伦改革)第二项重大改革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第一等级可任执政、司库及其他一切官职;第二等级与第一等级同,唯不得任司库;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则依旧不得担任一切官职,但可以和其他等级一样任陪审法庭的陪审员。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2)材料二中的改革措施是什么?有何特点与作用?
[答案] 措施: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特点:财产与政治权利相结合。作用: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结论形成]
正确理解梭伦改革提高了平民的地位
1.经济上
(1)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使平民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厄运。
(2)颁布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侵占平民财产的法令。
2.政治上
(1)按财产多寡分配权利,改变了以出身决定政治地位的规定。
(2)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设立了“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探究点二 对梭伦改革的评价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法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平息富人的不满。根据这一制度,富人(不是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最富有的雅典人最为重要,他们可以单独执政。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即允许穷人(妇女、在当地居住的外邦人和奴隶除外)在公民大会上行使一定的否决权。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是怎样“解救贫困者”,又是怎样使“富人(不是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的?
[答案] 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实行财产等级制度,公民按财产的多少分享政治权利。
材料二 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比其他任何人更能胜任的人,他的名字叫梭伦。……他为雅典人制定出一套以中庸为其基本原则的法律,而中庸正是古希腊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龙《人类的故事》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梭伦改革的中庸特点。
[答案] 颁布“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提高平
民政治地位;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保护贵族特权。
[结论形成]
全面评价梭伦改革
(1)从背景和效果上看:梭伦改革是在社会矛盾尖锐,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通过改革,社会矛盾得到缓和,开辟了一条通向民主政治的道路,但是出现了许多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地方政治派别。
(2)从内容上看:
①经济领域的改革使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有利于平民阶层的稳定;提高了雅典在对外贸易中的竞争力。
②政治改革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但是,以财产多少确定政治权利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未完全转到雅典人民手中。
(3)从对文明进程的影响看:梭伦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创设的民主原则、民主方式、政权模式、体现的政治精神等对雅典民主政治乃至近代西方民主政治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4)从局限性看:梭伦不偏不倚的中庸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所谓的民主政治也只是少数人的民主,梭伦两面都不讨好。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公元前6世纪早期,许多经济状况相同的希腊城邦都经历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残酷内战,往往持续数十年。然而,在雅典,一个名叫梭伦的公民以各阶级调停人的身份出现,为阶级纷争设计了一条出路。其中,针对债务人身抵押现象而设计的“出路”的内容包括( )
①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作抵押 ②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 ③因欠债而被卖到外邦作奴隶的公民不在赎回的范围之内 ④因债务而被抵押的土地一律归还原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选C 由“梭伦”“针对债务人身抵押现象”可知,此“出路”是指“解负令”,结合教材知识可知①②④皆正确。“解负令”规定,因欠债而被卖到外邦作奴隶的公民,由城邦拨款赎回,故③说法错误。
2.梭伦改革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参政议政途径的是( )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B.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C.恢复公民大会的权力 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解析: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财产等级制度影响的理解,财产等级制度可使工商业奴隶主参政议政。
3.梭伦改革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是( )
A.“四百人会议” 民众法庭
B.元老院 公民大会
C.公民大会 民众法庭
D.公民大会 元老院
解析:选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分别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
4.梭伦在改革中提倡公民后代学艺,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外邦技术人员迁居雅典,直接目的是( )
A.促进雅典手工业的发展
B.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C.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D.解决人多地少、就业不足的问题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梭伦改革发展手工业的内容。为推动雅典手工业发展,梭伦采取了提倡公民学手艺及引进外邦技术人员迁居雅典等措施。
5.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主要体现在( )
①《解负令》的颁布 ②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 ③四百人会议的创立 ④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回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四个备选项的意义,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6.平民对梭伦的改革有很多抱怨,主要是由于其改革( )
A.使平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B.给平民的经济政治利益太少
C.在雅典推行僭主政治制度
D.没有实现广大平民任何要求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梭伦改革后,平民获得了一定的政治权利,同时也摆脱了债务奴隶制的威胁,但改革未能满足平民重新分配土地和广泛参政议政的愿望。
二、非选择题(第7题10分,第8题16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规定)每年收获五百麦斗以上者为第一等级;三百麦斗以上者为第二等级;五十麦斗者为第三等级,其余公民列为第四等级……属于前三个等级的公民有权出任国家官职;第四等级的公民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但不允许担任官职……每个等级的公民均有服兵役的义务;前两个等级提供骑兵(装备自备),第三等级提供重装步兵,最后一个等级的公民或提供轻装步兵或在海军中服役。
——张强《雅典春秋——古典文明的繁荣与衰落》
材料二 他(克利斯提尼)既成为大众领袖,第一步便把所有居民划为十个部落,以代替原有的四个部落……其次,他把议事会的成员由四百人改为五百人,每部落出五十人……他又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个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他称这些区为三一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又规定所有住在同一村社里的人彼此都是村民,使他们不用祖上名字相称,而正式以村社名字相呼。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1)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遵循的原则和措施。(6分)
(2)据材料一、二,分析其共同作用。(4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中省略号分层,第一层为划分原则,第二层为权力分享,第三层为兵役制度,其原则从权利与义务的对应关系上分析。 第(2)问,材料二体现了克利斯提尼的五百人议事会,它按照地域标准划分,与材料一中梭伦的财产等级制度,都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1)措施:按财产划分等级;按等级享有不同政治权利;承担相应的兵役(责任)。
原则:权利与义务对等。
(2)作用: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扩大了雅典国家的统治基础;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增强公民的城邦意识和责任感;有利于促进雅典的繁荣。(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梭伦把他个人一度掌握的很大权力和权威用在了制定和落实法律上,他更注意的不是他在权位上会怎样,而是他不在会怎样。有人曾嘲笑他制定的法律好像蜘蛛网,只能缠住那些落在网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权贵就会被扯得粉碎。但梭伦说:“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梭伦指向法治的改革成功不仅与其个人政治素质和魅力有关,还依靠了雅典人当时已经比较尊重法律的民情。
——摘编自何怀宏《梭伦改革的两点启示》
(1)据材料指出梭伦实行法治的特点。(7分)
(2)你是否同意“他制定的法律好像蜘蛛网,只能缠住那些落在网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权贵就会被扯得粉碎”这一看法?并说明理由。(9分)
解析:第(1)问,“特点”可由材料中归纳概括得出。第(2)问为开放性设问,首先回答是否同意这一看法,然后结合梭伦改革的相关措施和意义展开论证。
答案:(1)特点:注重法律的延续性;强调中庸、平等的原则;重视法律制度建设。
(2)观点一 同意。理由:法律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使贵族得以继续保持优越的经济地位;财产等级制度使得富人才能担任高级官职,平民权利受到较大限制。
观点二 不同意。理由:改革以后,贵族土地兼并受到制约,逐渐失去扩张势力的物质基础;改革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扩大了公民的基础;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大大提高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陪审员由抽签产生,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垄断。
清单一 近代俄国的经济矛盾
举步维艰的资本主义经济
1.落后的农奴制
(1)农奴制下的农奴:农奴被固定在地主的庄园里,他们所有的财产,包括子女都归地主所有。
(2)农奴制危机:落后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制出现了危机。
2.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农业:
①地主建立资本主义农场,农奴制开始走向衰落。
②富农成为新兴的农村资产阶级,开始剥削贫农。
(2)工业:
①19世纪30年代末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机器生产逐步代替手工劳动,工业企业数目逐年增多。
②俄国资本主义的总体发展水平大大低于西欧诸国,俄国逐渐沦为西欧各国的原料供应地。
3.经济特征
(1)城乡工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农奴制度的经济基础,造成农奴制的危机。
(2)占统治地位的落后的农奴制度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
4.任务
要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必须冲破农奴制的束缚。
19世纪中叶,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是近代化,而此时俄国工业的总体特点是“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是封建农奴制的阻碍,其表现就是把农奴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使俄国工业发展缺乏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工业资金和国内市场,因而阻碍着俄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清单二 近代俄国的政治矛盾
争取土地和自由的抗争与敲响农奴制的丧钟
1.争取土地和自由的抗争
(1)原因:在俄国社会中受害最深的广大农奴,提出了废除农奴制、争取土地和人身自由的要求。
(2)斗争:
①全国发生多次起义,规模一年比一年大。
②雇佣工人在要求提高工资、改善待遇和限制工场管理人员的残暴行为等方面展开了斗争。
(3)作用:打击了沙皇专制统治,动摇了农奴制度的基础。
2.敲响农奴制的丧钟
(1)十二月党人:
①基本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
②成员:受西欧经济发展和民主思想影响的贵族军官。
③主要活动:发动起义,结果遭镇压。
(2)革命民主主义者:
①赫尔岑:出版《钟声》杂志,号召进步力量为实现民主和农民的解放而斗争。
②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废除农奴制,必须先消灭沙皇专制制度。
③影响:革命民主主义者反对专制、要求民主的呼声与汹涌澎湃的工农运动遥相呼应,迫使沙皇政府不得不正视国内统治面临的危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十二月党人起义是俄国历史上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第一次公开武装起义,它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对后来的俄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标志着俄国革命运动史的开端。
清单三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急迫性
克里米亚战争和沙皇的抉择
1.克里米亚战争
(1)原因:
①沙皇政府试图通过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统治困境。
②俄国和英法等欧洲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结果。
(2)过程:
①开始:1853年,俄国借口“圣地”巴勒斯坦的管辖权问题,挑起了对土耳其的战争。
②扩大:1854年3月,英法对俄宣战。
③结果:1855年,俄国战败,1856年双方签订《巴黎和约》。
(3)性质:一场为夺取在中近东霸权地位的非正义战争。
(4)影响:
①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进一步加剧了俄国的国内矛盾。
②加剧社会危机,推动了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2. 沙皇的抉择
(1)背景:
①严重的国内外危机,农奴制存废成为社会矛盾焦点。
②反农奴制的农民运动声势浩大。
(2)酝酿:
①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谈到废除农奴制问题。
②1857年初开始,沙皇政府着手改革的准备工作。
(3)改革草案通过:1861年在国务会议上通过改革草案。
克里米亚战争是一场局部的国际性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讲,各有其如意算盘,但战争结局是俄国战败,这说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是无法抗衡高度发达的工业资本主义的。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了俄国社会的矛盾,证明了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
探究点一 农奴制对俄国经济发展的阻碍
[史料探究]
材料 19世纪中叶俄国与英国对比表
国别
项目
俄国
英国
比例
生铁产量
26万吨
385万吨
1/15
铁路里程
1 500俄里
15 000俄里
1/10
(1)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答案] 材料反映了俄国冶铁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落后。
(2)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还有哪些主要表现?
[答案] 说明俄国的工业生产及交通运输业都非常落后。表现:蒸汽动力少,仍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
(3)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答案] 落后的农奴制度的阻碍。
[结论形成]
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现
俄国实行的封建沙皇专制制度不利于资产阶级获得政策支持,沙皇通过农奴制维护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从多方面限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从资本条件来看:农奴制的实行,加强了贵族地主的势力,贵族地主将钱财用于买田置地,使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缺乏有利的资本条件。
(2)从劳动力条件来看:农奴制使得俄国工场手工业缺少自由劳动力,其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
(3)从市场条件来看:农奴遭受严重剥削,生活困苦,购买力低下,导致俄国国内市场狭小,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4)从技术方面来看:19世纪中叶,俄国仍然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和交通运输领域明显落后于英法等国。
探究点二 推动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因素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被处死时,沙俄当局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祷告式,以示庆祝。赫尔岑后来写道:“我参加了祷告式,我当时只有14岁,隐没在人丛中,就在那里,在那个被血淋淋的仪式玷污了的圣坛前面,我发誓要替那些被处死刑的人报仇,要跟这个皇位、跟这个圣坛、跟这些大炮战斗到底。”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十二月党人起义被镇压,十二月党人的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打击了沙皇专制制度,唤醒了俄国民众,鼓舞更多的人为废除农奴制度进行斗争。
材料二
(2)图1反映了19世纪中叶俄国怎样的社会状况?图2中人物对俄国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提出了怎样的变革主张?在图3反映的战争中,俄军战果怎样?
[答案] 图1反映了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的悲惨生活和俄国工业发展的落后。图2中的赫尔岑主张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图3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军战败,撤回在黑海的舰队,拆毁在黑海沿岸的防御工事,交出多瑙河沿岸的战略要地。
[结论形成]
推动沙皇改革农奴制的因素
政治方面
沙皇专制统治受到严重威胁,农奴制的存废问题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
经济方面
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欧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社会关系
社会矛盾尖锐,革命运动日益高涨,革命民主主义者号召人民起来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军事外交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战争失败也激化了国内的矛盾,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必须进行农奴制改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俄国的农奴制开始于15世纪末,在该制度下( )
A.农奴有人身自由但没有私有财产
B.地主可以役使农奴但不能干涉他们的生活
C.农奴必须依附并完全听命于地主
D.农奴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但没有人身自由
解析:选C 在农奴制度下,农奴被固定在地主的庄园里,他们的一切都由地主控制。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 )
A.十二月党人起义
B.农奴起义不断
C.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D.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解析:选C 注意题干中“生产力发展的角度”。A项是政治领域,B项是阶级关系,D项是对外战争。只有C项体现了落后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
3.农奴制改革前,农奴及工人不断起来斗争说明( )
①广大人民深受封建制度压迫 ②俄国社会阶级矛盾极端尖锐 ③农奴制面临危机 ④农奴制改革势在必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选A 从农奴、工人所受压迫反映的阶级矛盾及农奴制危机分析。
4.1825年俄国爆发的“十二月党人起义”突出反映了( )
A.俄国政局动荡不安
B.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矛盾尖锐
C.人们对农奴制和封建专制非常不满
D.俄国与西欧国家关系紧张
解析:选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现史实和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明确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是一些感受到西欧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青年军官对俄国农奴制和封建专制非常不满而发动的,试图推翻沙皇专制的武装起义。
5.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时指出:“……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
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敝 D.吏治腐败
解析:选B 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解题关键是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克里米亚战争”及“丢了丑”,实际上是指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失败的根源在于农奴制的存在,所以“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农奴制的腐朽落后。
6.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表明( )
A.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民
B.沙皇面对统治危机不得不进行改革
C.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D.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解析:选B 从题干材料来看,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不得不进行改革,这只是在客观上顺应了历史潮流。
二、非选择题(第7题13分,第8题13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论文《战争问题》中指出:“沙皇这样大的一个帝国只有一个港口作为出海口,而且这个港口又是位于半年不能通航、半年容易遭到英国人进攻的海上,这种情况使沙皇感到不满和恼火,因此,他极力想实现他的先人的计划——开辟一条通向地中海的出路。”
材料二 在克里米亚战争开始前,俄国的西欧派曾作出这样的预言: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有用的一课。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3分)
(2)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果证实了西欧派的预言,西欧派为什么能够作出这一准确的预言?(5分)
(3)从军事角度看,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5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第(1)问注意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开辟一条通向地中海的出路”并结合战争发生时俄国国内矛盾的状况分析。第(2)问要从西欧派对俄国与西欧差距的认识方面说明。第(3)问要从武器的落后、运输工具的落后、军需品的不足等方面着手,分析政治和经济体制的落后是战争失败的根源。
答案:(1)俄国为了扩大在地中海的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土地;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转移国内矛盾。
(2)西欧派作出这样的预言,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俄国未能跟上欧洲前进的步伐。
(3)原因:武器匮乏陈旧,交通运输落后,指挥系统腐败无能,后勤供应不足,俄军战斗力差,非战斗性减员严重。战争的失败实质上是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失败。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0年以后,英国同俄国的冲突大概是不可避免的了。全欧洲各个国家革命失败后,俄国在欧洲大陆上几乎没有劲敌了。而这次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俄国干涉的结果……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后备阵地和后备军。
——《人民的英国史》
材料二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关于“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为了加快和约条款的签订,并防止(甚至在将来)从朕方面产生任何贪功和侵略的思想,朕同意规定一些特别的预防办法,以免朕的军舰和土耳其的军舰在黑海中发生冲突,同意在比萨拉比亚南部,邻近多瑙河的地方划定新的国界线。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请回答:
(1)《人民的英国史》的作者认为1850年以后英俄冲突不可避免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赞同?为什么?(8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果怎样?对俄国将产生哪些影响?(5分)
解析:本题以克里米亚战争为主题切入,考查学生描述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问注意审题“作者认为……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赞同?”,回答时注意原因从英俄双方分析。第(2)问注意结合材料概括。
答案:(1)原因:英国是欧洲民主与进步势力的代表,而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代表。不赞同,冲突的主要原因是英俄在欧洲特别是在土耳其的扩张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2)俄国失败。影响: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大大动摇了其在欧洲的霸权地位。加剧了俄国农奴制危机,成为农奴制改革的外因。
清单一 农奴制改革的推行
农民的“解放”
1.改革法令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农民改革法令》。
2.内容
(1)政治上: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度。
(2)经济上:
①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获得一块份地。
②农民须缴纳高额赎金购买份地。
(3)组织上:强化村社对农民的管理,过去受个别地主支配的农民被纳入地方政权控制之下。
3.结果
农民不但失去大量土地,而且由于缴纳巨额赎金,背上沉重的赎金贷款包袱,濒临破产。
农奴制改革的焦点是调整地主和农民的关系问题,《农民改革法令》对地主和农民间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反映了该法令处处维护地主利益的本质。
清单二 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改革的两面性
1.进步性
(1)性质: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作用:
①改革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②改革促使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变。
2.局限性
(1)改革保留了农奴制的残余。
(2)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俄国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
(3)形成了以军事封建性为特征的帝国主义,对外显示了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
清单三 农奴制改革的延续
19世纪70年代上层建筑的改革
1.内容
(1)政治体制:
①内容:1864年,设立地方自治局;1870年设城市杜马和自治局,规定财产资格限制。
②评价:是地方政府的辅助机关;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2)司法制度:
①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
②实行公开诉讼程序,由陪审团参加审判,允许律师替被告辩护。
(3)军事改革:
①1874年,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②改革军事管理系统,15个军区直接受陆军部管辖。
③更新军队设备,设立中等军事学校。
2.影响
(1)维护了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
(2)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3)是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加快近代化步伐的重要前提。农奴制废除后,俄国新的生产关系逐步确立,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沙皇政府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些改革反过来又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清单四 农奴制改革的意义
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19世纪末基本完成工业革命
(1)工业部门:以纺织业和石油工业为代表。
(2)生产方式:在一些地区,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3)工业分布:在彼得堡和莫斯科之外,又形成了新的工业区。
(4)交通运输:为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铁路建设发展起来。
2.农业
(1)自然经济转化为小商品经济。
(2)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3.地位
(1)改革后的数十年是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
(2)仍然落后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近代化,是其发展的一次飞跃,但因其改革不彻底,保留着农奴制的残余和沙皇专制。改革的不彻底使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并不充分。
探究点一 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史料探究]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巴库油田兴起,成为俄国最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下图是巴库油田的井架。
(1)上图反映的现象是什么?说明了当时俄国社会经济怎样的发展特征?
[答案] 现象:反映了石油开采中使用机器化生产,呈现出近代化生产的特点。发展特征:说明当时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材料二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企业数增长18.3%,工人数增长66.6%,生产总额增加100%。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加了35倍多。
——张广翔《德国学者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研究述评》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60至90年代俄国工业的发展情况,并指出其主要原因。
[答案] 情况:规模增大;劳动力增加。原因: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农民高额的土地赎金,为工业化提供了一些资金。
[结论形成]
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经济近
代化
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政治近
代化
在政治体制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军事近
代化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教育近
代化
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思想
近代化
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俄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探究点二 正确认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性质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探究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现象:俄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原因:农奴制改革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而且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
材料二 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度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答案] 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
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答三点即可)
[结论形成]
正确认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性质
1861年农奴制改革从根本上看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从背景上看:改革是由于受到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和工业革命的影响,在本国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
(2)从内容上看:
①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农奴制,农民成为自由人,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得以废除。
②改革还使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了一块份地,部分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部分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从作用上看: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亚历山大二世说:“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要( )
A.强化俄国的农奴制 B.发动殖民扩张战争
C.改革农奴制 D.镇压革命行动
解析:选C 材料表明了亚历山大二世被迫进行农奴制改革。
2.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企业数
工人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 600
7 954
1879年
187
42 000
51 937
表格中数字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奴制的优越性
B.农奴制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
C.19世纪70年代,俄国实现了近代化
D.战争促进了俄国工业生产
解析:选B 从表格中提到的时间及数字的变化,可以判定这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工业生产快速发展的状况。
3.有人认为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遭到的压迫和剥削更重了,其主要依据是( )
A.要继续遭受地主的剥削
B.付出高额赎金
C.对封建地主的义务加重了
D.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农奴制改革前,农奴要遭受农奴主的压迫;农奴制改革后,农奴不仅遭受农奴主的压迫,还要遭受资本家的剥削。
4.1861年改革推动俄国政治民主化的主要表现是( )
A.近代司法制度的完善 B.地方自治制度的建立
C.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D.立宪君主制度的建立
解析:选B 本题宜用排除法。近代司法制度只是确立,还没有完善;沙皇专制仍然存在,君主立宪制在当时还没有确立,故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5.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1863年,沙皇政府在报告中说:“农民抱怨封建义务过重。”两则材料对比说明( )
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1861年改革具有革命性和不彻底性
C.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
D.农奴没有获得任何的人身自由
解析:选B 两则材料对比,一方面反映农民的政治、经济处境有了很大变化,说明改革具有革命性;另一方面又保留了农民对地主的封建义务,农民未获得完全的人身自由,说明改革具有不彻底性。
6.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 )
①造成资本的集中 ②扩大了国内市场 ③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④强化了中央集权 ⑤提供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资金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
解析:选C 本题旨在考查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此次改革的历史背景及具体内容,由此理解改革的作用。其中①可排除,④是干扰项,故正确答案是C项。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材料二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和实质。(6分)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获取正确信息加以归纳即可。第(2)问实质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注意影响表述要完整,而实质的分析应通过改革对农奴的剥削来体现。
答案:(1)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的人;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 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
(2)影响: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实质:对农民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历1861年)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珍贵的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媲美。
所有的路口都贴有长官发布的告示,人们聚集在它周围,一个人大声念,其他人静静听。……一个伙计一边念着声明,发现有个地方说,庄园农奴对他们的主人还要承担两年的义务,愤怒地大叫:“让这个文件见鬼去吧!两年?我绝不干!”其他人都默不作声。
——丹尼斯·舍曼等著《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年份
棉花加工(吨)
冶铁(吨)
1861年
30 951
327 610
1891年
171 994
992 210
(1)概括材料一中对“解放宣言”的两种不同态度并分析其原因。(5分)
(2)有人对材料一中“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媲美”的观点提出质疑。请阐述其理由。(4分)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材料一有何关联?(5分)
解析:第(1)问,要抓住两人看到宣言后的不同表情“喜悦”、“愤怒”进行概括;其原因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解放(宣言)”、“承担两年的义务……我绝不干”进行分析。第(2)问,从农奴制改革措施的保守性方面回答。第(3)问,抓住表格中两项工业生产指标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结论;结合1861年改革的内容和评价,分析得出其与材料一的关系。
答案:(1)态度一:喜悦(欢迎)。原因: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
态度二:愤怒(反对)。原因:农奴对原来的主人仍要承担两年的义务。
(2)理由:解放宣言保留了农奴主的某些特权,是对农奴的一场“合法”掠夺,具有极大的落后性。
(3)现象:俄国工业产量不断增长(工业发展)。
关联:俄国1861年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清单一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智者的选择
1.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北魏建立:386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历史上称北魏。
(2)统一黄河流域:439年,统一北方,结束了历时一百余年的十六国分裂割据局面。
(3)孝文帝执政:拓跋宏5岁即位,其祖母冯氏文明太后执政。490年,孝文帝亲政。
2.社会问题严重
(1)北魏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政治黑暗,各族人民不断起义,社会动荡不安。
(2)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民族矛盾激化。
清单二 孝文帝改革的经济措施
均田制
1.背景
(1)拓跋部受中原文化的影响,逐渐改变了原来的游牧生活。
(2)北魏统治者曾多次大规模迁徙各族人民到京师附近分土定居。
2.雏形
计口授田,“劝课农桑”,从事农业生产,这实际上就是均田制的雏形。
3.主要内容
(1)年龄:15岁以上的男子和妇女可以领种土地。
(2)露田:无主荒地,年老身死还给北魏政权。
(3)桑田:可以买卖,农民终身不必交还。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
4.评价
(1)均田制是当时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
(2)统治阶级的利益得到保障,限制了土地兼并。
(3)保证了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均田制是孝文帝改革推进封建化的核心内容,对当时抑制土地兼并起到了一定的成效 ,但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它不能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到唐朝中期以后,随着政府无田可授,均田制最终被废除。
清单三 孝文帝改革的政治措施之一
整顿吏治
1.原因
(1)北魏统一北方后,百官以收取租调为谋生的主要手段。
(2)官吏与商贾勾结,中饱私囊,贪污成风。
2.表现
(1)修改任期:下令官吏的任期不再固定为六年。
(2)严惩贪官:对贪污帛一匹以上者以及徇私枉法的官吏一律处死。
(3)实行俸禄制:给百官颁行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品第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
3.影响
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巩固了政权。
清单四 孝文帝改革的政治措施之二
迁都洛阳
1.原因
(1)在鲜卑贵族集中的旧都平城,孝文帝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非难和抵制。
(2)平城地区产粮有限,经常发生水旱疾疫之灾,不足以承载大量人口所需的生活供应。
(3)洛阳地处中原,农业发达,又是当时中原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2.过程
(1)493年,孝文帝以讨伐南朝为名,大举南下,军队艰难到达洛阳。
(2)将士们不愿继续南进,孝文帝宣布定都洛阳。
(3)对阴谋叛乱者给予坚决镇压。
(4)允许一批大臣“冬则居南,夏则居北”。
(5)规定迁往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葬在洛阳,不许归葬代北。
孝文帝迁都,实质上是一场是否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斗争。以孝文帝为首的改革派,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迁都洛阳,这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的关键性行动,为后来的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基础。
清单五 孝文帝改革的社会习俗措施
革除旧俗
1.目的
适应迁都后的形势。
2.措施
(1)变制度:仿效汉制的典章制度和生活习俗,重新修订官制礼仪。
(2)易服装:下令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服。
(3)讲汉语:禁止30岁以下的官员说鲜卑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
(4)改汉姓:改鲜卑复姓为音近的单音汉姓。
(5)通婚姻:提倡鲜卑贵族和汉族的主要士族通婚。
3.影响
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融合。
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就鲜卑族来说,推动了鲜卑族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探究点一 孝文帝改革前的社会矛盾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北魏政权的基层统治实行宗主督护制……北魏统治者还随时强迫百姓们服役当兵,甚至对他们任意杀戮,毫不怜惜。“每有骑战,汉人为肉篱。”
材料二 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先进农耕文化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致使矛盾日益尖锐。
材料三 由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颇为悬殊,拓跋贵族对汉族地主存有戒心,汉族地主官僚也是心存不满,常常与鲜卑贵族发生矛盾?
根据材料分析,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社会存在哪些矛盾。
[答案] 鲜卑贵族盘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激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矛盾。人民起义频繁。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统治危机四伏。
[结论形成]
孝文帝改革前的主要社会矛盾
1.国家和豪强地主的矛盾。北魏政权的基层统治实行宗主督护制,由豪强地主出任宗主,他们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徭役,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2.国家、豪强地主和农民的矛盾。北魏的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
3.鲜卑族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拓跋部原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进入中原地区后,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经济文化相对先进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
4.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由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悬殊,拓跋贵族对汉族地主存有戒心,汉族地主官僚也心存不满,常常与鲜卑贵族发生矛盾。
探究点二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史料探究]
材料一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二 神瑞二年(415年),又不熟,京畿之内,路有行馑……(冯太后、孝文帝下诏)听民就丰,行者十五六。
——《魏书·食货志》
朕(孝文帝)以恒、代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贫;今移都伊、洛,欲通运四方。
—《魏书·成淹传》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孝文帝将都城由平城迁往洛阳的原因。
[答案] 平城偏居塞上,民风强悍,崇尚武力,难以文治;平城的保守势力强大,改革阻力大;多个汉族王朝定都洛阳,迁都于此,可在政治上取得正统地位;推进汉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平城天灾不断,经济发展困难,洛阳地处中原,农业发达,交通便利。
[结论形成]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理由
洛阳
平城
政治
数朝之都,长期是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经济
农业经济发达
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军事
摆脱都城沦陷的威胁,还便于举兵南下
北方柔然威胁
地理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位置偏僻,控制中原困难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错综复杂,产生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 )
A.鲜卑族的落后 B.统治者的腐朽
C.战乱不断 D.汉族的反抗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鲜卑族统一黄河流域后,他们靠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风俗,很难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这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期产生一系列矛盾的根源。故选A。
2.《悲平城》诗云:“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童谣曰:“纥于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诗歌和童谣说明了( )
①平城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恶劣 ②平城是鲜卑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十分强大 ③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必要性 ④北方常受强敌柔然的骚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 诗歌和童谣都反映了平城环境的恶劣,这也是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之一。
3.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的一次改革,促使孝文帝改革的动力是( )
A.挽救北魏统治的危机
B.孝文帝谦虚好学,热爱汉文化
C.孝文帝要求实行民族平等、团结
D.排除冯太后影响,加强皇权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摆脱危机、巩固统治是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故A项正确。
4.史书记载,孝文帝“始班俸禄。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增调外帛二匹。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又接受汉族官僚李世安的意见,“始议均田”。孝文帝的这两项措施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吏治清明
B.粮食产量增加
C.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的要求
D.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解析:选D 从材料可知本题共涉及了孝文帝的两项改革措施:俸禄制和均田制,A项仅是俸禄制的作用,B、C两项仅是均田制的作用,故排除。俸禄制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均田制规定农民要负担一定的徭役,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故选D。
5.下表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的一项改革措施,这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
鲜卑姓改为汉姓
鲜卑姓
拓跋
丘穆陵
步六孤
贺赖
独孤
汉姓
元
穆
陆
贺
刘
A.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
B.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C.改鲜卑人为汉人
D.消灭了鲜卑陋习
解析: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改汉姓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
6.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诣( )
A.知识丰富 B.诗辞文章写作
C.政治 D.汉族文化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解读材料可知,孝文帝在汉族文化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根据中原和代北的不同特点,拓跋珪规定了相应的租税赋役制度。天兴元年正月,他重申维持旧燕的租赋制度。在平城及其周围设置八部帅,其职责是对分土定居的氏族成员“劝课农桑,量校收入,以为殿最”。同年,拓跋珪从中原地区迁徙大量被征服的人口到京城,“诏给内徙新民耕牛,计口受田”。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在代北地区有了发展,国家按比例对定居从事农业劳动的国人和徙民考课,为北魏政权的存在提供了物质保障。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归纳北魏道武帝改革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指出北魏道武帝改革措施的意义。(6分)
解析:第(1)问,可以从“租税赋役制度”“劝课农桑”“内徙新民耕牛,计口受田”来概括。第(2)问,可从生产关系的变化、民族融合的角度回答。
答案:(1)改革措施:改革租税赋役制度,劝课农桑,给内徙新民耕牛,计口授田。
(2)意义:在代北地区初步确立起封建生产关系;巩固了北魏政权的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室。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魏书·高祖纪下》
材料二 (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富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纪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孝文帝“汉化”的主要措施。(7分)
(2)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直接影响?(7分)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关键词“革衣服”“北俗之语”“葬河南”,归纳主要措施。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雅好《诗》《书》”来归纳;影响结合所学内容来回答。
答案:(1)措施:易服装,改鲜卑服为汉服;官员讲汉话,否则受罚;南迁的鲜卑人死后就地埋葬等。
(2)信息:孝文帝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十分喜好。影响:促进鲜卑族学说汉话,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清单一 孝文帝经济改革的成就
农业生产的发展
1.原因
(1)均田制的推行,吏治的改善,农民负担的调整。
(2)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
(3)犁和牛耕广泛使用,新的耕作技术得到推广。
2.表现
政府收入大增。
3.作用
促进了中原地区农业的发展,使北魏农业生产逐步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清单二 孝文帝迁都的影响
繁盛的洛阳
1.原因
孝文帝迁都洛阳,重新修建洛阳城和宫殿。
2.表现
(1)洛阳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
(2)洛阳市场繁荣,城东的小市和城西的大市是主要的商业区。
(3)洛阳专设四通市方便外商,成为国际性商业城市。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以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政权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清单三 孝文帝改革深远的历史意义
北方民族大融合
1.原因
(1)鲜卑等少数民族迁居中原,通婚杂居。
(2)孝文帝改革的推动。
2.表现
(1)汉语作为“正音”被确定下来,中原的先进文化成为各民族共同接受的文化。
(2)南迁的北方游牧部落也把他们的优秀文明成果带到中原,并与中原文化融合。
3.影响
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族融合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各民族互相学习的过程;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从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少数民族和汉族对于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探究点一 北方经济的发展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到6世纪初,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比过去增多。北魏人口比西晋太康年间南北方合计还要多出一倍。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他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促进了水田的发展。
(1)材料一中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农业有了明显发展,你认为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起了重要作用?
[答案] 均田制的推行;整顿吏治;农民负担的调整;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材料二 《洛阳伽蓝记》记载,当时南梁名将陈庆之到洛阳后,曾大发感慨:“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则。如登泰山者卑培堘,涉江海者小湘沅。”
(2)为什么洛阳出现了“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的现象?
[答案]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进行移风易俗的改革;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洛阳商
业的发展;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精华与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结论形成]
孝文帝改革前后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与表现
1.原因
(1)改革前:北方经过近百年战乱,人民流离失所,各地暴动不断,社会动荡使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2)改革后: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改善吏治,调整人民的负担,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兴修,再加上迁都洛阳后形成了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2.表现
(1)改革前:北方土地荒芜,粮食严重匮乏,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城市破败。
(2)改革后:新的生产技术、工具得以推广,水利工程大量兴修,农业生产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城市经济迅速恢复,洛阳等城市走向繁荣。
探究点二 北方民族大融合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北魏王朝于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定迁都之计”。十八年“二月甲辰,诏天下,喻以迁都之意。十二月壬寅,革衣服之制”。十九年“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丙辰,诏迁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二十年“诏改姓为元氏”。并任用南朝儒士制定礼乐制度,仿效南朝建立士族制度,同汉族通婚。
——《北朝时期龙门石窟与洛阳历史文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评价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答案]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移风易俗,加速了北魏社会封建化,促进了民族交流和融合。消除了鲜卑民族特性的全盘汉化,使拓跋贵族迅速腐化堕落,为北魏发展埋下了隐患。改革必须在立足自身主体性和文化土壤的基础上,学习其他先进文明,不能直接移植、生搬硬套。
材料二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隋唐政治制度史》
(2)结合材料二,分析孝文帝汉化政策对后世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答案] 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结论形成]
北魏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和作用
1.表现
(1)社会经济方面:北魏通过实施均田制、租调制等制度,把鲜卑劳动者改造为占有少量土地进行农业生产的封建农民,把占有大量土地的鲜卑贵族改造为封建地主和官僚。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他们习惯于定居、生产和城市生活。
(2)政权建设方面:北魏政权机构的设置、名称的制定、官僚的选用、官僚队伍的建设均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3)社会风俗方面:北魏迁都洛阳后,通过改姓、易服、说汉话等措施使鲜卑人全面接受汉族风俗。鲜卑族与汉族的联姻加强了民族联系。
(4)鲜卑族等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面的文化精华,也在汉人中传播,为汉人所学习和接受,对汉族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影响。
2.作用
(1)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巩固了北魏统治。
(2)促进了鲜卑等少数民族的封建化,缩小了民族差距和隔阂,增强了民族了解和交流,发展、壮大了中华民族的队伍。
(3)为后来隋唐结束长期动荡、分裂,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右图是“敦煌壁画中的北魏商队”的文物图片,反映了北魏商业的发展,下列有关北魏商业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A.洛阳出现了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
B.货币交易逐步代替了长期战乱以来的实物交易
C.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中亚、西亚以及地中海沿岸诸国都有商业往来
D.北魏统治者放弃了商鞅变法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商业活动日趋活跃,A、B、C均是对北魏商业发展的描述。D项不符合史实,北魏统治者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2.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旧多奉法”,这是因为( )
A.推行均田制
B.实行三长制
C.实行俸禄制度,整顿吏治
D.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解析:选C 整顿吏治使政令畅通,为改革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3.“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孝文帝改革中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 )
①均田制 ②三长制 ③整顿吏治 ④改穿汉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 ④是孝文帝改革在移风易俗方面的一项措施,与题干内容无关。
4.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 )
A.缓和民族矛盾
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
C.平息阶级矛盾
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步伐
解析:选B 出发点是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以获得他们的支持,巩固自己的统治。
5.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右图龙门石窟佛像造型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 )
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
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佛像的变化产生在迁都洛阳后,说明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措施效果明显,这体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6.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由此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 )
A.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为中原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解析: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时注意“李唐一族崛兴”“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意即重新统一,创立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安世乃上书曰……高祖(孝文帝)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于是海内安之。
材料二 高祖曰:“……令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魏书·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
材料三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1)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这项改革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分析这些改革措施对历史发展的影响。(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的措施根据材料一中“均田之制”等信息可知;推行原因根据“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等信息可知,然后结合所学从社会矛盾、财政收入等角度回答即可。第(2)问措施紧扣材料回答,注意材料中的“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和“改穿汉服”等信息;影响从对鲜卑族和整个国家的角度分析。
答案:(1)推行均田制。原因:中原长期战乱,百姓流亡;豪强地主隐瞒控制人口;广大农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尖锐;国家财政收入锐减。
(2)讲汉话,穿汉服,变习俗。影响:民族间生活方式相互影响;促进了鲜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魏孝文帝拓跋宏认为“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只有迁都洛阳,才能“光宅中原”,“迁都嵩极,定鼎河,庶南荡瓯吴,复礼万国”。他还说“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
材料二 孝文帝迁都洛阳不到四十年,北魏灭亡。《魏书》评论:“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乎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榛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今有学者也认为,孝文帝不顾国情、族情,独断专行的迁都决策破坏了鲜卑族原来的利益制衡关系,动摇了北魏的立国根基。魏孝文帝迁都以后,父子相继在洛阳大兴土木,修筑洛阳的民夫“日有万计”,工程的耗费“日损千金”。国力耗费严重,人民负担沉重,贪污腐化加剧。
——蒋福亚《魏孝文帝迁都得失》
(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孝文帝拓跋宏执意迁都的原因是什么?(6分)
(2)有学者认为迁都与北魏的覆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看法的认识。(8分)
解析:第(1)问,原因可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大背景中来分析,结合材料一中“只有迁都洛阳,才能‘光宅中原’”“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2)问,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注意史论结合即可,如果选择赞同,可依据材料二中“孝文帝不顾国情、族情,独断专行的迁都决策破坏了鲜卑族原来的利益制衡关系,动摇了北魏的立国根基”“国力耗费严重,人民负担沉重,贪污腐化加剧”等信息来论证;如果选择反对,可从北魏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统治的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和迁都没有必然联系来说明。
答案:(1)适应北魏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摆脱鲜卑族内部保守势力的束缚;移风易俗;推进封建化进程。
(2)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
举例:
观点:我认为迁都不是北魏灭亡的主要原因。
说明:迁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但北魏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统治的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和迁都没有必然联系。(此答案为参考
答案,论证充分合理即可)
清单一 19世纪末期的国内外形势
大势所趋
1.国际形势
(1)在经济上:经过工业革命洗礼的欧美列强先后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2)在政治上:英美等国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
(3)世界潮流:变革旧的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2.国内形势
(1)民族危机:
①《马关条约》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②列强掀起了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
(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①原因:许多有识之士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
②影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19世纪末期,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立足中国,此时,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成为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任务,在此情况下,维新变法运动应运而生。
清单二 维新思想的传播
新思想的演进
1.近代开眼看世界
(1)人物:林则徐、魏源。
(2)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3)评价:迈出了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步。
2.洋务思想
(1)洋务运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在“自强”“求富”的指引下,试图通过洋务运动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挽救危机。
(2)评价:使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较大的一步,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3.早期维新思想
(1)人物:冯桂芬、王韬、郑观应。
(2)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
(3)评价:
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②对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4.维新思想的发展
(1)康有为:
①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②特点: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变法思想。
(2)梁启超:
①著作:《变法通议》。
②主张:反对因循守旧,主张变法图存;“民权论”的核心是“以群术治群”。
③作用: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3)严复:
①途径:创办《国闻报》,翻译了《天演论》和《原富》。
②主张:介绍西方进化论学说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说。
③特点:用西方思想来解释维新变法。
④评价:“中国西学第一人”。
5.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1)内容:
①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
②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③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
(2)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与没落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交锋。
(3)作用:解放了思想,为下一步政治斗争做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
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既是对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等人政治思想的继续和发展,又是日后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派思想的先导。
清单三 维新运动的兴起
士人干政
1.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加深。
2.表现
(1)公车上书:康有为起草请愿书,要求拒和、迁都、练兵、变法,并联络举人发起“公车上书”。
(2)创办报刊、成立团体: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创办《中外纪闻》,成立强学会,以宣传维新,开启民智。在其带动下,时务学堂、南学会等纷纷建立。
(3)成立保国会:1898年,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口号的保国会,对于当时的爱国救亡运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它的影响下,保浙会、保滇会、保川会相继成立,预示着戊戌维新高潮即将来临。
维新派倡导成立学会、办报纸、兴学堂的活动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维新派已经有一定的社会基础。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涌现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一批领导人物,维新变法局面逐渐形成。
探究点一 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的方式
[史料探究]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1强学会的性质和宗旨是什么?图2《时务报》在宣传维新变法方面发挥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答案] 性质:资产阶级维新团体。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作用:《时务报》成为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受到全国范围内许多知识分子的欢迎。
材料二 无征不信,不信民不从,故一切制度托之三代先王以行之。若谓圣人行事不可依托,则是以硁硁之小人,律神化之孔子矣。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2)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方式。该方式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答案] 方式:托古改制。积极作用:有利于减少变法阻力;有利于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
[结论形成]
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的主要方式
著书立说
康有为写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阐发维新变法思想,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阐述变法图存的道理
上书
1895年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组织学会
1895年成立强学会,1898年成立保国会
建立学堂
创办时务学堂
创办报刊
康有为等创办《中外纪闻》,严复创办《国闻报》
讲学
康有为在广州一带讲学,宣传变法理论
论战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围绕要不要维新变法展开论战
探究点二 近代新思想的演进
[史料探究]
材料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个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
——1923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中中国人“这个五十年”学问进步有何特点?在思想上有何具体表现?
[答案] 特点:以西方为师,学习西方经历了由浅入深的过程。表现:中体西用思潮(洋务思想),维新思潮,民主共和思想,实业救国思想,民主与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
[结论形成]
从鸦片战争到戊戌变法期间新思想的演变
(1)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2)洋务派,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自强”“求富”,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挽救民族危亡。
(3)早期维新思想,冯桂芬、王韬、郑观应:不仅学习西方的科技,也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君主立宪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
(4)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反对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等。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在( )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
解析:选B 本题实质上考查戊戌变法的时间。公车上书使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此后发展、高涨,到戊戌变法。
2.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解析:选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孔子换上西装说明把儒家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相结合。
3.梁启超《变法通议》:“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可见,梁启超认为救亡图存的根本在于( )
A.培养维新人士 B.举办新式学校
C.改革科举制度 D.变革政治制度
解析:选D 由“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可知,根本在于变革政治制度。
4.在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期间,严复译著《天演论》的积极意义在于( )
A.敲响民族危亡警钟,号召救亡图存
B.用科学理论阐明社会发展的规律
C.用生物进化规律来解释社会发展
D.宣传“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理论
解析:选A B、C、D三项是《天演论》的内容,A项才是其意义。在民族危亡的形势下,宣传优胜劣汰的社会进化理论,号召救亡图存的作用很突出。
5.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所起的作用包括( )
①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 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③维新变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 ④使维新运动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 维新派的主体是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并不广泛。
6.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 )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争取得到光绪帝的支持
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D.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解析:选D 19世纪末,中国社会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维新派将发展资本主义和救亡图存相结合,体现着历史的发展方向。解题关键是审清限制词“关键”,故答案为D项。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
——谭嗣同《仁学》
材料三 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不可独任,要贵人以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
——吴汝纶《天演论·序》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有何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主张有何异同?(5分)
(3)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等人的活动对维新变法运动有何作用?(5分)
解析:注意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在维新思想宣传中,都反对封建制度,主张维新变法,但在政治主张上各有侧重,宣传方式有所不同。
答案:(1)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主张。
(2)相同点: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张维新变法。不同点: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3)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都察院,都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梁启超全集》
材料二 史称“公车上书”的这件事,大多是根据康自己的《公车上书记》一文为本的。考证当时皇上以及都察院全天的工作流水账,证明5月2日那天肯定没有出现过一千三百名公车到都察院游行示威并且被拒的事情。当时先是大批现职官员从4月14日就开始接连上奏,4月30日起,都察院每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到5月8日才结束,上书总量31件,签名者1 555人,其中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80人上书,只是诸多上书中的一件。
——摘编自姜鸣《天公不语对枯棋》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待变法的两种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2)归纳材料二“上书”(上奏)的特点。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地位。(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等信息进行归纳判断其态度;其原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大批现职官员”“每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从4月14日开始……到5月8日才结束”“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80人上书”等方面概括归纳其特点;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分析其地位。
答案:(1)态度一:支持变法。他们认识到变法是挽救民族危机的重要手段。
态度二:反对变法。废除八股取士危害到他们的个人前途和利益。
(2)特点:上书人员有官员和举人;上书时间长,次数多;有组织,但没有统一的领导人。
地位: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或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
清单一 戊戌变法的高潮
百日新政
1.背景
(1)1897年11月,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民族危机严重。
(2)康有为再次上书,终于引起光绪帝的重视。
(3)1898年1月,康有为呈上《应诏统筹全局折》,呼吁实行变法。
2.标志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是维新变法的宣言书和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
3.主要内容
(1)政治方面: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允许创办报纸,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
(2)经济方面: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开垦荒地,修筑铁路,开采矿产。
(3)军事方面:裁汰绿营,军队改用西法训练。
(4)文教方面:废八股,将各省大小书院、祠庙改为兼习中学和西学的学校,创办各种专业学堂以及派人赴日本留学等。
4.光绪帝采取猛进政策
诏令各官署,应办诸事,限期执行,否则严惩不贷。
变法措施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只字不提建立君主立宪制这个要害问题,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落后了。变法只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发动广大民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度的巨大力量。
清单二 戊戌变法的失败
戊戌政变
1.新政危机
(1)原因:变法措施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招致他们的抵制和反对。
(2)表现:
①慈禧太后逼迫光绪帝免去翁同龢的一切职务,驱逐回籍,沉重打击了光绪帝和维新派。
②胁迫光绪帝,规定凡授任新职的二品以上官员必须到皇太后面前谢恩。
③大力提拔亲信荣禄,授其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④袁世凯倒向慈禧一边。
2.戊戌政变
(1)囚禁光绪帝:慈禧太后宣布重新“训政”,将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
(2)搜捕维新党人:
①康有为逃往香港,梁启超流亡日本。
②谭嗣同、刘光第等人被捕,慷慨就义,史称“戊戌六君子”。
③倾向变法和参与新政的官员,或被囚禁,或被罢黜,或被放逐。
(3)变法失败:政变之后,顽固派取缔学会,封闭报刊,新政措施中唯有京师大学堂等得以保留。“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这场变法运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得很不充分。这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清单三 戊戌变法的影响
戊戌余音
1.变法目的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2.消极影响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拉得更大了。
3.积极影响
(1)通过维新派的宣传,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国人心态随之改变。
(2)学习西学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变革”成为不可遏制的思想潮流。
(3)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迅速到来。
戊戌变法的措施几乎未能贯彻,所以实际社会效能有限,但维新派主张以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在社会上宣扬西方的民主、平等思想,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一大批先进人士的觉醒。
探究点一 百日维新的社会条件
[史料探究]
材料一 自台事(割让台湾)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即无强邻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1)根据材料一分析康有为上书的主要背景。
[答案]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材料二 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诏定国是……除旧布新,与民更始。……一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略如圣祖设南书房,世宗设军机处例。……重定章程……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2)材料二中康有为请求光绪帝尽快做好的三件事对变法运动的开展有何作用?
[答案] 有利于依靠皇帝的权力来推行新政;有利于维新派和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推动中央政府行政机构的改革。
(3)《应诏统筹全局折》在变法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答案] 《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结论形成]
百日维新的社会条件
客观条件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经济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组织基础
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相继成立
维新主力
一批兼有学生和士大夫双重身份的人才,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群体
重要条件
光绪帝支持;康有为、梁启超个人努力
探究点二 百日新政
[史料探究]
材料 在“百日维新”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谕旨100多条。
光绪帝谕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将现在各局所中冗员一律裁撤净尽……限一月办竣”。由于裁撤面较宽,在裁撤中又采取了一些强行封查的办法,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难以度日。
光绪帝下令裁撤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这些人多达100万,被突然中断生计后没能妥善安置,以致他们对新政怨声载道。
9月5日,康有为连上两折,提出剪发辫,改穿西装,改元迁都,许多人认为这是改朝换代之举,难以接受。
(1)概括戊戌变法法令的除旧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的积极作用。
[答案] 措施:精简机构、裁汰冗员;裁撤绿营;剪发辫。积极作用: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动摇了封建统治。
(2)根据材料指出戊戌变法有何弊端,说明了什么?
[答案] 弊端:改革操之过急,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未能稳步进行。说明:维新派在政治上还不够成熟。
[结论形成]
百日维新的特点
(1)从方式上看:变法采用西方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
(2)从宗旨上看:是要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渐进的变革中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3)从内容上看:变法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有差距,维新派与康有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诏令中没有此内容,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4)变法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的巨大社会力
量。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维新变法发展经济的政策,在某些地区得到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这说明( )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解析: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史料分析可知:B、C、D三项没有准确反映教材知识和题干材料之意,符合题意的是A项。
2.戊戌政变后,百日维新措施中唯一被保留下来的是( )
A.鼓励官民上书言事 B.京师大学堂
C.改革科举制 D.精简机构,裁汰冗员
解析:选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京师大学堂是唯一被保留下来的新政成果。
3.新政开始不久,慈禧太后逼迫光绪帝免去支持变法的“帝党”首领的一切职务,驱逐回籍。“帝党”首领是( )
A.张之洞 B.谭嗣同
C.翁同龢 D.袁世凯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新政开始不久,慈禧太后便解除了翁同龢的军机大臣职务,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
4.我们之所以称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主要是因为戊戌变法( )
A.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
B.主张爱国救亡,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C.提倡新学,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颁布了《定国是诏》,实行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改革
解析:选C 思想解放应从引进或宣传新思想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方面去思考,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5.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的措施是( )
A.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 B.准许臣民上书言事
C.派人赴日本留学等 D.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
解析:选A A项措施使一部分旧官僚失去了“铁饭碗”,因而直接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
6.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但它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戊戌变法运动是( )
①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②一场爱国救亡运动
③一场贯穿着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 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理解和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其中③虽然在教材中没有明确列出,但以慈禧为代表的守旧势力和以光绪帝为首的帝党之间的斗争贯穿变法的始终。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泰西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官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自台事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 大借洋教,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4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持怎样的态度?(4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派在变法运动中所体现的根本缺陷。(6分)
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局限性。第(1)问应注意概括材料一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的政治主张。第(2)问应结合材料分析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的态度。第(3)问应从维新派对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农民阶级的态度中概括其根本缺陷。
答案:(1)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2)利用变法抵制农民起义;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3)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不敢发动农民阶级,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百日维新”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谕旨约180条。光绪帝谕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将现在各局所中冗员一律裁撤净尽……限一月办竣”。由于裁撤面较宽,在裁撤中又采取了一些强行封查的办法,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难以度日。
光绪帝下令裁撤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这些人多达100万,被突然中止生计后没能妥善安置,以致他们对新政怨声载道。
9月5日,康有为连上两折,提出剪发辫,改穿西装,改元迁都,许多人认为这是改朝换代之举,难以接受。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代历史资料汇编》
(1)根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的除旧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4分)
(2)根据材料,指出戊戌变法有何失误之处?说明了什么?(4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变法措施实施的历史意义。(4分)
解析:第(1)问,仔细阅读材料,即可提炼出相关措施,其积极作用联系教材知识即可回答。第(2)问,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会发现存在“操之过急”“措施失当”等问题;这说明资产阶级力量还弱小,政治上还不成熟。第(3)问,联系教材中戊戌变法运动的意义即可回答。
答案:(1)精简机构、裁汰冗员;裁撤绿营;剪辫易服。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动摇了封建统治。
(2)改革操之过急,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未能稳步进行。说明了维新派在政治上还不够成熟。
(3)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也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清单一 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
大变革时代
1.经济上
(1)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原先役使奴隶在土地上集体耕作的生产方式逐渐瓦解。
(2)新开垦的土地不受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土地私有逐步得到认可。
2.政治上
(1)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他们不断要求政治权利,主张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要求进行社会变革,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2)魏、楚的变法:变法首先在魏国付诸实施,楚国起用魏国旧臣吴起进行变法。
3.思想文化上
(1)“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的高潮,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
诸子百家中法家思想之所以成为各国推行变法的思想武器,是因为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提倡顺应形势进行改革,主张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体,符合了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
清单二 商鞅变法的主观条件
取信于民,立志变法
1.立志变法
(1)商鞅:原名公孙鞅,后因在秦国变法有功,被封在商邑,故称商鞅。
(2)建功立业的首选目标:魏国。
(3)商鞅离魏奔秦:秦孝公下“求贤令”,商鞅在“求贤令”的感召下来到了秦国。
(4)商鞅到秦国后:商鞅以变法强国之术游说秦孝公,商鞅的主张得到秦孝公的赏识。
2.取信于民
“南门徙木”在秦国引起轰动。
3.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正式实行变法。
清单三 商鞅变法的过程
强国之术
1.变法目的
实现富国强兵。
2.中心措施
发展农业和厉行“法治”。
3.变法内容
(1)第一次(公元前356年):
①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加强对居民的管理。
②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③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
(2)第二次(公元前350年):
①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度。
②推广县制,废除分封制度,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
③统一度量衡,规定全国都要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④“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推行“分异”令。
春秋战国时期,为在战争中把握主动,避免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发展生产,增加人口,扩充实力。长期落后于东方各国的秦国显得尤为迫切,所以秦孝公十分赏识商鞅的变法强国之术,并让他负责秦国变法工作。
探究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诸侯国……夺权后的地主阶级,随着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壮大。……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及其与贵族的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
——张文喜、刘焕曾《新编中国古代史》
(1)结合材料一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改革的政治原因是什么?
[答案] 新兴地主阶级与旧贵族争夺领导权。
材料二 《孙膑兵法》说:“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商君书》也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可见“战胜强立”是战国历史的主线。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改革与“战胜”有什么关系?
[答案] 各诸侯国只有通过变法改革,发展封建经济,才能够富国强兵。只有实现富国
强兵,才能够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战胜对方的目的。
[结论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革的相同点
背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破坏,私田出现并不断发展;各诸侯国争霸战争的需要
目的
发展封建经济,实现富国强兵,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
代表利益
新兴地主阶级
指导思想
法家思想学说
社会
变革
变革旧的经济基础,改革旧的上层建筑,建立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和巩固统治需要的新制度
探究点二 商鞅变法的实施
[史料探究]
材料一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全国划为41县,所有的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命、调职。
……凡是从事“本业”而使粮食布帛增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利”者,以及虽从事“本业”而因懒惰破产者,全家没入官府为奴。
(1)结合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各是如何规定的?
[答案] 问题:等级划分、官吏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
规定:以军功的大小授爵,由国君任免官吏,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材料二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
材料三 《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期。”
(2)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保证新法顺利推行的?从中可以看出商鞅个人的哪些品质?
[答案] 保证:取信于民,雷厉风行。品质:勇于改革,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与违反时代潮流的旧势力作大无畏斗争的精神品质。
[结论形成]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1)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增强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同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势力。
(2)“废分封,行县制”是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打破“封国”、巩固新的土地所有制的政治保障。
(3)“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既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又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
(4)“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等,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争霸战争频繁
C.思想文化繁荣 D.社会动荡变革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中“乱井田”说明井田制遭到破坏;“礼乐散寒烟”说明奴隶社会礼乐崩溃,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征是动荡变革。
2.在商鞅变法前进行的舌战群儒中,有人曾提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该主张实质上是( )
A.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
B.歌颂了商鞅变法的成效
C.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
D.反对变法的因循守旧思想
解析:选D 该主张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百分之百的利益,那就不能轻易改变过去的统治方式。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
3.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统治者大力提倡的思想是( )
解析:选C 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加强中央集权成为社会主要趋势,因此法家思想被重用。
4.《吴子·料敌》中记载:“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这表明秦国改革的有利条件是( )
①秦国君主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 ②政治严明,赏罚必信 ③秦国国君雄才大略 ④秦人尚武精神浓厚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其政严,其赏罚信”可以判断出②正确;由“其人不让,皆有斗心”可判断④正确;①③不能由材料得出。
5.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其目的除了改革旧的社会习俗,还有( )
A.增加赋税收入 B.提高军队战斗力
C.严格控制人民 D.打击贵族势力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意在刺激小农户数的增加及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B、D两项和题干没有联系;C项“严格控制人民”的措施主要是严密的户籍制度和连坐法,故选A。
6.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而设立的制度是( )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世卿世禄制
C.行县制 D.连坐法
解析:选D 商鞅为加强管理,对居民采取了连坐制度。
二、非选择题(第7题10分,第8题16分,共26分)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魏国其“俗刚强,多豪杰侵夺,薄恩礼,好生分(私有制)”。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启用了李悝主持变法。李悝推行“务尽地力”,他指出:在百里见方的范围,农民“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斗);不勤,则损亦如之。”这一进一出,就要相差“粟百八十万石”。
《史记·平准书》记载了李悝农业政策:“故庶人之富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灭世。”商人贱价向农民买入,高价卖给市民,造成了“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为此,李悝又实行了平籴法。
——摘编自白至德《白寿彝史学二十讲:上古时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悝实施经济改革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悝经济改革的历史作用。(6分)
解析:第(1)问,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和社会大变革的背景角度分析。第(2)问,从改革对农业发展、国家实力提升等方面分析。
答案:(1)原因: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社会剧变;铁器、牛耕推广,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商业发展需要社会治理;士人受到重用,参与改革。
(2)作用: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趋势;强化了农本思想,发展了农业;加强了经济管理,提高了财政收入;有利于魏国的发展,使魏国一度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为战国其它诸国提供改革借鉴。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反映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一组图片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材料二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肯定?(8分)
(2)材料三评价商鞅的标准是什么?你是否同意,为什么?(8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要紧扣材料一,反映的是奖励耕织和统一度量衡;第二小问要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第(2)问要求依据材料说明司马迁评价商鞅变法的标准。
答案:(1)内容: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肯定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2)司马迁把个人的品行和好恶作为评价标准。不同意。原因: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仅要看其个人人品,更重要的是依据他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即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文明的演进,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清单一 商鞅变法对秦国军事发展的影响
从“世卿世禄”到“军功地主”
1.世卿世禄制
(1)基础:与宗法制和分封制联系在一起。
(2)特点:各级贵族按照等级世袭高官厚禄和享有特权。
(3)作用: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军功爵制
(1)背景:战国时已开始实行赐爵制,并和官制紧密联系。
(2)内容:制定二十级爵,按军功授爵。宗室贵族无军功不得授爵,有军功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
(3)作用:
①出现军功地主:统治集团内部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一批军功地主。
②增强战斗力: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破了贵族世袭制,创造了灵活的用人机制,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军功爵制的出现和确立,在先秦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秦国之所以能逐个消灭东方六国,建立起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与其推行军功爵制是密切相关的。
清单二 商鞅变法对秦国国家实力的影响
从“夷狄遇之”到“虎狼之国”
1.“夷狄遇之”
(1)起源:秦国最初是从“戎狄”中分化出来的。
(2)建国:公元前771年,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而被封为诸侯,至此秦才成为诸侯国。
(3)地位:秦国地处西部边陲,经济文化上落后于中原诸国,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不能参加中原各国的盟会。
2.“虎狼之国”
(1)原因:商鞅变法,使秦国综合国力大增。
(2)表现:公元前341年至前340年打败魏国,一跃成为军事强国。
(3)影响:六国采取“合纵”运动。秦完成统一的大势已经不可抵挡。
清单三 商鞅变法的深远影响
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1.商鞅之死
(1)原因:
①变法侵犯了贵族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
②商鞅采用铁腕手段,加强思想统治,打击旧贵族,加剧了二者的矛盾。
③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商鞅失去支持。
(2)过程:保守势力诬陷商鞅“谋反”。商鞅被迫起兵反抗,被秦惠王大兵击败。
2.秦法未败
(1)表现:
①秦国基本上建立起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②变法使秦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③变法时期形成的崇尚耕战的风气得以延续。
(2)影响:秦国实力增强,兼并战争开始演变为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改革,它不仅促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了秦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探究点一 商鞅的军事改革措施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所指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这一措施对秦国旧制度的冲击突出表现在哪一方面?
[答案] 内容:军功爵制。冲击: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军功地主势力上升。
材料二 检索传世文献,对秦国最恰如其分的评价是“虎狼之国”……秦朝速亡,则又与其“虎狼之国”的特性有关。秦是从兼并统一战争中发展起来的。但是,“虎狼之国”的传统并没有因秦的统一而有所改变。
——刘德增《虎狼之国——秦国》
(2)结合材料二分析,秦国形成“虎狼之国”的特性与材料一的改革措施有何关系?
[答案] 奖励军功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养成了秦军好勇斗狠的特性;实行暴政,二世而亡。
[结论形成]
从“世卿世禄”到“军功地主”对提高秦国军队战斗力的积极作用
(1)实行按才能或功劳大小选任官吏的赐爵制,使新兴的军功地主成为维护秦国统治的重要支柱,改变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构成。
(2)提高了秦国的综合国力和政治威望,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使其成为傲视群雄的强国。
(3)使秦建立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经济不断发展,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探究点二 商鞅变法的作用与启示
[史料探究]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中的“务本”“王制”指什么?引用材料中的一句原文概括商鞅变法的作用。
[答案] “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王制”指以井田制、分封制为基础的奴隶制度。“倾邻国而雄诸侯”或“王制遂灭”。
材料二 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死,商君车裂于秦。
——《韩非子》
(2)材料二中“商君车裂于秦”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有何认识?
[答案] 原因: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招致他们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政治支柱。认识:改革总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和反对,改革者不仅要有远见卓识,还需要大无畏的精神。
[结论形成]
商鞅变法的作用与启示
1.积极作用
(1)政治上:世卿世禄制向赐爵制度转变,使统治集团内部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军功地主成为秦统治阶级的支柱,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2)军事上:提高了秦军战斗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3)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2.消极作用
(1)商鞅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为秦的暴政埋下了祸根。
(2)商鞅变法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特别是连坐法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痛苦。
(3)商鞅变法提倡重农抑商,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3.启示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改革必然会触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
(3)改革家要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决心,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开始向赐爵制转变,这一转变适应了( )
A.新兴奴隶主的需要
B.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
C.奴隶主贵族的需要
D.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需要
解析:选B 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政治权力与地位,要求废除旧贵族按宗法等级关系世袭各级官职爵位的制度,促使原来的世卿世禄制开始向赐爵制转变。
2.毛泽东在读《二十四史》时说:“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记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下列措施中哪项最终起到“利国福民”作用( )
A.连坐法统治人民 B.“燔诗书而明法令”
C.建立县制 D.废井田,开阡陌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利国福民起到了奠基作用。A、B两项明显有误;C项属于政治体制,与福民关系也不大,故选D。
3.《楚策一》载,苏秦说楚威王曰:“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能体现该观点的有( )
①秦国最初是从“夷狄”中分化出来的 ②公元前771年,秦国成为诸侯国 ③秦国形成尚武精神 ④打败魏国,迫使其求和
A.①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秦国成为“虎狼之国”,威胁六国是在商鞅变法之后,而①②在变法之前,故选B。
4.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公元前343年,周天子派人送礼给秦孝公,各诸侯国也都派人来称贺。发生这一变化是由于( )
A.秦国最先进行了变法改革
B.秦国的社会风尚为之一新
C.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强国
D.各国害怕秦发动兼并战争
解析:选C 公元前361年,诸侯会盟拒绝秦孝公参加,是因为秦国弱小、落后;公元前343年的变化,说明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走向富强。
5.商鞅变法后,秦国“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其主要原因是( )
A.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者同赏
B.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C.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D.为田开阡陌封疆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透材料,然后结合商鞅变法中的措施“奖励耕战,轻罪重刑”的影响来选择。
6.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商鞅变法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
A.加强了秦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
B.废除秦国旧制度,使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C.使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D.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A项说法错误,C、D两项不符合“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的要求。本题主要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商鞅变法的作用。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富……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三 董仲舒曰:“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汉书·食货志》
(1)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直接促使材料一中秦民“勇于公战”?(4分)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决裂阡陌”的含义,并谈谈你对“决裂阡陌”这一举措的看法。(8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第(1)问主要从建立军功爵制和废除世卿世禄制等角度回答。第(2)问主要回答废井田,开阡陌的内涵及其积极和消极影响。
答案:(1)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2)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一方面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农业的积极性,是秦国富强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土地的兼并与高度集中。
8.有学者认为商鞅的强国之术堪称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最残酷和严厉的一种,是一次激进的国家主义试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战国的风气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制度原因造成的全社会的“免而耻”。虽然容易在短期内奏效,但国家政令的贯彻执行如果仅能仰仗于予富予贫、予贵予贱以及施用严刑峻法的权力,人民的守法就只能是出于恐惧和贪欲。
——程念祺《商鞅的为人为政和战国风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在法制方面的主要内容。这种法制措施在秦国实行的效果如何?(9分)
(2)据材料二说明商鞅的“强国之术”对秦国民风产生的影响。(5分)
解析:第(1)问,从“连坐”“同赏”“同罚”等关键词中总结其内容,从“山无盗贼”“勇于公战”“乡邑大治”等方面总结其效果。第(2)问,从“免于耻”“严刑峻法”“恐惧和贪欲”等方面总结其影响。
答案:(1)内容:严刑峻法;邻里连坐。
效果: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在六国战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2)影响:功利之风盛行;形成重利轻义的风气;道德观念淡薄;好战嗜杀的血腥世风形成,容易导致暴政。
清单一 天主教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权倾欧洲的教皇国
1.基督教的发展历程
(1)起源:1世纪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
(2)发展:
①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②罗马教区声誉崇高,主教获“教皇”称号。
③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教皇趁机发展势力。
④756年,法兰克国王的赠地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3)分裂: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西部的天主教和东部的东正教。
2.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1)制造邪说:
①提出“双剑说”,声称王权和神权都来自教会。
②提出“太阳月亮说”,宣扬国王权力来自教皇。
(2)整顿教会:
①建立了不受世俗势力影响的教皇选举制度。
②12世纪初获得对欧洲各地主教的任免权。
(3)迫使各国统治者臣服于教会的权威。
(4)组织十字军侵略近东,提高了罗马教廷的威望。
3.天主教统治欧洲的表现
(1)政治上:教皇是教会组织的最高统治者。
(2)经济上:天主教会控制了大量土地,同时征收“什一税”,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就是天主教社会。天主教会在欧洲占据绝对支配地位,对欧洲实行神权统治。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天主教会均享有特权,广大人民深受教会束缚,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清单二 天主教会的思想控制
麻醉灵魂的教义教规
1.思想基础
教会极力贬低理性,宣称信仰高于理性,信仰的内容主要来自《圣经》。
2.内容
(1)一神说和创世说:认为上帝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是至高无上的。
(2)原罪说:人生而有罪,无法摆脱,人生的目的就是赎罪。
(3)末日审判说:世界末日到来时,上帝将对每一位亡灵进行审判,决定其是升入天堂还是被打入地狱。
(4)禁欲说:天主教为每一位信徒和每一位社会成员制定了详细的行为准则,就是奉行禁欲主义。
3.影响
天主教及其教义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一道“紧箍咒”。
天主教的教义使得人们无欲无求,安于现状,忍受痛苦,不做反抗,对教会产生精神上的依赖,这对保持教会权威的神圣化,巩固其统治具有重要作用,但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清单三 天主教会的内部危机
教会的专制与堕落
1.教会的专制
(1)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日渐专制。
(2)教会加紧对人们思想信仰的控制。
(3)天主教会成为传播福音、解释《圣经》、拯救人类的专业组织。
2.教会的堕落
(1)教会神职人员生活腐化,道德败坏。
(2)教会贪婪成性,疯狂敛财。通过出售赎罪券,天主教会聚敛了无数的财产。
清单四 天主教会的外部危机
野蛮的宗教裁判所与天主教面临的种种挑战
1.野蛮的宗教裁判所
(1)表现:
①“异端”:天主教对各种不符合传统教义的思想一概加以排斥,斥之为“异端”。
②宗教裁判所:宗教裁判所首先建立于西班牙,后来逐步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
(2)目的:维护自己在信徒心中的权威,巩固自己在宗教生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3)结果:挽救不了天主教会衰落的命运。
2.天主教面临的种种挑战
(1)原因:
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北欧和意大利出现并发展。
②新兴资产阶级推动了国家的形成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③新兴资产阶级要求重新认识人的价值,建立新的文化体系。
(2)表现:
①政治领域:民族意识的增长和专制君主的兴起。
②经济领域:专制君主、银行家和商人、中小贵族、新兴资产阶级、下层贫民,都想通过反对教会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
③思想领域:早期基督教思想和文艺复兴运动所宣传的人本主义思想,挑战天主教权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4~16世纪的欧洲,生产力有了迅速发展,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而天主教会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人们迫切要求摆脱教会的精神束缚去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于是教会成为众矢之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运动即将来临。
探究点一 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宗教“异端”形式的原因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封建制度巨大的国际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它在尽管发生各种内部战争的条件下还是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同闹分裂的希腊东正教徒和伊斯兰教的国家相对抗。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了一圈神圣的灵光。它按照封建的方式建立了教阶制。最后,它本身就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的地产的整整三分之一。要想把每个国家的世俗的封建制度成功地各个击败,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为什么说“要想把每个国家的世俗的封建制度成功地各个击败,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
[答案] 罗马天主教会既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又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了一圈神圣的灵光。因此,要推翻欧洲阻碍社会发展的封建制度,就必须打破天主教会的束缚。
材料二 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的历史,即从13世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2)根据材料二,分析资产阶级早期斗争的形式,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形式:反对天主教神学的“异端”形式(或宗教“异端”的形式)。
原因:①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处于垄断地位,实力强大。②资本主义经济还很不发达,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③当时只有宗教和神学,没有先进理论可以依靠。
[结论形成]
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宗教“异端”形式的原因
1.天主教神权影响大。在当时,天主教神权思想一统西欧。不仅垄断各封建国家的政治权力,更垄断了整个思想文化与教育的意识形态,人们思想深受宗教信仰控制。资产阶级找不到先进的思想武器用来反封建。
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当时资本主义刚刚萌芽,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不敢直接与宗教决裂;此外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反封建的思想体系。在反封建斗争中,他们不得不借用宗教的力量,因为无力通过大规模的革命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3.“异端”形式本身特点。“异端”形式符合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是早期资产阶级真实能力的体现。
探究点二 宗教改革的背景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任何时候我进入教廷神职人员的房间,总是看见神父和银钱商人在一起,忙于鉴别钱币的成色和计算数目,面前堆着成堆的钱币。
——一位西班牙官员
(1)据材料一,这位西班牙官员对天主教会的观察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答案] 实质:天主教会已成为赚钱敛财的机器。
材料二 被告人如不承认“罪行”,就反复用刑拷问。一切有利于被告人的证词都不能成立。被告可以不经审判便予处死。被告认罪之后,如又否认,即不再审讯,予以烧死。
——《宗教裁判所审讯条例》
(2)从材料二看,天主教是怎样维护其统治的?这与当时的哪一运动有关?
[答案] 形式:建立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进步人士和对教会不满的人。运动:宗教“异端”运动。
材料三 许多修道院与公共妓院无甚差别。
——伊拉斯谟
(3)结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谈谈你对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的认识。
[答案] 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腐化堕落,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障碍。
[结论形成]
宗教改革的背景
1.必要性(根本原因):天主教的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经济、思想、生活)。
2.可能性
(1)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要求反教会,进行反封建斗争。
(3)政治因素:民族观念的形成和民族国家的崛起,要求摆脱天主教会控制。
(4)思想文化因素:“异端”思想、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
(5)直接因素:在思想文化和经济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教会贪婪腐败,其经济掠夺最终引发改革运动。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4~16世纪,天主教会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表现是( )
A.天主教会垄断神权 B.天主教会控制王权
C.天主教会拥有大量地产 D.天主教会征收“什一税”
解析:选C 教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天主教会拥有大量地产,用封建剥削方式经营,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14~16世纪天主教会统治受到巨大冲击,冲击天主教会统治的因素有( )
①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的特权地位,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②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了文艺复兴 ④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①②③④是天主教会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受到冲击的表现。
3.“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净罪恶了。”材料集中体现了( )
A.天主教会政治势力强大
B.天主教会凭借权力搜刮钱财
C.天主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
D.天主教会征收“什一税”
解析:选B 关键是理解材料内容,该材料是赎罪券价目表,它反映了教会利用赎罪券搜刮钱财。
4.天主教曾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进行了持续近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的实质是( )
A.反对异教徒 B.争夺圣地
C.掠夺土地、财富 D.扩张天主教势力范围
解析:选D “十字军东征”名义上反对“异教徒”对基督教“圣地”与信徒的蹂躏,实质上是为了扩张天主教的势力范围,是天主教会与封建王权展开的权力之争。
5.下图“卡诺莎之辱”表现的是,中世纪的欧洲,一国之君在冰天雪地里站在教皇的门前乞求宽恕,这反映了( )
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卡诺莎之辱”。
A.国王需要到教皇门前祈祷
B.欧洲国王的权力受教皇制约
C.教皇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
D.欧洲的王权与教权是统一的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势力不断扩大,利用各种手段迫使英、法、德等国的统治者臣服于教会的权威。题干材料充分反映了王权受教权的制约。
6.恩格斯在《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在中世纪,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基督教形成为一种同它相适应的、具有相应的封建教阶制的宗教。”恩格斯意在说明基督教( )
A.适应了封建统治集团维护统治的需要
B.是封建王权统治的精神支柱
C.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
D.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解析:选A 依据“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基督教形成为一种同它相适应的……宗教”分析可知,A项正确;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说法片面,排除。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9~11世纪,教皇和皇帝(指封建君主)通常是携手合作。教皇帮助皇帝制服日耳曼的世俗封建主,而皇帝则支持教皇对付公开对抗罗马教皇权威的对手拜占廷。1073年,随着格列高利七世继位为教皇,开始了教皇权力至高无上的时期。格列高利在教皇与皇帝争夺主教任免权——任命日耳曼主教的权力斗争中,赢得了胜利,从而削弱了皇帝的权力和帝国的行政管理。在两个多世纪里,教皇一直被普遍地公认为天主教世界的首脑。对此,13世纪中叶相继即位的法国、英国君主们起了尤为重要的作用,他们是非常虔诚的。教皇权力至高无上的时期,结束于1296年法国腓力四世在向教士征税的问题上战胜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之时。
材料二 法国和英国的君主们所拥有的新力量,多半来源于他们与新兴的商人阶级所结成的非正式联盟。君主保护市民们不受频繁的战争和封建主任意征收的苛捐杂税的侵害,而市民们则向君主提供财政支援作为报答。随着民族君主的力量日渐增强、国家机构逐渐完备,君主们在动员人力物力以及从事海外冒险事业方面,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时教皇是如何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的?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法国和英国封建君主战胜教皇权威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教皇确立至高无上的地位的原因可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为:封建皇帝的支持、封建割据严重、教会本身势力强大等方面,影响从材料中归纳。第(2)问可从资本主义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支持等方面分析;影响是促进了本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1)过程:教皇利用宗教的权威帮助封建君主打败世俗封建主,又在封建君主的支持下确立教皇在教会中的权威;教皇通过整顿教会,拓展势力,与封建王权展开权力之争;由于中世纪时,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使得教皇最终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影响:教皇控制各国主教的任命权,严重削弱了封建王权;教士利用特权不向封建国家缴税,影响了封建国家的发展。
(2)原因: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支持封建君主与封建割据势力、教皇势力进行斗争。影响: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三分之一;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在阶级社会中,宗教一般为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维护其统治的精神工具;另一方面,由于宗教广泛的社会影响,被统治阶级利用宗教进行反对旧的统治秩序的斗争。
材料三
“异端”裁判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探究分析,天主教会在西欧起到什么作用?(4分)
(2)结合材料说明西欧资产阶级初期进行反封建斗争的显著特点及原因。(6分)
(3)结合材料说明“异端”运动与后来欧洲宗教改革的关系。(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材料一逐句概括归纳即可。第(2)问特点是采用宗教“异端”形式,原因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异端”运动与宗教改革的关系要指出“异端”运动表明宗教改革势在必行,“异端”运动是宗教改革的前奏。
答案(1)天主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理论来源,占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三分之一,在各国享有特权,这一切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特点:披着宗教外衣(或采用宗教“异端”的形式)。原因:中世纪的西欧只有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资产阶级在兴起之时,力量比较弱小。
(3)“异端”运动是欧洲宗教改革的前奏。
清单一 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奶牛”的愤怒
1.社会原因
(1)根本原因: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阻碍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主要原因:天主教会对德国经济掠夺,并阻挠其统一。
(3)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派人兜售赎罪券。
2.开始标志: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
3.主要内容
(1)思想核心:“因信称义”,每个人都可以凭借信仰得救;《圣经》地位至高无上。
(2)提出建立廉俭的教会:指出生活中的一切正当手艺和职业都是善功。
(3)主张建立民族教会,提高世俗当局的权力。
4.影响
(1)点燃了德国人民反对教会的烈焰。
(2)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签订,确立了路德教的合法地位。
马丁·路德代表了德意志民族和新兴资产阶级利益。一方面反对罗马教皇,有利于唤醒德国的民族意识,另一方面又能激发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志。所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并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因信称义”的主张又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清单二 瑞士卡尔文宗教改革
日内瓦的“教皇”
1.背景
(1)受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瑞士苏黎世首先进行宗教改革,更为激进的宗教改革发生在日内瓦。
2.内容
(1)信奉“因信称义”。
(2)核心:提出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剥削提供了理论辩护。
3.改组教会:建立民主教会和更加廉俭的教会。
4.国家体制
在日内瓦建立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体制。
5.影响
卡尔文成为“新教的教皇”,而日内瓦则成为“新教的罗马”,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得到了广泛传播。
卡尔文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有先定论、民主教会、共和式神权国家,其主张更适应当时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的需要,因而卡尔文教成为后来资产阶级进行革命、反封建的旗帜。
清单三 宗教改革的扩展
英国宗教改革、尼德兰宗教改革与天主教会的改革
1.国王领导的英国宗教改革
(1)内容:
①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成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处理教会事务的最高权力。
②成立专门机构:对现行教规进行审查,凡与国家法律抵触的一概废除。
(2)影响:
①英国民族教会确立,称为“安立甘教”或英国国教。
②改革很不彻底,天主教的基本教义、主教制度和宗教仪式基本保持不变。
③出现了激进的清教运动,几十年后,清教徒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力量。
英国宗教改革有其特殊性。改革由国王为首的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进行,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虽不再从属于罗马教廷,但改革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御用工具。
2.带来民族独立的尼德兰宗教改革
(1)背景:
①经济上:新航路开辟后,尼德兰工商业发展较快,较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思想上:卡尔文教在此地赢得众多信徒。
③政治上:西班牙利用宗教裁判所迫害所谓异端分子。
(2)性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
(3)过程:
①1566年4月,尼德兰爱国贵族发动请愿活动。
②1566年8月,尼德兰人民发动起义。
③全境爆发反对西班牙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4)影响:
①建立荷兰共和国,成为欧洲经济强国。
②海外贸易迅速增长,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要求打破原来天主教会的反动统治,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教会的反映,尼德兰宗教改革带来了民族独立。
3.天主教会的改革
(1)背景:
①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威胁罗马天主教会的地位。
②教会内部有识之士倡议改革。
(2)内容:
①清除内部积弊,重新审定教义、教规。
②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
③组建反对新教改革的团体,如耶稣会。
(3)影响:罗马天主教会暂时摆脱了困境。
清单四 欧洲宗教改革的评价
改革冲击波
1.性质
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2.积极影响
(1)思想上:否定了天主教权威,有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2)政治上:
①为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②卡尔文在日内瓦的政治实践提供了未来资产阶级政权的雏形。
③促进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
(3)经济上: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荷兰、英国、法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3.消极影响
带有宗教的局限性,如宗教迫害、宗教纷争不断。
欧洲宗教改革从表面上看反对的是罗马教廷、天主教会,实际上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是在新的规模上、以新的形式展开的资产阶级文化革命。与文艺复兴运动不同的是,宗教改革不纯粹是一场宗教运动,还是一场社会运动,其形式更为激进,其影响也更为深远。
探究点一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卡尔文宗教改革
[史料探究]
材料一 6.教皇不能赦免任何罪债,而只能宣布并肯定罪债已经得了上帝的赦免。……
36.每一个真心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完全脱离了惩罚和罪债。
52.靠赎罪券得救,乃是虚空的,即令教皇的代表,甚或教皇本身,用灵魂作担保,也是如此。
——《九十五条论纲》
(1)材料一中马丁·路德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是针对原来天主教的哪一教义提出来的?有何意义?
[答案] 核心主张:“因信称义”。针对:“因行称义”。意义:否定了教皇的权威和教士的作用,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体现了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主观性、个人权利的思想。
材料二 卡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家……他废除主教制,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贷钱取利同担任教士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卡尔文的神学思想在许多方面与路德相同,如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主张“因信称义”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卡尔文比路德更为激进的主张是什么?
[答案] 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规定神职人员由信徒选举产生。
[结论形成]
卡尔文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相同点
(1)都否定罗马天主教皇的权威,主张“信仰得救”
(2)认为《圣经》是基督教教徒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人人都可以通过《圣经》直接与上帝联系、交流,不需要教会的中介
(3)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不同点
(1)卡尔文的基本思想比马丁·路德更进一步,提出了先定论的神学学说,鼓励发财致富
(2)卡尔文主张建立民主教会和更加廉俭的教会
探究点二 英国宗教改革
[史料探究]
材料一 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1)材料一中对教会反叛中的“世俗主义”在英国的表现是什么?
[答案] 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建立附属于王权的英国民族教会。
材料二 英国与罗马教廷的正式决裂发生在1534年。这一年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纠正错误、镇压异端和处理教会事务的一切权力。另一项法律宣布切断与教皇的一切来往,凡否认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者,均处以叛国罪。《乌托邦》的作者托马斯·莫尔和罗切斯特主教约翰·费希尔由于继续坚信教皇权力至上而被处死。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的宗教改革对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英王取代罗马教皇,成为英国宗教首领;王权得到加强。
[结论形成]
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特点
(1)自上而下的方式:1534年亨利八世在位时,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国教的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说明王权占据上风。
(2)改革比较保守:虽然不再从属于罗马教廷,但英国国教改革在教义和仪式上保留了大量的天主教的残余。
(3)产生了新的反对派:由于英国国教保留了大量天主教残余,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清除这些残余,因而掀起了清教徒运动,开始了与英国专制王权的斗争,并逐渐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马丁·路德认为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是( )
A.耶稣 B.教会
C.《圣经》 D.教皇
解析:选C 马丁·路德认为个人信仰不是尊崇教皇和教会组织,而是崇拜《圣经》和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由此,《圣经》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2.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解析:选D 材料主要强调了世俗政权和世俗权力的地位,欧洲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体制,天主教皇在欧洲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马丁·路德这样说是对教皇权威的最大挑战。
3.卡尔文的学说在西欧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主要是由于他的学说中( )
A.“因信称义” B.“因行称义”
C.“先定论” D.“进化论”
解析:选C 卡尔文所宣传的“先定论”,要靠每个人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成败中去体会,适应了当时资产阶级中最勇敢人的需要。
4.卡尔文宗教改革和英国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是( )
①从原因上看,都深受文艺复兴运动和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②都反对罗马教皇权威 ③都主张《圣经》是信仰的根据 ④改革的领导者都是国王(或君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B 瑞士卡尔文宗教改革的领导者不是国王,英国宗教改革的领导者是国王亨利八世,所以排除④。
5.欧洲宗教改革赢得民族独立的是( )
A.德意志宗教改革 B.瑞士宗教改革
C.英国宗教改革 D.尼德兰宗教改革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A项德意志是民族统一问题;B、C两项瑞士、英国已实现民族独立;尼德兰通过宗教改革赢得了独立,建立了荷兰共和国。
6.欧洲宗教改革首先发生在德国,然后扩展到瑞士、英国、荷兰等国。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在于( )
①打击了天主教会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②在欧洲,宗教的势力遭到严重削弱 ③封建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④有利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B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但天主教会的势力遭到严重削弱不等于宗教势力遭到削弱,新教也属于宗教,故②项说法错误。所以选B。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钱币投入钱柜叮当作响时,增加的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二 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路德选集》
材料三 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
——斯大林《宗教改革和伟大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论述针对的是当时的什么事件?(4分)
(2)材料二中路德的要求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10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由材料可知是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第(2)问依据材料二、三即可回答。
答案:(1)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与掠夺,建立适应其发展需要的新教会。德意志各阶层同罗马教廷的矛盾十分尖锐,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意志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得到了各阶层的支持。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路德说出了人们必须用《圣经》本身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他的教义这句话以后,人类的理性才被授予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且这理性在一切宗教领域中才被认为是最高裁判者。
——H·海涅《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
材料二 路德认为教权所辖范围仅涉及灵魂,不应涉及金钱、土地以及世俗的行政、司法权力,不能干预国家事务。在国家管理上,国王的权力是唯一合法的。……德意志的宗教不能是罗马的臣属,德意志的牧师、僧侣应享有自己的宗教权利。
——邢来顺、李富森《马丁·路德民族思想的研究》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路德关于个人信仰的基本主张。分析“这理性在一切宗教领域中才被认为是最高裁判者”所产生的历史作用。(6分)
(2)材料二中路德的思想,从内容上看主要涉及哪两对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思想的政治影响。(6分)
解析:第(1)问,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其历史作用从路德宗教改革的意义回答。第(2)问,涉及的关系从教权与主权、德意志宗教与罗马教廷两方面分析,其政治影响从所学知识中分析。
答案:(1)主张:个人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因信称义。作用:使人获得了信仰的自主权;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促进了思想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
(2)关系:教权与王权(教会与国家);罗马教廷与德意志教会。影响: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使政教分离;有利于民族教会的建立;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清单一 明治维新前的经济状况
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
1.原因
幕府末期,生产力提高,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2.表现
(1)形成了以大阪、江户、京都为中心的全国商品流通网络。
(2)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有所发展。
3.影响
(1)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农村出现农村商人和新兴地主。
(2)加速了日本社会的分化,少数人成为资本家性质的剥削者,一部分人成为受剥削的工资劳动者。
(3)18世纪末,各地大名开始负债度日,允许商人购买武士头衔,新兴阶层出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瓦解了幕府封建统治赖以生存的封建领主经济,使得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对幕府的统治日益不满,迫切要求改变现状,幕府统治面临危机。
清单二 明治维新前的政治状况
人民的抗争与佩里叩关
1.人民的抗争
(1)农民的反抗:农民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受到残酷剥削,生活在死亡线上,农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2)大盐平八郎起义:
①概况:大盐平八郎动员农民在大阪仓促起事,因寡不敌众而失败。
②影响:暴露了幕府政权的腐朽和无能,幕府的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幕府的封建统治摇摇欲坠。
(3)大名的挑战:
①代表:萨摩、长州等地的大名。
②措施:积极镇压农民起义;展开激烈的权力角逐。
(4)天皇要求权力:被称为“京都囚徒”的天皇不甘大权旁落,也利用反幕府的力量来恢复自己的统治地位。
在幕府改革前后,一些藩在中下级武士参与和领导下,以整顿财政和富国强兵为目标的藩政改革基本上取得成功,为日后的倒幕运动奠定了经济和军事基础。
2.佩里叩关
(1)背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紧殖民扩张。
(2)概况:
①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率领舰队抵达江户湾的浦贺港。
②佩里派部下与日本当局交涉,要求日本接受美国总统的国书。
③以强硬的态度谴责幕府过去的政策。
(3)结果:1854年3月,幕府被迫与美国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接受了美国的开港要求。
(4)影响:
①叩开了日本大门,对日本产生巨大冲击,日本彻底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②日本日益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国家主权受到损害,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佩里叩关,也称“黑船事件”,其结果体现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的要求,也成为日本寻求变革,向西方学习赶上世界潮流的直接动因,成为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的催化剂。
清单三 明治维新的准备
倒幕运动
1.原因
(1)日本濒临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的境地。
(2)日本国内出现了“开国”与“攘夷”的争论,攘夷论日益风靡全国,成为民族革命的旗帜。
(3)幕府政权极力镇压国内人民的起义,与侵略者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
2.导火线
“安政大狱”打破了改革派大名实现“雄藩合议、改革幕政”的幻想。
3.概况
(1)主体: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
(2)结盟:长州藩和萨摩藩的大名结成军事同盟。
(3)奉还大政:幕府将军德川庆喜提出“奉还大政”和辞去“征夷大将军”职位的请求。
(4)“王政复古”:倒幕派宣布废除幕府体制,新成立的天皇政府为唯一的合法政府。
(5)倒幕战争:通过1868年的鸟羽、伏见之战,倒幕军队大获全胜。
4.结果
德川庆喜投降,倒幕派摧毁了幕府政权,明治政府迁都江户,将江户改为东京。
由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资产阶级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领导倒幕运动,而中下级武士虽然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但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成为革新力量,并作为主力领导了这场倒幕运动;这就直接决定了倒幕运动后进行的改革具有不彻底性。中下级武士虽然担负领导民主革命的任务,但并没有演化为资产阶级。
探究点一 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得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
——太宰春台《经济录拾遗》
(1)材料一中“诸侯”与“富商”之间是什么关系?这种关系显示了日本什么样的经济现象?
[答案] 关系:诸侯对富商卑躬屈膝,对商人有一定的依赖性。现象:日本的工商业得到发展,商人地位提高,社会关系发生很大变化。
材料二 日本“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尤其那些俸禄低微的武士,更是困苦之极。穷武士中,甚至于出卖祖上传下来的武器……”一些中下级武士迫于生计,也不得不屈身从事过去瞧不起的商业或手工业,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
(2)材料二中当时日本武士的地位怎样?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 地位:当时的日本武士生活贫困,地位较低,被迫从事工商业以糊口。变化:对封建统治阶级不满,逐渐产生反抗思想。
材料三 名茶上喜选,只消喝四碗。惊醒太平梦,彻夜不能眠。
——黄尊严、冯瑞云《日本皇宫100年内幕》
(3)依据材料三指出导致“惊醒太平梦,彻夜不能眠”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佩里叩关打破了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日益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
[结论形成]
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背景
在幕府的统治下,日本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主要表现在:
1.政治上:幕府封建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威胁幕府统治;并且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2.对外关系上: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近代日本落后。19世纪中叶,美国打开了日本的门户,列强接踵而至,签订不平等条约,使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加剧了日本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3.经济上: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冲击了封建经济,冲击幕府统治。同时,西方殖民国家的入侵,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思想上: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使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反对幕府统治,要求改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5.统治集团内部:幕府统治使广大人民包括中下级武士生活日益贫困,日本社会各界不满幕府统治,滋生出反抗幕府统治的思想,开始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
探究点二 中下级武士成为倒幕运动领导者的原因
[史料探究]
材料一
(1)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怎样的内外形势。
[答案]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入侵日本,日本被迫开放通商口岸,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内幕府统治面临严重危机,倒幕派在西南强藩建立根据地,积极准备武装倒幕。
材料二 故余谓巧乎今之世,而欲明兵法,非兼取洋法不可。
——佐久间象山
仁义之道,忠孝之教由吾开,器技之工,艺术之精取于彼。
——桥木佐内
材料三 三千年来独立不羁之大日本,一旦受人羁缚,有血性者岂能忍视之乎?如不奋起拿破仑之勇而高唱自由,则腹闷难医。
——吉田松阴《草莽崛起论》
(2)据材料二归纳其基本政治主张,材料三的观点与之相比有何变化?
[答案] 材料二主张在维护天皇权威和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实现富国强兵。材料三主张抵御外国侵略,实现民族振兴。
[结论形成]
中下级武士成为倒幕运动领导者的原因
1.由日本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
(1)日本资产阶级经济力量薄弱,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2)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造成日本的民族危机。
(3)中下级武士仓促之间担任了革命领导者的角色,先领导倒幕力量推翻了幕府统治,然后又推动明治政府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中下级武士大多数资产阶级化了,他们最关心日本的资本主义前途和国家的命运
(1)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武士等级内部的分化日益加剧。
(2)随着武士等级的贫困和衰落,封建的等级制度遇到了严重破坏,大批中下级武士的实际阶级地位发生了变化。
(3)部分中下级武士的社会经济地位和世界观逐渐向资产阶级方面转化,成为尚未成熟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代言人,他们关心国家的命运,更关心日本的资本主义前途。
3.日本武士从来就是一个垄断文化的阶层,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
(1)腐朽的幕府统治、迫在眉睫的民族危机、特别是中国在鸦片战争后遭受的悲惨命运。
(2)日本的一些先进人士担忧祖国的前途,考虑国家的出路。
(3)他们认识到:要挽救日本的民族危机,必须推翻腐朽的幕府统治,必须仿效西方国家,实行开国进取政策,以实现富国强兵。
4.中下级武士大多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经济领域就出现了新的因素。“新的因素”是指( )
A.农业耕地增加 B.手工业得到发展
C.商业城市日益繁荣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解析:选D 解题关键要抓住“新的因素”这一限定语,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繁荣,日本社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作为一种新的因素,瓦解了日本封建经济,加剧了日本社会的变化。
2.中下级武士之所以能成为日本倒幕运动的领导力量,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
B.中下级武士已演化为资产阶级
C.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
D.日本有尚武传统,武士阶层更具号召力
解析:选A 由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资产阶级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领导倒幕运动;而中下级武士虽然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却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成为革新力量。故选A项。
3.驻日参赞黄遵宪作《樱花歌》曰:“一朝轮舶炮声来,惊破看花众人梦”。描写的是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 )
A.佩里叩关 B.“武装倒幕”
C.“废藩置县” D.“修约运动”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军队来到日本,用军舰及不平等条约敲开了日本紧锁的大门。因为佩里舰队的军舰是黑色的,船上的蒸汽机又冒着黑烟,故日本把这一事件称为“黑船事件”,此诗描述的正是这一事件。
4.用发展的眼光看,“黑船来航”客观上对日本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议定关税
B.日本能获得欧美国家的廉价工业品
C.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D.使日本社会更加动荡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要求回答客观上的积极影响,美国叩关后西方商品涌入,使日本逐渐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而引入西方近代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经济。
5.19世纪中期,日本与西方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日本( )
①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 ②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和原料掠夺场所 ③打破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局面 ④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日本的影响是多重的,既加剧了日本的沉沦,也打破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局面,使其不得不面向世界。而早在西方入侵以前,日本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产生,因而④与题意不符。
6.19世纪60年代,日本一些中下级武士以“尊王攘夷”为口号,走上了日本政治舞台。“尊王攘夷”口号出现的主要背景不包括( )
A.外国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深
B.幕府统治极端腐朽和无能
C.中下级武士经济处境不断恶化
D.中下级武士掌握了较强的武装力量
解析:选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日本民族危机的加剧,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但幕府统治者采取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政策,加剧了人们对幕府统治的不满。再加上中下级武士的经济处境日益恶化,他们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于是,在这些背景下,中下级武士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A、B、C三项说法均正确,可排除。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1日本等级制度 图2幕府时期的酿酒工场 图3 1853年佩里登陆
(1)图1反映了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怎样的政治状况?(2分)
(2)图2反映了什么现象?对日本社会有何影响?(6分)
(3)图3反映的是什么事件?结果如何?(4分)
(4)综合以上图片及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是什么?(2分)
解析:本题以一组反映日本社会状况的图片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运用整体史观把握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图1中的“天皇、士、农、工、商”的排序可知是日本的等级制度。第(2)问由图2注释可知日本手工业发展状况。第(3)问由“佩里登陆”可知是列强入侵日本。第(4)问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答案:(1)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即把全国所有的人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
(2)现象: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影响:促使自然经济日益解体;引起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等级秩序的变化,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加剧了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
(3)事件:黑船事件。结果:强迫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打开了日本的大门,使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
(4)推翻幕府统治,赶走外国侵略势力,进行社会改革,实现富国强兵。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2年,他(指高杉晋作)乘千岁丸号船到达上海,亲眼看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惨状,认为“中国人没有控制上海的统治权,欧美人是事实上的统治者”。他指出中国衰弱的原因:“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证据为“既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并使彼国志士所译之《海国图志》等亦均绝版,因循苟且,空度岁月,徙然提倡固陋之说。……故由此而至于衰微也”。他认为日本只有坚决反对侵略才能避免陷于“清国之覆辙”。这就加强了他要为日本民族独立斗争的决心。他于1862年8月归国,立即成长为长州尊攘派的急先锋。
——《明治维新史》
(1)据材料指出,高杉晋作成为“尊攘派的急先锋”的原因是什么?(4分)
(2)尊王攘夷运动失败后,高杉晋作的思想发生了什么转变?(4分)
(3)此后日本出现了一场更大规模的运动,结果如何?(4分)
解析:本题以高杉晋作的思想为依托材料,考查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主要从高杉晋作对日本和中国社会现实的看法分析。第(2)问,高杉晋作的思想变化及活动体现在倒幕运动上。第(3)问,考查倒幕运动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
答案:(1)认识到中国衰败是由于不能抵抗外侮,日本要避免沦为半殖民地的下场就要反抗外来侵略;他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心。
(2)避免西方列强侵略,不能盲目攘夷,只有推翻幕府统治,实行改革,才能改变日本现状。
(3)结果:推翻了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奠定了基础。
清单一 经济影响
资本主义的发展
1.表现
(1)19世纪80年代,工业革命出现高潮,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部门发展迅速。
(2)以重工业企业为代表的日本财阀资本和国家资本迅速发展。
(3)政府扶植大资本家发展为财阀,垄断组织产生。
2.特点
(1)主要靠国家的扶植和保护,其“自由”与“垄断”的阶段性很不明显。
(2)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相融合,形成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阀。
(3)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生产集中程度远不及西方列强。
3.缺陷
(1)自然资源匮乏;国内市场狭小;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2)整体实力不及西方列强。
4.影响
使日本采用军事手段为国内的垄断资本获取市场和原料产地。
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工业化与欧美工业化历程不同,西方国家工业化是在资本积累和技术积累基础上的自然结果,日本主要借助国家的力量和引进西方技术而推进工业化,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日本处于不利地位,为此,日本采取军事手段和国家扶植的手段来保护本国工业发展。
清单二 政治影响
君主立宪政体
1.背景
(1)明治政府仿照德国制定宪法,实行专制主义统治。
(2)国内自由民权运动呼吁制定民主宪法,推动社会发展。
(3)制定一部保护天皇政体的宪法成为明治政府的任务。
2.颁布:1889年2月,以天皇“御赐”的形式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
3.内容
(1)天皇:是国家最高的统治者,集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统帅权于一身。
(2)民权:臣民有一定的权利和自由,但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和不违背臣民义务的前提下方可享有。
(3)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
①贵族院:议员主要是皇族、华族及天皇任命的高额纳税人和有特殊功勋的人。
②众议院:众议员根据选举法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
(4)内阁和法官:内阁只对天皇负责,法官由天皇任免。
4.性质
具有日本特色的、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5.评价
(1)进步性:承认人民享有选举权等一些权利和自由。
(2)局限性:带有保守和浓厚的封建色彩。
①天皇被赋予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
②议会、内阁、法院是辅佐天皇行使权力的机构。
日本通过《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起资产阶级政体,顺应了日本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社会进步,但天皇集大权于一身的规定又体现了明治维新的不彻底性和浓厚的封建色彩。
清单三 军事影响
踏上军国主义道路的日本
1.废除不平等条约,争取民族独立
(1)条件:
①国内:明治维新消除了国内的地方割据,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人民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声日益高涨。
②国际:欧美列强之间矛盾重重,对日政策出现多元化趋势;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又取得了胜利。
(2)废除:
①1909年,日本内阁就修改不平等条约召开会议,并在1910年7月向欧美国家发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通知。
②着手签订新的主权对等的互惠条约,实现了关税自主和法权上的平等。
2.向邻国侵略扩张
(1)吞并朝鲜: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武装入侵朝鲜,逼迫朝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勒索巨额赔款,取得在朝驻军的特权。1910年,日本又强迫朝鲜签订了《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
(2)打败清政府:中日甲午战争中,日军打败了北洋水师,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获得了大量赔款,并强占了包括中国台湾在内的大片领土。
(3)日俄战争打败俄国:1904年,做好了各种准备的日本海军不宣而战,突然袭击俄国驻旅顺港的舰队,不久就取得了胜利,双方签订《朴次茅斯和约》。
3.成为亚洲强国
(1)原因:外交上,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取得了民族独立。军事上,三次对外侵略扩张战争的胜利,树立了日本在东亚的强国地位。
(2)表现:外交和军事上一系列的成功,表明日本已经成为区域霸权国家,成了帝国主义角逐行列中的正式成员,并大踏步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由来已久,明治政府建立之初的既定国策就是对外扩张,其制定的“大陆政策”即是其野心的体现,它的扩张给被侵略国家人民和日本人民都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探究点一 明治维新的资本主义性质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的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回答他们“感兴趣的”是什么?“日本新领导人”是怎样学习西方文明“增强民族力量”的?
[答案] 感兴趣:增强民族力量,富国强兵。学习:废除旧体制;发展新式经济;倡导“文明开化”;建立新式军队等。
材料二 日本历史学家德富苏峰认为,宪法发布前后的时代是日本新旧时代的转变时期。虽然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已摆脱了专制统治,却尚未进入自由世界。
——汤重南等主编《日本帝国的兴亡》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
[答案] 告别旧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西方文明;建立新式军队;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尚未到达新日本:保留较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势力;人民不能完全获得自由和权利。
[结论形成]
明治维新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表现
(1)政治方面:所有的政治改革都是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的。
(2)经济方面: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发展经济,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文化教育方面: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旧文化。
(4)法律建设方面:在自由民权运动推动下,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给予人民一定的政治权利。
探究点二 踏上军国主义道路的日本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1)指出材料一中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心灵紧闭”而保留的民族传统,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时期日本“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而“创造神话”的措施。
[答案] 传统:天皇制度(专制主义)、武士道精神。措施: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建立新军队,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材料二 最急迫之事,在军务方面……朝廷能在海陆军方面稍做准备,开拓朝鲜之釜山港。
——木户孝允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政府的什么意图?其结果如何?
[答案] 意图:侵略朝鲜。结果: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不平等条约,最终吞并了朝鲜。
[结论形成]
日本踏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原因与表现
1.原因
(1)日本历史上军国主义传统的影响。
(2)日本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使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凭借。
(3)日本曾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所以通过发动对外侵略扩张来弥补经济发展的缺陷,如国内市场狭小、国内资源不充足等。
2.表现
(1)1904年,日军突然袭击俄国驻旅顺港的舰队,取得了胜利,双方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
(2)1910年,日本强迫朝鲜国王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
(3)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获得大量赔款,并强占了包括中国宝岛台湾在内的大片领土。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积极参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9世纪80年代后,日本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①政府的扶植 ②政府“示范”企业的影响 ③追求利润
④广阔海外市场的刺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B ④不正确,19世纪80年代,日本没有广阔的海外市场,排除含④的A、C、D三项。
2.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了帝国主义道路,对外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
A.国家保护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
解析:选C 本题旨在考查日本大肆侵略扩张的原因,应从封建性和军事性强烈的角度思考。
3.明治政府继承了幕府末期的富国强兵政策,但随着国力的强大,对其弱邻心怀叵测,“失之于欧美,取之于邻国”的打算日益膨胀,企图充当“东方鹰犬”。这表明,日本的富国强兵政策逐渐变质为( )
A.天皇专制政策
B.“脱亚入欧”政策
C.对外侵略扩张政策
D.“文明开化”政策
解析:选C 日本明治维新后,实力增强,觊觎弱邻,大肆推行军国主义政策,充当“东方鹰犬”,对中国和朝鲜侵略扩张的野心已昭然若揭,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4.明治维新使日本走向了“脱亚入欧”的道路,在经济方面既吸收了西方文明成果,又保留了日本特色。与同一时期的西方经济相比,日本经济的特色是( )
A.政府干预经济,大力扶植私人企业
B.采用近代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工商业
C.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
D.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同一时期西方经济实行自由主义政策,而明治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5.“我要对诸位说,你们都拥有相同的一件法宝,那就是自由权。”这是19世纪70年代一位日本思想家提出制定宪法的理念。但1889年颁布的日本宪法根本没有体现这一理念,该宪法仍规定( )
A.贵族院享有立法权 B.众议院享有立法权
C.天皇享有立法权 D.内阁享有立法权
解析:选C 1889年颁布的日本宪法规定:议会的立法必须经天皇的批准方能生效,这实际上是天皇享有立法权。
6.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产生的作用或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日本逐步收回国家主权
C.为亚洲国家提供了实现民族振兴的经验
D.彻底铲除了日本封建残余势力
解析:选D 日本明治维新具有浓厚的封建性;日本教育改革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军队追求武士道精神,宣布效忠天皇等。故D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通往进步的大道上,却横卧着,一个守旧衰老的政府。应该如何是好呢?保存政府的话,文明是绝对进不来的……如果试图阻止文明的入侵,日本国的独立也不能保证,因为世界文明的喧闹不允许一个东洋孤岛在此独睡……
对此,我们日本的有识之士……依靠帝室的神圣尊严,断然推翻旧政府。
——福泽谕吉
(1)上述材料中“守旧衰老的政府”“帝室”分别指的是什么政府?为什么要推翻“旧政府”?(6分)
(2)明治维新时,“帝室的神圣尊严”是怎样被强化的?简析其影响。(8分)
解析:第(1)问应注意分析材料,围绕武装倒幕去思考。第(2)问实际上是考查明治维新的措施及天皇权力的加强。
答案:(1)政府:德川幕府和明治政府。原因:要保证日本独立,必须接受西方文明;要接受西方文明,必须推翻旧政府。
(2)强化:政治上,在宪法中规定天皇大权独揽;思想上,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强制民众服从天皇。影响:使专制主义统治长期存在,人民缺乏民主权利。(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亦可)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维新以来,崇尚西学,仿效西法,一变其积习,而焕然一新,甚至于改正朔,易服色,几与欧洲诸国无异。盖其意以为非此不足与之抗衡也,然日本自此财用益绌,帑藏益虚,国债积至巨万,外强中槁,难持久远。……其实所学西法,亦徒袭皮毛,未得其精,而已嚣然自足矣。
——王韬(1828—1897)《弢园文录外编》
(1)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日本维新“仿效西法”的主要事实。(5分)
(2)材料认为日本“所学西法,亦徒袭皮毛,未得其精”。你是否赞同,依据史实说明理由。 (7分)
解析:第(1)问,结合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和军事上的内容来答。第(2)问,为开放性题目,不同意从积极的方面来评价明治维新;同意则从明治维新的弊端来评价。
答案:(1)事实:政治上: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思想上:宣传西学,文明开化。社会生活:衣食住行全面欧化。军事上: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军队。
(2)不同意。明治维新全面深刻学习西方的近代文明,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经济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促进了工业化;政治上确立民主制度,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思想上传播西方近代文化,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或者:同意。政治上天皇掌握重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的民主权力有限;思想上推行
愚民政策,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军事上倡导武士道精神,极富侵略意识。
清单一 政治改革
破除旧政治体制
1.纲领政策
(1)1868年,公布《五条誓文》,要求向西方学习,改革各种封建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公布《政体书》,整顿充实政府的组织机构。
2.建立中央集权
(1)措施:
①剥夺了各藩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让其担任藩知事,成为地方官。
②实行废藩置县,将全国划分为三府七十二县,府、县知事由中央任命。
③被罢免的藩知事到东京定居。
④组建“御亲兵”,保证措施的施行。
(2)意义:
①削弱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初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使日本在政治上向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体制迈出了重要一步。
3.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1)措施:
①旧藩主和旧公卿改称“华族”,家臣、藩士及一般武士改称“士族”。
②农、工、商和僧侣、神官改称“平民”。
③剥夺了武士垄断军职和佩带刀剑的特权,取消其俸禄制度。
(2)意义:实现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武士阶层彻底瓦解。
4.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1)措施:1871年11月,以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的使节团前往欧美考察。
(2)意义:学到了许多有用经验,找到了一条适合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明治政府在政治上对封建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确立了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新体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定的障碍并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是明治维新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基本前提。
清单二 经济改革
殖产兴业
1.创办官营企业
(1)1870年12月成立工部省,作为殖产兴业政策的领导机关。
(2)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动用国库资金,设立“模范工厂”。
(3)实行“劝业政策”,奖励私人投资工矿业等近代企业。
2.保护私人资本主义
(1)原因:近代民营工业有了初步发展,官营企业完成历史使命。
(2)实施:1880年,颁布处理官营企业的条例。
(3)作用:促进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的转化,推动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明治维新的根本目的是富国强兵,而实现富国强兵的关键又在于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资本主义新经济。针对当时日本远远落后于欧美列强的实际情况,日本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发展经济,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日本实现工业化的基本特点。“殖产兴业”政策也因此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核心内容。
清单三 军事改革
富国强兵
1.措施
(1)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洲模式着手建立近代意义的常备军。
(2)按照德国方式训练军队,灌输武士道精神和忠君爱国思想。
(3)设立专门的军事院校,培养大量的高级军事人才。
(4)扶植军事工业,改进军事装备。
(5)建立近代警察制度。
2.影响
(1)使日本逐渐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的自立自强。
(2)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
近代化常备军的建立,为镇压国内士族叛乱和人民起义提供了工具;阻止了日本进一步殖民地化,克服了民族危机,还为侵略亚洲各国提供了强大的军事后盾。
清单四 文化教育改革
文明开化
1.含义
明治政府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推行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文化科学、生活方式等,借以改造日本传统文化习俗,建立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文化运动。
2.措施
(1)教育改革:
①整顿旧的教育机构,设文部省统辖全国教育事业。
②1872年颁布《学制》,宣布普及初等国民教育的方针。
③建立三级近代学校体制,努力普及初等教育。
④设立师范学校,培养合格师资。同时创立各种专业技术学校。
⑤1890年下达《教育敕语》,树立以天皇神权为中心的皇权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2)传播启蒙思想:1873年成立“明六社”。
(3)改变风俗习惯:废除一些中世纪习俗,宣传、奖励、移植西方生活方式。
3.评价
(1)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
明治政府的“文明开化”是为适应“殖产兴业”政策的需要而推行的。在这一政策推行过程中,既有“欧化”的影响,又保留一些大和民族的传统,体现了日本“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
探究点一 明治维新的具体措施
[史料探究]
材料一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
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答案] 改革措施: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行四民平等。
材料二 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2)根据材料二指出基于上述认识,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明治政府又是如何实施这种政策的?
[答案] 殖产兴业。创办官营企业,发挥示范作用,扶植私人企业,推动民间企业发展。
[结论形成]
明治维新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1.内容
(1)政治:破除旧的政治体制。如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又如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2)经济:实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创办官营企业,扶植私人资本主义,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军事:发展军事力量,实现富国强兵。具体为: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培养高级军事人才;建立近代化海军;扶植军事工业;建立近代警察制度。
(4)文明开化:用西方文明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具体为:建立三级近代学校体制,创立专业技术学校,推行军国主义教育;传播改革思想和西方启蒙思想,提倡自由主义和欧化主义;改变社会风俗和生活方式中的陈规陋习,进行“欧化”运动。
2.特点
(1)从改革领域看:涉及领域多,较全面。
(2)从改革方式看:推行全面西化政策。
(3)从西化的具体方式看:不仅仅是简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更注重改造创新。
(4)从措施的推进方式看:充分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或强制推行,或示范引导。
(5)从改革内容的特点看:大力推行西化同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探究点二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日本资本主义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的史实表明,明治政府是沿着经济发展的同一方向起作用的权力。较之于其他落后国家的政府,明治政府的“明智”不只在于它能够建立官办企业,还在于它建立官办企业的目的一开始就是明确的:率先进行工业试验,积累经验,为民间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条件。
——《官办企业的拍卖与日本早期资本主义经济特征》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思路。结合史实说明为实现这一思路,明治政府做了哪些努力?
[答案] 思路:建立官办企业以积累经验,为民间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条件。努力:利用政府力量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后采取低价转让等方法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发展。
材料二 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逐步建立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增加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明治时期,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的评价。
[答案] “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为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各种人才;另一方面又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材料三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摘自《世界近代史》
(3)据材料三,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 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不仅学习政治制度,而且学习经济、文化等。
[结论形成]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1.时代和国际环境因素:明治维新时,世界处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到来,西方列强侵略矛头主要指向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运动兴起,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牵制了西方列强的大部分势力,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2.国内因素
(1)政治体制:封建领主潜伏着很大的离心力,维新派的尊王倒幕号召,客观上符合建立民族国家和统一国内市场的要求,以大阪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逐步形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思想文化传统:日本知识分子善于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科学技术在日本传播快、普及早,并与自身民族文化融合,对维新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改革的主观因素
(1)领袖人物:改革派骨干多为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具有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
(2)方针正确:长州、萨摩等藩,采取割据富强的方针,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3)人民群众:重视利用人民的力量,推翻了幕府统治。
(4)国家政权:明治政权掌握在改革派手中,改革成为基本国策和政府的一致行动,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产之多寡……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可知日本政府决定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2.1868年,明治政府公布了著名的《五条誓文》,其中说道:“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务使各遂其志;破旧有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道。”为达到这一目的,日本政府( )
①废除幕藩体制,建立中央集权 ②废除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 ③废除专制制度,建立民主政治 ④废除等级制度,实现民主平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 明治政府成立之初,为改造日本的封建旧体制,在政治上推出了两大举措,即废除幕藩体制,建立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现“四民平等”。但这一时期日本在废除幕藩体制的同时,却建立了天皇专制制度,而且“四民平等”也只是外在形式上的平等,并未实现真正的民主平等,因而③④与史实不符。
3.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猎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
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日本人姓氏的起源在幕府时期,除了武士等少数人外,普通百姓,特别是农民,不允许有自己的姓。明治政府废除身份制,普通百姓才开始有姓。
4.1872年日本政府发布告谕:“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这最能说明( )
A.日本实行征兵制
B.日本以武士道精神来教育熏染军队
C.日本实行募兵制
D.日本积极准备对外扩张
解析:选A 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阅读分析材料,抓住关键词“有国则有兵备”和“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即可作出判断。
5.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模范工厂”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解析:选D 解题关键在于读懂材料,本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政策,国营企业转让私人,发挥企业的自主独立的积极性。A项是土地政策;B项属于金融方面的举措;C项是明治政府初期的政策,不符合题意。
6.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做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生活文化的影响,考查学生比较辨析能力。分析时要理解西化而不同化,是日本明治维新政策的主要特征。再从材料阐明的明治维新时期西方文化与日本文化同时存在的表述,综合辨析可得出C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第7题16分,第8题10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内务省1881年《劝农局处务条例》
材料二 明治政府出售国营企业价格极其低廉,有时近乎无偿赠与。政府投资兵库造船所81万元,财产估价32万元,出售价格18万元;政府投资釜石铁矿237万元,财产估价73万元,出售价格仅1万多元。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明治政府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行什么政策?简要说明这一政策的实行过程大体分为哪两个阶段?(10分)
(2)材料三中的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文明开化的哪两方面的内容?(6分)
解析:本题围绕“殖产兴业”“文明开化”选取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第(1)问要注意紧扣“殖产兴业”作答,日本“殖产兴业”一是政府扶植的保护,二是大资本家控制大部分近代工业;结合材料一可看出日本政府重在示范,材料二可看出日本政府的保护和扶植。第(2)问要注意分析兴办小学和鹿鸣馆反映的文明开化的内容。
答案:(1)政策:推行“殖产兴业”政策。阶段:分为示范和扶植两个阶段。首先从西方国家大力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了一些规模大、技术先进的“模范工厂”,以供私人企业效仿;后来,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将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
(2)日本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的建设人才。在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大力推行西方生活方式。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或由于不得其道,误其方向,认为学问系士人以上之事,至于农工商以及妇女则置之度外”“或骛于词章记诵之末节,陷于空理虚谈之歧途,其论虽似高明,但能身体力行者甚少。”
——《析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 1872年9月,文部省在《学制序文》中说:“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业,以遂其生者……非学不可。故有学校之设立……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日本的教育存在哪些弊端?(4分)
(2)材料二《学制序文》体现了日本怎样的教育主张?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影响?(6分)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至于农工商以及妇女则置之度外”和“或骛于词章记诵之末节,陷于空理虚谈之歧途”两句话概括。第(2)问,据材料二中的引言的内容概括其教育主张,从明治维新对近代化影响的角度概括其影响。
答案:(1)弊端:教育没有普及;内容脱离实际。
(2)主张:学校教育应服务于人的修身立世、发展产业;国民皆学。
影响:推动了日本的近代化。
清单一 埃及的内忧外患
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
1.内忧
(1)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①1517年,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将其变为一个行省。
②实权掌握在封建统治集团马木鲁克手中。
(2)马木鲁克的暴政:
①对内:不断发动内战;实行包税制度。
②对外:奉行闭关政策;排斥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
2. 外患
(1)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埃及成为英法争夺的对象。
(2)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占领开罗。
(3)1801年,英国配合土耳其军队攻入埃及。
阿里改革的背景须放在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去分析,在工业革命映衬下,埃及的落后与危机更加彰显出来,而包税制是埃及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是阻碍埃及社会发展最深刻的社会因素,是阿里改革必须要面对解决的问题。
清单二 穆罕默德·阿里成为埃及领导人
乱世中的穆罕默德·阿里
1.背景
(1)形势:法国殖民者被驱逐以后,奥斯曼帝国和马木鲁克势力卷土重来,英国也加紧了殖民渗透,埃及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矛盾和任务:外国资本主义与埃及民族的矛盾、农民阶级和马木鲁克封建统治集团的矛盾成为埃及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埃及人民面临着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马木鲁克封建统治的两大任务。
2.崛起
(1)展现才华:在同法军作战中,阿里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政治领导才能,很快成为阿尔巴尼亚军团驻埃及土军中一位举足轻重的实权派人物。
(2)掌握实权:在复杂的形势下,阿里巧妙利用各派势力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削弱了马木鲁克势力,控制了埃及的统治实权。
(3)成为总督:1805年,阿里被推举为埃及总督,奥斯曼帝国素丹被迫承认既成事实,授予他帕夏封号。
(4)打败英国侵略者:
①英国入侵:1807年,英军为阻止拿破仑重返埃及,占领了亚历山大城,随即进犯腊希德。
②埃及抵抗:阿里号召人民组织志愿军抵抗侵略,迫使英军退回亚历山大。
③停战协定:1807年9月,英国与阿里签订停战协定,英军撤出了埃及。
阿里以军事起家,又在人民的支持下对内削弱了马木鲁克的势力,对外则取得反侵略斗争的胜利,但埃及经济落后,西方威胁并没有消除,因此,如何应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求得生存和发展已成为阿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探究点 埃及的内忧和外患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包税人)在夜晚催促农民第二天早早起来干活。谁稍晚一点,哪怕家里有紧要事情,也不行,乡丁们会来揪着他的胡须又打又骂。农民不能轻易遗弃自己的土地,即使逃跑了,他们的主人也会把他们抓回来,加倍地惩罚他们。
——埃及史学家迦白鲁谛
(1)材料一指的是埃及的什么经济制度?这一制度下农民地位如何?
[答案] 包税制。农民地位低下,无政治权利,依附于包税人,受其控制和剥削,等同农奴。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1反映的历史状况和马木鲁克有什么关系?图2的人物掌权后,埃及面临着怎样的状况?
[答案] 关系:马木鲁克之间的相互征伐,导致了埃及战乱和经济凋敝,从而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埃及造成可乘之机。
状况:国外,英国等西方列强侵略的步伐没有停止,危险仍然存在;国内,奥斯曼素丹不愿放弃对埃及的统治,随时准备消灭新生的埃及政权,马木鲁克仍然控制着埃及的国计民生,威胁着社会的安宁。
[结论形成]
近代埃及内忧外患的表现
1.内忧:马木鲁克在埃及的腐朽统治
2.外患:列强的入侵
列强
入侵表现
奥斯曼帝国
1517年攻入开罗,埃及沦为其一个行省,并长期通过帕夏维系对埃及形式上的统治
法国
1798年法国拿破仑远征埃及,占领开罗,实施了3年殖民统治,使埃及人民蒙受了空前的浩劫
英国
1801年英国配合土耳其攻入埃及,赶走法国后加紧了殖民渗透;1807年,英军占领亚历山大城,阻碍埃及独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农民处于苦难的深渊之中,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奥斯曼帝国的搜刮 B.马木鲁克的巧取豪夺
C.西方列强的掠夺 D.农业技术的落后
解析:选B 18世纪末的埃及,虽然名义上处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但实际上马木鲁克是埃及真正的统治者,包税权基本都落到马木鲁克手里,他们控制了土地和农民。
2.奥斯曼帝国统治埃及时期,埃及最高行政长官称( )
A.帕夏 B.素丹
C.马木鲁克 D.将军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其最高行政长官称为帕夏。
3.1798年10月,西亚一个商队刚刚到达开罗,突然大街上出现了许多人,他们手持大刀、长矛和棍棒,高呼:“真主赐予穆斯林胜利。”这些人走上街头的目的是 ( )
A.反对马木鲁克的横征暴敛
B.要求摆脱奥斯曼帝国的控制
C.抗击法国对埃及的殖民统治
D.要求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分析时要抓住题干中的时间“1798年10月”,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目的;B项为阿里改革的目的之一;D项说法与阿里改革无关。
4.阿里上台前埃及人民面临的两大任务是( )
A.反对奴隶主贵族统治和反对外来侵略
B.反对英国入侵和土耳其入侵
C.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马木鲁克封建统治
D.反对马木鲁克和包税人统治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应根据当时埃及社会的主要矛盾去分析面临的两大任务。
5.18世纪末,英法等西方殖民者加紧侵略埃及的主要原因有( )
①埃及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②埃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③埃及社会动荡,国力衰弱 ④马木鲁克同侵略者相互勾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 18世纪末,在埃及遭受英法侵略前,马木鲁克是埃及的实际统治者,他们并没有同外国侵略者勾结,故④不正确,排除含④的B、C、D三项。
6.1811年3月1日,穆罕默德·阿里以庆祝其子出征为名,邀请某集团的头目出席庆祝仪式和宴会,埋伏的武士一举将其歼灭,这一集团是( )
A.马木鲁克 B.宗教长老
C.帕夏集团 D.包税人
解析:选A 通过这一事件,沉重打击了马木鲁克势力。阿里要想巩固新生政权,首要的前提就是要解决马木鲁克问题。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木鲁克原意是“奴隶侍卫队”,他们原是埃及统治者从中亚和高加索等地买来的奴隶,编入军队充当侍卫。13世纪中叶,即阿尤布王朝时期,出身军事奴隶的马木鲁克阶层夺取了王朝的权力,在埃及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埃及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后,马木鲁克仍然保持了相当的实力。他们生性强悍,善于骑射,为了各自帮派和家族的利益,经常进行仇杀、凶斗活动,恣意屠戮百姓、劫掠民财,是埃及社会动乱的祸源之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它也是西方对阿拉伯世界中心地区的一次文化入侵。拿破仑除了将解释古代象形文字的科学家和制定把地中海和红海连接起来的计划的工程师带到埃及外,还给埃及带来了第一台印刷机。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18世纪末埃及社会动荡的因素有哪些?(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如何认识拿破仑对埃及的侵略?(8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注意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同时要根据所学知识将其他因素归纳全面。第(2)问注意认识的全面性,一方面要分析拿破仑对埃及的侵略,使埃及人民蒙受空前的浩劫,另一方面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答案:(1)马木鲁克内部争权夺利,不断发动内战;奥斯曼帝国的剥削压迫;英法等西方国家的入侵。
(2)拿破仑对埃及的入侵,一方面严重破坏了埃及的社会经济,掠夺了埃及大量财富,使埃及人民蒙受了空前的浩劫;另一方面在客观上冲击了埃及封建社会落后的经济结构和思想,开阔了埃及人的视野,传播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埃及近代化的开端和发展。
8.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包税制使农民在经济上和人身上都依附于包税人。据埃及历史记载:“农民的地位比用金钱买来的奴隶还要卑贱。奴隶在走投无路时还可能逃亡;农民则不行,他们不能轻易遗弃自己的土地,即使逃跑了,他们的主人也会把他们追回来,加倍地惩罚他们。”这严重破坏农业生产,是最反动的因素。但也有人认为包税制节约了征收成本,提高了收税效率,是一种有效的税收制度。
请回答:
(1)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18世纪中期之前埃及的社会性质和社会状况。(6分)
(2)材料二是对包税制的两种不同的观点,你是怎么看的?(6分)
(3)拿破仑统治埃及时,对这一制度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实的分析、理解、评价以及再认再现的能力。改革之前的埃及,最重要的制度是包税制,它是奥斯曼土耳其剥削埃及的重要方式,也是改革的重要原因和对象。第(1)问从奥斯曼帝国和马木路克势力联合进行的反动统治方面分析。第(2)问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否定包税制。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法国的殖民利益角度分析。
答案:(1)18世纪中期之前,埃及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由于统治者只关心征收赋税,不关心社会发展,担任地方长官的马木路克掌管包税权,横征暴敛,社会动荡不安。
(2)包税制的相关规定对于农民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在这种制度之下,农民失去了基本的人身自由,完全依附于包税人,是一种反动的制度。
(3)废除包税制;根本目的在于巩固法国在埃及的统治。
清单一 经济措施
大力发展经济
1.改革土地制度
(1)前提:1811年,通过萨拉丁城堡屠杀事件,铲除了马木鲁克势力。
(2)措施:
①实行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成小块,出租给农民耕种。
②废除各种杂税,只向农民征收统一的土地税,精简纳税的手续。
(3)作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保证了生产的时间;新兴地主阶级出现,构成阿里政权的社会基础。
2.大力发展农业
(1)大力兴修水利,推广使用水车。
(2)广泛种植经济作物,长绒棉便是在该时期发展起来的。
3. 进行工业建设
(1)从西方引进技术,建立近代化的国营工厂。
(2)重点扶持军事工业。
(3)埃及的民族工业开始初具规模。
(4)发展对外贸易:工农业发展促进了对外贸易,基本上年年实现贸易顺差。
阿里改革建立近代民族工业的举措,重点先发展军事工业,再创建民用工业,这一选择和中国洋务运动有其一致性,其原因是借此来维护封建统治。
清单二 政治措施
加强中央集权
1.政治上
(1)在中央:设立最高国务委员会,长官均由阿里直接任免,效忠于阿里。
(2)在地方:全国划分为七个省,省长由中央任免,下设县、乡、村,下级对上级负责。
2.军事上
(1)废除雇佣兵役制,实行征兵制。
(2)聘请外国军官为教官,按西式方法训练军队。
军事改革是阿里实现富国强兵的手段之一。阿里通过这项改革,希望建立一支拿破仑式的新式军队,取代自己那支战斗力不强的杂牌军,几经努力,埃及军事实力日益壮大,成为东地中海最强大的国家,为其以后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奠定了军事基础。
清单三 文化措施
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1.培养建设人才
(1)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立世俗学校和专科学校。
(2)兴建了一批采用西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材的普通中小学。
(3)选派青年赴欧洲留学,邀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
2.发展文化事业
建立印刷厂,创办了埃及近代第一份报纸——《埃及战役报》。
清单四 影响
改革的评价
1.积极影响
(1)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强化,形成了以阿里为首的新兴地主阶级统治集团。
(2)保证了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带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3)加强了同西方的交流,带来了近代化的曙光。
(4)埃及军队成为中东地区最强大的武装力量。
(5)埃及实际上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2.消极影响
(1)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
(2)只是单纯引进西方近代生产技术,硬性嫁接到本国封建制度上。
(3)对外穷兵黩武,不断扩张。
(4)阿巴斯一世废除了改革措施,改革最终失败。
阿里改革的目的是巩固封建专制统治与对外扩张,其封建王朝的专制性和扩张性,始终对阿里改革的积极性起着逆向作用,对缓慢成长的埃及资本主义因素起着抑制作用。这是阿里改革最终失败的内因所在。
探究点一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性质和特点
[史料探究]
材料一 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魏源《海国图志》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灭弄权之骁骑”与“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的含义。
[答案] 消灭马木鲁克势力;阿里实行大力发展经济和向西方学习的措施。
材料二 穆罕默德·阿里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中东的统治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穆罕默德·阿里是怎样“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的?
[答案]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学习西方军事技术,聘请外国教官,仿照西方教育事业,选派青年到欧洲留学等。
[结论形成]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性质和特点
1.性质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由阿里所代表的新型统治者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浪潮冲击下,被迫作出的面向现代化社会的最初尝试,是以“西方化”为最大特征的一场埃及早期防御性现代化运动。因此,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性质只是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改革。
2.特点
(1)从范围上看: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相继实行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措施,具有广泛性和全面性。
(2)从进步性上看:以抵御外来侵略、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民族独立为目的,旨在应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 适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3)从侧重点看:以发展近代民族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重点,以经济发展带动和促进政治改革、军事改革和思想文化改革。
(4)从方式上看:立足埃及的实际国情,采取自上而下的推进方式,大力借鉴西方工业文明成果,致力于发展近代民族经济。
(5)从效果上看:促使埃及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确立起中央集权的统治秩序,奠定了近代埃及国家的基础。
探究点二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
[史料探究]
材料 阿里改革是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作出的回应,试图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使埃及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是:现代化的结构变革,具有明显的结构性,一个国家全面性的结构变革,会产生一种威力巨大的整体效应……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变革从长远看对国家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阿里改革的悲剧之一即在于此。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
材料认为阿里改革没有使埃及的现代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对材料观点有何看法。
[答案] 原因: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变革。看法:材料认识是正确的。改革虽使埃及的实力得到增强,促进了埃及的近代化,但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改革注定要失败。
[结论形成]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以及经验教训
1.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未进行根本性的全面变革。
(2)对外扩张:对外掠夺,激化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更加尖锐,战争性质随之发生了变化。
(3)经济困难:长期的对外战争使得经济改革的资金匮乏;实行中央集权的管理制度,工厂腐败严重,管理不善。
(4)列强干涉:列强不愿看到一个独立强大的埃及出现,英国对日渐强大的埃及更是视若仇敌,千方百计进行破坏。
2.经验教训
(1)改革中要注意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团结广大人民,保持社会稳定。
(2)战争是赢得民族独立的重要手段,但是,穷兵黩武会激化社会矛盾,损人不利己。
(3)作为落后国家奋发图强的改革运动,要时时防范敌对势力的干扰和破坏。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土地制度,将包税地一半分配给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其最重要的影响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消除了割据势力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解析:选C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土地制度将政府控制的一半土地分配给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他们成为新的封建地主,构成了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时,把军事工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点,其主要目的在于( )
A.抵御西方国家的侵略
B.镇压马木鲁克的叛乱
C.平息广大人民的反抗
D.防备奥斯曼帝国的进攻
解析: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当时的形势分析,阿里把军事工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点,其主要目的在于抵御西方国家的侵略。
3.穆罕默德·阿里在工业方面,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和设备。这些技术和设备应是( )
A.手工工场时期的技术和设备
B.工业革命的成果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在19世纪初,此时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
4.穆罕默德·阿里在政治改革中,规定各部部长及各省省长由自己亲自任免,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
A.咨议局没有实权 B.维护专制集权
C.仿效欧美民主制度 D.改革了政治机构
解析:选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A、C、D三项属于采取的措施,只有B项属于本质目的。
5.马克思赞誉穆罕默德·阿里为“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历史学家普遍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是19世纪的伟大统治者之一”,是“近代埃及的奠基者”。体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历史意义的有( )
①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
②建立了近代工厂,推动了历史进程
③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④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C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意义应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全面分析。①②③④从各个方面概括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影响。
6.穆罕默德·阿里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其改革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阿里改革的局限性体现在( )
A.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
B.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C.加强了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
D.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选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A、B、D三项是积极影响,只有C项是局限性。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综观穆罕默德·阿里的一生,应该说他是埃及近代史上一位杰出人物,他比其前辈确实提供了不少新的东西,建立了许多功勋,因此马克思赞誉他为“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穆罕默德·阿里是19世纪的伟大统治者之一”,是“近代埃及的奠基者”。
材料二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请回答:
(1)为什么说穆罕默德·阿里是“近代埃及的奠基者”?(8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穆罕默德·阿里在治国方面有什么思想值得今天借鉴?他的思想有什么局限?(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结合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归纳概括。第(2)问结合材料二分析归纳。
答案:(1)穆罕默德·阿里在土地改革中扫清了阻碍埃及社会发展的马木鲁克势力、宗教长老阶层和落后的包税制;在工业上大力建立近代军事工业,发展民用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推动埃及的工业化;在文化方面建立新式学校,派留学生出国,推动了教育近代化;在军事方面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征兵制,建立军事学校,有利于军事的近代化。
(2)借鉴:主动向西方学习,对外开放;实现民族独立的前提是建立强大的现代军队,而军队近代化在于建立强大的近代化工业。局限性:没有认识到实现国家强大和独立的根本在于革除落后的封建制度。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一场“反现代化运动”。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他不得不推行某种程度的“现代化”,但实行“现代化”是为了不让它破坏原有的社会结构,是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是“现代化的延误”。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里为什么“不得不推行某种程度的‘现代化’”?有何主要表现?(6分)
(2)你是否同意该学者“阿里改革是一场‘反现代化’运动……是‘现代化的延误’”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6分)
解析:第(1)问结合埃及当时的内外形势分析原因,结合向西方学习的措施总结表现。第(2)问是开放性的问题,同意或不同意均可,关键要史论结合,观点与论据要能自圆其说。
答案:(1)原因:西方列强入侵,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内政局动荡;经济凋敝。表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建立现代工厂;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建立现代海军。
(2)同意。阿里的政治改革未变革封建制度,没有实现向现代化的根本突破。或不同意。阿里改革建立了近代机器大工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埃及的近代化。
清单一 北宋中期的积贫积弱
兵虚财匮
1.根源
宋初,赵匡胤把地方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2.积弱
(1)养兵政策:把流民编入军队,强壮士兵编入禁军,边塞大量屯兵。
(2)守内虚外:禁军一半驻防在京师及其附近。
(3)频繁调动:禁军轮流驻守京城,“兵不识将,将不知兵”。
3.积贫
(1)冗兵:北宋养兵政策,导致军队人数激增。
(2)冗官:北宋实行一职多官制,并通过科举考试和恩荫赏赐大量授予官职。
(3)冗费:除冗兵、冗官费用外,还有大兴土木费用、皇室开支,以及每年向辽、西夏交纳的“岁币”。
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危机多出现在王朝统治的后期,而北宋却出现在中期,其原因是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三冗”现象和积贫积弱局面。
清单二 北宋中期的阶级矛盾和边疆危机
内忧外患
1.内忧
(1)原因:地主官僚和豪强兼并农民的土地,增加苛捐杂税。
(2)表现:阶级矛盾尖锐,农民、士兵起义不断。
2.外患
(1)宋辽之战:宋太宗两度出兵攻辽,都归于失败。1004年辽攻宋,宋胜,最后订立“澶渊之盟”。
(2)宋夏之战:
①概况:1040年到1042年间,西夏对北宋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②结果:北宋屡战屡败,最后双方进行和议。
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的战争状态,澶渊之盟是宋辽之间军事力量相对平衡的产物,这种以和平方式解决民族问题的做法,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影响深远。
清单三 试图解决危机的尝试
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1.背景
与西夏的战争惨败后,社会危机迅速加深。范仲淹等有名望的大臣纷纷要求改革弊政。
2.概况
(1)主持人:范仲淹、富弼等人。
(2)方案:向宋仁宗呈递《答手诏条陈十事》。
(3)中心问题:整顿吏治。
3.结果
遭到官僚贵族的反对和诽谤以及宋仁宗的动摇,“庆历新政”推行一年就夭折了。
4.影响
揭开了北宋革新除弊、变法改革的序幕。
“庆历新政”昙花一现启示我们:改革要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并要做好充分的宣传和动员,改革者还要树立坚定的改革信心,改革才能成功。
探究点一 北宋中期出现积贫积弱局面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无限员, 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日益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宋史》卷二八四
(1)材料中“冗官”和“冗兵”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冗官:分化事权,一职多官制和扩大科举入仕,恩荫赏赐等。冗兵:政府不断扩充军队,实行“守内虚外”政策。
材料二 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
(2)材料二反映了北宋中期面临着怎样的社会危机?
[答案] 财政困难;官吏冗滥;农民负担沉重,农民反抗不断(阶级矛盾尖锐);辽和西夏威胁北宋安全。
[结论形成]
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原因和面临的社会危机
1.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原因
2.北宋中期面临的社会危机
(1)社会矛盾激化: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辽和西夏的威胁导致民族矛盾尖锐;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形成引发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形成:北宋建国后,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过于集中,造成国家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斗力软弱,国力衰退,导致积弱局面形成;冗兵、冗官和冗费又造成了积贫局面。
(3)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
探究点二 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史料探究]
材料 对于庆历新政的失败,从古到今,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南宋人叶适认为范仲淹实施“明黜陟”“抑侥幸”这两项失之“太猛”,以致激起“庸人”的反对;现代史学家邓广铭认为由于范仲淹等人……招致朋党之讥,本就对范仲淹等人有戒心的宋仁宗,最终下决心将范仲淹等人逐出朝廷。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庆历新政的失败给我们留下哪些启示?
[答案] 原因:改革措施过于激进;触及官僚地主既得利益;最高统治者反对。
启示:改革要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并要做充分的宣传和动员,改革者还要树立坚定的改革信念,坚持改革,勇于改革,这样改革才能成功。
[结论形成]
“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1)新政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对和诽谤,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2)最高统治者对改革者的怀疑,废止了新法。
(3)改革措施太激烈,规模太大,有些脱离实际。
(4)改革没有做必要的、充分的思想动员,配套措施不到位,使人民应得的改革实惠大打折扣。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
解析:选A 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首先加强中央的军事力量,于是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
2.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 )
A.辽、西夏的威胁
B.土地荒芜、水利荒废
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D.官僚地主隐匿田产逃税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A、B、C、D都是社会危机的问题,但其中最关键的应是经济问题。
3.北宋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局面从反面证明了( )
A.官越多,工作效率越高
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C.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利小弊大
D.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A、D两项的叙述不符合一般规律;C项错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应是利大于弊,因为它结束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改革造成了冗官现象的重大弊端,从反面得出的教训是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4.北宋在澶渊战胜了辽,订立了“澶渊之盟”,辽宋间“澶渊之盟”使( )
①双方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关系,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 ②贸易往来频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③技术和文化交流加强,促进双方的进步 ④北宋负担加重,激化了社会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本题涉及对“澶渊之盟”的认识,既要看到该盟约加重了北宋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的一面,又要认识到该盟约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一面。
5.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 200多万缗,收支相抵后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 000多万缗,收支相抵后却亏1 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
A.经济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D.吏治腐败
解析:选D 国家财政收入有明显的增长,故“经济衰退”的说法不合理;“农民起义”是统治危机的结果,不是根本原因;“兵力不足”的说法不合史实;北宋官僚机构庞大,吏治腐败,导致财政入不敷出。所以“吏治腐败”是统治危机的根源。
6.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 )
A.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
B.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局面
C.实行赋役合一,减轻了农民负担
D.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范仲淹推行的庆历新政,其中心措施就是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所以流传此民谣。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刘晏(唐朝人)以一千二百万贯供中原之兵而有余,今以三千六百万贯供川陕一军而不足。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夷狄者,皮肤之患尚可知;盗贼者,心腹之患深自忧。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它反映了北宋中期的什么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6分)
(2)综合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比较材料二、三,你认为哪个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为什么?宋仁宗又是怎样“更张以救之”的?(6分)
解析:最大限度地提炼材料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是回答历史材料解答题的两个重心。三则材料中提供了“冗吏”“内忧”“外患”及政府的财政问题等方面的信息,据此可以判断所出现的问题。至于问题出现的原因、对材料观点的评价和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主要还是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北宋中期政府财政危机十分严重。原因:一是政府不断扩充军队,增设官吏,军费和官俸开支越来越大;二是北宋还要给辽和西夏“岁币”。
(2)范仲淹之言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原因:官僚机构臃肿,百姓贫苦,辽和西夏的威胁,农民起义不断发生。措施:宋仁宗任用范仲淹推行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庆历三年九月,范仲淹等上奏宋仁宗)“国家开文馆,延天下英才……为大用之备。……两府两省子弟亲戚,不以贤不肖,辄自陈乞馆阁职事者,亦得进补。”
材料二 (庆历三年十一月,宋仁宗)诏:“自今见任,前任两府及大两省以上官,不得陈乞子弟,亲戚馆职并读书之类。”
材料三 (庆历五年三月,宋仁宗就补荫选人问题下诏)“其庆历三年十一月条制勿行。”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材料一中范仲淹等所言涉及北宋哪方面弊政?(2分)
(2)据材料二回答,庆历三年的诏令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6分)
(3)据材料三回答,庆历五年的诏令意味着什么?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延天下英才”“陈乞……亦得进补”并结合设问即可得出。第(2)问,实际上考查改革科举制的积极影响。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第(2)问回答,由“勿行”可得出;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是指选拔官吏只看门第,不看才学。
(2)使门第不高的一般地主知识分子,可以凭自己的才学参加到政权中来,是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3)庆历新政终告失败。根本原因:改革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清单一 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
富国
1.均输法
(1)内容:规定征购督运各地供应京城物资的发运使要了解生产和需求情况,就近采购,以节省国家开支。
(2)作用: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市易法
(1)内容:在开封设“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缺货时卖出。
(2)作用:限制了豪商、大贾对市场的控制和操纵,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3.青苗法
(1)内容:每年青黄不接时借钱或粮食给农户,加收20%的利息。
(2)作用:农民免受高利贷的剥削,官府也收入了大量利息。
4.募役(免役)法
(1)内容:州县出钱募人充役,按户等征收募役费用。
(2)作用:使原来轮班充役的农民回乡务农,扩大了生产。
5.农田水利法
(1)内容: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
(2)作用:使各地的农田水利明显发展。
6.方田均税法
(1)内容:清丈土地,根据土地肥瘠划分等级,作为交纳赋税的依据。
(2)作用:纳税土地增多,政府收入增加。
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内容是富国强兵。欲富国,即解决严重的财政危机,首先就要理财。为此,王安石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措施,这些措施在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地方官执行不力,变质为官府放高利贷的苛政,结果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清单二 王安石变法的军事措施
强兵
1.将兵法
(1)内容:
①精简裁并禁军,对整编后的军队进行训练,以提高军队的素质。
②设置专门负责操练军队的将官,选拔有作战经验和有才能的人担任。
(2)作用: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2.保甲法
(1)内容:农闲时保丁按时集合,练习技艺,夜间则轮流值班巡查,维持治安。
(2)作用:国家养兵费用日渐减少,北宋王朝的财政负担有所减轻。
3.保马法
(1)内容:由民户代养官马,同时规定了许多优惠的政策。
(2)作用:节约了朝廷的大量开支,还降低了马匹死亡率。
4.军器监
(1)内容:在开封设军器监,管理武器的制造。
(2)作用:军器的制造逐步改善,数量增加。
整顿军队是王安石变法中强兵的措施,主要目的是改变北宋积弱的局面,根本目的则是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清单三 王安石变法的教育措施
育才
1.内容
(1)科举改革:废除原来的科举考试,改以经义策论取士。
(2)改革学校制度:整顿太学,撰注《诗义》《书义》《周礼义》作为学生的必读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2.作用
使王安石的革新思想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
清单四 王安石变法的结果
短暂的变法
1.根本目的
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镇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北宋的统治。
2.显著成效
(1)财政收入增加。
(2)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
(3)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
3.不足之处
(1)利用国家行政权力积累国家财富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2)新法实行过于急进。
4.终归失败
宋神宗去世,司马光任宰相,新法相继被废除。
王安石的新法取得了重大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但由于改革触及守旧官僚地主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这是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用人不当以及新法中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是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
探究点一 王安石的理财富国之路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初,王安石欲行青苗法,条例司检详文字苏辙曰:“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非为利。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非理费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违限。如此则鞭笞必用,州县多事矣。唐刘晏掌国计,未尝有所假贷。有尤之者,晏曰:‘使民侥幸得钱,非国之福;使州县依法督责,非民之便。吾虽未尝贷,而四方丰凶贵贱,知之未尝逾时。有贱则籴,有贵必粜,以此四方无甚责贼之病,安用贷为?晏之言,则常平法耳,今推行此法,晏之功可立俟也。”
——《文献通考·市籴考》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辙反对推行青苗法的理由有哪些。
[答案] 青苗法放贷过程中,容易产生官吏借机盘剥百姓的现象;钱一旦放贷出去,难以收回;官府追索,增加行政执法困难;用常平法即可解决青苗法所要解决的问题。
材料二 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一部《周礼》,理财居其半,周公岂为利哉!……然二分不及一分,一分不及不利而贷之,贷之不若与之。然不与之而必至于二分者,何也?为其来日之不可继也。不可继则是惠而不知为政,非惠而不费之道也,故必贷,然而有官吏之俸,辇运之费,水旱之逋,鼠雀之耗,而必欲广之以待其饥不足而直与之也,则无二分息可乎?则二分者亦常平之中正也,岂可易哉。
——王安石《答曾公立书》
(2)根据材料二,说明王安石针对其他一些大臣所反对的“以钱贷民”,提出了怎样的反驳理由。
[答案] 青苗法是政府的理财举措,合于义理;贷钱取息是为了补偿在放贷过程中的损
耗、费用及水旱之灾可能带来的损失,否则,青苗法无以为继。
[结论形成]
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及作用
措施
作用
青苗法
增加政府加入;限制地主和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给农民提供短缺的种粮,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增加农作物产量
农田
水利法
各地兴修水利,使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募役法
增加政府收入;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有利于保证农业的生产时间
市易法
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入也有所增加
方田
均税法
清丈出官僚、大地主隐瞒的土地,增加政府赋税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均输法
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较好调节,使政府收入有所增加
探究点二 王安石变法的特点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民所以多僻,以散故也。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保甲立,则亦所以使民不散;不散,则奸宄固宜少。今所以为保甲,足以除盗;然非特除盗也,固可渐习其为兵。既人人能射……然后使与募兵相参,则可以消募兵骄志,省养兵财费。
——王安石
(1)材料一涉及了哪项改革措施?当时推行这项改革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案] 保甲法。维护地方治安,逐步实现与募兵制的有机结合,促进军队纪律的改进和战斗力的提高,并节省军费开支。
材料二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答案] 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材料三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3)材料三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
[答案] 教育思想:注重实用。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结论形成]
王安石变法的特点
1.理财措施的特点
(1)实现“民(老百姓)不加赋而国用饶”,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有产者阶层,如官僚地主、高利贷者和大商人。
(2)取消官僚地主的部分特权。
(3)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的长远发展。
2.整军措施的特点
(1)用类似“民兵”的管理方法,整顿社会秩序,重在防范农民起义。
(2)改革军事而不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
(3)对更戍法进行适当调整。
3.取士之法的特点:关注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收入的是(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
解析:选A 在变法以前,对农民进行高利贷盘剥的主要是大地主,而青苗法规定由政府向农民借贷,从而限制了高利贷盘剥。
2.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先急”,其“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调整封建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
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解析:选A 王安石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是其“理财”的主要措施,这些措施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
3.叶坦的《大变法》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司马光:眼下国用不足,灾害频频发生,应当减节冗费。王安石则认为:国用不足,因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民不益赋而国用饶。从中可以看出王安石认为改革的关键在于( )
A.减节冗费 B.合理用人
C.增加税赋 D.增加生产
解析:选D 王安石认为改革的症结在于“民不益赋而国用饶”,意思是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
4.王安石变法期间,“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实施了( )
A.保马法 B.将兵法
C.保甲法 D.军队精简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能力。保甲法在京城附近实施一年后,地方治安便有了好转,出现了题干中的情况。
5.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 )
A.看到了科举制的弊端
B.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
C.产生了反对科举制的思想
D.认为地方教育大有提高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王安石之所以要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说明他已发现科举制存在弊端,故A项正确。
6.21世纪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北宋时王安石为变法培养人才进行了教育改革。下列对王安石变革教育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
B.太学教科书的内容是儒家经典
C.学校教育成为变法的推动因素
D.废除了科举考试的制度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王安石在教育方面的变革是为变法服务的,教育内容更加务实,但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还是科举制度。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神宗)诏曰:“天下商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减价出售)失业。至于行铺稗贩,亦为取利,致多穷窘,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
材料二 中书奏:“……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愿卖入官者,许至务中投卖,勾行人牙人与客人平其价。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卖之……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清,相度立一限或两限,逆纳价钱;若半年纳,限出息一分;一年纳,即出息二分。”
材料三 魏继忠上言:“宜假钱别置……不至伤商;贵则少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取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而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商旅以通,黎民以遂,国用以足矣。”
——以上三则材料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北宋商品交易中的什么社会现象?(6分)
(2)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北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措施有什么影响?(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中“多为兼并之家所困……折阅失业……”可知大商人囤积居奇,操纵市场、牟取暴利。第(2)问从材料一最后一句话和材料二可知政府设置市易务,平抑物价。第(3)问从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可知市易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囤积居奇现象,控制了市场物价,增加了政府收入,但结果失败了。
答案:(1)北宋中期,大商人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兼并中小商贩、阻碍商品交换。
(2)设置市易务,即由政府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3)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换,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这些措施最终被废除。
8.王安石是一位理论上的先行者,希望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
——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司马光争论的焦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王安石为实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而推行的措施。(6分)
(2)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6分)
解析:第(1)问,二人分歧在于要不要“理财”;其措施,依据教材归纳王安石变法富国之法的内容。第(2)问,从材料二中关键信息“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概括即得。
答案:(1)焦点:要不要“理财”。
措施: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
(2)原因:宋代商品经济活跃;王安石的思想有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