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三维设计》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同步试题(37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三维设计》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同步试题(37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1-21 11:05:19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中兴埃及的改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土地制度,将包税地一半分配给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其最重要的影响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消除了割据势力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解析:选C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土地制度将政府控制的一半土地分配给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他们成为新的封建地主,构成了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时,把军事工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点,其主要目的在于(  )
A.抵御西方国家的侵略
B.镇压马木鲁克的叛乱
C.平息广大人民的反抗
D.防备奥斯曼帝国的进攻
解析: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当时的形势分析,阿里把军事工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点,其主要目的在于抵御西方国家的侵略。
3.穆罕默德·阿里在工业方面,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和设备。这些技术和设备应是(  )
A.手工工场时期的技术和设备
B.工业革命的成果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在19世纪初,此时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
4.穆罕默德·阿里在政治改革中,规定各部部长及各省省长由自己亲自任免,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
A.咨议局没有实权
B.维护专制集权
C.仿效欧美民主制度
D.改革了政治机构
解析:选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A、C、D三项属于采取的措施,只有B项属于本质目的。
5.马克思赞誉穆罕默德·阿里为“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历史学家普遍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是19世纪的伟大统治者之一”,是“近代埃及的奠基者”。体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历史意义的有(  )
①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
②建立了近代工厂,推动了历史进程
③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④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C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意义应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全面分析。①②③④从各个方面概括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影响。
6.穆罕默德·阿里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其改革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阿里改革的局限性体现在(  )
A.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
B.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C.加强了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
D.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选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A、B、D三项是积极影响,只有C项是局限性。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综观穆罕默德·阿里的一生,应该说他是埃及近代史上一位杰出人物,他比其前辈确实提供了不少新的东西,建立了许多功勋,因此马克思赞誉他为“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穆罕默德·阿里是19世纪的伟大统治者之一”,是“近代埃及的奠基者”。
材料二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请回答:
(1)为什么说穆罕默德·阿里是“近代埃及的奠基者”?(8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穆罕默德·阿里在治国方面有什么思想值得今天借鉴?他的思想有什么局限?(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结合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归纳概括。第(2)问结合材料二分析归纳。
答案:(1)穆罕默德·阿里在土地改革中扫清了阻碍埃及社会发展的马木鲁克势力、宗教长老阶层和落后的包税制;在工业上大力建立近代军事工业,发展民用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推动埃及的工业化;在文化方面建立新式学校,派留学生出国,推动了教育近代化;在军事方面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征兵制,建立军事学校,有利于军事的近代化。
(2)借鉴:主动向西方学习,对外开放;实现民族独立的前提是建立强大的现代军队,而军队近代化在于建立强大的近代化工业。局限性:没有认识到实现国家强大和独立的根本在于革除落后的封建制度。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一场“反现代化运动”。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他不得不推行某种程度的“现代化”,但实行“现代化”是为了不让它破坏原有的社会结构,是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是“现代化的延误”。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里为什么“不得不推行某种程度的‘现代化’”?有何主要表现?(6分)
(2)你是否同意该学者“阿里改革是一场‘反现代化’运动……是‘现代化的延误’”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6分)
解析:第(1)问结合埃及当时的内外形势分析原因,结合向西方学习的措施总结表现。第(2)问是开放性的问题,同意或不同意均可,关键要史论结合,观点与论据要能自圆其说。
答案:(1)原因:西方列强入侵,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内政局动荡;经济凋敝。表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建立现代工厂;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建立现代海军。
(2)同意。阿里的政治改革未变革封建制度,没有实现向现代化的根本突破。或不同意。阿里改革建立了近代机器大工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埃及的近代化。专题质量检测(九)
戊戌变法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谁识书生能报图,晚清人物属康梁。”这句诗描述了清末一次著名的思想政治运动,其背景之一是(  )
A.《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社会与民族危机
C.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D.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完整方案
解析:选C 依据材料判断,这次思想政治运动是维新变法运动,故此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C项。
2.1898年1月的一天,在总理衙门西花厅,总理大臣李鸿章、翁同龢、荣禄等对康有为进行问话。康有为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气得荣禄中途退场。这种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变法图强是大势所趋 
 
B.顽固势力势单力孤
C.维新变法已深入民心
D.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解析:选A 维新变法时中国民族危机的确日益加深,但是材料的主旨并不是民族危机方面的问题,维新变法时顽固势力仍然非常强大,维新变法缺乏群众基础,谈不上已深入民心,“康有为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是在强调变法图强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3.康有为曾说:“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下列对其“变法”含义解读较准确的是(  )
A.改革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技术
C.开办近代工厂
D.推翻清朝统治
解析:选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在中国推行君主立宪制,所以题干中康有为所提出的“变法”应当是改革政治制度,故A项正确。
4.戊戌新政中,切中时弊、震动巨大的措施主要是(  )
A.裁汰冗员,废除特权
B.改革财政,编制预算
C.设立议院,召开国会
D.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解析:选A 注意试题的限制条件是“戊戌新政中”和“切中时弊”,符合这两项的只有A项。
5.在戊戌变法的诏令中,致使“举国守旧迂廖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的内容是(  )
①改定律例,裁撤冗员 ②修筑铁路,开采矿产 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④裁汰绿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及分析能力。②的措施对于守旧势力来说,并没有触动他们的利益,至少对他们没有坏处,而①③④均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6.戊戌变法法令中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是(  )
A.创办西式学堂
B.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
C.派人赴日留学
D.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解析:选B A、C两项是文化教育措施,D项是政治措施,打击了守旧势力。B项是经济措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7.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导致慈禧这一做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戊戌变法挑战了慈禧的权威
B.戊戌变法触动了慈禧统治的基础
C.戊戌变法提拔了一些维新人士
D.戊戌变法使资产阶级获取了政权
解析:选B 本题实际上考查了慈禧发动戊戌政变的根本原因。戊戌变法触及到封建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损害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所以他们发动了戊戌政变。
8.从近代化角度看,戊戌变法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
A.确立了维新思想的主导地位
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C.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解析:选C 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对近代化含义的理解。A项是当时的积极影响,B项是辛亥革命带来的影响,D项表述与本题不符。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梁启超全集》中记载:“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都察院,都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1)文中提到的是什么事件?它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7分)
(2)参加会试的举人对此次事件的态度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这对戊戌变法运动有何影响?(8分)
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中“联合举人百余人……上书”可判断文中提到的事件是公车上书。其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注意抓住材料中“嫉之如不共……之仇”,及“百余人”“将及万人”“与八股性命相依”等信息,说明参加会试的人分为支持的少数人和反对的多数人两部分。
答案:(1)事件:公车上书。直接原因:日本逼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意义: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标志着维新变法由一种思潮变成政治运动。
(2)态度及其原因:一部分人支持,因为他们认识到变法是挽救民族危亡的手段;大多数人反对,因为废除科举将损害到他们的个人利益。影响:这说明顽固势力十分强大,它是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泰西各国,咸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不可者不必强。……制治固有本也。……而四海之在,万民之众,同甘共苦,先忧后乐,若理一人,上下一心,君民一体,尚何敌国外患之敢相凌辱哉。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
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有何异同?分析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9分)
(2)材料三的观点同材料二相比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变化?(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概括异同点,原因应考虑经济因素。第(2)问考虑资产阶级软弱性的一面来回答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答案:(1)同:设议院,行君民共体;异:后者还主张开国会,行三权鼎立之制。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实行政治改革,改善环境,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愿望更加强烈;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学说进一步传播。
(2)变化:不再提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主张以君权变法。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康有为变法方法改变,主张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变革。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维新人士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
——《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梁启超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思想主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日维新中体现上述思想主张的措施及意义。(11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依据材料一、二内容归纳概括。第(2)问回答百日维新的措施时要注意结合材料一、二的主旨,有重点、有选择地作答;“意义”可从对当时及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积极作用方面分析归纳。
答案:(1)主张实施全民教育;重视女学,认为女学关乎国家命运。
(2)措施: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意义:培养了具有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
12.戊戌变法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特定的背景下兴起的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整顿吏治是其突出的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曾指出:清朝“握枢密之任者,惟军机处数人。此外,则诸部只见纸册,千官皆同闲人”。……“以级尊卑任官”,以“族任官”。即扬满抑汉的中央政府“官缺制”和地方各级官员的“捐纳制”。致使大批德才皆无之人为官一世,“国未尝资其少益也,而害若丘山”。
——摘选自《康南海官制议》
材料二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
材料三 著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同妥速议奏,所有翰林院编检、各部院司员、大门侍卫、候补候选道府州县以下官、大员子弟、八旗世职、各省武职后裔,其愿入学堂者,均准入学肄业,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发布《定国是诏》
材料四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官制存在的弊端。
(3分)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期间整顿吏治的措施。(6分)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变法的失误之处,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6分)
解析:第(1)问,材料一共五句话,可分三层,前三句一层,后两句各为一层,概括其层意即为弊端所在。第(2)问,从“首在裁官”“闲散衙门被裁者”“均准入学肄业”等方面概括归纳其措施。第(3)问,从材料四中的最后一句话中概括其失误之处,其启示要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的方式、策略等方面分析。
答案:(1)弊端:官僚机构臃肿,人员冗繁(冗官);选用官员的方式落后(扬满抑汉);官员的素质低下。
(2)措施: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兴办学堂,培养人才;举荐新政人才。(任答三点;若言之有理亦可)
(3)失误:树敌太多,遭到顽固派反对;变法内容贪大求全;变法过程急于求成等。(答出三点且言之成理即可)
启示:改革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推进;改革要讲究政治策略,尽量减少对立面等等。(言之成理即可)课时跟踪检测(二)
奠定雅典民主基石的政治改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公元前6世纪早期,许多经济状况相同的希腊城邦都经历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残酷内战,往往持续数十年。然而,在雅典,一个名叫梭伦的公民以各阶级调停人的身份出现,为阶级纷争设计了一条出路。其中,针对债务人身抵押现象而设计的“出路”的内容包括(  )
①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作抵押 ②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 ③因欠债而被卖到外邦作奴隶的公民不在赎回的范围之内 ④因债务而被抵押的土地一律归还原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选C 由“梭伦”“针对债务人身抵押现象”可知,此“出路”是指“解负令”,结合教材知识可知①②④皆正确。“解负令”规定,因欠债而被卖到外邦作奴隶的公民,由城邦拨款赎回,故③说法错误。
2.梭伦改革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参政议政途径的是(  )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B.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C.恢复公民大会的权力
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解析: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财产等级制度影响的理解,财产等级制度可使工商业奴隶主参政议政。
3.梭伦改革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是(  )
A.“四百人会议” 民众法庭
B.元老院 公民大会
C.公民大会 民众法庭
D.公民大会 元老院
解析:选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分别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
4.梭伦在改革中提倡公民后代学艺,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外邦技术人员迁居雅典,直接目的是(  )
A.促进雅典手工业的发展
B.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C.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D.解决人多地少、就业不足的问题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梭伦改革发展手工业的内容。为推动雅典手工业发展,梭伦采取了提倡公民学手艺及引进外邦技术人员迁居雅典等措施。
5.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主要体现在(  )
①《解负令》的颁布 ②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 ③四百人会议的创立 ④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回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四个备选项的意义,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6.平民对梭伦的改革有很多抱怨,主要是由于其改革(  )
A.使平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B.给平民的经济政治利益太少
C.在雅典推行僭主政治制度
D.没有实现广大平民任何要求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梭伦改革后,平民获得了一定的政治权利,同时也摆脱了债务奴隶制的威胁,但改革未能满足平民重新分配土地和广泛参政议政的愿望。
二、非选择题(第7题10分,第8题16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规定)每年收获五百麦斗以上者为第一等级;三百麦斗以上者为第二等级;五十麦斗者为第三等级,其余公民列为第四等级……属于前三个等级的公民有权出任国家官职;第四等级的公民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但不允许担任官职……每个等级的公民均有服兵役的义务;前两个等级提供骑兵(装备自备),第三等级提供重装步兵,最后一个等级的公民或提供轻装步兵或在海军中服役。
——张强《雅典春秋——古典文明的繁荣与衰落》
材料二 他(克利斯提尼)既成为大众领袖,第一步便把所有居民划为十个部落,以代替原有的四个部落……其次,他把议事会的成员由四百人改为五百人,每部落出五十人……他又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个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他称这些区为三一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又规定所有住在同一村社里的人彼此都是村民,使他们不用祖上名字相称,而正式以村社名字相呼。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1)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遵循的原则和措施。(6分)
(2)据材料一、二,分析其共同作用。(4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中省略号分层,第一层为划分原则,第二层为权力分享,第三层为兵役制度,其原则从权利与义务的对应关系上分析。
第(2)问,材料二体现了克利斯提尼的五百人议事会,它按照地域标准划分,与材料一中梭伦的财产等级制度,都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1)措施:按财产划分等级;按等级享有不同政治权利;承担相应的兵役(责任)。
原则:权利与义务对等。
(2)作用: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扩大了雅典国家的统治基础;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增强公民的城邦意识和责任感;有利于促进雅典的繁荣。(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梭伦把他个人一度掌握的很大权力和权威用在了制定和落实法律上,他更注意的不是他在权位上会怎样,而是他不在会怎样。有人曾嘲笑他制定的法律好像蜘蛛网,只能缠住那些落在网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权贵就会被扯得粉碎。但梭伦说:“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梭伦指向法治的改革成功不仅与其个人政治素质和魅力有关,还依靠了雅典人当时已经比较尊重法律的民情。
——摘编自何怀宏《梭伦改革的两点启示》
(1)据材料指出梭伦实行法治的特点。(7分)
(2)你是否同意“他制定的法律好像蜘蛛网,只能缠住那些落在网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权贵就会被扯得粉碎”这一看法?并说明理由。(9分)
解析:第(1)问,“特点”可由材料中归纳概括得出。第(2)问为开放性设问,首先回答是否同意这一看法,然后结合梭伦改革的相关措施和意义展开论证。
答案:(1)特点:注重法律的延续性;强调中庸、平等的原则;重视法律制度建设。
(2)观点一 同意。理由:法律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使贵族得以继续保持优越的经济地位;财产等级制度使得富人才能担任高级官职,平民权利受到较大限制。
观点二 不同意。理由:改革以后,贵族土地兼并受到制约,逐渐失去扩张势力的物质基础;改革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扩大了公民的基础;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大大提高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陪审员由抽签产生,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垄断。专题质量检测(六)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到18世纪末,埃及的包税权基本落到了下列哪种人的手中(  )
A.帕夏       
 
B.素丹
C.马木鲁克
D.农民
解析:选C 到18世纪末,埃及的包税权基本都落到马木鲁克手里,马木鲁克实际统治了埃及。
2.在埃及首都开罗城东南穆罕默德·阿里大街的尽头坐落着一座古老的清真寺——苏丹·哈桑清真寺(如右图),始建于1356年。当时的埃及(  )
A.处在马木鲁克王朝的统治之下
B.已成为奥斯曼土耳其的一个行省
C.全部领土已被法国侵略军占领
D.英法在进行着激烈的较量和争夺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实再现能力。13世纪中叶,马木鲁克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奥斯曼土耳其在16世纪初才征服了埃及。18世纪中后期,埃及才开始遭受外来的侵略。因此,A项正确。
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使埃及跨入了近代国家的门槛,其相关的措施包括(  )
①初步建立了埃及的民族工业
②各部部长和省长由穆罕默德·阿里亲自任免
③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国家先进技术
④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式军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近代化”的内涵,它指的是近代各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主要表现在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文化及军事上的近代化等各个方面。②是穆罕默德·阿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符合政治民主化这一潮流,因而不符合题目要求。
4.穆罕默德·阿里对埃及近代化最重要的贡献是(  )
A.经济方面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建立近代工业
B.改革后建立起完备的行政机构
C.改革中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D.改革时不断进行对外扩张
解析:选A 相比穆罕默德·阿里在政治、军事和文教方面向西方学习的影响而言,他在经济上推行的近代化措施对埃及社会的影响最为深远。
5.“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穆罕默德·阿里创办的工业最为重要的是(  )
A.民用工业
B.农副产品加工工业
C.军事工业
D.棉纺织业
解析:选C 新生政权面临着内忧外患,只有大力发展军事,才能巩固新生政权。为此,阿里改革把发展军事放在了重中之重。
6.穆罕默德·阿里大力推行的文化改革(  )
①大大推动了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
②为埃及培养了自己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③彻底动摇了埃及的封建思想
④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穆罕默德·阿里文化改革措施作用的理解能力。阿里政权是封建性质的政权,该政权推行的改革没有彻底动摇埃及的封建思想,故排除含③的选项。
7.阿里改革最终的结果是失败的,其决定性的原因是(  )
A.阿里只进行了局部性的变革,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的结构变革
B.阿里的改革缺乏群众基础,没有得到社会成员的有力支持
C.阿里政权的封建专制性对现代化的改革起着明显的阻碍作用
D.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解析:选A 四项都是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但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阿里改革并没有触动腐朽的封建统治基础,反而继续加强封建统治,这在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世界潮流的形势下,无疑是违背时代潮流的。
8.史学界对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下列有关阿里改革的评价,与事实明显相悖的是(  )
A.阿里通过改革巩固了封建的中央集权统治
B.阿里改革解除了地主对广大农民的封建剥削
C.阿里改革使埃及主权在较长时间里得以维护
D.阿里改革在客观上推动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穆罕默德·阿里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他的改革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因此,阿里改革不会解除地主对广大农民的封建剥削。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98年,拿破仑率领法军在埃及登陆……拿破仑的真正目的是打击英国在东方的地位,但是……它也是西方对阿拉伯世界中心地区的一次文化入侵。拿破仑打击了马木鲁克势力,把他们的权势削弱。……他……还给埃及带来了第一台印刷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马木鲁克原意是“奴隶侍卫队”,他们原是埃及统治者从中亚和高加索等地买来的奴隶,编入军队充当侍卫。13世纪中叶,马木鲁克在埃及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埃及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后,马木鲁克仍然保持了相当的实力。他们生性强悍,善于骑射,为了各自帮派和家族的利益,经常进行仇杀、凶斗活动,恣意屠戮百姓、劫掠民财,是埃及社会动乱的祸源之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拿破仑入侵埃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对埃及侵略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埃及的马木鲁克经历了怎样的兴衰过程?(6分)
解析:本题主要以阿里改革的背景为切入点,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归纳总结的能力。第(1)问从利益出发考虑。第(2)问从法国对埃及的殖民统治和对埃及近代化影响的角度回答。第(3)问要分阶段对马木鲁克势力进行简要概括。
答案:(1)拿破仑要打击英国在东方的地位,与之争夺在埃及的利益。
(2)拿破仑军队侵占埃及,对埃及实行殖民统治,这种统治客观上打击了埃及封建势力,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文化,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3)马木鲁克于13世纪中叶在埃及建立自己的王朝,奥斯曼帝国时期实际为埃及的统治者;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后沉重打击了马木鲁克,法军撤出后,卷土重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时被彻底消灭。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二 真正的独立需要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三 穆罕默德·阿里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在取得埃及政权后,表面上装着向素丹称臣纳贡,内心里却想摆脱素丹的统治。有一次,他接到素丹的一份诏谕,激动地说:“我作为一个不知名的冒险家来到埃及,我一步步地向前迈进。如今,我在这里已经站稳脚跟,不错,我已经站稳脚跟。”接着,他狠狠敲打着这份诏谕说:“我从来就没有什么主人?”穆罕默德·阿里的最终夙愿是以埃及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以取代日益衰落的奥斯曼帝国。
——《埃及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阿里是如何“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的?(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回答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7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阿里改革的措施。第(1)问结合阿里学习西方的具体措施即可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三的共同主题中概括;第二小问回答阿里的军事措施即可。
答案:(1)创办近代工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仿效欧洲国家改革行政制度;学习西方改革军事和教育制度。
(2)改革核心:军事改革。措施:废除雇佣兵役制,实行征兵制;改编旧军队,建立一支用新式武器装备起来的军队;派人到西欧学习军事技术,聘请外国军官为教官,按照西式方法训练军队。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里虽然率领埃及人民抵御了英、法殖民主义侵略,但是也经受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洗礼。他审时度势,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材料二 阿里发展工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因此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带来任何利润,从而使工厂得不到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而厂长大多是一些现役或退役军官,对组织生产一窍不通,对贪污和剥削工人却颇为在行。此外,外国商人利用埃及人不懂技术,将一些老式的、使用过的或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这一切造成工厂产量下降,亏损巨大,难以维持下去。
材料三 为了逃避服兵役,许多埃及妇女在生下孩子不久,便含着泪水悄悄地把孩子的眼睛弄瞎或截断他的四肢,使之终生残废;一些成年男子则被迫伤害自己的躯体。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阿里怎样的改革思想?他又是怎样实践的?(10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阿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5分)
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只要能提取出阿里改革的思想是发展近代工业、建立近代化军队,则阿里为此进行的实践就迎刃而解了。第(2)问考查学生理解、归纳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归纳即可。
答案:(1)建立近代化工业和建立近代化军队。
实践:经济方面:大力发展近代工业;开办技校,培养本国技师;以创办军事工业为重点,同时发展民用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保护民族工业。军事方面:创办步兵学校,招募训练步兵,壮大步兵力量;大力发展海军。
(2)经济上,面临资金匮乏和经营管理不善的问题。军事上,为了壮大军事力量、进行对外战争,征收苛重赋役,强制人民参军,给埃及人民带来苦难,激化了阶级矛盾。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里改革是亚非国家实现近代化改革的先驱,对亚非各国和中国都有影响……阿里改革是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已经胜利,资本主义近代化正在凯歌中行进的时代,落后分裂的埃及相继遭到法英侵略,民族危机日深的条件下进行的。他所进行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的改革,是在向西方学习的前提下,对埃及封建制度进行的一次全面的体制改革,超出了政策调整和局部改良的范围。概括起来说是两条:一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文化知识,二是用专制主义王权代替封建领主割据,用重商主义代替闭关自守和重农抑商。
——摘编自《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中国的反响》
材料二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后埃及的统治者曾说:“我的国家已不在非洲,我们现在是欧洲的一部分。”
在埃及民间曾流传这样一句话:“穆罕默德·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一、二评价穆罕默德·阿里改革。(7分)
解析:本题考查阿里改革的背景与影响。第(1)问应结合当时埃及国内外形势回答。第(2)问依据材料一、二从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两方面概括即可。
答案:(1)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导致埃及民族危机严重;各种政治力量争权夺利,埃及政局动荡,社会混乱;埃及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手工业破产,商业和贸易萎缩,国力衰退。
(2)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建立了近代工业,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对外战争和残暴的统治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课时跟踪检测(七)
积贫积弱的北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
解析:选A 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首先加强中央的军事力量,于是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
2.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  )
A.辽、西夏的威胁
B.土地荒芜、水利荒废
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D.官僚地主隐匿田产逃税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A、B、C、D都是社会危机的问题,但其中最关键的应是经济问题。
3.北宋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局面从反面证明了(  )
A.官越多,工作效率越高
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C.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利小弊大
D.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A、D两项的叙述不符合一般规律;C项错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应是利大于弊,因为它结束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改革造成了冗官现象的重大弊端,从反面得出的教训是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4.北宋在澶渊战胜了辽,订立了“澶渊之盟”,辽宋间“澶渊之盟”使(  )
①双方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关系,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 ②贸易往来频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③技术和文化交流加强,促进双方的进步 ④北宋负担加重,激化了社会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本题涉及对“澶渊之盟”的认识,既要看到该盟约加重了北宋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的一面,又要认识到该盟约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一面。
5.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
200多万缗,收支相抵后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
000多万缗,收支相抵后却亏1
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
A.经济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D.吏治腐败
解析:选D 国家财政收入有明显的增长,故“经济衰退”的说法不合理;“农民起义”是统治危机的结果,不是根本原因;“兵力不足”的说法不合史实;北宋官僚机构庞大,吏治腐败,导致财政入不敷出。所以“吏治腐败”是统治危机的根源。
6.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  )
A.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
B.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局面
C.实行赋役合一,减轻了农民负担
D.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范仲淹推行的庆历新政,其中心措施就是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所以流传此民谣。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刘晏(唐朝人)以一千二百万贯供中原之兵而有余,今以三千六百万贯供川陕一军而不足。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夷狄者,皮肤之患尚可知;盗贼者,心腹之患深自忧。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它反映了北宋中期的什么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6分)
(2)综合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比较材料二、三,你认为哪个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为什么?宋仁宗又是怎样“更张以救之”的?(6分)
解析:最大限度地提炼材料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是回答历史材料解答题的两个重心。三则材料中提供了“冗吏”“内忧”“外患”及政府的财政问题等方面的信息,据此可以判断所出现的问题。至于问题出现的原因、对材料观点的评价和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主要还是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北宋中期政府财政危机十分严重。原因:一是政府不断扩充军队,增设官吏,军费和官俸开支越来越大;二是北宋还要给辽和西夏“岁币”。
(2)范仲淹之言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原因:官僚机构臃肿,百姓贫苦,辽和西夏的威胁,农民起义不断发生。措施:宋仁宗任用范仲淹推行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庆历三年九月,范仲淹等上奏宋仁宗)“国家开文馆,延天下英才……为大用之备。……两府两省子弟亲戚,不以贤不肖,辄自陈乞馆阁职事者,亦得进补。”
材料二 (庆历三年十一月,宋仁宗)诏:“自今见任,前任两府及大两省以上官,不得陈乞子弟,亲戚馆职并读书之类。”
材料三 (庆历五年三月,宋仁宗就补荫选人问题下诏)“其庆历三年十一月条制勿行。”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材料一中范仲淹等所言涉及北宋哪方面弊政?(2分)
(2)据材料二回答,庆历三年的诏令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6分)
(3)据材料三回答,庆历五年的诏令意味着什么?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延天下英才”“陈乞……亦得进补”并结合设问即可得出。第(2)问,实际上考查改革科举制的积极影响。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第(2)问回答,由“勿行”可得出;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是指选拔官吏只看门第,不看才学。
(2)使门第不高的一般地主知识分子,可以凭自己的才学参加到政权中来,是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3)庆历新政终告失败。根本原因:改革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一、宗教改革最先发生在德意志的原因
1.15、16世纪间,德意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德意志经济上的分散影响了政治上的统一。
2.中世纪以来的割据局面依然存在,政治上的分裂便利了天主教会的勒索。德意志是受罗马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素有“教皇的奶牛”的称号。摆脱教会的压榨和束缚,成为德意志发展资本主义必不可少的条件。
3.教廷对德意志的剥削引起了德意志各阶层的仇恨,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民族意识。
4.罗马教廷还时常干预德意志的政治,竭力维持其分裂割据的局面。
二、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
1.宗教改革推动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
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波及原来天主教统治下的欧洲广大地区。尽管这些改革的动机、方式与目的不尽一致,但都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历史的发展。
2.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新教的传播
(1)宗教改革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2)宗教改革以后,出现了路德派、卡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新基督教派别,它们统称为新教。新教在很多地方建立了教会,它不再听命于罗马教廷。德意志、丹麦和挪威等地,瑞士、法国和英国等地有很多新信徒。新教后来还传播到了北美等地。
(3)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各国封建统治者的权力得到加强,《圣经》纷纷被翻译成当地文字,所有这些都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3.宗教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创造了条件
(1)卡尔文教与尼德兰革命:卡尔文鼓励人们鄙视懒惰与保守,鼓励积极开拓进取,勤勉敬业,坚持不懈,获取最后成功。实际上都为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披上了神圣的宗教外衣。卡尔文创建的宗教组织形式也带有民主化的色彩,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提供了借鉴。所以,卡尔文派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的旗帜。
(2)英国的“清教徒”与资产阶级革命:在英国,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不满国教成为专制王权的忠顺工具,要求进一步改革。17世纪40年代,资产阶级终于打着清教的旗帜,掀起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天主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支配地位,主要是因为(  )
A.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
B.“什一税”的大量征收
C.是欧洲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
D.统一了《圣经》版本且有解释权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所列四项都是原因,但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应选C。
2.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反映了(  )
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
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
C.罗马教会在思想上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
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材料论述的是教皇与国王之间的关系,“光是向太阳借来的”,言外之意是王权要依附于教皇的权力,故选B项。
3.14~16世纪西欧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在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是(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欧洲民族国家发展
C.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解析:选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要注意的是思想文化的表现。
4.13世纪30年代,天主教会开始设立宗教裁判所,对持“异端”思想的人进行残酷迫害。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天主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天主教会开始堕落
C.天主教会的神权地位受到冲击
D.天主教会禁锢人性
解析:选C 宗教裁判所针对的主要是“异端分子”“异端嫌疑犯”以及反对封建统治势力的人,它的设立说明天主教会的神权地位受到冲击。
5.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这一主张的意义在于
(  )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解析:选A 材料体现了马丁·路德的“信仰即可得救”的观点,故选A项。
6.卡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体现了(  )
A.卡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卡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C.符合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的主张是在人出生前,上帝就先定了选民或弃民,选民获得的财富是上帝的恩赐,这体现的是“先定论”。
7.英国“清教徒运动”中的“清教徒”们要求(  )
①主张纯洁教会,清除旧教影响 ②提倡勤劳俭朴的生活 ③遵奉严格的道德准则 ④改革国教保留的旧教残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综合归类、组合复合选择的能力。依据教材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8.天主教实行的内部改革的实质是(  )
A.放松对教徒的管理
B.加强天主教会的专制
C.缓和阶级矛盾
D.顺应时代潮流
解析:选B 从天主教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和网罗狂热分子看其实质一目了然。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
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最终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在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
材料二 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级的历史,即从13世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
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天主教会遭到普遍反对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资产阶级早期斗争的形式,并分析其原因。(8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按政治(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阻碍民族统一)、思想(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经济(广占地产、欺诈掠夺、阻碍工商业)三个方面归纳概括。第(2)问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维护欧洲反动的封建统治;阻碍西欧国家实现民族统一;对人民群众的欺诈和无耻掠夺;阻碍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损害世俗王权和贵族的利益。
(2)形式:反对天主教神学的“异端”形式。(或宗教“异端”的形式)原因: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处于垄断地位,实力强大;资本主义经济还很不发达,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当时只有宗教和神学,没有先进理论可以依靠。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5~16世纪
,教会十分关注异端邪说,异教人士及女巫被拘捕和受审。这是一个科学兴起、但同时人们普遍相信魔法和巫术的时代,在这段时期,民众搜捕女巫,有时虽然只有少量证据,仍会判女巫有罪,并对其施以火刑处死。在这一时期,教会也会开庭审讯包括科学家的异见者,其中一次著名的审判,就是哥白尼理论的一位支持者布鲁诺,他在1600年被施以火刑处死。
材料二 一般的更正教(指新教)传统认为,宗教改革是使“基督教信仰回复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
——梁家麟《基督教会史略:改变教会的十人十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5~16世纪被视为“真理”的标准是什么?根据材料说明你的理由。(6分)
(2)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9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宗教改革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标准”可从中世纪占精神统治地位的思想来回答;“理由”可以从反对这些“标准”的结局(受到惩罚并判以死刑)来分析。第(2)问,从新教的教义特点分析,指出其得到人们拥护的原因。
答案:(1)标准:《圣经》或教会的教导被视为“真理”的标准。理由:那些持有与教会观点相反看法的人,会被惩罚甚至判以死刑。
(2)《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每个人都可以阅读《圣经》并做出个人的价值判断与理解,个人可以通过《圣经》与上帝直接联系,不需要教会的中介。这就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思想。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马丁·路德主张基督教贵族“应该发号施令,从此不准任何俸禄再落入罗马手中。并且以后一切委任都不得从罗马领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概括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6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并简要概括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9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以及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应依据材料信息,“从此不准任何俸禄再落入罗马手中”“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表现出摆脱罗马教皇;“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说明“因信称义”。第(2)问主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并从思想、政治、经济三个方面分析概括作用。
答案:(1)教会应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彻底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因信称义。
(2)实质:既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又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作用:打击了欧洲天主教会的权威,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国家的成长;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欧洲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12.中世纪晚期,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等进步的历史潮流。根据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为例,说明宗教改革如何顺应了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发展潮流。(5分)
(2)以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为例,说明宗教改革如何顺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5分)
(3)宗教改革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发展。请从这三者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5分)
解析:第(1)问,“民族主义”主要从民族语言、民族意识的发展等方面分析作答;“人文主义”主要从改革强调个人在信仰中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分析作答。第(2)问,主要从“先定论”所崇尚的奋斗精神、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等方面分析作答。第(3)问,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从思想解放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作答;促进民族主义的发展主要从民族意识的增强、民族国家的产生等角度分析作答;促进人文主义的发展主要从打破思想束缚与思想解放等角度分析作答。
答案:(1)民族主义:改革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发展,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发展。人文主义:改革主张“因信称义”,强调个人的作用,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
(2)“先定论”符合早期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对社会生产的严格限制和规定,有利于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等。
(3)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为早期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规划了蓝图,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主义的发展:增强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促进了民族国家的诞生。促进人文主义的发展:打破了天主教会的思想束缚,进一步促进了西欧的思想解放。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迅速崛起的日本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9世纪80年代后,日本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①政府的扶植 ②政府“示范”企业的影响 ③追求利润
④广阔海外市场的刺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B ④不正确,19世纪80年代,日本没有广阔的海外市场,排除含④的A、C、D三项。
2.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了帝国主义道路,对外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
A.国家保护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
解析:选C 本题旨在考查日本大肆侵略扩张的原因,应从封建性和军事性强烈的角度思考。
3.明治政府继承了幕府末期的富国强兵政策,但随着国力的强大,对其弱邻心怀叵测,“失之于欧美,取之于邻国”的打算日益膨胀,企图充当“东方鹰犬”。这表明,日本的富国强兵政策逐渐变质为(  )
A.天皇专制政策
B.“脱亚入欧”政策
C.对外侵略扩张政策
D.“文明开化”政策
解析:选C 日本明治维新后,实力增强,觊觎弱邻,大肆推行军国主义政策,充当“东方鹰犬”,对中国和朝鲜侵略扩张的野心已昭然若揭,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4.明治维新使日本走向了“脱亚入欧”的道路,在经济方面既吸收了西方文明成果,又保留了日本特色。与同一时期的西方经济相比,日本经济的特色是(  )
A.政府干预经济,大力扶植私人企业
B.采用近代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工商业
C.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
D.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同一时期西方经济实行自由主义政策,而明治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5.“我要对诸位说,你们都拥有相同的一件法宝,那就是自由权。”这是19世纪70年代一位日本思想家提出制定宪法的理念。但1889年颁布的日本宪法根本没有体现这一理念,该宪法仍规定(  )
A.贵族院享有立法权
B.众议院享有立法权
C.天皇享有立法权
D.内阁享有立法权
解析:选C 1889年颁布的日本宪法规定:议会的立法必须经天皇的批准方能生效,这实际上是天皇享有立法权。
6.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产生的作用或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日本逐步收回国家主权
C.为亚洲国家提供了实现民族振兴的经验
D.彻底铲除了日本封建残余势力
解析:选D 日本明治维新具有浓厚的封建性;日本教育改革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军队追求武士道精神,宣布效忠天皇等。故D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通往进步的大道上,却横卧着,一个守旧衰老的政府。应该如何是好呢?保存政府的话,文明是绝对进不来的……如果试图阻止文明的入侵,日本国的独立也不能保证,因为世界文明的喧闹不允许一个东洋孤岛在此独睡……
对此,我们日本的有识之士……依靠帝室的神圣尊严,断然推翻旧政府。
——福泽谕吉
(1)上述材料中“守旧衰老的政府”“帝室”分别指的是什么政府?为什么要推翻“旧政府”?(6分)
(2)明治维新时,“帝室的神圣尊严”是怎样被强化的?简析其影响。(8分)
解析:第(1)问应注意分析材料,围绕武装倒幕去思考。第(2)问实际上是考查明治维新的措施及天皇权力的加强。
答案:(1)政府:德川幕府和明治政府。原因:要保证日本独立,必须接受西方文明;要接受西方文明,必须推翻旧政府。
(2)强化:政治上,在宪法中规定天皇大权独揽;思想上,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强制民众服从天皇。影响:使专制主义统治长期存在,人民缺乏民主权利。(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亦可)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维新以来,崇尚西学,仿效西法,一变其积习,而焕然一新,甚至于改正朔,易服色,几与欧洲诸国无异。盖其意以为非此不足与之抗衡也,然日本自此财用益绌,帑藏益虚,国债积至巨万,外强中槁,难持久远。……其实所学西法,亦徒袭皮毛,未得其精,而已嚣然自足矣。
——王韬(1828—1897)《弢园文录外编》
(1)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日本维新“仿效西法”的主要事实。(5分)
(2)材料认为日本“所学西法,亦徒袭皮毛,未得其精”。你是否赞同,依据史实说明理由。
(7分)
解析:第(1)问,结合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和军事上的内容来答。第(2)问,为开放性题目,不同意从积极的方面来评价明治维新;同意则从明治维新的弊端来评价。
答案:(1)事实:政治上: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思想上:宣传西学,文明开化。社会生活:衣食住行全面欧化。军事上: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军队。
(2)不同意。明治维新全面深刻学习西方的近代文明,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经济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促进了工业化;政治上确立民主制度,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思想上传播西方近代文化,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或者:同意。政治上天皇掌握重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的民主权力有限;思想上推行
愚民政策,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军事上倡导武士道精神,极富侵略意识。课时跟踪检测(五)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错综复杂,产生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  )
A.鲜卑族的落后     
 
B.统治者的腐朽
C.战乱不断
D.汉族的反抗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鲜卑族统一黄河流域后,他们靠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风俗,很难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这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期产生一系列矛盾的根源。故选A。
2.《悲平城》诗云:“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童谣曰:“纥于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诗歌和童谣说明了(  )
①平城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恶劣 ②平城是鲜卑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十分强大 ③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必要性 ④北方常受强敌柔然的骚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 诗歌和童谣都反映了平城环境的恶劣,这也是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之一。
3.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的一次改革,促使孝文帝改革的动力是(  )
A.挽救北魏统治的危机
B.孝文帝谦虚好学,热爱汉文化
C.孝文帝要求实行民族平等、团结
D.排除冯太后影响,加强皇权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摆脱危机、巩固统治是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故A项正确。
4.史书记载,孝文帝“始班俸禄。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增调外帛二匹。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又接受汉族官僚李世安的意见,“始议均田”。孝文帝的这两项措施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吏治清明
B.粮食产量增加
C.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的要求
D.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解析:选D 从材料可知本题共涉及了孝文帝的两项改革措施:俸禄制和均田制,A项仅是俸禄制的作用,B、C两项仅是均田制的作用,故排除。俸禄制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均田制规定农民要负担一定的徭役,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故选D。
5.下表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的一项改革措施,这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
鲜卑姓改为汉姓
鲜卑姓
拓跋
丘穆陵
步六孤
贺赖
独孤
汉姓





A.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
B.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C.改鲜卑人为汉人
D.消灭了鲜卑陋习
解析: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改汉姓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
6.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诣(  )
A.知识丰富        
 
B.诗辞文章写作
C.政治
D.汉族文化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解读材料可知,孝文帝在汉族文化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根据中原和代北的不同特点,拓跋珪规定了相应的租税赋役制度。天兴元年正月,他重申维持旧燕的租赋制度。在平城及其周围设置八部帅,其职责是对分土定居的氏族成员“劝课农桑,量校收入,以为殿最”。同年,拓跋珪从中原地区迁徙大量被征服的人口到京城,“诏给内徙新民耕牛,计口受田”。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在代北地区有了发展,国家按比例对定居从事农业劳动的国人和徙民考课,为北魏政权的存在提供了物质保障。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归纳北魏道武帝改革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指出北魏道武帝改革措施的意义。(6分)
解析:第(1)问,可以从“租税赋役制度”“劝课农桑”“内徙新民耕牛,计口受田”来概括。第(2)问,可从生产关系的变化、民族融合的角度回答。
答案:(1)改革措施:改革租税赋役制度,劝课农桑,给内徙新民耕牛,计口授田。
(2)意义:在代北地区初步确立起封建生产关系;巩固了北魏政权的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室。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魏书·高祖纪下》
材料二 (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富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纪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孝文帝“汉化”的主要措施。(7分)
(2)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直接影响?(7分)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关键词“革衣服”“北俗之语”“葬河南”,归纳主要措施。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雅好《诗》《书》”来归纳;影响结合所学内容来回答。
答案:(1)措施:易服装,改鲜卑服为汉服;官员讲汉话,否则受罚;南迁的鲜卑人死后就地埋葬等。
(2)信息:孝文帝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十分喜好。影响:促进鲜卑族学说汉话,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一、《农民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1.内容
(1)政治上: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2)经济上:土地仍然归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3)组织上:强化村社对农民的管理。
2.评价
(1)进步性:
①广大农民获得人身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农民获得一块份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③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2)局限性:
①不彻底性:农民仍受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②掠夺性:高额赎金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掠夺。
③欺骗性:改革后农民的土地贫瘠且数量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异同
俄国农奴制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不同点
性质
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其性质是资本主义的改革
阿里改革并没有改变生产关系,其性质为封建性的改革
结果
农奴制改革取得了成功
阿里改革最终失败
相同点
背景
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改革前国家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领导者
都是封建统治阶级主持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阻力
都受到来自旧势力的强大阻力
作用
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死刑。”对此材料中的“它”解读全面的是(  )
A.阻碍了社会公民道德的发展
B.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危及了国家安全
D.阻碍了社会进步与发展,需彻底废除
解析:选D 依据材料信息“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死刑”等可知,D项符合题意。
2.俄国自发的农民运动从1826年到1861年改革前共发生了1
000多次农民起义。农民起义的主要目的是(  )
A.自下而上地消灭农奴制
B.为了争取自由和土地
C.为了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解析:选B 改革前农民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与剥削,被牢牢的束缚在地主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因而其起义的目的是争取土地和自由。
3.在十二月党人被沙皇流放时,他们的妻子毅然接受沙皇提出的苛刻条件,跟随丈夫远赴西伯利亚,这些妻子们因此受到歌颂,右图就是相关的作品之一。“十二月党人”被流放主要是因为(  )
A.对俄国的社会现实不满
B.提出向西方学习的要求
C.举行起义要求推翻专制统治
D.同情俄国农奴们的处境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认识能力。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试图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度,结果遭到残酷镇压。此后,他们大多被沙皇政府流放。
4.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司法制度方面的改革措施包括(  )
①废除了原来按等级审理的制度 ②建立了陪审制度 ③实行公开审判 ④农民享受同等的待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实再现能力。俄国改革后,在广大农村地区,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农民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农民不可能享受同等的待遇。因此,④的叙述不正确。
5.俄国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依据是(  )
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
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的掠夺
D.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改革的性质不能仅从领导者或推行者的阶级属性来判定,还应从改革的历史作用或结果来判定。
6.观察右图,俄国1861年改革后,图中所示部分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是(  )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沙皇政府国有制
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解析:选B 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根据图示当时土地分成两部分,大部分由地主保留。图中所示部分的土地是农奴高价赎买的份地,其所有制形式是农民土地所有制。
7.沙皇政府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突出表现为(  )
A.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
B.选举资格有严格的财产限制
C.在村社之上建立乡级行政机构
D.地方掌握实权的行政官僚由沙皇任命
解析:选A 俄国1861年以后的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提到选举资格的内容;C、D两项是加强专制和加强对农民控制的措施,不属于向西方学习政治体制的表现。故选A项。
8.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社会的发展,因为(  )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②农奴得到土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③广大农奴不再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④动摇了俄国的封建生产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D 本题实质上是考查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租种地主的土地,再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因此③错误。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
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材料三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1)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二世在农民与土地问题上所持的基本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态度产生的原因。(6分)
(2)材料二中法令规定农奴获得自由的前提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令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5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1861年俄国改革未能稳定社会秩序的关键所在,对今天有何借鉴?(4分)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三句话对比中总结亚历山大二世的态度,其原因要从“防止俄国暴动”“点燃俄国”等方面分析。第(2)问,从“赎买了土地”“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中概括其前提;从改革前后农民与地主的关系变化中判断结论的正确性。第(3)问,结合三则材料从农奴制改革处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上分析其未能稳定社会秩序的原因和借鉴意义。
答案:(1)态度:解放农奴,但不将土地无偿地给予农民。原因:农奴起义严重威胁到沙皇统治;废除农奴制面临贵族的强大阻力;维护农奴主利益。
(2)前提:赎买土地。分析:不符合实际。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然存在,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
(3)关键:改革者没有满足农民在土地问题上的基本要求。借鉴:在一个农民占多数的国家,解决好农民与土地的问题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弱点暴露无疑,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摘编[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 1861年2月19日颁布的《解放法令》是充分保证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实施的,地主因土地被分配给农民可以得到政府付给的长期国债券,而农民则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给政府。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
——摘编自《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原因。(6分)
(2)有学者指出,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依据材料二指出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并分析这种做法对俄国发展的消极影响。(9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并结合所学概括回答即可。第(2)问,据材料二“49年的赎地费”和“20亿卢布赎金”等方面分析;其影响,结合所学分析得出不利于国内市场扩大及阶级矛盾尖锐。
答案:(1)原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政治上沙皇专制的腐朽统治;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发展。
(2)合理性:1861年改革解放农奴并向农民索取高额赎金,使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本。
影响:农民购买力低下,不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农民暴动不断,阶级矛盾依然尖锐。
11.在俄国的历史进程中,亚历山大二世所主持的农奴制改革对于推动历史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誉为“解放者”、“改革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57年1月3日,沙皇政府成立了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参加委员会的大多为大贵族地主,他们并不热心改革,委员会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为借助舆论的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亚历山大二世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同时下令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1861年沙皇颁布“二一九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材料三 (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以解放农奴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改革,是俄国统治阶级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以后,痛定思痛,励精图治,追赶西方的重大举措,它把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亚历山大一世的改革推进到新的阶段,也是俄国自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过渡的重大步骤。当代人不无理由地称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为“大改革”。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1)怎样理解材料一中“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4分)
(2)据材料二分析亚历山大二世为推进改革进程所采取的对策和措施。(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在史学家的眼中,俄国的农奴制改革被称为“大改革”?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从这场改革中得到的启示。(7分)
解析:第(1)问,从欧洲当时政治和经济角度和俄国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说明。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为借助舆论的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的角度说明对策。
第(3)问,依据材料三中“俄国自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过渡的重大步骤”以及所学从改革的内容以及作用来说明;其启示,结合所学从改革对经济发展、改革实行必要条件以及改革要注意利益均衡的角度说明。
答案:(1)理解: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而俄国政治上仍延续着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存在着农奴制度。
(2)对策:沙皇政府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的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改革法令规定让农民通过交纳赎金的方式获得自由,以安抚大贵族地主的不满情绪。
(3)理由:改革是以废除农奴制为中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军事各方面,实现了俄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全面转型。
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改革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权来推行;在保证改革方向的同时,改革过程中要兼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言之有理即可)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的工业革命虽然一方面为俄国提供了效仿的实例,但另一方面也给更多的传统部门的结构化调整带来巨大的阻力。西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使得它们对于俄国的木材、大麻、油脂(后来逐渐发展到谷物)的需求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生产这些出口货物是不需要新技术的,而且也不必要改变现有的劳动体系。……摆在眼前的这种诱惑令俄国在陈旧的经济体制中故步自封——它要应对传统制度下因为需求的增加而带来的新机会,它要继续保持农奴制和农业的优势,它不会冒险进行根本的内部转变。
——[俄]彼得·斯特恩斯《俄国的工业革命》
(1)据材料,分析导致俄国工业革命缓慢的因素。(4分)
(2)促使19世纪中期俄国“进行根本的内部转变”的直接因素是什么?应如何评价这一“根本的内部转变”?(11分)
解析:第(1)问,从俄国出口的商品中总结其在对西方贸易中所处的地位;从“在陈旧的经济体制中故步自封”中总结其自身落后的体制。第(2)问,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激化了俄国内部矛盾,成为其改革的导火索,结合所学,从正反两方面评述其影响。
答案:(1)因素: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俄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落后的经济体制(农奴制度)的阻碍。
(2)因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评价:一方面,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也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的残余,阻碍了俄国的进一步发展。
欧洲古近代三大改革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梭伦改革前夕,雅典贵族进行了一场辩论,下列说法符合当时社会现状的是(  )
A.辩论背景:平民反抗激烈,贵族统治危机
B.辩论各方:奴隶主贵族、工商业奴隶主、下层平民
C.辩论内容:是否发展海外贸易
D.辩论结果:取消了贵族专权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辩论是在社会矛盾尖锐、贵族统治危机的前提下进行的,故A项正确。
2.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经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往异地……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此诗所涉及的梭伦改革的内容是(  )
A.解负令        
 
B.财产等级制
C.陶片放逐法
D.津贴制度
解析:选A 根据材料信息“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经使他们获得解放”。可以判断是解负令,故A项正确。
3.公元前594年开始的梭伦改革使雅典开辟了一条通向民主的道路,其积极影响不包括(  )
A.发展工商业经济,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B.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基础
C.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根本解决,稳定了社会秩序
D.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起了楷模作用
解析:选C 梭伦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4.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这句话反映了(  )
A.教皇聚敛财富,实力雄厚
B.天主教徒忠实于自己的信仰
C.欧洲教会热衷于建造教堂
D.路德反对教会的腐朽贪婪和对德意志的经济掠夺
解析:选D 《九十五条论纲》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教皇到德国兜售“赎罪券”,而路德反对他对德国的经济搜刮。由题中材料可知路德反对富有的教皇用贫穷信徒的钱去修建圣彼得教堂。
5.马丁·路德和卡尔文等人敢于挑战教皇权威,这些活动对欧洲历史发展的突出影响是(  )
A.确立了新教在欧洲的思想统治地位
B.使天主教在欧洲各国的思想控制彻底瓦解
C.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控制,促进思想解放
解析:选D 马丁·路德和卡尔文等人发动的宗教改革运动主要是在思想领域进行的,促使人们从宗教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6.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敕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自建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这体现了(  )
A.教权高于王权
B.王权与教权平等
C.王权高于教权
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
解析:选A 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不能得到教廷的承认,这符合中世纪欧洲教权高于王权的特点。
7.19世纪晚期,俄国农村中阶级分化加剧,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俄国农村封建残余势力仍很强大
B.俄国农业资本主义成分迅速增长
C.农奴制残余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俄国出现了雇佣劳动力
解析:选B 俄国农村中阶级分化的加剧,主要说明农村一部分农奴主和富农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成为农业资本家;而大部分农民则成为雇佣工人,俄国资本主义农业得到发展。
8.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对俄国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充分暴露了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性 ②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③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 ④俄国统治者从政治昏睡中清醒过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 注意结合战争的目的和影响分析。克里米亚战争是俄国为了扩大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土地,也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转移国内矛盾而发动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战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成为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原因,客观上加快了农奴制改革的步伐。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子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保护民”和“六一汉”,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雅典人四处寻找富有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比其他任何人更能胜任的人,他的名字叫梭伦。……他为雅典人制定出一套以中庸为其基本原则的法律,而中庸正是古希腊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龙《人类的故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梭伦改革前怎样的社会状况?梭伦又是如何改变这种局面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改革的中庸性。(6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即可。第(1)问应注意从梭伦改革前的社会状况、梭伦改革保护平民的措施与影响等方面说明。第(2)问应根据材料二从梭伦改革改善平民经济状况、保护贵族特权两个方面说明梭伦改革的中庸性。
答案:(1)状况:平民因债务奴隶制而处境悲惨。改变:颁布《解负令》。影响:解除了雅典公民中平民最沉重的负担,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限制了土地兼并;巩固了城邦体制,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颁布《解负令》以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提高平民政治地位;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以保护贵族特权。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
材料二 许多修道院与公共妓院无甚差别。
——伊拉斯谟
材料三 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行为,最终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到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宗教改革发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反对天主教会的阶层有哪些?
你对材料四反映的现象有何认识?(6分)
(3)以上材料表明天主教会面临怎样的形势?(3分)
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中“与当时……背道而驰”“与公共妓院无甚差别”的信息概括。第(2)问要求根据材料概括反对天主教会的阶层及迫害异教徒所体现的教会所面临的危机。第(3)问应围绕宗教改革势在必行作答。
答案:(1)原因:天主教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天主教会的腐败;教会贪婪成性,疯狂敛财。
(2)阶层:人民群众、城市市民、资产阶级、世俗君主与贵族。认识:教会的目的是维护自己的权威,巩固自己的地位;
教会采取的手段卑劣野蛮;反对天主教会的斗争已经开始。
(3)天主教会逐渐成为欧洲历史发展的障碍,遭遇各方挑战,迫切需要通过改革适应社会的发展。
11.司法改革是俄国近代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4年11月20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新章程规定,所有人都在同一法院,依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审;同时,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实行无等级审判、原告和被告双方律师进行公开辩论,实行审判的公开性,法官的独立性。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代之以公开的独立于行政的和有陪审员的审判制度。……但农村还保存着按习惯法进行审判的乡法院,乡法院掌握在地主手里,继续对农民实行体刑。
——刘祖熙《改革和革命》
材料二 1864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实施的司法改革被誉为大改革中最为成功的改革。改革创建了以欧洲司法模式为蓝本的新司法体制,司法独立、审判公开、辩诉原则、陪审团审判、律师制度等全新的制度和理念引入俄国。司法改革为俄国法治国家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晚期帝俄经济及社会的转型。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与帝俄晚期
法治国家建设》
材料三 当西方朝社会现代化大步迈进的时候,俄国却反应迟钝,好像处于停滞的状态……只是到国际霸主地位受到沉重打击后,俄国统治者才稍微清醒过来,勉强的开始第二次学习西欧,一只脚跨入现代化的门槛,不过是变了态的、畸形的现代化。
——夏诚《世界现代化史纲》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俄国司法改革的主要特点。结合材料二,概括指出司法改革对俄国的深远影响。(10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俄国“一只脚跨入现代化的门槛,不过是变了态的、畸形的现代化”的理解。(5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省略分层,概括两层的层意即为其特点所在;其影响从材料二最后一句话中概括总结。第(2)问,“一只脚跨入现代化的门槛”说明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是它是由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改革,因此又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导致俄国的现代化“不过是变了态的、畸形的现代化”。注意评价问题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评价。
答案:(1)特点:贯彻英法等国资产阶级司法原则(效仿英法,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坚持司法平等和司法公开;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开);不均衡性和不彻底性。
影响:推动俄国法治近代化,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
(2)理解: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近代化道路),但仍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如回答具体表现也可)
12.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次承上启下的改革,也是世界历史近代化的途径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农奴获得了自由,并有机会成为土地所有者。但是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土地交纳赎金。很多失望的农民认为,统治者是在强迫他们为本来就是他们的土地付钱。……解放农奴几乎没有带来农业产量的增加。
——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文明的传承和交流》
材料二 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种植新的作物,还有更多农民发现离开村社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俄国的农产品产量有了极大提升……在1880年至1914年间的大部分时候,俄国都是最大的农业出口国。
——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
《世界大历史:1799~1900》
(1)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说明农民对改革措施失望的原因。(8分)
(2)据材料二,指出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产生的影响。(5分)
(3)在农奴解放对农民和国家的影响上,历史学家观点不一。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科学评价重大历史改革的方法。(2分)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农奴获得了自由,并有机会成为土地所有者”来概括其内容;从材料一中“但是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土地交纳赎金”、“强迫他们为本来就是他们的土地付钱”等角度回答原因所在。第(2)问,从材料二中省略号前的三句话的内容中逐层概括即可。第(3)问,材料一指出改革的消极面,材料二指出改革的积极面,都体现了论从史出,但不够全面。由此概括提炼出科学评价改革的方法即可。
答案:(1)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原因:农民没有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农民需要额外支付土地赎金。
(2)影响: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扩大了自由劳动力,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农产品产量大幅提升,成为最大粮食出口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3)方法:实事求是;全面辩证地分析。课时跟踪检测(九)
“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4~16世纪,天主教会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表现是(  )
A.天主教会垄断神权  
 
B.天主教会控制王权
C.天主教会拥有大量地产
D.天主教会征收“什一税”
解析:选C 教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天主教会拥有大量地产,用封建剥削方式经营,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14~16世纪天主教会统治受到巨大冲击,冲击天主教会统治的因素有(  )
①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的特权地位,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②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了文艺复兴 ④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①②③④是天主教会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受到冲击的表现。
3.“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净罪恶了。”材料集中体现了(  )
A.天主教会政治势力强大
B.天主教会凭借权力搜刮钱财
C.天主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
D.天主教会征收“什一税”
解析:选B 关键是理解材料内容,该材料是赎罪券价目表,它反映了教会利用赎罪券搜刮钱财。
4.天主教曾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进行了持续近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的实质是(  )
A.反对异教徒
B.争夺圣地
C.掠夺土地、财富
D.扩张天主教势力范围
解析:选D “十字军东征”名义上反对“异教徒”对基督教“圣地”与信徒的蹂躏,实质上是为了扩张天主教的势力范围,是天主教会与封建王权展开的权力之争。
5.下图“卡诺莎之辱”表现的是,中世纪的欧洲,一国之君在冰天雪地里站在教皇的门前乞求宽恕,这反映了(  )
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卡诺莎之辱”。
A.国王需要到教皇门前祈祷
B.欧洲国王的权力受教皇制约
C.教皇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
D.欧洲的王权与教权是统一的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势力不断扩大,利用各种手段迫使英、法、德等国的统治者臣服于教会的权威。题干材料充分反映了王权受教权的制约。
6.恩格斯在《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在中世纪,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基督教形成为一种同它相适应的、具有相应的封建教阶制的宗教。”恩格斯意在说明基督教(  )
A.适应了封建统治集团维护统治的需要
B.是封建王权统治的精神支柱
C.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
D.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解析:选A 依据“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基督教形成为一种同它相适应的……宗教”分析可知,A项正确;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说法片面,排除。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9~11世纪,教皇和皇帝(指封建君主)通常是携手合作。教皇帮助皇帝制服日耳曼的世俗封建主,而皇帝则支持教皇对付公开对抗罗马教皇权威的对手拜占廷。1073年,随着格列高利七世继位为教皇,开始了教皇权力至高无上的时期。格列高利在教皇与皇帝争夺主教任免权——任命日耳曼主教的权力斗争中,赢得了胜利,从而削弱了皇帝的权力和帝国的行政管理。在两个多世纪里,教皇一直被普遍地公认为天主教世界的首脑。对此,13世纪中叶相继即位的法国、英国君主们起了尤为重要的作用,他们是非常虔诚的。教皇权力至高无上的时期,结束于1296年法国腓力四世在向教士征税的问题上战胜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之时。
材料二 法国和英国的君主们所拥有的新力量,多半来源于他们与新兴的商人阶级所结成的非正式联盟。君主保护市民们不受频繁的战争和封建主任意征收的苛捐杂税的侵害,而市民们则向君主提供财政支援作为报答。随着民族君主的力量日渐增强、国家机构逐渐完备,君主们在动员人力物力以及从事海外冒险事业方面,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时教皇是如何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的?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法国和英国封建君主战胜教皇权威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教皇确立至高无上的地位的原因可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为:封建皇帝的支持、封建割据严重、教会本身势力强大等方面,影响从材料中归纳。第(2)问可从资本主义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支持等方面分析;影响是促进了本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1)过程:教皇利用宗教的权威帮助封建君主打败世俗封建主,又在封建君主的支持下确立教皇在教会中的权威;教皇通过整顿教会,拓展势力,与封建王权展开权力之争;由于中世纪时,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使得教皇最终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影响:教皇控制各国主教的任命权,严重削弱了封建王权;教士利用特权不向封建国家缴税,影响了封建国家的发展。
(2)原因: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支持封建君主与封建割据势力、教皇势力进行斗争。影响: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三分之一;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在阶级社会中,宗教一般为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维护其统治的精神工具;另一方面,由于宗教广泛的社会影响,被统治阶级利用宗教进行反对旧的统治秩序的斗争。
材料三
“异端”裁判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探究分析,天主教会在西欧起到什么作用?(4分)
(2)结合材料说明西欧资产阶级初期进行反封建斗争的显著特点及原因。(6分)
(3)结合材料说明“异端”运动与后来欧洲宗教改革的关系。(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材料一逐句概括归纳即可。第(2)问特点是采用宗教“异端”形式,原因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异端”运动与宗教改革的关系要指出“异端”运动表明宗教改革势在必行,“异端”运动是宗教改革的前奏。
答案(1)天主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理论来源,占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三分之一,在各国享有特权,这一切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特点:披着宗教外衣(或采用宗教“异端”的形式)。原因:中世纪的西欧只有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资产阶级在兴起之时,力量比较弱小。
(3)“异端”运动是欧洲宗教改革的前奏。课时跟踪检测(四)
秦国的崛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开始向赐爵制转变,这一转变适应了(  )
A.新兴奴隶主的需要
B.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
C.奴隶主贵族的需要
D.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需要
解析:选B 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政治权力与地位,要求废除旧贵族按宗法等级关系世袭各级官职爵位的制度,促使原来的世卿世禄制开始向赐爵制转变。
2.毛泽东在读《二十四史》时说:“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记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下列措施中哪项最终起到“利国福民”作用(  )
A.连坐法统治人民    
 
B.“燔诗书而明法令”
C.建立县制
D.废井田,开阡陌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利国福民起到了奠基作用。A、B两项明显有误;C项属于政治体制,与福民关系也不大,故选D。
3.《楚策一》载,苏秦说楚威王曰:“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能体现该观点的有(  )
①秦国最初是从“夷狄”中分化出来的 ②公元前771年,秦国成为诸侯国 ③秦国形成尚武精神 ④打败魏国,迫使其求和
A.①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秦国成为“虎狼之国”,威胁六国是在商鞅变法之后,而①②在变法之前,故选B。
4.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公元前343年,周天子派人送礼给秦孝公,各诸侯国也都派人来称贺。发生这一变化是由于(  )
A.秦国最先进行了变法改革
B.秦国的社会风尚为之一新
C.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强国
D.各国害怕秦发动兼并战争
解析:选C 公元前361年,诸侯会盟拒绝秦孝公参加,是因为秦国弱小、落后;公元前343年的变化,说明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走向富强。
5.商鞅变法后,秦国“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其主要原因是(  )
A.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者同赏
B.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C.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D.为田开阡陌封疆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透材料,然后结合商鞅变法中的措施“奖励耕战,轻罪重刑”的影响来选择。
6.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商鞅变法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
A.加强了秦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
B.废除秦国旧制度,使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C.使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D.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A项说法错误,C、D两项不符合“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的要求。本题主要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商鞅变法的作用。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富……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三 董仲舒曰:“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汉书·食货志》
(1)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直接促使材料一中秦民“勇于公战”?(4分)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决裂阡陌”的含义,并谈谈你对“决裂阡陌”这一举措的看法。(8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第(1)问主要从建立军功爵制和废除世卿世禄制等角度回答。第(2)问主要回答废井田,开阡陌的内涵及其积极和消极影响。
答案:(1)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2)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一方面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农业的积极性,是秦国富强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土地的兼并与高度集中。
8.有学者认为商鞅的强国之术堪称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最残酷和严厉的一种,是一次激进的国家主义试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战国的风气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制度原因造成的全社会的“免而耻”。虽然容易在短期内奏效,但国家政令的贯彻执行如果仅能仰仗于予富予贫、予贵予贱以及施用严刑峻法的权力,人民的守法就只能是出于恐惧和贪欲。
——程念祺《商鞅的为人为政和战国风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在法制方面的主要内容。这种法制措施在秦国实行的效果如何?(9分)
(2)据材料二说明商鞅的“强国之术”对秦国民风产生的影响。(5分)
解析:第(1)问,从“连坐”“同赏”“同罚”等关键词中总结其内容,从“山无盗贼”“勇于公战”“乡邑大治”等方面总结其效果。第(2)问,从“免于耻”“严刑峻法”“恐惧和贪欲”等方面总结其影响。
答案:(1)内容:严刑峻法;邻里连坐。
效果: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在六国战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2)影响:功利之风盛行;形成重利轻义的风气;道德观念淡薄;好战嗜杀的血腥世风形成,
容易导致暴政。课时跟踪检测(一)
雅典往何处去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古代希腊的著名城邦。下列关于公元前8~前7世纪雅典社会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公民大会是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B.下层平民的处境十分悲惨
C.元老院是国家最高的审判机关
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日益崛起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公元前8~前7世纪,公民大会名义上是最高权力机关,但没有实际权力,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的职位,还把持了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元老院。B、C、D三项都是对雅典当时社会状况的准确表述,故选A项。
2.公元前7世纪雅典社会面临严重的危机,最尖锐的社会矛盾是(  )
A.国王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B.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C.贵族与奴隶之间的矛盾
D.国王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解析:选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是雅典当时的主要矛盾。
3.公元前7世纪末期,雅典统治者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限制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权力
B.将雅典的民主推向新阶段
C.使日常的审判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D.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
解析:选D 贵族的专横与压榨使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发生了平民参加的武装暴动。统治者为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制定法律来限制贵族任意解释习惯法的行为,故选D项。
4.基伦本认为雅典公民怨声载道,自己又得到神助,一定会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取得成功,而基伦企图建立僭主政治的暴动失败,说明(  )
A.雅典社会的危机已彻底消除
B.雅典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已经消失
C.雅典人不希望彻底改变旧制
D.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反对社会变革
解析:选C 基伦暴动的失败,说明当时的雅典人不希望彻底改变旧制,更不认同僭主政治。
5.公元前4世纪一位雄辩家曾说:“德拉古的法律,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用血写的。”它旨在说明(  )
A.《德拉古法典》是用严刑峻法来维护贵族的利益
B.《德拉古法典》的编订过程充满了血腥与斗争
C.《德拉古法典》在实施中遭到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贵族强烈反对
D.《德拉古法典》没有任何进步意义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德拉古法典》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用严刑峻法来维护贵族的利益,故选A项。
6.“起来,到萨拉米岛去,为了这美丽可爱的岛屿,为了洗雪雅典人身上的奇耻大辱,战斗吧!”诗句中提到的“美丽可爱的岛屿”在公元前7世纪晚期被哪一城邦占领(  )
A.斯巴达
B.麦加拉
C.马其顿王国
D.波斯帝国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公元前7世纪晚期,麦加拉占领了萨拉米岛。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拉古法典》规定:公民权授予所有有财力准备武装、从军打仗的人。
执政官从拥有不少于10明那自有财产的人中选出。其他低级官职从有能力从军的人员中选出。军队高级官职从拥有不少于100明那财产、缔结了合法婚姻、子女超过10岁的人中选出。
最高法庭议事会由贵族组成,监督司法活动和各类官员。
材料二 下图是梭伦改革前夕雅典贵族展开激烈辩论的情景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德拉古法典》基本上是站在哪个阶级的立场上?为什么?(6分)
(2)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公元前7世纪后期,雅典社会整体政治形势和历史发展趋势各是什么?(6分)
解析:本题围绕《德拉古法典》选取材料,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第(1)问应注意分析《德拉古法典》对于抑制贵族专权有一定意义,但法典基本上是站在贵族的立场上。第(2)问应紧扣改革势在必行这一要点作答。
答案:(1)代表贵族阶级的利益。政治权利与财产多少相联系,贵族凭借巨大财产独占一切政治权利。
(2)形势: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趋势:改革势在必行。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
材料二 公元前7世纪,雅典氏族贵族利用自己垄断的政权残酷地剥削、压迫平民。农民的处境日益恶化,他们或将土地抵押给贵族沦为“六一汉”(因为他们为富人耕田,按此比例纳租),或变为债务奴隶,或流亡国外。这种情况使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极度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公元前631年,贵族青年基伦企图利用平民对贵族的不满夺取政权,建立僭主政治,但因未得到平民支持而遭挫败。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编定成文法,对贵族任意解释习惯法的行为有所限制。但该法旨在加强贵族统治,用刑严苛,允许债务奴役,反而使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更趋激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高压力量”在材料二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
(2)两则材料反映了雅典哪种矛盾的尖锐状况?有何具体表现?(5分)
(3)为解决雅典的社会矛盾,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对策?效果如何?(5分)
解析:本题实际是考查公元前7世纪雅典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的表现及影响。回答时应结合教材内容,对两则材料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判断,然后再对问题进行回答。
答案:(1)公元前631年,贵族青年基伦企图利用平民对贵族的不满夺取政权,建立僭主政治。
(2)矛盾: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贵族通过高利贷、债务奴隶、兼并土地等方式剥削平民;贫富差距日益严重;平民处境恶化,有的沦为“六一汉”,或沦为债务奴隶或被卖到海外充当奴隶。
(3)对策: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编定成文法,对贵族任意解释习惯法有所限制。效果:由于该法完全站在贵族的立场上,维护贵族的利益,反而使贵族与平民的斗争更加激烈。专题质量检测(四)
王安石变法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把地方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北宋政府过分集权所带来的影响是(  )
①政府机构重叠,行政效率低下 ②官员冗滥,国家财政开支增大 ③军队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④地方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注意题目关键信息“过分集权”。解答本题要考虑到北宋集权所涉及的行政、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将每个方面的结果相应找出即可。
2.宋太祖“更戍法”,使“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武将专权
B.重用功臣宿将
C.实行兵农合一
D.确立文官制度
解析: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本史实的能力。“更戍法”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武将专权。
3.21世纪提及王安石,我们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多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时世界的任何其他地方提出过。”这段材料说的是(  )
A.农田水利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青苗法
解析:选D 依据材料中“王安石”“金融管制的办法”等有效信息可以判断出应选D项,因为青苗法是指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这体现了“金融管制”。
4.1043年,范仲淹应诏上《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明黜陟、择官长、厚农桑、修武备”等十项改革措施,这封奏折拉开了一次改革的序幕。请问这次改革的中心是(  )
A.整顿吏治
B.整顿军队
C.完善监察制度
D.发展农业
解析:选A 由材料中的“1043年”“范仲淹”等关键信息可以得出,这次改革是宋仁宗时期的庆历新政,其中心是整顿吏治。
5.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
A.抑制土地兼并
B.限制高利贷盘剥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减轻农民负担
解析:选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6.右图所示是宋朝的神臂弓,王安石变法中负责生产和管理这一兵器的是(  )
A.户部
B.盐铁部
C.军器监
D.度支部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为了改变北宋武器生产和管理的混乱状态,政府下令设置军器监,监管制造兵器,提高了武器质量。
7.面对新法,光州司法参军郑侠在献上《流民图》的同时,又上书言:“天旱由王安石所致,若罢安石,天必雨。”司马光也认为废除新法,“雨必沾洽”。这说明新法在实施过程中(  )
A.出现用人不当现象
B.触犯了守旧派的利益
C.群众强烈不满新法的推行
D.新法违背了自然规律
解析:选B 由于新法触犯了守旧派的利益,一些大官僚、大地主对王安石变法持抵制态度,编造各种理由反对新法。
8.梁启超盛赞王安石“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并把王安石的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保甲法等类比为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税收、警察体系。这说明(  )
A.梁启超赞赏王安石的锐意改革及大胆创新
B.梁启超对变法的超前意识做了批评
C.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昙花一现
D.梁启超指出了王安石变法走向失败的原因
解析:选A 从材料看,作者对王安石变法有溢美之词,充满了肯定,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变法的真正兴奋点是富国,而不是富民。王安石的“理财”,实际上主要是在分配领域内损下益上,夺商人、地主、农民之利归国家财政,做到的不过是利益的重新分配而已。
——《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原因和启示》
材料二 王安石主持的变法,成了大宋政界围绕新法是“利民”还是“害民”展开争论而形成的最大的一场政治角力,政见不同的臣僚纷纷发表看法,难以骑墙。原来的中书和台谏班子,多数是变法的反对派,所以,王安石主持中央政局之后,对这些部门进行了大清洗……基本封杀了反对的声音……南宋章如愚在《山堂考索续集》中谴责说:“安石作俑,始于钳天下之口。”
陕西农民向官家借陈米一石,到还的时候是新的好小麦一石八斗七升五合,“所取利近一倍”,翻了个大跟头。“虽兼并之家乘饥馑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重”,弄得连“中户以下大抵乏食”……于是“妇子皇皇,如在汤火之中,号泣呼天,无复生望”……这在整个变法过程中决非个案。
——《百家:王安石变法为何演变成悲剧》
(1)结合材料一及具体内容,举两例说明,变法是如何体现“损下益上”这一特点的?
(7分)
(2)长期以来,史学界认为变法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结合材料一、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8分)
解析:第(1)问,“损下益上”即是夺商人、地主、农民之利归国家财政,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和免役法都是体现这一思想,结合两个法的主要内容回答即可。第(2)问,评价历史事件的成败往往要辩证看待,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成为王安石变法的主要阻力,是其变法失败的原因,但我们也应看到其深层原因,也就是对下层百姓的盘剥使变法失去民心,也是导致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答案:(1)说明: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贷款给农民,既增加了政府收入,又限制了高利贷者收入;免役法,民户以钱代役,富户须多负担免役钱,政府收入增加。(其它言之成理即可)
(2)看法:变法损害了地主、官僚的利益(以富国而非富民为目标),必然遭到广泛的反对,这是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但在变法过程中,王安石拒绝听取不同意见,对反对者进行打击;在变法实施中,普遍存在盘剥百姓的现象,导致变法成为“害民”之举,也是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安石的悲剧是在于他自己并不任情放纵,也不腐败贪污,他也是迫不得已。要把他主张的国家资本计划那么激进、那么极端的制度付诸实施,必得不顾别人的反对。他有一个幻象,而他的所作所为,都以实现这个光辉灿烂的幻象为依归……但是在后世的历史家的沉思默想之中,他永远是个困于雄心而不能自拔的人,他陷入自己野心的牢笼,成为美梦的牺牲品。梦境增张扩大,然后就像泡影般破灭了。
——林语堂《苏东坡传》
(1)王安石的“美梦”是什么?其实现梦想的条件有哪些?
(7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的“梦境”为何“像泡影般破灭了”?(8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他陷入自己野心的牢笼,成为美梦的牺牲品”这句话,再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分析其“美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变法条件。第(2)问,根据材料中“王安石的悲剧是在于他自己并不任情放纵,也不腐败贪污”从其个人性格特点分析,再结合变法失败的原因作答即可。
答案:(1)美梦:富国强兵。
条件:宋神宗的支持;个人勇于变法,一心为公(或:“三不足”精神)。
(2)分析:王安石刚愎自用;用人不当、危害百姓(或:没有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其反对。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设发运使总管东南六路的赋税收入,掌握供需情况。凡籴买、税收、上供物品,都可以“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王安石于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在各地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规定将常平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分之二十的年利率贷给农民、城市手工业者。
王安石于熙宁四年(1071年)规定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工料由当地居民分派。
王安石于熙宁五年(1072年)下令各地清量土地,按土地肥瘠定为五等,以此为依据收税。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王安石,两次任宰相,两次被罢免,历来颇具争议,褒贬不一。宋高宗赵构“王安石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尽变神宗法度,上误神宗皇帝。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此皆非神祖之意。”列宁说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对他的改革高度赞同。1944年,美国华莱士说青苗法对1929年的美国经济危机扭转有参考价值。
——百家讲坛资源网: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并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6分)
(2)请从材料二历史人物对王安石的评价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看法。
综合上述材料给予王安石身份评价,你认为恰当的说法应是哪一种?(9分)
解析:第(1)问,其措施,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即可;其指导思想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之入手分析。第(2)问,对于历史改革的评价必须要回到当时历史背景之下客观公正的去分析,且不可过多苛责前人,阐述时注意要有理有据,史论结合。在北宋积贫积弱的背景之下毅然决然推行社会改革必然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故王安石是中国历史有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答案:(1)措施: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思想:积极开源,增加政府收入。
(2)评价:①赵构的说法错误。理由:宋亡是历代政策导致积贫积弱的结果。王安石变法虽实行了十几年,在富国强兵方面有一定积极作用,与宋亡没有关系,宋高宗的说法罔顾事实,是安于现状不思改革的托辞。
②列宁评价正确。北宋政策不当出现三冗危机,内忧外患,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进行变法。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③华莱士的说法有一定道理。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解决危机的方法之一是需要利用政府的力量干预经济,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危机。王安石变法就是利用政府力量,解决当时北宋面临的危机,对当时美国解决危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身份:王安石是改革家、政治家。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
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煕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煕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8分)
解析:本题围绕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选取材料。要求概括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体现了关注社会热点的命题趋势。第(1)问第一小问可分析出材料一粮食价格过低;第二小问则要从商鞅重农抑商,王安石实行募役法减轻农民负担来解答。第(2)问结合秦、宋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答案:(1)原因:粮食价格过低。商鞅:提高粮食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对工商业征收重税。王安石: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2)商鞅:主张抑制商业的发展。原因:引导人民从事农业,发展小农经济,确立巩固封建制度。王安石:主张采用市易法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原因:增加政府收入,挽救封建统治。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自上而下的改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亚历山大二世说:“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要(  )
A.强化俄国的农奴制  
 
B.发动殖民扩张战争
C.改革农奴制
D.镇压革命行动
解析:选C 材料表明了亚历山大二世被迫进行农奴制改革。
2.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企业数
工人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
600
7
954
1879年
187
42
000
51
937
表格中数字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奴制的优越性
B.农奴制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
C.19世纪70年代,俄国实现了近代化
D.战争促进了俄国工业生产
解析:选B 从表格中提到的时间及数字的变化,可以判定这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工业生产快速发展的状况。
3.有人认为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遭到的压迫和剥削更重了,其主要依据是(  )
A.要继续遭受地主的剥削
B.付出高额赎金
C.对封建地主的义务加重了
D.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农奴制改革前,农奴要遭受农奴主的压迫;农奴制改革后,农奴不仅遭受农奴主的压迫,还要遭受资本家的剥削。
4.1861年改革推动俄国政治民主化的主要表现是(  )
A.近代司法制度的完善
B.地方自治制度的建立
C.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D.立宪君主制度的建立
解析:选B 本题宜用排除法。近代司法制度只是确立,还没有完善;沙皇专制仍然存在,君主立宪制在当时还没有确立,故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5.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1863年,沙皇政府在报告中说:“农民抱怨封建义务过重。”两则材料对比说明(  )
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1861年改革具有革命性和不彻底性
C.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
D.农奴没有获得任何的人身自由
解析:选B 两则材料对比,一方面反映农民的政治、经济处境有了很大变化,说明改革具有革命性;另一方面又保留了农民对地主的封建义务,农民未获得完全的人身自由,说明改革具有不彻底性。
6.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  )
①造成资本的集中 ②扩大了国内市场 ③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④强化了中央集权 ⑤提供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资金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
解析:选C 本题旨在考查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此次改革的历史背景及具体内容,由此理解改革的作用。其中①可排除,④是干扰项,故正确答案是C项。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材料二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和实质。(6分)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获取正确信息加以归纳即可。第(2)问实质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注意影响表述要完整,而实质的分析应通过改革对农奴的剥削来体现。
答案:(1)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的人;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
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
(2)影响: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实质:对农民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历1861年)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珍贵的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媲美。
所有的路口都贴有长官发布的告示,人们聚集在它周围,一个人大声念,其他人静静听。……一个伙计一边念着声明,发现有个地方说,庄园农奴对他们的主人还要承担两年的义务,愤怒地大叫:“让这个文件见鬼去吧!两年?我绝不干!”其他人都默不作声。
——丹尼斯·舍曼等著《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年份
棉花加工(吨)
冶铁(吨)
1861年
30
951
327
610
1891年
171
994
992
210
(1)概括材料一中对“解放宣言”的两种不同态度并分析其原因。(5分)
(2)有人对材料一中“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媲美”的观点提出质疑。请阐述其理由。(4分)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材料一有何关联?(5分)
解析:第(1)问,要抓住两人看到宣言后的不同表情“喜悦”、“愤怒”进行概括;其原因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解放(宣言)”、“承担两年的义务……我绝不干”进行分析。第(2)问,从农奴制改革措施的保守性方面回答。第(3)问,抓住表格中两项工业生产指标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结论;结合1861年改革的内容和评价,分析得出其与材料一的关系。
答案:(1)态度一:喜悦(欢迎)。原因: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
态度二:愤怒(反对)。原因:农奴对原来的主人仍要承担两年的义务。
(2)理由:解放宣言保留了农奴主的某些特权,是对农奴的一场“合法”掠夺,具有极大的落后性。
(3)现象:俄国工业产量不断增长(工业发展)。
关联:俄国1861年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俄国的农奴制开始于15世纪末,在该制度下(  )
A.农奴有人身自由但没有私有财产
B.地主可以役使农奴但不能干涉他们的生活
C.农奴必须依附并完全听命于地主
D.农奴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但没有人身自由
解析:选C 在农奴制度下,农奴被固定在地主的庄园里,他们的一切都由地主控制。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  )
A.十二月党人起义
B.农奴起义不断
C.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D.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解析:选C 注意题干中“生产力发展的角度”。A项是政治领域,B项是阶级关系,D项是对外战争。只有C项体现了落后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
3.农奴制改革前,农奴及工人不断起来斗争说明(  )
①广大人民深受封建制度压迫 ②俄国社会阶级矛盾极端尖锐 ③农奴制面临危机 ④农奴制改革势在必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选A 从农奴、工人所受压迫反映的阶级矛盾及农奴制危机分析。
4.1825年俄国爆发的“十二月党人起义”突出反映了(  )
A.俄国政局动荡不安
B.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矛盾尖锐
C.人们对农奴制和封建专制非常不满
D.俄国与西欧国家关系紧张
解析:选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现史实和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明确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是一些感受到西欧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青年军官对俄国农奴制和封建专制非常不满而发动的,试图推翻沙皇专制的武装起义。
5.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时指出:“……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
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敝
D.吏治腐败
解析:选B 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解题关键是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克里米亚战争”及“丢了丑”,实际上是指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失败的根源在于农奴制的存在,所以“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农奴制的腐朽落后。
6.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表明(  )
A.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民
B.沙皇面对统治危机不得不进行改革
C.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D.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解析:选B 从题干材料来看,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不得不进行改革,这只是在客观上顺应了历史潮流。
二、非选择题(第7题13分,第8题13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论文《战争问题》中指出:“沙皇这样大的一个帝国只有一个港口作为出海口,而且这个港口又是位于半年不能通航、半年容易遭到英国人进攻的海上,这种情况使沙皇感到不满和恼火,因此,他极力想实现他的先人的计划——开辟一条通向地中海的出路。”
材料二 在克里米亚战争开始前,俄国的西欧派曾作出这样的预言: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有用的一课。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3分)
(2)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果证实了西欧派的预言,西欧派为什么能够作出这一准确的预言?(5分)
(3)从军事角度看,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5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第(1)问注意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开辟一条通向地中海的出路”并结合战争发生时俄国国内矛盾的状况分析。第(2)问要从西欧派对俄国与西欧差距的认识方面说明。第(3)问要从武器的落后、运输工具的落后、军需品的不足等方面着手,分析政治和经济体制的落后是战争失败的根源。
答案:(1)俄国为了扩大在地中海的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土地;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转移国内矛盾。
(2)西欧派作出这样的预言,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俄国未能跟上欧洲前进的步伐。
(3)原因:武器匮乏陈旧,交通运输落后,指挥系统腐败无能,后勤供应不足,俄军战斗力差,非战斗性减员严重。战争的失败实质上是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失败。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0年以后,英国同俄国的冲突大概是不可避免的了。全欧洲各个国家革命失败后,俄国在欧洲大陆上几乎没有劲敌了。而这次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俄国干涉的结果……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后备阵地和后备军。
——《人民的英国史》
材料二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关于“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为了加快和约条款的签订,并防止(甚至在将来)从朕方面产生任何贪功和侵略的思想,朕同意规定一些特别的预防办法,以免朕的军舰和土耳其的军舰在黑海中发生冲突,同意在比萨拉比亚南部,邻近多瑙河的地方划定新的国界线。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请回答:
(1)《人民的英国史》的作者认为1850年以后英俄冲突不可避免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赞同?为什么?(8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果怎样?对俄国将产生哪些影响?(5分)
解析:本题以克里米亚战争为主题切入,考查学生描述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问注意审题“作者认为……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赞同?”,回答时注意原因从英俄双方分析。第(2)问注意结合材料概括。
答案:(1)原因:英国是欧洲民主与进步势力的代表,而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代表。不赞同,冲突的主要原因是英俄在欧洲特别是在土耳其的扩张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2)俄国失败。影响: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大大动摇了其在欧洲的霸权地位。加剧了俄国农奴制危机,成为农奴制改革的外因。专题质量检测(二)
商鞅变法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其根本性的变化是(  )
A.社会经济的变化    
 
B.统治方式的变化
C.社会性质的变化
D.思想文化的变化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交替之际,A、B、D三项只是社会性质变化的具体表现,C项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变化。
2.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其主张得到秦孝公的支持,秦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的主要出发点是(  )
A.增强秦国国力
B.商鞅的主张符合法家思想
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大势所迫
D.借变法打击贵族势力,巩固统治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秦孝公面对诸侯争霸的局面,任用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富国强兵以便在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
3.在商鞅变法中,堪称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官僚制度开端的是(  )
A.废除井田制
B.建立户籍制
C.推行县制
D.统一度量衡
解析:选C 封建官僚制度主要是指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官吏垂直管理的制度,始于商鞅变法中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的规定,故选C。
4.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种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制度
解析:选D 因为秦实行“什伍连坐”,所以人际关系比较淡薄,怕被连累;因为实行“告奸制度”,也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好生分”。
5.商鞅变法时制作“商鞅铜方升”标准器,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又加刻诏书发到地方,其主要影响是(  )
A.促进了秦朝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加强集权,巩固统一
C.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D.促进秦国的强大
解析:选B 本题的四个选项都可以作为“商鞅铜方升”制作并加刻诏书送到地方的影响。但“商鞅铜方升”是秦统一度量衡的主要措施,最主要的影响还是有利于加强集权,巩固统一。
6.“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  )
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以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
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解析:选C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结合题干材料信息可知主要反映的是户数的增加,这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收入。
7.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秦国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机构
B.秦国的滥用苛政导致了自身的落后
C.东方六国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
D.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解析:选A 通过商鞅变法,秦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对地方进行严格的管理,故出现题干中所描述现象。
8.梭伦改革后期,梭伦出走。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尽管如此,我们在评价这两次改革时,都认为他们的改革是成功的。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者都顺应历史潮流
B.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C.个人的处境不是衡量改革成败的主要依据
D.两者都推动了奴隶制的进步
解析:选D 从材料可知,衡量改革成败的标准不是个人处境,而是看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看是否促进社会发展,所以A、B、C三项都是正确的。虽然两者总体都是推动历史进步,但由于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具体影响不同,梭伦改革处于奴隶制上升时期,商鞅变法处于奴隶制衰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D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1)依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该措施实施的目的。(6分)
(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你认为该怎样评价历史上的改革?(9分)
解析:第(1)问,材料一共三句话,反映了三个方面的措施,逐层概括即可;其目的从争霸的需要方面分析。第
(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中“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得出以商鞅个人的品行及司马迁对商鞅的态度为标准;第二小问,应立足改革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等角度分析,而不应以个人的好恶为标准。
答案:(1)措施: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目的: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限制旧贵族的特权,打击旧贵族;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扩大统治基础。(回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2)标准:把人的品行和个人的好恶作为评价标准。
评价:把改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为标准;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为标准。(回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春秋到战国,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动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商鞅带着李悝的《法经》到秦国见秦孝公,建议孝公顺应当时形势,变法图强。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一些守旧派竭力反对改革。他们说“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顽固地主张“法古”和“循礼”。商鞅根据历史事实加以驳斥,指出三代以来礼、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见历史是进化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才能使国家富强,成就霸主大业。秦孝公对商鞅的意见很欣赏,任命他为左庶长,开始推行变法。
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鞅连续出兵魏,夺取大片土地。
——摘编自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二册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社会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的社会效果。(9分。不得照抄材料)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的前三句话中逐层概括其变法的背景。第(2)问,材料第二段话从三方面论述了其改革的影响,从中总结归纳即可。
答案:(1)背景:社会大变动;变法顺应历史潮流;守旧派竭力反对改革。
(2)效果:人民高兴;军人勇于战斗;社会安定;秦国逐渐强大。(正确回答三方面的意思即可)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故曰: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
——《商君书》
材料二 商鞅是历史上提出和实践“法无等级”的第一人。商鞅提出“法无等级,法不阿贵,不剐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他为了让民众都懂法、信法,出奇招,“南门徙木”,重金买“信”。
——摘编自《鲁力谈商鞅变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商鞅的强国理念及实践效果。(6分)
(2)据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成效显著的原因。(9分)
解析:第(1)问,回答时注意结合所学及材料“……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以刑去刑,国治……故曰: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归纳其“理念”;结合所学商鞅变法的作用回答“效果”。第(2)问,回答时要紧扣材料,从“法无等级”“一断于法”“重金买‘信’”等方面概括。
答案:(1)农战兴国;轻罪重罚(严刑峻法)。秦国国力增强,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取信于民;法无等级(法不阿贵)。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 我已将适当的权力给予民众,绝不会故意剥削或纵情泛滥,就是那些富有和高贵的人士,提出的忠告在于知耻和守分,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
——梭伦
材料三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指出商鞅变法中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6分)
(2)材料二体现了梭伦怎样的改革理念?结合梭伦改革内容,举一例说明。指出梭伦的这一改革理念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7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一中“不农……争权不能自持也……力不足也……”“避农……则粟……少,而兵……弱也……”这两处关键信息归纳出答案;第二小问,应当在第一小问的基础上,结合材料一中“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归纳。
第(2)问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二中“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进行概括;第二小问,应该结合教材所学从“两派”的任一角度选取史实论证;第三小问,重点在于时间限定“当时”,可以结合教材从改革前的矛盾是否解决或缓解、改革的深层目的是否实现等角度思考回答。第(3)问,结合材料三中“财富日益增加”这一关键信息,联系教材所学,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综合归纳即可。
答案:(1)危害: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思想:重农抑商。
(2)理念:中庸(或折中、不偏不倚)。
举例:财产等级制等。
影响:缓解社会矛盾,减少变法阻力,推动改革成功。
(3)理解:促进雅典经济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明治维新的举措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产之多寡……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可知日本政府决定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2.1868年,明治政府公布了著名的《五条誓文》,其中说道:“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务使各遂其志;破旧有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道。”为达到这一目的,日本政府(  )
①废除幕藩体制,建立中央集权 ②废除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 ③废除专制制度,建立民主政治 ④废除等级制度,实现民主平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 明治政府成立之初,为改造日本的封建旧体制,在政治上推出了两大举措,即废除幕藩体制,建立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现“四民平等”。但这一时期日本在废除幕藩体制的同时,却建立了天皇专制制度,而且“四民平等”也只是外在形式上的平等,并未实现真正的民主平等,因而③④与史实不符。
3.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猎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
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日本人姓氏的起源在幕府时期,除了武士等少数人外,普通百姓,特别是农民,不允许有自己的姓。明治政府废除身份制,普通百姓才开始有姓。
4.1872年日本政府发布告谕:“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这最能说明(  )
A.日本实行征兵制
B.日本以武士道精神来教育熏染军队
C.日本实行募兵制
D.日本积极准备对外扩张
解析:选A 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阅读分析材料,抓住关键词“有国则有兵备”和“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即可作出判断。
5.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模范工厂”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解析:选D 解题关键在于读懂材料,本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政策,国营企业转让私人,发挥企业的自主独立的积极性。A项是土地政策;B项属于金融方面的举措;C项是明治政府初期的政策,不符合题意。
6.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做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生活文化的影响,考查学生比较辨析能力。分析时要理解西化而不同化,是日本明治维新政策的主要特征。再从材料阐明的明治维新时期西方文化与日本文化同时存在的表述,综合辨析可得出C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第7题16分,第8题10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内务省1881年《劝农局处务条例》
材料二 明治政府出售国营企业价格极其低廉,有时近乎无偿赠与。政府投资兵库造船所81万元,财产估价32万元,出售价格18万元;政府投资釜石铁矿237万元,财产估价73万元,出售价格仅1万多元。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明治政府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行什么政策?简要说明这一政策的实行过程大体分为哪两个阶段?(10分)
(2)材料三中的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文明开化的哪两方面的内容?(6分)
解析:本题围绕“殖产兴业”“文明开化”选取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第(1)问要注意紧扣“殖产兴业”作答,日本“殖产兴业”一是政府扶植的保护,二是大资本家控制大部分近代工业;结合材料一可看出日本政府重在示范,材料二可看出日本政府的保护和扶植。第(2)问要注意分析兴办小学和鹿鸣馆反映的文明开化的内容。
答案:(1)政策:推行“殖产兴业”政策。阶段:分为示范和扶植两个阶段。首先从西方国家大力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了一些规模大、技术先进的“模范工厂”,以供私人企业效仿;后来,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将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
(2)日本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的建设人才。在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大力推行西方生活方式。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或由于不得其道,误其方向,认为学问系士人以上之事,至于农工商以及妇女则置之度外”“或骛于词章记诵之末节,陷于空理虚谈之歧途,其论虽似高明,但能身体力行者甚少。”
——《析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 1872年9月,文部省在《学制序文》中说:“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业,以遂其生者……非学不可。故有学校之设立……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日本的教育存在哪些弊端?(4分)
(2)材料二《学制序文》体现了日本怎样的教育主张?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影响?(6分)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至于农工商以及妇女则置之度外”和“或骛于词章记诵之末节,陷于空理虚谈之歧途”两句话概括。第(2)问,据材料二中的引言的内容概括其教育主张,从明治维新对近代化影响的角度概括其影响。
答案:(1)弊端:教育没有普及;内容脱离实际。
(2)主张:学校教育应服务于人的修身立世、发展产业;国民皆学。
影响:推动了日本的近代化。专题质量检测(一)
梭伦改革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描述:“当梭伦完成上面所述的宪法时,平民时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他既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游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梭伦十年不回的主要原因是他(  )
A.认为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想漫游外国考察政治
C.对雅典社会已彻底失望
D.无法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解析:选D 材料反映了平民对梭伦完成的宪法的不满,梭伦改革主要是打击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相对扩大平民的政治权利,但是受立场和时代所限,不能完全达到双方的满意,矛盾依然存在,故D项正确。
2.梭伦曾在诗句中写道:“他们的幻想狂妄而终于落空;于是对我激起怒火,瞪着眼睛看我,视我如仇。”这表明梭伦改革的问题在于(  )
A.梭伦对于改革目的没有明确概念
B.梭伦在改革中偏袒贵族
C.梭伦在改革中的“中立”思想导致贵族和平民的不满
D.梭伦在改革中偏袒平民
解析:选C 材料反映出大家对梭伦改革内容的不满,原因在于梭伦改革只是表面上兼顾了各方的利益,但没有满足他们的根本需求,没有消除贵族与平民间的根本矛盾。
3.在一堂关于“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原因”的课堂讨论中,四位同学的发言中最接近体制因素的表述是(  )
A.雅典的“五百人会议”扩大了雅典的民主基础
B.雅典港湾众多,工商业发达
C.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D.雅典注重对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
解析:选C 题干中的“体制因素”是关键词,符合这一限制条件的只有C项。
4.王觉非等译著《西方文明史》称:“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  )
①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②公民大会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 ③组成“四百人会议” ④所有公民都可通过抽签选举成为陪审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C 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是“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不属于“民主原则”,故①错误;公民大会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组成“四百人会议”,所有公民都可通过抽签选举成为陪审员,都属于梭伦改革引进的民主原则,故②③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5.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梭伦。他一面颁布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提高平民政治地位;一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保护贵族政治特权。由此可见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
A.提高平民地位
B.调和社会矛盾
C.保护贵族权益
D.未改善奴隶的生存状况
解析:选B 从其改革内容一方面提高平民政治地位,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可知其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中庸,以调节社会矛盾为主。
6.梭伦改革使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措施有(  )
①《解负令》的颁布 ②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 ③四百人会议的创立 ④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的恢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①是针对债务奴隶阶层,排除带①的选项,故选B项。
7.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
A.捍卫平民的权利
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从材料“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有财有势的人……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可以看出梭伦强调要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体现了其“中庸”的思想特点,故选B项。
8.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性表现在(  )
①下层公民没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②以财产资格确定公民的不同政治权利 ③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的能力。依据教材可知,①②③皆是其局限性的表现,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94年的一个清晨,梭伦在众人的注视和期待下大步登上讲坛,他径直走到一个大木框前,将木框中的木板翻转过来,刻在木板上的新法律条文呈现在人们面前——“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所有债务全部废除”。这就是“解负令”。
材料二 梭伦完成改革后,毅然辞官远游,坚决拒绝当僭主,并赋诗道:
如果我保全我的故国,
不在僭主政治和无情的暴力中插手,
玷辱我的佳名,我就是无愧的;
我这样做,只会使我的声名,
凌驾一切其他的人们。
(1)材料一中的“新法律”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该新法律条文有何积极作用?(5分)
(2)依据材料二,你认为梭伦身上具有哪些令人钦佩的优秀品质?(4分)
(3)梭伦出走后,雅典确立了僭主政治,你如何评价这一现象?(6分)
解析:第(1)问,实际上是考查梭伦改革的背景和“解负令”的意义,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2)问,从梭伦拒绝建立僭主政治可知其优秀品质。第(3)问,一定要结合僭主政治确立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作用进行分析说明,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背景: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积极作用:它取消了债务奴隶制,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经济上的独立,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2)不迷恋个人权力,廉洁自律。(言之成理即可)
(3)僭主政治是在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工商业奴隶主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消除纷争的背景下建立的。它虽然建立了个人独裁,与民主政治背道而驰,但是它并未废除梭伦改革的成果,而是采取了进一步打击贵族势力、提高平民经济地位的措施,从而为雅典进一步走向民主政治创造了条件。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在诗中这样写道:“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
材料二 我们这个政体叫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并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无论何人,只要为祖国效力,都可以不受阻碍地从默默无闻到步步高升。
——伯里克利《论雅典之所以伟大》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怎样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有何积极意义?(8分)
(2)材料二中“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在梭伦时代真正实现了吗?为什么?(7分)
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关键词“奴隶”“自由”,由此推断梭伦改革的措施。回答第(2)问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措施的局限性。
答案:(1)措施:梭伦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意义:使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
(2)没有。原因:梭伦改革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就越多。
11.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材料二 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
材料三 (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3分)
(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6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6分)
解析:第(1)问,回答梭伦改革的内容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由财产等级制度可知新贵是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第二小问,从梭伦改革给予公民参政权的具体措施上归纳。第(3)问,实质是对梭伦改革的积极、局限性的考查,辩证地分析即可。
答案:(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力;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
(2)阶层: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缓释途径: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
(3)理由: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是群众力量的主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的确,一切所谓政治革命,从头一个起到末一个止,都是为了保护一种财产而实行的,都是通过没收(或者也叫做盗窃)另一种财产而进行的。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三 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他不能再待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待在家里”。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房龙《人类的故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维护了“人民”的哪些权利?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一突出特点?(5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哪些措施具有“政治革命”的性质。分析梭伦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4分)
(3)据材料三,指出梭伦改革的主要影响。(6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梭伦改革的分析理解能力,认真理解材料结合当时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及梭伦改革的特点即可解答。第(1)问从材料中可直接归纳。第(2)问即是梭伦改革政治方面的内容。第(3)问从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轻易解答。
答案:(1)权利:人身自由,财产安全,法律维权。特点:人民主权,直接民主。
(2)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建立财产等级制度。原因:平民与贵族矛盾激化。
(3)激发并保障了公民参政积极性;增强了公民意识;维护了城邦安全与繁荣。课时跟踪检测(十九)
百日维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维新变法发展经济的政策,在某些地区得到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这说明(  )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解析: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史料分析可知:B、C、D三项没有准确反映教材知识和题干材料之意,符合题意的是A项。
2.戊戌政变后,百日维新措施中唯一被保留下来的是(  )
A.鼓励官民上书言事 
 
B.京师大学堂
C.改革科举制
D.精简机构,裁汰冗员
解析:选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京师大学堂是唯一被保留下来的新政成果。
3.新政开始不久,慈禧太后逼迫光绪帝免去支持变法的“帝党”首领的一切职务,驱逐回籍。“帝党”首领是(  )
A.张之洞
B.谭嗣同
C.翁同龢
D.袁世凯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新政开始不久,慈禧太后便解除了翁同龢的军机大臣职务,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
4.我们之所以称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主要是因为戊戌变法(  )
A.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
B.主张爱国救亡,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C.提倡新学,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颁布了《定国是诏》,实行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改革
解析:选C 思想解放应从引进或宣传新思想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方面去思考,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5.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的措施是(  )
A.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
B.准许臣民上书言事
C.派人赴日本留学等
D.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
解析:选A A项措施使一部分旧官僚失去了“铁饭碗”,因而直接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
6.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但它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戊戌变法运动是(  )
①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②一场爱国救亡运动
③一场贯穿着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 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理解和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其中③虽然在教材中没有明确列出,但以慈禧为代表的守旧势力和以光绪帝为首的帝党之间的斗争贯穿变法的始终。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泰西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官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自台事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 大借洋教,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4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持怎样的态度?(4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派在变法运动中所体现的根本缺陷。(6分)
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局限性。第(1)问应注意概括材料一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的政治主张。第(2)问应结合材料分析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的态度。第(3)问应从维新派对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农民阶级的态度中概括其根本缺陷。
答案:(1)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2)利用变法抵制农民起义;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3)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不敢发动农民阶级,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百日维新”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谕旨约180条。光绪帝谕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将现在各局所中冗员一律裁撤净尽……限一月办竣”。由于裁撤面较宽,在裁撤中又采取了一些强行封查的办法,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难以度日。
光绪帝下令裁撤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这些人多达100万,被突然中止生计后没能妥善安置,以致他们对新政怨声载道。
9月5日,康有为连上两折,提出剪发辫,改穿西装,改元迁都,许多人认为这是改朝换代之举,难以接受。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代历史资料汇编》
(1)根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的除旧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4分)
(2)根据材料,指出戊戌变法有何失误之处?说明了什么?(4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变法措施实施的历史意义。(4分)
解析:第(1)问,仔细阅读材料,即可提炼出相关措施,其积极作用联系教材知识即可回答。第(2)问,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会发现存在“操之过急”“措施失当”等问题;这说明资产阶级力量还弱小,政治上还不成熟。第(3)问,联系教材中戊戌变法运动的意义即可回答。
答案:(1)精简机构、裁汰冗员;裁撤绿营;剪辫易服。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动摇了封建统治。
(2)改革操之过急,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未能稳步进行。说明了维新派在政治上还不够成熟。
(3)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也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一、雅典贵族政治、僭主政治和民主政治
含义
评价
贵族政治
是指少数贵族集体的统治,普通民众没有权力参与政府的运作
贵族利用特权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和财产,剥夺平民的人身自由,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但贵族政治废除了个人独裁,建立了集体统治的原则,不同于君主制
僭主政治
是指用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
僭主统治期间,为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地位,实行鼓励发展工商业、打击贵族势力的措施,为民主政治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民主政治
主要指政权掌握在公民手中,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每个公民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
成就了古希腊精神文化领域的辉煌,奠定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但民主的范围仅限于城邦的男性公民,轮番而治难以确保官员素质,导致权力滥用
趋势
由贵族政治到僭主政治再到民主政治,这是雅典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雅典工商业的发展与梭伦改革、民主政治的关系
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梭伦改革、民主政治的建立,反过来,梭伦改革、民主政治的建立又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1)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工商业的发展又形成了雅典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推动了梭伦改革的进程。
(2)梭伦改革制定了有利于工商业经济发展的措施。而债务奴隶制的废除促使雅典走上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推动了工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梭伦改革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而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三、梭伦改革的特点、意义及局限性
1.特点
(1)从目的上看:其主要目的是消除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2)从措施上看:很多都带有“折中”色彩。
(3)从立场上看:对贵族和平民采取了“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但自身却站在工商业奴隶主的立场上。
(4)从结果上看: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又带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5)从原则上看:体现了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法律至上的原则。
2.历史意义
(1)改变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方向,使雅典逐渐走上了以剥削异族奴隶为主的雅典型奴隶制的发展道路。
(2)确定了雅典经济的发展方向,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使雅典走上了农工商并重的经济发展道路。
(3)调整了自由民内部的关系,恢复并稳定了独立的小农经济,提高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政治地位,奠定了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
(4)增强了雅典城邦的实力,确保了对外战争的胜利。
3.历史局限性
(1)以财产资格确定公民不同的政治权利,使下层公民没有享受到充分的参政议政的
权利。
(2)贵族仍然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氏族制度残余仍得以存续。
(3)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4)中庸原则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描述:“当梭伦完成上面所述的宪法时,平民时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他既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游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梭伦十年不回的主要原因是他(  )
A.认为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想漫游外国考察政治
C.对雅典社会已彻底失望
D.无法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解析:选D 材料反映了平民对梭伦完成的宪法的不满,梭伦改革主要是打击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相对扩大平民的政治权利,但是受立场和时代所限,不能完全达到双方的满意,矛盾依然存在,故D项正确。
2.梭伦曾在诗句中写道:“他们的幻想狂妄而终于落空;于是对我激起怒火,瞪着眼睛看我,视我如仇。”这表明梭伦改革的问题在于(  )
A.梭伦对于改革目的没有明确概念
B.梭伦在改革中偏袒贵族
C.梭伦在改革中的“中立”思想导致贵族和平民的不满
D.梭伦在改革中偏袒平民
解析:选C 材料反映出大家对梭伦改革内容的不满,原因在于梭伦改革只是表面上兼顾了各方的利益,但没有满足他们的根本需求,没有消除贵族与平民间的根本矛盾。
3.在一堂关于“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原因”的课堂讨论中,四位同学的发言中最接近体制因素的表述是(  )
A.雅典的“五百人会议”扩大了雅典的民主基础
B.雅典港湾众多,工商业发达
C.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D.雅典注重对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
解析:选C 题干中的“体制因素”是关键词,符合这一限制条件的只有C项。
4.王觉非等译著《西方文明史》称:“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  )
①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②公民大会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 ③组成“四百人会议” ④所有公民都可通过抽签选举成为陪审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C 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是“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不属于“民主原则”,故①错误;公民大会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组成“四百人会议”,所有公民都可通过抽签选举成为陪审员,都属于梭伦改革引进的民主原则,故②③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5.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梭伦。他一面颁布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提高平民政治地位;一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保护贵族政治特权。由此可见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
A.提高平民地位
B.调和社会矛盾
C.保护贵族权益
D.未改善奴隶的生存状况
解析:选B 从其改革内容一方面提高平民政治地位,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可知其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中庸,以调节社会矛盾为主。
6.梭伦改革使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措施有(  )
①《解负令》的颁布 ②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 ③四百人会议的创立 ④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的恢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①是针对债务奴隶阶层,排除带①的选项,故选B项。
7.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
A.捍卫平民的权利
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从材料“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有财有势的人……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可以看出梭伦强调要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体现了其“中庸”的思想特点,故选B项。
8.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性表现在(  )
①下层公民没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②以财产资格确定公民的不同政治权利 ③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的能力。依据教材可知,①②③皆是其局限性的表现,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94年的一个清晨,梭伦在众人的注视和期待下大步登上讲坛,他径直走到一个大木框前,将木框中的木板翻转过来,刻在木板上的新法律条文呈现在人们面前——“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所有债务全部废除”。这就是“解负令”。
材料二 梭伦完成改革后,毅然辞官远游,坚决拒绝当僭主,并赋诗道:
如果我保全我的故国,
不在僭主政治和无情的暴力中插手,
玷辱我的佳名,我就是无愧的;
我这样做,只会使我的声名,
凌驾一切其他的人们。
(1)材料一中的“新法律”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该新法律条文有何积极作用?(5分)
(2)依据材料二,你认为梭伦身上具有哪些令人钦佩的优秀品质?(4分)
(3)梭伦出走后,雅典确立了僭主政治,你如何评价这一现象?(6分)
解析:第(1)问,实际上是考查梭伦改革的背景和“解负令”的意义,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2)问,从梭伦拒绝建立僭主政治可知其优秀品质。第(3)问,一定要结合僭主政治确立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作用进行分析说明,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背景: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积极作用:它取消了债务奴隶制,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经济上的独立,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2)不迷恋个人权力,廉洁自律。(言之成理即可)
(3)僭主政治是在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工商业奴隶主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消除纷争的背景下建立的。它虽然建立了个人独裁,与民主政治背道而驰,但是它并未废除梭伦改革的成果,而是采取了进一步打击贵族势力、提高平民经济地位的措施,从而为雅典进一步走向民主政治创造了条件。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在诗中这样写道:“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
材料二 我们这个政体叫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并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无论何人,只要为祖国效力,都可以不受阻碍地从默默无闻到步步高升。
——伯里克利《论雅典之所以伟大》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怎样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有何积极意义?(8分)
(2)材料二中“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在梭伦时代真正实现了吗?为什么?(7分)
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关键词“奴隶”“自由”,由此推断梭伦改革的措施。回答第(2)问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措施的局限性。
答案:(1)措施:梭伦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意义:使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
(2)没有。原因:梭伦改革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就越多。
11.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材料二 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
材料三 (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3分)
(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6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6分)
解析:第(1)问,回答梭伦改革的内容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由财产等级制度可知新贵是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第二小问,从梭伦改革给予公民参政权的具体措施上归纳。第(3)问,实质是对梭伦改革的积极、局限性的考查,辩证地分析即可。
答案:(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力;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
(2)阶层: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缓释途径: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
(3)理由: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是群众力量的主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的确,一切所谓政治革命,从头一个起到末一个止,都是为了保护一种财产而实行的,都是通过没收(或者也叫做盗窃)另一种财产而进行的。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三 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他不能再待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待在家里”。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房龙《人类的故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维护了“人民”的哪些权利?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一突出特点?(5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哪些措施具有“政治革命”的性质。分析梭伦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4分)
(3)据材料三,指出梭伦改革的主要影响。(6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梭伦改革的分析理解能力,认真理解材料结合当时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及梭伦改革的特点即可解答。第(1)问从材料中可直接归纳。第(2)问即是梭伦改革政治方面的内容。第(3)问从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轻易解答。
答案:(1)权利:人身自由,财产安全,法律维权。特点:人民主权,直接民主。
(2)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建立财产等级制度。原因:平民与贵族矛盾激化。
(3)激发并保障了公民参政积极性;增强了公民意识;维护了城邦安全与繁荣。一、倒幕运动和尊王攘夷运动的异同
   项目 内容  
倒幕运动
尊王攘夷运动
不同点
斗争力度
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幕府统治
借尊王之名,行倒幕之实
结果
最终推翻了封建幕府统治,取得胜利
在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
相同点
背景
民族危机加剧;幕府腐朽的专制统治
领导者
中下级武士
性质
带有浓厚的尊王思想
斗争对象
外国侵略者和封建幕府
二、明治维新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措施
内容
影响
政治——废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
“废藩置县”,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
建立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社会新体制,推进了日本近代化的进程,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宣布“四民平等”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推行“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文化——提倡“文明开化”
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
为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人才,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生活习俗西化
军事——建立新军队
实行义务兵役制
日本依靠自身实力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自立,为日本后来的侵略扩张奠定了基础
改进军事装备:购买先进武器,建立军事企业,制造先进武器
设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日本军称“皇军”,军人接受武士道教育,效忠天皇。军队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
三、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的变化
明治维新前
明治维新后
政治上
日本是一个封建割据的国家
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资本主义国家。幕府统治被推翻,天皇掌握了政权,大名、武士对地方的统治权被剥夺,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中下级武士掌握了领导权
经济上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得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深入农村,工场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日本大力发展工商业,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对外关系上
日本遭到美、俄、英、法等国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日本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
解析:选C 本题解题关键在于仔细阅读材料,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19世纪上半叶日本经济发展,商人地位有所上升,但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他们加入到了反对幕府统治的行列中。
2.日本的福泽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乃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  )
A.推行了“殖产兴业”政策 
 
B.废除了旧体制
C.实行了“文明开化”政策
D.进行了军事改革
解析:选C 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最终归纳为“学问为急务”,其实质是在教育、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向西方学习,借以改革日本封建文化,建立资本主义精神文明。
3.经过明治维新,日本逐步建立起一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这种新的社会体制主要是指(  )
A.实行“四民平等”
B.华族和士族可以经营工商业
C.取消武士特权
D.平民可以自由地择业和迁徙
解析: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辨析问题的能力。该题涉及的是日本废除封建等级身份制度的变革,封建等级身份制度废除后确立的新体制是“四民平等”,平民有了更多的自由,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废藩置县”对资本主义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
A.彻底结束了日本封建割据的局面
B.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C.有利于明治政府各项改革措施的施行
D.彻底破除了旧的政治体制
解析:选B 幕府统治时期的各藩国,是在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废藩置县”的措施消除了各藩国的封建割据状态,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5.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唯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唯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文明开化”政策的重点是(  )
A.培养出国人才
B.教育改革
C.“求知于世界”
D.派使团出访西方
解析:选B 教育改革是明治维新最富有远见的改革措施,它为日本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大量必不可少的人才,成为日本崛起为东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6.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它从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这里的“脱亚入欧”是指(  )
A.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
B.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
C.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D.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同盟
解析:选A “脱亚入欧”的含义是指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落后被侵略的弱国,一跃成为与西方列强一样的资本主义强国。
7.在1889年日本宪法的下列规定中,具有封建性特点的是(  )
A.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
B.天皇不得以诏令改变法律
C.天皇是军队的统帅
D.臣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基本人权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1889年日本宪法封建性特点的理解。A项表明天皇是世袭的,并且权力至高无上,是典型的封建性质的体现。B、D两项体现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权限,C项是天皇对军队的控制。
8.明治政府在吸收和引进西方工业文明的过程中,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模式,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全面地加以“移植”和“仿造”,因而在移植初期免不了会有“依样画葫芦”的弊病。产生这一弊病的根本原因是(  )
A.当时日本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B.当时日本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C.当时日本对西方文明未有正确认知
D.当时日本民族危机不断加剧
解析:选A 19世纪70年代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仍处于低水平,工场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仍占主导地位,故日本在明治维新初期大量“仿造”和“移植”西方文明。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世纪时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来到日本,同日本发展贸易。17世纪初荷兰和英国也同日本建立了贸易联系,
同时,天主教会也传入日本,信徒一度达到十几万之众。德川幕府感到自己的统治受到威胁,在17世纪30年代连续五次颁布了锁国令,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活动。
材料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德川幕府在日本实行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反映的实质是什么?对日本造成了什么影响?(9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材料一从经济和宗教两方面说明了西方对日本的影响,但闭关锁国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日本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第(2)问图片反映了西方大量商品运进日本,反映的实质是日本成为与商品相联系的市场,其影响则是对日本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答案:(1)西方列强采取经济和宗教形式开始渗透到日本社会;幕府统治者害怕西方势力危及自身统治。
(2)现象:西方商船把大量商品运进日本,在日本大量倾销商品。实质:反映了日本开始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
影响:日本传统的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手工工场破产,同时国内市场物价暴涨,导致经济混乱,同时客观上也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10.明治维新为日本的发展清除了障碍,开动了日本帝国的列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秩禄公债(废除封建特权身份的补偿金)分配状况表
身份
金额(日圆)
利率
武士(1874~1876年)
16
565
000
8%
大名(1877年)
31
412
405
5%
大名和武士(1877年)
108
242
785
7%
神主(1877年)
334
050
8%
材料二 采用上下分权的政体,设立公会,以施公明正大的政治时,民皆怀其仁德,视朝廷如父母,万民相亲如兄弟,人和悉齐无疑。至此时,武备方面精神万备,故枪炮船舰方始成为真物,操练教阅也方始成为实用。因此即使有外患内贼也决不足患,国家永久太平,王室永久安全绝对无疑。
——加藤弘之《邻草》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治维新对日本封建贵族的影响,并指出影响其地位变化的变法措施。(9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对于日本社会的构想以及“国家永久太平”的目标没有实现的原因。(6分)
解析:第(1)问主要从封建贵族的封建特权的限制分析,依据明治维新的措施归纳。第(2)问“构想”从有效信息“用上下分权的政体,设立公会”可以判断;因为日本的传统决定了日本永久太平不可能。
答案:(1)影响:经济上获得补偿;但丧失对土地和人民的管辖权;失去封建特权地位。措施:废藩置县;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
(2)构想:建立君主立宪制。原因:对外扩张,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72年,新政府宣布停止使用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太阴历),而同西洋各国一样,明确实行以太阳的运行为基础的太阳历。而且确定一天为24小时,一周为7天,将此作为全国的共同时间。于是,人们生活所依据的历法和时间的划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此前,普通民众一年中的重大节日(如3月3日、5月5日、7月7日等),都是从中国传入的。政府改以天皇和皇室的活动为中心,规定新的节日,要求民众届时庆祝。如神武天皇即位日(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位天皇)、天皇的生日等。但是由于旧历法及基于旧历法的各种节日活动同农业生产及习俗密切关联,所以在有些地域仍然长时间地延续着。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改变历法的原因,并概括日本节日改革的特点。(9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历法和节日改革的效果。(6分)
解析:本题以日本节日改革为切入点,考查了日本明治维新中“文明开化”这一内容,命题角度很巧妙。本题要注意从日本节日改革中认识其在日本近代化的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答案:(1)原因:明治维新期间,明治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引进西方文明改造日本的传统文化。特点:以天皇及皇室为中心;努力摆脱传统,不断西化。
(2)积极:引进了西方近代文明,改造了日本落后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实现日本的近代化。局限:具有浓厚的专制与神权色彩。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明治维新)的确是对于旧的封建生产关系,形成转向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主的划时代的社会变革。
——野吕荣太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历史条件》
材料二 新政府中主要是武士和贵族,没有直接来自资产阶级的代表。1868年的政体书中提到的三权分立,其实是徒托空言,未付实施。
——周一良《关于明治维新的几个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的观点。(6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治维新的局限性及影响。(9分)
解析:第(1)问,回答明治维新除旧布新的措施即可。第
(2)问,根据材料“新政府中主要是武士和贵族,没有直接来自资产阶级的代表”“1868年的政体书中提到的三权分立,其实是徒托空言,未付实施”说明其局限性;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其局限性。
答案:(1)说明:明治维新通过废藩置县,实行“四民平等”,颁布宪法,承认土地私有,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措施,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局限:带有封建残余;保留军国主义。
影响:延缓了民主进程;走上侵略扩张道路。专题质量检测(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问题主要有(  )
①政治黑暗,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②官场贪污腐败,人民负担重 ③阶级矛盾尖锐,人民不断举行起义
④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级内部也是危机四伏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本题实际考查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孝文帝亲政后,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统治的黑暗、租调徭役的繁重、阶级矛盾的尖锐等,①②③④均是正确表述。
2.北魏孝文帝改革政策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  )
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
②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
③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
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 ①是根本原因,这也是成功的一个原因,
③孝文帝面对守旧贵族的反对,巧设对策迁都,镇压反对势力,②④都不对。
3.北魏实行均田制,其中的“均田”是指(  )
A.没收地主多占的土地,平均分给无地农民
B.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有限度地授予无地农民
C.将荒地收归国有,招募流民垦种
D.将全国土地按人口进行平均分配
解析:选B 均田制是一种封建的土地国有制度,就是将政府掌握的土地授予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以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增加政府收入。
4.六世纪初,北方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的主要原因是(  )
A.北魏推行均田制
B.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
C.三长制得以实施
D.适宜于精耕细作的农具得以推广
解析: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明确北魏政府推行均田制,将无主的荒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使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
5.孝文帝以“南伐”为名,设巧计迁都,孝文帝迁都最大的阻力来自(  )
A.鲜卑贵族
B.鲜卑平民
C.汉族地主
D.中原农民
解析: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孝文帝迁都的阻力主要来自鲜卑贵族。
6.陈寅恪先生指出:“从北魏前期崔浩与鲜卑贵族的冲突来看,似乎汉化与鲜卑不能相容。因此,孝文帝推行汉化,目光落到了如何使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合而为一,不仅使鲜卑贵族有政治地位,而且使鲜卑贵族有社会地位。”材料反映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本民族本阶级的利益
B.促进民族融合
C.提高鲜卑族的地位
D.推动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解析:选A 根据“不仅使鲜卑贵族有政治地位,而且使鲜卑贵族有社会地位”反映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本民族本阶级的利益,故A项正确。题干是维护鲜卑贵族的地位,不是提高鲜卑族的地位,故C项错误;B、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7北魏孝文帝尊儒崇经,兴办学校,讲授儒家经典,其主要目的是(  )
A.儒家文化是中国的汉文化
B.当时的人们喜欢儒家文化
C.冯太后的影响
D.适应巩固统治的需要
解析:选D 改革的主要目的应从推行者的阶级属性方面思考,作为最高统治者,巩固统治是最根本的目的,故选D。
8.下列现象反映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生活习俗改革内容的是(  )
①汉族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②中原地区流行吃烧烤 ③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也解调胡琴 ④中原地区大量农田得以开发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关键信息是“生活习俗”。①②体现了汉族受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影响;③体现了胡汉生活习俗间的相互影响。④属于生产领域,反映了当时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与题干不符,故选B。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文帝)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四《魏孝文迁洛》
材料二 孝文帝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抛弃狭隘的民族偏见,坚决推行改革政策,对北方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复兴、民族融合都作出了贡献。
——当代学者肖黎《魏孝文帝评传》
(1)孝文帝针对“以华风变之”
的改革措施有哪些?(6分)
(2)两则材料的作者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有何不同?指出影响评价的因素。(9分)
解析:第(1)问,孝文帝针对“以华风变之”的改革措施,主要是指制度、语言、服饰、婚姻等方面采取的汉化政策,依据教材内容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材料一中“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表明作者认为孝文帝改革导致北魏由盛转衰,加以否定;材料二中作者肯定了改革“对北方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复兴、民族融合都作出了贡献”。第二小问,选取的史料及评价者的时代背景等都会影响评价的结果。
答案:(1)措施:行汉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
(2)不同:材料一对孝文帝改革持否定态度,认为改革是北魏走向衰落的转折点。材料二对其持肯定态度,认为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
因素:评价的角度和立场;历史的时代变迁。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孝文定鼎伊洛,务欲以夏变夷,遂至矫枉过正,宗文鄙武,六镇兵卒,多摈弃之,有同奴隶,边任浸轻,裔夷内侮。魏之衰弱,实肇于此。
——马端临《文献通考》
材料二 洛阳之汉化愈深,而腐化乃愈甚,其同时之代北六镇保守胡化亦愈固,即反抗洛阳之汉化腐化力因随之而益强。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材料三 凡历史上有一番改进,往往有一度反动,不能因反动而归咎改进之本身;然亦须在改进中能善处反动方妙。魏孝文帝后,鲜卑并不能继续改进,并急速腐化,岂得以将来之反动,追难孝文!
——钱穆《国史大纲》
(1)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改革导致“魏之衰弱”的理由。据材料二指出孝文帝改革带来的问题。(12分)
(2)材料三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与材料一、二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3分)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内容从汉化、军事等方面归纳出理由;孝文帝改革带来的问题应从汉化政策对鲜卑族的影响上分析。第(2)问对照材料,采用辩证、客观的视角加以分析。
答案:(1)理由:急于汉化,导致矫枉过正;崇文鄙武(重文轻武),削弱北魏军力。问题:汉化的鲜卑贵族日益腐化堕落;鲜卑民族内部出现分化。
(2)不同:用辩证和发展的视角评价孝文帝改革,比较客观公允。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为人君,患于不均,不能推诚御物。苟能均诚,胡越之人亦可亲如兄弟。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高祖曰:“朕昨入城,见车上妇人冠帽而著小襦袄者,若为如此,尚书何为不察?”
澄曰:“著犹少于不著者。”高祖曰:“深可怪也!任城意欲令全著乎?”
——《魏书·任城王元澄传》
材料三 魏孝文帝的厉行改革,读史的人都说他是失策。这种观察,也是谬误了的。议论他的人,不过说他是:从此以后就同化于汉族,失掉本来雄武的特质。然而不如此,难道想永远凭籍武力和汉族相持么?……总而言之,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吕思勉《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为改变“不均”推行的经济措施及其政治目的。(4分)
(2)材料二中孝文帝为何批评元澄?这说明了什么?(6分)
(3)材料三的作者是如何评价孝文帝改革的?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5分)
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批评的原因是仍有人“冠帽而著小襦袄者”,说明了改革的艰巨性。第(3)问,材料三作者肯定孝文帝的改革,概括材料三内容即可总结作者的评价;其认识,总结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措施:均田制。
目的:缓和民族矛盾,加强统治。
(2)批评:仍然有人穿胡服;元澄未能尽职贯彻诏令。
说明:传统旧俗难以根除,改革阻力大;孝文帝坚决推进改革。
(3)评价:认为改革促进民族融合;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政策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认识:改革缓和社会矛盾,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言之成理即可)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兴起于蒙古高原,初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首都,为便于向南扩张而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南都,后遂迁都平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被称为北京。
——华林甫《中国地名史话》
材料二 迁居洛阳的鲜卑族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现象。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北魏迁都的特点。北魏不断迁都的原因是什么?(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表现。(5分)
(3)如何认识材料三的观点?(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迁都的特点要依据材料一归纳概括,其迁都原因要从内外因两方面归纳概括。第(2)问属再认再现基础知识,难度较小。第(3)问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可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特点:不断南迁。原因:北方保守势力强大,经济落后,外来威胁严重;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统治中原地区的需要。
(2)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3)认识: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进入中原后,必然会被中原的文明所征服。这一过程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及发展。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经济领域就出现了新的因素。“新的因素”是指(  )
A.农业耕地增加    
 B.手工业得到发展
C.商业城市日益繁荣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解析:选D 解题关键要抓住“新的因素”这一限定语,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繁荣,日本社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作为一种新的因素,瓦解了日本封建经济,加剧了日本社会的变化。
2.中下级武士之所以能成为日本倒幕运动的领导力量,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
B.中下级武士已演化为资产阶级
C.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
D.日本有尚武传统,武士阶层更具号召力
解析:选A 由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资产阶级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领导倒幕运动;而中下级武士虽然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却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成为革新力量。故选A项。
3.驻日参赞黄遵宪作《樱花歌》曰:“一朝轮舶炮声来,惊破看花众人梦”。描写的是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  )
A.佩里叩关
B.“武装倒幕”
C.“废藩置县”
D.“修约运动”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军队来到日本,用军舰及不平等条约敲开了日本紧锁的大门。因为佩里舰队的军舰是黑色的,船上的蒸汽机又冒着黑烟,故日本把这一事件称为“黑船事件”,此诗描述的正是这一事件。
4.用发展的眼光看,“黑船来航”客观上对日本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议定关税
B.日本能获得欧美国家的廉价工业品
C.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D.使日本社会更加动荡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要求回答客观上的积极影响,美国叩关后西方商品涌入,使日本逐渐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而引入西方近代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经济。
5.19世纪中期,日本与西方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日本(  )
①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 ②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和原料掠夺场所 ③打破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局面 ④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日本的影响是多重的,既加剧了日本的沉沦,也打破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局面,使其不得不面向世界。而早在西方入侵以前,日本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产生,因而④与题意不符。
6.19世纪60年代,日本一些中下级武士以“尊王攘夷”为口号,走上了日本政治舞台。“尊王攘夷”口号出现的主要背景不包括(  )
A.外国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深
B.幕府统治极端腐朽和无能
C.中下级武士经济处境不断恶化
D.中下级武士掌握了较强的武装力量
解析:选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日本民族危机的加剧,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但幕府统治者采取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政策,加剧了人们对幕府统治的不满。再加上中下级武士的经济处境日益恶化,他们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于是,在这些背景下,中下级武士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A、B、C三项说法均正确,可排除。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1日本等级制度 
  图2幕府时期的酿酒工场 
图3 1853年佩里登陆
 (1)图1反映了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怎样的政治状况?(2分)
(2)图2反映了什么现象?对日本社会有何影响?(6分)
(3)图3反映的是什么事件?结果如何?(4分)
(4)综合以上图片及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是什么?(2分)
解析:本题以一组反映日本社会状况的图片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运用整体史观把握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图1中的“天皇、士、农、工、商”的排序可知是日本的等级制度。第(2)问由图2注释可知日本手工业发展状况。第(3)问由“佩里登陆”可知是列强入侵日本。第(4)问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答案:(1)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即把全国所有的人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
(2)现象: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影响:促使自然经济日益解体;引起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等级秩序的变化,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加剧了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
(3)事件:黑船事件。结果:强迫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打开了日本的大门,使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
(4)推翻幕府统治,赶走外国侵略势力,进行社会改革,实现富国强兵。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2年,他(指高杉晋作)乘千岁丸号船到达上海,亲眼看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惨状,认为“中国人没有控制上海的统治权,欧美人是事实上的统治者”。他指出中国衰弱的原因:“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证据为“既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并使彼国志士所译之《海国图志》等亦均绝版,因循苟且,空度岁月,徙然提倡固陋之说。……故由此而至于衰微也”。他认为日本只有坚决反对侵略才能避免陷于“清国之覆辙”。这就加强了他要为日本民族独立斗争的决心。他于1862年8月归国,立即成长为长州尊攘派的急先锋。
——《明治维新史》
(1)据材料指出,高杉晋作成为“尊攘派的急先锋”的原因是什么?(4分)
(2)尊王攘夷运动失败后,高杉晋作的思想发生了什么转变?(4分)
(3)此后日本出现了一场更大规模的运动,结果如何?(4分)
解析:本题以高杉晋作的思想为依托材料,考查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主要从高杉晋作对日本和中国社会现实的看法分析。第(2)问,高杉晋作的思想变化及活动体现在倒幕运动上。第(3)问,考查倒幕运动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
答案:(1)认识到中国衰败是由于不能抵抗外侮,日本要避免沦为半殖民地的下场就要反抗外来侵略;他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心。
(2)避免西方列强侵略,不能盲目攘夷,只有推翻幕府统治,实行改革,才能改变日本现状。
(3)结果:推翻了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奠定了基础。一、戊戌变法的社会条件和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主要活动
1.戊戌变法的社会条件
(1)客观原因: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动员和维新派同顽固势的论战,《应诏统筹全局折》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5)政治基础:无实权的光绪皇帝。
(6)主力:一批兼有学生和士大夫双重身份的人才,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群体。
(7)组织基础: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
(8)推动因素: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尤其是德国强占胶州湾。
2.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主要活动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代表作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
翻译赫胥黎《天演论》、亚当·斯密《原富》
思想
借孔子传播西方政治学说,宣传变法的必要性
阐述变法图存道理,宣扬“民权论”
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要性
特点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民权思想动摇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
借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
影响
在晚清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
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
为维新变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同点
都主张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维新变法
二、全面认识戊戌变法
1.从变法背景来看: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发生的,其首要目标是救亡图存,戊戌变法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2.从变法内容来看:变法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对旧制度进行的改革,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戊戌变法又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这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其最本质的意义。
3.从变法过程来看:维新派通过报刊、学会和论战等方式和途径,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大力提倡西学,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因此,戊戌变法又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从各种政治力量的斗争来看:戊戌变法还是一次争夺政权的斗争,既有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权力斗争,又有“帝党”与“后党”的宫廷斗争。
三、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一败一成的原因
项目
戊戌变法
明治维新
社会背景
封建危机严重,中外势力相互勾结,封建势力较强大
人民的反抗;新兴地主、商人不满;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领导力量
资产阶级把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不敢发动群众,顽固派力量强大
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等联合,力量强大
具体措施
变法诏书如一纸空文,无法推行
发布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强制大力推行
国际环境
帝国主义时期;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他们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客观上为明治维新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思想文化传统
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比较难接受新鲜事物
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学说普及早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谁识书生能报图,晚清人物属康梁。”这句诗描述了清末一次著名的思想政治运动,其背景之一是(  )
A.《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社会与民族危机
C.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D.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完整方案
解析:选C 依据材料判断,这次思想政治运动是维新变法运动,故此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C项。
2.1898年1月的一天,在总理衙门西花厅,总理大臣李鸿章、翁同龢、荣禄等对康有为进行问话。康有为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气得荣禄中途退场。这种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变法图强是大势所趋 
 
B.顽固势力势单力孤
C.维新变法已深入民心
D.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解析:选A 维新变法时中国民族危机的确日益加深,但是材料的主旨并不是民族危机方面的问题,维新变法时顽固势力仍然非常强大,维新变法缺乏群众基础,谈不上已深入民心,“康有为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是在强调变法图强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3.康有为曾说:“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下列对其“变法”含义解读较准确的是(  )
A.改革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技术
C.开办近代工厂
D.推翻清朝统治
解析:选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在中国推行君主立宪制,所以题干中康有为所提出的“变法”应当是改革政治制度,故A项正确。
4.戊戌新政中,切中时弊、震动巨大的措施主要是(  )
A.裁汰冗员,废除特权
B.改革财政,编制预算
C.设立议院,召开国会
D.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解析:选A 注意试题的限制条件是“戊戌新政中”和“切中时弊”,符合这两项的只有A项。
5.在戊戌变法的诏令中,致使“举国守旧迂廖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的内容是(  )
①改定律例,裁撤冗员 ②修筑铁路,开采矿产 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④裁汰绿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及分析能力。②的措施对于守旧势力来说,并没有触动他们的利益,至少对他们没有坏处,而①③④均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6.戊戌变法法令中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是(  )
A.创办西式学堂
B.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
C.派人赴日留学
D.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解析:选B A、C两项是文化教育措施,D项是政治措施,打击了守旧势力。B项是经济措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7.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导致慈禧这一做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戊戌变法挑战了慈禧的权威
B.戊戌变法触动了慈禧统治的基础
C.戊戌变法提拔了一些维新人士
D.戊戌变法使资产阶级获取了政权
解析:选B 本题实际上考查了慈禧发动戊戌政变的根本原因。戊戌变法触及到封建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损害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所以他们发动了戊戌政变。
8.从近代化角度看,戊戌变法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
A.确立了维新思想的主导地位
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C.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解析:选C 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对近代化含义的理解。A项是当时的积极影响,B项是辛亥革命带来的影响,D项表述与本题不符。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梁启超全集》中记载:“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都察院,都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1)文中提到的是什么事件?它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7分)
(2)参加会试的举人对此次事件的态度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这对戊戌变法运动有何影响?(8分)
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中“联合举人百余人……上书”可判断文中提到的事件是公车上书。其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注意抓住材料中“嫉之如不共……之仇”,及“百余人”“将及万人”“与八股性命相依”等信息,说明参加会试的人分为支持的少数人和反对的多数人两部分。
答案:(1)事件:公车上书。直接原因:日本逼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意义: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标志着维新变法由一种思潮变成政治运动。
(2)态度及其原因:一部分人支持,因为他们认识到变法是挽救民族危亡的手段;大多数人反对,因为废除科举将损害到他们的个人利益。影响:这说明顽固势力十分强大,它是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泰西各国,咸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不可者不必强。……制治固有本也。……而四海之在,万民之众,同甘共苦,先忧后乐,若理一人,上下一心,君民一体,尚何敌国外患之敢相凌辱哉。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
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有何异同?分析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9分)
(2)材料三的观点同材料二相比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变化?(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概括异同点,原因应考虑经济因素。第(2)问考虑资产阶级软弱性的一面来回答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答案:(1)同:设议院,行君民共体;异:后者还主张开国会,行三权鼎立之制。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实行政治改革,改善环境,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愿望更加强烈;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学说进一步传播。
(2)变化:不再提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主张以君权变法。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康有为变法方法改变,主张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变革。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维新人士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
——《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梁启超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思想主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日维新中体现上述思想主张的措施及意义。(11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依据材料一、二内容归纳概括。第(2)问回答百日维新的措施时要注意结合材料一、二的主旨,有重点、有选择地作答;“意义”可从对当时及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积极作用方面分析归纳。
答案:(1)主张实施全民教育;重视女学,认为女学关乎国家命运。
(2)措施: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意义:培养了具有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
12.戊戌变法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特定的背景下兴起的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整顿吏治是其突出的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曾指出:清朝“握枢密之任者,惟军机处数人。此外,则诸部只见纸册,千官皆同闲人”。……“以级尊卑任官”,以“族任官”。即扬满抑汉的中央政府“官缺制”和地方各级官员的“捐纳制”。致使大批德才皆无之人为官一世,“国未尝资其少益也,而害若丘山”。
——摘选自《康南海官制议》
材料二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
材料三 著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同妥速议奏,所有翰林院编检、各部院司员、大门侍卫、候补候选道府州县以下官、大员子弟、八旗世职、各省武职后裔,其愿入学堂者,均准入学肄业,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发布《定国是诏》
材料四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官制存在的弊端。
(3分)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期间整顿吏治的措施。(6分)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变法的失误之处,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6分)
解析:第(1)问,材料一共五句话,可分三层,前三句一层,后两句各为一层,概括其层意即为弊端所在。第(2)问,从“首在裁官”“闲散衙门被裁者”“均准入学肄业”等方面概括归纳其措施。第(3)问,从材料四中的最后一句话中概括其失误之处,其启示要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的方式、策略等方面分析。
答案:(1)弊端:官僚机构臃肿,人员冗繁(冗官);选用官员的方式落后(扬满抑汉);官员的素质低下。
(2)措施: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兴办学堂,培养人才;举荐新政人才。(任答三点;若言之有理亦可)
(3)失误:树敌太多,遭到顽固派反对;变法内容贪大求全;变法过程急于求成等。(答出三点且言之成理即可)
启示:改革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推进;改革要讲究政治策略,尽量减少对立面等等。(言之成理即可)
亚非近代三大改革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萨拉丁城堡是埃及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右图)。1811年3月1日,埃及统治者穆罕默德·阿里在这里(  )
A.消除了马木鲁克封建势力
B.宣告埃及脱离奥斯曼帝国而独立
C.被拥戴为埃及最高统治者
D.将法国殖民势力驱逐出埃及国境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1811年,阿里通过萨拉丁城堡屠杀事件,将马木鲁克上层人物屠杀殆尽。
2.1826年埃及近代第一份报纸《埃及战役报》的创刊(  )
①有利于推动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传播埃及的民族文化 ③能够及时传播重大信息 ④是埃及推进近代化的重大表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报纸的功能就是传播信息,服务于社会发展。埃及近代报刊的创办,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埃及的近代化。
3.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
A.实行币制改革
B.从外国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C.政府大力扶植
D.通过对外掠夺加速资本积累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治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4.明治维新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条件的主要措施是(  )
A.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
B.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C.“废藩置县”
D.将大名迁居京都
解析:选C “废藩置县”使日本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也就为日本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前提。A、B、D三项是“废藩置县”的表现。
5.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  )
A.革除封建礼仪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带动文明开化
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这一举措表明天皇在废除陋习、学习西方生活方式方面率先垂范,推动日本的文明开化。
6.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包括(  )
①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
 
②中日甲午战争加深了民族危机 ③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④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①②是维新运动兴起的条件,③是维新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④是维新运动兴起的阶级基础,因此①②③④皆符合题意,选D。
7.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的真正目的是(  )
A.借孔子之名宣传进化论思想
B.斥责孔孟之道的虚伪
C.强化封建教条的统治地位
D.提倡新学,反对儒学思想
解析:选D 任何思想都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儒家思想是封建统治基础,康有为把封建统治者奉为教条的儒家经典斥责为伪经,实质目的是传播新学,为其维新变法服务。
8.中国的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同背景是(  )
①两国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两国民族资产阶级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③两国都形成了改革维新的力量 ④两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都支持变法维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C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由天皇主导的,不是资产阶级主导的改革,②错误,故答案选择C项。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17年,奥斯曼帝国推翻了埃及的马木鲁克王朝,派总督专门治理。
总督将埃及划分为24个省,并任命埃及的马木鲁克为省长。另外,奥斯曼帝国素丹(皇帝)派一支5
000人的近卫军驻扎埃及,作为总督和马木鲁克的制衡力量。
材料二 埃及的土地归奥斯曼帝国所有,实行包税制,将土地承包给奥斯曼贵族、近卫军和埃及的马木鲁克。包税人再将承包的土地分租给农村公社。最后,村长将租来的土地分配给公社农民耕种。农民每年上交两种税:土地税(国税)和余额税(承包人的税)。包税人将所征土地税的1/5上交国家,1/5交给地方政府,剩余的3/5归为己有。此外,农民还要无偿地耕种包税人的免税赐地,并交70余种苛捐杂税,负担十分沉重。加上水利灌溉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和长期失修,尼罗河洪水不断泛滥成灾,农业生产日趋衰落。瘟疫不断流行,人口锐减,昔日拥有800万人口的埃及,到18世纪末已不足300万人。18世纪,马木鲁克承包的土地已占埃及土地的70%。
材料三 奥斯曼帝国侵占埃及时,掠走1.8万名工匠,使埃及50多个手工行业消失。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列强争霸地中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繁荣的埃及手工业、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遭受致命打击。以精美著称于世的丝织业荡然无存,昔日东西方贸易中心——繁华的亚历山大港,人口曾达60万,到18世纪末变成一个仅有8
000人的小渔村。
(1)根据材料一分析,埃及处于哪个国家控制之下?形成了哪几派重要的政治力量?(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埃及农村当时实行什么制度?包税人由哪些阶级构成?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埃及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原因。(5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阿里改革历史背景的理解。关键是把材料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第(1)、(2)问从材料中可直接得出。第(3)问需综合材料二、三进行提炼、归纳。
答案:
(1)控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力量:总督帕夏、近卫军、马木鲁克。
(2)制度:包税制。阶层:奥斯曼贵族、近卫军和埃及的马木鲁克。内容:包税人向政府预付一年税款,就可在包税领地内享有绝对权利,向领地内农民征收高于上交政府税款的赋税。
(3)状况: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遭到严重破坏(或经济发展缓慢)。原因:包税制的实行;水利灌溉系统遭到破坏;奥斯曼土耳其对埃及工匠的掠夺以及闭关锁国政策。
10.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
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船只……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5分)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10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中“创办官立事业”可知殖产兴业的方式应为官营;第二小问从材料中“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可归纳殖产兴业的原因。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日本人民……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可推断得出答案;第二小问从材料二中“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可断定原因之一是官营企业的弊端,从材料三中“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可断定官营企业的阻碍,从材料三中“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断定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从材料三中“何须政府自身为之”可判断,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
答案:(1)方式:官营。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
(2)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官营企业的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
11.维新变法需要理论依托,康有为为了说服光绪帝,费了很多心思,促成了清末一场重要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给光绪的上书中说:“诚以守旧者不欲变法,实为便其私图,而往往陈义甚高,动引孔孟程朱,以箝人口。……臣故博征往籍,发明孔子变法大义,使守旧者无所借口,庶于变法自强,能正其本,区区之意,窃在于是。”
——康有为《恭谢天恩,并陈编篡群书,以助变法,
请及时发愤,速筹全局,以免胁制而图保存折》
材料二 夫今日欲自强唯有译书而已。……臣于变法之事,尝辑考各国变法之故,曲折之宜,择其可施行于中国者,斟酌而损益之,令其可施行章程条理皆以备具,若皇上决议变法,可备采择,但待推行耳。
——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
材料三 过去学术界一般认为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发动维新运动的主要思想和理论手法是托古改制。笔者依据故宫新发现的资料,断定康有为另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武器,即仿洋改制。
——王晓秋《康有为的仿洋改制与戊戌维新》
(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发明孔子变法大义”的目的。(2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维新变法的原因与思路。(5分)
(3)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材料三中“托古改制”和“仿洋改制”的具体含义。评价康有为为了推动维新变法,在思想宣传中采取的主要策略。(8分)
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省略号内容概括其目的所在。第(2)问,从“欲自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从“择其可施行于中国者……推行耳”概括其思路。第(3)问,结合所学阐释“托古改制”“仿洋改制”的含义;评价其策略时要结合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变法的实施等方面回答。
答案:(1)目的:让守旧势力没有借口,让变法有依据,有利于变法的实施。
(2)原因:为了救亡图存,不得不变法。
思路:借鉴各国变法的策略,选择适合中国的加以推行。
(3)具体含义:托古改制:借助孔子权威,把他说成是变法先师,为维新变法找理由;仿洋改制:学习各国变法的途径与方法。
策略评价:用托古改制取得变法的合法性;以仿洋改制取得变法的具体经验;在当时取得了一定成功,赢得光绪皇帝的认同。
12.近年来,对中日两国改革的研究角度愈加新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强调中日在政治权力集中程度上的巨大差异,认为这对两国近代的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地主阶级革新派、洋务派乃至于维新派如果得不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都很难有所作为,低层次改革也很难为高层次改革创造充足的条件;而日本半独立的诸藩能够推行同中央政府相抵触的藩政改革,由此进一步加强它们相对于幕府的半独立地位,当某些藩的下级武士改革派掌握藩政实权后,其所在藩就成为倒幕的根据地,这是日本近代低层次改革迅速推向高层次改革的一个重要条件。
——摘编自丁日初、杜恂诚《十九纪中日资本
主义现代化成败原因浅析》
材料二 日本实行世袭、门阀制,使得有才能的下级武士不能进入高层,这从客观上促使下级武士走向与旧政治制度决裂,为倒幕维新创造了必要条件;而中国的科举制度则将全国各地、各民族中掌握土地资本、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三位一体的代表人物(也包括被统治阶级中的优秀人才)吸收到中央政府中来,加强了专制统治,统治者利用这一制度成功地钳制了众多读书人的思想。
——摘编自马家骏、汤重南《日中近代化的比较》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中日两国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6分)
(2)材料二主要从哪个角度分析了影响中日改革成败的因素?并作进一步分析。(9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近代中日两国的改革。第(1)问,结合“中日在政治权力集中程度上的巨大差异”、维新派“得不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日本半独立的诸藩能够推行同中央政府相抵触的藩政改革”等信息即可分析原因。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主要体现在人才选拔任用的制度上,然后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1)中国中央集权程度较高且资产阶级维新派得不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而日本诸藩处于半独立状态,有较大自主权。
(2)角度:从人才的选拔任用制度上。分析:日本的世袭、门阀制使很多优秀人才被排除在最高层统治集团以外,结果变成了改革派力量;中国的科举制,使全国的优秀人才纳入到高层统治集团中,被牢牢控制,不利于改革派力量壮大。课时跟踪检测(十)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马丁·路德认为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是(  )
A.耶稣         
 
B.教会
C.《圣经》
D.教皇
解析:选C 马丁·路德认为个人信仰不是尊崇教皇和教会组织,而是崇拜《圣经》和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由此,《圣经》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2.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解析:选D 材料主要强调了世俗政权和世俗权力的地位,欧洲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体制,天主教皇在欧洲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马丁·路德这样说是对教皇权威的最大挑战。
3.卡尔文的学说在西欧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主要是由于他的学说中(  )
A.“因信称义”
B.“因行称义”
C.“先定论”
D.“进化论”
解析:选C 卡尔文所宣传的“先定论”,要靠每个人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成败中去体会,适应了当时资产阶级中最勇敢人的需要。
4.卡尔文宗教改革和英国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是(  )
①从原因上看,都深受文艺复兴运动和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②都反对罗马教皇权威 ③都主张《圣经》是信仰的根据 ④改革的领导者都是国王(或君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B 瑞士卡尔文宗教改革的领导者不是国王,英国宗教改革的领导者是国王亨利八世,所以排除④。
5.欧洲宗教改革赢得民族独立的是(  )
A.德意志宗教改革
B.瑞士宗教改革
C.英国宗教改革
D.尼德兰宗教改革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A项德意志是民族统一问题;B、C两项瑞士、英国已实现民族独立;尼德兰通过宗教改革赢得了独立,建立了荷兰共和国。
6.欧洲宗教改革首先发生在德国,然后扩展到瑞士、英国、荷兰等国。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在于(  )
①打击了天主教会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②在欧洲,宗教的势力遭到严重削弱 ③封建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④有利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B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但天主教会的势力遭到严重削弱不等于宗教势力遭到削弱,新教也属于宗教,故②项说法错误。所以选B。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钱币投入钱柜叮当作响时,增加的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二 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路德选集》
材料三 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
——斯大林《宗教改革和伟大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论述针对的是当时的什么事件?(4分)
(2)材料二中路德的要求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10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由材料可知是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第(2)问依据材料二、三即可回答。
答案:(1)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与掠夺,建立适应其发展需要的新教会。德意志各阶层同罗马教廷的矛盾十分尖锐,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意志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得到了各阶层的支持。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路德说出了人们必须用《圣经》本身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他的教义这句话以后,人类的理性才被授予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且这理性在一切宗教领域中才被认为是最高裁判者。
——H·海涅《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
材料二 路德认为教权所辖范围仅涉及灵魂,不应涉及金钱、土地以及世俗的行政、司法权力,不能干预国家事务。在国家管理上,国王的权力是唯一合法的。……德意志的宗教不能是罗马的臣属,德意志的牧师、僧侣应享有自己的宗教权利。
——邢来顺、李富森《马丁·路德民族思想的研究》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路德关于个人信仰的基本主张。分析“这理性在一切宗教领域中才被认为是最高裁判者”所产生的历史作用。(6分)
(2)材料二中路德的思想,从内容上看主要涉及哪两对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思想的政治影响。(6分)
解析:第(1)问,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其历史作用从路德宗教改革的意义回答。第(2)问,涉及的关系从教权与主权、德意志宗教与罗马教廷两方面分析,其政治影响从所学知识中分析。
答案:(1)主张:个人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因信称义。作用:使人获得了信仰的自主权;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促进了思想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
(2)关系:教权与王权(教会与国家);罗马教廷与德意志教会。影响: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使政教分离;有利于民族教会的建立;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课时跟踪检测(三)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争霸战争频繁
C.思想文化繁荣
D.社会动荡变革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中“乱井田”说明井田制遭到破坏;“礼乐散寒烟”说明奴隶社会礼乐崩溃,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征是动荡变革。
2.在商鞅变法前进行的舌战群儒中,有人曾提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该主张实质上是(  )
A.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
B.歌颂了商鞅变法的成效
C.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
D.反对变法的因循守旧思想
解析:选D 该主张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百分之百的利益,那就不能轻易改变过去的统治方式。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
3.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统治者大力提倡的思想是(  )
解析:选C 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加强中央集权成为社会主要趋势,因此法家思想被重用。
4.《吴子·料敌》中记载:“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这表明秦国改革的有利条件是(  )
①秦国君主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 ②政治严明,赏罚必信 ③秦国国君雄才大略 ④秦人尚武精神浓厚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其政严,其赏罚信”可以判断出②正确;由“其人不让,皆有斗心”可判断④正确;①③不能由材料得出。
5.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其目的除了改革旧的社会习俗,还有(  )
A.增加赋税收入
B.提高军队战斗力
C.严格控制人民
D.打击贵族势力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意在刺激小农户数的增加及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B、D两项和题干没有联系;C项“严格控制人民”的措施主要是严密的户籍制度和连坐法,故选A。
6.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而设立的制度是(  )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世卿世禄制
C.行县制
D.连坐法
解析:选D 商鞅为加强管理,对居民采取了连坐制度。
二、非选择题(第7题10分,第8题16分,共26分)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魏国其“俗刚强,多豪杰侵夺,薄恩礼,好生分(私有制)”。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启用了李悝主持变法。李悝推行“务尽地力”,他指出:在百里见方的范围,农民“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斗);不勤,则损亦如之。”这一进一出,就要相差“粟百八十万石”。
《史记·平准书》记载了李悝农业政策:“故庶人之富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灭世。”商人贱价向农民买入,高价卖给市民,造成了“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为此,李悝又实行了平籴法。
——摘编自白至德《白寿彝史学二十讲:上古时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悝实施经济改革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悝经济改革的历史作用。(6分)
解析:第(1)问,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和社会大变革的背景角度分析。第(2)问,从改革对农业发展、国家实力提升等方面分析。
答案:(1)原因: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社会剧变;铁器、牛耕推广,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商业发展需要社会治理;士人受到重用,参与改革。
(2)作用: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趋势;强化了农本思想,发展了农业;加强了经济管理,提高了财政收入;有利于魏国的发展,使魏国一度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为战国其它诸国提供改革借鉴。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反映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一组图片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材料二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肯定?(8分)
(2)材料三评价商鞅的标准是什么?你是否同意,为什么?(8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要紧扣材料一,反映的是奖励耕织和统一度量衡;第二小问要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第(2)问要求依据材料说明司马迁评价商鞅变法的标准。
答案:(1)内容: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肯定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2)司马迁把个人的品行和好恶作为评价标准。不同意。原因: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仅要看其个人人品,更重要的是依据他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即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文明的演进,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一、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不同点
中心内容
整顿吏治
理财
改革程度
局部改革
全面改革
影响
庆历新政对缓和社会矛盾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时间太短,作用不大
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
相同点
背景
都面临社会危机: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反抗斗争不断发生;“冗官”“冗兵”“冗费”,财政困难;来自辽和西夏的威胁
目的
都是为了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巩固统治
性质
都是封建地主阶级改革
结果
都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
二、王安石变法的性质、进步性和局限性
1.性质
王安石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以发展生产。
2.进步性
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国力由弱转强,一度扭转了统治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短期内取得了富国强兵的效果,有利于社会进步。
(1)经济上: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同时抑制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土地兼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军事上: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解决了冗兵的问题。
(3)文化上: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有利于思想解放和培养学以致用的人才。
3.局限性
(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内部当政派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变法没有触动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因此,它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2)王安石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三、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1.相同点
(1)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2)变法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3)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4)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2.不同点
(1)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2)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3)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四、对封建主义性质改革的总结
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目的是建立或巩固封建地主阶级政权。
1.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地主阶级所进行的促使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的一场改革运动。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
(1)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为挽救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对其内部政策的调整。
(2)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由清朝地主阶级洋务派实行的学习西方先进军事和生产技术的一场运动,就整体而言,是清政府为了应对内忧外患而在内政外交方针上所作出的调整。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发生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洋务运动则发生在近代时期。它们的改革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并对当时及以后的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把地方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北宋政府过分集权所带来的影响是(  )
①政府机构重叠,行政效率低下 ②官员冗滥,国家财政开支增大 ③军队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④地方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注意题目关键信息“过分集权”。解答本题要考虑到北宋集权所涉及的行政、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将每个方面的结果相应找出即可。
2.宋太祖“更戍法”,使“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武将专权
B.重用功臣宿将
C.实行兵农合一
D.确立文官制度
解析: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本史实的能力。“更戍法”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武将专权。
3.21世纪提及王安石,我们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多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时世界的任何其他地方提出过。”这段材料说的是(  )
A.农田水利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青苗法
解析:选D 依据材料中“王安石”“金融管制的办法”等有效信息可以判断出应选D项,因为青苗法是指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这体现了“金融管制”。
4.1043年,范仲淹应诏上《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明黜陟、择官长、厚农桑、修武备”等十项改革措施,这封奏折拉开了一次改革的序幕。请问这次改革的中心是(  )
A.整顿吏治
B.整顿军队
C.完善监察制度
D.发展农业
解析:选A 由材料中的“1043年”“范仲淹”等关键信息可以得出,这次改革是宋仁宗时期的庆历新政,其中心是整顿吏治。
5.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
A.抑制土地兼并
B.限制高利贷盘剥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减轻农民负担
解析:选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6.右图所示是宋朝的神臂弓,王安石变法中负责生产和管理这一兵器的是(  )
A.户部
B.盐铁部
C.军器监
D.度支部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为了改变北宋武器生产和管理的混乱状态,政府下令设置军器监,监管制造兵器,提高了武器质量。
7.面对新法,光州司法参军郑侠在献上《流民图》的同时,又上书言:“天旱由王安石所致,若罢安石,天必雨。”司马光也认为废除新法,“雨必沾洽”。这说明新法在实施过程中(  )
A.出现用人不当现象
B.触犯了守旧派的利益
C.群众强烈不满新法的推行
D.新法违背了自然规律
解析:选B 由于新法触犯了守旧派的利益,一些大官僚、大地主对王安石变法持抵制态度,编造各种理由反对新法。
8.梁启超盛赞王安石“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并把王安石的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保甲法等类比为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税收、警察体系。这说明(  )
A.梁启超赞赏王安石的锐意改革及大胆创新
B.梁启超对变法的超前意识做了批评
C.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昙花一现
D.梁启超指出了王安石变法走向失败的原因
解析:选A 从材料看,作者对王安石变法有溢美之词,充满了肯定,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变法的真正兴奋点是富国,而不是富民。王安石的“理财”,实际上主要是在分配领域内损下益上,夺商人、地主、农民之利归国家财政,做到的不过是利益的重新分配而已。
——《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原因和启示》
材料二 王安石主持的变法,成了大宋政界围绕新法是“利民”还是“害民”展开争论而形成的最大的一场政治角力,政见不同的臣僚纷纷发表看法,难以骑墙。原来的中书和台谏班子,多数是变法的反对派,所以,王安石主持中央政局之后,对这些部门进行了大清洗……基本封杀了反对的声音……南宋章如愚在《山堂考索续集》中谴责说:“安石作俑,始于钳天下之口。”
陕西农民向官家借陈米一石,到还的时候是新的好小麦一石八斗七升五合,“所取利近一倍”,翻了个大跟头。“虽兼并之家乘饥馑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重”,弄得连“中户以下大抵乏食”……于是“妇子皇皇,如在汤火之中,号泣呼天,无复生望”……这在整个变法过程中决非个案。
——《百家:王安石变法为何演变成悲剧》
(1)结合材料一及具体内容,举两例说明,变法是如何体现“损下益上”这一特点的?
(7分)
(2)长期以来,史学界认为变法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结合材料一、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8分)
解析:第(1)问,“损下益上”即是夺商人、地主、农民之利归国家财政,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和免役法都是体现这一思想,结合两个法的主要内容回答即可。第(2)问,评价历史事件的成败往往要辩证看待,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成为王安石变法的主要阻力,是其变法失败的原因,但我们也应看到其深层原因,也就是对下层百姓的盘剥使变法失去民心,也是导致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答案:(1)说明: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贷款给农民,既增加了政府收入,又限制了高利贷者收入;免役法,民户以钱代役,富户须多负担免役钱,政府收入增加。(其它言之成理即可)
(2)看法:变法损害了地主、官僚的利益(以富国而非富民为目标),必然遭到广泛的反对,这是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但在变法过程中,王安石拒绝听取不同意见,对反对者进行打击;在变法实施中,普遍存在盘剥百姓的现象,导致变法成为“害民”之举,也是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安石的悲剧是在于他自己并不任情放纵,也不腐败贪污,他也是迫不得已。要把他主张的国家资本计划那么激进、那么极端的制度付诸实施,必得不顾别人的反对。他有一个幻象,而他的所作所为,都以实现这个光辉灿烂的幻象为依归……但是在后世的历史家的沉思默想之中,他永远是个困于雄心而不能自拔的人,他陷入自己野心的牢笼,成为美梦的牺牲品。梦境增张扩大,然后就像泡影般破灭了。
——林语堂《苏东坡传》
(1)王安石的“美梦”是什么?其实现梦想的条件有哪些?
(7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的“梦境”为何“像泡影般破灭了”?(8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他陷入自己野心的牢笼,成为美梦的牺牲品”这句话,再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分析其“美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变法条件。第(2)问,根据材料中“王安石的悲剧是在于他自己并不任情放纵,也不腐败贪污”从其个人性格特点分析,再结合变法失败的原因作答即可。
答案:(1)美梦:富国强兵。
条件:宋神宗的支持;个人勇于变法,一心为公(或:“三不足”精神)。
(2)分析:王安石刚愎自用;用人不当、危害百姓(或:没有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其反对。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设发运使总管东南六路的赋税收入,掌握供需情况。凡籴买、税收、上供物品,都可以“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王安石于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在各地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规定将常平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分之二十的年利率贷给农民、城市手工业者。
王安石于熙宁四年(1071年)规定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工料由当地居民分派。
王安石于熙宁五年(1072年)下令各地清量土地,按土地肥瘠定为五等,以此为依据收税。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王安石,两次任宰相,两次被罢免,历来颇具争议,褒贬不一。宋高宗赵构“王安石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尽变神宗法度,上误神宗皇帝。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此皆非神祖之意。”列宁说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对他的改革高度赞同。1944年,美国华莱士说青苗法对1929年的美国经济危机扭转有参考价值。
——百家讲坛资源网: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并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6分)
(2)请从材料二历史人物对王安石的评价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看法。
综合上述材料给予王安石身份评价,你认为恰当的说法应是哪一种?(9分)
解析:第(1)问,其措施,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即可;其指导思想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之入手分析。第(2)问,对于历史改革的评价必须要回到当时历史背景之下客观公正的去分析,且不可过多苛责前人,阐述时注意要有理有据,史论结合。在北宋积贫积弱的背景之下毅然决然推行社会改革必然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故王安石是中国历史有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答案:(1)措施: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思想:积极开源,增加政府收入。
(2)评价:①赵构的说法错误。理由:宋亡是历代政策导致积贫积弱的结果。王安石变法虽实行了十几年,在富国强兵方面有一定积极作用,与宋亡没有关系,宋高宗的说法罔顾事实,是安于现状不思改革的托辞。
②列宁评价正确。北宋政策不当出现三冗危机,内忧外患,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进行变法。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③华莱士的说法有一定道理。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解决危机的方法之一是需要利用政府的力量干预经济,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危机。王安石变法就是利用政府力量,解决当时北宋面临的危机,对当时美国解决危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身份:王安石是改革家、政治家。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
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煕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煕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8分)
解析:本题围绕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选取材料。要求概括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体现了关注社会热点的命题趋势。第(1)问第一小问可分析出材料一粮食价格过低;第二小问则要从商鞅重农抑商,王安石实行募役法减轻农民负担来解答。第(2)问结合秦、宋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答案:(1)原因:粮食价格过低。商鞅:提高粮食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对工商业征收重税。王安石: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2)商鞅:主张抑制商业的发展。原因:引导人民从事农业,发展小农经济,确立巩固封建制度。王安石:主张采用市易法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原因:增加政府收入,挽救封建统治。
中国古代三大改革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新的经济基础的确立起到重要作用的是(  )
A.废井田,开阡陌   
 
B.推行二十级爵制
C.实行连坐法
D.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解析:选A 在四个选项中,涉及经济基础变革的只有A项。
2.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入农业
B.鼓励人民从耕织中求功名
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
D.满足发动兼并战争的需要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商鞅重农抑商政策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要求“最主要的目的”。该政策的推行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以便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取胜,据此可知符合要求的是D项。
3.“夫秦卒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堕千钧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注:孟贲、乌获均为勇猛的力士。)统一六国前的秦国,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秦人素来剽悍
B.秦地与山东自然条件不同
C.秦国士兵过于霸道
D.变法使秦国军事强大
解析:选D 秦国本是弱国,经商鞅变法后,增强了军事力量。
4.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我国北方流行“宁可少好,不可多恶”“顷不比亩善”的谚语,这表明(  )
A.北方农民好逸恶劳,不愿意耕种较多的土地
B.均田制下平均分配土地扼杀了农民耕种土地的积极性
C.北方农民注意精耕细作和耕作的功效
D.北方贫瘠的土地比肥沃的土地多
解析:选C 通过谚语“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即可看出当时人们追求少而精,“顷不比亩善”意即种得再多也不比一亩地上精耕细作的收入强。
5.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后期的侧重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贵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解析:选D 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解题关键是要对移风易俗的改革措施细加分析,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是衰落。
6.北魏孝文帝初期“京师民庶,不田者多,游食之口,三分居二”。为此孝文帝实行了(  )
A.宗主督护制       
 
B.俸禄制度
C.均田制
D.汉化政策
解析:选C 宗主督护制是孝文帝改革之前的地方制度,后来改革用三长制取代,故A项错误;俸禄制度是孝文帝改革中整顿吏治的措施,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均田制是政府把无主荒地分给少地或者无地的农民,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故C项正确;汉化政策是指在改革后期实行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等措施促进民族融合,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7.王安石一派新官僚,如吕惠卿、章悖、蔡确都因推行新政得到高位。这表明(  )
A.统治者重视文官的选用
B.王安石变法成效显著
C.宋神宗支持新政
D.老百姓拥护变法
解析:选C 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才会任用新政人士,故C项正确。
8.关于王安石变法对农民的影响,今天史学界仍然存在极大的分歧,有的史学家认为变法起到了保护小农经济,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作用;有的史学家认为很多措施实际上是扰民。对此,对王安石变法的研究应持怎样的立场(  )
A.封建大官僚大地主阶级
B.封建小农阶级
C.客观立场,综合看待
D.封建中小地主阶级
解析:选C 王安石变法综合调节了封建国家、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关系,对各阶级的影响各有不同。而研究者对王安石变法评价不一,主要是受其研究角度、阶级立场等的影响。对此,我们应持客观的立场,综合看待,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认识它。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明君之治国也,士有斩首、捕虏之功,必其爵足荣也,禄足食也;农不离廛者,足以养二亲,治军事。故军士死节,而农民不偷(惰怠)也。
——《商君书》
材料二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1)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中推动农业发展的措施。(5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商鞅变法的影响。据上述材料,分析其取得成效的原因。(10分)
解析:第(1)问,从重农抑商、军功授爵、“废井田,制阡陌”等方面归纳其措施。第(2)问,联系所学商鞅变法的影响回答即可;结合材料,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归纳其“原因”。
答案:(1)措施:重农抑商;优惠招揽移民农垦;废井田,开阡陌。
(2)影响:推进秦国的社会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重农抑商政策对后世影响深远。
原因:军功授爵(或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重农抑商,扩大农耕面积,促进农业发展;协调农战的策略正确。(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拓跋宏从小受到的是汉文化的熏陶与教育,围绕在他身边的大臣是一批具有极高文化修养的汉族士大夫。《魏书·高祖纪》说他“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冯太后还亲自将儒家的忠孝、仁爱、礼义等道德思想传授给拓跋宏。
材料二 孝文帝改革为中华民族在隋唐时期以青春焕发的面貌和绚丽多彩的文明行进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打下了基础。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概括指出这一现象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6分)
(2)结合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说明材料二的论断。(9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拓跋宏从小受到的是汉文化的熏陶与教育……汉族士大夫”的信息来归纳答案;第二小问,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围绕“汉化政策”总结其影响。
第(2)问,依据所学从孝文帝改革内容以及影响等角度说明。
答案:(1)现象:北魏最高统治集团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影响:使汉化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追求。
(2)说明:改革推行均田制、三长制,整顿吏制,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进步;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11.面对北宋中期的时代困局,王安石推行了变法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患陕西财用不足。(王)安石曰:“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市易法”使执行者自己成为零售商,到街上去卖果卖冰,甚至“卖梳朴即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青苗钱”等于农村贷款,春散秋敛,收息二分。有些县官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
——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的变法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所述变法措施相同的积极作用。(8分)
(2)据材料二,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据此,请就政府有效推行改革谈谈你的认识。(7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以农事为急”、“抑兼并”三个方面概括其主张;从增加政府收入,维护政府统治方面分析其作用。第(2)问,材料二共四句话,概括其层意即为“缺陷”所在;从政府在改革中的作用中归纳认识。
答案:(1)主张:以理财为中心;调动农民积极性发展生产;抑制豪强地主兼并。
作用: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打击了大地主大商人的既得利益。
(2)缺陷:政府垄断商品买卖;地方官强制借贷,盘剥农民;青苗法利息偏高。
认识: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防止改革措施执行中出现偏差。
12.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摒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5分)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5分)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5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等信息概括;第二小问根据“种种之创新”“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为最有功”等信息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从减少改革阻力的角度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魏初风俗至陋”“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第一句话中提炼;第二小问可从改革者的目的、勇气与信心等角度概括归纳。
答案:(1)条件: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特点: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
(2)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3)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因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酝酿中的变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在(  )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
解析:选B 本题实质上考查戊戌变法的时间。公车上书使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此后发展、高涨,到戊戌变法。
2.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解析:选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孔子换上西装说明把儒家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相结合。
3.梁启超《变法通议》:“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可见,梁启超认为救亡图存的根本在于(  )
A.培养维新人士
B.举办新式学校
C.改革科举制度
D.变革政治制度
解析:选D 由“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可知,根本在于变革政治制度。
4.在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期间,严复译著《天演论》的积极意义在于(  )
A.敲响民族危亡警钟,号召救亡图存
B.用科学理论阐明社会发展的规律
C.用生物进化规律来解释社会发展
D.宣传“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理论
解析:选A B、C、D三项是《天演论》的内容,A项才是其意义。在民族危亡的形势下,宣传优胜劣汰的社会进化理论,号召救亡图存的作用很突出。
5.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所起的作用包括(  )
①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 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③维新变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 ④使维新运动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 维新派的主体是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并不广泛。
6.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  )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争取得到光绪帝的支持
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D.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解析:选D 19世纪末,中国社会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维新派将发展资本主义和救亡图存相结合,体现着历史的发展方向。解题关键是审清限制词“关键”,故答案为D项。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
——谭嗣同《仁学》
材料三 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不可独任,要贵人以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
——吴汝纶《天演论·序》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有何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主张有何异同?(5分)
(3)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等人的活动对维新变法运动有何作用?(5分)
解析:注意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在维新思想宣传中,都反对封建制度,主张维新变法,但在政治主张上各有侧重,宣传方式有所不同。
答案:(1)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主张。
(2)相同点: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张维新变法。不同点: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3)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都察院,都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梁启超全集》
材料二 史称“公车上书”的这件事,大多是根据康自己的《公车上书记》一文为本的。考证当时皇上以及都察院全天的工作流水账,证明5月2日那天肯定没有出现过一千三百名公车到都察院游行示威并且被拒的事情。当时先是大批现职官员从4月14日就开始接连上奏,4月30日起,都察院每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到5月8日才结束,上书总量31件,签名者1
555人,其中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80人上书,只是诸多上书中的一件。
——摘编自姜鸣《天公不语对枯棋》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待变法的两种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2)归纳材料二“上书”(上奏)的特点。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地位。(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等信息进行归纳判断其态度;其原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大批现职官员”“每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从4月14日开始……到5月8日才结束”“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80人上书”等方面概括归纳其特点;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分析其地位。
答案:(1)态度一:支持变法。他们认识到变法是挽救民族危机的重要手段。
态度二:反对变法。废除八股取士危害到他们的个人前途和利益。
(2)特点:上书人员有官员和举人;上书时间长,次数多;有组织,但没有统一的领导人。
地位: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或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课时跟踪检测(八)
王安石变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收入的是(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
解析:选A 在变法以前,对农民进行高利贷盘剥的主要是大地主,而青苗法规定由政府向农民借贷,从而限制了高利贷盘剥。
2.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先急”,其“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调整封建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
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解析:选A 王安石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是其“理财”的主要措施,这些措施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
3.叶坦的《大变法》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司马光:眼下国用不足,灾害频频发生,应当减节冗费。王安石则认为:国用不足,因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民不益赋而国用饶。从中可以看出王安石认为改革的关键在于(  )
A.减节冗费       
 
B.合理用人
C.增加税赋
D.增加生产
解析:选D 王安石认为改革的症结在于“民不益赋而国用饶”,意思是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
4.王安石变法期间,“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实施了(  )
A.保马法
B.将兵法
C.保甲法
D.军队精简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能力。保甲法在京城附近实施一年后,地方治安便有了好转,出现了题干中的情况。
5.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  )
A.看到了科举制的弊端
B.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
C.产生了反对科举制的思想
D.认为地方教育大有提高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王安石之所以要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说明他已发现科举制存在弊端,故A项正确。
6.21世纪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北宋时王安石为变法培养人才进行了教育改革。下列对王安石变革教育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
B.太学教科书的内容是儒家经典
C.学校教育成为变法的推动因素
D.废除了科举考试的制度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王安石在教育方面的变革是为变法服务的,教育内容更加务实,但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还是科举制度。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神宗)诏曰:“天下商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减价出售)失业。至于行铺稗贩,亦为取利,致多穷窘,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
材料二 中书奏:“……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愿卖入官者,许至务中投卖,勾行人牙人与客人平其价。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卖之……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清,相度立一限或两限,逆纳价钱;若半年纳,限出息一分;一年纳,即出息二分。”
材料三 魏继忠上言:“宜假钱别置……不至伤商;贵则少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取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而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商旅以通,黎民以遂,国用以足矣。”
——以上三则材料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北宋商品交易中的什么社会现象?(6分)
(2)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北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措施有什么影响?(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中“多为兼并之家所困……折阅失业……”可知大商人囤积居奇,操纵市场、牟取暴利。第(2)问从材料一最后一句话和材料二可知政府设置市易务,平抑物价。第(3)问从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可知市易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囤积居奇现象,控制了市场物价,增加了政府收入,但结果失败了。
答案:(1)北宋中期,大商人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兼并中小商贩、阻碍商品交换。
(2)设置市易务,即由政府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3)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换,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这些措施最终被废除。
8.王安石是一位理论上的先行者,希望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
——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司马光争论的焦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王安石为实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而推行的措施。(6分)
(2)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6分)
解析:第(1)问,二人分歧在于要不要“理财”;其措施,依据教材归纳王安石变法富国之法的内容。第(2)问,从材料二中关键信息“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概括即得。
答案:(1)焦点:要不要“理财”。
措施: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
(2)原因:宋代商品经济活跃;王安石的思想有前瞻性。专题质量检测(五)
欧洲宗教改革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天主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支配地位,主要是因为(  )
A.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
B.“什一税”的大量征收
C.是欧洲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
D.统一了《圣经》版本且有解释权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所列四项都是原因,但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应选C。
2.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反映了(  )
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
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
C.罗马教会在思想上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
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材料论述的是教皇与国王之间的关系,“光是向太阳借来的”,言外之意是王权要依附于教皇的权力,故选B项。
3.14~16世纪西欧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在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是(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欧洲民族国家发展
C.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解析:选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要注意的是思想文化的表现。
4.13世纪30年代,天主教会开始设立宗教裁判所,对持“异端”思想的人进行残酷迫害。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天主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天主教会开始堕落
C.天主教会的神权地位受到冲击
D.天主教会禁锢人性
解析:选C 宗教裁判所针对的主要是“异端分子”“异端嫌疑犯”以及反对封建统治势力的人,它的设立说明天主教会的神权地位受到冲击。
5.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这一主张的意义在于
(  )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解析:选A 材料体现了马丁·路德的“信仰即可得救”的观点,故选A项。
6.卡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体现了(  )
A.卡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卡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C.符合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的主张是在人出生前,上帝就先定了选民或弃民,选民获得的财富是上帝的恩赐,这体现的是“先定论”。
7.英国“清教徒运动”中的“清教徒”们要求(  )
①主张纯洁教会,清除旧教影响 ②提倡勤劳俭朴的生活 ③遵奉严格的道德准则 ④改革国教保留的旧教残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综合归类、组合复合选择的能力。依据教材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8.天主教实行的内部改革的实质是(  )
A.放松对教徒的管理
B.加强天主教会的专制
C.缓和阶级矛盾
D.顺应时代潮流
解析:选B 从天主教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和网罗狂热分子看其实质一目了然。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
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最终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在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
材料二 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级的历史,即从13世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
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天主教会遭到普遍反对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资产阶级早期斗争的形式,并分析其原因。(8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按政治(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阻碍民族统一)、思想(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经济(广占地产、欺诈掠夺、阻碍工商业)三个方面归纳概括。第(2)问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维护欧洲反动的封建统治;阻碍西欧国家实现民族统一;对人民群众的欺诈和无耻掠夺;阻碍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损害世俗王权和贵族的利益。
(2)形式:反对天主教神学的“异端”形式。(或宗教“异端”的形式)原因: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处于垄断地位,实力强大;资本主义经济还很不发达,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当时只有宗教和神学,没有先进理论可以依靠。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5~16世纪
,教会十分关注异端邪说,异教人士及女巫被拘捕和受审。这是一个科学兴起、但同时人们普遍相信魔法和巫术的时代,在这段时期,民众搜捕女巫,有时虽然只有少量证据,仍会判女巫有罪,并对其施以火刑处死。在这一时期,教会也会开庭审讯包括科学家的异见者,其中一次著名的审判,就是哥白尼理论的一位支持者布鲁诺,他在1600年被施以火刑处死。
材料二 一般的更正教(指新教)传统认为,宗教改革是使“基督教信仰回复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
——梁家麟《基督教会史略:改变教会的十人十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5~16世纪被视为“真理”的标准是什么?根据材料说明你的理由。(6分)
(2)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9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宗教改革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标准”可从中世纪占精神统治地位的思想来回答;“理由”可以从反对这些“标准”的结局(受到惩罚并判以死刑)来分析。第(2)问,从新教的教义特点分析,指出其得到人们拥护的原因。
答案:(1)标准:《圣经》或教会的教导被视为“真理”的标准。理由:那些持有与教会观点相反看法的人,会被惩罚甚至判以死刑。
(2)《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每个人都可以阅读《圣经》并做出个人的价值判断与理解,个人可以通过《圣经》与上帝直接联系,不需要教会的中介。这就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思想。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马丁·路德主张基督教贵族“应该发号施令,从此不准任何俸禄再落入罗马手中。并且以后一切委任都不得从罗马领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概括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6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并简要概括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9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以及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应依据材料信息,“从此不准任何俸禄再落入罗马手中”“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表现出摆脱罗马教皇;“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说明“因信称义”。第(2)问主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并从思想、政治、经济三个方面分析概括作用。
答案:(1)教会应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彻底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因信称义。
(2)实质:既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又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作用:打击了欧洲天主教会的权威,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国家的成长;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欧洲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12.中世纪晚期,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等进步的历史潮流。根据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为例,说明宗教改革如何顺应了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发展潮流。(5分)
(2)以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为例,说明宗教改革如何顺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5分)
(3)宗教改革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发展。请从这三者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5分)
解析:第(1)问,“民族主义”主要从民族语言、民族意识的发展等方面分析作答;“人文主义”主要从改革强调个人在信仰中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分析作答。第(2)问,主要从“先定论”所崇尚的奋斗精神、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等方面分析作答。第(3)问,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从思想解放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作答;促进民族主义的发展主要从民族意识的增强、民族国家的产生等角度分析作答;促进人文主义的发展主要从打破思想束缚与思想解放等角度分析作答。
答案:(1)民族主义:改革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发展,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发展。人文主义:改革主张“因信称义”,强调个人的作用,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
(2)“先定论”符合早期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对社会生产的严格限制和规定,有利于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等。
(3)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为早期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规划了蓝图,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主义的发展:增强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促进了民族国家的诞生。促进人文主义的发展:打破了天主教会的思想束缚,进一步促进了西欧的思想解放。清单一 经济措施
大力发展经济
  
1.改革土地制度
(1)前提:1811年,通过萨拉丁城堡屠杀事件,铲除了马木鲁克势力。
(2)措施:
①实行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成小块,出租给农民耕种。
②废除各种杂税,只向农民征收统一的土地税,精简纳税的手续。
(3)作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保证了生产的时间;新兴地主阶级出现,构成阿里政权的社会基础。
2.大力发展农业
(1)大力兴修水利,推广使用水车。
(2)广泛种植经济作物,长绒棉便是在该时期发展起来的。
3.
进行工业建设
(1)从西方引进技术,建立近代化的国营工厂。
(2)重点扶持军事工业。
(3)埃及的民族工业开始初具规模。
(4)发展对外贸易:工农业发展促进了对外贸易,基本上年年实现贸易顺差。
阿里改革建立近代民族工业的举措,重点先发展军事工业,再创建民用工业,这一选择和中国洋务运动有其一致性,其原因是借此来维护封建统治。 
                               
清单二 政治措施
加强中央集权
1.政治上
(1)在中央:设立最高国务委员会,长官均由阿里直接任免,效忠于阿里。
(2)在地方:全国划分为七个省,省长由中央任免,下设县、乡、村,下级对上级负责。
2.军事上
(1)废除雇佣兵役制,实行征兵制。
(2)聘请外国军官为教官,按西式方法训练军队。
军事改革是阿里实现富国强兵的手段之一。阿里通过这项改革,希望建立一支拿破仑式的新式军队,取代自己那支战斗力不强的杂牌军,几经努力,埃及军事实力日益壮大,成为东地中海最强大的国家,为其以后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奠定了军事基础。 
                               
清单三 文化措施
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1.培养建设人才
(1)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立世俗学校和专科学校。
(2)兴建了一批采用西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材的普通中小学。
(3)选派青年赴欧洲留学,邀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
2.发展文化事业
建立印刷厂,创办了埃及近代第一份报纸——《埃及战役报》。
清单四 影响
改革的评价
1.积极影响
(1)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强化,形成了以阿里为首的新兴地主阶级统治集团。
(2)保证了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带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3)加强了同西方的交流,带来了近代化的曙光。
(4)埃及军队成为中东地区最强大的武装力量。
(5)埃及实际上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2.消极影响
(1)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
(2)只是单纯引进西方近代生产技术,硬性嫁接到本国封建制度上。
(3)对外穷兵黩武,不断扩张。
(4)阿巴斯一世废除了改革措施,改革最终失败。
阿里改革的目的是巩固封建专制统治与对外扩张,其封建王朝的专制性和扩张性,始终对阿里改革的积极性起着逆向作用,对缓慢成长的埃及资本主义因素起着抑制作用。这是阿里改革最终失败的内因所在。
                                
探究点一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性质和特点 
[史料探究]
材料一 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魏源《海国图志》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灭弄权之骁骑”与“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的含义。
[答案] 消灭马木鲁克势力;阿里实行大力发展经济和向西方学习的措施。
材料二 穆罕默德·阿里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中东的统治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穆罕默德·阿里是怎样“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的?
[答案]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学习西方军事技术,聘请外国教官,仿照西方教育事业,选派青年到欧洲留学等。
[结论形成]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性质和特点
1.性质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由阿里所代表的新型统治者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浪潮冲击下,被迫作出的面向现代化社会的最初尝试,是以“西方化”为最大特征的一场埃及早期防御性现代化运动。因此,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性质只是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改革。
2.特点
(1)从范围上看: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相继实行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措施,具有广泛性和全面性。
(2)从进步性上看:以抵御外来侵略、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民族独立为目的,旨在应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
适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3)从侧重点看:以发展近代民族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重点,以经济发展带动和促进政治改革、军事改革和思想文化改革。
(4)从方式上看:立足埃及的实际国情,采取自上而下的推进方式,大力借鉴西方工业文明成果,致力于发展近代民族经济。
(5)从效果上看:促使埃及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确立起中央集权的统治秩序,奠定了近代埃及国家的基础。
探究点二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 
[史料探究]
材料 阿里改革是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作出的回应,试图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使埃及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是:现代化的结构变革,具有明显的结构性,一个国家全面性的结构变革,会产生一种威力巨大的整体效应……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变革从长远看对国家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阿里改革的悲剧之一即在于此。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
材料认为阿里改革没有使埃及的现代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对材料观点有何看法。
[答案] 原因: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变革。看法:材料认识是正确的。改革虽使埃及的实力得到增强,促进了埃及的近代化,但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改革注定要失败。
[结论形成]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以及经验教训
1.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未进行根本性的全面变革。
(2)对外扩张:对外掠夺,激化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更加尖锐,战争性质随之发生了变化。
(3)经济困难:长期的对外战争使得经济改革的资金匮乏;实行中央集权的管理制度,工厂腐败严重,管理不善。
(4)列强干涉:列强不愿看到一个独立强大的埃及出现,英国对日渐强大的埃及更是视若仇敌,千方百计进行破坏。
2.经验教训
(1)改革中要注意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团结广大人民,保持社会稳定。
(2)战争是赢得民族独立的重要手段,但是,穷兵黩武会激化社会矛盾,损人不利己。
(3)作为落后国家奋发图强的改革运动,要时时防范敌对势力的干扰和破坏。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土地制度,将包税地一半分配给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其最重要的影响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消除了割据势力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解析:选C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土地制度将政府控制的一半土地分配给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他们成为新的封建地主,构成了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时,把军事工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点,其主要目的在于(  )
A.抵御西方国家的侵略
B.镇压马木鲁克的叛乱
C.平息广大人民的反抗
D.防备奥斯曼帝国的进攻
解析: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当时的形势分析,阿里把军事工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点,其主要目的在于抵御西方国家的侵略。
3.穆罕默德·阿里在工业方面,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和设备。这些技术和设备应是(  )
A.手工工场时期的技术和设备
B.工业革命的成果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在19世纪初,此时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
4.穆罕默德·阿里在政治改革中,规定各部部长及各省省长由自己亲自任免,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
A.咨议局没有实权
B.维护专制集权
C.仿效欧美民主制度
D.改革了政治机构
解析:选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A、C、D三项属于采取的措施,只有B项属于本质目的。
5.马克思赞誉穆罕默德·阿里为“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历史学家普遍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是19世纪的伟大统治者之一”,是“近代埃及的奠基者”。体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历史意义的有(  )
①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
②建立了近代工厂,推动了历史进程
③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④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C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意义应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全面分析。①②③④从各个方面概括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影响。
6.穆罕默德·阿里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其改革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阿里改革的局限性体现在(  )
A.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
B.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C.加强了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
D.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选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A、B、D三项是积极影响,只有C项是局限性。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综观穆罕默德·阿里的一生,应该说他是埃及近代史上一位杰出人物,他比其前辈确实提供了不少新的东西,建立了许多功勋,因此马克思赞誉他为“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穆罕默德·阿里是19世纪的伟大统治者之一”,是“近代埃及的奠基者”。
材料二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请回答:
(1)为什么说穆罕默德·阿里是“近代埃及的奠基者”?(8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穆罕默德·阿里在治国方面有什么思想值得今天借鉴?他的思想有什么局限?(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结合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归纳概括。第(2)问结合材料二分析归纳。
答案:(1)穆罕默德·阿里在土地改革中扫清了阻碍埃及社会发展的马木鲁克势力、宗教长老阶层和落后的包税制;在工业上大力建立近代军事工业,发展民用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推动埃及的工业化;在文化方面建立新式学校,派留学生出国,推动了教育近代化;在军事方面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征兵制,建立军事学校,有利于军事的近代化。
(2)借鉴:主动向西方学习,对外开放;实现民族独立的前提是建立强大的现代军队,而军队近代化在于建立强大的近代化工业。局限性:没有认识到实现国家强大和独立的根本在于革除落后的封建制度。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一场“反现代化运动”。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他不得不推行某种程度的“现代化”,但实行“现代化”是为了不让它破坏原有的社会结构,是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是“现代化的延误”。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里为什么“不得不推行某种程度的‘现代化’”?有何主要表现?(6分)
(2)你是否同意该学者“阿里改革是一场‘反现代化’运动……是‘现代化的延误’”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6分)
解析:第(1)问结合埃及当时的内外形势分析原因,结合向西方学习的措施总结表现。第(2)问是开放性的问题,同意或不同意均可,关键要史论结合,观点与论据要能自圆其说。
答案:(1)原因:西方列强入侵,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内政局动荡;经济凋敝。表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建立现代工厂;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建立现代海军。
(2)同意。阿里的政治改革未变革封建制度,没有实现向现代化的根本突破。或不同意。阿里改革建立了近代机器大工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埃及的近代化。专题质量检测(八)
明治维新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
解析:选C 本题解题关键在于仔细阅读材料,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19世纪上半叶日本经济发展,商人地位有所上升,但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他们加入到了反对幕府统治的行列中。
2.日本的福泽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乃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  )
A.推行了“殖产兴业”政策 
 
B.废除了旧体制
C.实行了“文明开化”政策
D.进行了军事改革
解析:选C 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最终归纳为“学问为急务”,其实质是在教育、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向西方学习,借以改革日本封建文化,建立资本主义精神文明。
3.经过明治维新,日本逐步建立起一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这种新的社会体制主要是指(  )
A.实行“四民平等”
B.华族和士族可以经营工商业
C.取消武士特权
D.平民可以自由地择业和迁徙
解析: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辨析问题的能力。该题涉及的是日本废除封建等级身份制度的变革,封建等级身份制度废除后确立的新体制是“四民平等”,平民有了更多的自由,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废藩置县”对资本主义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
A.彻底结束了日本封建割据的局面
B.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C.有利于明治政府各项改革措施的施行
D.彻底破除了旧的政治体制
解析:选B 幕府统治时期的各藩国,是在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废藩置县”的措施消除了各藩国的封建割据状态,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5.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唯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唯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文明开化”政策的重点是(  )
A.培养出国人才
B.教育改革
C.“求知于世界”
D.派使团出访西方
解析:选B 教育改革是明治维新最富有远见的改革措施,它为日本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大量必不可少的人才,成为日本崛起为东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6.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它从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这里的“脱亚入欧”是指(  )
A.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
B.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
C.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D.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同盟
解析:选A “脱亚入欧”的含义是指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落后被侵略的弱国,一跃成为与西方列强一样的资本主义强国。
7.在1889年日本宪法的下列规定中,具有封建性特点的是(  )
A.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
B.天皇不得以诏令改变法律
C.天皇是军队的统帅
D.臣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基本人权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1889年日本宪法封建性特点的理解。A项表明天皇是世袭的,并且权力至高无上,是典型的封建性质的体现。B、D两项体现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权限,C项是天皇对军队的控制。
8.明治政府在吸收和引进西方工业文明的过程中,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模式,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全面地加以“移植”和“仿造”,因而在移植初期免不了会有“依样画葫芦”的弊病。产生这一弊病的根本原因是(  )
A.当时日本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B.当时日本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C.当时日本对西方文明未有正确认知
D.当时日本民族危机不断加剧
解析:选A 19世纪70年代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仍处于低水平,工场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仍占主导地位,故日本在明治维新初期大量“仿造”和“移植”西方文明。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世纪时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来到日本,同日本发展贸易。17世纪初荷兰和英国也同日本建立了贸易联系,
同时,天主教会也传入日本,信徒一度达到十几万之众。德川幕府感到自己的统治受到威胁,在17世纪30年代连续五次颁布了锁国令,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活动。
材料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德川幕府在日本实行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反映的实质是什么?对日本造成了什么影响?(9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材料一从经济和宗教两方面说明了西方对日本的影响,但闭关锁国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日本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第(2)问图片反映了西方大量商品运进日本,反映的实质是日本成为与商品相联系的市场,其影响则是对日本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答案:(1)西方列强采取经济和宗教形式开始渗透到日本社会;幕府统治者害怕西方势力危及自身统治。
(2)现象:西方商船把大量商品运进日本,在日本大量倾销商品。实质:反映了日本开始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
影响:日本传统的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手工工场破产,同时国内市场物价暴涨,导致经济混乱,同时客观上也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10.明治维新为日本的发展清除了障碍,开动了日本帝国的列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秩禄公债(废除封建特权身份的补偿金)分配状况表
身份
金额(日圆)
利率
武士(1874~1876年)
16
565
000
8%
大名(1877年)
31
412
405
5%
大名和武士(1877年)
108
242
785
7%
神主(1877年)
334
050
8%
材料二 采用上下分权的政体,设立公会,以施公明正大的政治时,民皆怀其仁德,视朝廷如父母,万民相亲如兄弟,人和悉齐无疑。至此时,武备方面精神万备,故枪炮船舰方始成为真物,操练教阅也方始成为实用。因此即使有外患内贼也决不足患,国家永久太平,王室永久安全绝对无疑。
——加藤弘之《邻草》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治维新对日本封建贵族的影响,并指出影响其地位变化的变法措施。(9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对于日本社会的构想以及“国家永久太平”的目标没有实现的原因。(6分)
解析:第(1)问主要从封建贵族的封建特权的限制分析,依据明治维新的措施归纳。第(2)问“构想”从有效信息“用上下分权的政体,设立公会”可以判断;因为日本的传统决定了日本永久太平不可能。
答案:(1)影响:经济上获得补偿;但丧失对土地和人民的管辖权;失去封建特权地位。措施:废藩置县;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
(2)构想:建立君主立宪制。原因:对外扩张,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72年,新政府宣布停止使用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太阴历),而同西洋各国一样,明确实行以太阳的运行为基础的太阳历。而且确定一天为24小时,一周为7天,将此作为全国的共同时间。于是,人们生活所依据的历法和时间的划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此前,普通民众一年中的重大节日(如3月3日、5月5日、7月7日等),都是从中国传入的。政府改以天皇和皇室的活动为中心,规定新的节日,要求民众届时庆祝。如神武天皇即位日(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位天皇)、天皇的生日等。但是由于旧历法及基于旧历法的各种节日活动同农业生产及习俗密切关联,所以在有些地域仍然长时间地延续着。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改变历法的原因,并概括日本节日改革的特点。(9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历法和节日改革的效果。(6分)
解析:本题以日本节日改革为切入点,考查了日本明治维新中“文明开化”这一内容,命题角度很巧妙。本题要注意从日本节日改革中认识其在日本近代化的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答案:(1)原因:明治维新期间,明治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引进西方文明改造日本的传统文化。特点:以天皇及皇室为中心;努力摆脱传统,不断西化。
(2)积极:引进了西方近代文明,改造了日本落后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实现日本的近代化。局限:具有浓厚的专制与神权色彩。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明治维新)的确是对于旧的封建生产关系,形成转向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主的划时代的社会变革。
——野吕荣太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历史条件》
材料二 新政府中主要是武士和贵族,没有直接来自资产阶级的代表。1868年的政体书中提到的三权分立,其实是徒托空言,未付实施。
——周一良《关于明治维新的几个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的观点。(6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治维新的局限性及影响。(9分)
解析:第(1)问,回答明治维新除旧布新的措施即可。第
(2)问,根据材料“新政府中主要是武士和贵族,没有直接来自资产阶级的代表”“1868年的政体书中提到的三权分立,其实是徒托空言,未付实施”说明其局限性;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其局限性。
答案:(1)说明:明治维新通过废藩置县,实行“四民平等”,颁布宪法,承认土地私有,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措施,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局限:带有封建残余;保留军国主义。
影响:延缓了民主进程;走上侵略扩张道路。课时跟踪检测(六)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右图是“敦煌壁画中的北魏商队”的文物图片,反映了北魏商业的发展,下列有关北魏商业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A.洛阳出现了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
B.货币交易逐步代替了长期战乱以来的实物交易
C.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中亚、西亚以及地中海沿岸诸国都有商业往来
D.北魏统治者放弃了商鞅变法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商业活动日趋活跃,A、B、C均是对北魏商业发展的描述。D项不符合史实,北魏统治者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2.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旧多奉法”,这是因为(  )
A.推行均田制
B.实行三长制
C.实行俸禄制度,整顿吏治
D.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解析:选C 整顿吏治使政令畅通,为改革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3.“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孝文帝改革中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  )
①均田制 ②三长制 ③整顿吏治 ④改穿汉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 ④是孝文帝改革在移风易俗方面的一项措施,与题干内容无关。
4.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  )
A.缓和民族矛盾
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
C.平息阶级矛盾
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步伐
解析:选B 出发点是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以获得他们的支持,巩固自己的统治。
5.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右图龙门石窟佛像造型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  )
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
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佛像的变化产生在迁都洛阳后,说明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措施效果明显,这体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6.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由此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  )
A.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为中原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解析: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时注意“李唐一族崛兴”“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意即重新统一,创立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安世乃上书曰……高祖(孝文帝)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于是海内安之。
材料二 高祖曰:“……令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魏书·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
材料三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1)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这项改革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分析这些改革措施对历史发展的影响。(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的措施根据材料一中“均田之制”等信息可知;推行原因根据“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等信息可知,然后结合所学从社会矛盾、财政收入等角度回答即可。第(2)问措施紧扣材料回答,注意材料中的“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和“改穿汉服”等信息;影响从对鲜卑族和整个国家的角度分析。
答案:(1)推行均田制。原因:中原长期战乱,百姓流亡;豪强地主隐瞒控制人口;广大农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尖锐;国家财政收入锐减。
(2)讲汉话,穿汉服,变习俗。影响:民族间生活方式相互影响;促进了鲜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魏孝文帝拓跋宏认为“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只有迁都洛阳,才能“光宅中原”,“迁都嵩极,定鼎河,庶南荡瓯吴,复礼万国”。他还说“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
材料二 孝文帝迁都洛阳不到四十年,北魏灭亡。《魏书》评论:“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乎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榛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今有学者也认为,孝文帝不顾国情、族情,独断专行的迁都决策破坏了鲜卑族原来的利益制衡关系,动摇了北魏的立国根基。魏孝文帝迁都以后,父子相继在洛阳大兴土木,修筑洛阳的民夫“日有万计”,工程的耗费“日损千金”。国力耗费严重,人民负担沉重,贪污腐化加剧。
——蒋福亚《魏孝文帝迁都得失》
(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孝文帝拓跋宏执意迁都的原因是什么?(6分)
(2)有学者认为迁都与北魏的覆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看法的认识。(8分)
解析:第(1)问,原因可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大背景中来分析,结合材料一中“只有迁都洛阳,才能‘光宅中原’”“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2)问,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注意史论结合即可,如果选择赞同,可依据材料二中“孝文帝不顾国情、族情,独断专行的迁都决策破坏了鲜卑族原来的利益制衡关系,动摇了北魏的立国根基”“国力耗费严重,人民负担沉重,贪污腐化加剧”等信息来论证;如果选择反对,可从北魏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统治的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和迁都没有必然联系来说明。
答案:(1)适应北魏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摆脱鲜卑族内部保守势力的束缚;移风易俗;推进封建化进程。
(2)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
举例:
观点:我认为迁都不是北魏灭亡的主要原因。
说明:迁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但北魏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统治的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和迁都没有必然联系。(此答案为参考
答案,论证充分合理即可)专题质量检测(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死刑。”对此材料中的“它”解读全面的是(  )
A.阻碍了社会公民道德的发展
B.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危及了国家安全
D.阻碍了社会进步与发展,需彻底废除
解析:选D 依据材料信息“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死刑”等可知,D项符合题意。
2.俄国自发的农民运动从1826年到1861年改革前共发生了1
000多次农民起义。农民起义的主要目的是(  )
A.自下而上地消灭农奴制
B.为了争取自由和土地
C.为了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解析:选B 改革前农民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与剥削,被牢牢的束缚在地主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因而其起义的目的是争取土地和自由。
3.在十二月党人被沙皇流放时,他们的妻子毅然接受沙皇提出的苛刻条件,跟随丈夫远赴西伯利亚,这些妻子们因此受到歌颂,右图就是相关的作品之一。“十二月党人”被流放主要是因为(  )
A.对俄国的社会现实不满
B.提出向西方学习的要求
C.举行起义要求推翻专制统治
D.同情俄国农奴们的处境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认识能力。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试图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度,结果遭到残酷镇压。此后,他们大多被沙皇政府流放。
4.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司法制度方面的改革措施包括(  )
①废除了原来按等级审理的制度 ②建立了陪审制度 ③实行公开审判 ④农民享受同等的待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实再现能力。俄国改革后,在广大农村地区,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农民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农民不可能享受同等的待遇。因此,④的叙述不正确。
5.俄国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依据是(  )
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
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的掠夺
D.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改革的性质不能仅从领导者或推行者的阶级属性来判定,还应从改革的历史作用或结果来判定。
6.观察右图,俄国1861年改革后,图中所示部分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是(  )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沙皇政府国有制
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解析:选B 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根据图示当时土地分成两部分,大部分由地主保留。图中所示部分的土地是农奴高价赎买的份地,其所有制形式是农民土地所有制。
7.沙皇政府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突出表现为(  )
A.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
B.选举资格有严格的财产限制
C.在村社之上建立乡级行政机构
D.地方掌握实权的行政官僚由沙皇任命
解析:选A 俄国1861年以后的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提到选举资格的内容;C、D两项是加强专制和加强对农民控制的措施,不属于向西方学习政治体制的表现。故选A项。
8.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社会的发展,因为(  )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②农奴得到土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③广大农奴不再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④动摇了俄国的封建生产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D 本题实质上是考查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租种地主的土地,再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因此③错误。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
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材料三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1)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二世在农民与土地问题上所持的基本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态度产生的原因。(6分)
(2)材料二中法令规定农奴获得自由的前提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令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5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1861年俄国改革未能稳定社会秩序的关键所在,对今天有何借鉴?(4分)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三句话对比中总结亚历山大二世的态度,其原因要从“防止俄国暴动”“点燃俄国”等方面分析。第(2)问,从“赎买了土地”“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中概括其前提;从改革前后农民与地主的关系变化中判断结论的正确性。第(3)问,结合三则材料从农奴制改革处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上分析其未能稳定社会秩序的原因和借鉴意义。
答案:(1)态度:解放农奴,但不将土地无偿地给予农民。原因:农奴起义严重威胁到沙皇统治;废除农奴制面临贵族的强大阻力;维护农奴主利益。
(2)前提:赎买土地。分析:不符合实际。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然存在,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
(3)关键:改革者没有满足农民在土地问题上的基本要求。借鉴:在一个农民占多数的国家,解决好农民与土地的问题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弱点暴露无疑,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摘编[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 1861年2月19日颁布的《解放法令》是充分保证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实施的,地主因土地被分配给农民可以得到政府付给的长期国债券,而农民则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给政府。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
——摘编自《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原因。(6分)
(2)有学者指出,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依据材料二指出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并分析这种做法对俄国发展的消极影响。(9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并结合所学概括回答即可。第(2)问,据材料二“49年的赎地费”和“20亿卢布赎金”等方面分析;其影响,结合所学分析得出不利于国内市场扩大及阶级矛盾尖锐。
答案:(1)原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政治上沙皇专制的腐朽统治;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发展。
(2)合理性:1861年改革解放农奴并向农民索取高额赎金,使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本。
影响:农民购买力低下,不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农民暴动不断,阶级矛盾依然尖锐。
11.在俄国的历史进程中,亚历山大二世所主持的农奴制改革对于推动历史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誉为“解放者”、“改革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57年1月3日,沙皇政府成立了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参加委员会的大多为大贵族地主,他们并不热心改革,委员会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为借助舆论的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亚历山大二世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同时下令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1861年沙皇颁布“二一九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材料三 (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以解放农奴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改革,是俄国统治阶级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以后,痛定思痛,励精图治,追赶西方的重大举措,它把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亚历山大一世的改革推进到新的阶段,也是俄国自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过渡的重大步骤。当代人不无理由地称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为“大改革”。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1)怎样理解材料一中“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4分)
(2)据材料二分析亚历山大二世为推进改革进程所采取的对策和措施。(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在史学家的眼中,俄国的农奴制改革被称为“大改革”?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从这场改革中得到的启示。(7分)
解析:第(1)问,从欧洲当时政治和经济角度和俄国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说明。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为借助舆论的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的角度说明对策。
第(3)问,依据材料三中“俄国自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过渡的重大步骤”以及所学从改革的内容以及作用来说明;其启示,结合所学从改革对经济发展、改革实行必要条件以及改革要注意利益均衡的角度说明。
答案:(1)理解: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而俄国政治上仍延续着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存在着农奴制度。
(2)对策:沙皇政府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的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改革法令规定让农民通过交纳赎金的方式获得自由,以安抚大贵族地主的不满情绪。
(3)理由:改革是以废除农奴制为中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军事各方面,实现了俄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全面转型。
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改革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权来推行;在保证改革方向的同时,改革过程中要兼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言之有理即可)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的工业革命虽然一方面为俄国提供了效仿的实例,但另一方面也给更多的传统部门的结构化调整带来巨大的阻力。西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使得它们对于俄国的木材、大麻、油脂(后来逐渐发展到谷物)的需求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生产这些出口货物是不需要新技术的,而且也不必要改变现有的劳动体系。……摆在眼前的这种诱惑令俄国在陈旧的经济体制中故步自封——它要应对传统制度下因为需求的增加而带来的新机会,它要继续保持农奴制和农业的优势,它不会冒险进行根本的内部转变。
——[俄]彼得·斯特恩斯《俄国的工业革命》
(1)据材料,分析导致俄国工业革命缓慢的因素。(4分)
(2)促使19世纪中期俄国“进行根本的内部转变”的直接因素是什么?应如何评价这一“根本的内部转变”?(11分)
解析:第(1)问,从俄国出口的商品中总结其在对西方贸易中所处的地位;从“在陈旧的经济体制中故步自封”中总结其自身落后的体制。第(2)问,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激化了俄国内部矛盾,成为其改革的导火索,结合所学,从正反两方面评述其影响。
答案:(1)因素: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俄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落后的经济体制(农奴制度)的阻碍。
(2)因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评价:一方面,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也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的残余,阻碍了俄国的进一步发展。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程
1.第一阶段:改革重点是创建新制
(1)目的是用新制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
(2)主要内容有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
(3)影响: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为后期改革奠定了基础。
2.第二阶段:改革重点是移风易俗
(1)目的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贵族接受汉族文化。
(2)主要内容有迁都洛阳和包括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及改籍贯在内的移风易俗。
(3)影响:
①迁都洛阳使北魏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而移风易俗则加快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②孝文帝改革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古代社会改革和移风易俗
1.社会风俗的含义
社会风俗是历代相沿积久、约定俗成的风尚、礼仪、习惯的总和,也是人类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岁时节庆、文化娱乐、宗教信仰等方面广泛的行为规范。
2.古代改革中的移风易俗
(1)梭伦改革:规定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门手艺,否则儿子将来可以拒绝赡养老人。
(2)商鞅变法: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政策,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了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
(3)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后,孝文帝改革的重点就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雷厉风行地推出了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3.社会改革与移风易俗的关系
变革社会风俗习惯,是因为社会风俗的滞后性和保守性,起到了妨碍社会变革的消极作用。倡导新风尚,革除陋习,是社会变革的重要方面;移风易俗往往具有为改革开风气之先河、为改革开路的特殊作用。
三、比较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
  
事件项目  
孝文帝改革
商鞅变法
不同点
目的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
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侧重点
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侧重于富国强兵
相同点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遇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问题主要有(  )
①政治黑暗,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②官场贪污腐败,人民负担重 ③阶级矛盾尖锐,人民不断举行起义
④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级内部也是危机四伏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本题实际考查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孝文帝亲政后,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统治的黑暗、租调徭役的繁重、阶级矛盾的尖锐等,①②③④均是正确表述。
2.北魏孝文帝改革政策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  )
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
②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
③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
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 ①是根本原因,这也是成功的一个原因,
③孝文帝面对守旧贵族的反对,巧设对策迁都,镇压反对势力,②④都不对。
3.北魏实行均田制,其中的“均田”是指(  )
A.没收地主多占的土地,平均分给无地农民
B.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有限度地授予无地农民
C.将荒地收归国有,招募流民垦种
D.将全国土地按人口进行平均分配
解析:选B 均田制是一种封建的土地国有制度,就是将政府掌握的土地授予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以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增加政府收入。
4.六世纪初,北方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的主要原因是(  )
A.北魏推行均田制
B.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
C.三长制得以实施
D.适宜于精耕细作的农具得以推广
解析: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明确北魏政府推行均田制,将无主的荒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使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
5.孝文帝以“南伐”为名,设巧计迁都,孝文帝迁都最大的阻力来自(  )
A.鲜卑贵族
B.鲜卑平民
C.汉族地主
D.中原农民
解析: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孝文帝迁都的阻力主要来自鲜卑贵族。
6.陈寅恪先生指出:“从北魏前期崔浩与鲜卑贵族的冲突来看,似乎汉化与鲜卑不能相容。因此,孝文帝推行汉化,目光落到了如何使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合而为一,不仅使鲜卑贵族有政治地位,而且使鲜卑贵族有社会地位。”材料反映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本民族本阶级的利益
B.促进民族融合
C.提高鲜卑族的地位
D.推动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解析:选A 根据“不仅使鲜卑贵族有政治地位,而且使鲜卑贵族有社会地位”反映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本民族本阶级的利益,故A项正确。题干是维护鲜卑贵族的地位,不是提高鲜卑族的地位,故C项错误;B、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7北魏孝文帝尊儒崇经,兴办学校,讲授儒家经典,其主要目的是(  )
A.儒家文化是中国的汉文化
B.当时的人们喜欢儒家文化
C.冯太后的影响
D.适应巩固统治的需要
解析:选D 改革的主要目的应从推行者的阶级属性方面思考,作为最高统治者,巩固统治是最根本的目的,故选D。
8.下列现象反映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生活习俗改革内容的是(  )
①汉族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②中原地区流行吃烧烤 ③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也解调胡琴 ④中原地区大量农田得以开发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关键信息是“生活习俗”。①②体现了汉族受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影响;③体现了胡汉生活习俗间的相互影响。④属于生产领域,反映了当时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与题干不符,故选B。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文帝)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四《魏孝文迁洛》
材料二 孝文帝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抛弃狭隘的民族偏见,坚决推行改革政策,对北方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复兴、民族融合都作出了贡献。
——当代学者肖黎《魏孝文帝评传》
(1)孝文帝针对“以华风变之”
的改革措施有哪些?(6分)
(2)两则材料的作者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有何不同?指出影响评价的因素。(9分)
解析:第(1)问,孝文帝针对“以华风变之”的改革措施,主要是指制度、语言、服饰、婚姻等方面采取的汉化政策,依据教材内容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材料一中“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表明作者认为孝文帝改革导致北魏由盛转衰,加以否定;材料二中作者肯定了改革“对北方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复兴、民族融合都作出了贡献”。第二小问,选取的史料及评价者的时代背景等都会影响评价的结果。
答案:(1)措施:行汉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
(2)不同:材料一对孝文帝改革持否定态度,认为改革是北魏走向衰落的转折点。材料二对其持肯定态度,认为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
因素:评价的角度和立场;历史的时代变迁。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孝文定鼎伊洛,务欲以夏变夷,遂至矫枉过正,宗文鄙武,六镇兵卒,多摈弃之,有同奴隶,边任浸轻,裔夷内侮。魏之衰弱,实肇于此。
——马端临《文献通考》
材料二 洛阳之汉化愈深,而腐化乃愈甚,其同时之代北六镇保守胡化亦愈固,即反抗洛阳之汉化腐化力因随之而益强。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材料三 凡历史上有一番改进,往往有一度反动,不能因反动而归咎改进之本身;然亦须在改进中能善处反动方妙。魏孝文帝后,鲜卑并不能继续改进,并急速腐化,岂得以将来之反动,追难孝文!
——钱穆《国史大纲》
(1)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改革导致“魏之衰弱”的理由。据材料二指出孝文帝改革带来的问题。(12分)
(2)材料三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与材料一、二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3分)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内容从汉化、军事等方面归纳出理由;孝文帝改革带来的问题应从汉化政策对鲜卑族的影响上分析。第(2)问对照材料,采用辩证、客观的视角加以分析。
答案:(1)理由:急于汉化,导致矫枉过正;崇文鄙武(重文轻武),削弱北魏军力。问题:汉化的鲜卑贵族日益腐化堕落;鲜卑民族内部出现分化。
(2)不同:用辩证和发展的视角评价孝文帝改革,比较客观公允。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为人君,患于不均,不能推诚御物。苟能均诚,胡越之人亦可亲如兄弟。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高祖曰:“朕昨入城,见车上妇人冠帽而著小襦袄者,若为如此,尚书何为不察?”
澄曰:“著犹少于不著者。”高祖曰:“深可怪也!任城意欲令全著乎?”
——《魏书·任城王元澄传》
材料三 魏孝文帝的厉行改革,读史的人都说他是失策。这种观察,也是谬误了的。议论他的人,不过说他是:从此以后就同化于汉族,失掉本来雄武的特质。然而不如此,难道想永远凭籍武力和汉族相持么?……总而言之,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吕思勉《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为改变“不均”推行的经济措施及其政治目的。(4分)
(2)材料二中孝文帝为何批评元澄?这说明了什么?(6分)
(3)材料三的作者是如何评价孝文帝改革的?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5分)
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批评的原因是仍有人“冠帽而著小襦袄者”,说明了改革的艰巨性。第(3)问,材料三作者肯定孝文帝的改革,概括材料三内容即可总结作者的评价;其认识,总结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措施:均田制。
目的:缓和民族矛盾,加强统治。
(2)批评:仍然有人穿胡服;元澄未能尽职贯彻诏令。
说明:传统旧俗难以根除,改革阻力大;孝文帝坚决推进改革。
(3)评价:认为改革促进民族融合;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政策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认识:改革缓和社会矛盾,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言之成理即可)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兴起于蒙古高原,初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首都,为便于向南扩张而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南都,后遂迁都平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被称为北京。
——华林甫《中国地名史话》
材料二 迁居洛阳的鲜卑族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现象。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北魏迁都的特点。北魏不断迁都的原因是什么?(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表现。(5分)
(3)如何认识材料三的观点?(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迁都的特点要依据材料一归纳概括,其迁都原因要从内外因两方面归纳概括。第(2)问属再认再现基础知识,难度较小。第(3)问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可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特点:不断南迁。原因:北方保守势力强大,经济落后,外来威胁严重;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统治中原地区的需要。
(2)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3)认识: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进入中原后,必然会被中原的文明所征服。这一过程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及发展。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亟待拯救的文明古国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农民处于苦难的深渊之中,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奥斯曼帝国的搜刮   
 
B.马木鲁克的巧取豪夺
C.西方列强的掠夺
D.农业技术的落后
解析:选B 18世纪末的埃及,虽然名义上处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但实际上马木鲁克是埃及真正的统治者,包税权基本都落到马木鲁克手里,他们控制了土地和农民。
2.奥斯曼帝国统治埃及时期,埃及最高行政长官称(  )
A.帕夏
B.素丹
C.马木鲁克
D.将军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其最高行政长官称为帕夏。
3.1798年10月,西亚一个商队刚刚到达开罗,突然大街上出现了许多人,他们手持大刀、长矛和棍棒,高呼:“真主赐予穆斯林胜利。”这些人走上街头的目的是
(  )
A.反对马木鲁克的横征暴敛
B.要求摆脱奥斯曼帝国的控制
C.抗击法国对埃及的殖民统治
D.要求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分析时要抓住题干中的时间“1798年10月”,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目的;B项为阿里改革的目的之一;D项说法与阿里改革无关。
4.阿里上台前埃及人民面临的两大任务是(  )
A.反对奴隶主贵族统治和反对外来侵略
B.反对英国入侵和土耳其入侵
C.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马木鲁克封建统治
D.反对马木鲁克和包税人统治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应根据当时埃及社会的主要矛盾去分析面临的两大任务。
5.18世纪末,英法等西方殖民者加紧侵略埃及的主要原因有(  )
①埃及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②埃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③埃及社会动荡,国力衰弱 ④马木鲁克同侵略者相互勾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 18世纪末,在埃及遭受英法侵略前,马木鲁克是埃及的实际统治者,他们并没有同外国侵略者勾结,故④不正确,排除含④的B、C、D三项。
6.1811年3月1日,穆罕默德·阿里以庆祝其子出征为名,邀请某集团的头目出席庆祝仪式和宴会,埋伏的武士一举将其歼灭,这一集团是(  )
A.马木鲁克
B.宗教长老
C.帕夏集团
D.包税人
解析:选A 通过这一事件,沉重打击了马木鲁克势力。阿里要想巩固新生政权,首要的前提就是要解决马木鲁克问题。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木鲁克原意是“奴隶侍卫队”,他们原是埃及统治者从中亚和高加索等地买来的奴隶,编入军队充当侍卫。13世纪中叶,即阿尤布王朝时期,出身军事奴隶的马木鲁克阶层夺取了王朝的权力,在埃及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埃及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后,马木鲁克仍然保持了相当的实力。他们生性强悍,善于骑射,为了各自帮派和家族的利益,经常进行仇杀、凶斗活动,恣意屠戮百姓、劫掠民财,是埃及社会动乱的祸源之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它也是西方对阿拉伯世界中心地区的一次文化入侵。拿破仑除了将解释古代象形文字的科学家和制定把地中海和红海连接起来的计划的工程师带到埃及外,还给埃及带来了第一台印刷机。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18世纪末埃及社会动荡的因素有哪些?(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如何认识拿破仑对埃及的侵略?(8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注意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同时要根据所学知识将其他因素归纳全面。第(2)问注意认识的全面性,一方面要分析拿破仑对埃及的侵略,使埃及人民蒙受空前的浩劫,另一方面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答案:(1)马木鲁克内部争权夺利,不断发动内战;奥斯曼帝国的剥削压迫;英法等西方国家的入侵。
(2)拿破仑对埃及的入侵,一方面严重破坏了埃及的社会经济,掠夺了埃及大量财富,使埃及人民蒙受了空前的浩劫;另一方面在客观上冲击了埃及封建社会落后的经济结构和思想,开阔了埃及人的视野,传播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埃及近代化的开端和发展。
8.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包税制使农民在经济上和人身上都依附于包税人。据埃及历史记载:“农民的地位比用金钱买来的奴隶还要卑贱。奴隶在走投无路时还可能逃亡;农民则不行,他们不能轻易遗弃自己的土地,即使逃跑了,他们的主人也会把他们追回来,加倍地惩罚他们。”这严重破坏农业生产,是最反动的因素。但也有人认为包税制节约了征收成本,提高了收税效率,是一种有效的税收制度。
请回答:
(1)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18世纪中期之前埃及的社会性质和社会状况。(6分)
(2)材料二是对包税制的两种不同的观点,你是怎么看的?(6分)
(3)拿破仑统治埃及时,对这一制度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实的分析、理解、评价以及再认再现的能力。改革之前的埃及,最重要的制度是包税制,它是奥斯曼土耳其剥削埃及的重要方式,也是改革的重要原因和对象。第(1)问从奥斯曼帝国和马木路克势力联合进行的反动统治方面分析。第(2)问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否定包税制。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法国的殖民利益角度分析。
答案:(1)18世纪中期之前,埃及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由于统治者只关心征收赋税,不关心社会发展,担任地方长官的马木路克掌管包税权,横征暴敛,社会动荡不安。
(2)包税制的相关规定对于农民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在这种制度之下,农民失去了基本的人身自由,完全依附于包税人,是一种反动的制度。
(3)废除包税制;根本目的在于巩固法国在埃及的统治。一、商鞅变法的背景与条件
1.背景
(1)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农业发展促进手工业、商业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崩溃,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富国强兵成为各国改革的内在动力。
(3)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势力增强,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地主经济,各国纷纷实行变法,变法成为风起云涌的时代潮流。
(4)思想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法家学说成为各诸侯国变法改革的理论依据。
2.条件
(1)秦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落后于中原各国,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
(2)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受到秦国君臣民众的认同。
(3)各国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二、商鞅变法的措施及影响
措施
影响
废井田,开阡陌
承认了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对于封建经济基础的建立有重大意义
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对于稳定小农经济,发展封建经济,提高国家实力有重大意义
统一度量衡
加强了经济领域的中央集权,有利于秦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推广县制,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对于形成封建专制,以中央集权制取代宗法分封制的政体转型以及加强社会管理有重大积极意义
奖励军功
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在对外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
“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纯洁了政治,发展了封建经济,凝集了社会力量,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利于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新的社会风尚的形成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其根本性的变化是(  )
A.社会经济的变化    
 
B.统治方式的变化
C.社会性质的变化
D.思想文化的变化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交替之际,A、B、D三项只是社会性质变化的具体表现,C项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变化。
2.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其主张得到秦孝公的支持,秦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的主要出发点是(  )
A.增强秦国国力
B.商鞅的主张符合法家思想
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大势所迫
D.借变法打击贵族势力,巩固统治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秦孝公面对诸侯争霸的局面,任用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富国强兵以便在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
3.在商鞅变法中,堪称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官僚制度开端的是(  )
A.废除井田制
B.建立户籍制
C.推行县制
D.统一度量衡
解析:选C 封建官僚制度主要是指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官吏垂直管理的制度,始于商鞅变法中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的规定,故选C。
4.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种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制度
解析:选D 因为秦实行“什伍连坐”,所以人际关系比较淡薄,怕被连累;因为实行“告奸制度”,也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好生分”。
5.商鞅变法时制作“商鞅铜方升”标准器,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又加刻诏书发到地方,其主要影响是(  )
A.促进了秦朝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加强集权,巩固统一
C.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D.促进秦国的强大
解析:选B 本题的四个选项都可以作为“商鞅铜方升”制作并加刻诏书送到地方的影响。但“商鞅铜方升”是秦统一度量衡的主要措施,最主要的影响还是有利于加强集权,巩固统一。
6.“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  )
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以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
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解析:选C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结合题干材料信息可知主要反映的是户数的增加,这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收入。
7.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秦国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机构
B.秦国的滥用苛政导致了自身的落后
C.东方六国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
D.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解析:选A 通过商鞅变法,秦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对地方进行严格的管理,故出现题干中所描述现象。
8.梭伦改革后期,梭伦出走。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尽管如此,我们在评价这两次改革时,都认为他们的改革是成功的。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者都顺应历史潮流
B.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C.个人的处境不是衡量改革成败的主要依据
D.两者都推动了奴隶制的进步
解析:选D 从材料可知,衡量改革成败的标准不是个人处境,而是看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看是否促进社会发展,所以A、B、C三项都是正确的。虽然两者总体都是推动历史进步,但由于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具体影响不同,梭伦改革处于奴隶制上升时期,商鞅变法处于奴隶制衰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D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1)依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该措施实施的目的。(6分)
(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你认为该怎样评价历史上的改革?(9分)
解析:第(1)问,材料一共三句话,反映了三个方面的措施,逐层概括即可;其目的从争霸的需要方面分析。第
(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中“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得出以商鞅个人的品行及司马迁对商鞅的态度为标准;第二小问,应立足改革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等角度分析,而不应以个人的好恶为标准。
答案:(1)措施: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目的: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限制旧贵族的特权,打击旧贵族;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扩大统治基础。(回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2)标准:把人的品行和个人的好恶作为评价标准。
评价:把改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为标准;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为标准。(回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春秋到战国,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动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商鞅带着李悝的《法经》到秦国见秦孝公,建议孝公顺应当时形势,变法图强。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一些守旧派竭力反对改革。他们说“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顽固地主张“法古”和“循礼”。商鞅根据历史事实加以驳斥,指出三代以来礼、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见历史是进化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才能使国家富强,成就霸主大业。秦孝公对商鞅的意见很欣赏,任命他为左庶长,开始推行变法。
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鞅连续出兵魏,夺取大片土地。
——摘编自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二册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社会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的社会效果。(9分。不得照抄材料)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的前三句话中逐层概括其变法的背景。第(2)问,材料第二段话从三方面论述了其改革的影响,从中总结归纳即可。
答案:(1)背景:社会大变动;变法顺应历史潮流;守旧派竭力反对改革。
(2)效果:人民高兴;军人勇于战斗;社会安定;秦国逐渐强大。(正确回答三方面的意思即可)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故曰: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
——《商君书》
材料二 商鞅是历史上提出和实践“法无等级”的第一人。商鞅提出“法无等级,法不阿贵,不剐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他为了让民众都懂法、信法,出奇招,“南门徙木”,重金买“信”。
——摘编自《鲁力谈商鞅变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商鞅的强国理念及实践效果。(6分)
(2)据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成效显著的原因。(9分)
解析:第(1)问,回答时注意结合所学及材料“……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以刑去刑,国治……故曰: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归纳其“理念”;结合所学商鞅变法的作用回答“效果”。第(2)问,回答时要紧扣材料,从“法无等级”“一断于法”“重金买‘信’”等方面概括。
答案:(1)农战兴国;轻罪重罚(严刑峻法)。秦国国力增强,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取信于民;法无等级(法不阿贵)。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 我已将适当的权力给予民众,绝不会故意剥削或纵情泛滥,就是那些富有和高贵的人士,提出的忠告在于知耻和守分,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
——梭伦
材料三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指出商鞅变法中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6分)
(2)材料二体现了梭伦怎样的改革理念?结合梭伦改革内容,举一例说明。指出梭伦的这一改革理念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7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一中“不农……争权不能自持也……力不足也……”“避农……则粟……少,而兵……弱也……”这两处关键信息归纳出答案;第二小问,应当在第一小问的基础上,结合材料一中“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归纳。
第(2)问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二中“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进行概括;第二小问,应该结合教材所学从“两派”的任一角度选取史实论证;第三小问,重点在于时间限定“当时”,可以结合教材从改革前的矛盾是否解决或缓解、改革的深层目的是否实现等角度思考回答。第(3)问,结合材料三中“财富日益增加”这一关键信息,联系教材所学,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综合归纳即可。
答案:(1)危害: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思想:重农抑商。
(2)理念:中庸(或折中、不偏不倚)。
举例:财产等级制等。
影响:缓解社会矛盾,减少变法阻力,推动改革成功。
(3)理解:促进雅典经济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