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2017)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2017)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1-21 17:3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人教版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
2.外交形势
(1)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__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_______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独立自主的和平苏联孤立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________年底,__________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2)推广:1954年,周恩来与____________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________________,平等互利,___________________。
(4)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3周恩来印度、缅甸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4.背景:新中国积极发展与________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5.万隆会议
(1)召开:1955年,周恩来参加在印度尼西亚________召开的亚非会议。
(2)地位:第一次没有_______________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方针: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_______”方针。
(4)影响: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亚非万隆殖民主义求同存异1.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
A.采取妥协退让的外交政策
B.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采取明哲保身的外交方针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B2.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A.朝鲜   B.苏联   C.美国   D.印度
3.(2017·海南)我国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三国总理共同倡导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和平统一八项主张
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D.“求同存异”方针BA4.(2017·黑龙江鸡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属于其内容的是(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⑥求同存异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A5.2017年6月18日,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过中印锡金段已定边界进入中国洞朗地区,这引发了中国政府及人民的强烈不满。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界违反了中印两国之间达成的指导相互关系的哪一原则( )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互惠互利原则 B6.岁月留痕,照片是研究历史的珍贵资料。右图所示记录的是周恩来参加( )
A.西安事变发生后的谈判
B.中印双边谈判
C.亚非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C7.(2017·广西北部湾四市)2017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同样是为了促进团结与合作,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促进各国共同繁荣的主题
D.“求同存异”的方针D8.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亚洲是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共同维护和平稳定。60多年前的亚非会议,中国、亚洲、非洲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亚非会议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是( )
A.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B.彻底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C.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D.中国由此与印度尼西亚建立外交关系C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材料一反映出新中国建立后的外交政策是什么?为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什么原则?产生了什么影响?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材料二 万隆会议后,一位路透社记者曾报道:“大家都承认周恩来的才智至高无上地主宰着会议……代表们惊叹地说:‘他是以怎样的洞悉力察觉并道破大家心窝里想说的话啊!’”
(2)在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
“求同存异”。(3)这一方针的提出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一方针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适用吗?实际上它存在什么道理?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团结与合作。适用。“求同存异”实际上包含了宽容、谦虚、彼此理解、互相尊重的内涵。10.(2017·贵州六盘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以崭新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奉行独立的和平外交政策。请问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成果有(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联合国26大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③万隆会议 ④日内瓦会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C11.1960年来华访问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与毛泽东围绕“50年以后中国的发展走向问题”展开了一段对话。请根据对话完成探究问题。
【历史之惑】
蒙哥马利:“我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想问一下主席,中国大概需要50年,一切事情就办得差不多了……到那时候,你看中国的前途将会怎样?”
毛泽东:“你的看法是,那时候我们会侵略,是不是?”
蒙哥马利:“我觉得,当一个国家强大起来以后,它应该很小心,不进行侵略。看看美国就知道了……历史的教训是,当一个国家非常强大的时候,就倾向于侵略。”(1)“蒙哥马利之问”反映了西方人内心深处的一种什么“历史逻辑”?
当一个国家非常强大的时候就倾向于侵略。【释疑解惑】
毛:“要向外侵略,就会被打回来……外国是外国人住的地方,别人不能去,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硬挤进去……如果去,就要被赶走,这是历史教训。”
(2)毛泽东的回答与我国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哪一外交原则是一致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下列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日益强大的中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论从史出】
(4)日益富强的中国为什么不会出现“蒙哥马利之问”所反映的“历史逻辑”?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热爱和平;近代中国饱受侵略和战争之苦,人民珍惜和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