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基础知识汇总
一、分子
1、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且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所以不同的物质分子 ____(填“相同”或“不同”);如:水由____分子构成,蔗糖由____分子构成;分子非常微小,即使用光学显微镜也_________(填“看不见”或“看得见”)。
2、将蔗糖投入水中,过一会儿,糖粒就不见了,这一过程称为“溶解”,这一现象称为“扩散”现象,这一现象能说明物质中的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大特征; “蒸发”实际上也是一种“扩散”现象,分子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运动,所以蒸发在_________下都能进行;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温度_________,“扩散”现象越明显。
3、物质都存在着三种状态,分别是_____态、_____态、______态;物质状态的变化就是分子 变化,一般情况下_____态分子间间隔最小,_____态分子间间隔最大;所以从_____态到_____态到______态要_____ (填“吸热”或“放热”)。
4、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两者原来的体积之和,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三态变化
自测:
物质从气态转化成液态的过程叫____________,为 (吸/放)热的过程
物质从固态转化成液态的过程叫_________,为 (吸/放)热的过程
物质从固态转化成气态的过程叫 ,为 (吸/放)热的过程
知识要点1:
要完成上题,必须掌握“物态变化图”,请在下图中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和“吸热/放热”
气态
液态
固态
实践:
1、要分析出物态变化名称,必须要弄清它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请用“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吸热/放热”完成下列填空。
(1)严冬清晨白霜盖地:________,_______热
(2)棒冰含在嘴里变成糖水:_________,_________热
(3)秋天清晨,露珠挂满树叶:_________,_______热
(4) 严冬结冰的衣服也能干:_________,_______热
(5)海水晒盐:_________,_________热
2、在玻璃、明矾、松香、铁、硫代硫酸钠中,有熔点的是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____(填“上升”、“不变”、“下降”)。
3、如图甲是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的_________图象(填“熔化”或“凝固”),它________熔点(填“有”或“没有”)。如图乙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图象,由该图象可知,它的熔点是__________,它的凝固点是_________。图中B点物质为_____态,C点为_____态,BC间物质为___ __状态。
知识要点2:
▲1·
1、由上题可知晶体和非晶体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晶体有一定的____________,而非晶体则没有。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_,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始终为_________;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热,温度却_________。
2、根据各种固体熔化的特点不同,可以将固体分为两类。一类叫晶体: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如:硫代硫酸钠、明矾、金属、石膏、水晶等。另一类叫非晶体:没有一定的__________。如:松香、玻璃、蜂蜡、橡胶、塑料等。
3、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_________,冰的熔点是________。熔点是晶体的一种__________之一,不同晶体熔点__________,所以可用于鉴别物质。金属钨的熔点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可用于制造灯丝。
4、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晶体的熔液也在一定的___________下才凝固,晶体熔液凝固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的__________,同种晶 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_____________。晶体熔液在凝固过程中要______热,但温度______。
▲2·
1、液体汽化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方式, 它们都要________热, 所以都有_________作用。蒸发是在任何__________下都能进行的,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沸腾是只在____________下才能进行,并且需继续_________,但___________保持不变,不同液体__________不同。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
3、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 _________温度和_____________. 实际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白气” 等现象都是水蒸气____________而形成。生活中煤气罐中的煤气呈液态,是通过加压使煤气的沸点 (填“升高”或“降低”)
而实现的。
4、一般物质在低于熔点时呈 态,在熔点与沸点间时呈 态,高于沸点时 态。
▲3·
1、 _________和_________是固态与气态之间相互转变的过程,___________会吸热。
三、物质的溶解
1、物质在液体中的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在相同条件下,糖和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量是_________的(填“相同”或“不同”),说明: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其___________能力不同,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由物质的__________决定的。
2、物质在液体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但当温度改变时,其溶解能力将_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这说明物质的__________会随__________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固体溶解性随温度的上升而__________ (填“增强”、或“减弱”、);气体溶解性随温度的上升而__________ (填“增强”、或“减弱”、)。
四、物质的酸碱性
1、 物质的酸碱性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之一, 不同的物质酸碱性的强弱也不同,用____________可以区分物质的酸碱性,其遇酸变______色,遇碱变______色。水常显_______性,水果汁常显_______性,肥皂水常显______性。
2、用____________可以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PH的范围在________之间,PH_____时,溶液中性,PH______时,溶液呈酸性,PH值越________, 物质的酸性越强; PH_______时溶液呈碱性,PH值越高, 物质的碱性__________。
3、PH值测定的方法是: 用洁净的___________蘸取被测的溶液滴在___________上, 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_______对照, 从最接近的颜色来确定被测溶液的____________.
4、物质的变化分为________变化和_________变化, 两种变化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___________生成。如果我们不清楚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则可通过物质的颜色、气味有无变化,有无气体或沉淀产生来辅助判断,但并不绝对。_____________变化中伴随着_________变化的发生。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
①铁生锈 ②三态变化 ③溶解 ④燃烧
⑤金属钠和水反应产生氢气 ⑥碗敲碎 ⑦电灯发光
5、物质具有的性质分为__________性质和__________性质, ___________性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下列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
①颜色 ②状态 ③气味 ④酸碱性 ⑤延展性
⑥导电性 ⑦导热性 ⑧溶解性 ⑨可燃性 ⑩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