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精选]
基础训练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1.62×106微米的是( )
A.一列火车的长度 B.一名初中生的身高
C.教学楼的高度 D.一只蚯蚓的体长
2.家庭常用的气温计与体温计具有相同的( )
A.结构 B.最小刻度 C.工作原理 D.工作范围
3.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1.63米=1.63米×100厘米=163厘米
B.1.63米=1.63×100厘米=163厘米
C.1.63米=1.63×100=163厘米
D.1.63米=1.63米×100=163厘米
4.用刻度尺测得某同学的身高为163.0厘米,如果换用米为单位,则数据结果应记录为( )
A.1.63米 B.1.6米 C.1.630米 D.163米
5.在中考实验考查中,李老师发现有一位同学在使用天平时是这样的:将天平调节平衡后,往左盘内放入被测物体,往右盘内添加砝码,经反复实验发现当右盘内放入一个50克和一个20克的砝码时,天平虽然衡,但左盘呈下降的态势,如果往右盘内再加入一个10克的砝码,则天平右盘很快下降。“迫于无奈”的情况下,该同学将天平左边的平衡螺母往右边旋少许后,天平达到了平衡。则该同学所测物体的质量将( )
A.等于70克 B.大于70克
D.小于70克 D.无法确定
6.下列描述中属于对“时刻”的描述的是( )
A.一堂课时长为45分钟
B.男子100米的世界记录最近被买加选手阿萨法·鲍威尔刷新为9.77秒
C.学校上午的放学时间为11:20
D.最近的高温天气已经持续了11天之久
7.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
A.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
B.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病
C.获取相关的事实或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
D.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与其它医生进行更好的交流
8.在练习使用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时,小明错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天平平衡时,左盘内砝码质量为70克,而游码停留在“3.2”的位置,则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应为 。
9.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科学书的宽度,分4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17.10厘米、17.15厘米、16.51厘米、17.05厘米,其中 可能是由于不小心记录的错误数据,科学书的宽度应记录为 厘米。
10.小刚在用量筒和细线测量一块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往量筒里注入一定量的水,然后俯视量筒读数,再放入小石块,然后蹲下身去仰视读数,则可以肯定小刚测出的石块的体积比其实际体积 (填“一样大”、“偏大”或“偏小”)。
11.某学习小组在进行“测量空气温度”的实验时,发现同组内的四支温度计中有一支的读数与其它三支有明显出入,组内同学怀疑该温度计有问题。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他们将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等温度计内的液柱稳定后发现其停留在-4℃的位置处,再将其放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等液柱稳定后发现其停留在86℃的位置处,由此可以断定他们的猜想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如果用该温度计去测量实际温度为50℃的热水时,其读数将是 ;如果用该温度计测得某物质的温度为32℃,则其实际温度为 。
12.同学们常用“像头发丝一样细”来形容物体的细小,但一根头发丝到底有多细呢?你能设计一个实验用常见的器材来测定你的头发的直径吗?说说你的做法,并试一试。
能力训练
13.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质量会发生改变?( )
A.将面团拉成拉面 B.把桌子由楼下搬到楼上
C.汽车轮胎行驶10000公里 D.滴水成冰
14.在天平、刻度尺、温度计、量筒这几种常见的测量仪器中,下列哪个不是它们都具备的?( )
A.最小刻度 B.测量范围 C.测量单位 D.零刻度
15.下列关于观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B.人观察事物有时要借助仪器才行
C.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哪怕眼睛看到的也未必是真的
D.观察时要集中注意力,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用天平测量物体
16.有两支温度计,玻璃泡一样大,但玻璃管的内径不同。将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它们的水银柱上升高度和温度示数情况为( )
A.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温度示数大
B.内径细的升得高,但它们的温度示数一样大
C.内径粗的升得高,但它们的温度示数一样大
D.上升高度相同,温度示数也相同
17.用感量为0.1克的托盘天平测量质量小于0.1克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该物体与一个50克的砝码放在一起,测出其总质量为M,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M-50克
B.取相同的物体100个,测出其总质量为M,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M/100
C.由于物体质量小于天平的最小测量值,故不可能测出其质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8.一批零件共9个,其中有一个为废品(质量比其它的零件小),现用一架没有砝码的天平把废品找出来,至少称量多少次后一定可以将废品找出来?(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19.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如果所使用的砝码生锈了,则测量值将 ;如果所使用的砝码破损了,则测量值将 ;一软皮尺被外力拉伸后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值将 。(填“偏大”、“偏小”或“正常”)
20.要粗略测定一只酒瓶的容积,可用以下办法:如右图所示,先测出瓶底的直径D,再往瓶内倒入大半瓶水,将瓶正立在桌上,测出此时瓶内水的深度h1,再将瓶倒过来竖在桌面上,再次测出水面距瓶底的深度h2,如果不考虑瓶壁厚度的影响,则酒瓶的容积可表示为 。
21.人们常把集成电路称为微电子器件。这个“微”字不只是微小的意思,在物理学中,微电子器件指的是芯片中的线宽在1微米左右。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线宽已经降到0.13微米,数年后有可能降到0.05微米,即合50纳米,相当于 米。现在科学家们正在研制纳米范围的电子器件,它标志着21世纪上半叶,信息技术将从微电子时代发展到纳电子时代。
22.甲、乙两同学使用天平测量水的质量,分别按以下步骤进行。甲: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杯的质量为M1,再往杯中倒入水,测量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计算得杯中水的质量为M2-M1;乙:天平调节平衡后,往杯中倒入水并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3,再将杯中的水倒掉,测出空杯的质量为M4,计算得杯中水的质量为M3-M4。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的测量步骤中,谁的更合理?请说说你的理由。
23.“非典”特殊时期,小珍家里每位成员晚上都要测量体温。一天小珍给自己测得体温为36.9℃,未经任何处理后分别给她爸爸和妈妈测得的体温都是37.1℃。你认为小珍的测量有问题吗?她家每位成员当天的体温情况如何?
参考答案
第1篇 科学入门
1.B 2.C 3.B 4.C 5.B 6.C 7.C 8.66.8克 9.16.51厘米 17.10 10.偏大 11.正确 41℃ 40℃ 12.将头发紧密地缠绕在粗细均匀的圆柱体上,绕上足够多的匝数后,用刻度尺测出这些头发排在一起后的总宽度,再除以头发的匝数就是头发的直径。 13.C 14.D 15.A 16.B 17.B 18.A 19.偏小 偏大 偏小 20.πD2(h1+h2)/4 21. 5×10-8 22.甲同学的测量步骤更合理,因为乙同学的测量中,先测水和杯的总质量,再将水倒掉后测量空杯质量,此时杯中肯定留有少量的水,导致测出的空杯质量偏大,最后得出的水的质量偏小。 23.小珍的测量方法有问题,因为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每次测量前都应先“甩”几下,否则可能导致测量出错误的数据。她的测量中,小珍自己的体温是36.9℃,她爸爸的体温是37.1℃,而她妈妈的体温则小于或等于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