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薛谭学讴
第二课时1.熟读课文,懂得学无止境、学贵有恒的道理。(重点)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这则寓言故事。(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
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串珠问题:
1.一读:薛谭在什么情况下提出辞归的请求?他为什么辞归?说明了他是什么样的人?
2.二思:秦青是怎样做的?
3.三析:结果如何?
4.四想:本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这句概述了薛谭学艺的过程,从而使文章简单清楚地交代了事情的原委。“未……自谓……”的意思是本来没有,但自以为是,说明薛谭是一个容易自满的人。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的。这一句是细节描写,细致地写出了秦青歌声的精妙。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秦青的歌声响亮美妙,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留住了。这句话表现了秦青技艺高超,能用自身的水平,真切地教育自己的学生,让薛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这句话说明薛谭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反”同“返”,通假字,是回家的意思。什么是通假字?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的语法现象。
答题格式:
“……”通“……”,是……的意思。积累:
你知道表现歌声美妙的诗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中几处闻清响,欲绕行云不遣飞。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核心问题:本文告诉我们学无止境,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不能半途而废,同时还告诉人们要知错就改的道理。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一读:薛谭在什么情况下提出辞归的请求?他为什么辞归?说明了他是什么样的人?薛谭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提出了辞归的请求。因为他自以为学完了老师的技艺。说明他是一个很容易自满的人。串珠问题:2.二思:秦青是怎样做的?老师秦青没有阻止他,而是用自己高超的歌声为薛谭送行。3.三析:结果如何?薛谭听后向老师道歉,并请求继续学习唱歌的技艺。4.四想:本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本文写薛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继续学习唱歌的事。薛谭学讴薛谭——遂辞归 终身不敢言归
秦青——声震林木 响遏行云学无止境
学贵有恒本文写了薛谭学习唱歌的事。赞扬了秦青高超的教育艺术,告诉我们学无止境、学贵有恒的道理。学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省心录》林逋)
苟不自满而中止,庶几终身而有成。(《答李诩第一书》欧阳修) 【宋濂苦学的故事】 元代有个叫宋濂的人,他酷爱读书,由于家贫,只得借书博览。宋濂当掉衣服,千辛万苦来到城中,考上学馆。虽然学官的脾气古怪,但宋濂毫不气馁,历经曲折,最后终于苦学成才。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半途而废。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浅尝辄止,知识无边,学海无涯,教无止境。点拨:首先熟读课文,结合注释掌握故事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背诵。背诵时,可以抓住关键词,如:“遂辞归”“弗止”“饯于郊衢”“悲歌”“薛谭乃谢”“不敢言归”等;也可以抓住故事发生、发展的顺序,如:薛谭学讴——自谓尽之——辞归——秦青抚节悲歌——薛谭求反——不敢言归。1.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再比较一下加点词语意思的不同。
(1)薛谭乃谢
家祭无忘告乃翁
(2)薛谭学讴于秦青
霜叶红于二月花....点拨:理解课内句子,可以结合课文注释,也可以联系上下句,比如“薛谭乃谢”。课外的两句诗,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理解。
参考答案:
(1)薛谭乃谢:薛谭便向秦青道歉。乃:就,便,于是。
家祭无忘告乃翁: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别忘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的父亲。乃:你的。
(2)薛谭学讴于秦青: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于:向。
霜叶红于二月花:经过风霜洗礼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于:比……还……。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薛谭学讴”的故事。点拨:用自己的话,就是既要尊重原文的意思,又不受原文词句的限制,不需要直译。讲这个故事,重点在秦青“抚节悲歌”一处,充分发挥想象,体会他歌唱技术的高超和巧妙的教育方法。
参考答案:薛谭跟秦青学唱歌,还没有把秦青的技艺学完,就自以为都学到手了,便向老师告辞回家。秦青也没有阻拦他,在郊外的大道旁为他饯行。这时候秦青轻轻地打着拍子,唱了一首十分动人的歌曲,那高亢的歌声震动了林间的树木,留住了天上的行云。薛谭听了便急忙向老师道歉,请求回去继续学习,一辈子也不敢再说回家的事了。读一读,再去搜集类似的名言。注意在表达时运用。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青出于蓝,胜于蓝。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点拨:读这几句话,注意“琢”“拙”都是翘舌音。这几句名言,写的多是关于学习态度的,鼓励我们要懂得学贵有恒、学无止境的道理。搜集这类名言,再背诵下来,在习作或口语表达时运用。
参考答案:
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功夫。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课件22张PPT。纪昌学射
第一课时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纪昌学射》的内容。(重点)中华先秦时代, 射技高度发达,
容易出现高妙射手。弓箭产生于原始狩
猎时代,长期的经验会积累丰富的射技;
夏商周时期,弋射活动卷入的人口众多,
会推进射技的发展。此外, 春秋战国,
兼并不断,战乱狂勃,弋射活动的广泛性高于其他时代。 因此, 东周时期容易出现高妙射手,也易把史上的高妙射手神话化。 《孟子》 提及羿和逢蒙, 《吕氏春秋》 提及甘蝇, 都说明当时确实有过一些高妙射手, 有传说和尊崇他们的传统, 他们在民间应该是被神化的。昌chāng锥zhuī牦máo弧hú偃 虱yǎnshī偃卧 锥末 倒眦
昌盛 燕角之弧yǎnzhuīzìchānghú燕角偃卧:
倒眦:
未也:仰面躺着。
刺在眼眶上。
还不行啊。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彀弓:张弓,拉开弓。】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他一拉弓野兽就会倒地,飞鸟就会落下。他的一个徒弟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本领却超过他的师傅。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尔:你。】【不瞬:不眨眼。】【偃卧:仰面躺着。】【承:这里指由下向上看。】【倒眦:刺在眼眶上。倒:尖向下落在……】有个人名叫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才谈得上射箭。”纪昌回到家里,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牵挺,(练习不眨眼睛)。练习两年之后,即使有人用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眶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亚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以告飞卫:把情况告诉飞卫。】【未也:还不行啊。】【牗:窗户。】纪昌把自己练习(不眨眼)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看物体(进一步锻炼眼力)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看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地看着它。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旬日:十日。】【燕角之弧: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弧:弓。】【朔蓬之簳:用北地的蓬梗做的箭。簳:箭杆。】十天之后,觉得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如 车轮那么大。再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北地出产的蓬梗做的心箭,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箭穿透了虱子的心,但悬挂虱子的牦牛尾巴的毛却没有断。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谁更厉害。交代甘蝇和飞卫两个人的关系,以及他们的本领。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纪昌学本领。写纪昌从基础开始学射箭的本领,终于成功了。要学好一种技艺,没有什么捷径可走。要先扎实练基本功,打好基础,然后循序渐进,从浅入深,踏踏实实,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才能干成一番事业。初读课文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纪昌学射》主要写了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的事,告诉我们只有恒心、在学习的道路上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1.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___”标出。
偃卧(yān yǎn) 昌盛(chāng mào)
倒眦(cǐ zì) 燕角之弧(gū hú)....2.根据拼音写词语。
xiǎn zhù zhuī zi
máo niú yān jiǎo
显 著锥 子牦 牛燕 角3.翻译句子。
(1)彀弓而兽伏鸟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目承牵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射箭,兽就倒下,鸟就落下。用眼睛注视着牵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