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狼牙山五壮士 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2.狼牙山五壮士 第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20 21:12:06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任务、崎岖、尸体、坠落、雹子、仇恨、满腔怒火、横七竖八、斩钉截铁、居高临下、粉身碎骨、昂首挺胸、壮烈豪迈、坚强不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重点)狼牙山五壮士简介 “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1941年9月25日,日军纠集三四千兵力,进犯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地区。当时在这一地区隐蔽着我们的许多干部和三四万群众。由于我主力部队转移到敌后去了,所以驻守狼牙山的八路军只有一个连,这个连就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七连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给了敌人沉重的打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七连决定将连队主力和干部群众转移到龙王庙,由这个连的六班担任掩护任务。
√√√√√坠 抡 仇 斩 眺zhuìlūnchóuzhǎntiào弹磨斗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结构:半包围组词:龙王庙 寺庙造句:寺庙是佛教文化的典型建筑。音序:M 部首:广书写指导:“广”的撇画舒展,“由”上宽下窄。庙miào书写指导:“夂”撇捺舒展盖住下部。结构:上下组词:任务 家务造句:我帮助妈妈做家务。音序:W 部首:夂务wù书写指导:“艹”横长,盖住下部,横折钩稍向左斜。结构:上下组词:诸葛 姓葛造句:我们老师姓葛。音序:G 部首:艹葛ɡě书写指导:左小右大,“子”窄长,竖弯钩圆转有力。结构:左右组词:大吼 吼叫造句:山林中传来老虎的吼叫声。音序:H 部首:口吼hǒu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穴”盖住下部的“工”。结构:左右组词:满腔怒火 装腔作势 造句:只会装腔作势的人得不到别人的尊重。音序:Q 部首:月腔qiānɡ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大”稍小,“可”的横稍长。结构:左右组词:崎岖造句:几位老人慢慢地走在崎岖的山路上。音序:Q 部首:山崎qí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区”外框方正。结构:左右组词:崎岖造句:我沿着崎岖的山路往上爬。音序:Q 部首:山岖qū书写指导:“尸”不宜过宽,撇舒展。结构:独体字组词:尸体 死尸造句:阵地前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音序:S 部首:尸尸shī书写指导:“车”末笔横变成提,“斤”的竖为悬针竖。结构:左右组词:斩钉截铁 斩杀造句:他斩钉截铁地说:“你不能这样做!”音序:Z 部首:车斩zhǎn书写指导:上部撇捺舒展,“土”竖在竖中线上,第二横要长。结构:上下组词:坠落 坠毁造句:一颗流星从天空中滑过,坠落下去。音序:Z 部首:土坠zhuì书写指导:“雨”稍扁,“包”竖弯钩圆转有力。结构:上下组词:雹子 雹灾造句:这场雹灾给农民伯伯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音序:B 部首:雨雹báo书写指导:左窄右宽,“九”的竖弯钩圆转有力。结构:左右组词:仇恨 报仇造句:他下定决心一定要为战友报仇。音序:C 部首:亻仇chóu书写指导:左窄右宽,“艮”竖钩在竖中线上,捺舒展有力。结构:左右组词:仇恨 相见恨晚造句:他俩一见面就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音序:H 部首:忄恨hèn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兆”撇画舒展,四点在两侧呼应。结构:左右音序:T 部首:目
造句:他每天都会站在村边眺望远方。组词:眺望 远眺眺tiào沸腾:
仇恨:①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的现象,这时不仅液面发生汽化,而且液体内部也发生汽化,产生气泡。②比喻事物蓬勃发展或情绪高涨。
造句:炉子上的水沸腾了。
战士们热血沸腾,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因利害矛盾而产生的很深的怨恨。
造句:仇恨使他蒙蔽了双眼。全神贯注:
横七竖八:
斩钉截铁:
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造句:同学们正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形容纵横杂乱。本文指敌人的尸体杂乱地倒在山路上。
造句:地上横七竖八地倒着几棵梧桐树。
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本文指班长马宝玉坚决果断地下达了命令。
造句:班长斩钉截铁地说:“这次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居高临下:
昂首挺胸:
惊天动地:
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
造句:这座城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仰着头,挺着胸,形容无所畏惧的样子。
造句:战士们昂首挺胸走向战场。
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造句:随着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宇宙飞船箭一般飞向天空。屹立 矗立都含高耸之意。
“屹立”多了一层形容坚定不可动摇的意思,既可用于物,也可用于人。“矗立”有高耸的含义,又着眼于直,一般只用于物,不用于人。
1.中国像个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2.棵棵白杨树矗立在那边的高山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七连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五位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第6-9自然段) 写五位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悬崖。
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五位壮士为了革命的胜利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崇高的精神将与日月同辉,天地。1.根据拼音写词语。
xìnɡ ɡě qí qū zhuì luò chóu hèn 姓 葛崎 岖坠 落仇 恨
2.把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答题。
斩(  )截(  )  (  )七(  )八  居高(  )(  )
悬崖(  )(  ) 全神(  )(  ) 热血(  )(  )
(1)不能用来形容五壮士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再补充两个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
钉 铁 横 竖临 下绝 壁贯 注 沸 腾横七竖八 悬崖绝壁浑身是胆 勇往直前3.读句子,根据要求作答。
(1)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
向敌人头上砸去。
这句话把石头比作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长马玉宝斩钉截铁地说了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
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这几句话没有写其他战士的语言,只写他们的内心状态“________”
和动作“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头砸下去时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雹子热血沸腾紧跟战士们和班长的想法一致课件32张PPT。1.体会狼牙山五壮士“壮”的含义。(重点)
2.体会五壮士抗击日本侵略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 精神。(难点)核心问题:
为什么把“战士”称为“壮士”?五壮士“壮”在哪里呢?
串珠问题:
1.五壮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掩护任务的?这说明了什么?
2.五壮士是怎样诱敌上山,英勇杀敌的?表现了什么?
3.准备转移时,摆在五壮士面前的是两条什么样的路?他们选择了哪一条?为什么?
4.五壮士英勇跳崖表现了什么?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g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hǒu)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lūn)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běng)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这段描写了什么?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这段话描写了五个战士痛击敌人的战斗场面。文中“吼”“抡”“瞄准”是动作描写,“沉着”“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是神态描写。表现出了战士们消灭敌人的决心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qí)岖(qū)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shī)体。这句运用了什么写法? “始终不能前进一步”说明了敌人的进攻受到重挫,“横七竖八”“许多”写出了敌人伤亡惨重,反衬出五个战士英勇顽强的精神。反衬阅读方法解密:品析反衬的方法概念: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
效果:更加鲜明地表现主要形象。
判断方法: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相反的特点或不同的情况,用衬体从反面衬托本体。“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zhǎn)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画出描写班长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体会他的感情。班长说的“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对人民深切的爱和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紧跟”则更表现出战士们非常赞成班长的做法,准备把敌人引上绝路,体现出战士们的英雄气概。拓展:
他们这一走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__,更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他们仍然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群众和部队主力安全了他们的处境更危险了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从画线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屹立”写出了五位战士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表现出了五位战士完成任务时的喜悦心情,也暗含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坚信革命一定会成功,敌人终将被消灭。核心问题:五壮士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而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打动了作者,作者不由得肃然起敬,所以称他们为“壮士”。 五壮士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受任于危难之际的“壮志”;诱敌上山,英勇杀敌的“壮行”;面对生与死两条道路抉择时的“壮举”以及宁死不屈、英勇跳崖的“壮烈”。为什么把“战士”称为“壮士”?五壮士“壮”在哪里呢?1.五壮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掩护任务的?这说明了什么?五壮士是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接受掩护任务的。这说明了任务十分危险艰巨。串珠问题:2. 五壮士是怎样诱敌上山,英勇杀敌的?表现了什么?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表现出了战士们消灭敌人的决心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3.准备转移时,摆在五壮士面前的是两条什么样的路?
他们选择了哪一条?为什么?一条是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可以活下去;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是死路一条。他们选择了后面那一条。因为他们觉得群众和连队的安全更重要。4.五壮士英勇跳崖表现了什么?表现了战士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勇于献身 热爱祖国人民
坚贞不屈 痛恨敌人
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任务选择绝路诱敌上山顶峰歼敌英勇跳崖马宝玉
葛振林
宋学玉
胡德林
胡福才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梅兰芳蓄须
李大同等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他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
但是,在他一生中,却有8年是蓄着胡须的。那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期,他为了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和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就把胡须留起来了。
日本侵略者总想逼梅兰芳演戏。在上海,日本侵略军派流氓头子来威胁梅兰芳,梅兰芳仍坚决不演。为了安全,他逃到香港。香港被日军占领后,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逼梅兰芳演戏,他借口剧团不在香港,还是不肯演戏。长期不演戏,梅兰芳就没有收入,香港的生活费很高,他的钱很快就花光了,只好又回到上海,但他还是不演戏。为了维持生活,他只好忍痛卖掉在北京的房子。
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无论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都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登台演出。
一天,在北京的梅兰芳剧团的一位演员忽然来到上海,对梅兰芳说,日本侵略军要在北京庆祝“大东亚圣战”,要求他必须演出,如果违抗就以军法论处。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能去了。”但是,不去演出要想个办法对付啊。
梅兰芳找到了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自己处境的危险,请医生帮助他生一场大病,以摆脱敌人的纠缠。医生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决心帮助他度过难关,就说:“那么打一针伤寒预防针吧,打了这种针是要发高烧的。”
梅兰芳发了高烧以后,让一位演员向日本侵略军报告。敌人起初不信,专门派一个日本军医来检查。军医闯进梅兰芳的家,看见他正盖着厚被躺在床上,床边桌子上放着很多药。军医用手摸摸他的额头,滚烫滚烫的,一试体温40度。军医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梅兰芳当天就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没有座位就站着看。大家敬佩他的高超演技,更敬佩他的民族气节。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独坐敬亭山》李白)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秋瑾)【蒙古谚语】宁可折断骨头,不可背弃信念。
【聂荣臻为狼牙山五壮士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嵌名对联】 影片《狼牙山五壮士》嵌名对联:“四海悲歌壮士勇,千峰静默狼牙山”。
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出了五位壮士的英雄形象,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他们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鼓舞着中国人民的斗志。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跳崖的部分。朗读指导:首先在解决生字新词的基础上把课文读准确、流利。然后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融入自己的情感,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背诵指导: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边想边背诵:每位战士跳崖的时候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动作等。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诱敌、击敌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3.读下面的句子,想想带点部分的意思,说说句子好在哪里。
(1)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斩钉截铁”一词描写出了班长的态度坚定,决定果断,早已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 · ·(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出了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读时犹如身临其境,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 · · · · · · 4.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第二次是重点,因为五位壮士第一次完成任务后如果去追连队,敌人有可能尾随而来,就会暴露主力部队与群众,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他们毅然把敌人引上绝路,这样写更加突出了五位壮士顾全大局、勇于自我牺牲的英雄气概。         一、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姓葛(gé gě)    瞄准(miāo miáo)
拧开盖子(níng nǐng) 抡拳(lūn lún)
沉着(zháo zhuó) 磨盘(mó mò)
日寇(kōu kòu) 绷着脸(bēng běng)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 )身( )骨 气( )山河 ( )首( )胸
( )七( )八 ( )钉( )铁 坚强( )( )    昂  挺斩  截  横 竖壮 粉  碎不 屈三、句子练习。
1.改为反问句: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比喻句:敌人非常狡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难道不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吗?敌人如同狐狸一样狡猾。四、 写出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石头像雹子一样……向敌人头上砸去。(  )
2.桂树开花,十里飘香。( )
3.圆明园在熊熊烈火中哭泣。( )
4.壮士们的英雄气概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比喻夸张拟人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