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专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
专题解说
一、专题版块:如泣如诉:陈情表/项脊轩志
执子之手:西厢记/ 罗密欧与朱丽叶
*旧日时光:旧日的时光/箭与歌/别离
二、专题内涵:对丰富多样的情感的体验、认识和评价。
三、呈现方式:文本研习
四、核心文本:陈情表/项脊轩志/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
五、教学重点:诵读—鉴赏—多样的表情手段
专题名称取自李商隐的《锦瑟》一诗,重点在“情”字上,揭示了本专题的基本内涵,就是感受、理解、认识丰富多样的感情。这里有令人难忘的亲情,有刻骨铭心的爱情,还有温馨动人的友情,展示人的高贵博大心灵世界。阅读熔铸深刻高尚情感的作品,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高精神生活的质量,培养健康的人格,更好地去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人生。
本专题选的是中外经典作品,具有丰富的语文学习内容,我们在感受作品丰富情感的同时,接触到多种的文体和表达形式,在鉴赏解读的实践中,学习抒发感情的常用方法,增强语言运用的敏感,切实提高对散文、戏剧、诗歌的鉴赏能力。
专题的人文主题是感情:“如泣如诉”、“执子之手”和“旧日时光”,分别对应着亲情、爱情和友情。
第一板块选了两篇经典文言文。李密对自己坎坷遭遇、艰难处境的曲折“陈情”,归有光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追忆,无不是如泣如诉,哀婉动人,让人读后感受到亲情的美好与动人。
第二板块选了两篇戏剧作品,一中一外,一聚一别,一悲一喜,构成互补关系。《西厢记》对恋人不忍分别的悲苦心情的细腻刻画,《罗密欧与朱丽叶》对青年男女一见倾心的动人描写,让我们陶醉在优美的意境之中,对爱情这一人类情感的高峰体验有了全新的认识。
第三板块选了三首歌颂真挚友情的诗歌,它们以个性化的语言和意象,传达出多样的情感内涵。我们陶醉在友情的旋律中,认识到“友谊地久天长”,需要爱的付出,需要彼此的勉励,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融合又各自独立。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学习目标〗
1.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剧作家莎士比亚。
2.理解剧本的主题思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品味人物的语言特色。
〖知识链接〗
一、了解作者、背景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他创作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他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590~1600年,包括10部喜剧(如《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9部历史剧(如《理查三世》),3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第二个时期是1601~1608年,包括7部悲剧(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4部喜剧和一些十四行诗;第三个时期是1609~1613年,包括3部喜剧(主要是传奇剧)和一部历史剧。
〖自主预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坟茔( ) 踉跄( )( ) 窥伺( )( )
吞噬( ) 馋物( ) 殓衾( )( )
侍婢( ) 攫住( ) 悲恸( )
二、成语识记
沸沸扬扬:开水上下翻滚,热气腾腾,形容人声喧嚷,议论纷纷。
风烛残年:人到了晚年就像风中灯烛一样,很容易熄灭,形容人已衰老不久于人世的晚年。
回光返照:a.日落时由于阳光的反射作用而天空出现短时的发亮。
b.常比喻人临死前忽然神志清醒或暂时的精神兴奋;也比喻事物在行将灭亡时表面似乎有些好转。
三、文学常识填空。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 时期英国伟大的 和 ,
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 、 ,四大悲剧 、 、 、
及悲喜剧 。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预习反馈〗
〖学习导航〗
一、熟悉情节:
1.第五幕第三场主要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他们是什么身份?关系是怎样的?
2.用简要的语言概述课文节选部分内容。
〖当堂测试〗
一、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组是( )
A.踉跄(liàng qiàng) 逮捕(dài) 吞噬(shì)
B.殓衾(liǎn qīn) 藏匿(nì) 骄横(hèng)
C.剑鞘(qiào) 憔悴(qiáo cuì) 悲恸(tòng)
D.攫住(jué) 夭亡(yāo) 铁钳(qián)
二、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坟莹 窥伺 冗烦 死于非命 B.凭掉 殓衾 悲恸 风烛惨年
C.吞噬 侍婢 争执 惊心动魄 D.踉跄 攫住 娇横 束手就擒
三、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罗密欧、朱丽叶的殉情是戏剧的高潮,戏剧本来也可以在此收场,但如果那样全剧的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B.剧中的重要情节、重要细节,前面都作了预示,埋下了伏笔,后面一一照应,浑然成为一体。如前面有老神父劳伦斯采药的动作和介绍药性的独白,节选课文中,朱丽叶服神父的安眠药就使人感到很自然。
C.《罗密欧与朱丽叶》情节集中,结构严谨。这个剧只有罗、朱爱情的悲剧一条线索,戏剧冲突始终沿着这条线索展开,一气呵成,中间没有横生枝蔓。
D.《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一对互相爱慕的青年男女双双惨死的故事,莎士比亚通过这出爱情悲剧主要表现了男女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
四、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罗密欧 好,我愿意成全你的志愿。让我瞧瞧他的脸:啊,茂丘西奥的亲戚,尊贵的帕里斯伯爵!当我们一路上骑马而来的时候,我的仆人曾经对我说过几句话,那时我因为心绪烦乱,没有听得进去。他说些什么?好像他告诉我说帕里斯本来预备娶朱丽叶为妻。他不是这样说吗?还是我做过这样的梦?或者是我神经错乱,听见他说起朱丽叶的名字,所以发生了这种幻想?啊!把你的手给我,你我都是记录在厄运的黑册上的人,我要把你葬在一个胜利的坟墓里。一个坟墓吗?啊,不!被杀害的少年,这是一个灯塔,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她的美貌使这一个墓窟变成一座充满光明的欢宴的华堂。死了的人,躺在那儿吧,一个死了的人把你安葬了。(将帕里斯放入墓中)人们临死的时候,往往反会觉得心中愉快,旁观的人便说这是死前的一阵回光反照。啊!这也就是我的回光返照吗?啊,我的爱人!我的妻子!死虽然已经吸去了你呼吸中的芳蜜,却还没有力量摧残你的美貌。你还没有被他征服,你的嘴唇上、面庞上,依然显着红润的美艳,不曾让灰白的死亡进占。提伯尔特,你也裹着你的血淋淋的殓衾躺在那儿吗?啊!你的青春葬送在你仇人的手里,现在我来替你报仇了,我要亲手杀死那杀害你的人。原谅我吧,兄弟!啊!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依然这样美丽?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的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我要永远陪伴着你,再不离开这漫漫长夜的幽宫。我要留在这儿,跟你的侍婢,那些蛆虫们在一起。啊!我要在这儿永久安息下来,从我这厌倦人世的凡躯上挣脱厄运的束缚。眼睛,瞧你的最后一眼吧!手臂,作你最后一次的拥抱吧!嘴唇,啊!你呼吸的门户,用一个合法的吻,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吧!来,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巉岩上冲撞过去吧!为了我的爱人,我干了这一杯!(饮药)啊!卖药的人果然没有骗我,药性很快地发作了。我就这样在这一吻中死去。(死)
1.“一个胜利的坟墓”和“一个灯塔”分别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横线句子中“你我都是记录在厄运的黑册上的人”怎样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第二句画横线的句子,罗密欧的这句独白反映他怎样的内心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巉岩上冲撞过去吧!”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罗密欧怎样的心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领悟〗
〖拓展延伸〗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懂得欣赏悲剧美的人才能在精神上站立起来!”。结合这一论述,体会罗密欧、朱丽叶爱情的悲剧性以及作品闪耀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辉。一对生死相恋的情人,一朵绽苞初放的爱情之花,就这样凋零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场悲剧呢?(可与《孔雀东南飞》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