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节动物》学案
【学习目标】
1. 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难点】
重点: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观察蚯蚓的实验。
难点:举例说明蚯蚓适于生活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
【新知探究】
探究任务: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9—11并结合相关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环节动物的典型代表—蚯蚓
(1)如何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背部和腹部,左侧和右侧?
(2)与蛔虫的运动相比较,蚯蚓身体分节对于运动有什么意义?用手来回触摸蚯蚓(尤其注意腹面),你有什么感觉?
(3)蚯蚓的体表黏液有什么意义?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
(4)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其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想想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蚯蚓是如何运动的?
(5)蚯蚓的这种运动方式适于在什么环境中生活?
2.还有哪些动物属于环节动物?请举例说明。
3.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4.环节动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合作交流
雨后,蚯蚓往往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为什么?如果农田中的蚯蚓消失了,农作物的生长会不会受到影响?
【拓展提升】
选择题:
1.下列关于环节动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B.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C.身体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由口排出体外
D.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提高了运动能力
2.将蚯蚓放在粗糙的纸板上,发现蚯蚓运动的很快,这主要与蚯蚓的哪种结构有关?( )
A.肌肉 B.刚毛 C.黏液 D.体节
二、填空题:
1.蚯蚓的身体呈___形,由许多相似的____构成。其身体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颜色也与其他体节不同,而且比其他体节厚,称为____。
2.蚯蚓的身体分节可以使躯体运动_______。其体壁有发达的肌肉,____与____配合可以完成运动。
3.蚯蚓体壁可以分泌____,使体表保持____。因为蚯蚓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______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______由体表排出。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探究任务一
自主探究
1.(1)蚯蚓的身体呈两侧对称,可以分出前后(前端有环带等)、背腹(背部颜色比腹部深)、左右。区分左右的方法:将蚯蚓放在桌上,让蚯蚓的前端朝前,背部朝上,观察者的左和右就是蚯蚓的左和右。
(2)蚯蚓的身体分节,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自如。用手触摸蚯蚓,会感觉到它的体表有粘液,腹面还有一种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你会发现蚯蚓的大多数体节都有一圈或几圈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朝向身体的后方。
(3)蚯蚓没有肺等专门的呼吸器官,蚯蚓体壁可以分泌粘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粘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只有体表保持湿润,才能使蚯蚓正常呼吸,若体表干燥,蚯蚓将窒息死亡。
(4)蚯蚓的前端先向前移动,身体伸长变细,前端固定后,身体缩短变粗,拉动后端向前,逐渐向前移动。
刚毛能够辅助运动,刚毛和肌肉配合,使蚯蚓能在土壤中运动。
(5)蚯蚓适于穴居爬行生活。
2. 沙蚕和水蛭等。
3.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4. 沙蚕是鱼、虾、蟹的食饵。蛭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蛭素,在医学上可以利用提取到的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蚯蚓对人类的益处更多。它在土壤中活动,疏松土壤;它吃进土壤中的有机物,消化后排出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它的身体富含蛋白质,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合作交流
下雨后,土壤缝隙中充满水,蚯蚓周围的氧气不足,蚯蚓爬到地面上进行呼吸。如果农田中没有了蚯蚓,农作物的生长有可能受影响。因为蚯蚓可以松土,改善土壤成分和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拓展提升】
选择题
1. B 2.B
二、填空题
1.圆筒形 体节 环节
2.灵活 肌肉 刚毛
3.黏液 湿润 血管 毛细血管
4.圆筒形 彼此相似 体节 刚毛 疣足 沙蚕 水蛭
《 环节动物 》当堂达标题
一、选择题
1.蚯蚓的体壁总是湿润的,这有利于蚯蚓( )
A.完成呼吸 B.在土壤中运动 C.吸收营养 D.保持水分
2.小丽同学在做完观察蚯蚓的实验后,忘记将一只蚯蚓放回湿土中,而是将它留在了干燥的环境中,不久就发现蚯蚓死去了。造成这只蚯蚓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饥饿而死 B.是地下穴居动物,怕光
C.无法呼吸,窒息而死 D.干渴而死
3. 下列动物不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 B C D
4.判断蚯蚓前后端的简便方法是( )
A.观察蚯蚓的运动方向 B.观察反应,反应快的一端是前端 C.长有口的一端是前端 D.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前端
5.蚯蚓的刚毛作用是什么( )
A.感觉光线 B.感觉声音
C.协助运动 D.辅助呼吸
6.蚯蚓等环节动物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
A.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B.身体里有脊柱
C.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D.足、触角分节
7.蚯蚓是常见的环节动物,下列有关蚯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疏松土壤,促进植物生长
B.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C.排出的粪便会污染土壤
D.富含蛋白质,可作鱼类的饵料
二、非选择题
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下面是蚯蚓的外形图,请据图回答:
结构3是蚯蚓的_____,由此可断定2是蚯蚓的___端(填“前”或“后”)。
蚯蚓的身体由许多_________构成,因此它属于____动物。
用手轻摸蚯蚓腹面,有一种_____(填“光滑”或“粗糙”)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的_____,该结构的作用是__________。
在以蚯蚓做实验材料时,为保证它能从空气中得到充足的氧气,必须保持体表_____。
蚯蚓在运动时靠体壁中的_____的收缩舒张来完成,同时还要有_____来配合支撑身体。
做完实验后,要将蚯蚓( )
A.放归大自然 B.养在玻璃瓶中
C.处死后扔进垃圾箱 D.拿回家钓鱼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 4.D 5.C 6.A 7. C
二、非选择题
1.环节 前
2.彼此相似的体节 环节
3.粗糙 刚毛 辅助运动
4.湿润
5.肌肉 刚毛
6.A
《环节动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观察蚯蚓的实验。
难点:举例说明蚯蚓适于生活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活蚯蚓、糙纸、棉球、放大镜。
学生准备:教材和习题。
四、教学过程:
环节及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形。
提问:蚯蚓的身体也是细长的,但它却不属于线形动物,而是环节动物。蚯蚓为什么被称为环节动物?它的身体结构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学生观察,思考。
环节动物的典型代表—蚯蚓
其他环节动物的举例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观察蚯蚓”。在学生观察描述的基础上,归纳蚯蚓的身体 是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所以称为环节动物。
师结合教材图5-12蚯蚓的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特点并讨论以下问题:
1.如何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背部和腹部,左侧和右侧?
2.与蛔虫的运动相比较,蚯蚓身体分节对于运动有什么意义?用手来回触摸蚯蚓(尤其注意腹面),你有什么感觉?
3.蚯蚓的体表黏液有什么意义?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
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蚯蚓的这些特点与运动有关吗?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蚯蚓的运动,完成下列问题:
1.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其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想想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蚯蚓是如何运动的?
2.蚯蚓的这种运动方式适于在什么环境中生活?
师展示沙蚕、水蛭的图片,简单介绍它们的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
引导学生思考:蚯蚓、沙蚕和水蛭都属于环节动物,那环节动物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1最后一段,了解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生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蚯蚓,回答问题。
学生观察图片、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
1.蚯蚓的身体呈两侧对称,可以分出前后(前端有环带等)、背腹(背部颜色比腹部深)、左右。区分左右的方法:将蚯蚓放在桌上,让蚯蚓的前端朝前,背部朝上,观察者的左和右就是蚯蚓的左和右。
蚯蚓的身体分节,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自如。用手触摸蚯蚓,会感觉到它的体表有粘液,腹面还有一种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你会发现蚯蚓的大多数体节都有一圈或几圈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朝向身体的后方。
蚯蚓没有肺等专门的呼吸器官,蚯蚓体壁可以分泌粘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粘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只有体表保持湿润,才能使蚯蚓正常呼吸,若体表干燥,蚯蚓将窒息死亡。
学生观察蚯蚓的运动并思考回答问题。
描述蚯蚓的运动:蚯蚓的前端先向前移动,身体伸长变细,前端固定后,身体缩短变粗,拉动后端向前,逐渐向前移动。
刚毛能够辅助运动,刚毛和肌肉配合,使蚯蚓能在土壤中运动。
依据经验推测,蚯蚓适于穴居爬行生活。
学生思考并总结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阅读教材P11最后一段,回答问题:
沙蚕是鱼、虾、蟹的食饵。蛭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蛭素,在医学上可以利用提取到的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蚯蚓对人类的益处更多。它在土壤中活动,疏松土壤;它吃进土壤中的有机物,消化后排出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它的身体富含蛋白质,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课堂小结
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所学内容。
学生总结
达标练习
五、板书设计:
课件8张PPT。环节动物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请观察图片并阅读教材P9实验内容
进行实验,思考下列问题:
1.如何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背面和腹面,
左侧和右侧呢?
蚯蚓的身体呈两侧对称,可以分出前后(靠近
环带的一端为前端)、背腹(背面颜色比腹面
深)和左右。区分左右的方法:将蚯蚓放在桌
上,让蚯蚓的前端朝前,背面朝上,观察者的
左和右就是蚯蚓的左和右。
2.与蛔虫的运动相比较,蚯蚓身体分节对于运
动有什么意义?用手来回触摸蚯蚓(尤其注意
腹面),你有什么感觉?
蚯蚓的身体分节,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自如。用手触摸蚯蚓,会感觉到它的体表有粘液,腹面还有一种粗糙不平的感觉,如果用放大镜观察你会发现蚯蚓的大多数体节都有一圈或几圈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刚毛。
3.蚯蚓的体表黏液有什么意义?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
蚯蚓体壁可以分泌粘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粘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如下面图示)
只有体表保持湿润,才能使蚯蚓正常呼吸,若体表干燥,蚯蚓将窒息死亡。
请观察蚯蚓的运动,完成下列问题:
1.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其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想想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蚯蚓是如何运动的?
蚯蚓运动视频.mp4
蚯蚓的前端先向前移动,身体伸长变细,前端固定后,身体缩短变粗,拉动后端向前,逐渐向前移动。
刚毛和肌肉配合,使蚯蚓运动,刚毛起到了辅助运动的作用 。
2.蚯蚓的这种运动方式适于在什么环境中生活?
蚯蚓适于在土壤中穴居爬行生活。
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沙蚕水蛭蚯蚓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圆筒形;
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沙蚕是鱼、虾、蟹的食饵。
蛭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蛭素,在医学上可以利用提取到的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蚯蚓对人类的益处更多。它在土壤中活动,疏松土壤;它吃进土壤中的有机物,消化后排出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它的身体富含蛋白质,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谢 谢!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