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两栖动物(课件10张PPT+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两栖动物(课件10张PPT+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1-20 19:41:45

文档简介

《两栖动物》学案

【学习目标】
1、描述青蛙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
2、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4、举例人说明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青蛙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
【新知探究】
一、自主探究:
1、蝌蚪的外形和内部结构都与 相似,有尾,用 进行呼吸,只能在 中生活。蝌蚪发育成青蛙后, 和 都消失,生出 和 ,可以在陆地上生活。
2、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着丰富的 可以辅助 进行呼吸。
3、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动物由于幼体在 中生活,用 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 上,也可以在 中游泳,所有属于 动物。该类群的动物成体用 呼吸, 可以辅助呼吸。
二、合作探究
阅读课本第25页的观察与思考,回答下面问题。 1.青蛙的身体表面是什么颜色的?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2.当你把青蛙握在手中时,你有什么感觉?
3.比较青蛙前肢和后肢形态上的差别,想一想,这与前后肢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4、青蛙为什么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生活?
5、这些两栖动物为什么不能离开水,在陆地生活哪?
【拓展提升】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动物中,都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鱿鱼和章鱼 B.河蟹和河蚌 C、大鲵和蝾螈 D涡虫和天牛
2.蝌蚪和青蛙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
A.肺、肺和皮肤 B.鳃、肺和皮肤 C. 肺和皮肤 、鳃 D.鳃、鳃
3.与青蛙的呼吸有关的结构是( )
A.鳃和肺 B.鳃和湿润的皮肤 C.肺和湿润的皮肤 D.肺和气门
4.目前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正在减少,原因不包括( )
A.水域面积缩小 B.水坏境遭到污染 C.人类的乱捕滥杀 D.其天敌的数量的增加
5.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
C.成体用鳃呼吸 D.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6.绦虫和蛔虫均为肠道寄生虫;蝗虫对禾本科作物危害很大;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绦虫、蛔虫、蝗虫、青蛙它们分别属于( )
A.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爬行动物
B.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C.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两栖动物
D.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二、填空题
1、青蛙的形态特征(看右图填空):
(1)青蛙的[①] 后面有[②] ,可感知声波。
(2)头部前端有一对[③] ,是呼吸时气体的通道;青蛙用 呼吸,但该结构简单,不发达;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 ,湿润的皮肤里密布 ,也可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呼吸。
(3)青蛙的[④] 短小,可支撑身体,[⑤] 发达,趾间有 ,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
附:参考答案
一、自主探究:
1、鱼 鳃 水 尾和鳃 四肢和肺
2、毛细血管 肺
3、水中 鳃 陆地 水中 两栖动物
二、合作探究
1、绿色。不易被天敌发现,有利于捕食,便于它生存
2、湿滑(因为皮肤裸露,可以分泌粘液)
3、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4、1.皮肤裸露且能分泌粘液:可以减少水的阻力2.后肢趾间有蹼适于游泳
3.有鼻孔,陆地上呼吸的通道;4.肺呼吸;皮肤粘液辅助呼吸
5.有眼睛和鼓膜,感觉器官发达6.有四肢,适于陆地生活
5、两栖动物在水中产卵,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幼体在水中发育.可见其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拓展提升】
一、.选择题
C B C D C B
二.填空题
(1)眼睛 鼓膜
(2)鼻孔 肺 粘液 毛细血管
(3)前肢 后肢 蹼
《两栖动物》当堂达标题
选择题
1.青蛙皮肤裸露而湿润的意义是(  )
A.保护体内水分不散失
B.有利于体表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 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D.适应水中生活,运动灵活
2.青蛙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主要原因是(  )
A.青蛙必须在水 中完成受精作用
B.幼体生活在水中
C.皮肤裸露,无鳞、羽毛、甲等覆盖
D.肺不发达,结构简单,需皮肤 辅助呼吸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由此可看出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在    进行(  )
A.水中和陆地上       B.水中
C.陆地上 D.母体内
4.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
A.幼体只能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
B.在水中生殖,在陆地上发育
C.幼体在陆地上生活,成体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
D.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
5.禁止捕杀农田中的青蛙是因为(  )
A.青蛙能传授花粉
B.青蛙是害虫的天敌
C.青蛙是鼠类的天敌
D.青蛙是鸟类的天敌
6.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虾和蟹 B.青蛙和蟾蜍
C.虾和青蛙 D.蟾蜍和蟹
7.在下列各项中,与青蛙适应陆地生活无关的是(  )
A.皮肤柔软、裸露、湿润
B.头部感觉器官发达
C.能利用肺进行气体交换
D.后肢发达,适于跳跃
8.某同学捉到一只活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可第二天青蛙就死掉了,青蛙死亡的原因是(  )
A.缺氧         B.饥饿
C.惊吓 D.水质有问题
9.某稻田里放养了一些青蛙,不用打农药,水稻就获得了丰收,这一现象说明青蛙的作用是(  )
A.帮水稻传粉
B.促进水稻更好地吸收水分
C.促进了稻田的物质循环
D.能捕食大量的农业害虫,维持生态平衡
10.两栖动物分布范围较小,种类也较少的原因可能是 (  )
A.两栖动物在 水中产卵、水中完成受精过程
B.两栖动物的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C.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均离不开水
D.以上答案全对
二.简答题
探究青蛙的视觉特点。
螟蛾与青蛙“斗法”
  螟蛾是田间害虫,青蛙是田园卫士,二者水火不容。一天,螟蛾们聚在一起商量如何对付它们的天敌——青蛙。螟蛾甲说:“青蛙跳得高,蹦得远,我们见了它要逃得快才好。”螟蛾乙说:“青蛙眼力好,让它瞧见就跑不掉了,还是想法躲起来好。”正说着,一只青蛙跳了出来,螟蛾甲叫了声“快溜”,张开翅就飞,螟蛾乙却静伏不动。结果螟蛾甲成了青蛙的美餐,而螟蛾乙却暂时逃过一劫。
请你在阅读以上材料的基础上,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设计:
①材料用具:甲、乙两只玻璃水槽,两只青蛙,活苍蝇和死苍蝇各6只。
②步骤:首先向甲水槽放入      ,向乙水槽放入       ,然后各放一只青蛙,注意观察青蛙的捕食行为。
(4)实验现象:甲水槽中 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乙水槽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B 4.D 5.B 6.B 7.A 8.A 9.D 10.D
二.非选择题
(1)青蛙的视觉有什么特点;(2)蛙眼对活动的物体有反应;(3)②.6只活苍蝇 6只死苍蝇;(4)苍蝇被青蛙捕食; 苍蝇未被青蛙捕食;(5)蛙眼只对活动的物体有反应,对静止的物体视而不见.
《两栖动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描述青蛙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
2、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3、学生通过进行观察、分析、类比方法的训练,培养自己的观察和分析综合能力。
4、举例人说明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青蛙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青蛙标本、相关视频。
学生准备:教材和习题。
四、教学过程:
环节及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展示鱼和青蛙的图片,能在水中游泳的都是鱼吗?引入两栖动物有哪些特点?
学生观察,思考。
青蛙的发育:
青蛙的形态结构: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两栖动物主要代表:
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总结
理解蝌蚪和青蛙,形态结构的不同:
蝌蚪:
有尾,用鳃呼吸,只能在水里生活
青蛙:
尾和鳃消失,生出四肢和肺,可以在陆地上生活,在水中游泳。
教师展示青蛙的图片,回答问题:

1、青蛙的身体表面是什么颜色的?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2、当你把青蛙握在手中时,你有什么感觉?
3、比较青蛙前肢和后肢形态上的差别,想一想,这与前后肢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4、青蛙为什么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生活?
5、这些两栖动物为什么不能离开水,在陆地生活哪?
(1)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2)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大鲵、蟾蜍、蝾螈
青蛙是农田害虫的天敌,能有效减轻农作物的虫害,减少施用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教师展示框架,学生自己总结内容
学生通过文字和生活常识,回答问题。

殖和幼体的发育,都在水中完成。
学生观察图片,阅读教材回答这些问题:
绿色。不易被天敌发现,有利于捕食,便于它生存
湿滑(因为皮肤裸露,可以分泌粘液)。
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
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1.皮肤裸露且能分泌粘液:
可以减少水的阻力
2.后肢趾间有蹼适于游泳。
3.鼻孔,陆地上呼吸的通道;
4.呼吸;皮肤粘液辅助呼吸
5.睛和鼓膜,感觉器官发达
6.肢,适于陆地生活
两栖动物在水中产卵,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幼体在水中发育.可见其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学生介绍自己认识的两栖动物
学生介绍自己对这方面知识的认识。
课堂小结
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所学内容。
学生总结
达标练习
五、板书设计:
蝌蚪: 有尾,用鳃呼吸,只能在水里生
青蛙: 用肺和湿润皮肤进行气体交换

两栖动物 主要特征:(1)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2)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与人类的关系:两栖动物是很多农田害虫的天敌,
能减轻农作物的虫害。

课件10张PPT。何谓两栖动物?想一想,议一议两栖动物蝌蚪:
有尾,用鳃呼吸,只能在水里生活青蛙:
尾和鳃消失,生出四肢和肺,可以在陆地上生活,在水中游泳。青蛙的发育:观察图片并阅读教材第26页:
观察青蛙的形态特征:
1、青蛙的身体表面是什么颜色的?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2、当你把青蛙握在手中时,你有什么感觉?
3、比较青蛙前肢和后肢形态上的差别,想一想,这与前后肢的功能有什么关系?绿色。不易被天敌发现,有利于捕食,便于它生存。湿滑(因为皮肤裸露,可以分泌粘液)。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
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4、青蛙为什么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生活? 1.皮肤裸露且能分泌粘液:
可以减少水的阻力
2.后肢趾间有蹼适于游泳。1.有鼻孔,陆地上呼吸的通道;
2.肺呼吸;皮肤粘液辅助呼吸
3.有眼睛和鼓膜,感觉器官发达
4.有四肢,适于陆地生活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陆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5、这些两栖动物为什么不能离开水,在陆地生活哪?两栖动物在水中产卵,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幼体在水中发育.可见其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1)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2)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两栖动物主要代表:与人类的关系: 青蛙是农田害虫的天敌,能有效减轻农作物的虫害,减少施用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我们应该加大保护两栖动物生活环境的力度,同时禁止对它们乱捕滥杀。主要特征:两栖动物蝌蚪:有尾,用鳃呼吸,只能在水里生活。与人类的关系:两栖动物是很多农田害虫的天敌,
能减轻农作物的虫害。小 结青蛙:用肺和湿润皮肤进行气体交换。(1)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2)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 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