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有关浮力的几点说明:
1、漂浮和悬浮的区别。它们都满足F浮=G物的条件。
不同的是漂浮是上浮的最后结果,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因此,它有一部分体积在液面之上,即:它露出一部分。
而,悬浮则是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中,没有露出来。
2、漂浮和上浮的区别。漂浮是物体上浮到最后的静止状态;上浮是物体从液面下向上浮的运动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阿基米德定律实验研究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理论推导决定浮力大小的有关因素:液体的密度 液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即:
F浮=G液=ρ液gV排
内容 物体受到
的浮力 排开液体
所受的重力 液体的
密度 物体排开的
液体的体积练习题h1h2F上F下F上=P1S = ρ液gh1S
F下=P2S= ρ液gh2S
F浮=F上-F下
= ρ液gh1S- ρ液gh2S
= ρ液gS(h1-h2)
=ρ液gV排
=G液
阿基米德定律的推导练习题:1、体积为10厘米3的铁块放入水中,受到水的浮力为多少?
2、一体积为1分米3的木块放入水中,有0.6分米3的体积浸入水下,求木块受到的浮力。(ρ木=0.6×103千克/米3)
3、质量为27克的铝块浸没入水中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ρ铝=2.7×103千克/米3)
4、一密度为1.2×103千克/米3的物体浸没入水中,试判断该物体是否下沉?
5、漂浮在水中的冰块总体积为100分米3,求:冰块露出水面的体积。(ρ冰=0.9×103千克/米3)解法2:已知:ρ水=1×103千克/米3 V排=0.6分米3=0.6×103米3
求:F浮
解: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得:
F浮=ρ液g V排
= 1×103千克/米3 × 9.8牛×0.6×103米3
=5.88牛 答:木块受浮力5.88牛。题2答案
解法1、已知: ρ木=0.6×103千克/米3 V木=1分米3= 1×10-3米3
求: F浮
解 ∵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F浮=G木
=M木g
=ρ木V木g
= 0.6 ×103千克/米3 ×1×10-3米3×9.8牛/千克
=5.88牛
答:木块受浮力5.88牛。 题1答案:
已知:V=10厘米3=1×10-5米3 ρ水=1×103千克/米3
求: F浮
解:F浮= ρ水gV排= 1×103千克/米3×9.8牛×1×10-5米3=0.098牛
答:------------------- 。题3答案:
已知:M铝=27克 ρ铝=2.7克/厘米3
求:F浮
解:V排=V铝=M铝/ρ铝=27克/2.7克/厘米3=10厘米3 =1×10-5米3
F浮= ρ水gV排= 1×103千克/米3×9.8牛×1×10-5米3=0.098牛
答:-------------------------。题4答案
已知:ρ物=1.2×103千克/米3 ρ水=1.0×103千克/米3 V物=V排
求:物体是否下沉。
解:G物=M物g=ρ物V物g= 1.2×103千克/米3 V物g
F浮=ρ水gV排= 1.0×103千克/米3 gV排
∵ V物=V排 ∴ G物> F浮
所以,物体下沉。
点评:从上面的讨论来看,如果物体是实心的,则:
当ρ物> ρ液时,物体下沉;
同理可证;当ρ物= ρ液时,物体悬浮;
当ρ物< ρ液时,物体上浮。浮沉条件题5答案
已知:V冰=100分米3=0.1米3 ρ冰=0.9×103千克/米3 ρ水=1.0×103千克/米3
求:冰块露出水面的体积V露
解法1:因为,冰块漂浮在水面上,
所以,F浮=G冰=ρ冰V冰g
= 0.9×103千克/米3 × 0.1米3 ×10牛/千克
=900牛
由F浮=ρ液gV排得:
V排=F浮/ρ液g=G冰/ρ水g
=900牛/ 1.0×103千克/米3 ×10牛/千克
=0.09米3
V露=V冰-V排=0.1米3-0.09米3=0.01米3解法2:
已知:V冰=100分米3=0.1米3 ρ冰=0.9×103千克/米3 ρ水=1.0×103千克/米3
求:冰块露出水面的体积V露
解:由冰块漂浮可得:
F浮=G冰 即:
ρ水gV排= ρ冰V冰g 则,
V排/V冰=ρ冰/ρ水= 0.9×103千克/米3/1.0×103千克/米3
=9/10
所以, V露/ V排=1/10
V露=0.01米3
点评:从上面的解题过程中,可以看出,
对于漂浮的物体来说,
V排/V冰=ρ冰/ρ水 ,即: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体积之比等于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比。作业题:
我们平时所说的冰山一角指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假使泰坦尼克号轮船所撞到的冰山的水面上的部分为100米3
那么,整个冰山的体积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