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四章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件11张PPT+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第四章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件11张PPT+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1-20 21:29:10

文档简介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列举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学习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
【新知探究】
一、自主学习
1.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 ; ; 。
2. 在自然界中物质循环中, 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 、 和 ,这些物质又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 。
3. 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中从活的动物体和人体内吸收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如 (一种细菌)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疾病;一些 寄生在人的体表或体内,引起人患手癣、足癣等疾病。
4.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作 。如地衣是 与 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 (一种细菌)与植物共生。
5.在牛羊、骆驼等草食动物的胃肠内生活的细菌,可以帮助动物分解 ,而动物为这些细菌提供 和 。人的肠道内有些细菌还能制造 和
,对健康很有益。

二、合作交流:
(一)、讨论交流上述问题。
学生阅读教材第79--80页资料分析回答一下问题:
1.面包发霉后,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什么物质?
2.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3.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过程:
4.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5. 与动植物共生:
【拓展提升】
一、选择题:
1.真菌、细菌对自然界最重要的 作用是( )
A.供给氧气 B.提供有机物
C.提供二氧化碳 D.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
2.枯草杆菌能够使梨和香蕉腐烂,它能分解上述水果中的某物质产生能量,这种物质是( )
A.有机物 B.水 C.无机盐 D.二氧化碳
3.肺炎双球菌侵入人体气管及支气管上皮黏膜,引起咳嗽,肺炎双球菌营养方式为( )
A.寄生 B.腐生 C.自养 D.三者均不是
4.地衣被称为“拓荒先锋”,它生长在旧墙壁、树干或 岩石上,呈灰绿 色,硬壳状的斑块,是由两种生物共生在一起构成,这两种生物是( )
A.细菌和藻类 B.真菌和藻类
C.细菌与苔藓 D.真菌与苔藓
5.人体与大肠内的细菌可以 “和平相处”,人体为细菌提供营养,细菌也可以制造一些物质被人利用,这些物质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6.海底中有一种生物叫寄居蟹,它能躲进空螺壳安家,另一种生物叫海葵,也会附着空螺壳表面,海葵为寄居蟹提供保护,寄居蟹带着海葵移动,以便获取更多食物,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理由是( )
A.是共生,因为它们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
B.是共栖,因为它们虽然生活在一起,但彼此不相互依赖,一旦分开都能独立生活
c.是寄生,因为海葵寄 生寄居蟹表面,获得现成有机物
D.是腐生,因为二者都以海螺遗体为生
7.玉米得玉米瘤黑粉病时,玉米蕊上充满黑粉而无籽粒,这种病形成是由于( )
A.细菌 B.真菌 C.藻类 D.寄生虫
8.细菌、真菌在分解自然界的有机物时,产生的物质是( )
A.水 B.二氧化碳 C.无机盐 D.三者均是
二、我能判断
9.由于细菌、真菌以现成的有机物为生,所以是消费者。 ( )
10.细菌、真菌对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所以细菌、真菌对人一定是有利的。 ( )
11.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全部来自于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 )
12.种植豆科植物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 )
13.“冬虫夏草”是一种叫做“虫草菌”的真菌侵入到某些蛾的幼体中生长发育的结果,营养方式是寄生。 ( )
14.脚癣也叫脚湿气,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 ( )
15.地衣是一种藻类与一种真菌的共生体,而大豆根 瘤菌与大豆则是寄生关系。 ( )
附: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
1.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与动植物共生
2. 腐生 二氧化碳 水 无机盐 有机物
3. 寄生 营养物质 链球菌 真菌
4. 共生 真菌 藻类 根瘤菌
纤维素 生存场所和食物 维生素B12 维生素K
合作交流:
1. 二氧化碳 水无机盐
2. 分解作用
3. 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用于制造有机物。
4. 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
5. 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
【拓展提升】
1、选择题:
1.D 2.A 3.A 4.B 5.D 6.A 7.B 8.D
2.9、错 10、错 11、错 12.对 13.对 14.对 15.错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当堂达标题
一、选择题
1、枯草杆菌能够使梨和香蕉腐烂,它能分解水果中的某物质产生能量,这种物质是( )
A.有机物 B.水 C.无机盐 D.二氧化碳
2、如果自然界的各种细菌都不存在,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物尸体极易腐烂
B.草木繁盛,动物大量繁殖
C.人类将免于病患
D.植物的营养来源发生困难
3、从死的生物体内吸取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叫( )
A、共生 B、腐生
C、寄生 D、自养
4.确切的说,对自然界物质循环起最大作用的是( )
A.病原菌 B.寄生的细菌和真菌
C.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D.大肠杆菌
5.如果自然界的各种细菌都不存在,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物尸体极易腐烂 B.草木繁盛,动物大量繁殖
C.人类将免于病患 D.植物的营养来源发生困难
6.使人患病的细菌,一般属于( )
A.异养寄生 B.异养腐生
C.自养 D.以上都不对
7.龋齿是青少年时期常出现的牙疾,下列与儿童龋齿形成有关的是 ( )
A.霉菌 B.乳酸菌 C.醋酸杆菌 D.棒状杆菌
8.引起人脚癣的真菌是以( )为食物的。
A.脚上黏着的有机物 B.袜子中的化合物
C.皮肤上的化合物 D.脚汗中的有机物
9.在生态系统中,能把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返回无机环境的是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是
10.生活在人体大肠内的某些细菌能合成 人体所需要的一些维生素,这类细菌与人体的关系是( )
A.共生 B.腐生 C.寄 生 D.竞争
11.根据我国的城市自来水卫生标准,可以直接饮用的自来水中某种菌类的指数﹤10个∕升,请问这种菌类是( )
A.大肠杆菌 B.结核杆菌 C.蛔虫 D.青霉菌
12.在没有氧的条件下,一些细菌将污水和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发酵分解产生的一种可利用的气体,使它们得到净化,这种气体可能是 ( )
A.二氧化碳 B.甲烷 C.一氧化碳 D.氧气
13.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这是因为浮游植物死亡会 ( )
A.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B.使大气中臭氧增加
C.使海洋表层无机物增加 D.使海洋表层含氧量减少
14.饭变馊的细菌属于( )
A.自养 B.异养腐生 C.异养寄生 D.以上三项都不对
15在生物圈中,大多数细菌只能作为分解者,这是由于 ( )
A.大多 数细菌缺乏叶绿素 B.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大多数细菌缺乏液泡 D.细菌不需要呼吸
16.很多植物都与固氮菌有着互惠共生关系,植物为固氮菌提供 ( )
A.氮 B.氧 C.多种糖 D.亚硝酸盐
17.由于施肥不当,造成西瓜苗大量死亡,随后西瓜地里的真菌、细菌将会 ( )
A.不能生存 B.数量下降 C.数量上升 D.没有变化
18.污水处理厂净化污水主要是利用下列哪类生物( )
A.酵母菌 B.霉菌 C.细菌 D.藻类植物
二、非选择题
1.为了 探究某种细菌的分解作用,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甲乙两组落叶分别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该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分析此探究实验:
(1)实验前,必须先将 (填“同一种”或“不同种”)树的落叶分成等量的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2)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
(3)实验结果 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 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4)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 “将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你认为她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吗? 。为什么?

2.在纸上将下面的循环图画出来,并将此循环图填充完整,看看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是如何进行的。

参 考 答 案
选择题
1-5: ADBCD
6-10: ABDCA
11-15:ABABA
16-18:CCC
二、非选择题
1.(1)同一种 (2)乙 甲 (3)乙 分 解
(4)不能 在自然条件下,存在其它种类细菌的干扰,导致甲乙两组落叶都会出现腐烂现象
2.(画图略)a.水 无机盐 b.细菌 真菌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常见食品腐烂的原因。
2.描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3.描述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通过大量的实例、图片资料让学生体会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学习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从资料和实例中总结细菌、真菌对动植物以及人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的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问题;通过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的共生关系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健康的生活方式,拒绝滥用抗生素。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细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的共生关系。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相关的资料。
学生准备:教材和习题。
四、教学过程:
环节及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教师展示图片、视频,森林里都铺满了树叶,年复一年,树叶为什么不会越来越厚。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三、与动植物共生:
学生阅读教材第79--80页资料分析回答一下问题:
1.面包发霉后,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什么物质?
2.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引入腐生的概念:
从已死或腐烂的动植物体和其他现成的有机物中,获取营养维持自身生活的方式称为腐生。
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过程:
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用于制造有机物。
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
动物:细菌 如链球菌 会引起 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
真菌 手癣 足癣
植物:棉花枯萎病 小麦叶锈病 水稻稻瘟病 玉米瘤黑粉病
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
例如: 地衣 根瘤菌
引导学生,进行 对 腐生 寄生 共生
进行比较,理解他们相同点 和不同点。
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解答问题:
霉菌将面包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起分解者的作用,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学生理解,腐生是异养
通过PPT 图标,了解物质循环过程。
学生理解:寄生生活方式,异养。
学生要注意个人卫生
学生理解共生是有利的,寄生是有害的。
注重小组合作,发挥每位学生的能力。
课堂小结
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所学内容。
学生总结
达标练习
五、板书设计: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与动植物共生
课件11张PPT。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每到冬天,森林里都铺满了一层厚厚的落叶。年复一年,森林里的落叶会不会越积越厚呢?为什么? 森林里的落叶层不会越积越厚,因为自然界中的细菌和真菌等会分解落叶。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1.面包发霉后,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什么物质?2.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霉菌将面包分解成二氧化碳、水。起分解者的作用,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从已死或腐烂的动植物体和其他现成的有机物中,获取营养维持自身生活的方式称为腐生。阅读教材第79页至80页部分内容:动植物遗体细菌和真菌分解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植物被吃动物 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用于制造有机物。死亡死亡吸收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过程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真菌:细菌:引起动物患病:引起植物患病:都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与动植物共生: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 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与植物共生: 在牛、羊、骆驼等草食性动物的胃肠内,有些种类的细菌,可以帮助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又可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的场所和食物,它们彼此依赖,共同生活。在人体肠道中也有大量细菌,其中有些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人体有一定的益处。与动物共生:都是靠动植物来获取有机物分解已死或腐烂的动植物体来获得营养物质从活的动植物中获得营养物质
共生 从活的动植物中获取营养物质,相互依赖,且互惠互利腐生、寄生、共生的比较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与动植物共生
谢 谢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